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新生儿科健康宣教

新生儿科健康宣教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宣传资料

新生儿脐炎如何护理?

1 新儿脐带一般在出生后3-7天脱落,脐带脱落后脐窝有渗出物时以75%酒精棉签拭涂,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2 脐带未脱落时,不能用爽身粉等异物刺激;注意检查包扎脐带纱布有无渗血,渗出物较多者须重新结扎止血。

3 脐部干燥,每天用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发现脐轮红肿,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鹅口疮、“马牙”需要处理吗?

1 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在上腭中线两旁及齿龈上常可见到黄白色小点,俗称“马牙”,均无需处理1-2个月后自行消失。

2 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称“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生长引起。

处理:(1)保持口腔卫生,喂奶前后喂开水清洁口腔,注意奶头。奶瓶等清洁后煮沸10分钟消毒。

(2)不要为小儿揩洗口腔,尤其发现“鹅口疮”时,可用制霉菌素涂在患处,不要强行擦去,防止擦伤口腔黏膜;“马牙”切记挑剔,以免引起感染。

(3)体弱病儿,注意增进营养,补充B族维生素。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者,最好按医嘱逐渐停用。

如何预防婴幼儿腹泻?

1 鼓励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

2 人工喂养要注意卫生,冲调开水要煮开,奶具应消毒。

3 按时添加辅食,忌辅食繁杂。

4 食欲不振或发热初期,应减少奶及其他食物。

5 夏季炎热时,避免食过于油腻的食物。

6 营养不良,佝偻病,肠道外感染患儿,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

7 感染性腹泻,应予隔离及时就诊。

新生儿特殊生理特点有哪些?

1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200克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出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10%,约7-10天体重恢复;满月时,体重增加600克以上为正常。

新生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一、背景介绍

新生儿期是婴儿出生后的头一个月,也是婴儿生命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身体器官和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成熟。因此,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发展,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二、新生儿健康教育的目的

1. 提供新生儿母亲和家庭关于新生儿护理和健康的相关知识,匡助他们正确地照应和保护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2. 增强新生儿母亲和家庭的健康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预防和应对新生儿常见的健康问题。

3. 促进新生儿母亲和家庭与医疗团队的有效沟通,确保新生儿得到及时的医疗和护理。

三、新生儿健康教育的内容

1. 新生儿基本护理知识:

- 如何正确给新生儿洗澡、换尿布、剪指甲等。

- 如何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 如何正确喂养新生儿,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和频率。

- 如何正确抱持和哄抱新生儿,以促进他们的安全感和情感发展。

2. 新生儿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

- 如何预防和应对新生儿感染,包括手部卫生、接种疫苗等。

- 如何识别和处理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如黄疸、腹泻、呼吸道感

染等。

- 如何应对新生儿的哭闹和失眠问题,以及如何匡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3. 新生儿发育和早期教育:

- 如何观察和评估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包括身体发育、运动发育、语言发育等。

- 如何提供适宜的早期教育和刺激,以促进新生儿的认知和感知能力的发展。

- 如何与新生儿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包括亲密接触、眼神交流、言语交流等。

四、新生儿健康教育的方法

1. 个别指导:医疗团队可以与新生儿母亲和家庭进行个别的面对面指导,根据

新生儿科健康教育手册目录

新生儿科健康教育手册目录

新生儿科健康教育手册目录

入院篇...................................................

出院篇...................................................

风险篇

疾病篇

新生儿高胆红素症 (34)

新生儿肺炎 (34)

巨大儿 (35)

新生儿呕吐 (36)

早产儿 (36)

新生儿窒息 (37)

新生儿脐炎 (39)

新生儿硬肿症 (41)

其他篇

标本采集 (43)

臀红预防...............................................

新生儿健康十标准..........................................

婴儿为什么溢乳..........................................

母乳喂养.........................................

新生儿科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健康教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概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生于早产儿,主要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病因:由于早产儿肺脏发育不成熟肺泡壁缺少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不能扩张,严重缺氧和酸中毒。早产儿、母亲有糖尿病或剖宫产娩出的婴儿发病率较高;窒息也常为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出生时可正常,生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表现为呼气性呻吟、鼻翼扇动、发绀、三凹征、呼吸节律不整,并可有呼吸暂停。胸廓开始可隆起,以后渐下陷,肺呼吸音减低,可有细小啰音。38~48小时为极期,重者多在3天内死亡,病情较轻者3天后渐好转,如并发脑室内出血、肺炎则预后更差。

治疗及护理措施:

1.注意保暖,保持正常体温。

2.纠正缺氧。

3.必要时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4.加强营养。

5.严格加强消毒隔离制度,以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

出院指导:

1.宝宝是早产儿,抵抗力低下,注意保暖,减少室内人员的逗留和流动。

2.呼吸能力差,应选用较细的奶孔,柔软的奶嘴喂养,防止呛奶。

3.早期干预,多听音乐和宝宝交流。

4.提倡袋鼠式护理,促进母子感情,给宝宝安全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

概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由于多种引起肠粘膜损害,使之缺血、缺氧的因素,导致小肠、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

病因:

1.肠道供血不足,如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脐动脉插管、红细胞增多症、低血压、休克等。

2.饮食因素。

3.细菌感染可能与胃肠道缺血、感染、高渗喂养急高粘稠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大多发生于生后2周内。起病多急,轻重不一,症状多样。主要表现为:

新生儿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

【护理常规】

1.保暖:有条件者将患儿置于暖箱或辐射式远红外开放抢救台上,保持体温在36~37℃,相对湿度在55%~65%,以减少水分消耗;防止低体温影响机体血液循环,加重组织缺氧。护理操作相对集中,减少散热。

2.给予有效吸氧或机械通气:轻者可用面罩、头罩吸氧,氧流量不少于5L/min。氧分压<8kPa者,应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无自主呼吸或频繁呼吸暂停者,氧分压<6.65kPa(50mmHg),应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和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

3.气管内滴入表面活性物质:患儿平卧,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彻底吸净气道分泌物。将硅胶管通过气管插管送至气管下部,抽取药液从气道中滴入,转换体位呈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平卧位,用复苏囊加压给氧以利于药液弥散。用药后4~6h内禁止气道吸引,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及体温变化。

4.机械通气时定时给患儿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发现呼吸节律不整、呼吸困难、

面色青紫加重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拔管后给予大流量头罩吸氧4~6h。

5.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及病情。保证营养供给,不能哺乳者可给予鼻饲奶或静脉补充高营养,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有条件者应用输液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心电、血氧监护并专人守护,随时检查呼吸机各管道是否通畅,有无脱落、扭曲等。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新生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新生儿疾病健康教育

第一节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一、病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降低;胆汁排泄障碍。

二、临床表现

皮肤发黄、厌食、呕吐、体重不增、尿色深黄、有时反应差、拒奶等。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即可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60nng/L。

2.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

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50mg/L。

4.血清胆红素足月儿>129mg/I,早产儿少150mg/L,血清结合胆红素>20mg/L。

三、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向患儿家属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解释病情,让家长能认识到新生儿黄疸形成原因。告知家长,经过蓝光照射等治疗,绝大部分患儿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

2、光疗指导

(1)解释使用黄疸治疗箱的重要性,利用蓝色光谱进行体外照射治疗的目的、作用及蓝光箱的使用方法。间接胆红素在蓝光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然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2)在使用治疗箱时患儿需裸体放在蓝光箱内,注意戴好眼罩及穿好尿裤防止滑脱。家属要将墨镜戴好,防止损伤眼睛。

(3)光疗时需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4)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此时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新生儿科入院宣传教育材料

新生儿科入院宣传教育材料

尊敬的各位患儿家长: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您在本科住院期间,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为了您尽快适应病房环境,得到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下面我们将住院期间可能遇到的情况向您做如下介绍,请您支持并配合我们的工作。

一、办理入院手续:1.医生为宝宝开具入院证。2.请您携带入院证和就诊卡(若没有请到一楼办理)或医保卡到住院部一楼大厅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准确核对住院信息)。3.手续办理完毕,携入院证到我们病区护士站,病区护士会热情接待您,并为您办理住院手续。

二、病房使用介绍:

1.床旁桌:桌面上只能放一水杯和一暖壶,请远离患儿放置,以免发生意外,其余物品均放橱内。呼叫器便于您有需求时随时与护士联系。

2.为了保证医疗用电安全,请不要在床头设备带的电源上手机充电。病房内墙上准备了专门插座,您可以使用。但为了消防安全,充电完毕,请及时把充电器拔除。

3.病床具有抬高床头(右)、床尾(左)两项功能,注意区分。脸盆、脚盆、鞋子请放入床体下层,毛巾、擦脚毛巾挂于床旁桌两侧横杆。

4.陪人椅1把,白天放置于房间的固定位置,晚8点后打开供家属休息使用。早上7点收起,其他时间禁止打开,更不能打开放在病床两侧,防止影响正常的治疗抢救工作。

6.衣柜1个,张贴有对应的床号,方便您使用。

温馨提示:

1.住院期间,家长应随时行使您的监护权,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不得脱离监护人的视线,以防丢失及发生意外。

2.住院期间请将贵重物品自行保管好,如现金、银行卡、单据、手机、首饰等,以防丢失,若日用品可到病房楼西侧超市购买。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一、呼吸道疾病预防

1. 注重手部卫生,经常洗手可以降低感冒、咳嗽的机率。

2. 空气质量对呼吸道健康很重要,室内应保持通风。

3. 孩子照料后记得及时落窗,避免室内过于潮湿。

4. 季节性感冒高发期注意给孩子补充维生素。

二、营养食谱

1. 儿童应均衡饮食,不宜剩饭剩食或吃太多零食。

2. 注重蔬菜水果摄入,给孩子丰富视野带来健康。

3. 必须族属食物不宜过食,防止营养过剩导致体重问题。

4. 营养安全宜多注意,禁止给儿童饮用含酒精或咖啡饮料。

三、日常安全

1. 温馨提示家长留意孩子生活细节,防止不同程度的创伤性事故。

2. 给孩子讲解基本安全常识,如不随意取食物、不动不明物体等。

3. 户外活动应配备安全设施,家长也要时刻注视孩子。

4. 监督孩子勿任意上网,保护其身心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希望对家长子女健康教育有所帮助!安全与健康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新生儿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的健康教育

引言概述:

新生儿的健康教育是指为了保障婴儿的健康发展,帮助父母正确了解和掌握新

生儿的生理特点、喂养方法、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够提供良好的护理和照顾。本文将从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卫生、接种疫苗和发育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喂养

1.1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

助于婴儿的免疫力发展。父母应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喂养频率,保证母乳的供给和婴儿的吸吮。

1.2 人工喂养: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进行

喂养。父母应了解奶粉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

1.3 辅食添加:当婴儿逐渐长大,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时,可以适当添加辅食。父母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注意逐步引导婴儿接受不同口味的食物。

二、睡眠

2.1 规律作息: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较长,父母应根据婴儿的自然睡眠规律,合

理安排作息时间。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2.2 安全睡眠环境:婴儿在睡眠时应保持平躺,避免使用软垫和过多的床上用品,以防止窒息等安全问题的发生。房间的温度和湿度也需要适宜。

2.3 婴儿夜间哭闹:婴儿夜间哭闹是正常的表现,父母应学会正确的哄睡方法,如轻拍、摇晃等,以帮助婴儿安静入睡。

三、卫生

3.1 洗澡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父母在给婴儿洗澡时应注意水温的控制和使用温和的洗浴用品。洗澡后要及时擦干婴儿的皮肤,避免感染和过敏。

3.2 穿着与换尿布:婴儿的衣物应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以免刺激皮肤。父母应定期更换婴儿的尿布,保持干燥和清洁,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2023年儿科健康教育质控总结范文

2023年儿科健康教育质控总结范文

2023年儿科健康教育质控总结范文

2023年儿科健康教育质控总结范文(一)

转瞬即逝,时光匆匆挡不住我们奋力前进的步伐,新生儿科是一支充满活力、有爱心、爱刻苦钻研的年轻队伍,时间的磨砺让我们日趋成熟。在这一年里我们始终秉承病人至上的理念、质量为核心的宗旨,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在医院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之前制定的工作目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基本情况

科室护理力量:护理人员共8人,护工1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7人。完成工作:全年共收治病人余人,总收入约余万元。抢救危重病人余人,各项收入均较前有所增长。

二、人员的培养

新生儿是一个专科性比较强的科室,也是高风险的科室。随着护理人员的变动,也为明年科室的扩建做准备,护士吕媛通过严格的新入科培训计划的落实,已经顺利能单独倒班,而且对新生儿洗胃及留置胃管的护理、PDCA的操作、常用仪器的操作及故障的排除都能熟练掌握。

另外培养了一名合格的护工。众所周知新生儿消毒隔离尤为重要,培养一名无任何医学常识的护工掌握相关流程,我付出了

不少的心血。她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不仅自己能自觉遵循甚至还能指导别人遵循,这是我科所有护理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第二季度院感质控我科得了99.5分的满意成绩。

培养我科室护士分批至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丰富了我科护理人员对重症患儿尤其是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护理经验,大大提升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让几名34周的早产儿很顺利的回到妈妈的怀抱,这样不仅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家属的经济负担。

新生儿科健康教育宣传

新生儿科健康教育宣传

新生儿科健康教育宣传

新生儿科健康教育宣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儿护理:家长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喂养、换尿布、保暖等基本护理技能,以及如何观察新生儿的排便、睡眠、体温等生理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

2.新生儿疾病预防:家长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以及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3.新生儿成长发育:家长需要了解新生儿各个阶段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以便更好地照顾宝宝,同时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4.新生儿心理发展:家长需要了解新生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如情感表达、社交能力等,以便更好地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促进宝宝心理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进行新生儿科健康教育宣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康教育平台:医院可以建立健康教育平台,提供新生儿科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方便家长随时随地学习和了解。

2.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医院可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新生儿科健康知识,提高家长的健康素养。

3.制作宣传资料:医院可以制作宣传资料,如宣传册、海报等,向家长宣传新生儿科健康知识,提高家长对新生儿科健康的认识。

4.利用媒体资源:医院可以利用媒体资源,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向公众宣传新生儿科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新生儿科健康的关注度。

总之,新生儿科健康教育宣传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提高家长和公众对新生儿科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科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积极有效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抢救。

A.畅通气道: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B.建立呼吸:拍打或弹足底、摩擦背部促使患儿建立自主呼吸,同时给予复苏器加压给氧。

C.恢复循环:采用环抱式拇指或食指、中指按压法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深度1~2cm,以能触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为有效。

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静脉通道,静脉或气管内给予强心药及扩容、纠酸等药物治疗。

E.评价:边复苏边评价复苏效果,确定进一步救治措施。

2.复苏后护理:

1)注意保暖,体温维持在36.5℃左右,以减少耗氧量。

2)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末梢循环、神经反射及大小便等情况。待面色、口唇转红且呼吸平稳后,停止氧气吸入。

3)如喉有痰鸣音,呼吸时声音粗糙,呼吸停顿或有呕吐,应及时应用一次性吸管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

4)重度窒息恢复欠佳者,适当延迟喂奶时间,防止呕吐物再度引起窒息。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喂养,鼻饲前先用注射器抽吸胃内容物,记录余奶量,并将其重新注入胃内,喂奶量的计算公式为:鼻饲奶量=医嘱喂奶量-胃内余奶量,以防因奶量过大而溢奶引起呛咳。鼻饲喂养不能耐受者则静脉补液。

5)行气管插管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注意工作人员手及环境的消毒,严防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应急措施】

1.复苏后易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发现呼吸暂停时立即给予弹足底、托背、挤压胸部等刺激,促使其恢复自主呼吸;自主呼吸弱或不规则者可给予大流量面罩吸氧。

新生儿科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给予翻身拍背及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改善受压部位肺不张及痰液的排出。分泌物黏稠时可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痰液较多且无力排出时,应给予吸痰。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2.合理应用抗生素,烦躁不安者可按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患儿的反应等,体温高可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防止发生高热惊厥。观察呼吸、心率、肝功能等,警惕合并心衰发生。

4.吃奶时患儿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或斜抱位喂奶;奶嘴孔要小;间歇喂奶,以患儿不感觉呼吸困难为宜;病情较重、呼吸困难、呛咳明显者给予鼻饲或滴管喂奶。

5.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1~2次,通风时注意患儿保暖。

【应急措施】

1.患儿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青紫加重,立即报告医生,警惕发生脓气胸。

2.患儿吃奶时一旦发生乳汁吸入,立即停止喂奶,将患儿置于侧卧位,轻拍其背部,使吸入物排出,必要时及时用吸痰器吸出奶汁。

3.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及氧气吸入。

【健康教育】

1.定期做产前检查,孕妇有感染性疾病要早做治疗。

2.每日进行开窗通风,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早产儿或体温不升者应注意保温。

3.避免与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人接触。

4.喂奶时以少量多次为宜,以免发生呕吐和误吸等不适。

5.当家长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接触孩子或哺乳时应戴口罩。

6.向家长讲述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如出现拒食、呼吸急促、流涕、咳嗽或面色改变应尽早就诊,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其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新生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下面将介绍新生儿科的各项管理制度。

一、门诊管理制度

1.预约挂号:根据科室的接诊能力和医生的工作量,定期进行预约挂号,避免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过长。

2.分诊制度:设立专门的分诊台,将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和就诊需求进行分诊,以保证病情危急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

3.接诊流程:新生儿科医师接诊患者时,应进行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并按疾病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二、住院管理制度

1.病区管理:设立专门的新生儿病区,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需求进行分床,并定期进行病床清洁消毒。

2.就诊记录: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患者的病情了解和病历资料的完整性。

3.病情评估:定期对新生儿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医嘱管理:对医嘱进行严格的执行,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并及时纠正错误的医嘱。

三、急危重症管理制度

1.急救设备:购置和维护专业的急救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治疗。

2.急救团队:组建急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急救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

3.病例追踪: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病例追踪,了解治疗效果和转归情况,为今后的急救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四、护理管理制度

1.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

2.母婴之间的交流:鼓励和促进新生儿和母亲之间的交流和亲子关系建立,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感。

新生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处方

新生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处方

新生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处方

早产儿健康教育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中胎龄28周到不足32周者统称极早产儿,胎龄不足28周者称为超早产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000g者称为超低体重儿。

【并发症】:(早产儿因为器官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极易

发生各种并发症)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2.呼吸暂停

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4.动脉导管开放

5.早产儿脑损伤或颅内出血

6.寒冷损伤和硬肿症

7.感染

8.低血糖和高血糖 9.高胆红素血症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等

【治愈标准】

早产儿一般情况良好,自主吸乳情况好,体重已达到2000g左右,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时,可以出院。

【早产儿的出院后护理要点】

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保暖:病室内要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生后即放置在暖箱中。禁止为体温低或不稳定的婴儿沐浴。各项检查、治疗尽量在暖箱内集中进行,以减少散热。

2.保持舒适体位:舒适的体位能促进早产儿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可采取以下体位:

1)促进屈曲体位:用毛巾或床单制作早产儿的鸟巢式卧具,使其脚能触及衣物,手能触及毛巾、床单,有安全感;包裹婴儿时要确定婴儿的手能触及面部,以利头、手互动。

2)头颅塑形:使用水枕,可避免早产儿双侧头部平坦,以免因头部平坦造成持久的体格及心理社会适应困难。

3)俯卧位:俯卧位可以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作,对于改善早产儿呼吸和肺功能有很大作用。但俯卧位时小儿易将口鼻俯于床面,引起窒息和猝死,应引起注意。

3.喂养:早产儿尽可能用母乳喂养,也可用乳库奶喂养,必要时使用适合早产儿的配方乳。喂奶前常规用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开始先试喂2次10%葡萄糖液,每次3~5mL,再喂稀释奶,逐渐到配方奶,直至达到每日需要热

量。喂奶切忌过速,以免发生胃食管反流致误吸;喂奶后不要立即更换尿布,以防止体位变动发生呕吐。保持半侧卧位或平卧、俯卧,头转向一侧,每4h翻身、转换体位1次。吸吮能力差或不会吞咽的早产儿可用鼻胃管或鼻肠管喂养,每次进食前应抽吸胃管,如胃管内残留奶量大于喂奶量的1/3以上则应减量或暂停1次,必要时给予全静脉或部分静脉高营养。

4.预防感染:早产儿抵抗力低下,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在接触早产儿前要严格洗手,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患感冒时不能接触早产儿。奶具严格消毒,1人1奶瓶1奶嘴。每日行脐部、口腔护理2次。暖箱要彻底清洁消毒后才能使用,使用期间每日用消毒液擦拭1次,使用7d后要更换暖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新生儿疾病健康教育

第一节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一、病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降低;胆汁排泄障碍。

二、临床表现

皮肤发黄、厌食、呕吐、体重不增、尿色深黄、有时反应差、拒奶等。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即可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60nng/L。

2.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

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50mg/L。

4.血清胆红素足月儿>129mg/I,早产儿少150mg/L,血清结合胆红素>20mg/L。

三、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向患儿家属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解释病情,让家长能认识到新生儿黄疸形成原因。告知家长,经过蓝光照射等治疗,绝大部分患儿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

2、光疗指导

(1)解释使用黄疸治疗箱的重要性,利用蓝色光谱进行体外照射治疗的目的、作用及蓝光箱的使用方法。间接胆红素在蓝光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然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2)在使用治疗箱时患儿需裸体放在蓝光箱内,注意戴好眼罩及穿好尿裤防止滑脱。家属要将墨镜戴好,防止损伤眼睛。

(3)光疗时需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4)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此时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3.喂养指导

(1)向家长宣教正确的喂奶姿势和含接姿势,指导正确的挤奶手法及如何保持泌乳。鼓励产妇耐心喂哺新生儿。

(2)指导家长早喂养,多次少量喂奶。因为早喂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而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另外还要增加喂奶次数,如果喂奶次数少,肠蠕动减慢,胎粪排除延迟,胆红素会吸收增加。

(3)指导家长添加糖水,如出生24小时后测得黄疸指数>9mmol/L,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新生儿小便次数,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

(4)对母乳性黄疸患儿,可根据患儿病情,暂停母乳,改为人工喂养,停乳期间要注意维持泌乳及排空乳房。

4.疾病指导

(1)指导家长识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指导家长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部位,程度,判断黄疸进展情况,以便协助医护人员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黄疸观察方法:①在白天日光或白色日光下观察;②用手指压眉心、胸骨、鼻头、肚脐旁或双腿,一般正常皮肤压下去后放开呈白色,若有黄疸时,手指放开皮肤会转黄,继而恢复原来肤色。

(3)指导家长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脐部是否有分泌物,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4)指导家长行新生儿游泳及抚触:

1)新生儿游泳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2)新学儿抚触促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的喂哺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胎粪排泄。同时,腹部抚触本身对胃肠道也是一种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使日排便次数及排便量明显增加,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隆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四、出院健康指导

1、指导家长观察皮肤黄染情况,防止复发。

2、按医嘱继续观察并口服退黄中药。

3、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注意合理喂

养。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尿布、玩具、奶瓶的消毒工作,以防感染。

5、注意气候变化,按时添减衣服,避免过热和受寒。

6、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并定期复査。第二节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或牛后发半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贫血、黄疸及其他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少。

一、病因

当胎儿由父方遗传所得的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同时,进入母体后即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休,可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

二、临床表现

本病症状轻重差异很大,一般ABO血型不合者症状较Rh血型不合者轻、患儿常于生后24小时内或第二天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随黄疸加深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发生胆红素脑病。Rh不合大量溶血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全身水肿,甚至死胎。

三、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1)新生儿进人一个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而啼哭不止,护士握住新生儿的双手,用温柔的语言和新生儿说话,并轻轻抚摸其脸及胸部皮肤,使其产生安全感。新生儿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护士应马上查看。

(2)由于患儿家长对该疾病缺乏认识,应多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初步了解病情、该病的发生发展、蓝光治疗原理及换血疗法的目的、方法及护理过程,减轻恐惧和紧张心理,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换血后2~4小时患儿情况良好者试喂糖水1次,若吸吮正常,无呕吐者,可进行正常喂养。注意有无呕吐、腹胀、便血等表现,以防换血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3、疾病指导

(1)光疗护理见“新生儿黄疸”。

(2)换血疗法:换血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换血操作较复杂,易发生感染、血容量改变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必须谨慎从事。

(3)指导家长保持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皮肤破损及感染。

(4)指导家长密切观察患儿黄疸程度,有无核黄疸的早期表现,如嗜睡、肌张力低下,吸吮反射减弱,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抢救。黄疸的观察见“新生儿黄疸”。

(5)指导家长做好脐部伤口的观察,保持脐部伤口清洁、干燥,局部无菌纱布包扎防止尿液污染,伤口拆线前不宜沐浴。

(6)出生后2个月内,重症溶血常发生严重贫血,应注意复査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若血红蛋白<70g/L,可小量输血。轻度贫血可口服铁剂治疗。

四、出院健康指导

1.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卫生,加强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

2.合理喂养,保证热量、营养、水分供给。

3.指导家长观察皮肤黄染情况,防止复发。

4.指导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如发现体温异常或其他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第三节新生儿脐炎

脐炎(omphalitis)指与脐带相连组织的感染。几乎所有脐带在生后第一天都是无菌的,以后逐渐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集落生长。局部分泌物培养阳性并不表示有感染,只有在出现较多脓性物质、软组织发红时方可诊断。

一、病因

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细菌人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也可由于脐血管保留导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而导致发炎。

二、临床表现

1.初起时脐带根部发红,脐窝湿润、流水,随后很快脐周围皮肤出现红肿,脐窝流出带臭味的浆液脓性分泌物。

2.易引发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细菌及其毒素极易从脐血管的断口处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并很快地由菌血症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