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考点
1、城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2、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区别
3、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性质
4、城市化水平的度测指标包括那些?
5、城市化内涵
6、配第.克拉克定律
7、城市化的动力;
8、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9、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影响
10、城市化的三、五阶段划分
11、城市首位度
12、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13、中国城市化基本特征、中国城市化的质量
14、恩格尔系数特点
15、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定
16、区位熵(专门化率)
17、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
18、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19、土地的经济特性
20、住宅的特征与属性
21、世界各国土地制度比较、我国城市土地所有制度
22、制城市环境污染的政策和手段包括那些?
23、交通供给管理主要手段有哪些?何谓“当斯定律”?
24、交通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
25、城市政府的财政经济职能。
城市经济学重点
在经济学的领域中,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充满生机的新兴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
自20世纪60年代中叶城市经济学产生于西方国家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相继创立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
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其标志是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伯.汤普森(Wilbur Thompson)写的《城市经济学--- -导言》一书的问世。
现代经济学没有对“空间”给出足够的经济学分析,将空间纳入经济分析必将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现代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就是集中,而且这种集中又都与城市密切相关。
城市经济对腹地区域的发展有重要的引导、带动作用,现代城市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各国和地区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尤为突出。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进步、繁荣和文明的标志,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对象: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各种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
(沃纳·赫希)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理论经济学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的大规模集中”的结果。
虽然城市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都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不过,我们通过如下几点大致可以弄明白:(1)人口;(2)人口密度;(3)产业构成;(4)中心性;(5)其它。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它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用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着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城市的基本特征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密集性是城市所特有的根本属性之一。
人口、建筑物等的大量集中,经济、文化活动的密集。
2、经济上的非农业性城市在经济上的特性表现为,它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或经济地域,是非农产业的聚集地,与乡村的农业经济在专业与地域上有明显的分工。
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城市的社会属性。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包括城市化的原因和过程、城市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内容。
下面将就一些城市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都市化都市化是城市发展的过程,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都市化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城市化的推动因素和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因素。
推动城市化的因素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因素有就业机会、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福利设施等。
都市化会对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劳动力市场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结构是指城市经济中各个部门的组成和关系。
城市经济结构通常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城市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这些产业在城市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第三产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商业、金融、服务业等。
城市经济结构的演变受到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三、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是指城市中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情况。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包括劳动力的供给、需求和匹配的关系。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要受到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匹配程度受到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影响。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会受到市场力量和政府干预的影响,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来提供就业机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
四、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地区的分布和组成。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通常包括中心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受到交通、土地价格、产业布局和政府规划的影响。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会影响人口流动、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等。
合理的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效益和竞争力。
城市经济学复习范围+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
1、城市的基本概念;
2、现代城市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
3、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的内涵及区别;
4、全球城市、全球城市体系、世界城市网络与巨型城市区
域的内涵与特征;
5、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论;
6、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
7、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理论;
8、产业结构与配第-克拉克定律;
9、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阶段;
10、主导产业、潜导产业、支柱产业、关联产业等;
11、城市地租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
12、国内外城市住宅供给的基本经验与模式;
13、低碳城市的发展特征与趋势;
14、城市交通空间布局的理论与模式;
以上仅仅是对城市经济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要能够运用上述部分理论分析与解释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
城市经济学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各4-5题,论述题两题,分析应用题两题。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城市经济学一般以1965年美国学者威乐柏·汤普森发表《城市经济学导论》为标志。
2、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一、比较利益,二、规模经济,三、集聚经济。
3、集聚经济的内涵:观点1: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即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
观点2: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4、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关系?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两者是相互替代的概念。
集聚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其中联系性表现在①共存性②相容性5、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一、地方化经济(一种是工业群集聚经济、另一种是购物外在经济)二、城市化经济6、配第·克拉克定理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经济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7、三个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一、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农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农业产业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
2、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了市场。
3、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动力和发动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以下三个原因有关:1、比较优势。
2、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
3、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集聚经济使厂商向城市集中,从而引起城市的发展。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原因:由于生产服务产业与生活服务产业构成城市的第三产业,它们在很长的时间内将保持向上发展的趋势。
)8、制度安排对城市化的影响:从直接作用于城市化的制度来看,一切涉及经济要素和人口流动与聚集的制度安排都影响着城市化进程。
从间接作用于城市化的制度来看,一切作用于工业化的具体制度都会通过工业化而间接地作用于城市化。
城市经济学重点
1.经济的实质:人类生活的消费欲望与满足这种欲望所需要的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资源的稀缺性与资源配置有关的问题。
2.机会成本:是指在利用某项资源时,在选定某种用途后,可能在放弃的用途中获得较高的收益,其中收益最高的就称为机会成本。
3.生产可能性曲线:指一个经济社会在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资源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各种产品与劳动的各种最大组合的集合。
4.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分散决策(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怎样分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消费者根据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分散决定的。
(2)前提:明确的产权制度和有效的竞争制度(私有制、自由竞争)(3)激励方式:决策主体对其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强调在满足社会发展目标上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兼容。
5.经济学分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6.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理性人假设(2)经济模型7.理性人假设:并不一定是自然人,而是泛指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即包括消费者,也包括厂商和政府。
理性人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具有如下两个特点:(1)它能够清晰地辨别自己的偏好和利益;(2)他的行为准则就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8.城市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理论城市经济学、应用城市经济学9.“无形的手”:市场9.如何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中“分散的资源配置方式”?答: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分散决策(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怎样分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消费者根据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分散决定的。
(2)前提:明确的产权制度和有效的竞争制度(私有制、自由竞争)(3)激励方式:决策主体对其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强调在满足社会发展目标上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兼容10.“产权”、“自由竞争”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产权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制度。
根据经济学理论,产权是对经济主体财产行为权利的法律界定。
城市经济学复习资料
城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政策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2、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或者说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的过程。
3、聚集经济:由于城市集聚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
4、区位: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是可被观察和度量的。
5、土地租金: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为了使用土地,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费用。
6、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生产和消费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水资源等子系统。
7、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交织而形成的特殊生态环境。
8、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二、简答题1、简述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答: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经济活动及其规律,以及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政策。
其内容包括:城市化、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
2、简述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答: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改善资源配置,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带来社会文化发展的变化。
3、简述聚集经济的形成机制?答:聚集经济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经济,即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规模效益;二是技术外部性,即技术创新和溢出效应;三是交易成本降低,即通过距离的缩短和专业化市场的形成,降低交易成本;四是社会文化因素,即人口集聚带来的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
4、简述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答: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一是优化配置原则,即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类用地;二是节约利用原则,即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三是功能分区原则,即将不同功能的用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即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城市经济学考试重点
城市经济学考试重点城市经济学1.城市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城市经济学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自然地分化成为宏观城市经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前者主要研究城市的形成、成长机制、城市与外部的经济联系,包括城市与国民经济以及城市辐射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关系,同时也要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律及其趋势;后者主要研究城市内部的各种问题,重点研究城市内部所特有的经济问题与经济现象。
学科性质:城市经济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同时也是一门属于中观性质的应用经济学。
研究内容:宏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化现象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其预测,城市化机制、道路和进程等方面内容。
微观城市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城市内所特有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包括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规模,建设与规划,人口与就业,环境与生态,土地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2.城市特征及分类(人口标准)。
特征:密集型-物质与精神的密集;高效性-高效率与高效益;多元性-多功能与多类型;经济上的非农性-城市的经济特性分类:根据行政级别可分为四类: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根据人口规模分为:(1)户籍人口:特大城市(100万人口)、大城市(50万以上)、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2)常住人口:2型小城市(小于20万)、1型小城市(20-50万)、中等城市(50-100万)、2型大城市(100-300万)、1型大城市(300-500万)、特大城市(500-1000万)、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
3.如何用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聚集经济解释城市的形成。
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指区域比较利益,是城市形成的第一源动力,是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比较利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于是就为另一类专业分工-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当商品流通要求达到规模经济时,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即应运而生。
城市经济学整理
▪绪论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城市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科相比都是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专业学科。
正如商品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促使现代经济学形成和发展一样,全球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是城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在西方国家,一般是以美国学者汤普森发表的《城市经济学导论》为标志。
先导性学科:1、古典区位论2、土地经济学兴起的原因:1、空间经济学的分化汤普森的城市发展阶段:出口专门化阶段;出口综合体阶段;经济成熟阶段;区域中心城市阶段;技术—职业精湛化阶段2、专门的研究组织的出现▪第一节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868年,德国学者罗舍尔提出“区位”的概念。
▪1909年,德国学者、现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韦伯提出“工业区位理论”。
▪1924年,美国土地学家赫德提出“楔形理论”。
1936年,霍伊特又对“楔形理论”进行了发展。
▪1925年,美国经济学家帕克、伯吉斯提出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带理论。
▪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汤普森编著的《城市经济学导论》问世,成为第一部城市经济学专著,标志着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正式成立。
▪第二节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一、城市经济学的内涵1、国外代表性学者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厂商和家庭区位选择的学科。
2、国内代表性学者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的微观系统、宏观系统和管理系统协调发展的科学。
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学者一般是以城市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对城市问题的求解作为研究的任务和目的。
我国学者早期是以城市经济运动规律或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以揭示规律为任务;近期有的专家提出应以城市经济系统的整体联系和关系作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书的观点,城市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
▪第三节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内容城市经济学既是一门以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又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融会综合的边缘科学。
城市经济学知识点
第一章1、城市产生的经济学解释:从历史看,产业革命前,城市的形成主要与军事、宗教、政治等有直接关系;但从目前看,绝大多数的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经济因素是决定城市规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力量。
2、市场型城市的产生:比较优势原理: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
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市场型城市的产生条件:从生产者的角度,生产率差异足够大,使贸易收益能够补偿运输成本;从商人的角度,贸易公司能实现规模经济;从农业的角度,农业生产力足够高,农业剩余足以养活城市中的贸易者;(美国历史上的港口城市纽约、新奥尔良;我国宋代以后长三角地区苏州、杭州)3、工业型城市的产生规模经济: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产生条件:从生产者的角度,工厂生产的规模经济显著,平均成本足够低,即使考虑工人的通勤费用也有净收益;从农业的角度,农业的生产力足够高,农业剩余能够养活城市中的工人。
4我国的“城市”包括直辖市、市、镇,其中“市”包括地级市和县级市。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5我国城市的行政层级:1直辖市:与省、自治区同一行政级别: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共4个。
2副省级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职为正厅级。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包括10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3地级市:直属省(自治区)管理的城市4县级市:由省管辖,但由地级市代管的城市6、1965年,美国的威尔帕﹒汤普森《城市经济学导论》,城市经济学诞生7、城市经济学的主要派别:1、传统城市经济学:人的自由极其重要;竞争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自由经济系统;不同意通过政府的垄断性的调控和公共政策来纠正外部性问题。
城市经济学期末重点总结
1.如何由自给自足一人口匀称分布模型推导出市场型城市和工业型城市的产生?模型假设如下:①某一地理区域内只有家庭一种经济主体,身兼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色,自给自足,主要生产和消费两种产品:小麦和毛料。
②家庭生产小麦和猫了得要素投入包括劳动和土地,全部家庭面临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③家庭在生产小麦和毛料的过程中,不会消失产量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状况,即不存在生产中的规模经济。
④全部家庭在区域内的通行方式和速度都相同。
四个假设简洁概括为:自给自足+相同的生产率+不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相同的通行时间。
自己自足模型的价值:①模型提出了导致人口在某一地理范围内匀称分布的假设,为其后放松这些假设,解释城市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模型的分析重点是生产率和生产的规模经济③模型着眼于贸易交换和工厂伤残来探究城市陈恒。
自给自足模型的不足:①模型没有考虑社会资本的影响②模型没有考虑土地的有限性。
2.放松模型假设(1)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设——市场型城市的产生:家庭面临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有所差异,首先,基于肯定优势原理考察生产率差异。
无论在肯定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将会导致北部家庭与南部家庭实行分工,相互间交换产品,发生贸易,并从中获益。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①只有考虑了运输成本之后的贸易净收益为正数时,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设,才会导致区域内贸易的发生。
其次,在运输方式既定的前提下,运输成本的大小取决于交易地点的位置,能够使运输成本尽可能低的地点将受到贸易者的青睐。
市场型城市的产生必需具备肯定的条件:①从生产者的角度讲,生产率差异足够大,足以补偿运输成本,带来贸易净收益,从而产生贸易②从商人的角度讲,贸易公司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大量选购、运输、销售的成本较低,特地从事贸易活动有利可图③,从农业的角度讲,农业生产力足够高,农业剩余足以养活城市中的贸易者。
(2)放松"不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假设一工业型城市的产生:生产的规模经济是指由于采纳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者由于实行了专业化分工,从而大大增加了产量,使之超过投入的增加量,当要素价格不变时,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城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城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城市经济学基础概念1. 城市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和城市经济活动的学科,它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经济组织、城市资源配置、城市规划及发展、城市管理和城市政策等内容。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城市发展规律、城市经济结构、城市产业组织、城市人口结构等。
2.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文献资料分析等方式,对城市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统计模型等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和预测。
3.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对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管理制度等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期为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 中心-边缘模型中心-边缘模型是城市经济学中常用的理论模型,它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城市边缘区和城市交通网络等概念。
通过中心-边缘模型的研究,可以分析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和城市经济的区域差异。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城市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城市间的产业协作和互补,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是针对城市经济学中新兴产业和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新兴产业的区域集聚规律、创新网络的空间布局等内容。
4. 城市竞争力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是城市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它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等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三、城市经济发展模式1. 传统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传统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型城市、制造业城市和商贸城市等,它们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工业制造和商业服务等传统产业,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大,发展模式比较单一。
2. 新型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新型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城市、创新型城市和服务型城市等,它们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新型产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小,发展模式比较多样化。
城市经济学重点word资料16页
一、名词解释1.城市基础部门:指那些向城市域外出口产品和劳务而为城市带来收入的部门。
2.城市经济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系统的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组合状态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3.“当斯定律”(Downs Law):在政府对城市交通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引发新的道路需求,而交通需求总是超过道路供给。
4.就业: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愿望的人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5.乘数效应:指基础部门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城市经济整体规模增长的倍数在数量上等于城市整体部门(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之和)与城市基础部门之比。
6.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
7.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简略定义: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8.城市政策:是由政府部门或相关组织制定的旨在影响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制度、法规、计划或大型活动的总和。
9.失业: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10.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的综合,为社会生活与生产提供服务的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与基本条件,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1. 城市经济规模:是指城市经济的综合容量与范围,主要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资产规模、市场规模和经济当量。
12.城市经济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地域经济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到的经济中心作,以及由这种作用发挥而产生的效能。
13.集中系数:是指某一地区的某一经济部门,按人口平均的产量、产值等相对数,与全国或全区该经济部门相应指标的比值。
14.弹性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
(完整版)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第一章概论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
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第二章城市一、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2)建筑学解释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4)统计学解释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二、城市的基本特征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三、城市的产生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城市经济学重点
1.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标志为:美国学者威乐柏·汤普森于1965年撰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威廉·阿朗索于1964年发表的专著《区位和土地利用》。
2.城市经济学的渊源宏观背景:西方工业革命所引起的经济大发展和拓展海外市场;影响世界整体发展进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分水岭)学科渊源:亚当·斯密《国富论》;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德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等。
3.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早期发展:城市经济学诞生之后即迎来了快速发展中期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近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4.城市经济学概念以经济学的理念及方法为核心基础,借鉴相关学科知识,在围绕着城市现象展开研究的基础上,由较具共识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及理论学说体系所构成的,经济学的分支交叉学科。
5.国内城市经济学的发展初期引入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的初年新近发展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6.经济学概念经济学是以人们在稀缺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为核心研究对象,并进而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去研究其他有关社会现象的一门社会学科。
7.经济学核心假定理性人或经济人:微观经济学得以建立的最为基本的假定条件之一,是对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者的抽象。
(“人”为泛指,可以是参与经济活动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或“法人”)稀缺性和经济物品:稀缺性指社会上提供的东西总是少于人们想拥有的这一特定现象;经济物品指那些具有稀缺特性的物品。
8.需求与供给需求: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时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生产者(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9.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失效10.政府失灵政府不正当干预不仅未能实现期望目标,反而导致市场紊乱、资源低效配置,乃至公共物品生产和配置出现明显的不公正、不公平等现象。
城市经济学重点
城市经济学重点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中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城市的发展、运行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为您介绍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理因素往往是最初的诱因,如靠近水源、交通要道等。
资源的分布也会影响城市的位置,例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发展出工业城市。
经济因素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农产品能够养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从而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分工的细化使得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城市。
政策因素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的规划、投资和政策导向可以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或者引导城市向特定的方向发展。
二、城市的规模与经济效率城市规模是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经济效率可能越高。
这是因为大城市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能够共享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然而,城市规模过大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
这些问题会增加城市的运营成本,降低生活质量,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找到一个最优的城市规模,既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又能避免过度规模带来的问题。
三、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城市往往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
例如,一些城市以制造业为主,而另一些城市则以服务业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业结构会不断升级。
传统的制造业可能会逐渐向外转移,而高端服务业、创新产业等会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城市的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市场城市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合理利用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土地的用途包括居住、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等。
房地产市场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价的波动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成本,也会对城市的投资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城市经济学重点总结
经济学的概念内涵:经济学是以人们在稀缺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为核心研究对象,并进而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去研究其他有关社会现象的一门社会学科经济学的门类分支: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学。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各种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的是一个社会的各种总体经济问题。
以及对应的经济总量间的关系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目的在于解释经济事物运动与发展的内在规律。
规范经济学目的在于指导改善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结果生产要素:就是经济活动中所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生产要素分为四个类型: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和管理。
七个方面:土地、资本、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技术、制度、开放。
经济效率,指用最小的成本来得到最大的收益,因而与要素价格有关。
技术效率,指是在给定生产技术水平和要素质量条件下,投入的生产要素所能够生产出的做多产品量。
技术系数,指生产中各种要素之间的投入配合比例,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市场失灵: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明显缺陷,会在调节资源配置等方面发生失效现象。
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失效通常被称为市场失灵。
一、非理想状态所引发的市场失灵:1.信息的不完备 2.垄断 3.行业门槛;二、自身缺陷导致的市场失灵:1.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影响无论好坏,都无须因这种影响而索取回报或付出代价,这种影响为外部性。
2.公共物品:专指效用不可分割地影响到不确定的公众人群而无论这些人是否愿意为此支付代价。
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整体性。
3.社会公平政府管制方式:1征税和补贴2价格管制3配额政府失灵:政府不当干预不仅未能实现期望目标,反而导致市场紊乱、资源低效配置,乃至公共物品生产和配置出行明显的不公平不公正等现象。
政府失灵的经常表现形式包括:政府的干预导致市场出现供给的短缺或者过剩,政府的决策频繁变动导致市场调节信号紊乱,政府的干预导致市场激励失效,政府的行动效率低下导致社会整体资源浪费,政府的盲目扩张加大社会负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部门或者个人私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经济学复习要点整理【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第一章概论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
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第二章城市一、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2)建筑学解释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4)统计学解释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二、城市的基本特征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三、城市的产生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由于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异、区域的资源条件差异和技术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禅意,区域之间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分工生产,然后通过区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可以由比较优势来确定——区域比较利益只有在存在交换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比价利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并为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规模经济:当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带来更大产出的经济现象。
——存在规模经济时,生产必须在一定的规模上进行,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集中生产的产品数量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市场区域和运输成本三方面的约束。
——市场区域又取决于该地区的人均需求、人口密度及消费偏好。
(3)集聚现象(地方化/城市化经济):由于整个地区的某种产业规模或城市地区的规模而产生的空间集中的效益,而非个别厂商的规模经济产生。
——内部经济:个别厂商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在厂商之间或单个厂商之外的规模经济——正外部效应:当许多厂商集中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而这个地方能让其获得方便,使得厂商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
1、产生原因厂商集中可以促进专业化的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和创新2、分类地方化经济(专门化经济):地方化经济的正外部效应是由特定行业整体规模来实现的城市化经济(多元化经济):城市化经济的正外部效应则是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3、提高劳动生产率集聚经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人工资,使得大城市的工人具有更高的工资水平2)经济机制(1)习俗机制:资源空间配置由传统、习惯及王权或宗教力量所决定(2)市场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机制,是城市形成的最重要的机制(3)计划机制:依靠政府或计划机构的安排来配置资源的机制。
3)其他自然条件、交通、政治文化、区位四、城市经济的表象特征1)系统性从物质形态、产业结构、要素构成上看,城市经济表现为一个开放的、密集的空间经济系统。
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制约,构成了整体性运动。
城市的人口、物质、社会经济系统要协调发展,城市功能才能****2)互补性经济功能上的互补;内部经济系统之间的分工合作;内部经济构成和空间布局的协调3)外部性: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现象(1)积极的外部性影响:存在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地域社会收益的现象(2)消极的外部性影响:私人成本地域社会成本的现象4)区位性城市经济运行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特定有限空间的聚集、扩散、在聚集过程。
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就是城市经济运行的过程五、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空间集中的经济,可以说城市因空间集聚而产生,又因空间聚集而发展壮大。
空间聚集性(集中性)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
(1)空间聚集是城市吸引力的源泉(2)空间聚集是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3)空间聚集决定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形式六、城市界定1)最低居住人口标准(认为城市是一个人群聚集和居住的地域)2)最大功能标准(职业构成或主要经济活动标准)3)居民和房屋建筑密度标准(城市特征)4)行政区划标准(法律规范标准)七、城市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经济系统1)城市体系与城市经济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分工协作或相互竞争的紧密关系,区域的城市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相互结成规律性分布的城市体系。
城市经济的运行除了受政治、体制、政策、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外,城市体系对城市经济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探索城市体系与城市经济运行的关联就是理解单个城市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
2)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其规模大小、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大小和发展潜力,从而成为城市经济运行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
八、城市经济学的五个公理1)通过调整价格实现区位均衡2)自我强化效应产生极端结果3)外部性导致非效率——外部性: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有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4)生产受规模经济影响——投入要素的不可分割性、专业化因素5)竞争导致零经济利润——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使企业的利润率下降九、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索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机会成本小的具有比较优势分析:北方:每10分钟的机会成本是1件衬衣,当交易时间少于20分钟时,该交换才是有意义的1)谁家交易需要交易成本更少?机会成本高,则需要更少的交易成本2)专业化和交易的出现必然会推动城市的出现与发展?家庭间建立经济联系,双方直接交换,不需要中介机构,因而也没有城市存在的基础贸易城市的出现——受规模经济的影响商业企业的出现、商业企业的集聚——决定因素是区位【总结】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比较优势、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模型第三章微观经济学模型一、城市规模1)效用与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和通勤成本有关1、假设:城市人口增长的成本仅为提高了通勤时间假设依据:交通堵塞(额外交通成本)、城市范围大(更多时间)2、效用曲线3、结论城市规模增加的同时也提高了工资水平,是因为存在集聚经济和较高的通勤成本。
只要集聚经济效用很强,效用水平就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提高。
当集聚经济效用地域有通勤成本增加所导致的规模不经济时,效用水平将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降低4、统一城市工作的工人有相同的效用2)城市系统——劳动力如何在不同城市间进行分配1、假设:劳动总人口为600万,有3中分配模式:6个城市、3个城市、2个城市6个城市2个城市2、结论:工人的迁移行为将发生自我调节而非自我强化——大城市更具有稳定性而小城市则不具有小城市效用曲线具有正斜率,这是由于聚集经济效应要高于交通成本增加所引致的规模不经济大城市效用曲线具有负斜率,这是由于聚集经济效应要低于交通成本增加所引致的规模不经济——小城市容易出现迁移现象如果某一区域内有一个城市,其效用水平低于效用曲线的正斜率部分,就会出现城市规模过小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将引起自我强化式的迁移现象,并导致小城市逐渐消失,同时会促进其他城市的发展当城市规模过大时,这种自我强化相应将不会出现,因此这些大城市将继续保持无效率状态。
3)城市规模差异1、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差异:专业化城市不会发展得很大(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城市都体现了经济部门的综合性(或城市化经济特点明显)2、本地产品与城市规模:城市就业规模=产品输出部门就业量+为本地区服务的经济部门的就业量如果产品的人均需求量与生产该产品的规模经济有很大关系,那么即使小城市也能产生足够的需求;如果产品的人均需求量与生产该产品的规模经济没有相关性,那么这些产品将只会出现在那些消费者达到一定规模的城市。
4)城市规模分布1、等级-规模法则——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城市等级*人口数量是一个常数2、问题:研究的对象不是经济意义上的城市,而是行政意义或统计意义上的城市。
二、经济增长1)特征1、表现为GDP总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虑社会福利以及个人幸福2、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3、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2)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劳动、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教育、纪律、激励土地、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3)影响1、积极影响公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使再分配易于进行,促进收入分配平等;促进生活方式转变;提高一国的国际地位2、消极影响消耗大量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4)目标1、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2、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比例3、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况4、卫生、健康状况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5、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6、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三、城市经济增长1)形式从个体角度来看: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城市总就业人数的增长2)来源1、传统意义资本深化(人均资本—固定资本)、人力资本增长(知识技能—流动资本)、技术流程(创新-管理)2、地理学——聚集经济3)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增长1、一个城市创新所产生的外部效用将会向本地区的其他城市扩散。
城市间效用水平的差距将会随着劳动力迁移现象的出现而逐渐消失2、在一个较大范围内的有较多的城市,由于创新所带来的人均效用水平的提升将会很有限(更多的人分享创新的外部性效益)4)城市就业的增长1、就业的乘数效应2、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力需求曲线--替代效应:城市工资的增长促使企业用其他投入品(资本、原材料)替代价格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产出效应:城市工资水平的特高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企业也会因此而提高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