2015福建南平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考点分析之成语辨析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100组高频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100组高频成语辨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100组高频成语辨析A1、【爱财如命vs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爱财如命”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上的自私,语意轻一些。

2、【安分(fèn)守已vs循(xún)规蹈矩(jǔ)】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拘守本分,不胡来:“循规蹈矩”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3、【安之若素vs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随遇而安”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4、【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

异:“按部就班”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班:门类,次序。

就:遵照);“循序渐进”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5、【暗箭伤人vs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

“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6、【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7、【跋(bá)山涉(shè)水vs风尘仆仆vs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8、【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9、【半斤八两vs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10、【半途而废(fèi)vs浅尝(cháng)辄(zhé)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易错成语辨析

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易错成语辨析

最全汇总>>>福建公务员历年真题通过最新福建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福建中公教育整理了福建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型中选项的考点重在词义的辨析,尤其是成语之间辨析一定要准确,才能真正做对题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公教育专家特此为各位考生归纳了20组考题中常见的近义成语,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5.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9.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1)望文生义: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见识远大。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二)张冠李戴: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

双飞:成双的并飞。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解析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解析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解析1、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闻的产生都是有原因和根据的。

现多指消息和传闻毫无根据。

例句:空穴来风原本是指事情不是没有根据的,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所谓“无风不起浪,空穴才来风”,从俗语中也可以看到这个成语的本意。

【例句出处】2014年吉林政法干警322、日渐式微指事物逐渐地由兴盛而表落。

例句:数据新闻是个强大的工具,融合了电脑科学、统计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大数据研究方面的成果。

数据记者可以通过编写算法寻找趋势,勾勒出影响力、权力或消息源之问的关系图。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纸媒日渐式微自不待言。

【例句出处】2016年国考副省级393、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例句: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不能妙手偶得,就只能干锤百炼,通过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来解开暗物质的迷团了。

【例句出处】2017年国考4、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例句:除非谁能灵机一动拿出主意,否则我们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5、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例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简单重复或危险的作业将由机器执行,低端蓝领、白领阶层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未来人工智能对职场很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

【例句出处】2017年国考226、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例向:农业转型过程中,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切忌越俎代庖、揠苗助长,以行政力量主导甚至强推农业规模化。

【例句出处】2015年江苏227、鹊巢鸠占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例句:本来是留给老李的职位,怎知董事长的亲威来了,鹊巢鸠占,可把老李给气坏了。

8、更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例句:深港合作这一顺时应势得人心的大业,叉岂会因地方一时的人事转变而更弦易辙?9、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行测备考:行测高频成语考点

行测备考:行测高频成语考点

行测备考:行测高频成语考点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成语的考查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准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不仅能够提升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得分,对于逻辑填空等题型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行测中的高频成语考点。

首先,“一蹴而就”这个成语常常被考查。

它指的是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在具体的题目中,我们需要注意其使用的语境。

比如:“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这里就突出了成功的不易,不是一下子就能达成的。

“司空见惯”也是高频出现的成语之一。

意思是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例如:“对于这种不良现象,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强调了对常见现象的习以为常。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例如:“学习和实践相辅相成,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一门技能。

”“浮光掠影”常用来形容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刻。

如:“这次的旅行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了一些景点,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

”“走马观花”同样有粗略观察的意思,侧重于速度快。

“他在书市上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书。

”“未雨绸缪”强调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比如:“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应对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居安思危”则侧重于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可能存在的危险。

“即使现在生活安逸,我们也要居安思危,不断进取。

”“有的放矢”指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我们做工作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行事。

”“对症下药”侧重于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症下药,找到根源所在。

”“脍炙人口”多用来形容好的诗文或事物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这部电影脍炙人口,深受观众喜爱。

”“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

“这种形式的文艺表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相得益彰”表示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他们两人的合作相得益彰,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相辅相成”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但“相辅相成”更强调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更侧重于相互配合使优点更突出。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题型高分必读:成语选择六角度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题型高分必读:成语选择六角度

成语,简练的形式中蕴含丰富的内容,它以生动的形象唤起人们的联想,以精辟的语义启迪人们的心智。

纵观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试题,成语辨析逐渐成为选词填空和语句表达的一个重要考点。

在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对成语这一重要考点的考查常由以下四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中公教育专家为您讲解解决方法。

应对成语类题目,仅靠死记硬背成语的含义远远不够,更要培养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的方法,在做题时考生可从以下六个角度进行判断选择。

(一)从语义重复角度判断在成语的运用过程之中,应尽量避免成语和语句中其他词语的语义重复,因为成语本身就蕴含着相当精炼的含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很有可能造成重复。

常见需注意的三种成语语义重复现象:1.句子中已出现了比喻性成分,再使用带比喻词的比喻性成语则造成语义重复。

常见的带比喻词的比喻性成语有:如坐针毡、如堕烟海、易如反掌、口若悬河、势如破竹。

2.某些成语本身暗含“令人”、“让人”的意思,句中若出现这两个词语,再使用带有这些含义的成语则会造成语义重复。

如:贻笑大方、动人心魄。

3.成语中的某个语素已包含句中某方面意思造成语义重复。

上述三种情形,以第三种最为常见,考生需重点掌握。

【例题1】我在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马悦然的形象,他喝着威士忌,地讲述自己那些的故事,讲到关键处常常戛然而止,举起空酒杯,用四川话说道:“没得酒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津津有味不知所云B.津津乐道跌宕起伏C.兴致勃勃引人入胜D.娓娓而谈老生常谈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

“津津乐道”中的“道”与“娓娓而谈”中的“谈”都含有说话的意思,如填入句中则与后面的“讲述”构成语义重复,故排除B、D。

第二空中,与后文的“关键处”相对应,表示故事吸引人的“引人入胜”更符合句意。

“不知所云”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这样的故事一般不存在“关键处”。

(二)从适用对象角度判断部分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成语辨析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成语辨析解题技巧

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成语辨析解题技巧在行测逻辑填空题中,常常会考察考生对成语的把握,所以,对成语的理解与把握是逻辑填空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今天,小编就教给大家成语辨析的解题技巧。

成语辨析主要包括五大类型:(1)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2)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3)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4)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5)了解成语的特殊用法考生们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并积累常见成语的正确含义和适用范围,区分成语的感情色彩,掌握成语句法及其特殊用法。

就能轻松搞定这一类题型。

此类型的题目一般是有两种考察模式。

(1)判断句子中的划线的成语是否使用正确。

(2)根据成语的适用范围选择符合句意的成语。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题型核心知识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

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闹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例: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_______,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A.目无全牛B.目不识丁【答案】A【解析】在这句话中,成语“目无全牛”的使用是不正确的,说话者没有准确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目无全牛”是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说话者却将它理解为缺乏整体观念,是错误的。

(二)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题型核心知识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

有一些成语自身就附带有展示褒贬态度的感情色彩。

例:今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______,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A.蠢蠢欲动B.心驰神往【答案】B【解析】“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

此处用来指学生报考显然不对。

(三)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题型核心知识成语作为一种长期流传下来的固定的词语形式,其含义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其适用范围也是固定的,不可乱用、滥用。

公务员行测成语辨析汇总

公务员行测成语辨析汇总

公务员行测成语辨析汇总一、初级篇1. 揠苗助长 VS 引人入胜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引人入胜:形容有趣味或吸引人。

2. 意兴阑珊 VS 心旷神怡意兴阑珊:形容兴趣盎然的事情突然中断或消磨。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畅快,神清气爽。

3. 目不识丁 VS 深明大义目不识丁:形容文化水平极低,无知。

深明大义:形容明白道理,懂得大道理。

4. 韬光养晦 VS 滥竽充数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张扬。

滥竽充数:形容没有真才实学,混在一起。

二、中级篇1. 纸上谈兵 VS 言之无物纸上谈兵:形容只会说而不会做,空谈理论。

言之无物:说话没有内容、没有实质。

2. 持之以恒 VS 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形容坚持不懈,毫不动摇。

废寝忘食:形容专心一意,不顾一切。

3. 明知故犯 VS 无心插柳明知故犯:明明知道是错的却故意去犯。

无心插柳:形容无意中得到好结果。

4. 龙飞凤舞 VS 磨杵成针龙飞凤舞:形容书法、舞蹈等动作华丽翩跹。

磨杵成针:形容坚持不懈,最终能够成功。

三、高级篇1. 天衣无缝 VS 万事俱备天衣无缝:形容做事十分精细而完美。

万事俱备:形容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2. 明察秋毫 VS 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形容见解敏锐,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

见微知著:形容透过细微之处能够看出事物的本质。

3. 寸步不让 VS 退避三舍寸步不让:形容坚决不让步,毫不妥协。

退避三舍:形容主动退让,避免冲突。

4. 兴风作浪 VS 强词夺理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制造混乱。

强词夺理:不顾事实真相,通过强势语言来迫使对方接受。

综上所述,以上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成语辨析汇总。

在备考行测时,掌握这些成语的正确用法和区别对于正确理解题目,准确表达观点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对这些成语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帮助大家在行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成语考查特点大揭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成语考查特点大揭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成语考查特点大揭秘在前几年的“成语”考查重点主要体现在高频成语(考过的成语一般不回避)、近义成语两个方面的考查。

然而,近年来的成语考查在继续上述考查特点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和规律,主要体现在同一成语不同的感情色彩倾向的考查、成语的语义轻重以及相对冷僻成语的考查等几个方面。

本文主要以近年国考、联考试题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一、主要考查常见易错,尤其是高频成语所谓“常见”是相对于“冷僻”而言,即在公考中以前考查过两次或者两次以上;“易错”主要体现在对成语“词义及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的把握上容易混淆、出错。

在近年的成语考查中,命题人命题时偏爱“高频”成语。

高频成语,如“应运而生”、“按部就班”等。

1.在2008·河北·第28题、2010.9.18第74题都考查了“应运而生”,案都是选项D,考查的都是“应运而生”这一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2.“按部就班”自2009年至2011年的公考中先后出现过四次:2009年国考第27题A项(正确项);2010年4月25日联考第10题A项(正确项);2010年9月18日联考第10题B项(正确项);2011年国考26题C项(干扰项)。

3.“包罗万象”自2009年至2010年的公考中先后出现过两次:2009年河北省考第51题D项(正确项);2010年9月18日联考第5题D项(干扰项);4.“杯水车薪”自2009年至2011年的公考中先后出现过两次:2011年9月17日联考第31题C项(正确项);2009年安徽第25题A项(干扰项)。

【例1】(2010年国考第8题)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的联系。

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况,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的功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区分釜底抽薪B.确认投石问路C.割裂一石二鸟D.分割正本清源在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或者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时,考生很容易想到“一箭双雕”而容易忽视“一石二鸟”这一成语,该成语也是表达了上述含义。

公考中必考的高频成语辨析(100个)

公考中必考的高频成语辨析(100个)

公考中必考的高频成语辨析(100个)1.波诡云谲:形容事物变化莫测。

2.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空前绝后:从来没有过,今后也不再有,夸张的形容独一无二。

4.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通常指多个主体)5.灿若繁星: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很多。

(通常形容人)6.泥古不化:拘泥于古人旧的思想或做法,不知道改变。

(贬义)7.背道而驰:通常指行动和目的不一致。

8.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贬义词)9.亦步亦趋:缺乏主见或为讨好他人而事事模范、追随别人(贬义词)10.虚无主义: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遗产,否定名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态度或思想倾向。

11.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真事,不敢相信)12.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有虚假成分)13.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14.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15.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指手画脚)16.嗤之以鼻:表示轻蔑。

17.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18.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或否定19.莫衷一是:表示意见不一致,有分歧。

20.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或发展趋势。

(事中阶段)21.居安思危:指时时提高警觉,预防祸患(思想上,事前阶段)22.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行动上,事前阶段)23.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未发生之前。

(事前阶段)24.防微杜渐:比喻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他发展。

(事中阶段)25.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强调快且容易)26.一朝一夕:一个早上或一个晚上。

(形容时间快)27.轻而易举:形容十分容易。

28.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效果。

(形容快)29.信手拈来:写文章的时候,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典故,用不着思考。

30.独善其身:原指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的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

行测职测高频易混词语成语辨析

行测职测高频易混词语成语辨析

1、邯郸学步:模仿别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步人后尘: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可与照猫画虎(模仿)比较性记忆。

3、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重大变革)。

4、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5、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似,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6、不绝如缕:形式十分危急或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

7、步月登云:形容志向远大。

8、朝来暮去:形容时光流逝。

9、讳莫如深:形容把事情隐瞒的狠劲。

10、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11、捷足先登:比喻新的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与独占鳌头(指占首位或第一名)对比。

12、交相辉映:指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景色特别好。

休戚与共:指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形容彼此之间有利害关系。

相伴相生:(1)女子对男子的依恋。

(2)指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伴生,形容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

(三个词语经常对比去考,可对比记忆)13、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乘势而上:形容事情做到一定阶段时趁着良好的势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以上两个词语经常对比去考,可对比记忆)14、延绵:指形态上的连贯、不间断。

延续;指事件或动作上的持续、继续。

沿用:指继续使用原有的方法、制度等。

(原有的方法制度来源较随意)沿袭:侧重“来源”为前辈或古人的传统方法或制度。

(以上词语经常对比去考,可对比记忆)15、营利:指谋取利润。

盈利:指获得利润16、唏嘘:指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叹息:指叹气。

17、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18、权力:支配事物、解决事物的力量。

(指权位、势力包括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权利: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

权益:指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利益。

19、修复:修复关系。

20、匡复:指挽救国家、使国家转危为安(光复)。

匡扶:匡扶正义,匡:纠正、帮助。

21、旷日持久:(1)荒废时间、拖得很久(消极)。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成语辨析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成语辨析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成语辨析1.七月流火【释义】意思是到了七月(农历),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方下移,天气就渐渐变凉了。

【误解】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2.罪不容诛【释义】指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

【误解】常被误用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首当其冲【释义】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

【误解】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4.惨淡经营【释义】原意指苦心构思。

现形容费尽心思从事某项事业。

【误解】常被误用为经营不善。

5.久假不归【释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解】常被误用来表示长期请假不回来工作。

6.不虞之誉【释义】意料不到的赞誉。

【误解】常被误认为不该得到的荣誉。

7.不足为训【释义】指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误解】常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8.下里巴人【释义】泛指通俗的文字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

【误解】容易误认为地位低下的人。

9.不绝如缕【释义】形容事情极其危急或声音微弱悠长。

【误解】常被误认为是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10.毁家纾难【释义】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危难。

【误解】常被误解为家园被毁。

11.好为人师【释义】形容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误解】容易误解为热爱教师工作。

12.下车伊始【释义】指官吏初到任所,泛指刚到一个地方。

【误解】常被误认为是刚刚下车。

13.目无全牛【释义】比喻技艺精湛,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误解】常被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14.危言危行【释义】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误解】常被误用为危险的言论或行为。

15.功高不赏【释义】形容功劳之大,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误解】常被误认为有功劳却得不到赏识和重用。

16.便宜行事【释义】指在公务活动中,经上级授权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处置,不必再做请示。

【误解】易被误认为行事很方便。

17.差强人意【释义】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解】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18.溢美之词【释义】过分夸奖、赞美的话。

【误解】常被误用与褒义场合。

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与实词辨析

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与实词辨析

一、高频成语惨淡经营:释义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

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差强人意:差:程度副词,勉强,尚,略;强:振奋。

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不孚众望: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呼之欲出:呼:叫,喊。

之:文言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

欲:将要。

出:出来。

一召唤他就会出来似的。

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

长袖善舞:衣服的袖子越长,跳舞就容易跳得好看。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段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常与“多财善贾”、“多钱善贾”连用,可褒可贬。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

穴:洞、孔;来:招致。

(空的穴中有风吹过是正常事,形容证据确凿的事。

)现多用比喻消息和传说并不是毫无依据万人空巷:意思是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三人成虎: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谣言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首当其冲:本指处在首要位置。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遇灾害或受到伤害。

河东狮吼:河东,古郡名。

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马革裹尸: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特指人的文思敏捷。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职测-行测高频成语辨析

职测-行测高频成语辨析

高频成语积累1.一目了然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一目千里【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

意指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

【尽收眼底】可以把景物全部看在眼里。

【一目千里】原意指视力好,眼睛看得远,意指:某人有先见之明。

【差异】:【含义侧重】一目了然侧重看得清楚,一览无余和尽收眼底侧重没有遗漏,一目千里侧重看得远。

【适用范围】一目了然多用于事情原委,尽收眼底用于具体事物或景物,一目千里可用于人。

【语用】:这份总结写得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站在山顶朝下看,小村的景色一览无余。

从飞机上鸟瞰,整个长江大桥尽收眼底。

老王早早料知了比赛的结果,真可谓一目千里。

2.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和风细雨耳濡目染循循善诱【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苦口婆心】善意的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

形容像耐心慈祥的老婆婆那样好心好意地反复劝慰。

【和风细雨】和煦的风,细细的雨。

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不粗暴。

【耳濡目染】濡:沾湿。

染:沾染。

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循循善诱】循循:有步骤、有次序的样子。

诱:引导。

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

【差异】:【含义侧重】耳提面命侧重深厚而迫切的教诲,苦口婆心侧重善意、不厌其烦的劝导,和风细雨侧重温柔的批评,耳濡目染侧重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循循善诱侧重有步骤的教育方式。

【语义轻重】从行为方式比较来看,耳提面命是教导,苦口婆心是劝导,故耳提面命程度重于苦口婆心。

【适用范围】耳提面命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

循循善诱用于教育方式。

【语用】:母亲的耳提面命,我时刻不敢忘。

面对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一定要耐心倾听。

同志之间开展批评要和风细雨,不能简单粗暴。

他生长在书香门第,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勤奋学习,因此在文学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能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公考行测易混成语解析

公考行测易混成语解析

公考行测易混成语解析1、生气勃勃: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生命力强,富有朝气。

多用于指人。

生机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

多用于指事物。

2、龙腾虎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

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

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3、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

手足无措: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才好。

常用于形容举止慌乱。

4、视若无睹:虽然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有看见一样。

5、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6、因势利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7、悠然白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

泰然白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8、忐忑不安:心虚不定的意思。

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

9、天经地义:经,常规,原则。

义,正理。

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0、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1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微不足道:非常沙小,不值得一提。

12、瓮中提鳌: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瓮中之鳖: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

名词性短语。

13、无穷无尽:没有止境。

无边无际:开阔的望不到边缘。

14、五颜六色:多种颜色,引申指各色各样五彩缤纷:形容颜色繁多复杂,,非常好看。

15、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品种繁多。

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16、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

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17、笑容可掬:掬,两手捧起。

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喜形于色:形,表现。

色,脸色。

,喜悦表现在脸上。

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18、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

19、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

公务员事业单位行测成语积累辨析

公务员事业单位行测成语积累辨析

二、词语辨析积累1、原形:原形状,有贬义色彩原型:通常用作以…为原型2、沟通:中性词勾通:有贬义3、以致:一般不是好结果以至:中性,表示导致加深4、体验:一般加具体的东西,一般是体验生活。

体察:一般是具体的东西,体会:一般加抽象的东西,领会、意会。

如体会什么道理体味:一般加抽象的东西,如体味人生5、踯躅/踟蹰:犹豫不决要走不走的样子6、泰然自若:表示在危机的情况下神情自若:没有危急情况7、喧哗:贬义喧嚣:中性就是不安静喧闹:热闹喧腾:最重,都要沸腾了8、无与伦比:主要是指工艺品艺术品9、不刊之论:言论很正确,没法改不易之论:和不刊之论一样10爱护:可以是人和物,是上爱下爱戴:下爱上,且是爱人11、稀缺:和资源搭配稀少:可以搭配的多12、时政固定搭配创新驱动而不是创新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衡量:~的标准丈量:~的标尺14、匡扶:光复、专指匡扶国家、社稷匡扶:辅佐,匡扶正义15、入木三分和刻画比较恰当16、品位:小资生活品味:品味人生、动词17、成果:褒义结果:中性后果:贬义18、群策群力: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莫衷一是:大家想法不一样,不统一19、缺陷:最重缺点:一般瑕疵:最轻20、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21、南辕北辙:特指行动和目的偏离22、以点带面:一个单位,一个点带动一片。

褒义词23、形影相吊:表示孤独一人24、递交:当面交给提交:需要考虑研究的东西提交给上边。

提交议案,法律草案25、监督:只监督监管:监督+管理26、讳疾忌医:害怕受到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

或者隐瞒疾病,不愿医治27、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28、动辄得咎:动不动就受到指责,做事放不开投鼠忌器:害怕砸到老鼠边的器物做事而又牵绊29、陈陈相因: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造和革新30、微言大义:精微(少)的语言解释大道理31、毫厘之差,天地悬隔:固定搭配。

32: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光,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了,比喻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比喻匆忙粗略的观察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福建南平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考点分析之成语辨析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2015福建南平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2015福建南平公务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逻辑填空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比较容易的失分点,相对于其他题型,逻辑填空技巧性较弱,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其中成语是大家较为头疼的一部分。

成语作为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

对于成语的考查通常以辨析和搭配的情况出现因此考生须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二是正确地使用、运用成语。

由于成语是多年沿袭下来的固定搭配,因此在使用上比较缺乏理据性。

考生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情色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关于上述核心技巧的实际运用中公教育专家将通过以下历年真题进行讲解。

【例1】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

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

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日中天
B. 声名鹊起
C. 享誉中外
D. 名声大噪
【答案】 B
【中公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

A项“如日中天”是指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B项“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C项“享誉中外”是指好的声名国内国外均知道,D项“名声大噪”是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根据文段的表述可知景泰蓝早在元代就已出现,正是由于“皇家的重视”才使得景泰蓝的知名度得以迅速提高,B项最为符合文意。

【例2】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__的联系。

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况,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______的功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区分釜底抽薪
B. 确认投石问路
C. 割裂一石二鸟
D. 分割正本清源
【答案】 C
【中公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

根据文意表达,可知第一组词要与“联系”搭配,首先排除A项的“区分”和B项的“确认”,而D项“分割”一词与“联系”也搭配不当。

再进行第二组词的确认,“一石二鸟”指的是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

符合文意要求,由此确定正确答案为C项。

【名师点评】 A项“釜底抽薪”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B项“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D项“正本清源”指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例3】“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__,深入______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高瞻远瞩分析
B. 高屋建瓴发掘
C. 见微知著彰显
D. 由表及里剖析
【答案】 B
【中公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

先从第一组词入手,该成语与“胸怀全局”用顿号隔开,为并列之意。

其中C项“见微知著”比喻知道一个小小的细节就继续琢磨,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D项“由表及里”是指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

再观察第二组词,根据搭配进行排除。

A项“分析”与“新闻的理性力量”搭配不当,而B项“发掘”则符合搭配要求和文意表达,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

【例4】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______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

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

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______,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展现闲言细语
B. 描绘蛛丝马迹
C. 呈现只言片语
D. 还原一鳞半爪
【答案】 C
【中公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

此题可以从第二组词入手解题,A项“闲言细语”指的是随便说的闲话和语句,带有些许消极意味。

B项“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C项“只言片语”是指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D 项“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文段要反映的是文人学者的形象,由此可知C项“只言片语”最为恰当,A项的感情色
彩不如C项准确。

B、D两项意思表达不符合文意要求。

再用第一组词进行验证,“呈现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搭配准确恰当,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例5】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

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之处,但它的______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
______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细致子虚乌有
B. 精准虚无缥缈
C. 合理扑朔迷离
D. 精确空穴来风
【答案】 B
【中公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

这道题目可以由第一组词入手解题,根据文中的提示性信息可知该词是对“夏商周年表”的形容,首先排除A、C两项,比较B项“精准”和D项“精确”,前者侧重在“准确”上,后者侧重在“确定”上。

根据文意表达可知,应该使用B项“精准”一词。

再通过第二组词进行验证,“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又实际存在的东西。

该词与之后的内容搭配合理,符合文意表达,由此确定正确答案为B项。

【名师点评】 D项“空穴来风”原意为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说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是不正确的。

考生注意不要将“空穴来风”与“无中生有”等同视之,造成误用。

中公教育专家相信考生通过以上几个例子,考生一定可以对成语的使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逐渐培养出强烈的语感,假以时日,一定可以完胜成语类题目。

中公教育南平分校官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