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1)

合集下载

对于投资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在什么行业发展前景最好?

对于投资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在什么行业发展前景最好?

对于投资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在什么行业发展前景最好?对于投资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今面临着众多充满机遇的行业选择,而新能源行业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

一、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船舶、新能源飞机等市场潜力巨大。

在环保意识提升、能源安全和技术进步的多重因素推动下,新能源动力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得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和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环保的产品和服务。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零排放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同时,新能源船舶和新能源飞机的发展也将有助于减少航运和航空领域的碳排放,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其次,能源安全问题促使各国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传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的供应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且过度依赖进口能源可能会对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威胁。

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最后,技术进步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近年来,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电池技术、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不断提升,成本不断降低。

同时,新能源船舶和新能源飞机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新能源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新能源汽车市场1.市场规模: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达到 10293.66 亿元人民币。

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达到 1750 万辆。

2.增长预测:到 2029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以 5.68% 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

2022 年至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20% 左右。

到 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 4500 万辆,是 2022 年的 4 倍多。

到2030 年,全球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8000 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 50% 左右。

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与机会

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与机会

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与机会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与机会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能源安全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分析进行探讨,重点关注其可持续发展趋势及蕴藏的机会。

一、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1.1 市场现状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由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两大类产品组成。

电动汽车直接依靠电池储能驱动,零排放且低噪音,混合动力汽车则同时搭载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驱动系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800万辆,其中中国为最大市场。

1.2 可持续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明显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免费充电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1.2.2 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电池技术、充电技术、车辆轻量化等方面不断创新与突破,提升了电池续航里程、缩短了充电时间,并改善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1.2.3 市场需求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节能减排的需要使得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急剧增长。

同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提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空间。

二、市场机会与挑战2.1 市场机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2.1.1 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包括电池技术、充电技术、驾驶辅助技术等,这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会。

2.1.2 能源供应链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推动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相关领域的投资和能源供应商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1.3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相关企业可利用这一机遇,开展充电桩建设、运营等业务。

绿色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绿色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1.市场拓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是提高产 业链下游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2.客户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助于 维护品牌形象,促进市场拓展。 3.销售渠道优化:利用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覆盖面, 降低销售成本。
▪ 产业链内部协同分析
1.信息共享: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决策效 率和协同性。 2.资源整合:整合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降低 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3.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产业链各环 节的协同发展。
发展趋势:绿色能源行业的未来走向与展望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
1.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互联程度。 2.通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智能电网将优化能源调度和分配,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 3.能源互联网将促进不同能源类型之间的互补和优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水力能技术创新与突破
1.海洋潮汐能开发:海洋潮汐能开发技术的进步,增加了水力能的开发领域和可利用量。 2.水力储能技术:高效的水力储能技术,提高了水力能的稳定性和可调性,为电网提供了更好 的支撑。 3.水电站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的管理技术提高了水电站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绿色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绿色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政策环境:国内外政策对绿色能源行业的 影响
政策环境:国内外政策对绿色能源行业的影响
▪ 国内外政策对绿色能源行业的支持
1.国家对绿色能源行业的投资逐渐增加,提供了资金保障。政 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能源项目的信贷支持,降低了 企业的融资成本。 2.一些地区出台了针对绿色能源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 企业的税收负担,有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3.国家鼓励绿色能源技术研发,加大了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 ,推动了技术进步。

新能源行业就业前景如何

新能源行业就业前景如何

新能源行业就业前景如何在当今时代,新能源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逐渐减少,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提高,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那么,新能源行业的就业前景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确新能源所涵盖的范围。

新能源一般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多种形式。

这些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低碳等显著优点,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许多国家都设定了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无疑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也直接带动了相关就业岗位的增加。

在太阳能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使得太阳能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从太阳能板的生产制造,到太阳能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维,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例如,光伏工程师负责设计和优化太阳能电池板的布局,以提高发电效率;安装调试人员负责将太阳能板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确保其正常运行;运维人员则需要定期对太阳能电站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障其稳定发电。

风能也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众多专业人才的参与。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机械和电气知识,以确保风力发电机的高效运行;风电场的选址和规划人员需要考虑当地的风力资源、地形地貌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建设位置;此外,还有运维工程师负责对风力发电机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除了太阳能和风能,水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领域也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

在水能方面,水电站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水利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生物能领域涉及到生物燃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需要生物学家、化学工程师等专业人士;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则需要地质学家、热能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的参与。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增长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也将保 持快速增长趋势。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竞争主体
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竞争主 体主要包括专业回收企业、汽车生产 企业、电池生产企业等。
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激烈,尚未形成明显的市场 领导者,各竞争主体在市场份额上相 对均衡。
主要企业及产品分析
主要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电池回收效率不断提高,回收成本不断降低,为行业快速发展 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行业的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支 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 参与动力电池回收。
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动力电 池回收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回收成本,提 升市场竞争力。
技术成本高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 低成本以提高其经济性。
二次污染问题
部分动力电池回收方法会产生二次污染,需要加 强环保监管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
资源回收率低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的资源回收率较低,需要提高 回收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05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预测及投 资机会分析
市场前景预测
产业链投资机会
区域性投资机会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包括电池回收、 拆解、再利用等环节,投资者可以在 各个环节寻找投资机会。
不同地区对动力电池回收的政策和支 持力度不同,投资者可以在政策支持 力度较大的地区寻找投资机会。
技术创新投资机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动力电池 回收技术将不断涌现,投资者可以在 技术创新方面寻找投资机会。
02 03
化学法
通过化学反应将电池中的有价元素转化为可溶性盐或金属单质。该方法 具有回收效率高、可实现电池中有价元素的回收等优点,但需要使用大 量化学试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新能源电池技术研发与市场分析

新能源电池技术研发与市场分析

新能源电池技术研发与市场分析第1章绪论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5)第2章新能源电池技术概述 (5)2.1 电池基本原理 (5)2.2 新能源电池类型及特点 (5)2.3 新能源电池关键功能指标 (6)第3章锂离子电池技术 (6)3.1 锂离子电池原理与结构 (6)3.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6)3.1.2 锂离子电池结构 (7)3.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7)3.2.1 锂钴氧化物(LiCoO2) (7)3.2.2 锂铁磷(LiFePO4) (7)3.2.3 锂锰氧化物(LiMn2O4) (7)3.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7)3.3.1 碳材料 (7)3.3.2 硅基材料 (7)3.3.3 锂金属 (7)3.4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隔膜 (8)3.4.1 电解液 (8)3.4.2 隔膜 (8)第4章钠离子电池技术 (8)4.1 钠离子电池原理与特点 (8)4.1.1 原理概述 (8)4.1.2 特点 (8)4.2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8)4.2.1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8)4.2.2 尖晶石型氧化物正极材料 (8)4.2.3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 (9)4.3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9)4.3.1 碳基负极材料 (9)4.3.2 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9)4.3.3 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 (9)4.4 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隔膜 (9)4.4.1 电解液 (9)4.4.2 隔膜 (9)第5章硅基负极电池技术 (9)5.1 硅基负极材料优势与挑战 (9)5.1.1 优势分析 (9)5.2 硅基负极材料制备与改性 (10)5.2.1 制备方法 (10)5.2.2 改性策略 (10)5.3 硅基负极电池结构与功能 (10)5.3.1 结构设计 (10)5.3.2 电化学功能 (10)5.4 硅基负极电池应用与前景 (10)5.4.1 应用领域 (10)5.4.2 发展趋势 (10)第6章金属空气电池技术 (11)6.1 金属空气电池原理与类型 (11)6.2 金属空气电池正极材料 (11)6.3 金属空气电池电解液与空气电极 (11)6.4 金属空气电池功能与挑战 (11)第7章固态电池技术 (11)7.1 固态电池原理与优势 (11)7.1.1 基本原理 (11)7.1.2 优势 (12)7.2 固态电解质材料 (12)7.2.1 无机固态电解质 (12)7.2.2 有机固态电解质 (12)7.2.3 硼氢化物固态电解质 (12)7.3 固态电池正负极材料 (12)7.3.1 正极材料 (12)7.3.2 负极材料 (12)7.4 固态电池产业化现状与前景 (12)7.4.1 产业化现状 (12)7.4.2 发展前景 (13)第8章新能源电池市场分析 (13)8.1 全球新能源电池市场规模与趋势 (13)8.2 我国新能源电池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13)8.3 新能源电池市场需求与潜力分析 (13)8.4 新能源电池市场政策与法规环境 (13)第9章新能源电池技术应用与挑战 (14)9.1 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 (14)9.1.1 电动汽车 (14)9.1.1.1 锂离子电池技术 (14)9.1.1.2 固态电池技术 (14)9.1.1.3 燃料电池技术 (14)9.1.2 混合动力汽车 (14)9.1.2.1 镍氢电池技术 (14)9.1.2.2 锂空气电池技术 (14)9.1.2.3 超级电容器技术 (14)9.2.1 电力系统储能 (14)9.2.1.1 发电侧调峰 (14)9.2.1.2 输电侧补偿 (14)9.2.1.3 配电侧储能 (14)9.2.2 家庭储能 (14)9.2.2.1 光伏储能系统 (14)9.2.2.2 风能储能系统 (14)9.2.2.3 多能互补储能系统 (14)9.2.3 移动储能 (14)9.2.3.1 移动电源 (14)9.2.3.2 移动充电设备 (14)9.3 新能源电池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14)9.3.1 能量密度提升 (14)9.3.1.1 材料创新 (14)9.3.1.2 结构优化 (14)9.3.1.3 电解质改进 (14)9.3.2 安全性提升 (14)9.3.2.1 防止热失控 (14)9.3.2.2 防止过充过放 (15)9.3.2.3 提高机械强度 (15)9.3.3 循环寿命延长 (15)9.3.3.1 材料稳定性提升 (15)9.3.3.2 电解液优化 (15)9.3.3.3 电芯设计改进 (15)9.3.4 成本降低 (15)9.3.4.1 产业链优化 (15)9.3.4.2 规模化生产 (15)9.3.4.3 废旧电池回收利用 (15)9.4 新能源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15)9.4.1 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 (15)9.4.2 固态电池技术 (15)9.4.3 燃料电池技术 (15)9.4.4 电池管理系统创新 (15)9.4.5 绿色、可持续发展电池技术 (15)9.4.6 智能化制造技术 (15)9.4.7 跨领域融合创新技术 (15)9.4.8 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剧 (15)9.4.9 政策、标准、法规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15)第10章产业前景与建议 (15)10.1 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15)10.1.1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15)10.1.2 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 (15)10.1.3 国际竞争与合作 (15)10.2 新能源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方向 (15)10.2.1 提高能量密度 (15)10.2.2 延长循环寿命 (15)10.2.3 降低制造成本 (16)10.2.4 提高安全功能 (16)10.2.5 开发新型电池材料 (16)10.3 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16)10.3.1 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 (16)10.3.2 深化产学研合作 (16)10.3.3 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16)10.3.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6)10.3.5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16)10.4 新能源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摸索 (16)10.4.1 优化产业布局 (16)10.4.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6)10.4.3 发展循环经济 (16)10.4.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6)10.4.5 强化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16)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焦点。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高层峰会成功举办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高层峰会成功举办

家 企业 都参 加 丁本 届展 会。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认 证 认 可 条
在 蓄 电 池 板 块 , “ 能 ” 展 出 的 新 一 例 规 定 ,我 国 的 认 证 分 “ 理 体 天 管
代 硅 胶 电池 采 用 德 国进 口的 高纯 纳 米 氧化 系 、服 务 、产 品 ”3 。 经 国 家 商 务 类
市 电 动 自行 车 下 乡 “ 量+服 务 ” 双 承 诺 质 峰 会 ,高 层政 府 官 员、优 秀 企业 家代 表 、 消 费者 代 表 、经 销 商 代表 和 重量 级 媒 体 以 及 电动 自行 车 下 乡 首位 受 补 贴 的 农 村 消
本 届峰 会以 “ 聚产 学 研 金 合力 、
发展 低碳 经 济和 低碳 交通 工具 的 主旋 律 ,汇 聚 了众 多行 业产品 结构 调 整 、转 型 升级 的新 成果 。
雅 迪 荣 获 国 家 “ 售后服务星级认证"
近 日,五 洲 天 宇 认证 中心 的 专 家
对稚 迪 售 后服 务 体 系的 企业 层 、执 行
据 介 绍 ,今 年 以来 ,浙 江 省 自行车 、电动 车 行 业转 型 升 级步 伐 不 断 加快 , 层 、客 户 层进 行 了全 面 的认 证 审 查 , 产 品结构 调 整力 度不 断加 大 ,行 业前 3季度 呈现 出 了 明显 回升 向好 的趋 势 。被 经过 审 核 ,雅 迪 公 司的 各项 标 准 均 已
证 一 ~ 后服 务评价 体 系认证 。 售
2 1 .2 摩托车技术 0 01 5 3
第 3 届 中 国浙 江 国际 自行 车 、 电动 车展 览 会 1 在 杭 州 举 行
近 日,第 3 1届 中 国浙 江 国际 自行车 、电动 车 展 览 会在 杭 州和 平 会 展 中心 隆重 举行 ,参 展企业 达 10余家 ,展 会面 积近 2万 m 5 。历时 3天 的展 会唱 响 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一、行业投资的核心逻辑:高毛利率,高ROE回报率、高确定性1.投资就是要把资金配置给效率最高的地方;2.产业链的上游,有更多的话语权;3.毛利最高的地方有更多的让利空间;4.在肉最肥的部分,找到最能给股东创造利润的公司。

二、产业链的毛利率分布:整车成本最高的部分是电池,电池成本最高的部分是正极材料。

三电(电池、电控、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尤其是的动力电池,在生产成本中占比最高。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上、中、下游三个环节。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锂电池/电机等的原材料,其中锂电池产业链相对较为复杂,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组成。

正极材料种类较多,包括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以及三元锂(主要指镍钴锰酸锂NCM,也包括小部分的镍钴铝酸锂NCA),对应的原材料主要为锂矿、钴矿、镍矿以及锰矿等;负极主要以石墨材料为主,包括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等;隔膜主要以聚烯烃材料聚丙烯PP以及聚乙烯PE为主;电解液主要成分为六氟磷酸锂。

此外电机上游主要是永磁材料与硅钢片,对应原材料分别为稀土与铁矿石。

中游环节主要包括电池、电控、电机及其他零部件。

下游环节主要包括整车、充电桩和运营环节。

从价值量看,电池的价值量最高,电池\电控\电机成本占比42%\11%\10%,三电累计约60%,大幅超越传统整车中核心动力总成部件的成本占比(发动机与变速器成本占比约占整车的30%)。

(整车成本结构图)(电池成本结构图)从价值构成角度,上游的正负极材料将是投资者不得不关注的部分。

(新能源产业链毛利分布图)在上图上我们发现,上游的毛利果然是最高的,尤其是方大碳素、天齐锂业的毛利率在全产业链遥遥领先。

三、电池及材料端头部企业发展确定性逻辑注:由于正极材料在目前的成本结构中地位最为重要,我们将重点考虑电池企业的第一梯队和正极材料的第一梯队。

1.新能源汽车发展增速迅猛,带来对电池和材料端的需求爆发。

全球市场来看,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00万辆,电动汽车锂电池需求量将超过325GWh,新能源汽车将迎来爆发增长。

预计2019年-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需求分别为84GWh、124GWh、164GWh,同比增速分别为48%、48%、33%。

其中由于乘用车的高速增长及三元锂在乘用车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2019年-2021年三元锂动力电池需求分别为55GWh、91GWh、128GWh,同比增速分别为66%、64%、41%,渗透率分别66%、73%、79%,预计2019年-2021年的三元锂年均复合增速高达57%。

由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带来的是对电池端的需求量的提升,为了应对未来市场的需求,各大电池厂商也开足了马力应对。

但是这个行业,我们在去年就说过,总体而言,一开始就过剩。

2.高端供不应求,低端大量过剩,头部企业继续领先。

过剩,尤其是在中国,是特色。

政府补贴上来,产业一哄而上,不过剩才怪。

事实上,目前众多车企拿不到好电池。

从主机厂了解到信息,主流电池商宁德时代的电池,即使提前预付款,也很难及时拿到货。

在宁德总部的一楼会客厅经常人满为患。

比亚迪自身产能不足。

同时,第三四梯队的电池厂又产能闲置。

从各公司圈地运动的结果来看,寡头格局基本形成。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正在向头部集中。

头部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高达70%,第三梯队的产能利用率却只有10%以下。

中小厂商的低端产能逐步淘汰。

从动力电池厂家数量来看,随着行业的持续洗牌,动力电池厂家数量从2015年的超450家急剧减少至2017年的不到100家,2018年已剩不到50家。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前五家一线厂商(比亚迪/CATL/沃特玛/国轩高科/力神)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59%提升到2017年的66%,同比提升7个pct,前十家厂商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75%提升至2017年的80%,同比提升10个pct。

宁德时代、比亚迪是国内电池行业的两大巨头,属于行业第一梯队,2017年全国市占率分别达到27%和16%,其次沃特玛、国轩高科和北京国能为行业第二梯队,2017年全国市占率分别为12%、7%和4%。

在电池行业,未来会不会较大规模的产业并购?在与亿纬锂能和CATL管理层沟通中,得到的信息是,鉴于电池生产工艺要求较高,只有部分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产线资产可能被并购,大部分低能产线将走向价格搏杀的低品质电池或自生自灭。

3.锂电池技术路径与市场电池配置趋势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主要由于市场驱动。

随着主要部件动力电池的成本不断下降,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也在提升。

新能源汽车将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电动车将对燃油车形成替代。

预计到2023年左右,动力电池售价降至0.65元/Wh,平均成本降至0.45元/Wh。

基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原材料价格稳步下降,预计动力电池不含税售价有望在2020年降至约0.8-0.85元/Wh,平均成本降至约0.55-0.60元/Wh,届时新能源汽车可完全脱离补贴发展。

预计到2023年左右,动力电池降至约0.65元/Wh,平均成本降至约0.45元/Wh,届时新能源车将相较于燃油车具有更高性价比优势,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动力锂电池价格预测动力电池电芯实际能量密度可由公式——电芯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比容量∗电压∗正极材料质量)/(正极材料质量+负极材料质量+电解液质量+隔膜+铜箔+铝箔+外壳等配件),计算得到。

①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的核心推动力之一:能量密度的提升基于目前的价格体系,假设动力电池物料成本不变,则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每提升10%,每Wh成本可降低9%;每提升40%,每Wh成本可降低29%;每提升100%,每Wh成本可降低50%。

考虑到目前的电池平均能量密度约140Wh/kg,2020年提升至约220Wh/kg,动力电池包成本凭借能量密度提升,成本可降至约0.60元/Wh。

实际应用中,随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生产环境和设备要求更高,并需要额外加装更多安全控制设备,实际成本会比理论值略高。

为了提升能量密度,除正极材料的性质决定电池能量密度之外,有效地减轻负极、电解液和动力电池外壳配件的质量,也有助于提升能量密度。

如果把圆柱、方型电池的钢壳和铝壳替换成铝塑膜是减轻外壳重量的有效方法,这就是软包动力电池技术路线。

如果把液态电解液替换成固态电解质,并且把石墨换成金属锂,就是发展固态电池的基本思路。

高能量量密度锂电池技术路线基于IEA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预测,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方法如下:正极材料,未来的技术路线是向高镍三元锂的方向发展,预计到2020年前三元532和622材料将占据主流,到2025年左右高镍811材料才会广泛使用,2025年之后有望向高电压尖晶石材料(LNMO)的方向发展。

负极材料,将由石墨向硅碳材料,最后向金属锂材料演变。

电解液则是向胶状高分子、高电压电解液及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方向发展。

到2030年左右,新兴电池体系如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才有望得以规模化使用。

从2018年实际有效的提升能量密度的方法来看,从532三元锂换成高镍622/811三元锂电池仍然是主流。

优化目前的技术,稳步提升能量密度是趋势。

对比2017年和2018年的推荐目录可以明显发现,2018年实际能量密度中枢由2017年的125Wh/kg提升到145Wh/kg,同比提升16%。

2019年一月最新一批次的推荐目录显示,我国量产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已达到182Wh/kg,预计2019年我国主流电池能量密度中枢在160-170Wh/kg,能量密度最高水平或接近200Wh/kg。

乘用车自2018年以来平均能量密度基本稳定在140Wh/kg以上。

从配套电池类型来看,三元锂电池在乘用车车型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78.4%提升到了2018年83.5%。

②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的核心推动力之二:原材料价格下行③锂材料:受下游拉动快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端产能的释放,无论是三元还是铁锂,动力电池将进一步具备经济性,进一步助推新能源汽车普及,最终将促进了锂材料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正如中国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开始爆发一样,汽车级锂材料的增长也将在2019-2020年实现爆炸式的增长。

从技术路径判断,无论是初生的软包,还是遥远的固态、锂硫,最终还是锂电池。

这有点像豆制品的核心原材料——黄豆,不管喜欢豆浆、豆酱、千张、豆皮,最终都要用黄豆。

即使是氢燃料电池经过漫长的降本过程实现商业化,锂电池作为核心材料将以成本优势和储能功能,继续发挥基础动力作用。

业内人士更倾向于“电电混合”方案,氢燃料电池将极有可能成为锂电汽车的增程方案。

4.三元发展空间巨大,磷酸铁锂未来将会被淘汰么?答案:未必。

在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或者对续航里程要求不高的场景下,车企基于成本与安全性综合考虑,铁锂路线更有竞争力。

甚至随着铁锂的成本继续下行,铁锂未来还将迎来上升的市场空间。

数据显示:在专用车领域,铁锂的渗透率提升明显,从18年3月份的5%提高到18年年底超过50%。

2018年,铁锂在纯电动专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45%。

我们判断随着纯电动专用车销量上升,并且铁锂路线的渗透率上升,铁锂动力电池在纯电动专用车市场的出货量有望快速增长。

从我们投资的材料团队反馈过来的信息,量孚新能源科技团队创研发出的量子碳掺杂超高导电性能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锂电池正极材料和创新工艺,可以显著提升磷酸铁锂单芯能量密度10-30%。

5.两个重要的材料:碳酸锂与氢氧化锂碳酸锂是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关键核心原料。

氢氧化锂目前多用于NCM811、NCA等高镍三原材料。

三元尤其是高镍三元材料前驱体的煅烧一般采用氢氧化锂作为原料。

氢氧化锂可提升高镍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及充放电性能,且有更好的振实密度。

两者的区别如下:一、制备工艺方面:两者都可以从锂辉石中提取,成本相差不大,但是如果两者互相转换,则需要额外的成本和设备,性价比不高。

二、用途方面:高镍三元必须使用氢氧化锂。

NCA和NCM811必须采用电池级氢氧化锂,而NCM622和NCM523既可以采用氢氧化锂,也可以采用碳酸锂。

水热法制备磷酸铁锂(LFP)产品,也需要使用氢氧化锂。

通常来说,采用氢氧化锂生产出的产品通常性能更为优异。

三、需求方面:或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氢氧化锂需求将从3万多吨提升到2020年的近9万吨。

一方面,NCM811、NCA等产品逐渐释放需求,另一方面,NCM622、532、磷酸铁锂等产品的生产中,为了提升产品品质,企业采用氢氧化锂的比例提升。

四、价格方面:此前碳酸锂价格较高,但是近期氢氧化锂价格则更为坚挺,也从侧面印证氢氧化锂供需紧张。

自2016年7月以来,碳酸锂价格和氢氧化锂(一水)价格第一次持平,随后碳酸锂价格则一路下跌,而氢氧化锂价格则继续保持坚挺。

按照含锂当量计算的话,由于每分子氢氧化锂一般都有一个水分子,所以每吨碳酸锂对应着1.14吨氢氧化锂,从对应的价格来看,此前碳酸锂的价格应偏高,然而在2016年9月后,碳酸锂的实际价格以及低于氢氧化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