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游记诙谐的艺术风格

合集下载

西游记的诙谐幽默艺术

西游记的诙谐幽默艺术

西游记的诙谐幽默艺术《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诙谐幽默元素而脍炙人口。

它是一部巨大的奇幻故事,也是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精品。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西游记》中的诙谐幽默艺术。

首先,故事情节的设定是《西游记》中展现诙谐幽默的重要元素。

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位徒弟跟随唐三藏师徒四人一起西天取经,途中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物和事件。

这些故事情节的设定独特而离奇,既充满了幽默,又富有悟性。

例如,在“花果山水帘洞”一章中,孙悟空成为了猴王,盖了一座宫殿,建立了“大闹天宫”等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爆笑场景。

这些情节流畅自然,处处充满着调侃和幽默感。

其次,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西游记》中展现诙谐幽默的一个重要手法。

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位徒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他们不仅是师徒间的亲密伙伴,而且也是故事中最具幽默感的角色。

孙悟空机智聪明,猴性十足,常常以巧计化解危机;猪八戒喜欢吃懒做,嘴贫舌利,时常一副懒散搞笑的样子;沙悟净则是个沉默寡言却心地善良的角色。

他们之间的对话与互动经常成为故事情节和幽默元素的来源。

例如,在十分艰难的路途中,猪八戒常常会抱怨,而孙悟空则以狡诈手法引出他的懒散本性,令人捧腹大笑。

第三,语言表达也是《西游记》中展现诙谐幽默的重要手法。

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对话和描写,通过夸张、渲染和对比等手法,使读者感到诙谐和幽默。

例如,在与妖精斗法时,孙悟空会用一些夸张的言辞发表自己的厉害之处,令人捧腹大笑。

在与白骨精相遇的时候,孙悟空用凌厉的言辞来讽刺她的丑陋,展现了他的机智和幽默。

最后,讽刺与批评也是《西游记》中展现诙谐幽默的一个重要手法。

通过讽刺和批评,小说中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弊端和不足。

例如,在取经途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贪生怕死、懒惰腐败的官员,他们的形象经常被小说用幽默的笔法来描述,让读者感到滑稽可笑。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讽刺和批评,小说既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现实的一面,也表达了对这些现象的不满。

论《西游记》的奇幻美和诙谐性

论《西游记》的奇幻美和诙谐性

论《西游记》的奇幻美和诙谐性《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说中融合了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展现了一个跨越天地的奇妙之旅。

小说中充满了奇幻美和诙谐风格,本文旨在从这两方面分析《西游记》小说的特色之处。

一、奇幻美《西游记》中的奇幻美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场景和人物塑造上。

1. 场景小说中的场景可以被视为一座座奇幻之城,阐述了一个极为神奇的世界。

比如阐述了昆仑山、盘丝洞等奇幻美景,更突出的是“花果山水帘洞”这个奇妙之地。

该场景中描绘了大批猴子们挂在树上吃桃,这一画面细腻地描写了桃子的实物形态,更让人觉得这个地方富有生机和神奇色彩。

2. 人物人物塑造方面,孙悟空、唐三藏、猪八戒和沙悟净这四位主角展现了不同的特色和不同的魅力。

孙悟空是一个出色的勇士,他可以变成任何东西或者人,而且拥有神奇的武器和特殊能力。

唐三藏则是一个内心对佛教极其崇敬的僧人,他的品德和智慧与孙悟空正好相反,这更加充分展现出了《西游记》小说的多元性。

猪八戒则是个贪吃的饕餮之类,总是寻找美食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但他也能在紧要关头成为救世的英雄哦!最后,沙悟净的形象营造了一种机敏聪慧的形象,深受读者的喜欢。

二、诙谐性《西游记》许多情节和语言风格采用了幽默和诙谐的手法,这种风格被赞为是这个小说的标志之一。

小说中感性化的描写配上了幽默的语言,更突出了“外表装饰起到了辅助传递表意”的托底作用。

譬如“芝麻开门去,蛋黄进屋,蒜虾!亮堂堂的“一句秦广王语“比方说,这种异想天开的语言和诙谐手法,不仅唤起读者的欢乐和共鸣,更是将故事融合进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精神之中。

/ / 那个诙谐场景:八戒天灾猪八戒详细列举了自家的光辉信息,。

《西游记》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西游记》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原著首先不吝笔墨着意描写猪八戒的两大特点贪睡和贪吃,这显然强调了它极具喜剧意味的动物属性。一曰,猪八戒瞌睡。当睡意来临,天大的事也要丢到脑后。让他化斋,他钻到草堆里睡觉去了;让他巡山,他偷空儿来睡;甚至连打仗的时候也要去睡上一睡。在宝象国大战黄袍怪的时候,他打着打着便与沙和尚道:“沙僧,你且上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三十回)然后就一头钻到蒿草里睡觉去了,一直睡到半夜才醒。害得沙僧被妖怪捉了去。二曰,猪八戒贪吃。在取经路上对猪八戒最有吸引力的字眼是“斋”和“饭”。一路上,他常常因为吃不饱而嘟嘟囔囔地发牢骚。一顿饭吃了“一石面食,五斗米饭,几桌素食”,还嚷着“斋僧不饱,不如活埋”。(四十七回)一听到“吃”,连瞌睡都忘了。在寇员外的迎宾宴上,“你看那上汤的上汤,添饭的添饭,一往一来,真是如流星赶月。这猪八戒一口一碗,就是风卷残云”。临行时,猪八戒还把那“馒头、卷子、饼儿、烧果,没好没歹的,满满的笼了两袖”。(第九十六回)他无论何时都不忘一个“吃”。在小雷音寺,弥勒佛降服了黄眉怪,孙悟空救得唐僧师徒三人。猪八戒被救后,什么也没说,先哈了腰,跑到厨房找饭吃去了,而且吃了半锅。描写虽然夸张,但也恰如其分。但在对猪八戒,“猪”的本性的描写极具揶揄的同时,作者也写到了猪八戒的社会性,而且正是有了动物性与社会性的交织碰撞才让猪八戒的形象极尽诙谐。如书中第 Nhomakorabea十二回写道:
那呆子只管走路,怎知道身上有人,行有七八里路,把钉钯撇下,吊转头来,望着唐僧,指手画脚的骂道:“你罢软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马温,面弱的沙和尚!他都在那里自在,捉弄我老猪来跄路!大家取经,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来巡甚么山!哈哈哈!晓得有妖怪,躲着些儿走。还不彀一半,却教我去寻他,这等晦气哩!我往那里睡觉去,睡一觉回去,含含糊糊的答应他,只说是巡了山,就了其帐也。”那呆子一时间侥幸,搴着钯又走。只见山凹里一弯红草坡,他一头钻得进去,使钉钯扑个地铺,毂辘的睡下,把腰伸了一伸,道声“快活!就是那弼马温,也不得象我这般自在!” ﻫ在此一节中,充分显露了猪八戒的动物属性与成人后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其经历了由天神到猪妖的劫难,后被观音点化拜唐僧为师。虽然他此时的身份是唐僧的二徒弟,但却没有抹掉猪懒惰的本性——好睡。作为唐僧之徒,一方面,他恪守师命不可违的传统伦理道德听从师命,巡山;另一方面,好睡,贪吃,喜欢背后说人是非。就在这种碰撞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效果,在幽默诙谐的叙述中也透露出了一点点人性悲哀。而在“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情节中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总是在一次次地原谅自己的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进自己设置的陷阱里(在西瓜皮上摔跟斗)。(六十五回)但在曲折的取经道路上,猪八戒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甘愿为取经大业“抛头颅洒热血”。在诸多章节中,猪八戒无法超越人的社会性与所谓的物性(猪的习性)的界限。猪八戒的这一特点在大多数读者中也是存在的,这正好形成了共鸣——许多读者对八戒形象是又爱又怜,并且经常发现原来自己也与猪八戒一样在本我与自我的徘徊、斗争从而完成了一个入世的人生路途。ﻫ

西游记的诙谐幽默艺术

西游记的诙谐幽默艺术

西游记的诙谐幽默艺术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神魔小说。

作为一部古典小说,它融合了许多诙谐幽默的元素,让人读来耐人寻味、乐趣横生。

以下是《西游记》中的一些诙谐幽默艺术的特点:
1.笑料频出:《西游记》中充满了许多滑稽的情节和搞笑的对话,使得整个故事充满欢乐和趣味。

例如悟空调皮捣蛋、嫌猪八戒猪头等都成为了经典的笑料。

2.喜剧角色:小说中的四大主角悟空、八戒、沙僧和唐僧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其中猴王孙悟空更是天真烂漫、机灵活泼,是整部小说中最具喜剧色彩的角色。

3.对白妙趣横生:小说中的对白往往夸张幽默,充满巧妙的讽刺和反讽。

特别是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互动,经常让人捧腹大笑。

4.反转和戏谑:《西游记》中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情节反转和讽刺。

虽然是一部神话传说的作品,但在其中融入了对封建社会、官僚主义等现实问题的戏谑。

5.符号象征:小说中使用许多象征性的描写和形象,例如猪八戒代表懒惰和贪欲,沙僧代表忠诚和坚韧,这些象征增加了作品的幽默性。

总的来说,《西游记》在描绘神魔世界的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诙谐幽默元素,使得读者在欣赏其中的奇幻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也是《西游记》能够经久不衰,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浅论《西游记》的诙谐艺术

浅论《西游记》的诙谐艺术

福建师范大学 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浅论《西游记》的诙谐艺术 学习中心: 长沙竞男女子学校 专 业: 汉语言 学 号: 031f3h1016学生姓名: 董 强导师姓名: 蒋松源2005年 12 月 11 日装订线摘要《西游记》的诙谐艺术,不仅大大的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而且有效地丰富了《西游记》的审美价值。

《西游记》诙谐艺术的特色:首先是体现在人物形象上,二是渗透和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三是渗透和体现在文学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中。

《西游记》诙谐艺术特色为我们提供的创作经验是谐和庄的统一,作品诙谐风趣的艺术与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谐统一,它是作家艺术独创性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西游记诙谐艺术诙谐风格诙谐色彩交融契合互为表里游戏笔墨浅论《西游记》的诙谐艺术当你欣赏着《西游记》这部神奇的作品,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时;当你沉浸在作品涉笔成趣的妙境, 以至于常常哑然失笑时;当你回味着小说优美蕴蓄的情趣,情不自禁地被其吸引时;你不能不佩服作家那支生花妙笔,给小说所凝聚的诙谐意味是多么的浓郁和丰富!所谓诙谐性,也就是滑稽风趣的意思。

它是小说艺术中一种创造性特色, 即通过情节内容的叙写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得到完整的和谐的鲜明的体现。

《西游记》的诙谐艺术, 就是作者那富有个性的游戏笔墨的艺术结面, 它的形成, 不仅大大地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 而且有效地丰富了《西游记》的审美价值。

通观《西游记》全书其诙谐情境娇饶多姿,色调斑斓, 体现了吴承恩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和独特的审美方式。

《西游记》作者的这种诙谐笔墨, 全面地深入地体现在全书的内容、形式中和渗透在作品的形象描绘中。

一、诙谐艺术体现在人物形象上人物形象的诙谐艺术首先体现在人物性格上。

而在猪八戒身上表现得最集中最突出。

猪八戒的诙谐意味是那样浓烈, 就与他的性格刻画中浓重的游戏笔墨分不开, 猪八戒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充满谐趣的。

他有农民式的憨厚朴实, 却又自私懒惰、贪吃好色, 取经没有坚定性, 动不动就嚷着要分了行李再回高老庄去当女婿。

西游记的诙谐幽默艺术

西游记的诙谐幽默艺术

西游记的诙谐幽默艺术《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充满幽默和诙谐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通过描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幽默感和令人捧腹的诙谐风格。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小说中的主要角色。

唐僧是一个性格懦弱、容易受到惊吓的形象,他的胆小怕事和一本正经的态度引发了读者的笑声。

而孙悟空则是一个机智聪明、善于捉弄人的猴子,他的顽皮捣蛋和妙语连珠的言辞令人忍俊不禁。

猪八戒则以其憨厚可爱的形象和粗俗搞笑的语言成为了小说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角色之一。

沙僧虽然话不多,但他的呆萌形象和偶尔的愚蠢行为也令人忍俊不禁。

除了角色形象之外,小说中的情节也是充满幽默和诙谐的。

比如在取经路上,唐僧师徒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妖怪和困难,而这些困难往往是由孙悟空的聪明才智和猪八戒的愚蠢行为所引发的。

有时候,这些困难会让他们陷入绝境,但他们总是能够凭借着彼此的帮助和智慧化险为夷。

这些情节不仅令人捧腹大笑,也传递出了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团结、智慧和勇气。

此外,《西游记》中的语言也是充满幽默和诙谐的。

作者吴承恩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民间谚语等修辞手法,使得小说中的语言显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比如孙悟空常常会用一些幽默的话语来捉弄猪八戒,而猪八戒也会用一些粗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抱怨。

这些语言不仅令读者捧腹大笑,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总的来说,《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幽默和诙谐的经典之作,它的角色形象、情节和语言都充满了幽默感。

这部小说不仅令读者捧腹大笑,也传递出了团结、智慧和勇气等主题。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部小说,那么不妨去读一读它,相信你一定会被其中的幽默和诙谐所吸引。

《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手法解析

《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手法解析

《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手法解析引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幽默和讽刺的文学巨著。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旅程,并融入了大量讽刺的元素。

本文将对《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手法进行深入解析。

1. 幽默的描写1.1 突破常规《西游记》中幽默的描写常常突破常规,打破传统文学的桎梏。

例如,在小说中,作者以夸张和荒诞的方式描写了猪八戒的形象。

猪八戒虽然是个妖怪,但他笨拙而可爱,总是给读者带来欢乐。

1.2 掌握时机《西游记》的幽默描写还善于抓住时机。

无论是语言上的幽默或行动上的幽默,都恰到好处。

比如,当孙悟空遇到危险或者面对妖魔鬼怪时,他总是能用一句俏皮话或者一个有趣的动作来化解紧张气氛,引发读者的笑声。

1.3 对比冲突在幽默描写中,对比和冲突是常用的手法。

《西游记》中有许多有趣的对比和冲突,如唐僧和猪八戒之间的形象对比、孙悟空与唐僧的冲突等。

这些对比和冲突的描写既展现了角色的特点,也为故事增添了幽默元素。

2. 讽刺的手法2.1 社会现象的讽刺《西游记》中讽刺的手法主要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揭露和批评来实现。

作者通过小说中的虚构世界,细致地刻画了社会的种种丑态和腐败现象。

例如,讽刺修仙的人们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公益;讽刺官员贪污腐败,对百姓不闻不问等。

2.2 人性的讽刺除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小说还通过对人性的讽刺来揭示人们的各种弱点和丑陋。

例如,猪八戒的贪婪、孙悟空的狂妄自大都是对人性的讽刺。

通过这些讽刺,作者试图告诉读者应该懂得自省和反思,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3 宗教习俗的讽刺《西游记》中还对宗教习俗进行了讽刺。

虽然小说以西天取经为主题,但作者并不是盲目宣扬宗教,而是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宗教习俗的一些可笑之处。

例如,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常常遇到一些假和尚和伪道士,他们披着宗教外衣却从事一些欺骗和迷信的行径。

3. 幽默和讽刺的作用3.1 娱乐读者《西游记》作为一部幽默的小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娱乐读者。

论西游记的奇幻美和诙谐性

论西游记的奇幻美和诙谐性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西游记》的奇幻美和诙谐性作者张开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职称教授邮编457000联系电话论《西游记》的奇幻美和诙谐性张开摘要:《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它又是一部神魔小说。

以其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怡神悦目、启迪心志,一直被读者所珍视。

诙谐性是其一大艺术特色,其不仅在形象描绘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诙谐性,同时其中穿插的大量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奇幻美以及喜剧色彩和诙谐性,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格调。

通过古怪鲜明的人物形象,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而表现出了一个带有现实主义意味的神话世界。

小说在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背后所透射出的正是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西游记》;奇幻美;诙谐性;人生哲理《西游记》是一部老少欢迎、妇孺皆爱的作品,面对各种层次的欣赏者,尤其能体现出其多重价值。

在我国丰富的古典文学遗产中,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这部巨著这样拥有广泛的喜爱者,特别是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

多少年来,人们对《西游记》的研究可谓详尽矣!从小说来源及作者的考证,小说的社会意义,小说的主题,到小说的艺术成就,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情节结构,一直到小说的神魔结构,小说的世俗化,小说的幻想艺术,小说的宗教色彩等,可谓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从各方面对《西游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它作为一部累积型的长篇小说,其整体内含十分丰富的。

它有总体性的寓意,也有局部性的象征。

一、诡异想象极度夸张的奇幻美儒家文化向来以入世为宗旨。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求实精神,影响了人们对神话的理解。

道教兴起之后,对中国神话又进行了一番改造。

一些神话人物又成为道教的崇信神。

然而,奇幻文学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奇幻描写不是为了渲染耳目,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而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

美猴王通过各种艺术载体的传播,早已誉满全球,风靡不衰,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脍炙人口的童话艺术形象相媲美。

西游记的幽默与谐趣

西游记的幽默与谐趣

西游记的幽默与谐趣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还融入了大量幽默和谐的元素。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西游记的幽默与谐趣。

一、角色形象的幽默与谐趣西游记中的角色形象个个独特、充满幽默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孙悟空,他机智聪明、顽皮调皮,行为举止充满幽默元素。

他的变化万千的本领常常让读者捧腹大笑,比如他变成小猪过河和和尚共行、嘴里叼着黄财神和龙王商议等等。

而猪八戒则是一个贪吃嗜睡又爱撒泼的角色,他的内外形象的反差使他成为故事中的一大笑料。

沙和尚则以他的直言不讳和倔强的性格赢得了读者的共鸣。

二、情节安排的幽默与谐趣西游记的情节安排十分巧妙,在紧张刺激的故事背后融入了大量的幽默元素。

比如唐僧一行人在旅途中遇到各种奇遇,面对一系列荒诞可笑的情况,这种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让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猪八戒为了追求美女青蛇而被青蛇诱骗的情节,不仅揭示了猪八戒的贪财贪色的一面,也展现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三、语言表达的幽默与谐趣西游记的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极富幽默感。

作者通过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比如,作者形容唐僧的嘴巴时说:“唐僧这一咬,活像破铜鍼上的蜜麻脾气的虫”,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幽默。

另外,作者还使用了很多俚语和口头禅,如“鬼鬼祟祟”、“念个紧箍咒,山又不能进”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产生亲切感,加深了阅读的趣味性。

四、对社会现象的幽默讽刺除了个人角色和情节上的幽默与谐趣,西游记还独具特色地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幽默讽刺。

比如,孙悟空在盘丝洞遇到的六个女妖,她们生活在一个只追求美色的世界中,但最终却因为虚荣和争斗而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这一情节讽刺的是当时的封建社会和女性的局限。

这种挖苦和讽刺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是一种启发,也能给读者带来欢乐。

总结起来,西游记以其丰富的角色形象、巧妙的情节安排、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幽默讽刺,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

浅析西游记诙谐的艺术风格解读

浅析西游记诙谐的艺术风格解读

浅析《西游记》诙谐的艺术风格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西游记》滑稽诙谐艺术风格的主要体现 (2)(一)故事情节 (2)(二)小说的语言 (4)(三)作品的艺术形象 (5)1、孙悟空的形象 (6)2、唐僧和猪八戒的形象 (7)二、产生滑稽诙谐效果的艺术手法 (9)(一)形象塑造 (10)(二)情节安排 (10)(三)艺术构思 (12)浅析《西游记》诙谐的艺术风格摘要:名列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我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是吴承恩用他手下那支生花妙笔,倾心撰就的一部堂皇巨著。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诙谐意味的作品并不少见,但诙谐性表现得最深重、最突出,风趣笔墨运用得最集中、最成功的当推《西游记》。

在这里,笔者就试述一下《西游记》滑稽诙谐的体现及其产生滑稽诙谐效果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西游记》艺术风格诙谐多少年来,人们对《西游记》的研究可谓详尽矣!从小说来源及作者的考证、小说的社会意义、小说的主题,到小说的艺术成就、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再到小说的神魔结构、世俗化、幻想艺术、宗教色彩等,可谓形形色色、林林总总。

但作品给笔者留下较深印象并想提出来分析的,却是小说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

很多人对小说中体现出的“亦谐亦谑,寓嘲寓讽”的风格并不大重视,例如胡适。

他经过考证和研究,认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它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全文以诙谐滑稽为宗旨”。

这种看法诚然有它的一定道理,但却有失偏颇。

在今天看来,玩世主义并不一定是《西游记》诙谐滑稽的准确概括。

因为,玩世主义是以消极的态度轻蔑世事、游戏人生的,而《西游记》的社会态度和人生哲学却是积极向上的。

它不只是对社会生活作旁观的、不负责任的挖苦和批评,而且对理想人物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西游记》的诙谐性是一大特色。

作者吴承恩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张开艺术想象的翅膀,用纵横驰骋的绚丽幻象,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宏大的结构和壮阔的场景,加上离奇优美的笔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完整生动、琦玮璀璨、神奇莫测的神话世界,曲折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图景。

西游记幽默与讽刺的艺术展现

西游记幽默与讽刺的艺术展现

西游记幽默与讽刺的艺术展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之一,被誉为神话小说的经典之作。

其一大特色就是以幽默与讽刺的方式展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这种艺术手法使得小说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也凸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深刻触动。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西游记》中幽默与讽刺的艺术展现。

首先,幽默与讽刺体现在小说中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上。

四位主角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个性迥异、形象鲜明,每个人物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读者产生笑声。

例如,孙悟空机智聪明,他以变化多端的手段哄骗妖精,使之自毁前程;而猪八戒则因为贪吃贪玩而搞出一系列笑话;沙僧虽然沉默寡言,但经常在关键时刻以幽默的方式调侃其他人物;唐僧作为高僧却常常出现天真无邪的一面,被上天的安排所愚弄。

这些人物形象的幽默与讽刺有力地将小说的气氛推向高潮,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欢乐。

其次,幽默与讽刺在《西游记》中展现为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戏谑。

作者借助小说中人物的经历和对话,对封建社会的愚昧、虚伪和腐败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例如,孙悟空在花果山与其他猴子共同生活,但当他去拜师学艺时,却被其他猴子视为异类,甚至遭到嘲笑。

这种现象明显反映了社会中对于不同的歧视和排斥。

另外,作者通过唐僧一行人与妖魔鬼怪的斗争过程,嘲笑了封建社会中官僚腐败和私心极重的现象,抨击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这些讽刺不仅在小说中展示了封建价值观的荒谬,更深挖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引起读者的思考。

第三,幽默与讽刺在小说中还体现在对人性弊端的调侃上。

《西游记》中的人物虽然是神仙妖怪,但他们的形象却与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人类极为相似。

通过猪八戒的贪婪、妄想与淫荡、沙僧的懒散与迟钝、唐僧的固执和傲慢,作者幽默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

这种调侃不仅给小说增添了一份现实主义的味道,也引发读者对自身人性的思考。

总之,《西游记》以其幽默与讽刺的艺术展现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并通过戏谑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

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使得小说更具趣味性和深度,引发读者的共鸣。

论西游记的谐趣描写艺术

论西游记的谐趣描写艺术

论西游记的谐趣描写艺术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谐趣描写艺术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谐趣描写艺术是指通过幽默、夸张、夸张和荒唐的手法,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讽刺和调侃,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西游记中充满了这种艺术手法的描写,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欢乐和轻松的氛围。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角色最能代表谐趣描写艺术。

他是一个有着超凡能力和机智聪明的猴子,但他也有着一些缺点,比如好吃懒做、爱耍滑头等等。

这些缺点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对他产生了共鸣。

孙悟空的个性和行为举止都充满了幽默和夸张,比如他以水帘洞为家,自称齐天大圣,和妖怪斗智斗勇等等。

这些描写都带给读者无尽的欢笑和娱乐。

除了孙悟空,其他角色也都展现了谐趣描写艺术。

比如猪八戒这个角色,他是一个贪吃懒做、淘气无知的妖怪,但他又充满了善良和正直。

他的形象给人一种可爱又搞笑的感觉,他常常被描写成不停地吃,或者被妖怪欺负但又不服输。

这些描写都让读者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喜爱和欢乐。

另外,西游记中还有很多关于神仙、妖怪、妖精等等的描写都充满了谐趣。

比如猪八戒和妖怪的斗智斗勇、妖怪的形象和行为举止都充满了夸张和荒唐。

这些描写让读者不仅能够欣赏故事的情节,还能够从中获得乐趣和快乐。

总的来说,西游记的谐趣描写艺术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欢乐和轻松的氛围。

通过
对角色和情节的夸张、幽默和荒唐的描写,作者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了无尽的乐趣和快乐。

这也是西游记能够经久不衰、被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论《西游记》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讲解学习

论《西游记》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讲解学习

论《西游记》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论《西游记》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四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古典作家吴承恩用他手下那支生花妙笔,倾心撰就了一部堂皇巨著《西游记》。

作者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大胆地张开艺术的想象翅膀,用纵横驰骋的绚丽幻象,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宏大的结构和壮阔的场景,加上离奇优美的笔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完整生动、琦玮璀璨、神奇莫测的神话世界,曲折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图景。

由此《西游记》成为了我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并名列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被称为我国明代小说的“奇书”。

多少年来,人们对《西游记》的研究可谓详尽矣!从小说来源及作者的考证,小说的社会意义,小说的主题,到小说的艺术成就,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情节结构,一直到小说的神魔结构,小说的世俗化,小说的幻想艺术,小说的宗教色彩等,可谓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从各方面对《西游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但作品给笔者留下较深印象并想提出来分析的,却是小说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

很多人对小说中体现出的“亦谐亦谑,寓嘲寓讽”的风格并不大重视,例如胡适。

他经过考证和研究,认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它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全文以诙谐滑稽为宗旨”。

①这种看法诚然有它的一定道理,但却有失偏颇。

在今天看来,玩世主义并不一定是《西游记》诙谐滑稽的准确概括。

因为,玩世主义是以消极的态度轻蔑世事、游戏人生的,而《西游记》的社会态度和人生哲学却是积极向上的。

它不只是对社会生活作旁观的、不负责任的挖苦和批评,而且对理想人物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实际上,《西游记》的诙谐性是一大特色。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诙谐意味的作品并不少见,但诙谐性表现得最深重、最突出,风趣笔墨运用得最集中、最成功的当推《西游记》。

明代陈元之《<西游记>序》就曾赞誉它为“意近滑稽之雄”。

《西游记》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Microsoft-Office-Word-97-2003-文档

《西游记》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Microsoft-Office-Word-97-2003-文档

《西游记》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严肃的民族”,取经之事是为神圣,但吴承恩先生却极尽诙谐地在其创作中师人匠意,率性而为,从而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传奇篇章。

《西游记》作为一部可圈可点的极具喜剧色彩的长篇小说,其人物的形象性及语言的个性化描写等方面都充满了幽默诙谐的美学情调。

原著中许多情节“挖苦揶揄则取当时世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而形成了百回《西游》独特的幽默诙谐的艺术品位。

本文试从文中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碰撞和游戏笔墨的情趣表现作为出发点,浅论几点关于上述论题的拙见,期待对百年西游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字:《西游记》幽默诙谐语言特色《西游记》是对中国古典主义美学模式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创新。

书中既包涵了各种喜剧因素又充满了童趣,极具神魔色彩,这对后世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四游记》等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有一定的世俗情调,细研文本,也不难看出这种浓重的世俗味。

因此有必要强调一下本文所说的幽默诙谐并不是简单的指其可笑性,而更侧重于文学作品本身的以一种高超的表达技巧所到达的刺世作用。

本文将从书中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性的碰撞和语言的运用两方面对小说这一幽默诙谐的世俗情调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著名社会学家史蒂夫·戴伦曾经把人的精神层面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

人本身有一种自然的心理状态,不受任何东西的束缚,同时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人扮演一定的角色,因此必定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存在。

(宋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用下的双面人》)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矛盾。

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表达为“礼教”束缚下的社会性和自然人性的碰撞。

而这一碰撞,在百回西游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游记》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妖怪都是由某一动物异化而成,而当动物异化成妖时亦相应烙上了人的社会性的烙印,从而具备了人的七情六欲。

因此,这些妖怪身上交织着动物属性与转化为人之后社会性的矛盾与冲突。

在两者的碰撞中,形成了《西游记》中诸多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读者在那些碰撞中找到愉悦,同时也隐隐看到人类自身的影子,颇有一种挖苦意味。

西游记读后感幽默与戏谑的文学风格

西游记读后感幽默与戏谑的文学风格

西游记读后感幽默与戏谑的文学风格西游记读后感——幽默与戏谑的文学风格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独特的作品,它以其幽默和戏谑的文学风格而闻名于世。

阅读完西游记后,我深受其幽默感和戏谑态度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西游记中幽默与戏谑的文学风格,并阐述这种风格对整个作品的影响以及对我个人的触动。

首先,西游记以独特的幽默方式展现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作者吴承恩通过描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等角色的言行举止,赋予了他们生动的个性和幽默的特质。

比如,孙悟空作为一个调皮捣蛋的猴子,常常使用滑稽而夸张的手法来对抗妖魔鬼怪。

他身手敏捷、机智灵活,经常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欢乐和惊喜。

其次,西游记的幽默文学风格还表现在对现实社会的戏谑讽刺上。

小说中通过对人性的描绘,对社会现象进行讽刺与嘲笑,以达到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思考。

比如,唐僧作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僧人,经常遭遇各种困难和诱惑。

而猪八戒则代表了人的贪婪和懒惰,他以愚蠢和滑稽的形象展现出人性中的弱点和缺点。

这些形象的塑造和描绘直接戳中了社会现实,虽然幽默,但其中所蕴含的讽刺与思考令人深思。

此外,西游记的幽默与戏谑不仅体现在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上,也体现在语言和对白的运用上。

小说中的对话通常带有一种讽刺和嘲笑的色彩,通过夸张、对比等手法,笔墨间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幽默效果。

比如,猪八戒的口头禅“我愿意,我愿意”成为了他的代表性台词,这一简单的表达方式透露出他的贪婪和懒散的本性,同时也带给读者不少欢乐。

西游记的幽默与戏谑的文学风格对整个作品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这种幽默风格为整个故事增色不少,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尽管西游记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不少问题,但它通过幽默的方式使得这些问题更加容易为读者接受,并在不知不觉中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其次,幽默与戏谑的文学风格还使得西游记独树一帜,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独特的作品。

个人而言,阅读西游记让我体验到了幽默和戏谑带来的欢乐。

《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诙谐幽默,充满奇趣,是《西游记》艺术风格的特色。

作者吸收了传统俳谐、民间笑话的成功经验,涉笔成趣,笑料丛生。

夸张时,锋芒毕露,使人捧腹喷饭;含蓄时,旨微语婉,令人会心微笑,其中既有对世态风俗的讽刺调侃,也有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悉心体察。

小说的“奇趣”,既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关,也与作者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结合起来表现有关。

如孙悟空的热爱自由、不受拘束、勇于反抗等特点,体现着人性的欲求;而他的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则是人们自由幻想的产物;他的机灵好动、淘气捣蛋,又是猴类特征和人性的混合。

而那些庄严尊贵的神佛,在作者笔下也时常显出滑稽可笑的面貌,如玉皇大帝的怯懦无能;太白金星的迂腐且故作聪明;观音菩萨在欲借净瓶给孙悟空时,还怕他骗去不还,要他拔出脑后的救命毫毛作抵押,这些情节不禁令人发噱,而且表现出世俗欲念无所不在,人所难免的意识。

其实就是小说中的诸多妖魔鬼怪,也并不尽是丑恶恐怖的,好些妖魔原本是从天界逃脱出来,到了人间逍遥上一阵,做些恶事,或完成其风流宿缘,仍又回天界勤修苦炼,这与沙僧、猪八戒的经历并无根本的区别,所以这些妖魔鬼怪的故事,也让人读得饶有趣味。

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

如在猪八戒的塑造上,其好吃懒做,贪财爱色,弄巧进谗,都受到轻重不同的嘲讽。

对唐僧的无能,作者只是讥笑;但当他无情地诵念紧箍咒时,作者却通过行者的无辜受苦,八戒的幸灾乐祸,妖精的逞威行暴,以及唐僧本人的自己造遇险难,毫不容情地进行尖锐的批判。

即使对孙悟空“秉性高傲”的特点,作者也不时安排一些局部的失败,给予善意的嘲讽。

例如“二借芭蕉扇”时,作者故意让他没学到缩小扇子的口诀,结果就出现这样一副姿态:一个身长不满三尺的汉子,竟趾高气扬地扛着把一丈二尺的大扇,这种不成比例的形体对比,艺术地讥讽了孙猴子的自满。

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手法

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手法

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手法在古代文学中,中国经典之一的《西游记》以其幽默和讽刺的艺术手法而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所展现的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在塑造角色形象、揭示社会现象以及反映人性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角色形象《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首先体现在各个角色形象的刻画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灵活多变的孙悟空。

孙悟空既是一只厉害的齐天大圣,又常常展现出令人捧腹的幽默和滑稽的一面。

他以其机智和聪明才智,不仅作为唐僧取经的护法,同时也以其独特的方式,打破常规和传统,经常情景喜剧的形式戏谑其他角色。

这种幽默与讽刺手法使得读者在欣赏的同时,对孙悟空的形象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社会现象的揭示《西游记》通过幽默与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既有社会风气的讽刺,也有文化习俗的挖苦。

例如,在取经过程中,唐僧一行人遇到了许多官员和平民百姓,这些角色往往以滑稽可笑的形象出现。

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也有助于对于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这种幽默与讽刺的手法使得《西游记》成为一部富有时代背景和社会批判的文学作品。

三、人性的反映《西游记》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刻画了各个角色的人性,展示了他们善良、贪婪、愚蠢、聪明等多样的一面。

其中,孙悟空作为猴性之王,既具有高尚的品德,又有时表现出贪婪和傲慢的一面。

唐僧作为师父,既有威严的形象,也因为自身的软弱而多次遭遇危险。

此外,沙和尚、猪八戒等角色也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通过他们不同的行为举止和语言表达,贯彻了幽默与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艺术手法既赐予角色以生动的个性,也使读者对于人性之本质有更深刻的思考。

四、幽默与讽刺的表现形式《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艺术手法丰富多样,除了角色形象塑造之外,还通过对话、场景描绘以及小故事的穿插等方式进行表现。

其中,对话的幽默和讽刺是最常见的手法。

角色之间的对话常常带有嬉笑怒骂的语气,通过角色之间的互相戏谑和调侃,展示了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个性。

《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手法

《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手法

西游记中的幽默与讽刺手法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所著,通过描绘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物形象、民俗文化和宇宙观念。

作为一部有着至高无上意义的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中既有严肃的道德教化成分,也贯穿了众多幽默与讽刺的手法。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所运用的幽默与讽刺手法,并通过具体案例来加以阐述。

幽默手法1. 对话幽默《西游记》中的对白常常采用夸张和荒诞的手法,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展现出幽默效果。

例如在第二十回中,悟空与沙僧争论各自有多少势力时,悟空自称能够变化成三个人头三千只臂。

这种夸大其词和滑稽可笑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发笑。

2. 角色形象幽默《西游记》中塑造了一系列活泼有趣、充满幽默感的角色形象。

比如悟空机智聪明、善于玩弄文字游戏;八戒贪吃爱占小便宜,但又呆萌可爱;沙僧笨拙但忠诚等等。

这些角色的特点和行为给读者带来欢乐。

3. 情节幽默《西游记》中的情节往往采用出人意料和荒诞不经的手法,打破常规,产生了许多笑料。

例如三藏拜佛祈福时被偷走衣裳、悟空与牛魔王比试舌头的段子等等。

讽刺手法1. 捧与讽刺相结合《西游记》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对恶劣行径进行批评和讽刺,并通过幽默手法加以掩饰。

例如猪八戒形象上被塑造得滑稽可爱,但同时也是贪心懒惰、不守规矩的化身,可以看作对某种社会现象或个人缺点的嘲笑。

2. 社会讽刺《西游记》作为一部寓言小说,往往运用幽默讽刺方式来批评和揭示社会问题。

比如虾兵蟹将这一形象既是可笑的,又是对权贵和武力援助的讽刺;而妲己之类的妖怪形象则体现了对人性黑暗面的讽刺。

3. 宗教与权力的讽刺《西游记》以佛教为背景,但其中也并不完全赞同僧侣、神仙或王朝的权力。

通过描绘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并通过幽默手法进行调侃,展现了对宗教与权力的淡化与观点。

结论通过对《西游记》中幽默与讽刺手法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在道德教化与文化批评中融入了大量有趣的元素。

论述西游记的谐趣描写艺术

论述西游记的谐趣描写艺术

论述西游记的谐趣描写艺术《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变化多端的神怪世界。

作者在写作时充分运用了诙谐和多彩语言展示人物性格,推进故事的不断发展。

让读者读后不禁开怀大笑,拍手称快。

独特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巧妙的艺术结构,构成了流传于世的《西游记》。

1、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

举几个例子,比如孙悟空这个形象,他一出生就具有仙气,他是花果山的一个仙石。

里头含了仙胎,迎风化为石猴。

一出生就会走路爬行,两眼露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上天,从这些描写就能看出仙气。

但同时他又具有魔气。

2、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深刻显示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斗争越复杂,人物内心展现就越充分。

作者用瑰丽的、幻想翅膀把我们带入一个又一个的神仙洞府,带到深山恶水中,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殊死搏斗,在这种斗争中描写双方,来塑造人物形象。

3、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西游记》书中幽默、讽刺的手法处处都见,所以胡适当年说它“游戏笔墨”。

我们看孙悟空,既是个英雄,又很幽默,他不显得古板,而是跟谁都诙谐,开玩笑。

到天宫见到玉帝,求人办事,也是唱个喏便走,不是很有礼貌,而且如果他的要求没被满足,就折腾,玉帝也怕他。

他去借丹,太上老君说不借。

他说,那好,你说不借那就好,可就别怪我了。

太上老君害怕,赶紧掏出一粒丹给他了。

因为太上老君知道不给这一粒丹,说不定多少粒丹都没有了。

孙悟空这种说话的方式很幽默的。

西游记中的幽默艺术探析

西游记中的幽默艺术探析

西游记中的幽默艺术探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作为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它包含了众多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幽默艺术。

本文将就西游记中的幽默艺术进行深入探析。

一、言辞幽默西游记中的幽默艺术首先体现在言辞上。

作者以精巧巧妙的表达方式,让人读来发出阵阵笑声。

例如,《西游记》第一回,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他对四大天王华岳、东岳、中岳、西岳发出挑战,而四大天王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无比尊崇,不忍和猴子搏斗。

这时,孙悟空说出了一段极具幽默感的台词:“你们四个小地方的水陆大会却敢行诡计,自称众神之首,替天行道,不护我斗战胜佛之名不护!”这一段话巧妙地调侃了四大天王,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反讽之力,给读者带来了欢乐的笑声。

二、角色形象幽默西游记中的幽默艺术还可以从角色形象的设定上进行分析。

小说中的众多人物个性各异,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幽默特质。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孙悟空。

他机智灵活、喜欢戏弄别人的性格使得他成为整个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幽默人物。

例如,孙悟空喜欢模仿人类的行为,将人类的语言和习俗带入神仙、妖魔的领域,与其他人物产生了许多的幽默冲突和笑料。

这种突破性的设定和形象刻画使得西游记成为一部充满幽默的作品。

三、情节幽默西游记的情节设置也充满了幽默色彩。

通过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作者为读者带来了欢乐和娱乐。

例如,第七回中,孙悟空在女儿国与白骨精斗法,其中一环节是他们用手灯照亮自己的面孔,结果白骨精却吓得退后了,因为她一看见自己的脸,被吓得觉得自己已经丧命。

这一情节巧妙地运用了恐惧和幽默的元素,使得读者在欢笑之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真正恐怖事物的嘲讽。

四、对社会现实的嘲讽除了个体的幽默之外,西游记中还有许多针对社会现实的嘲讽和讽刺。

通过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作者将社会现象抽象化并加以戏剧化,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批评。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处的花果山被描绘为一个盛产美酒佳肴的地方,相比之下,人间的天庭却是一片贫瘠破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西游记》诙谐的艺术风格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西游记》滑稽诙谐艺术风格的主要体现 (2)(一)故事情节 (2)(二)小说的语言 (4)(三)作品的艺术形象 (5)1、孙悟空的形象 (6)2、唐僧和猪八戒的形象 (7)二、产生滑稽诙谐效果的艺术手法 (9)(一)形象塑造 (10)(二)情节安排 (10)(三)艺术构思 (12)浅析《西游记》诙谐的艺术风格摘要:名列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我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是吴承恩用他手下那支生花妙笔,倾心撰就的一部堂皇巨著。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诙谐意味的作品并不少见,但诙谐性表现得最深重、最突出,风趣笔墨运用得最集中、最成功的当推《西游记》。

在这里,笔者就试述一下《西游记》滑稽诙谐的体现及其产生滑稽诙谐效果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西游记》艺术风格诙谐多少年来,人们对《西游记》的研究可谓详尽矣!从小说来源及作者的考证、小说的社会意义、小说的主题,到小说的艺术成就、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再到小说的神魔结构、世俗化、幻想艺术、宗教色彩等,可谓形形色色、林林总总。

但作品给笔者留下较深印象并想提出来分析的,却是小说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

很多人对小说中体现出的“亦谐亦谑,寓嘲寓讽”的风格并不大重视,例如胡适。

他经过考证和研究,认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它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全文以诙谐滑稽为宗旨”。

这种看法诚然有它的一定道理,但却有失偏颇。

在今天看来,玩世主义并不一定是《西游记》诙谐滑稽的准确概括。

因为,玩世主义是以消极的态度轻蔑世事、游戏人生的,而《西游记》的社会态度和人生哲学却是积极向上的。

它不只是对社会生活作旁观的、不负责任的挖苦和批评,而且对理想人物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西游记》的诙谐性是一大特色。

作者吴承恩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张开艺术想象的翅膀,用纵横驰骋的绚丽幻象,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宏大的结构和壮阔的场景,加上离奇优美的笔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完整生动、琦玮璀璨、神奇莫测的神话世界,曲折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图景。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诙谐意味的作品并不少见,但诙谐性表现得最深重、最突出,风趣笔墨运用得最集中、最成功的当推《西游记》。

明代陈元之《<西游记>序》就曾赞誉它为“意近滑稽之雄”。

在这里,笔者试就《西游记》所体现出的滑稽诙谐来说说它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

一、《西游记》滑稽诙谐艺术风格的主要体现(一)故事情节《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幽默小说,充满了中国式的幽默,用孙悟空的话说,就是“我这笑中有味”。

(第三十二回)一部《西游记》,充满了谐谑,也充满对世道人心的深刻体察。

这一特点在作品的故事情节中可谓比比皆是。

例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

师徒四人离开流沙河,又来到一处境地。

有黎山老母、南海观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化作美女来考验四人的求佛之心。

孙悟空与沙僧倒也罢了,“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

”以至于后来他按捺不住,暗地里跑去与众女“私订终身”,在后堂又与众女玩起了“撞天婚招女婿”。

最后又穿上了“珍珠汗衫”,却落了个“疼痛难禁,绷杀我了”的后果。

看到这些令猪八戒丑态百出的场面,真个使读者忍俊不禁。

又如第三十四回,孙悟空与平顶山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相斗,不小心被妖怪的紫金葫芦吸了进去。

这葫芦装人,只消一时三刻,就化为脓了。

妖魔只等摇得响再揭封口的帖儿:行者听得道:“我这般一个身子,怎么便摇得响?只除化成稀汁,才摇得响是。

等我撤泡溺罢,他若摇得响时,一定揭帖起盖,我乘空走他娘罢!”又思道:“不好!不好!溺虽可响,只是污了这直裰。

等他摇时,我但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老孙再走罢。

”你看,在这要命的时候,他担心的却是污了直裰!哪有半点畏惧之心,也使读者不禁莞尔,从而使这一形象更加完美饱满。

也正印证了唐僧评价他的一句话:“别人胆大,还是身包胆;你的胆大,就是胆包身。

”这里也反映了作者的幽默。

作品的故事情节中还体现出了一种冷嘲热讽。

锋芒所向,远远越出个人性格缺陷以外,它更深刻的指向具有社会性原因的弊病。

因而冷嘲热讽所引起的审美快感,是直接对这种弊病和产生这种弊病的社会性根源的斥责和批判。

第四十四回写车迟国灭僧的情景的办法是:“各府州县乡村店集之方,都有一张和尚图”,“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逃”。

这种夸张是滑稽笔墨,但作者把气氛渲染得越恐怖,事情就越显得荒唐,嘲讽的意图也就更强烈,读者由此所引起的讥笑中当然也就包含有更多的批判性,带有对这类现象的深刻的否定意义。

同一回,孙行者等变三清捉弄妖精,猪八戒把三清神像丢进“五谷轮回之所”;接着,小说写了呆子的一番祝祷:“三清,三清,我说你听。

远方到此,惯灭妖精。

欲享供养,无处安宁。

借你坐位,略略少停。

你等坐久,也且暂下毛坑。

你平日家受用无穷,做个清净道士;今日里不免享些秽物,也做个受臭气的天尊!”语气和行为都类似恶作剧,但浓烈的诙谐意味中渗透着深刻的含义。

不仅包含着鲜明的爱憎倾向,实质上还表明了对某些事物的批判。

《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迭荡起伏,饶有趣味。

当人们被作品诙谐性的描写所感染而欢然失笑时,是以最坦率最诚实的态度,表示了对这一诙谐性描绘所针对的某些现象和事物的微妙的倾向性,透露出对作者通过描绘所寄寓的美好启示的衷心接受。

(二)小说的语言《西游记》小说中语言的滑稽诙谐性可谓一绝。

小说的滑稽语调,妙言趣语,常常是冲口而发、了无定则,既能解颐,又耐寻味,例如第二十六回,三星来到五庄观,作品写道:那八戒见了寿星,近前扯住,笑道:“你这肉头老儿,许久不见,还是这般脱洒,帽儿也不带个来。

”遂把自家一个僧帽,扑的套在他头上,扑着手呵呵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加冠进禄’也!”那寿星将帽子掼了,骂道“你这个夯货,老大不知高低!”八戒道:“我不是夯货,你等真是奴才!”福星道:“你倒是个夯货,反敢骂人是奴才!”八戒又笑道:“既不是人家奴才,来道叫做‘添寿’、‘添福’、‘添禄’?”作者在这里用了插科打诨式的描写,随意点染,却又妙趣横生,表现为一种滑稽意味,又如第三十二回,有个日值功曹来报信,说是前面有一伙毒魔狠怪,吓得唐僧魂飞魄散。

孙悟空却满不在乎地与功曹所变樵子开玩笑,讨论妖魔既要吃他们,不知怎么吃法,说什么蒸着吃,“疼倒不忍疼,只是受些闷气罢了。

”樵子道:“和尚不要调嘴。

那妖怪随身有五件宝贝,神通极大极广。

就是擎天的玉柱,架海的金梁,若保得唐僧和尚去,也须要发发昏哩。

”行者道:“发几个昏么?”樵子道:“要发三四个昏哩。

”行者道:“不打紧,不打紧。

我们一年,常发七八百个昏儿,这三四个昏儿易得发,发发儿就过去了。

”好大圣,真个全然无惧!在这里,作者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内容的演化,信笔穿插,轻松愉快的语气既表现了孙悟空乐观的精神,又给人一种愉悦感。

让人在紧张中得以轻松,又有情不自禁的笑意。

作品的语言中还体现出一种幽默感,在诙谐中多了些含蓄和深邃。

作品在第三十二回中写道,猪八戒爱偷懒,派他巡山满肚不痛快,一路走,一路嘀咕:“大家取经,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来巡甚么山!哈!哈!哈!晓得有妖怪,躲着些走。

还不够一半,却教我去寻他,这等晦气哩!我往那里睡觉去,睡一觉回去,含含糊糊的答应他,只说是寻了山,就了其帐也。

”在这种特定情景下,猪八戒愈发作得狠,他内心深处所存在的不良习气就流露得愈充分,诙谐性也更浓厚,读者也就更觉好笑。

笑声中,人们也就更明确地理会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隐寓的意图。

(三)作品的艺术形象《西游记》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生动有趣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光怪陆离的传说等,还在于它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各具特点的艺术形象。

这些艺术形象鲜明生动、个性独特,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表现了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性。

而作者在对艺术形象进行刻画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滑稽诙谐的特点。

1、孙悟空的形象从我国文学史上的神话创作来看,这个猴头恐怕是被创造得最完整的神话英雄形象。

他神通广大、法力无比,曾是花果山为王,又上天宫、下地府、闹龙宫,自号“齐天大圣”,弄得乾坤不得安宁;最后他皈依佛门,力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艰险,终于修成正果,得道成佛。

作者对他的喜爱自不必说,他也因为人们的热爱,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的滑稽诙谐之处可谓不胜枚举。

正如第六十六回,孙悟空因与黄眉大王的战斗失利而烦恼,日值功曹说:“大圣,你是人间之喜仙,何闷之有?”这“人间之喜仙”确实是对孙悟空性格的一个极妙概括。

他总是那样乐观,从不知晓畏惧,对任何困难总有办法解决,“乐观”成了他的天性。

面对天兵天将,他是“呵呵笑”地抵抗;取经路上,遇到妖魔鬼怪,他是“笑唏唏”地战斗。

此外,他“好玩”,对很多事情都是游戏人间的态度,这就导致了他故事的喜剧性。

孙悟空喜欢捉弄人,特别是猪八戒。

第三十八回,在乌鸡国,他利用猪八戒贪财的特点,哄骗八戒去背国王的尸体;第七十六回,猪八戒被妖怪所抓,浸在池塘里待宰时,孙悟空变个小飞虫进去,又装作阎王差来的勾司人索要八戒的私房盘缠。

更不用说他在平顶山装作要吃猪八戒的耳朵(第三十四回),在朱紫国揭皇榜却“栽赃”八戒(第六十九回),就是在车迟国,他在与羊力大仙斗法的过程中也把八戒吓了个半死。

也许确实因为猪八戒心眼实,好捉弄,但同时也体现了猴子的玩耍之心,有趣与好笑一览无余。

另外,他哄骗小妖是家常便饭,戏弄妖魔也是常事,甚至连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他也是谐谑一番。

可见,孙悟空天性幽默滑稽。

作者没有忽视孙行者作为猴子的贪玩好耍,在描写孙悟空的降妖伏魔时,就不再单纯客观的再现现实矛盾和对抗的一般情形,而是把矛盾抗争的复杂性、曲折性、残酷性转化为奇幻的戏剧性,转化为孙悟空愉悦心性的“好耍子”,这就将斗争的哲理,通过孙悟空的自娱活动,有趣的表现了出来。

2、唐僧和猪八戒的形象唐僧是《西游记》中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

作为一个失去昔日光彩的主角,他在作品中是以一个虔诚而庸弱的精神领袖面目出现的。

作者描写了一个唐三藏,既让孙悟空们把他尊为师父,奉为领袖,却又处处调侃之、嘲讽之、贬损之,这不正体现了他喜剧的地方?在唐僧所经历的诸多灾愆患难中,“金蝉遭贬”是第一难,最不为人注意。

对此,小说曾多次提及。

说唐僧原是如来佛第二个弟子,叫金蝉子,因为轻慢佛教,甚至在听佛说法时打盹,所以被贬东土,托化作人身(第八十一回、一百回),这一前身安排是值得玩味的。

从佛教来说,一个本来对佛不感兴趣的人,“发愿往西天拜佛求经,遇妖精就被捆,逢魔头就遭吊,受诸苦恼”居然也得成正果,这难道不值得玩味?因此,从唐僧人生的安排来讲,这也就幽了一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