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格式
圆的认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数学
义务教育教科书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圆的认识》
学校:二七区铁三官庙小学
姓名:王晓彩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圆的认识——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P57-58。
【标准相关陈述】: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并会用圆规画圆。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有关知识的。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经历动手折、画、量,能说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能说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相互关系;
2.通过自己的尝试能够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3.根据圆的特征,知道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了解圆在生活中的价值。
【评价设计】:
1.通过小组反馈折、画、量的数据及分析来检测目标1.
2.通过小组交流、归纳后反馈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练习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
来检测目标2.
3.通过思考反馈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的习题来检测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利用课件岀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回答它们是由什么围成,加深认识到它们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出示课件生活中的圆和学生带来的生活中的圆,通过直观的感触比较圆和前面学习的平面图形有何不同之处,进而引入新课。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表格式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表格式模板
1. 教学内容
主题:长方形的面积
2. 教学目标
掌握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使用计算工
具求解。
3. 教学重点
能力培养:学会正确的使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知识技能: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习计算工具
操作;
4.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公式计算和操作计算工具求得长方形面积。
5. 教学准备
教学棋盘一份,圆规一个,纸片一张;
6. 教学方法
讲授方法:结合幻灯片、图片等图形讲解;
示范方法:示范性活动和例子分析;
情景法:通过设置情景,设计具体的计算题目;
7. 教学步骤
一、引入环节:
通过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去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二、学习环节:
1. 求解公式:教师出示图片和棋盘,分析长方形面积公
式;
2. 通过例题分析:让学生计算以及活动性操作进行求解;
三、检测环节:
提出长方形的相关的实物模型,让学生来求解;
四、布置作业:
出示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8. 课堂小结
学生应该能够正确的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掌握
计算工具的操作。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分析和习题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分数的意义》
单位:管城回族区港湾路小学
设计者:杨晓旭
《分数的意义》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主题:分数的意义
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杨晓旭/管城回族区港湾路小学
【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学生能力要求是要达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作为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创造分数,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并概况出分数的含义,进而能够理解分子、分母、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
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以《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为例
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
———以《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为例
吕建林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10019)
基金项目: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指向数学抽象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证研究”(编号L/2020/471)研究
成果.
单元是基于一定目标与主题所构成的教材与经验的模块、单位,单元设计可以认为是对一个学习阶段的教与学活动的整体规划,主要包含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评价任务、学后反思等要素.单元设计一般遵循“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 tion
)、评价(Evaluation)”的程序.《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必修课程预备知识板块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学习从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体会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统一性,为今后应用函数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奠定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的基础.
1 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学习内容的确立
制定学习目标,可使学习者明确学习要求,了解学习路径和方法.
本单元学习目标(见表1)是从“三个一次”入手,感受用函数观点看待问题的方法;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探索,体会“三个二次”的关系,学会用函数观点认识和解决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问题.
单元学习目标采用三维叙写的书写方式,呈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习惯与素养”的发展路径.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运算律》
【课题】《运算律》
【设计者】
【教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第79页内容。
【课程标准】
《运算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
【基于教材特点】
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率、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些运算律在数与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系的扩充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给出的前两个问题,是互相联系的。教材首先回顾和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鼓励学生用字母表示,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所学过的运算律。接着教材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使学生初步感受在数系的扩充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在新的数系中运算律能尽量的成立。
【基于基本学生】
本节课是总复习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复习了运算的意义、计算与应用、估算之后的第四块内容。学生已经练习了部分计算的方法,本节课重点复习简便计算时所用的运算律的知识。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评价设计】
【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一年级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图形
【设计者】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靳爱萍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十六页
【课程标准】
《认识图形》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内容。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内容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几何图形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联想自己周围的事物,然后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一些有目的的尝试,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索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知识目标: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发展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画、折、拼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出现的图形,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格式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格式
课题:加法与减法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
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2. 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运用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加减法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加法与减法。
二、讲解(15分钟)
1. 教师简单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教给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和注意。
三、练习(20分钟)
1. 学生跟随教师做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
2.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些加减法的问题,并相互交流讨论。
四、讨论(10分钟)
1. 教师与学生讨论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举例说明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场合。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加减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加减法的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适量加减法的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克和千克
【课题】克和千克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学会并掌握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养成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目标分解依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2、小学数学第二学段阶段目标也指出:
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中,主动探究新知,积极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活动的机会,敢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导好学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体验。3、基于教材特点
克和千克是有关“量的计量”知识的一部分,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增加对克和千克的感性知识。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活动中了解和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
=
功的乐趣。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
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
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一分有多长》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一分有多长》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主题:认识秒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本课有关的要求是:探索并掌握除法竖式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体验时间的长度和学习分、秒之间的换算,为此,教材安排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认识秒针。第二个问题是观察秒针走动,借助数秒活动,直观感受1分的长短。第三个问题是记录1分内自己能做的事情,为辨别1分的长短积累活动经验。第四个问题则通过比数“60下”和60秒的结果,增强学生对1分长短感受的准确性。“试一试”中的第一个问题借助画图、推理等方式学习由小的时间单位转换成大的时间单位,第二个问题以同样方式学习由大的时间单位转换成小的时间单位。
3.学情分析
对于时间,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接触的较多。特别是具体的时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学习。但对于较短的时间段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些学生是模糊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让学生通过活动,自主地获取1分、1秒到底有多长,从而能较准确的估计时间的长短。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使学生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四年级数学上册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完整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依据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部分组成,还包括十进制计数法,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等。生活中的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在本单元的教材加强了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3、学情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记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所以在教学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巩固学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单元目标:
1.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认识自然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掌握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
3.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初中数学标准教案格式
初中数学标准教案格式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直观理解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 教学难点:
(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相似图形,如人民币、房屋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提问:这些图形为什么看起来那么相似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2. 探究新知:
(1)介绍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对应角相等;
(3)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巩固练习:
(1)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
(2)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与应用:
(1)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的高度、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等;
(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第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1课时《认识米》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主题:认识长度单位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王书娅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
学设计模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
成功的乐趣。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
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
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新课标教案格式初中数学
新课标教案格式初中数学
一、教学内容
1. 知识背景:本节课主要讲授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为后续的图形变换和几何证明打下基础。
2. 教材来源:《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能够运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相似多边形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如眼镜、手表等,引导学生发现相似图形的特征,从而引出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发现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多边形进行研究,总结出性质。
3. 讲解与演示: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通过几何画板软件,直观地展示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加深学生的理解。
4.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新知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4时计时法》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1)
《24时计时法》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主题:24时计时法
课时:共3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理解常见的量”。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常见的量中提出了“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等时间单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计时法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今后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普通计时法时间词的重要性,理解一天的开始及结束从而认识0时,。
2.通过课件演示及动手操作认识24时计时法,正确运用两种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转换。
3.在解决日常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评价任务】
1.学生能用普通计时法准确描述一天的作息时间,理解0时的意义。
2.学生能通过课件演示一天的时间变化及动手拨一拨建立一天的时间概念,借助时间尺总结出两种计时法的区别及转换方法。
3.学生能正确完成练习,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资源与建议】
1.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的情景图出发,引出普通计时法,能正确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出一天的作息时间,半夜12时也叫0时,图中表示12时的出现了三次,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随后,通过钟表拨一拨
操作活动,建立一天的时间概念,认识24时计时法,借助时间尺找出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动了2圈,通过对比,感知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数感的加强、丰富的经历活动、对知识的分类与比较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判断与推理能力获得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基本格式
附件1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附件2为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为目标续写范例;
附件4为学习过程叙写案例。
附件1:惠济区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设计者】郑州市惠济区***小学***
【教材】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年级*册第*单元,第*页
【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内容分析】
主要包括:本课主要内容,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及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学习重点的确定等。
【学情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教学难点的预设等。
【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目标表述中要包含:行为主体、学习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等。
【评价设计】
应包括:评价题目及设计意图。评价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1.主要包括: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2.提倡以问题链(大步问题与小步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构建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
附件2: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解决与例题难度类似的问题;
2.通过阅读课本具体例题和小组交流,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中求加权平均数,并说出“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 在小组交流时,至少能举出三个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