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

合集下载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实验室废弃物的定义1.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配置不当的溶液以及过期的药品。

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溶液。

3.实验室药品用完后弃置的药品包装瓶,废弃玻璃器皿。

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废弃物污染扩散。

2.适用范围: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

3.责任与监督:实验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安全负责人应进行监督。

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将废弃物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等待统一处理。

3.固体废物应收集在大小合适,中等强度的包装材料(如纸箱,编织袋等),包装材料要求完好,结实,牢固。

4.每一类别的废弃物应在收集处,储存包装上贴好标签,以便在处理时分类。

5.收集好的实验室废弃物品,需按要求在废品清单上做好相应的记录。

6.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和废弃物处置公司的要求进行废弃物的转运,记录和交接。

四.注意事项1.因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所以在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并在分类时应边观察边操作。

2.虽然各类废液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但可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收集的废液的成分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其要十分注意。

4.含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溶液,要谨慎丝的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五.安全措施1.处理废弃物时,必须戴上防溅眼罩,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2.为防止废液挥发,每次倾倒废物之后应盖紧容器。

3.在处理易挥发,有毒等化学废液时,处理者必须戴上具适当滤毒罐的防毒面具,并在通风环境下进行。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实验室成员和环境安全的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分为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三种方法。

1.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微生物活性降解废弃物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堆肥、厌氧消化和生物滤池等。

- 堆肥:堆肥是将废弃物与有机物、氮、磷、钾等丰富的添加物混合堆放,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热能和有机物的降解,最终生成有机肥。

堆肥处理适用于有机废弃物,能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体积,并得到一定的资源回收。

-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将废弃物与水混合,利用厌氧菌群的分解作用,在无氧条件下转化为沼气和沉淀物。

沼气可以作为能源利用,沉淀物则可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使用。

-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将废弃物经过特定过滤介质,在生物膜或菌群的负载下,通过降解有机物来达到处理的效果。

生物滤池处理适用于有机物较高、悬浮物较少的废水处理,能够实现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

2.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对废弃物进行分离、浓缩、固化等处理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分、压实、热处理和冷冻等。

- 筛分:筛分是指根据物料的粒径大小,通过筛网将废弃物进行分离。

筛分主要用于分离固体废弃物中的大颗粒杂质,从而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体积和净化固体废料。

- 压实:压实是指将废弃物进行压缩处理,从而减少占地面积和体积。

压实处理常用于塑料、纸张等可压缩的废弃物,通过减少体积,降低处理和储存成本,并方便后续的资源回收。

- 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利用高温对废弃物进行处理,通过高温热解或燃烧降解有机物质。

热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体积和危害性,同时还可以回收能源或制备高值化合物。

- 冷冻:冷冻是指通过低温处理废弃物,使其中的水分结冰并分离出来,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体积和重量,并降低其运输和处置成本。

3.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对废弃物进行降解、转化或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和沉淀等。

- 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指将废弃物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使之达到中性,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3篇)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3篇)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化学实验室经常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气体、液体和废渣需要处理,如果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实验室本身也是一个密闭空间,“三废”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也会给实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废渣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弃,严禁将浓酸、浓碱废液和含有铬、汞、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废液以及不能溶解的固体物质倒入水池,以防堵塞和腐蚀管道。

1、实验室废气的处理①产生有毒废气的实验应在通风柜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有毒气体排出室外。

②气相色谱仪器检测器出口的废气应通过万向吸气罩及时排除实验室。

③煤质分析室各类分析仪器(如工分仪、测硫仪、元素测定仪、灰熔点测定仪)和原子吸收仪产生的废气应通过原子吸收罩及时排出实验室。

④气体分析实验完成后,应将取样用的球胆、钢瓶等取样容器放在通风柜内,防止容器内剩余的气体渗漏到室内。

⑤对有毒气体实验应改进试验装置,采用闭路、循环等装置避免有毒气体泄漏。

2.实验室废液的处理①一般的酸碱和不含重金属离子的盐类废液,用酸碱中和的办法,将pH调整到6-8,方可倒入水槽排除。

②含有氰的废液应及时处理,可用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分解,或者NaCLO分解成CO2和N2后排入水槽。

③含有铬、汞、银、镉、铜、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用碱液沉淀,加絮凝剂沉淀,达标后排放。

④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水银)洒落在实验室地面上,必须用吸管、毛笔或者硝酸汞溶液浸渍过的薄铜片将所有汞滴捡起,收集于适当的瓶子中,用水覆盖起来。

洒落过汞的地面应撒入硫磺粉,将洒落区覆盖一段时间,使其生成硫化汞,在设法扫净;也可喷洒____%的三氯化铁溶液,让其自行干燥后再行清扫。

3.实验室废渣的处理对有毒的废渣应及时处理,一般固体,可集中定期处理;有价值的可以进行回收处理;少量无价值的固体可焚烧或者采用深埋的方式处理。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2)是指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管理的规定和程序。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废弃物可能包含有害物质,对环
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1. 分类和储存:将废弃物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化学废液、固体废物、生物废物等。

每种类型的废弃物都应该单独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2. 标记和包装:对废弃物进行标记,明确其性质和危(wei)险性。

废弃物应
该被妥善包装,以防止泄漏或者扩散。

3. 处理和处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wei)险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例如,化学废液可以通过中和、稀释、沉淀或者其他化学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固体废物可以通过焚烧、填埋或者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

生物废物可以通过高温灭菌、消毒或者其他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 回收和再利用:对于一些可回收的废弃物,应该尽可能地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例如,废纸可以回收再造,废玻璃可以回收再熔制。

5. 合规处置:废弃物的处理应该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有些特
殊的废弃物可能需要特殊的处理许可或者合规要求。

总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需要小心谨慎,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
造成危害。

实验室应该建立废弃物管理计划,并培训员工正确处理废弃物。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措施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措施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措施
1. 分类和标记废弃物:将废弃物按照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化学
废物、生物医疗废物、固体废物等。

为每种废弃物标记明确的标志,以便正确处理和处置。

2. 品质监控:严格监控废弃物的品质,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
准和政策要求。

对于有害或具有特殊风险的废弃物,应采取特殊处
理措施。

3. 分离废弃物:将有害废弃物与非有害废弃物分离存放,以减
少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潜在危害。

4. 安全储存:将废弃物储存在安全的或标有废弃物标志的贮存
区域。

确保废弃物不会泄漏或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

5.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废弃物存放区,清理过期或不再需要的
废弃物。

遵循正确的处理程序,将废弃物交付给专业的废物处理机构。

6. 废物处理协议:与合适的废物处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
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

与当地环境保护机构或相关部门协商,了解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法规和规定。

7. 培训和教育: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有关废弃物处理的培训
和教育。

提高员工对正确废弃物处置的意识,以减少意外事故和环
境污染。

以上是实验室废弃物的常见处置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和废弃物
的类型,可能需要采取其他额外的措施。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
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正确、安全和环保的废弃物处理。

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试验室废弃物指的是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废弃物品,包括废液、废固体、废气等。

它们可能带有高度的危险性、毒性或者放射性,因此,正确和安全地处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一、试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试验室废液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

废液的种类非常广泛,包括有机液体、酸、碱、臭氧、有害溶液等。

正确地处理废液,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给健康带来危害。

1. 堆肥化处理将废液通过一定的堆肥化处理,使得其成为有机肥料是比较常见的废液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将有机废料转化为肥料以利于生态环境恢复。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对于有毒性废液或者含放射元素的废液并不适用。

2. 环保水处理法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称为“环保水处理法”的高科技技术,可将有毒废水转化为琥珀色的呈现。

它通过有效地吸附过滤来净化水和废水,从而满足废水的排放标准。

3. 中和法该方式是将废液通过加碱或酸来中和,使其成为中性或者稳定的化合物,再通过处理的方法,如过滤、蒸发、沉淀等,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4. 渗滤法渗滤法的原理是利用反渗透技术去除水中的附着物,实现废液净化。

这种处理方式不但能有效地降低废水的浓度,而且对周围环境也没有污染。

二、试验室废固体的处理方法1. 焚烧法将废弃的实验室器具或实验产生的有机固体在高温下燃烧去除,称为焚烧法。

废固体在焚烧过程中会同大气中的氧气和火焰燃烧,从而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和灰等物质。

2. 堆肥法堆肥法是将生物垃圾、厨余垃圾等废弃物质中含有的有机物通过堆肥发酵的方式,转化为高效有机肥的过程。

实验中的废弃器具、采样钻头等金属器具可以进行拆解处理,例如分离其中的金属和塑料等物质进行回收。

3. 磨碎法将实验室中较为环保和易于可回收的废弃物品可以通过磨碎机、压缩机的方式进行碾磨压缩压成饼状后可以进行再次利用。

三、试验室废气的处理方法废气是指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废弃物。

由于很多废气具有毒性、危害健康,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完整版)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指南

(完整版)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指南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指南一.一般垃圾——办公室垃圾,实验室普通垃圾范围:办公室垃圾,实验室未被感染因子、有害化学物品和放射性物品污染的垃圾例如:办公室垃圾,一次性实验用塑料制品,碎玻璃,未被污染的动物寝具,装化学药品的瓶子(容器)注意:有些化学物品瓶子(容器)在丢弃前应彻底清洗三遍,所有尖状物品的处理都应遵循“生物垃圾处理条例”,垃圾桶必须放在固定位置,不能放到楼道走廊。

二.生物垃圾范围:被生物因子污染的垃圾、所有的尖状物品例如:微生物培养物、动物细胞培养物、动物血液和血液产品、所有污染过的一次性实验室用品(培养器皿、吸管、试管等)、实验用标本(血液、其它有潜在污染的物质)、所有针头及注射器所有经过高温消毒的生物垃圾(除“尖状物品”外)都可是做一般垃圾予以处理。

但是,如果将标有生物有害标签的垃圾袋丢在楼道内的垃圾桶内,就会给垃圾处理带来很多麻烦。

因此,在将生物垃圾倒入楼内垃圾桶之前,应确保垃圾袋外没有生物危害物质的字样。

应将高压消毒的物品放在透明的垃圾塑料袋内,当做一般垃圾来处理。

化学或辐射垃圾不能高压消毒,也不能将其焚烧。

净化过的非辐射的液态垃圾应与大量清水一起冲入下水道中。

三、化学垃圾范围:非辐射物品及被化学物质污染的物品例如:用过的及剩余的化学物品、破碎的温度计及其它含水印的物品、杀虫剂、不可倒置的气体容器、非辐射的铅片、用来冲洗胶片的溶剂、用过的溶剂、油类泄漏物、被污染的泵或机油、电池废旧的化学物品不能像一般垃圾和生物垃圾那样处理,也不能倒入下水道。

所有的化学垃圾外包装都应封闭。

不要将重金属化合物,氧化剂,苯酚,强酸混入溶剂容器中。

四、放射性垃圾范围:任何含有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垃圾。

例如:动物寝具及排泄物,被放射物污染的实验机清洁物品五、多重危害或综合垃圾范围:含有多种危害物的垃圾,诸如被放射性元素,传染因子或有害化学物品所污染的垃圾例如:含有一定量的氯仿或有害重金属的融水放射性垃圾凝胶过程中所产生的甲醇或醋酸物连续液体萃取过程中所产生的混合物蛋白质沉淀中的三氯乙酰酸用来存放放射性细胞中提取DNA的防腐剂或氯仿清洗被放射性元素所污染的玻璃制品所产生的铬被放射性元素所污染的真空泵用油含有血液的化合物或放射性物质六、日常消耗品范围:由于产生大量有可能造成有毒有害垃圾,需要予以特别处理的垃圾例如:废旧日光灯,不泄露电池,废弃杀虫剂,水银温度计,日光灯镇流器。

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化学试剂瓶、废旧设备、实验室用品、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多种废物。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既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又可能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科研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实验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1. 化学试剂瓶处理化学试剂瓶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废弃物之一。

使用完毕的试剂瓶,首先需要进行清洗。

清洗过的试剂瓶应该分类存放,待集中处理。

可以选择对试剂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再将其送往废品回收中心进行处理。

另外,有些试剂瓶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 废旧设备处理实验室中的废旧设备,如损坏的电子仪器、废弃的生物实验设备等,需要及时处理。

可以联系相关的回收机构,将废旧设备进行回收处理。

对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旧设备,也可以选择进行修复、维护后再次投入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废纸废塑料处理实验室中使用大量的纸张和塑料制品,因此废纸废塑料的处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废纸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

废塑料则可以送至专业的废品回收处理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尽量减少废纸废塑料的使用,提倡环保意识。

4. 废玻璃处理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器皿、试管等废玻璃制品,因为易碎而需要特别注意处理。

使用完毕的废玻璃应该分类存放,并在专门的废品回收箱中丢弃。

废玻璃可以通过再熔处理,用于再次制造玻璃制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 生物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中还可能产生生物废弃物,如实验动物尸体、过期的细菌培养物等。

这些生物废弃物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通常可以选择高温灭菌、焚烧等方式对生物废弃物进行处理,确保安全无害。

总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需要科研人员高度重视。

合理分类、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不仅能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有助于维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共同努力,做好实验废弃物的规范处理工作,为建设绿色实验室、绿色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
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实验室废弃物污染校园环境、危害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学校、院系二级单位共同管理。

第二条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是学校实验室废弃物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全校各单位教学、科研、生产所产生的各类实验废弃物分类贮存进行监督管理,配合环保部门对危险化学品废物进行集中处理,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处理次数。

第三条产生实验室废弃物的院、系由单位安全负责人负责此项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处理工作,同时负责组织本单位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存放场地和相应设施,以及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

第四条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根据各单位提供的拟处理的各类实验废弃物的信息,与环保部门联系,并及时通知各部门做好相应的准备,配合环保部门做好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各单位或实验室不得将危险废弃物(含沾染危险废物的实验用具)混入生活垃圾和其他一般废物中存放;不得将化学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及实验动物尸体等混合收集、存放、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实验室废弃物。

第六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应按照不同类别分类收集与存放。

化学危险废弃物:
(一)化学废液按化学品性质和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分类进行收集,使用专用废液桶盛装,不同类别或会发生异常反应的危险废弃物不能混放,化学废液收集时,必须进行相容性测试;废液桶上须贴标签,并做好相应记录。

(二)固体废弃物和瓶装废弃物和一般化学品先用专用塑料袋收集,再使用储物箱统一存放,储物箱上须贴标签,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剧毒化学品管理要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剧毒废液和废弃物要明确标示,并严格按相关规定收集和存放。

(四)一般化学品应在原瓶内存放,保持原有标签,必要时注明是废弃化学品。

(五)一般化学废液通常分为一般有机物废液和无机物废液,各实验室应预先了解废液来源,分别收集和存放,并张贴标签明确标注。

不清楚废液来源和性质时禁止混放;废液桶上应张贴标签明确标识。

生物危险废弃物:
(一)未经有害生物、化学毒品及放射性污染的实验动物尸体、肢体和组织须用专用塑料密封袋密封,再放置专用冰室或冰箱冷冻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二)经有害生物、化学毒品及放射性污染的实验动物尸体、肢体和组织须先进行消毒灭菌后,再用专用塑料密封袋密封,贴上有害生物废弃物标志,放置专用冰室或冰箱冷冻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生物实验器材与耗材:塑料制品应用特制的耐高压超薄塑料容器收集,定期灭菌后进行回收处理;废弃的锐器(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使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处理。

(四)其它生物废液,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的,经处理确保无危害后可按生活垃圾处理;若不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的,则用专用塑料袋分类收集,贴上有害生物废弃物标志,放置专用冰室或冰箱冷冻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电离辐射危险废弃物:
(一)放射性废源、废液和废射线装置应该按国家有关标准做好分类、记录和标识,内容包括:种类、核素名称等。

(二)废放射源:单独收集,按国家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密封收集,进行屏蔽和隔离处理;存放地点有明显辐射警示标志,防火防盗,专人保管。

(三)放射性废弃物:
(1)长半衰期放射性废弃物和经环保部门检测认定为解控水平以上的短半衰期放射性废弃物,须经所在单位辐射防护小组审核并向环保部门递交处理申请,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
(2)经环保部门检测认定为解控水平以下的短半衰期放射性废弃物,可按一般废弃物处理;
(3)液态放射性废弃物须经同环保部门聘请的专业人员进行固化后再进行处理。

(四)废弃放射装置:在报废前须经环保部门核准,请专业人员取出放射源,再同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处理。

第七条在学校统一组织具有危险废弃物处置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理之前,各单位务必保管好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对在常温常压下易燃、易爆及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废弃物,由实验室负责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待之稳定后方能进行一般存放,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第八条实验室危险品及废物处理的费用由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运行经费及大型设备经费预算安排。

第九条实验室师生员工应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实验方式,尽量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对可重复利用的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充分回收与合理利用。

第十条对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必须遵照相关的安全及环保规定。

一经发现违规操作,学校将追究当事人、责任人和单位领导人责任。

第十一条本办法解释权归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
XXXX年XX月XX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