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国古代史(政治)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近年来,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日趋重要。作为学生,我们
需要深入了解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处的世
界和我们自己。
一、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是七年级历史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我们需要学习中
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主要成就。我们还需要学习秦朝的统一和汉朝对世界的贡献。此外,我们需
要了解唐朝和宋朝的繁荣时期,以及元朝和明朝的兴衰。
二、世界地理
了解世界地理知识是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基础。在学习世界地
理时,我们需要掌握世界各地的地理特征,比如地形、气候、人
口分布和文化特征。我们还需要理解地球表面的物理和人文地理
分布,并学习不同的地理区域之间互相影响的机制。
三、中国地理
中国是一个地广人稠的国家,七年级的历史和社会课程也包含了对中国地理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中国地理的主要特征和区域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文化差异。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同特点。
四、宗教和文化
宗教和文化是七年级历史和社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教和它们的发展历史。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各种文化,包括艺术、音乐、文学和音乐等方面。通过了解宗教和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五、政治、经济和社会
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历史和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还需要深入了解各种社会问题,比如贫困、疾病和教育资源分配。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处的社会。
湘教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
湘教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
析
本文旨在分析解读湘教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并分析相应教材。
新课程标准解读
湘教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分为五个部分:(1)总则;(2)
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4)课程标准;(5)学生能力要求。其中,总则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任务和基本原则;课程目标包括
了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知识和价值观;课程内容包括了历史学科性质、扩展课程和历史领域的基本课程模块;课程标准包括了知识、
技能、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学生能力要求包括了认识历史、历史研
究和历史价值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
理设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课程模块和学生能力要求来教学。
教材分析
湘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主要由《湖南历史与社会》、《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历史朝花夕拾》4个部分组成。其中,《湖
南历史与社会》设置了湖南历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体现了本地历
史与地方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史》涉及了远古、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等历史时期,突出了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世界史》包括了人类文明史、亚欧非历史、美洲大陆和大洋洲历
史等方面的内容;《历史朝花夕拾》则通过生动的语言、轻松幽默
的情节呈现了中国历史中的趣闻轶事,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在
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全面而深入地解读教材,灵活掌握教学方法,
确保教学质量。
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
学目标,结合不同课程模块和学生能力要求来教学。同时,在教学
过程中,应全面而深入地解读教材,灵活掌握教学方法,确保教学
质量。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3年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1000字
2020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历史教育领域的
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注重学生的能力培
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民族情感、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
的全面发展人才。
一、课程标准总体设计
新课程标准以“青少年成长与历史”为主线,分为“探究历史”,
“历史与文化”和“历史与社会”三个模块,分别对历史学科的基
本内容、学科能力以及情感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基本内容
1.中国古代史: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
发展、以及外交关系等内容,并通过阅读史书、考古资料等多种形
式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
2.世界史:介绍世界各个文明和文化的形成、演变和交流,让学生
了解世界历史的多元性和互动性。
3.中国近现代史:介绍中国近代史中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潮,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与
发展。重点介绍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让学生对中国的未来有一
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能力培养
“探究历史”、“历史与文化”和“历史与社会”三个模块中分别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
1.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文化现象等,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资
料阅读和历史信息处理的能力。
2.历史方法能力: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手段,比
如历史考证、田野调查、实地考察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
精神。
3.历史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历史研究报告、历史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清晰度和逻
《元朝的统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元朝的统治》作业设计方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元朝的建立过程和统治特点;
2. 掌握元代行政管理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基本情况;
3. 分析元朝统治的得失,评价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特点;
2. 元代行政管理制度;
3. 元朝的社会结构;
4. 元朝统治的得失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小组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课堂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元朝的统治特点和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元朝的建立和统治特点
1. 导入:通过介绍元世祖忽必烈的事迹,引发学生对元朝的兴趣;
2. 讲解:讲述元朝的建立过程和统治特点,包括南宋灭亡、元代政治制度、蒙古贵族统治等内容;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 总结:总结元朝的建立与统治特点,引出下节课内容。
第二课时:元代行政管理制度
1. 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梳理元朝的建立和主要统治特点;
2. 讲解:介绍元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本情况,包括行省制度、官吏选拔制度等;
3. 研讨:分组讨论元代行政管理制度的优缺点,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4. 总结:总结本节课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三课时:元朝的社会结构
部编版初中历史课文全目录最新版
部编版初中历史课文全目录最新版
一、古代史
1. 夏商周时期
2. 春秋战国时代
3. 秦汉时代
4. 魏晋南北朝时期
5. 隋唐时代
6. 五代十国时期
7. 宋辽金元时期
8. 明清时代
二、近代史
1. 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
2. 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的成立与发展
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4.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潮演变
5. 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初期建设
7.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
三、现代史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建设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
4. 斗争的征程
四、人物篇
1. 孔子与儒家思想
2. 郭沫若与大公报
3. 鲁迅与《狂人日记》
4. 与中旗
5. 与改革开放
6. 与中国梦
五、地理篇
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辽阔的国土
2. 中国特色的地理环境与资源
3. 中国的地理特点与区域发展
4. 中国特色的地理文化与保护
六、文化篇
1.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与文明发展
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的发展
七、民族篇
1. 中国的民族分布与各民族特点
2. 中国民族团结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3. 中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大团结的实践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4)试一试 你知道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为什么称自己是太阳神的儿子? 你能说出古埃及的两个重要的文明成果吗? 你能说出埃及历史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吗? 通过三个问题,完成这一目内容的学习。 课文中《知识窗》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读与思》、《大家谈》 已编进了设计的问题中,可不再作要求。 小结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认识或收获? 示埃及历史发展线索图表 结束:歌曲结束新课。
一、本册教材的总目标和学习主题:
★使学生了解世界文明发展趋势,认识现代文明的性
质和特点,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增强为全人类进步 作贡献的意识。使学生具备中国现代公民的民族自信 心与面向世界的开放胸襟。 ★本册教材设置有四大学习主题:古代文明,近代变 迁,20世纪的世界,机遇与挑战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框架
上海教育出版社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材培训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是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
编写的,它是在听取专家、实验区师生意见与建议
后,在原来九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合并为全一册的, 供今年秋季入学的九年级学生使用。全册分四个单 元,22课, 约需44课时。
根据课程标准,本册教材内容分为三个模块:
古代世界模块,对应课程标准里的主题“古代文明”,包括 文明的起源;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以古代文明的主流农耕 文明为主。 近代世界模块,对应课程标准里的主题“近代变迁”,包括 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与早期发 展的两部分内容。 现代世界模块,对应课程标准里的“20世纪的世界”和“机 遇与挑战”两个主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危机与调整、社会 主义的潮起潮落、机遇与挑战三个方面的内容。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
制度
一、介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我们认识中国文
明的演变、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概述
1. 朝代更替与王朝建立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朝代更替与王朝建立两部分内容。在早期,以夏、商、西周为代表的奴隶社会时期,国家主权归国君所有,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封建等级制度。公元前秦统一天下后实行封建自治制度,并采纳“车同轨,书同文”的原则
逐渐发展为专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
2. 封建社会时期
封建社会时期,贵族成为统治阶级,封建地主世袭权力传承。在这个时期内,官僚体系趋于完善,并慢慢形成官员选拔和制度的基本框架。皇帝是这一时期最高统治者,由君主遗训寻找继承人,并任命宰相、官员等参与国家政务的决策。
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
1. 儒家思想在政治制度中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强调君
子之道和大同理念,在管理国家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行政原则,如仁爱之道、孝顺之义等。这些理念影响了诸多朝代,为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指导。
2. 秦朝中央集权化
近二千年前,秦始皇通过实行中央集权制进行全国统一,并推动文化大发展。他颁布法令,大力推广标准文字和尺度,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及民族团结的意识。
3. 汉朝与唐宋时期
汉朝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封建社会等级结构,在地方官员选举方面采取购买职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
1. 中国古代史卷
- 第一章: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
- 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统一与繁荣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斗争与社会变革
- 第五章: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
- 第六章:宋代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
- 第七章:元明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第八章:清代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
2. 世界史卷
- 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的政治与文化
- 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 第四章: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展
- 第五章: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
- 第六章: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亚非拉解放运动
- 第七章: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
- 第八章: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3. 中国近现代史卷
- 第一章:晚清政治的动荡与变革
- 第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 第四章:中国的成立与土地革命
- 第五章: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
- 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4. 世界现代史卷
- 第一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斗争
- 第二章:冷战与东西方对抗
- 第三章: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 第四章: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
- 第五章:科技革命与信息社会
- 第六章: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
5. 历史文化知识与方法
- 第一章:历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第二章: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资源
6. 历史与社会
- 第一章:历史与社会的关系与互动- 第二章:历史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章:历史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
初中政治与历史的结合教案
初中政治与历史的结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
3.通过学习历史,认识到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
3.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回顾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以及我国在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讲解:
(1)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发展不平衡。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实力不断提升,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在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一、古代文明
1.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2.世界三大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3.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希腊哲学、罗马帝国等。
二、世界古代史
1.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斯巴达军国、亚历山大帝国。
2.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皇帝统治、罗马法等。
3.伊斯兰文明:麦加伊斯兰帝国、阿拉伯数字、伊斯兰教的兴起。
4.欧洲中世纪:封建体制、十字军东征、封建经济等。
三、中国古代史
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文明、夏商周等。
2.早期封建社会:西周、春秋战国。
3.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汉朝。
4.唐宋辽金元时期:唐朝的繁盛、宋金的对立、元朝的统一
5.明清时期:明朝的繁荣和亡国、清朝的建立和后期的衰退。
四、世界近代史
1.大航海时代与文艺复兴:哥伦布的航海、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
2.宗教与宗教战争:路德的宗教、宗教战争的起因和后果。
3.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英国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君主专制与启蒙运动:法国的君主专制、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影响。
五、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内外的变革。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推动力量。
3.民主革命的发展:北洋政府的建立、政治派别争夺的过程。
4.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的抵抗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六、现代史
1.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和冷战的主要事件。
2.世界经济的变革: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3.当代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社会矛盾。
初中历史教案:秦汉之间的政治与社会
初中历史教案:秦汉之间的政治与社会
秦汉之间的政治与社会
介绍: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秦朝的崛起和汉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重点介绍秦汉之间的政治和社会情况,并探讨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一、秦朝的政治与社会
1.1 统一中国的秦朝
秦国在战国时期逐渐强大,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了秦朝。秦始皇是秦朝的第一位皇帝,在他的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改革,例如推行法家思想,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加强中央集权等等。这些改革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2 中央集权与行政改革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诸侯国,设立郡县,推行郡县制度,大力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在行政改革方面,秦朝还实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和文字的标准化,使得全国的交流和管理更加便利。
1.3 儒家思想与禁书烧书
与政治改革并行的是对思想文化的改革。秦朝推崇法家思想,注重法律的实施和统一化。同时,秦始皇还采取了禁书、焚书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豪强,统一思想,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1.4 社会制度的改革
秦朝还进行了重要的社会制度改革。例如,平均地权制度的实行,降低了地主豪强的势力,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此外,秦朝还推行了统一的货币
制度,以及工程建设,比如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这些改革和建设对秦朝的政治和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汉朝的政治与社会
2.1 刘邦的建国
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刘邦成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建立了汉朝。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一些政治制度,但也有所改革和创新。
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一)
深圳市永联学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2012.3.1
姓名:班级:
1.神舟8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此区域位于我国的▲
A .西北地区
B .南方地区
C .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2、下列有关新疆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疆是我国主要草原分布地之一②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新疆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④西汉政府曾设立“西域都护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①夏→商②秦→汉③元→宋④隋→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
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C.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D.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5 .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的’,是改革的一项及要措施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商鞅变法中,对建立和巩固秦国封建制度起了关键作用的是()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 儒家思想问题
D. 中央集权问题
8.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管理的举措有
中国古代史3 春秋战国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春秋 《道德经》 顺应自然 战国 《庄子》 无为而治 战国 《韩非子》
法治 中央集权
孔丘,春秋时期,鲁国人; 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政治思想: ①主张“仁”——儒家学说的中心; (“仁”的含义:“仁”即爱人,统治者关心爱 护百姓;“克己复礼”,强调个人修养。) ②提倡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2、教育思想: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兴办私学) 3、文化上的贡献:编辑整理《诗经》、《尚书》、 《春秋》;其言论学说被其弟子收编成《论语》。
创始人:孔子,春秋时期; 发展人物:孟子,战国时期
儒家学说又被称为“孔孟之道”。
1、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2、西汉时: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
成为较强大的国 齐 齐威王 邹忌改革 ?(变法目的) 战国时各国为什么要变法 家 燕 燕昭王 乐毅改革 国家强盛 增强实力、称霸天下。
秦
秦孝公
商鞅变法
成为战国后期实 力最强的国家
(时间、目的、内容、评价、意义、启示)
• 商鞅变法的时间: 战国时期 •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商鞅变法的意义和评价。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
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
具体表现: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各国推行变法(新旧制度更替);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国古代史(对外关系方面)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国古代史(对外关系方面)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条件、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突出特点是:重礼仪和友谊,进行平等友好交往。
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由开放到闭关。
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兴国,闭关国衰”。
2.我国古代对外关系概况
(1)秦汉时期:东亚文化圈形成,并加强了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乃至欧洲和非洲的联系;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2)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更加畅通,开拓了更远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同亚洲国家交往频繁,彼此影响巨大,同时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期日益走向封闭
(4)明清时期:开始遭到外来侵略(倭寇、葡萄牙殖民者、荷兰殖民者、沙俄等),中国人民进行了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等);日益走向闭关锁国。3.我国古代主要朝代对外关系的史实、特点及原因。
(1)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主要史实:略(包括与朝鲜、日本、越南以及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和欧洲的往来。)
!特点:①从范围上:同朝鲜、日本往来密切,同西亚和欧洲有了直接往来。②从交往的形式上:既有使节往来,也有经济文化的交流。③中国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
!原因:①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国同中亚、罗马和欧洲的联系。②秦汉的强盛与文明对亚洲各国有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时期的对外关系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
关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概况
一.教材介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涵盖了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二.教材相关信息
1.教材内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内容包括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
方面的内容。其中,历史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历史;地理部分介绍了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政治部分介绍了国家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2.教材特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3.注重综合性:教材将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全
面的知识体系。
4.突出重点:教材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突出重点知识和内容,帮助学生掌
握核心知识点。
5.注重实践能力: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模拟选举等,帮助学生将理
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6.强调情感教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历史人物、事件等素材,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7.教学方法: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特点,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8.学习方法:初中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教材时,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9.制定学习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时间
安排。
10.注重课堂听讲: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掌握核心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全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全册思维导图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的时间与空间
• 1.1 中国古代史的时段划分
• 1.2 中国古代史的空间范围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统一大一统与遗产
• 2.1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
• 2.2 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 2.3 刘邦和汉朝的建立
• 2.4 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 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 3.2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发展
• 3.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
第四章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 4.1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状况
• 4.2 宋代科技与农田水利
• 4.3 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与社会变迁
第五章近代世界的变革与中国的困境
• 5.1 近代世界的变革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矛盾• 5.2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危机
• 5.3 中国近代史的转折与困境
第六章伟大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
• 6.1 中共领导下的中国革命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建设
• 6.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未来
第七章与全球化时代的连接与挑战
•7.1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改革
•7.2 中国与全球化时代的连接
•7.3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初三历史九年级全册中,我们将学习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时代划分和空间范围。在第一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史的时间与空间,了解中国古代史的时段划分和空间范围。
在第二章中,我们将研究秦汉时期的统一大一统与遗产,包括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问题。此外,我们还将研究刘邦和汉朝的建立以及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国古代史(政治方面)
1.夏朝
⑴约公元前2070年
⑵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商朝
⑴公元前1600年前后
3.周朝
西周(公元前1046年)
分封制(意义: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王权威)
东周(公元前770年)
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4.秦朝
⑴公元前221年
⑵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⑶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①在朝廷: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太夫;②在地方:废分封制,采用郡县制。
示意图
5.汉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⑴前期:①休养生息政策;②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
⑵汉武帝:①推恩令(意义: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使王国再也没有力量和中央对抗了);
②中央:设司隶校尉(监督朝廷中官员和贵族的举止);
③地方: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各地官员的监督)
6.西晋
⑴266年
⑵氐族建立前期政权
7.十六国后期
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8.隋朝
⑴581年,杨坚建立
⑵首创三省六部制
9.唐朝
⑴618年,李渊建立
⑵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
⑶沿袭和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意义:三省共同议论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示意图
1
10.宋朝
⑴960年,赵匡胤建立
⑵①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②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各级官员权力(影响: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形成“积贫”局面)
11.辽王朝
⑴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⑵在中央设南,北面官。南:长官用契丹贵族;北:长官用汉人,契丹人。效仿中原制度。
12.金朝
⑴12世纪初,阿骨打建立金
⑵①迁都燕京;②改革管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13.元朝
⑴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
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北京)
⑶①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②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14.明朝
⑴1368年,朱元璋建立
⑵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政管理;
③设殿阁大学士,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④设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⑤设立“廷杖”制度;
15.清朝
⑴1664年,李自成建立
⑵效仿明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设立军机处附:专题:概括
1.原始社会出现禅让制。后世袭制
2.西周建立分封制,在地方分封诸侯。
3.战国时期秦国:建立县制(商鞅变法);
4.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在中央设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6.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7.元朝:设立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8.明朝废除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加强中央集权。
9.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使中央集权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