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来我国扶贫开发模式转型研究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读书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读书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读书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读书笔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乡村的发展和治理一直是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乡村治理也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近期,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发展历程的书籍,对书中的观点与论述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第一章:乡村治理的历史回顾起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乡村治理主要依赖于人民公社这一基本单位。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乡村治理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等。

这些改革为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第二章:新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进入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乡村治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重要的一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旨在通过产业升级、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民收入提高等措施,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通过选派优秀的干部和为乡村公共事务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来改善农村社会治理。

第三章:农村治理中的问题与挑战然而,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城乡差距的存在,尽管乡村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其次是乡村公共服务不足,尤其是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平衡。

此外,农村社会治理还面临着环境保护、移民潮等问题的影响。

第四章:未来的乡村治理展望为了解决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对农村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

同时,还需要通过加强与城市的连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减少城乡差距。

此外,还需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个人思考与总结阅读这本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发展历程的书籍,让我对中国乡村治理的进程、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展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中国70年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新中国70年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70年回顾与前瞻新中国70年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本文系作者2019年7月6日在“第九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致力于减贫脱贫,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虽历经艰难,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70年贫困治理的历史进程(一)新中国成立后解决贫困问题的努力新中国成立时基本上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特别是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生产力李忠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过了70年贫困治理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响了一场新的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

中国贫困治理的主要特点和经验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通过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将救济式扶贫发展为开发式扶贫,多方面多方式综合扶贫,加强对口援助扶贫,发挥举国体制作用。

中国贫困治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9年第7期(总第39期)非常落后,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1949年,城镇居民的人均现金收入不过1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44元。

新中国《共同纲领》规定: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1949—1977年,党和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950—1953年,通过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包括新老解放区在内)无偿获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农民每年给地主交纳的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到70%。

70年我国减贫的实践探索及新展望

70年我国减贫的实践探索及新展望

70年我国减贫的实践探索及新展望作者:李晓嘉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34期【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减贫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貧模式已经逐渐形成。

但不可否认,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新时代贫困的内涵,明确下一阶段我国的扶贫重点,适应新形势,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减贫实践扶贫模式绝对贫困【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联合国已将其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贫困、污染、人口)之首。

然而,时至今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没能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政府反贫困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的反贫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8年的1.7%,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下降到2018年的1660万人。

但要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历程,我国一直都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战略,并根据每个阶段的贫困特征变化,不断调整扶贫模式以及政策侧重点。

当前,我国的减贫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结过去的扶贫经验,可以把扶贫模式的演进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即救济式扶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开发扶贫攻坚阶段、综合扶贫开发阶段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

每一个扶贫阶段的侧重点和成效皆存在差异。

第一个阶段: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整体经济状况较差,贫困人口数量庞大,生存型贫困普遍存在。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当时主要依托民政救济系统对贫困人口提供暂时性和补偿性的援助以及采取一些紧急救助计划。

政府通过提供物资和优抚等方式直接救济贫困家庭,重点缓解贫困家庭缺衣少食的情况。

扶贫模式以“输血式”生活救济为主,主要为贫困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之际,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农村基层治理一直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研究背景中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演变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密切相关。

在农村基层治理方面,中国经历了从传统的乡村自治到现代化的村级自治的转变,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法规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文化传统的影响等。

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进农民权益、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农村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与创新不仅关乎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对国家整体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则是这些变化的重要体现。

通过对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脉络,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也有助于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对过去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变革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发展和改革。

借鉴历史经验也可以避免走弯路,提高治理模式的效率和效果。

新中国七十年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

新中国七十年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

新中国七十年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邹於娟 摘 要:新中国建立七十年以来,从“农村合作化改造”到“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从“统筹城乡发展”再到“乡村振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当中离不开政策和改革的保驾护航。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梳理不同时期重要农业农村政策,以便从历史纵深视角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进而清楚认识“从何处来”,深入思考“向何处行”。

关键词:农业农村;发展历程;政策演变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民安则天下安,农村兴则天下兴。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民和农村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乡村建设的探索在历史上从未中断。

新中国建立七十年以来,从“农村合作化改造”到“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从“统筹城乡发展”再到“乡村振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当中离不开政策和改革的保驾护航。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审时度势地调整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不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回顾建国七十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梳理不同时期重要农业农村政策,以便从历史纵深视角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进而清楚认识“从何处来”,深入思考“向何处行”。

一、农村合作化改造阶段(1949年-1977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下,加快在农业农村建立和发展集体经济,在城市和工业领域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并分步实施了系列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形成了集体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双轮驱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同时,我国采取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苏联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恢复农业生产基础上,严格限制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产品流动,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战略。

这段时间,我国重点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农业合作化改造、人民公社制度、统购统销和供销信用合作政策。

四项政策在不同时期逐次推进、各有侧重,共同奠定了新中国农业农村政策框架。

新中国七十年扶贫工作的历史与经验

新中国七十年扶贫工作的历史与经验
34
州市组织贫苦市民生产自救工作,共组织了 34个生产自救机构,容纳 855人,这 34个生产自救机构 中,半机器生产的 4个,手工业的有 19个,挑土方、打石子和临时工的组织有 4个,贩卖板皮、磨糠和 经营商业的门市部 6个,洗衣组 1个。”①1954年据全国 52个城市的不完全统计,“参加生产自救的 贫民有 22.57万人”,②贫民通过生产所得收入多数超过政府发放的救济金,贫困状况得到了改善。
新中国七十年扶贫工作的历史与经验
李小尉
摘 要 经过七十年的实践,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在扶 贫工作上始终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城市、农村的扶助贫困工作的探索,努力改进扶贫工作的 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回顾新中国七十年以来的扶贫工作的发 展进程,总结其基本经验,有利于为党和政府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资鉴。
① 《当代中国的民政》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第 136页。 ② 扶贫的内涵存在动态的发展变化:本文此处的“扶助贫民”则特指改革开放以前党和政府对城市贫困家庭扶 持生产的历史。20世纪 80年代中国的扶贫工作是指根据贫困户的家底、劳力、财产等状况及脱贫的能力,国家和集 体有计划地在物资款项、政策上予以照顾他们,使他们在国家、集体和群众的扶持之下,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高生 活水平,在一定时间内摆脱贫困,逐渐富裕起来。(廖益光、苏佑明等编著:《民政工作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第 192页)而当前的扶贫内涵有所扩展,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5年 11月 27-28日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讲话中 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参见《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张洪要论述摘编》,《党建》2015年第 6 期。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 29页。 ④ 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1943年 10月 1日),《毛泽东选集》(第 3卷),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1年,第 933-936页。 ⑤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山东政报》1950年第 6期。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农村基层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演变和变迁对于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了解和分析这些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善和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当前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还比较薄弱,很多地方尚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有必要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未来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的历史回顾和当前状况分析,深入探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发展轨迹和特点,为农村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对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演变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社会制度和治理体制的变化过程,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发展历程提供重要线索。

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研究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变革,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中国农村社会管理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研究是否科学、严谨。

本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改革开放40年扶贫开发历程与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扶贫开发历程与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扶贫开发历程与经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转变和实施,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改革开放40年扶贫开发的历程与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扶贫开发政策主要侧重于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住房、食品、医疗、教育等。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帮助了贫困人口摆脱了物质困窘,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一步调整了扶贫开发的目标。

政府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手段消除贫困的理念。

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等政策,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这一时期,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贫困人口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改革开放中后期,中国在扶贫开发中更加注重注重培育贫困地区的产业支撑体系。

通过加大对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电商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

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如发展旅游业、建设基础设施、提供金融支持等,为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改革开放40年扶贫开发的经验是,政府应该成为推动力量,但不应过分倚重政府的资金和资源,而应通过激励市场主体积极投身扶贫开发来增加可持续性。

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以及公众的广泛关注也是推动扶贫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扶贫开发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人口的需求,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扶贫开发政策和措施的调整与完善,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中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今后,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扶贫开发工作,解决贫困地区的结构性问题,提供更多的脱贫机会,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

持续高速 的经济增长 ,为大规模减贫创
造 了良好 的宏观环境 。特别是 在此过程
中 ,中国政 府 也 清醒 地看 到 ,市 场 并
不能 自动惠及左右人群 ,单 纯的经济增
6、采 取 “ 政府 主导 、社会 参 与 、
自力更 生 、开 发 扶 贫 、全 面 发 展 ” 的 基本模式 。所谓政府 主导 ,就 是坚持把 扶贫开发作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
保减贫项 目与贫困人 口的实际需求相吻合。 5 、广泛 学习和借 鉴国内外 的成功经
验 。一 方面 ,总结 提炼 国内各 地成功的
西南地区等集 中连片的贫 困地 区整体解决
了温 饱 问题 ;历 史 上 素 有 “ 瘠 甲天 苦 下 ”之称的甘肃定 西和宁夏 西海 固地 区
贫 困状 况 有 所 缓 解 ,贫 困地 区 的社 会 面
1 、强有力 的政治意愿 和政府 承诺 是实现减 贫的根本保证 。中国将促进减 贫作为国家现代化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就是鼓励和支持贫 困群众在政府和社会各
界 的帮助下 ,转变思想 观念 ,赋予其参 与权 ,促进其 能力建设等 。所谓开 发扶 贫 ,就是坚持 开发式扶贫 的方针 ,努力 改善 基 本生 产生 活条 件 ,从农 田水利 、 种养殖业 、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着手 , 增加 收入 ,提 高贫困地 区和人 口的 自我 发展 能力 。所谓 全面发展 ,就是按照科 学发展 观 的要求 ,全方位 治理贫 困,把
3、不 断 完 善 扶 贫 方 式 ,逐 步 实 现
坚持 以人 为本 ,努力使经济发展 的成果
为所有社会 成员所分享 。先后多次就减 缓 贫困向国际社会作 出承诺 ,并制定减 贫 计 划 ,集 中力 量 付 诸 行 动 。 2 、坚持 以发展 消除贫 困 、以减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机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机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机制研究作者:杨博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9期【摘要】精准扶贫机制决策是关系到打赢精准扶贫工作的战略决策问题。

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在欠发达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及表现出的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机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改革创新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扶贫机制;政府扶贫;合作扶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减少7.1亿,取得了巨大的扶贫成果。

随着中国贫困发生率的降低和脱贫速度的减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投入绩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我国的扶贫模式经历了“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再到当下的“精准式”扶贫的转型创新升级。

不同扶贫模式应对的现实问题不同,所要解决的难点、重点不同,其的水平和效率各不相同,所影响到扶贫开发的实际成效也具有显著差异。

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问题和不足就逐渐暴露了出来,其中最关键的效率质量问题亟待解决,而破除机制问题成为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机制是一种新的尝试,而且基于市场化缓慢的现实状况,能否将行政的计划性和市场的开放性相结合放大扶贫绩效,有待于进一步实践的检验。

本文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研究了开展扶贫工作的各个机制,实施机制之间的差异化优选评估,以便实现扶贫资源配置的优化、扶贫效率的提高。

一、理论基础反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一直是中外理论研究的焦点。

基于本文的需要,主要从政府扶贫、市场扶贫和政府主导市场化扶贫、合作扶贫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评价,为下一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1.行政扶贫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政府始终扮演着消除贫困的主体角色。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政治优势和资源动员能力使得党和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大量基于全国数据[3]、省级面板数据、区域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政府投入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作者:刘清荣程文燕康亮来源:《老区建设》2013年第08期[提要] 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在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期,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有必要对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分析扶贫开发主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扶贫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 扶贫;历程;模式;创新[作者简介]刘清荣(1964—),男,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程文燕(1986—),女,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实习员;康亮(1987—),男,华东交通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我国扶贫开发历程、模式的嬗变及创新研究》(编号:11GL30)的最终成果。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世界性问题。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阻碍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一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转入新阶段的形势,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2011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4%。

新中国70年扶贫历程、特色、意义与挑战

新中国70年扶贫历程、特色、意义与挑战

新中国70年扶贫历程、特色、意义与挑战作者:程承坪邹迪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9年第09期[摘要] 新中国70年来,虽然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的物质基础、技术条件、扶贫经验、国际国内环境等不同,因而扶贫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方式方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但是党和政府扶贫的决心是一贯的、坚决的。

改革开放前29年,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扶贫探索,为改革开放后41年的扶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基础。

改革开放后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

新中国70年扶贫成就斐然,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

新中国70年扶贫具有指导思想上、扶贫理念上和行为方式上的三个鲜明中国特色。

具有六个方面的重大世界意义:一是高度重视贫困问题;二是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政府主导扶贫;三是提高扶贫精准度;四是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的动力;五是注重教育脱贫;六是创新扶贫理念和方式方法等。

回顾和总结新中国70年扶贫历程,揭示其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既有利于为世界扶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有利于为面对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防止返贫和后2020年时代消除相对贫困等带来的三大挑战提供理论和经验指导。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扶贫;中国特色扶贫;中国扶贫的世界意义[中图分类号] F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9)09-0001-09一、引言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带领全国人民拉开了与贫困抗争的帷幕。

新中国70年扶贫①,风雨艰程,砥砺前行,成就斐然。

尽管由于不同时期物质基础、技术条件、扶贫经验等不同,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有所差异,因而扶贫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方式方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但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扶贫的决心是一贯的、坚决的。

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中国贫困人口多、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中国的物质基础薄弱、扶贫经验缺乏、公共设施落后。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

计划》 明确提出, 集中人力、 物力、 财力,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 2 0 0 0 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 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 目 标、 明确 对象、 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在1 9 9 7 年至 1 9 9 9 年这三年中, 中国每年有 8 0 0 万贫困
1 9 7 8 年, 按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 我国共有贫 困人 口2 . 5 亿, 占 农村总人 口的3 0 . 7 %。导致这一时期大面 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需要, 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 因此, 制度的变革就
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 首先是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 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 这种土地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
2 0 0 1 年5 月,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 制定并颁布 了《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 2 0 0 1 — 2 0 1 0 年) 》 , 这是继“ 八七
计划” 之后又一个指导全国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 对2 1 世
降到 1 4 . 8 %; 贫困人 口 平均每年减少 1 7 8 6 万人。
产品价格的提升、 农业产业结构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化以 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三个方面的渠道, 将利益传递 到贫困人口, 使贫困农民得以脱贫致富, 农村贫困现象大幅
度缓解。
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 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解
决农村贫困人口年度数量最高水平。到2 0 0 0 年底, 国家 “ 八
七” 扶贫攻坚 目 标基本实现。
( 四) 巩固成果, 综合开发阶段( 2 0 0 1 年至今)
据统计, 从1 9 7 8 年到 1 9 8 5 年, 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

乡村扶贫的发展历程

乡村扶贫的发展历程

乡村扶贫的发展历程乡村扶贫是指以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为对象,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以改善农民生活为出发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社会工作。

下面是乡村扶贫的发展历程。

乡村扶贫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农村地区正面临着严峻的贫困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开始推出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包括农田水利和农业技术培训等。

这为农村地区脱贫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扶贫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此时,重点是扶持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公路和供水系统的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一时期,乡村扶贫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进一步深化了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

政府在乡村地区成立了扶贫机构,专门负责农村扶贫工作的规划和实施。

此时,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不再仅仅关注农业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

政府在这一时期还实施了“科技扶贫”政策,鼓励农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活。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乡村扶贫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府开始注重发展乡村经济和农村产业,通过产业扶贫、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等手段,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针对贫困人口,政府加强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水平。

当前,乡村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乡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区。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地区也面临着人口外流、资源环境矛盾等问题。

因此,未来乡村扶贫的发展需要注重持续的投资和政策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和脱贫工作。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的变迁与未来趋势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的变迁与未来趋势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的变迁与未来趋势作者:曾莉周浩男王寅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04期摘要:当前中国农村扶贫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其政策体系的变迁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

基于政策范式的理论框架,借助NVivo11软件,整理并筛选了1978—2018年农村扶贫领域国家层面的305份政策文件,分析了农村扶贫政策的话语体系和范式变迁。

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已经历救济型、开发型、攻坚型、联动型四个阶段,当前正值“精准扶贫”新阶段;并呈现了从温饱难求到扶贫瞄准、从解决温饱到自我发展、从单一主体到多方联动、从强制主导到多轮驱动等变化态势。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未来发展将聚焦相对贫困人口及其能力发展,积极构建多方合力的大扶贫格局,通过多样化的政策工具综合施策,实现可持续的高效扶贫,进而促推协作性公共管理在反贫困领域的智识努力。

关键词:农村扶贫;政策范式;扶贫政策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9)04—0027—09贫困是人类发展进程中长期面临的一种社会现象,消除贫困也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纵深推进扶贫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可谓举足轻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扶贫攻坚克难、成效显著,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宏伟目标贡献了自己特有的智慧,同时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也呈现出了特有的演进路径。

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NVivo11软件,整理并筛选了1978—2018年农村扶贫领域国家层面的305份政策文件,分析了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话语体系与政策范式的历史变迁。

本研究首次将政策范式用于分析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发展,以拓展政策范式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从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行动主体、政策工具等方面,厘清农村扶贫的发展现状及其内在逻辑,进而提出农村扶贫政策的未来趋势,以期推进中国农村扶贫迈向新的阶段。

七十年代申论作文

七十年代申论作文

七十年代申论作文在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正在全面展开,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这一迅猛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

首先,在七十年代,我国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导,工业规模相对较小。

这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农村面临着严重的贫困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

其次,七十年代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长,给社会和资源配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在城市,由于人口过剩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了就业和住房问题的严重困扰。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控制人口增长,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等。

但是,这些措施在短期内难以见效,人口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最后,七十年代的中国面临着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然而,由于资金有限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农村地区的发展进展缓慢,农民的生活状况仍然十分艰苦。

总之,在七十年代的中国,尽管取得了一些令人骄傲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问题。

我们应该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历程、成效及经验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历程、成效及经验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历程、成效及经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历程、成效及经验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中国大规模减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取得了显著的减贫成效,其经验和教训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一、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中国农村地区存在着严重的贫困现象。

建国初期,中国政府通过重新分配土地和实施土地改革政策,明确反对剥削和压迫。

这一政策使得广大农村贫困群众获得了土地,并开始进行合作化运动,解决了过去多年来农村土地的集中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政策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面貌。

中国开始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工业化进程,并鼓励农村地区发展家庭承包制度。

这些政策措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地区逐渐摆脱了贫困。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政策和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政府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教育医疗服务,推动农村电商和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农村地区发展起来。

同时,政府还积极鼓励城市人口自愿迁徙到农村地区就业,并提供培训和创业支持。

二、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成功的减贫国家之一,将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了70%以上。

根据国内统计数据,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7%下降到2020年的0.6%。

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

中国减贫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高度重视贫困问题。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和计划,从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到推动产业发展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政府将扶贫工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扶贫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另一个成功因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机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T%编者按:贫困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地理自然生态条件差异以及人类个体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回避这一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

我国也不例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并让数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创造了世界扶贫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梳理我们党和政府探索扶贫开发模式的演进过程,总结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分析当下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指出未来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庄严承诺。

现刊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郭劲光教授、博士研究生俎邵静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执行:张晓月易晓艳)(策划:唐青阳文丰安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6期总第295期七十年来我国扶贫开发模式转型研究郭劲光俎邵静(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摘要:耙梳我国扶贫开发模式的演进脉络,从救济式扶贫阶段、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过渡阶段、开发式扶贫普及推进阶段到当前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阶段;剖析扶贫开发路径轨迹!从整体性救济到区域瞄准层级再到县级瞄准、村级瞄准!终至下沉入户;探微贫困变化规律,从单一收入型贫困转向多元支出型贫困,单维绝对贫困转向多维相对贫困。

扶贫发展到当下,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式微,开发式扶贫边际效益递减,表明政府需要从长期以来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进入构建公平社会的总体政策阶段。

诠释扶贫开发战略阶段性演变的内在逻辑,解析当前开发式扶贫转型的潜在因素,研判扶贫开发转型走势,并据此展望2020年后扶贫政策走向,贫困治理需转向以保障式扶贫为主的综合治理阶段,表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已逐渐形成。

关键词: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保障式扶贫;支出型贫困;相对贫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贫困跨代干预复合架构的机理分析与政策系统设计”(71774027);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立项课题“构建以反贫困为核心的面向家庭和个人公共转移支付制度研究”(1(VSJ071)*[中图分类号]C913.7[文章编号]1673-01(6(2019)06-0006-013[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19631/ki.css.2019.06.001贫困一直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藩篱o我国的扶贫开发战略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究其原因,从时间上看,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民经济水平整体偏低,社会资源较为匮乏,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较大,基本生活难以为继,而且并无可资借鉴的国际扶贫经验,中国必须自力更生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扶贫方式!基于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以提供救济为主要扶贫路径,这是当时特殊历史时期下的暂时性救济手段,有助于缓解贫困人口的生存困境,但也容易形成福利依赖,并不能从根源上消除贫困,贫困问题依然严峻。

因此,我们党和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确立以开发式扶贫作为扶贫工作基本方针,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政策。

由此,我国正式进入开发式扶贫阶段,成果斐然。

开发式扶贫契合当时农村贫困特质,是扶贫开发实践、新的重要成果。

此后,伴随农村社会结构悄然重构,农村贫困属性亦发生连带性流变,呈现阶段性特征!立足于此,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适时调整扶贫开发的目标和手段:扶贫目标由整体化、区域化走向集中化、精,扶贫手段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当今,随着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贫困人口异质性的特点正日益突出,贫困认知也正趋于全景化,从单纯的收入型贫作者简介:郭劲光(1976—),男,汉族,河北唐山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贫困治理;俎邵静(1985—),女,汉族,河南许昌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6-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SPECIAL COLUMN FOR THE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困拓展至囊括健康、教育、医疗等多元化的支出型贫困,多维度的相对贫困趋显,而开发式扶贫减贫效应正逐渐递减,以经济增长为依托带来的自主性减贫动力趋于弱化#综上,致贫因素的复杂性决定扶贫手段的多样化,贫困特征的动态化决定扶贫政策的创新性。

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扶贫开发模式的演进脉络,探寻贫困结构和贫困类型变化规律,阐释开发式扶贫演变逻辑,即由生存转向发展、由效、由间接转向直接、由单一转向多维,并分析开发式扶贫转型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研判2020年之后开发式扶贫的未来走势,未来贫困理要从开发式扶贫转向以保障式扶贫为主的综合治理模式,以建立长效可持续性机制,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一、脉络梳理:扶贫开发模式的演进历程纵观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演变及发展历史,我国从1949年就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战略到现阶段开发式扶贫已实现在深领域、多发展,其演变历程一直遵循贫困的阶段性特征,每一个扶贫阶段的侧重点和成效皆存在差异,据此可以把这一历程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年)、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过渡阶段(1978-1993年)、开发式扶贫普及推进阶段(1994-2010年)和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阶段(2011年一)。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年)救济式扶贫源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为摆脱整体贫困状况而采取的发展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庞大,呈现普遍性贫困和生存型贫困特征。

由此,我们党和政府积极探索扶贫开发道路: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制度改革以保障农民获得基本生产资料所有权,并把农民组织起来纳入人民公社体系,从而使公社成为农民的福利依靠,为缓解贫困建立制度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和农民的贫困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有所改变,同时这一时期我国整体经济状况处于较低水平,政府财力有限、负担沉重,难以对贫困人口展开大规模的扶贫救助,而主要采取紧急救助计划和依托民政救济系统对贫困提供暂时性和补偿性救助。

农村扶贫主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灌溉设施。

二是在全国建立农村信用合作体系,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事业#三是初步建立针对小范围特殊贫困群体的“五保”制度和以农村特困人口救济为主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

这一阶段政府扶贫模式以自上而下的“输血式”生活救济为主,针对贫困家庭缺衣少食等贫困状况,政府以提供物资救济、优抚等方式直接济贫、缓解贫困,以贫困群体最低生活保障为目标,属于暂时性措施$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救济式扶贫策略在计划经济的定并实施,以平均分配和社会救济为基本手段,附带明显的形式单一性和规模分散性等特征,救济力度和救济水平较低$作为一种道义性、慈善性的扶贫模式,救济式扶贫在历史上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具有较大局限性$一方,时民经济发展水低,济式扶贫策短内减缓贫困和活困难,贫困态多的基本,一定度上暂时缓解模的贫困困境,提业生产力和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为后续开展农村系列扶贫工作奠定了前期基础$另一方面,这种“输血式”扶贫虽然可以暂缓贫困人口的燃眉之急和提供临时生存需要,但难以消除贫困根源。

长期来看,救济式扶贫对贫困人口的发展缺乏全面考虑,忽视贫困人口内生发展能力,容-7-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6期总第295期易形成贫困人口的惯性依赖,实质上制约个人生产力发展,贫困人口很难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脱贫成效并不显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高达2.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5.97%,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的1/4,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0.7%⑴。

(二)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过渡阶段(1978—1993年)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生产方式长期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持续低迷,单纯依靠民政救济系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广大农村仍然处于普遍贫穷的阶段。

1978年政府开始实施农村体制改革,我国农村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开始显现。

一方面,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贫富差距加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中西部地区o 另一方面,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壁垒使得城乡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并形成阶层固化,农民流动性较弱,人均耕地不足,更容易陷入绝对贫困。

政府继续大规模实施“输血式”扶贫面临成本过高等问题,继续采用救济式扶贫,扶贫开发工作必须转变思维,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

鉴于此, 1984年国务院发布通知,纠正单纯救济的扶贫理念。

该通知成为1986年以后扶贫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2$,表明我们党和政府的扶贫理念已开始转变。

1986年,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成立,管理协调农村扶贫计划,设立专门的扶贫办事机构,目标瞄准特定地区和贫困人群等,根据农村贫困的实际状况确立开发式扶贫方针。

此后,农村扶贫工作开始转入大范围开发式扶贫阶段,实现扶贫开发的根本性转变。

为防止扶贫资源分散使用,实现资源有效分配,我国政府分别于1986年和1994年两次确定国家级贫困县名单,集中主要扶贫资源予以重点扶持⑶,并安排机关定点帮扶,这说明政府开始注重目标瞄准的精确性o随后政府颁布系列扶贫政策,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状况。

一是改革农村生产经营体制和农村商品流通体制以激发贫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拓展其增收渠道。

二是实施以工代赈的措施加强农村地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给予贫困农民必要的收入和最基本生活保障。

三是明确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的发展目标及政策支持重点,重点扶持划定的集中连片贫困区。

这一时期贫困呈现区域性等特点,贫困类型以绝对贫困、收入型贫困为主,扶贫主要瞄准贫困集中区域,并以县作为瞄准单元。

贫困人口基数大,其劳动所得难以维持基本生存所需最低消费。

因此,必须提高贫困人口创收能力,变“输血”为“造血”,实现扶贫模式由传统的分散救济式扶贫向外力推动的开发式扶贫转变,即以项目扶持、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辅以以工代赈等扶贫方式带动贫困地区发展o这意味着扶贫工作开始从一般的社会救济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工程。

开发式扶贫模式实施之后,减贫效果明显,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下降到8000万,约占农村总人口的8.7%⑷。

(三)开发式扶贫普及推进阶段(1994#2010年)随着农村改革深入发展,扶贫瞄准机制从区域瞄准层级转向县级瞄准和村级瞄准,最后下沉到户,精准度持续提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缘性特征,从区域式转向点状分布,从区域性的普遍贫困转向阶层性贫困,从单一的收入性贫困开始转向多元化贫困,这需要政府随之调整扶贫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