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物理基础知识(力学部分)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力学常考知识大总结,附易错点汇总
初中物理:力学常考知识大总结,附易错点汇总!
01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二、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
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功
1、力学中的功
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中考物理 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1. 力的概念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重力的作用的物理量。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通常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分类
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或连接而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弹簧力等;非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不通过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例如重力、电磁力等。
3. 力的合成
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能产生共同的效果,称为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法则来确定。
4.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分别是: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只有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才会发生加速;第二定律(运动规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中考物理中,通常会涉及到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内容。
6. 动量和冲量
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动量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可以用p表示,单位是千克·米/秒。冲量是力对物体施加的作用时间与作用力的乘积,可以用J表示,单位是牛顿·秒。
7. 动能和功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E表示,单位是焦耳(J)。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可以用W表示,单位是焦耳。
8.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做功的数量。即W = ΔE_k。
初中力学总复习中考复习
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 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 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叫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 大小: 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
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
向相反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3)静摩擦力:
大小: 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无关,与产生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
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三、压力和压强
1、压力
2、压强
3、液体的压强 4、大气压强 5、有关压力、压强计算的小结
1、压力 压力大小:?
压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指向被压物体 压力作用点:在被压物体上
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
N
物体自由水平放置
N=G 平衡力
F压= N 相互作用力
5、怎样理解“惯性”?
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
其它因素无关。
注意: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6、怎样解决实际中的力和运动的
问题?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的是物体在不 受力时的运动规律,但地球附近 没有不受力的物体,可却有运动 状态不改变的物体,这说明物体 运动状态改变与否要看物体所受 的合力。
浮力大小:
漂浮:物体在水面上静止
中考物理力学及电学知识点总结
浮
不同:悬浮ρ液 =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V物
(7)、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
1n F =G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磨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思考题: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a)若动滑轮重G /不计,拉力F 是多少?
(b)若动滑轮重G /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F 应等于多少?
G /
G F 15F =G
15F =(G+G /)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滑轮组效率:根据对W 总、W 有用、W 额外的具体理解,可以将机械效率的定义式进行如下归类: Fs Gh ×100%=h G Gh Gh 动+×100% =动
G G G + (竖直方向)
η=
总有用W W ×100%= Fs fs 物×100%=nF
f (水平方向)
Fs
Gh ×100%=fl Gh Gh +×100% (斜面方向) 上式中的绳重及摩擦不计(初中范围内一般不考虑),F 是拉力,s 是拉力F 移动的距离,n 是动滑轮上承担力的绳的段数。
(1)在竖直方向上,G 是物体重,G 动是动滑轮重,h 是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也是动滑轮被提升的高度。∴W 有用=Gh ,W 额外=G 动h ,W 总=Fs =Gh +G 动h ;
(2)在斜面方向上,f 是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l 是斜面的长,由于克服斜面对物体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W 额外=fl ;
(3)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物体是匀速运动,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 ′与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 是一对平衡力,∴W 有用= F ′s 物=fs 物,即克服水平面对
初三物理中考力学部分复习
§2:运动和力 声现象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误差、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惯性、惯性定律、机械运动、声 重点:刻度尺的使用、平均速度、 惯性现象的解释、运动静止的 相对性、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基本技能:刻度尺的使用、测时间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尺度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12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4.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11.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湖岸 B .游艇 C .湖水 D .岸边的树
如图4所示为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曲线。从0秒到12秒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t(s)
v(m/s)
1 2 3 4
40
30
20
10
0
图3
10 20 30 40
120
90
60
30
0
S(m)
t(s)
图1
10 20 30 40
C
切蛋器装有 很细的钢丝
D
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
43.一位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接着在木块上放一个金属块,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这个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上的_________有关。
202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计算基础知识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先
求压力: F=G总=G容+G液;再求压强:
p F G容 G液
S
S
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容 1、整体不受其他外力时:容器对水平面
的压力:F容 = G总 2、整体受到他外力时:容器对水平桌面
的压力:F容=G总-F拉、F容=G总+F压 三、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液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在实 验过程中就不可以再调节平衡螺母了。
(1)调节方法:左高左调,右高右调(哪段高向哪调) (2)调节水平平衡的目的:便于实验时能从杠杆上直 接读出力臂、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画出图中作用在A点最小的力的方向 。
B
画最小动力的一般步骤:
(1)找到杠杆的支点和杠杆上距离支点最远点
的功:有用功。
W有=G沙h
三类机械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高低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与是 否省力、做功的多少、功率大小无关。
源自文库
五、重力、功、功率、
1、重力: G = mg
2、功: W = Fs
3、功率: P W t
P = Fv
P = Fs = F s = Fv
t
t
六、杠杆
1、杠杆的含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 棒就是杠杆。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复习口诀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复习口诀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复习口诀
1、正确使用刻度尺的“四要”
尺子要放正,视线要垂直,读数要估计,记录要单位;
测量仪器要读数,最小刻度要记住;天平游码看左边,量筒水面看底部;
压强计读高度差,上小下大密度计;电流电压先看档,电能表上有小数。
2、质量与密度
质量本是一属性,物体本身来决定;状态、形状和位置,外变不变其大小;
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指针偏哪哪边重,螺母反向高处动,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夹砝码须心细,加减对应盘高低;
密度一般是一定,温度变化会不同,体积换算勿遗忘,立方厘米对毫升。
3、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贵在选参照,快慢和方向,相同是静止;
“物体有惯性,惯性是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平均速度的计算
运动路线示意图,运动问题更分明;过桥、穿洞要记清,桥长车长为路程;
相遇、追击有诀窍,找好路程列方程;回声激光来测距,距离两倍是路程。
5、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物二力能平衡,方向相反大小等;一条直线是条件,合力一定等于零。
6、力的图示的步骤
一画简图二定点,三定标度四画线,五截线段六画尖,最后数据标尖边。
7、二力合成的特点
二力合成一直线。同向相加反相减,同向方向不改变,反向随着大的变。
8、力臂的确定及其画法
找支点,画力线(力的作用),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力臂就是此线段
9、连通器的特点
连通器,底连通,同液体,同高低。
10、液体内部的压强
液内各方有压强,无论对底或壁上,同深各向等压强,密度深度有影响。
11、阿基米德原理
液物向上向下压力差,浮力大小就是它,浮大重力向上爬,重大浮力深处下,两力相等悬漂啦。
【物理】中考教科版总复习课件(力学部分)优质课件(共265张PPT)
弹 力
大小
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的程度大小有关。
方向
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 复形状的方向一致。
返回
概念 产生条件 方向
摩 擦 力
作用 分类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返回
摩 擦 力 的 概 念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 运动时或有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 接触面上产生了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叫摩擦力。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受力平衡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受力不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改变
返回
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概念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 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的方法。
力的大小
力 的 图 示 法
线段的长短 箭尖所指方向 线段的起 点或终点
具体做法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说明:
1.必须选择比例尺(即标度) 2.同一图中所有力应选择同一比例尺
返回
例题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 止时 比在运动时的惯性大.
惯 性 例来自百度文库题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易停下来,所以物体 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 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 何时候都有惯性.
中考总复习力学专题
中考总复习力学专题
力学专题是中考物理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将从力、加速度、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机械能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复习。通过对这些
内容的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力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一、力和加速度
1. 力的定义和计算
在物理学中,力被定义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常用单位是牛
顿(N),力的计算公式为:力 = 质量 ×加速度。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2.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只能改变当有力作
用在其上时。
3.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力 = 质量 ×加速度。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给定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时,我们可以计算作用在它上面的力。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分解法来求解。向量法是通过将力的向量相加来求解合力的向量,分解法是将合力分解为垂直方向的分力。
2.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将一个力分解为垂直方向的分力。通过分解法,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力。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力的计算和分析。
三、机械能
1. 动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2.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高低而具有的能量。当物体被提升到较高的位置时,会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当物体下降到较低的位置时,重力势能会减小。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重力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初三物理复习力学知识点梳理
初三物理复习力学知识点梳理
1 引言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相互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和力的作用效果。在初三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核心内容,也是理
解其他物理知识的基础。本文将对初三物理力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
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2 力的基本概念
2.1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变化的物理量。
2.2 力的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2.3 力的性质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是矢量量,可以利用矢量的性质进行
运算。
3 力的效果
3.1 物体平衡条件
物体平衡需要满足力的合力为零和力的力矩为零两个条件。
3.2 物体的运动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可以产生运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作用力和物体的质量。
4 力的分类
4.1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间通过介质传递的力,如万有引力等。
4.2 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3 弹力
当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弹力,其大小与物体的压缩或伸长量有关。
4.4 摩擦力
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的阻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4.5 引力
引力是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和距离有关,是地面物体的重力的特殊情况。
5 弹性力学
5.1 牛顿弹性定律
牛顿弹性定律描述了弹性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规律。
5.2 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是物体在弹性形变过程中储存的能量,可以通过变形量来计算。
6 动力学
6.1 牛顿第一定律
中考物理总复习 10个重点新专题讲座 专题三 初中力学
专题三初中力学知识体系一、力学部分重点知识体系结构图
二、力学部分重点知识体系
1.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及应用:(一般知识点)
2.质量及其测量:(一般知识点)
(1)质量含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示。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温
度、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克(g)、毫克(mg)、吨(t)及换算关系。
(3)实验室常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3.密度及其测量、应用:(重要知识点)
(1)密度概念:①物理意义: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②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③定义式:④单位: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一般步骤有4个。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的一般步骤有5个。
(4)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间接求解质量和体积等。
(5)知道常见物质(例如水)的密度。
4.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般知识点)
(1)长度:①知道长度单位及不同单位的换算关系。②长度的测量(要会用直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测量)
(2)时间:①知道时间单位及不同单位换算关系。②时间的测量(要会用钟表、停表等测量)
(3)知道当对测量结果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当精确度要求较高时,则要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
5.机械运动:(一般知识点)
(完整版)初中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部分)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
(力学部分)
A、知识提要:
一、速度、密度、压强、功率: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
1、
2、
3、
4、
四、液体压强的规律:
1、
2、
3、
4、
五、阿基米德原理:
六、杠杆平衡条件:
表达式:
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八、牛顿第一定律:
九、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的方法:
十、增大磨擦的方法:
减小磨擦的方法:
十一、质量
1、宇宙是由构成的,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物质是由构成的。
2、叫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质的,把一块铁搬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把它加热,质量,把它熔成铁水,质量,把它折弯,质量,把它切掉一小块,质量。
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使用天平测质量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做到水平,归零,平衡;使用天平测质量时要将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按照的规则加砝码,当砝码不够用时再移动。在读游码示数时要以游码边所对的刻度为准。
4、天平不平衡时的处理方法:如果是调节时不平衡,则应通过调节使它平衡,如果是测量时不平衡,则应通过加减或移动使它平衡。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教材第10页)
十二、密度
1、水的密度是,物理意义:。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3、物质大多“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体积,密度。体积受温度影响较大,和较小。
4、水在时密度最大,以下时热缩冷胀,称之为水的反常膨胀。
十三、机械运动、速度、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2、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3、时间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4、长度测量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5、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中考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17、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动能?什么样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8、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的实验是重点。改变某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是为了改变小球滚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
22、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热气球停止加热、氦气飞艇向外放气可以使降回地面。通过改变自身质量来改变体积,从而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实现上升和下降。
10、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举出实例说明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11、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除压力外,其它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物体的正中间;(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中标出力的大小。会画力的示意图。
16、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中考力学基础知识考点复习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归纳
一、长度测量
1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卩m)、纳米(nm)。
3、米是长度国际单位的主单位。
4、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5、刻度尺的使用:
(1、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6、读数--- 有效数字读法
(1、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2、读出长度末端前的刻线读数;
(3、多余部分自己估读;(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二、速度、路程和时间
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宏观运动),简称运动。(微观运动在热学部分复习)
2、参照物的定义: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
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4、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5、匀速直线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速度的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
7、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
(2)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8、速度值的物理意义:
例:7.2米/秒: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2米。
变速运动
定义: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平均速度,它等于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力学专题
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只有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的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下面简要分析受力分析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中考考点:
1、 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2、学会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二、知识储备:
1.二力平衡的条件: ; ; ; 。二力平衡合力为 。
2、重力的方向 ;作用点 。
3、相互接触的物体 受力,如图
1中A 、B 两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 受力,如图2中两磁铁。
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
, ;摩擦力的方向 。 三、典例分析: (一)、受力分析:
例1. 如图3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例2. 如图4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由以上例题,总结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先考虑重力,然后是弹性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体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力,保证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4)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中考物理力学37个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力学37个必考知识点
1.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2.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
态不同,密度不同)。
4.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6.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
①声源处
②传输路径中
③人耳处。
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9.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0.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12.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1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4.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5.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6.相互作用力是;A给B的力、B给A的力。
17.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力学)
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测量的初步知识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1m,课桌高度约0.75m。
3.长度的单位还有km (千米)、dm (分米)、cm(厘米)、mm(毫米)、μm(微米)、nm(纳米),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m=106μm;1μm=10-6m;1m=109n m;1n m=10-9m。
记忆方法如下图: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被测物,不利用磨损的;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平移法:如(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说被假定不动的
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快慢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速度的单位是:m/s、km/h,1m/s= km/h。7.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9.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改变物体的。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是测力计的一种)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7.弹簧秤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图示。力的图示的画法:可采用“一画点,二定线段,三画箭头标大小”的方法。
(1)“一画点”是表示先要画力的作用点,这个点一般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二定线段”是指要根据力的大小定出适当长度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
(3)“三画箭头标大小”是说在所画线段的末端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再在箭头附近标上“多少N”。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的。
11(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注意: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碍运动的力)
15.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和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利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利用气垫、利用同名
磁极间的作用及加润滑油)。
第六章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相等、相反、并且在直线上。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可用“同体”、“共线”、“等值”“反向”记忆)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7.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方向与两力相同。
方向与力大F1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