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病-不是看人的林巧稚讲课稿
林巧稚: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
林巧稚: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
林巧稚(1901—1983),福建厦门人,医学家,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名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林巧稚生于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基督教徒家庭。父亲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他思想开明,认为女子也应把她培养成才。林巧稚5岁丧母,由大哥大嫂抚养。林巧稚的童年,正是中国备受欺凌的年代。她的家乡在东南沿海,常能看到外国人高人一等的样子,人之间的不平等给了她强烈刺激。她的家乡,又是郑成功、戚继光抗击过倭寇的地方,这又常常使她感到自豪。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不甘屈辱的强烈自尊感与她的年龄悄悄地同时生长。
1908年,林巧稚进入蒙学堂,开始了学习生涯。在鼓浪屿女子高中毕业后,她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学业品行优良,成为该校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被学校留校任教。她在校期间,受教会学校“平等、自由、幸福”的思想教育,于1914年随全班同学集体加入基督教。林巧稚就读于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时,有次上手工编织课,老师夸奖她说:“手很灵啊,当个大夫挺合适。”这句话对林巧稚震动很大,她下决心当个外科医生。
1921年夏,林巧稚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女友余琼英一起到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考试时,女友突然晕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照顾病人。主考官被她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出色的答卷知识所感动,破格录取她入学。林巧稚终于实现了到协和学医的愿望!
协和的学习淘汰制极严,75分才算及格,一门主课不及格留级,二门不及格除名,绝无补考和商量的余地。有一次,一个男生在谈话中对女生表示轻视,林巧稚毫不示弱地说:“不要觉得男生行,女生不行。你敢比吗?你考100分,我就考110分!”在8年的学习中,林巧稚独占鳌头,成绩一路领先。当1929年6月毕业之时,入学的25人,只剩下16个了,而她高居榜首,并获得协和的最高荣誉奖——文海奖学金,同时获得了博士学位。林巧稚毕业后被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当妇产科医生。她是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林巧稚万婴之母》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开展产科学培训
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开设了产科学培训班,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提供专业的 培训和指导。
防治妇女病与新生儿疾病
研究妇女病防治
林巧稚致力于妇女病的研究和防治工 作,提出了许多针对不同疾病的诊疗 方案和治疗措施。
新生儿疾病研究
林巧稚在新生儿疾病的研究方面也有 着卓越的贡献,提出了许多针对新生 儿疾病的诊疗方案和治疗措施。
的榜样。
关注女性健康
林巧稚关注女性的身心健康,提 倡科学的生育观念,推动妇女保 健事业的发展。她认为女性应该 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
她们的生活质量。
提倡男女平等
01 02
强调性别平等
林巧稚坚信男女应该平等,她倡导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她认为性别不应该成为限制个人发展的 障碍。
推动女性参与社会建设
林巧稚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发挥她们的潜力和才能。她认为女 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03
倡导家庭和谐
林巧稚提倡男女在家庭中平等分担责任,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她认为男女应该平等地承担家庭责任,共同创造一个温馨、ຫໍສະໝຸດ Baidu谐的家庭
环境。
推动妇女教育
05 林巧稚的精神遗产
医者仁心
仁慈的医者
林巧稚:万婴之母
林巧稚:万婴之母
在产房里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她亲手迎接了五万多条小生命来到人间,她没有自己的儿女,但她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叫林巧稚,人们尊称她为"万婴之母"。
林巧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厦门鼓浪屿基督教徒家庭。父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
林巧稚5岁时,母亲不幸病故了。懂事后,她从大姐和嫂子的口中得知母亲是因为子宫大出血而死,便萌生了长大后当医生的愿望。
1927年7月,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了。父亲问:毕业后打算做些什么?
林巧稚说:我要考协和医科大学。我想学医。 "协和?"父亲怔了一下,面有难色。
协和医学院当时是医学界名望最高的医科大学,八年才能毕业,每年的费用是四百五十个大银元。要负担这么昂贵的学费,对于林巧稚的家庭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继母对林巧稚说:"三姑娘,你现在已经是20出头的人了,再上八年学,还嫁给谁呀?"
“那我就不嫁,一辈子也不嫁!”林巧稚很坚决地说。
林巧稚无意说出的一句话被她自己印证了。
1921年夏,林巧稚到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测试时,一个女友突然晕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照顾病人。主考官被她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卷面的才华所感动,录取她入学。从此,林巧稚走上了从医的道路,并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1929年,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博士学位,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当妇产科医生。当时这个英美教会所办的医院的聘约上有一条规定是:在聘期间不能结婚、生孩子。林巧稚便毅然决然和协和医院签下了一年又一年的合约。
巨婴之母林巧稚
《巨婴之母林巧稚》教学设计
王晓莹
教学目标:
1.了解林巧稚医学生涯,了解她为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2.通过课堂上的资料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林巧稚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忘我的奉献精神和科学求实的作风。
教学重点:
了解她为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林巧稚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忘我的奉献精神和科学求实的作风。
教学准备:
课前请学生查找了解林巧稚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林巧稚的图片
2、你们认识这位慈祥的老人吗?知道她是谁吗?
3、生简单介绍林巧稚的事迹,师补充
资料展示:林巧稚,又名丽咪,1901年12月23日出生在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一个教员家庭,1983年4月22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2岁。1908年林巧稚上蒙学堂(女子小学),后就读于鼓浪屿怀仁
中学,3年后升入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品学兼优,成为该校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1921年,林巧稚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毕业,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学位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当届“文海”奖唯一获得者。毕业后,林巧稚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从此开始了长达六十年的行医之路,林巧稚“活菩萨”的声誉由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
过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家喻户晓的女医生。
二、走进林巧稚其人其事
(一)求学之路艰辛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林巧稚的求学生涯。
2、默读课文,学习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材料。
3、各组讲述林巧稚的求学故事
4、从林巧稚的求学故事中,你有什么感受?
(二)高明的医术
林巧稚:接生5万婴儿的“万婴之母”
林巧稚:接生5万婴儿的“万婴之母”
作者:
来源:《科学大观园》2021年第05期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院士。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巧稚”,寓意她一生灵巧而天真。5岁时,林巧稚的母亲因患妇科肿瘤病故。亲人去世的痛苦让她树立了一个终生理想: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1929年,立志做医生的林巧稚,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从此开始了54年的从医生涯。
为了挑战女性不能拿手术刀的偏见,为了那些对妇产科疾病一无所知的中国妇女,她毅然选择了那时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在这里,孕妇临产的时候,林巧稚总是握着她们的手,帮她们擦去脸上的汗珠。时任协和妇产科主任的美国人惠特克不屑地说:“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而就是这一握手、一擦汗,让病人无条件信任、信赖她。数十年后,林巧稚已成为国内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而她仍会握着产妇的手,给她们擦汗。她用自己的行动和成就完美地阐释了她一生的理想信念——做人民的好医生。
半个多世纪里,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
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
1962年,林巧稚收到一名孕妇的求助信:“我是怀了第五胎的人了,前四胎都没活成,其中的后三胎,都是出生后发黄夭折的。求你伸出热情的手,千方百计地救救我这腹中的婴儿……”
中国现代社会的“万婴之母”——众家评说越剧现代戏《林巧稚》
火花茶会3 rks Tea Pa rty
1Baidu Nhomakorabeapa
代,可能没有机会去救助别人。要在这里升华出一个 宽广的大爱,把医生的职业本能升华出一个伟大的爱。 打败的不是日本人,要打败日本人的精神,让日本人 跪倒在中华民族的美德面前。这种民族的力量,有着 枪跟子弹一样的威力,要落在日本人的精神被击垮这 个地方,这才是这部戏最深的东西。
30
福建艺术
FUJIAN ARTS,2019 08
中国现代社会的“万婴之母"
一一众家评说越剧现代戏《林巧稚》
编者按:林巧稚1901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是中国 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北京协和医院 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女学部委员 (院士)。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福建省芳华越剧 团排演的越剧现代戏《林巧稚》,根据林巧稚生平创作, 展现其大爱医路人生,是芳华越剧团入闽后的首部原创 现代戏。
32
福建艺术
FUJIAN ARTS/2019.08
最可贵的是林巧稚是有坚定信仰的人。信仰是很重要 的,是支柱,是灯塔,是人的动力。自古以来中国的 无数先烈,都是有信仰的人。当今社会有很多的事, 都可以说是信仰缺失所致。信仰不等同于宗教。林巧 稚的信仰,就是爱人如己。就因为这,才会不分贫贱, 只看病,不看人。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她可能不漂亮, 但是她的笑容是穿透人心的,是透明清澈的,因为她是 有信仰的。坚定的信仰是这个题材很重要的内在价值。
林巧稚-卓越的人民医学家
林巧稚:卓越的人民医学家
在厦门鼓浪屿美丽的毓园里,矗立着一座林巧稚的雕像,雕像面向蔚蓝的大海,面部露出慈祥的微笑。人们永远怀念着这位美丽的女性、杰出的医学家。
林巧稚是20世纪中国“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她有一副慈善心肠,也有一身过硬本领。一生中,她以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把千千万万个小生命迎到人间,还为千千万万个患者治愈疾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那博大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使其医术发挥到了极致。她把妙术和仁心完美结合,为了妇女和儿童的保健事业,60年如一日严谨治学,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呕心沥血,为我国现代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生命天使”“万婴之母”“中国医学圣母”。
“给同胞姐妹看病,帮她们解除病痛”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良英在国外上过大学,是一位英文教师。她是父母的第四个女孩。林巧稚五岁时,母亲被宫颈癌夺走了生命。
“给同胞姐妹看病,帮她们解除病痛”,是林巧稚母亲去世后埋藏在心底的宿愿。从此,她为着这个人生目标开始发奋学习。在鼓浪屿,林巧稚在“蒙学堂”读完了女子小学,又上完了厦门女子师范学校。这时期,旧中国烽烟四起,满目疮痍,林巧稚带着少女的梦幻,努力寻找着一种排除私欲、像大海一般圣洁无暇的心灵境地,信奉了基督教。她一直奉行着“爱人如己”的教义。“爱”是林巧稚生命中的灵魂,是她的精神栖息地。
1921年夏,林巧稚赴上海报考协和医学院。那一届总共只招收25名学生,录取率很低,而女学生则录取更难。
在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位女学生因突然中暑被抬出了考场。因为是女生,监考的男老师不便施救,正在束手无策时,林巧稚放下试卷就跑了过去,对姑娘实施急救。姑娘终于慢慢苏醒过来。而这时考试收卷的时间到了,林巧稚原本最有把握考好的英语却没有做完试题。她回到厦门鼓浪屿,以为自己这回必定落榜了。可是一个月后,林巧稚却收到了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林巧稚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读后感1500字
林巧稚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读后感
1500字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林巧稚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读后感
也许大家都知道厦门有一个风景如画,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也知道著名的妇产科医生林巧稚,但可能很少人知道林巧稚是鼓浪屿的女儿,岛上的毓园就是为纪念这位伟大优秀的大夫而建立的。暑假走进她的生平事迹展览馆,便想要读一本她的传记更详细了解她的伟大事迹。此书让我大致了解了一番。
她是一位刻苦求学、向“女子不行”挑战的学者。为了告慰慈母的在天之灵,为了减少像自己一样丧失母爱的幼子的哀痛,同时其老师嘉凌也为她开启了医学殿堂的大门。学医的历程都是充满着艰难困苦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但她以超群的智慧和不屈不挠的非凡毅力闯入了协和这座医学殿堂,以“为女性争一席之地”的坚定信念闯过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同窗六十如一天,王府桃园隔人间;八年基础临床课,敬佩木兰素领先。”这首诗是当年和林巧稚同班共读的医学专家钟惠澜教授在林巧稚八十寿辰时写给她的,它真实地再现了林巧
13万婴之母林巧稚
第13课:万婴之母林巧稚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介绍的是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故事,她一生忘我工作、研究,攻克了一个个医学难题,填补了一项项妇幼医学研究空白。特别是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对她的成长和从事的医疗事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她在医学上一再创造奇迹。
教学目的:
1、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把握林巧稚医生的形象。
2、体会林巧稚医生在不平凡的年代中敢于负责的崇高品格。
教学重点:筛选和梳理的方法,把握林巧稚医生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林巧稚医生在不平凡的年代中敢于负责的崇高品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是一次重要的招生考试,天气非常炎热,考生小林对于决定自己命运的考试都不敢放松警惕,考场内只有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忽然“砰”的一声,坐在旁边的女生倒在了地上,是中暑了,她该怎么办……(停顿,引发学生思考)她参加急救,以至最后拿手的英文卷没有做完。原本以为自己是要落榜的,但考官综合各科成绩,并考虑到其在考场表现出的无私与果断,因此破例录取了她。其实,这是一段真实的经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林巧稚。
二、人物介绍
1、资料介绍林巧稚。
2、出示课件图片展示
3、播放视频资料《林巧稚》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筛选主要信息,了解文本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
四、课堂小结
小结:林巧稚一生的业绩,是一棵伟岸高大的常青树,她救死扶伤,一生忘我工作、研究,攻克了一个个医学难题,填补了一项项妇幼医学研究空白,是我们福建人民的骄傲。
万婴之母林巧稚小学语文教案
万婴之母林巧稚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万婴之母林巧稚生平及贡献。
2、了解福建省有哪些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名人为世界科学做出的贡献,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
课前准备:搜集“林巧稚”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901 年,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巧稚。1921 年,20 岁的林巧稚离开家乡乘船来到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女性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即使到了二十世纪初,职业女性仍然凤毛麟角。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林巧稚很早就确立了一个理想: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1929 年,林巧稚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堂,获医学博士学位。林巧稚从在协和做见习医生起,见到产妇疼痛,就会主动伸出双手抚慰产妇。有时候宫缩来了,产妇屏住气,会把林巧稚的手捏得青紫肿胀,而她一声不吭。 20 世纪30 年代初,林巧稚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生殖道结核进行研究;40 年代末,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进行研究;50 年代,她提出和组织了北京地区大规模的子宫颈癌普查普治,对新生儿溶血症诊治成功;60 年代成功切除重达 56 斤多的巨瘤;80 年代主持编纂《妇科肿瘤》。她为新中国妇产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上世纪 50 年代筹建了北京妇产医院,为我国妇产科学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接班人。她带头主编科普读物,造福于亿万妇女儿童。她不仅医术高明,医德医风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自她走上工作岗位到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安危。林巧稚在产房里度过了 50 多个春秋,亲手迎接了 5 万多条小生命来到人间,这个不曾做过母亲的伟大女性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 。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林巧稚却是最伟大的母亲。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 “怀林” “敬林” ,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她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被誉为“卓越的人民医学家” 。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妇产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 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院士)。她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一张诊断书》教案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标题着眼感知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
2、通过文中关键语句和细节描写,体会林巧稚的敬业精神及人道主义精神。体会作者对林巧稚的感激怀念之情。
3、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
教学难点:
1、品读关键语句,体会林巧稚的敬业精神及人道主义精神,体会作者对林巧稚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题目《一张诊断书》会想到什么?(一张什么样的诊断书?谁的诊断书?谁开的诊断书?……)
二、新课学习
(一)预习感知课文
1、了解作者乐拓和林巧稚
2、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3、林巧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精读课文(分组讨论展示)
1、文章开头采用的叙述方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作者回忆往事,是什么事情让他对林大夫心怀感激?
3、文中对林大夫采用了哪些描写方式?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大夫哪些高贵品质。
4、林大夫及时地帮助了“我”的妻子甚至“我”的家庭,“我们”一家对林大夫充满了感激和赞扬,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5、文章的最后一段:“林巧稚一生的业绩,是一棵伟岸高大的常青树;给我们的诊断书,是常青树上的一片绿叶。”采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有什么作用?
三、思考
1、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敬业或不敬业的人,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
2、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谈谈在你未来的职业中,将怎样敬业并乐业?
四、总结全文
林巧稚大夫的高尚人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同时我们也应该像作者一样,对于帮助、关心我们的人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故事
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故事
【提纲】
一、简介林巧稚
林巧稚,原名林瑞英,是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医学教育家,被誉为“妇产科事业的奠基人”。她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受到医学氛围的熏陶,立志投身医学事业。
二、职业生涯highlights
1.技术创新
林巧稚在妇产科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她是我国第一个成功实施子宫切除术的医生,开创了妇产科手术的新纪元。此外,她还率先在国内推广母乳喂养,提倡孕妇产前检查,为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作出了巨大贡献。
2.救治病患故事
林巧稚的一生,救治了无数患者。她对待患者充满关爱,用心倾听她们的痛苦,用心灵去感受她们的渴望。曾有一位患者因家庭贫困无法支付手术费用,林巧稚毫不犹豫地承担了所有费用,并亲自为患者手术,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3.学术贡献
林巧稚在妇产科领域的学术地位举足轻重。她发表了众多学术论文,为我国妇产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她还参与编写了一系列妇产科教材,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妇产科医生。
三、林巧稚的精神品质
林巧稚身上展现出了一位优秀医生的精神品质。她热爱医学,敬畏生命,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她勤奋敬业,严谨治学,对待医学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她无私奉献,心怀大爱,把妇产科事业当作自己的一生追求。
四、对我国妇产科领域的贡献
林巧稚为我国妇产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不仅推动了妇产科技术的创新,提高了孕产妇生命安全,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妇产科人才,为我国妇产科事业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总结
林巧稚,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妇产科专家,她的一生都在为妇产科事业不懈努力。她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医学的温度,更让我们明白了医生的使命与担当。
万婴之母林巧稚 PPT课件
我是一个大夫,大夫有大夫的道德,我怎么能见死不救能 治不治!
我愿为年轻同志当铺路的石子,向上的梯子。你们就大胆的踩 着我的肩头上吧!
防治害虫创始人之一。
郑作新 福建长 1903~19 著名鸟类 对我国鸟类进行系统分类的考
乐市人 98 年
学家
察与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
唐仲璋 福建福 州市人
1905~19 93 年
著名寄生 虫学家
长期从事人、畜的寄生虫研究, 特别是对危害性较大的蠕虫病 的生物学及流行病的研究有较 大贡献。
林巧稚的事迹
1921年,她用自己顽强的努力回击 了“女人不行”的挑战,考取了协和医学 院。在学医的8年期间,整个旧协和笼罩着 对女性歧视的空气,除了护士是女的以外, 女医生寥若晨星,似乎妇女与艰深的医学 无缘。林巧稚怀着为妇女争一席地位的志 气,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协和医学院。1932 年,她被派往英国伦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 医学院进修。她暗暗地发誓,一定要为中 国妇女争气,取得进修妇产科的优异成绩。
林巧稚的故居
• 林兰英,女,福建莆田人, 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1940年毕 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 员。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 研究工作,是我国半导体科学 事业开拓者之一。
林巧稚:守护生命者,先要敬畏生命
林巧稚:守护生命者,先要敬畏生命
礼平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6(28)2
【摘要】医学模式在由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转变的过程中,医院纷纷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口号,以期更好地服务病人。医学从来尊重患者、敬畏生命,从来把病人看得很重、摆得很高,特别是一些医学巨擘,在这方面无一例外堪称榜样。近日看新书《林巧稚》,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位被称为“东方圣母”的医学大家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身体力行以病人为中心。
【总页数】1页(P315)
【作者】礼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
【相关文献】
1.敬畏生命:当代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思想资源——阿尔贝特·施韦泽及其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评介 [J], 包庆德;冯玲玲
2.从“道法自然”到“敬畏生命”——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比较 [J], 李艳玲
3.用“三心”守护生命教育的初心--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为例 [J], 庄君贤
4.文化与敬畏生命
——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本真性论析 [J], 张宝石
5.敬畏生命还是关爱生命、护卫生命——史怀泽敬畏生命理论在医学伦理学中应用辨析 [J], 李恩昌;逯改;徐天士;王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为什么不当医生: 一个医学博士的自白 2016-12-30 360doc个人图书馆 17岁那年,直到交志愿表的前一个月,
我为什么不当医生:一个医学博士的自白2016-12-30 360doc个人图书馆17岁那年,直到交志愿表的前一个月,我还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医学生。就在这时,朋友向
我说起一个纪录
我为什么不当医生:一个医学博士的自白2016-12-30 360doc个人图书馆17岁那年,直到交志愿表的前一个月,我还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医学生。就在这时,朋友向我说起一个纪录片,说的是协和医院妇产科名医林巧稚如何医术高超,做人一品,那灰砖绿瓦的医学院如何著名,如何培养一流的医学生。几句话勾勒的图画,一刹那击中了我的神经。17岁的我,一直希望能走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我一边觉得这8年医学生活会充满艰辛,一边又觉得它将不同寻常、不落俗套。30个新同学见面后,开始交换理想,大部分女生都是受了林巧稚的鼓舞进了协和,并立志要做当代名医。很快,这些辉煌与欣喜便被稀释,接下来是真实生活一波接一波的长久考验:我们宣誓希波克拉底誓言,硬着头皮解剖了半年的尸体,早上睡眼朦胧地给病人扎针抽血,抢着给阑尾炎病人做手术,每晚自习到深夜12点以后。直至最终,把几年学过的内外妇儿几本大厚书摞在一起,把自己困在教室里一个月,昏天黑地,然后熬过了冗长的毕业考。数了一下,除了选修课,8年下来大大小小总共考了59科。而
在这8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说医学本身是门并不完美的科学,那么从事医学的医生,就是选择了一份背着人道主义重担、过程却冷暖自知的职业。这份职业,承担着来自病人类似上帝的期待,却脱不了一个凡人的身份,脱不了身边需要面对的琐碎现实。临毕业那段时间,妈妈经常在电话里说上楼很吃力,这表明她的风湿性心脏病加重了。我让她来北京复查,如果可能就做球囊扩张术,强度也不大,还能解决点问题。靠着在医院积累的关系,我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但就在治疗前,一项必须的检查除了发现重度二尖瓣狭窄外,还发现她的瓣膜有血栓。医生说这种情况肯定不能做球囊扩张了,如果要做,必须开胸。拿到检查单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对当时月生活补贴仅200多元的我来说,5万元的手术费是个庞大的数字,去哪儿筹这笔巨款呢?那晚,按照实验计划,我必须去丰台区大红门屠宰场取10只猪眼睛回来做实验。与外面渐归寂静的世界不同的是,屠宰场上班时间是午夜。我在漆黑的夜里等了一个小时,待工人上班后,我穿过血流成河的地面,听着猪临死前凄惨的哀鸣,看着工人麻利地用刀剜出5头猪的眼睛。我飞快地付了50元钱逃离了现场。拎着盛着猪眼睛的冰盒回到昏暗的实验室,强忍瞌睡,在地下实验室一直忙到天亮。回去时妈妈还在等我,她态度坚定地告诉我:“我想好了,暂时不做手术。”作为一个医学生,我没能说服妈妈。妈妈和我都
2019年林巧稚万婴之母.ppt
林巧稚:万婴之母
林巧稚晚年,病魔缠身,但她很少休息,仍在 家里修改、审订《妇科肿瘤》一书,这是她一 生的实践总结。就在1983年4月21日,她去世 的前一天,她还在医院的病房里,一连接生了 6个婴儿。当秘书问她:“主任,你这双手接 了多少个孩子啊?”她不加思索地回答:“千千 万!”林巧稚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的奉献给妇女 和儿童,她献身祖国医疗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 将留芳百世。
林巧稚:万婴之母
林巧稚:万婴之母
母"。
在产房里度过了五十多个春 秋,她亲手迎接了五万多条 小生命来到人间,她没有自 己的儿女,但她却是世界上 最伟大的母亲--她叫林巧 稚,人们尊称她为"万婴之
林巧稚:万婴之母
林巧稚1901年12月31日出生在福建 思明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她5 岁时便失去母亲,从小性格倔强。在 父亲的引导下,她信奉基督教,向往 着人类“平等、自由、幸福”。林巧 稚 学习勤奋,在学校是出类拔萃的优秀 学生。1921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 协和医学堂。
林巧稚:万婴之母
林巧稚在新中国充分施展自己的理想和 抱负。她经常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农村、 城镇考察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为了降低 我国婴儿死亡率,防治妇女宫颈癌,她 撰写了妇幼卫生科普通俗读物《家庭卫 生顾问》等书,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为了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林巧稚邀集有 关专家座谈,终于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 的医疗方法,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协和医学院,75分的考试成绩才算及格 。一门主课不及格者,留级;两门主课不及格 者,就得离开学校另找出路。第一次期末考试 成绩公布的时候,林巧稚门门优秀,生物还考 了全班第一。凭着苦学和聪慧,林巧稚在8年 的学习和残酷的淘汰竞争中,学习成绩一直高 居榜首,并获得协和医学院最高荣誉的“文海 ”奖学金(在此之前,从未有女生获过该奖学 金)。
解放后,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 开始了。林巧稚因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巨大, 而被划为“重点改造对象”、“反动学术权 威”,被革除了医生的职务,发配到病房做护 工。最难熬的那段岁月,她甚至不能从事医护 工作,而是被派去打扫厕所。这对一个医生而 言,无疑是一种侮辱和折磨。但是,林巧稚依 然认真地将厕所里的每一块儿瓷砖,都擦得洁 白发亮。
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首届 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她是中国妇产 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
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基督 徒家庭,10岁时进入由牧师创办的新式学堂— —厦门女子学校读书。林巧稚在厦门女子学校 学 习 了 10 年 , 期 间 她 成 为 了 一 名 虔 诚 的 基 督 徒,笃信基督教中“爱人如己”的信条,并用 自己的一生加以践行。年轻的林巧稚立志也要 奉献自己,去彰显主耶稣的荣光。
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医院简化 掉了很多东西,百度文库导曾提出要改进手术的洗手 方法。洗个手洗那么久、那么多遍,慢吞吞 的,怎么“大跃进”呀?她找到医院党委书记 问:“如果是给你做手术,你要我们洗三遍手 还是洗一遍?一次洗五分钟,还是洗三分 钟?”医院书记一看她的架势就头疼,他知道 她是以自己的人格作支撑的,所以强硬,只能 无言以对。
新中国成立时,林巧稚收到了开国大典的 邀请函,但她没有去。她跟身边的同事说: “我是个医生,去做什么呢?我的病人更需要 我,我需要守护在她们身旁。”似乎只有妇产 科的工作,才是她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真实 通道。她自谦道:“我愿为上帝做一辈子的值 班医生”。
1950年以后,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纷纷加 入共产党。周恩来当时问林巧稚对入党的看 法?林巧稚是这么回应周恩来的:“一个诚实 的人不能欺骗组织,也不能欺骗自己。我是基 督徒,入党恐怕不便。”周恩来就转而宽慰 她:“不必介意这个问题,在党外一样可以工 作。”
1962年,焦海棠,内蒙包头市的女工。 她怀过的几个孩子出生后全身发黄而夭折。现 在,她又怀上了第五个。在担忧和期盼中,她 给林巧稚写信求救。她的孩子患的是新生儿黄 疸,在国内尚无存活的先例。林巧稚决定和儿 科的专家组织了好几次会诊,制订出了一套对 新生儿进行全身换血的方案。终于让患儿获得 重生。为了感谢林巧稚和其他医生的“救命之 恩”,产妇给这个孩子取名“协和”。
有一次,林巧稚到北戴河给中央领导看 病。林巧稚问江青有什么不舒服?江青说: “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身体不对劲”。林巧稚 检查后说:“没事的,您的精神要放松,多运 动,少忧虑。”江青问:“您是说我没病?您 能保证我没病?” 林巧稚没事一样,扭头说: “我是大夫,我以事实说话,我不预测未 来。”说得 江青张口结舌。
1941 年 , 日 军 侵 华 期 间 , 协 和 医 院 被 迫 关闭,一些医生都离开了。林巧稚却拒绝回到 老家避难,她要留在北平为那些患病的妇女看 病 。 她 在 北 平 东 堂 子 胡 同 10 号 开 设 了 妇 科 门 诊。前来看病的妇女络绎不绝,林巧稚都一视 同仁。林巧稚都谦和温柔地为她们排忧解难。 穷人如果掏不起医药费,林巧稚就自己掏钱给 她们付医药费。
毕业后,林巧稚收到协和医院的聘书,聘 书中这样写道:“兹聘请林巧稚女士,任协和 医院妇产科助理住院医师……聘任期间凡因结 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 林 巧稚接下了这张光荣的聘书。她一生没有结婚, 却亲自接生了50,000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 之母”。林巧稚说过:“生平最爱听的声音, 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1921年林巧稚和女伴余琼英来到上海, 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在考英语时,由 于天气酷热难耐,余琼英中暑晕倒在考场,林 立即中断考试,仅用十来分钟,便迅速地处理 完了这起突发事件。然而,回到考场,考试时 间已过。然而,万万没想到一个月后,她惊喜 地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主考官被她沉着冷静的 舍己精神所感动,破格录取了她。
林巧稚书写的病历
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一次考试中,结果 仅有一份病历被评为“优”,其它均为“不及 格”。林巧稚严肃地说:“你们的记录没有错 误,但却不完整。” 那份优秀病历,只是病历 里多了这么一句话:“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 珠……”林巧稚严肃地说,“只有注意到了这些 细节,才会懂得怎样去观察产妇。”严字当 头,精字当先,使她在有关胎儿宫内呼吸、女 性盆腔疾病等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1949 年 , 人 民 解 放 军 兵 临 北 平 城 下 , 北 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 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可以搭乘任何一次 航班去任何一个城市,傅太太特别说:“这是 多少人用金条换不来的。”林巧稚谢绝了傅作 义太太的好意,她要在协和医院守着她的病 人。她性格单纯倔强,对政治毫无兴趣,她心 中只有治病救人的使命。
一次,护士提醒她,待诊室里有预约等候 的特殊病人,林巧稚头也不回地说:“病情重 才是真正的特殊。” 送走了病人,有人问林巧 稚:“您知道刚才找您看病的是谁吗?” 林巧 稚拿过病历一看——邓颖超。朱德夫人康克清 在一篇回忆林巧稚的文章中写道:林巧稚看病 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论病人是高级干部还是贫 苦农民,她都同样认真,同样负责。她是看 病,不是看人。
某次运动中,有人怂恿她揭发美帝国主义的罪恶,可是林巧稚说了一句:“美国 人办医学院帮我们培养人才,我的医术就是人家教的……”“如此不识时务,这还了 得?”北京市副市长吴晗非常吃惊,便帮林巧稚写了一份思想报告,要求她在医院的大 会上念。在大会上,林巧稚却深情回忆了多年以来在协和医院的经历。她说:“愿意打 开协和的窗子看看祖国”。引得台下的医护人员个个心酸的落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