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古诗词背诵(详细注解)1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必背注释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必背注释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必背注释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让我们了解到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

以下是一些六年级学生需要必背的古诗词及其注释: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明月和霜的比喻,诗人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2. 《望岳》- 作者:杜甫-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对泰山的壮丽景色的赞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3.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通过春眠、啼鸟、风雨和花落,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4.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注释:这首诗通过与李龟年的重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 《江畔独步寻花》- 作者:杜甫-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漫步寻找花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注释: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友人汪伦的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离别的不舍。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张丞相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注释:这首诗通过登楼远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 《绝句》- 作者:杜甫- 注释: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十首有注释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十首有注释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课文)古诗三首寒食【唐】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说明【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时期不可以生火做饭。

【春城】指春季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迢迢牵牛星tiáo jiǎo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zhuózhù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整天不行章,泣涕泣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mò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说明选自《古诗十九首》。

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体在东汉末年。

迢迢,遥远。

【河汉女】指织女星。

河汉,银河。

【擢】伸出,抽出。

【素】白皙的。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的梭子。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零】落下。

【盈盈】形容清亮。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义的样子。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晚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说明1.【十五夜】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3.【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宫侯素章盈脉栖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联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谈谈《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感情。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宛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近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选做:《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民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民俗,查找资料认识一下。

古诗三首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说明1.【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2.【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六下古诗词背诵10首

六下古诗词背诵10首

六下古诗词背诵10首第1首《寒食》作者: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春风中的皇城,到处有春花飘落;正是寒食节的时候,东风吹斜了皇城中柳树的枝条。

到了傍晚,皇营中有使者传递皇帝赐给的烛火;烛火的轻烟散入了那些受到恩宠的大臣家中。

第2首《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者: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中的地面被月光照得很白,乌鸦栖息在树上。

微冷的露水无声地沾湿了桂花的花瓣。

今夜的月色明亮,所有人都在望月观赏。

不知道这秋夜的相思又落到了谁家呢?第3首《马诗》作者: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在月光的照耀下,这茫茫大漠像雪一样洁白,一弯新月正挂在巍巍的燕山上空。

什么时候我这匹宝马才能套上金质的辔头,在这秋日的大漠上纵情驰骋呢?第4首《石灰吟》作者: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要经过千万次的锤击开凿才能采出来,在熊熊烈火中焚烧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纵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要把高尚和清白留在人间。

第5首《竹石》作者: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进石头缝里。

历经了各种折磨打击,它仍旧顽强地生长着,任凭你再大的狂风也摧毁不了它。

第6首《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的早晨下着小雨,润湿了轻扬的尘土,旅馆青砖黛瓦的颜色在雨中显得更加浓重,柳树也显得更加青翠鲜润。

朋友啊,我真诚地劝你再喝干这一杯酒,因为向西出了阳关,你就再也碰不到老朋友了。

第7首《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1、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两日。

古人每逢这节日,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物,故称“寒食”。

御柳:御苑中的杨柳。

“日暮”两句:据说汉时寒食禁火,朝廷特赐侯家蜡烛。

“传”,挨家传赐。

“五侯”,一说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的五侯。

另一说指东汉桓帝时宦官单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

斜:读(xi),与“花”“家”押韵。

【简析】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

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

“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

“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

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

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就是傍晚。

“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

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六下古诗词+注释+翻译

六下古诗词+注释+翻译

六下古诗词背诵一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1、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2、往:当初从军。

3、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4、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5、雨:音同玉,为“下”的意思。

6、雨(yù)雪:下雪。

雨,这里作动词。

7、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8、迟迟:迟缓的样子。

译文回想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

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路途曲折漫长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我心里不觉伤悲起来,没有人会懂得我的痛苦的!二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2、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

4、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5、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三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1、乃:就。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乡间的小路。

6、晓:天刚亮的时候。

7、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9、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 译文 注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 译文 注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

诗词一: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前,如同地面上的霜一样。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注释: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通过描述夜晚的月光和个人的思念之情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二: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太阳依山而落,黄河注入大海。

如果想要尽览万里景色,就得再登高一层楼。

注释: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通
过描绘山河壮丽景色和表达追求进取的精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
向往和追求。

...
(继续写下去,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古文诗词的译文和注释)
...
这是一个标题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释》的文档,其中包括诗词的中文译文和相关的注释。

该文档旨在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文诗词,并对其背后的意境和文化内
涵有所了解。

文档以清晰简洁的语言呈现,让读者轻松理解诗词的
意义和诗人的创作意图。

六年级下册古诗必背注释+译文

六年级下册古诗必背注释+译文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③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⑤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⑥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①《迢迢牵牛星》选自《古十九首》②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③迢迢(t匕o):遥远。

④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⑤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⑥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⑦擢(zhu6):伸出,拔出,抽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⑧ 札亿卜台)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⑨弄:摆弄⑩杼(zhO):织机的梭子11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2零:落。

13几许: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14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5脉脉(m6 m6):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16素:白皙。

17涕:眼泪。

18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9间:相隔。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6首(有注释)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6首(有注释)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6首(有注释)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首古诗词 1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1.选自《诗经˙小雅》。

薇,薇菜,植物名。

2.【昔】从前,指出征时。

3.【往】指当初去从军。

4.【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5.【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6.【雨雪】指下雪。

“雨”,这里读yù。

7.【迟迟】迟缓的样子。

8.【载】又。

9.【莫】没有人。

2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1.【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2.【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3.【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4.【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5.【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成都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员,所以叫“锦官城”。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1.【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当时作者正在此地。

2.【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3.【青春】指春天。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歌,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呈,恭敬地送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tdu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2.【天街】京城街道。

3.【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

酥,酥油。

4.【处】时。

5.【绝胜】远远胜过。

5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芙 蓉 楼 送 辛 渐
唐·王昌龄
王昌龄才华横溢,被称为:“七绝圣 手”,善写七言绝句。官至县蔚,后来 因事被贬岭南,在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 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毁,再次 被贬为龙标县蔚,龙标所在非常偏僻, 曾有许多的官员被贬于此地。他一生壮 志未酬,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所杀。 其代表作品有《出塞》《塞下曲》《芙 蓉楼送辛渐》。
《竹石》的作者是(清朝的郑燮 )。 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赞颂了岩竹 ( 坚定顽强 )的品质,表达了诗人 (对当时黑暗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
和高尚节操。
唐 杜甫
杜甫(712-770):
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号少 陵野老,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 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 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 真实的反映,被称为一代“诗 史”。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 对后世影响很大。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他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 士,只做了几任小京官,后来辞官。他反对腐朽 的封建制度,要求进行社会改革,是近代改良主 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气势磅礴,具有浪漫主义色 彩。 1839年,龚自珍辞官后接眷属,在途中, 写下了短诗315首,题为《己亥杂诗》。
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夕。当 时朝政日非、边事日紧,而举国上下却“人 心混混”,用龚自珍自己的话说:朝廷无 “才相”,兵营无“才将”,学校无“才 士”,田野无“才农”,工场无“才工”, 街市无“才商”,甚至连“才偷”、“才盗” 也没有。痛感于这种“衰世”之际才乏人庸 的情形,胸怀大志而又无地施展的龚自珍只 得仰天叹息,向苍天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的呼吁,希望打破这种人 材匮(kuì )乏、万马齐喑”的局面。
D.[便下襄阳向洛阳],一个[下]字.一个[向]字,生动地表 现了战乱平息后,诗人终于得以还乡,一路游山玩水的 闲适情调.
8.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shì )风雷, 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 jiàng)人才。
作者简介: 龚自珍,字璱(sè )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寒雨连江夜入吴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 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
平明送客楚山孤
译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 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洛阳亲友如相问
译文: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 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 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 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在《七步诗》中,‘豆’和‘萁’ 比喻什么?
兄弟之情 朋友之情 父子之情
答案
“萁”指的是曹丕 “豆”指的是曹植
诗作寓意:
诗人以萁豆相煎为比 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 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七步诗》的表达特点
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 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 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 哥曹丕;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 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 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 实。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或者说,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 样相处?
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 猜忌、倾轧(yà),而应互相帮 助、和睦相处
黄四娘家园子里开满了美丽的花朵,
千朵万朵压枝低。
花儿把花枝都压低了。
留连戏蝶时时舞,
欢快的蝴蝶时时起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自在的黄莺恰恰啼叫。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 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 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嬉闹 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 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婉转动人。
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 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 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 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7年,最大的 政绩是救济灾民。他处处关心百姓, 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 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
竹 石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
【清】郑 燮(xiè)人有是名著,名这画是家他,题他写画 在的 竹竹 石子 画特 上别 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道,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
样。立根原在破岩中。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千磨万击还坚劲,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任凭。
尔:你。
、《竹石》共四句,前两句写竹子的 特点,在状物; 后两句写竹子的精神, 在言志。作者表面写竹子的坚忍不 拔,实际上是表明自己不怕打击、 不畏风浪、顽强斗争的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 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古诗词背诵
曹植《七步诗》
曹操
字孟德,汉 献帝时官拜 丞相,后被 封为魏王。
曹植
字子建,曹操 之子,曹丕的 亲弟弟。
君臣 亲兄弟
曹丕
字子恒,曹操之子,与曹植为一 母同胞,曹操死后即位称文帝, 废汉建魏。善军事,也喜文学。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 诗人,字子建,《曹子建集》,存诗80余 首、赋文40余篇。10余岁便诵读诗、文、 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 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认为曹植在诸子中 “最可定大事”,几次想立他为太子。然 其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 遂立长子曹丕为太子。曹丕嫉恨其才华, 即位后屡次借机为难他。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明】于 谦
千锤 万凿/出深山,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是夸张手法。
烈火焚 烧 /若等闲。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
粉骨碎身等/全闲,不平怕常,。
全:都。
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高尚节操。
千锤万凿出深山,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理解问答
1.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 诗,作者与友人分别的 时间是(清晨),具体 地点是(芙蓉楼),友人 所去的地方是(洛阳)。
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写 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 依不舍的感情?
3.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 么样的品格?
清晨: (平明送客) 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 (洛阳亲友如相问

随意收拾书籍诗篇欣喜若狂。
阳光灿烂纵情饮酒放声歌唱,
春色荡漾伴随全家正好还乡。
意 刚刚从巴峡起程就穿过了巫峡,
一转眼到了襄阳又奔向洛阳。
练一练
1.解释下列词语. 妻子: 妻子儿女. 纵酒: 纵情饮酒.
2.诗中哪个词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喜。 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欣喜和迫 切还乡的心情。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 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 壶中一般。
诗意: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 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 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 就说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 纯洁。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高洁的品质。
煮豆 /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解释字词,理解句子
持 用来。 羹 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 过滤。 菽 豆。 萁 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 锅。 煎 煎熬。 急 急迫。
诗意理解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 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亲情诗:
《静夜思》《回乡偶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乞巧》《嫦娥》《秋思》
2 鸟 鸣 涧
鸟鸣涧
鸣:鸟叫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 汉族,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今存诗400余首。王维诗书画都 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 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苏轼评价王维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猜意思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时鸣:时而,偶尔。
诗句赏析:
人 闲 桂 花 落,
人安静下来了,发现细细的桂花轻轻地落了下来
夜 静 春 山 空。
春天的夜晚,静得整座山好像都是空的。
季节诗
春天:
《春晓》《春日》《咏柳》
《春夜喜雨》《草》
夏天: 《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池上》《夏日绝句》
秋天: 《山行》《枫桥夜泊》 《秋夕》 《山居秋暝》《宿建德江》
冬天: 《江雪》《梅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作背景: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 曹植的哥哥曹丕即位后,欲迫 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 步路的短时间内作一首诗,否 则就杀头。曹植应声咏出这首 《七步诗》。
练习:注音
羹 gēng 漉 lù 菽 shū 萁 qí 釜 fǔ 煎 jiān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作者简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 钱塘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 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代 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曾在皇 帝被瓦剌(là)族俘(fú)获的情况 下率军民奋力抗击,转危为安,成为 民族英雄。但仅在被俘的英宗皇帝平 安南归后重登皇位的第六天,就被诬 陷而死。
石灰吟
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 Nhomakorabea纵情畅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