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案例分析(20200419203850)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测量数据处理案例分析实际测量数据处理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测量数据处理案例分析实际测量数据处理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一、引言测绘工程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通过测量、计算和数据处理等工作,用以获取、处理各类地理空间数据的专业。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测量数据处理案例,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案例描述在某城市建设规划中,需要测量一座公园的占地面积和地形特征,以便未来的规划和设计。
测量工作由一支专业测绘团队负责,通过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他们进行了现场测量,得到了一系列测量数据。
三、问题分析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测绘团队遇到了以下问题:1. 数据质量不理想:由于复杂的地形和测量环境,测量数据可能受到各种误差的影响,如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大气条件等。
因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第一个问题。
2. 数据量庞大:由于对公园的全面测量,获得的数据量非常大,包括坐标、高程、角度等多个维度。
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数据,提取有效信息,成为第二个问题。
3. 数据处理不规范:测绘工程技术要求数据处理过程严谨规范,但在实际操作中,测绘团队可能会存在处理不一致、缺少验证等问题,导致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这是第三个问题。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测绘团队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数据质量控制:在测量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消除仪器误差;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进行测量,以减小大气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减少人为误差的发生。
2. 数据处理流程优化:采用专业的测绘软件,能够对大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管理,并可进行自动化的计算和分析。
同时,可以使用数据滤波和插值等方法,提取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减少数据冗余。
3. 建立数据处理标准:制定详细的数据处理操作规范,确保不同人员在处理数据时具有一致的方法和标准。
同时,建立数据验证机制,通过多次测量重复性比较,提高数据处理结果的可靠性。
五、效果评估实施上述解决方案后,可以对数据的质量和处理结果进行评估。
测量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测量案例分析总结报告测量案例分析总结报告测量案例分析是一项评估和分析被测对象特性的重要方法。
在本次测量案例分析中,我们需要测量的对象是一栋高层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测量的准确性对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使用了精确度非常高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多次重复测量,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其次,测量的方法对于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测量地基承载力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测量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
通过综合使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全面、准确的测量。
另外,测量结果的解读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地基承载力较高的结论。
这意味着该建筑的地基非常坚固,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这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在测量地基承载力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小误差和不确定性,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测量案例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和分析方法。
通过对测量对象特性的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有关对象特性的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通过对地基承载力的测量和分析,得出了地基承载力较高的结论,这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实用参考]工程测量案例分析
![[实用参考]工程测量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abc288c77da26925c5b0a1.png)
工程测量案例●隧道控制测量案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变形监测案例●施工测量案例●市政工程测量案例一、隧道控制测量案例背景材料在某新建铁路线上,已有首级控制网数据。
有一隧道长10Km,平均海拔500m,进出洞口以桥梁和另外两标段的隧道相连。
为保证双向施工,需要按GPSC级布设平面控制网和进行二等水准测量。
仪器设备:单、双频GPS各6台套、S3光学水准仪5台、数字水准仪2台(0.3mm/Km)、2秒级全站仪3台。
计算软件:GPS数据处理软件、水准测量平差软件。
分析要点:建立隧道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的正确贯通。
隧道控制包括地面和洞内两部分。
原有地面控制点精度、点位不满足贯通要求时,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
如点位不满足,则进行加密。
平面控制网按GPSC级布设,每个洞口3个点,进洞点和方位点间要通视,如边长小于500m应设强制对中观测墩。
高程为二等水准,每个洞口2个点。
GPS控制网采用6台双频GPS观测,二等水准采用2台数字水准仪分两组观测。
考试样题单项选择题:1.长度大于4Km的隧道地面平面控制测量优先采用(C)。
A.导线测量B.三角形网测量C.GPS测量2.二等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为(A)。
A.4√KB.6√KC.8√K简答题:1.在控制测量观测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选点埋石、方案设计。
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仪器进行测量?采用6台双频GPS接收机和2台数字水准仪。
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1)技术设计书(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3)控制网图、点之记(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背景材料:某水库规划为城市供水,需进行水库地区地形测量。
测区面积15Km2,为丘陵地区,海拔高50~120m。
山上灌木丛生,通视较差。
需遵照《城市测量规范》1︰1000地形图,工期60天。
已有资料:国家二等三角点1个、D级GPS点1个,国家一等水准点2个。
工程测量(测绘案例分析)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工程测量(测绘案例分析)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潘正风工程测量案例●隧道控制测量案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变形监测案例●施工测量案例●市政工程测量案例一、隧道控制测量案例背景材料在某新建铁路线上,已有首级控制网数据。
有一隧道长10Km,平均海拔500m,进出洞口以桥梁和另外两标段的隧道相连。
为保证双向施工,需要按GPS C级布设平面控制网和进行二等水准测量。
仪器设备:单、双频 GPS 各6台套、S3光学水准仪5台、数字水准仪 2台(0.3mm/Km)、2 秒级全站仪 3台。
计算软件:GPS 数据处理软件、水准测量平差软件。
分析要点:建立隧道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的正确贯通。
隧道控制包括地面和洞内两部分。
原有地面控制点精度、点位不满足贯通要求时,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
如点位不满足,则进行加密。
平面控制网按GPS C级布设,每个洞口3个点,进洞点和方位点间要通视,如边长小于500 m 应设强制对中观测墩。
高程为二等水准,每个洞口 2个点。
GPS控制网采用6台双频GPS观测,二等水准采用 2台数字水准仪分两组观测。
考试样题单项选择题:1.长度大于4Km的隧道地面平面控制测量优先采用( C )。
A.导线测量B.三角形网测量C.GPS测量2.二等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为( A )。
A.4√KB.6√KC.8√K简答题:1.在控制测量观测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选点埋石、方案设计。
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仪器进行测量?采用6台双频GPS接收机和2台数字水准仪。
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1)技术设计书(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3)控制网图、点之记(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背景材料:某水库规划为城市供水,需进行水库地区地形测量。
测区面积15Km2,为丘陵地区,海拔高50~120m。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导线测量实践案例分析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导线测量实践案例分析导线测量是测绘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获取地面上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构筑物的空间位置信息,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以一个导线测量实践案例为例,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1. 问题描述在某市一新建的高速公路项目中,需要进行一段长距离的导线测量,以确定桥梁的位置和形状。
由于桥梁的特殊形式,传统的测量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问题如下:1.1 高程测量难度大这段导线需要跨越山谷,存在较大的高差。
传统的水准测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获取高程信息。
1.2 山体不稳定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桥梁所在的山体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导致传统的测量设备无法在不平稳的地面上准确测量。
1.3 快速测量要求由于高速公路项目的紧迫性,需要尽快完成导线测量,以便后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2. 方法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来进行导线测量:2.1 激光雷达测量高程为了解决高程测量难题,我们采用了激光雷达技术。
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激光束的测距来获取地面上各个点的高程信息,精度高且速度快。
我们在桥梁两侧山体上设置了激光雷达设备,通过自动扫描获取整个桥梁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并根据点云数据生成高程模型,得到桥梁的准确高程信息。
2.2 使用无人机测量为了解决山体不稳定的问题,我们采用了无人机测量技术。
将测量设备搭载在无人机上,通过航拍的方式获取桥梁及周边地形的图像数据。
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桥梁的空间位置信息。
由于无人机可以在不平稳的地面上飞行,因此解决了山体不稳定对测量造成的限制。
2.3 网络数据传输为了实现快速测量的要求,我们采用了网络数据传输技术。
将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测量所得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办公室,并立即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使用高性能计算机和专业的测量软件,可以快速生成桥梁的空间模型,并提供给设计和施工团队,以便后续工程进展。
测量案例分析总结范文

一、案例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市区新建一座商业综合体项目,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公司决定对项目用地进行详细测量,以便为后续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次测量工作由我公司承担。
二、测量目的1. 确定项目用地范围,为项目规划提供依据。
2. 获取项目用地面积、地形地貌、土地质量等基础数据。
3. 为项目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三、测量方法1. 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
2. 利用GPS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
3. 采用RTK技术进行地形测量,获取地形高程点。
4.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测量成果。
四、案例分析1. 平面控制测量(1)根据项目用地范围,布设平面控制网,共布设8个控制点,点位间距约为500米。
(2)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观测时间选择晴朗天气,观测时段避开中午时段。
(3)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计算点位坐标。
2. 高程控制测量(1)采用GPS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共布设6个高程控制点,点位间距约为800米。
(2)观测时间选择晴朗天气,观测时段避开中午时段。
(3)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计算点位高程。
3. 地形测量(1)采用RTK技术进行地形测量,共采集高程点2000个,点间距约为5米。
(2)测量过程中,确保RTK接收机接收信号良好,提高测量精度。
(3)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生成地形图。
五、总结1. 本次测量工作严格按照测量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在测量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全站仪、GPS和RTK等先进测量技术,提高了测量效率。
3.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为项目设计、施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4. 在后续工作中,应加强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应用,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5. 本次测量案例的成功实施,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测量经验,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了借鉴。
总之,本次测量工作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注册测绘师工程测量案例分析

Part
05
案例分析:水利工程测量
水利工程测量的任务与要求
总结词
明确、具体、高精度
详细描述
水利工程测量的任务主要是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和数据支持,包 括地形测量、水文调查、施工放样等。要求测量结果必须明确、具体,满足高精 度、高稳定性的标准,以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
水利工程测量的实施步骤
保障生产安全
通过工程测量可以及时发 现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安 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 发生。
提高经济效益
工程测量能够提高工程建 设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 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Part
02
案例分析:桥梁工程测量
桥梁工程测量的任务与要求
桥梁工程测量的任务
为桥梁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 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地形图,以确保桥 梁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效益。
精度控制、高度变化、风力影响
详细描述
高层建筑测量的技术难点主要包括精度控制、高度变化 和风力影响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高精 度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如全站仪、激光雷达等;同时,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高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 及风力对测量设备的稳定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可以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数据处理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 均值、数据滤波和修正等,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工注册测绘师工程测 量案例分析
• 工程测量概述 • 案例分析:桥梁工程测量 • 案例分析:地铁工程测量 • 案例分析:高层建筑测量 • 案例分析:水利工程测量
目录
Part
01
工程测量概述
工程测量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和规划中进行的测量工作,包括地形测量、施工测量、变形监 测等。
工程施工测量案例

工程施工测量案例一、工程概况某市高速铁路项目,全长约100公里,涉及路基、桥梁、隧道、车站等多个施工领域。
本项目施工测量工作由某测绘公司承担,主要负责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放样、施工监控等工作。
二、施工测量方案1. 施工控制网建立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测绘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控制网建立方案。
首先,在对现有地形、地貌、地质等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控制点的分布。
然后,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先进设备,对控制点进行精确测量,建立施工控制网。
控制网的布置合理,满足施工放样和监控的需要。
2. 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测绘公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控制网,进行路基、桥梁、隧道等施工放样工作。
放样过程中,测绘公司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确保放样精度。
同时,对放样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无误。
3. 施工监控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测绘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通过定期对施工控制点进行测量,掌握施工现场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方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控数据。
此外,测绘公司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
三、案例分析在本项目中,测绘公司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优势,为高速铁路施工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测量服务。
1.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为整个工程提供了精确的基准。
控制网的布置合理,有利于施工放样和监控的顺利进行。
2. 施工放样的精度较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放样过程中,测绘公司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放样结果无误。
3. 施工监控工作,及时掌握了施工现场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监控数据的分析,测绘公司还为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有力依据。
四、总结本案例表明,在大型工程施工中,施工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精确的施工控制网,保证施工放样的精度,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变化,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为此,施工方应充分重视施工测量工作,选择具备专业资质和先进技术的测绘公司承担测量任务,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中的建筑工程测量与定位案例分析

二建中的建筑工程测量与定位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建筑工程测量与定位旨在精准测量和确定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和尺寸,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通过分析二级建造师考试中的建筑工程测量与定位案例,探讨其应用和重要性。
案例一:某地高层住宅楼测量某市规划建设了一座高层住宅楼,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质量。
首先,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测量,确定建筑物的基地坐标和地形高程。
测量人员需使用全站仪、测量绳和水准仪等工具进行测量工作,以获取建筑物的基准点和参考点位置信息。
接下来,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测量人员使用全站仪和测量绳等工具,进行建筑物的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测量,包括立柱、墙壁和梁等构件的尺寸和位置。
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定位,能够确保建筑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防止因测量误差导致的施工问题。
此外,针对高层住宅楼的测量,还需要进行建筑物竖直度和倾斜度的测量。
通过使用倾斜仪和水平仪等仪器,测量人员可以准确获取建筑物的竖直度和倾斜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平衡和稳定性。
案例二:某桥梁工程的测量某市规划建设了一座大型桥梁工程,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
在施工前,测量人员首先需进行地面场地测量,获取桥梁的地形和地势等信息。
通过使用全站仪和测量绳等工具,测量人员能够确定桥梁轴线的位置和地形高程,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接下来,针对桥梁的桩基施工,测量人员需要使用全站仪和测量绳等工具,进行桥墩的位置和高程的测量。
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定位,能够确保桥墩的准确位置和稳定性,为桥梁的建设提供基础。
在桥梁的主体施工工作中,测量人员需根据建筑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和测量绳等工具进行桥梁荷载点的测量。
通过精确的测量,能够确保桥梁的承重能力和结构强度,为桥梁的使用和运行提供保障。
总结:建筑工程测量与定位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工程测量(测绘案例分析)

工程测量(测绘案例分析)第一篇:工程测量(测绘案例分析)1.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性?地形要素包括各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
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
等高线特性有: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高程都相等;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除了陡崖和悬崖处之外,等高线既不会重合,亦不会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成正交;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大小成反比。
2.图根平面控制点测量常用哪些方法?简要叙述一种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图根平面控制点测量常用图根导线测量或GPS RTK测量,确定图根点坐标。
图根导线测量的作业流程: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现场踏勘、布点;导线测量观测;导线点坐标计算;成果整理。
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有关规范。
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测绘生产单位对产品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过程检查是在作业组自查、互查基础上由项目部进行全面检查。
最终检查是在全面检查基础上,由生产单位质检人员进行的再一次全面检查。
验收是由任务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其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验收。
验收包括概查和详查,概查是对样本以外的影响质量的重要质量特性和带倾向性问题的检查,详查是对样本(从批中抽取5~10%)作全面检查。
三、变形监测案例背景材料工程概况:某地铁将通过正在施工的住宅小区工地,工地地质条件差。
目前工地基坑开挖已完成,正进行工程桩施工。
住宅小区周边较大范围内地面有明显沉降。
地铁采用盾构施工,从工程桩中间穿过,两者最近距离1.7~1.8 m。
地铁施工可能引起周边土体、工程桩位移和周边地面、建筑物沉降。
基于上述考虑,在采取相关的加固工程措施的同时,应进行变形监测,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变形监测实施技术方案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手册》、该工程相关图纸。
测绘案例分析

测绘案例分析测绘案例分析之建筑测量引言:测绘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资源环境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它通过测量和绘制地理实体的形状、位置和属性,为各种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支持。
本篇文章将以建筑测量为例,分析测绘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和作用。
一、案例背景某城市规划了一栋高层住宅楼的建设项目,该楼位于繁华商业区,拟建高度35层,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在进行施工前,建筑方需要确定项目用地的边界、地形、地势等情况,以确保项目的规划与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这就需要进行测绘工作。
二、测绘过程1. 边界测量:首先,测绘人员需要对用地的边界进行测量。
他们会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确认用地的产权边界,标示出用地的四个角点,并确定边界线的具体位置。
同时,还会检查用地的界址石等标志的位置和完好情况,确保用地边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2. 地形测量:经过边界测量后,测绘人员会对用地的地形和地势进行测量。
他们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对地面的高程进行测量,以获取用地上的起伏和坡度。
同时,还会绘制地形图,标注地点的高程、地势等信息,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3. 拓扑测量:在完成地形测量后,建筑方需要更加详细地了解用地的现状。
这就需要进行拓扑测量,即对用地的各种地物进行测量和标示。
测绘人员会使用测绘仪器,对用地上的建筑物、道路、河流、树木等进行测量和绘制,以获取地物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
4. 建筑测量:在进行了边界、地形和拓扑等测量后,建筑方需要对具体的项目建筑进行测量。
他们会进行层高、楼间距、梁柱尺寸等的测量,以获取建筑的具体尺寸和布局。
同时,还需要测量建筑物与周围建筑、道路、管线等的距离和位置,确保项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三、案例分析通过对以上测绘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测绘在建筑领域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首先,边界测量保证了用地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在项目立项前,用地的边界需要经过测绘人员的测量和确认,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
一级建造师工程测量案例

一级建造师工程测量案例一级建造师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中的高级工程职业资格,具备一定的工程测量知识与技能,主要负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案例,以下是一例典型的一级建造师工程测量案例。
案例背景某市规划建设了一座新的城市公园,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复杂的地形特征给工程测量带来了巨大挑战。
作为一级建造师,您负责该项目的工程测量工作。
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在进行工程测量前,您需要详细了解该项目的设计要求、地形特征以及相关技术指标。
经过实地勘测后,您决定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测量:1. 建立测量控制点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准性,您首先在工程现场选择了一些合适的测量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分布在整个工程区域内,包括基准点、中间控制点等。
通过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进行观测,您成功地建立了可靠的测量控制网络。
2. 地面测量针对地形高差较大的特点,您采用了级差测量法进行水准测量。
该方法适用于地势较为复杂的情况,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各个测站之间的高差。
您合理地选择了测站位置,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水准测量,得出了准确的高差数据。
3. 建筑物测量该公园计划建设多个建筑物,包括公共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
在建筑物的测量中,您运用了全站仪等仪器设备,通过方位角和倾角观测,准确测量出了建筑物的位置、坐标以及各个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4. 坡道测量该公园还设计了一条坡道,连接不同高度的区域。
为了确保坡道的安全和符合设计要求,您进行了坡度测量。
通过采用全站仪的高程测量功能,您成功地测量出了坡道的高差,并保证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5. 配合施工与质量检测工程测量不仅仅是为了定位,还需要与施工方进行紧密的配合。
您在测量过程中与施工方沟通良好,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反馈与校正,确保了施工的正确进行。
同时,您还配合质量检测部门进行相关测量,检验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结论与启示通过本案例的工程测量,您成功地应对了地形复杂的挑战,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数据基础。
工程测量案例分析

样题
(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设备进行测 量?并写出观测方案。 选用6台双频 GPS 接收机和 2 台数字水准仪。 6 台双频 GPS 接收机分别安置在进出洞口处的 平面控制点上进行同步观测,观测时间不小于 90 min,有效观测卫星数不少于 5 个,观测数 据应经同步环、异步环基线检验。 2 台数字水准仪由两个作业组按二等水准测量 要求进行测量。最大视线长 50米,前后视距较 差不大于 1米,较差累积不大于 3米。往返较 差和附合闭合差不大于 4√L。
再按公式计算面积。
S =(920+500)×(700-500)/ 2 +
(1350+920)×(760-700)/ 2 +
……
+
(360+400)×(780-1000)/ 2 +
(500+360)×(500-780)/ 2
= 295600 (m2)
施工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
任务: 某大楼位于商业核心区,楼高 88 层,建造高度 450 米,规划为超高层多功能商务综合体,地下 4 层,总建筑面积 28 万平方米,集写字楼、酒 店、商业、会议等功能于一体,其南面紧邻规划 占地 35 公顷的城市最大的人工水体公园。 为保证工程质量,业主方委托某甲级测绘单位对 该项目进行第三方检测。测量工作内容包括:首 级 GPS 平面控制网复测、施工控制网复测、电 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外筒钢结构测量、建 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 摆动测量。
工程地形图测绘案例
背景材料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系。基 本等高距 1.0m。50×50矩形分幅,图幅号采用 西南角坐标。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精确水准测量实操案例分析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精确水准测量实操案例分析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是负责测量、勘察和绘制地球表面特征的学科。
精确水准测量作为测绘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工程测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实操案例为基础,对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精确水准测量进行详细分析。
案例一:城市高楼建设项目水平控制案例背景在城市高楼建设项目中,水平控制是确保建筑物各个部分水平位置准确的关键工作。
本案例选择了某城市的高楼建设项目作为实操对象。
测量目标本次测量的目标是确定每个建筑区块的起始位置并确保其高程的准确性。
水平控制的精度要求为不超过0.01米。
测量步骤1. 安装水准仪并进行校准在测量现场,测量人员先进行水准仪的校准。
校准包括准确调节水平仪及其线性仪器并保证其准确度。
2. 建立测量控制网通过在整个建筑工地范围内设置控制点,以建立一个稳定的控制网。
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规划。
3. 进行基准面测量使用水准仪将各个控制点与基准面进行测量。
基准面的选择应考虑到对于整个工地来说最为平坦和稳定的地势。
4. 进行流动观察测量人员将水准仪放置在初始位置,并移动到各个待测区块的位置进行测量。
观察并记录水准仪显示的读数。
5. 数据处理根据观测到的水准仪读数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误差调整和后验闭合差检查。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操案例,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城市高楼建设项目的水平控制任务。
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每个建筑区块的高程误差都在允许的范围内,水平位置的准确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案例二:地铁隧道工程地质测量案例背景在地铁隧道工程中,地质测量是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承载能力以及对地下环境的影响做出准确评估的重要环节。
本案例以某地铁隧道工程为实操对象。
测量目标本次测量的目标是确定隧道区域内不同地层的地质特征,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风险评估。
精度要求是对地层的划分准确度高于90%。
测量步骤1. 建立控制测点在隧道周边设置控制测点,以便后续的地质测量工作。
2. 进行地质勘探使用不同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岩芯钻采、地耦合测量和地震勘探等,获得地层的相关数据,如含水层水文参数、土层厚度和岩石类型等。
测绘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测绘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工程的复杂性增加,测绘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不同领域中的实际案例,探讨测绘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保证工程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应用案例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测绘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以某大型城市规划为例,测绘技术被广泛用于地形测量、地籍调查和土地利用分析等环节。
通过使用高精度的遥感影像和激光雷达数据,工程团队能够快速获得地形数据,并生成三维模型,为规划和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此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测绘技术还可以通过精确的测量和立体模型生成来指导建筑物的布局和构造。
例如,在某高层建筑的施工中,使用空中三角测量技术获取建筑物的精确位置和相对高度,以确保项目的准确实施。
此外,使用测量技术来监测大型建筑物的变形和结构安全性,可以帮助减少结构灾害的风险。
二、交通与运输领域的应用案例在交通与运输领域,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道路、铁路和航道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
例如,在某高速公路建设中,通过使用全站仪和GPS定位系统,工程团队能够准确测量土地的地形和坡度,以确保道路的设计和施工符合标准和要求。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用于航道的测量和维护。
以某大型港口为例,通过运用测绘技术,可以精确测量航道的深度和宽度等参数,为船只的安全通行提供准确的数据。
同时,通过定期监测航道的沉降和变形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保障船只的畅通无阻。
三、能源与环保领域的应用案例在能源与环保领域,测绘技术经常用于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以某风电场建设为例,通过使用测绘技术获取地形和气象数据,可以为风电场的选址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在电力输电线路的建设中,测绘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杆塔位置和线路走向,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难度和成本。
在环境保护方面,测绘技术的应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程测量部分案例分析

洞内导线的布设具有以下特点:洞内导线是随着隧道的开 挖逐渐向前延伸,导线的形状完全取决于坑道的形状。故洞 内导线常布设成大地四边形构成的全导线网和交叉双导线网 等形式。为提高精度,可对某些边加测陀螺方位角。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2、隧道控制测量案例
三、隧道控制网的工作流程
1)收集资料、了解情况,重点是判定已有资料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 并且初步设计控制网方案。控制网可根据现场的地形、工程大小 和要求以及现有的仪器设备,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选择 测距导线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等。 2)现场踏勘选点,结合现场踏勘和工程要求,初步选点(应注意控 制点点位不要布设在由于隧道开挖而可能产生地表变形的地区)。 3)编制测量设计书,进行误差预计,以验证所选择的测量方案、测 量仪器和方法的合理性。
4)依据设计的测量方案,定点埋石。并进行施测和平差计算。
5)编写技术总结,提交资料。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2、隧道控制测量案例
四、本案例分析
该隧道长度达10km,因此地面控制应布设C级GPS网, 应选用双频GPS接收机,如选择6台套接收机测量时,应注 意重复基线数量是否满足规程要求。计算重复基线长度较差 的最大允许值,独立闭合环坐标与坐标分量闭合差的限差值,并 判定其是否超限。GP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高程控制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因此应选用数字 水准仪(每千米往返水准观测精度达0.3mm)。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选用2秒全站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最 好选用S1以上精度等级的水准仪。 投影面应选择隧道贯通平面上。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2、隧道控制测量案例
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察的情况和工程要求,编制观 测方案,以确定所用设备、人员、观测方案、所需时间 等。 注:对GPS测量,在设计方案中要重点突出观测的时 段数、每一时段的观测时间、要按边连接等内容;对水 准测量,要明确视距、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 视线高、往返高差之差等。 最终应提交的成果:技术设计书;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控制网网图;控制测量外业资料;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 资料;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技术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案例隧道控制测量案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变形监测案例施工测量案例市政工程测量案例一、隧道控制测量案例背景材料在某新建铁路线上,已有首级控制网数据。
有一隧道长10Km,平均海拔500m,进出洞口以桥梁和另外两标段的隧道相连。
为保证双向施工,需要按GPS C级布设平面控制网和进行二等水准测量。
仪器设备:单、双频 GPS 各6台套、S3光学水准仪5台、数字水准仪 2台(0.3mm/Km)、2 秒级全站仪 3台。
计算软件:GPS 数据处理软件、水准测量平差软件。
分析要点:建立隧道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的正确贯通。
隧道控制包括地面和洞内两部分。
原有地面控制点精度、点位不满足贯通要求时,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
如点位不满足,则进行加密。
平面控制网按GPS C级布设,每个洞口3个点,进洞点和方位点间要通视,如边长小于500 m 应设强制对中观测墩。
高程为二等水准,每个洞口 2个点。
GPS控制网采用6台双频GPS观测,二等水准采用 2台数字水准仪分两组观测。
考试样题单项选择题:1.长度大于4Km的隧道地面平面控制测量优先采用( C )。
A.导线测量B.三角形网测量C.GPS测量2.二等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为( A )。
A.4√KB.6√KC.8√K简答题:1.在控制测量观测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选点埋石、方案设计。
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仪器进行测量?采用6台双频GPS接收机和2台数字水准仪。
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1)技术设计书(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3)控制网图、点之记(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背景材料:某水库规划为城市供水,需进行水库地区地形测量。
测区面积15Km2,为丘陵地区,海拔高50~120m。
山上灌木丛生,通视较差。
需遵照《城市测量规范》1︰1000地形图,工期 60 天。
已有资料:国家二等三角点 1 个、D 级GPS点 1 个,国家一等水准点 2 个。
作为平面和高程控制起算点。
坐标和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采用54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
基本等高距 1.0m。
50×50矩形分幅。
提交成果资料:(1)技术设计书(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3)控制网图(4)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6)地形图(7)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分析要点:地形图基本内容:数学要素包括比例尺、坐标格网、控制点坐标等。
地形要素包括各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
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
碎部测量:碎部测量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绘制成地形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案例等高线:等高线是表示地貌的符号之一,它是一定高度的水平面与地面相截的截线。
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
等高线特性有: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高程都相等;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除了陡崖和悬崖处之外,等高线既不会重合,亦不会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成正交;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大小成反比。
导线的平差计算:城市导线控制测量等级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三、四等导线应采用严密平差法,四等以下导线采用近似平差计算。
附合导线的近似平差计算是先计算坐标方位角闭合差,平均分配到每个转角上;按改正后的转角计算各点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闭合差,按边长比例改正各坐标增量后,计算各点坐标。
附合导线测量应满足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要求。
地块面积计算:按直角梯形计算面积,累加求和。
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地面测图的作业流程:接受任务,明确作业范围、技术要求、上交成果及作业期限;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进行技术设计;基本控制测量,平面控制采用GPS测量和导线测量方法,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图根控制测量进行控制点加密,平面控制采用和GPS RTK和导线测量方法,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方法;野外数据采集,采用全站仪极坐标和 GPS RTK 方法;编绘地形图;资料检查和验收;技术总结和提交成果。
考试样题计算题:在测区范围内有一六边形地块ABCDEF,坐标分别为A(500,500)、B(920,700)、C(1350,760)、D(1300,940),E(400,1000)、F(360,780),坐标单位米,计算该地块面积。
S =(920 +500)*(700-500)+(1350+920)*(760-700)+ ?-?-+(500 +360)*(500-780)= 295600 ( m2 )简答题:1.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性?地形要素包括各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
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
等高线特性有: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高程都相等;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除了陡崖和悬崖处之外,等高线既不会重合,亦不会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成正交;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大小成反比。
2.图根平面控制点测量常用哪些方法?简要叙述一种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图根平面控制点测量常用图根导线测量或GPS RTK测量,确定图根点坐标。
图根导线测量的作业流程: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现场踏勘、布点;导线测量观测;导线点坐标计算;成果整理。
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有关规范。
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测绘生产单位对产品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过程检查是在作业组自查、互查基础上由项目部进行全面检查。
最终检查是在全面检查基础上,由生产单位质检人员进行的再一次全面检查。
验收是由任务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其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验收。
验收包括概查和详查,概查是对样本以外的影响质量的重要质量特性和带倾向性问题的检查,详查是对样本(从批中抽取5~10%)作全面检查。
三、变形监测案例背景材料工程概况:某地铁将通过正在施工的住宅小区工地,工地地质条件差。
目前工地基坑开挖已完成,正进行工程桩施工。
住宅小区周边较大范围内地面有明显沉降。
地铁采用盾构施工,从工程桩中间穿过,两者最近距离 1.7~1.8 m。
地铁施工可能引起周边土体、工程桩位移和周边地面、建筑物沉降。
基于上述考虑,在采取相关的加固工程措施的同时,应进行变形监测,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变形监测实施技术方案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手册》、该工程相关图纸。
变形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⑴周边建筑物、地面(管线)沉降测量。
在监测范围内,根据到地铁隧道的远近,在每栋楼分别布设2~12个基础沉降测点和1~4个地面沉降测点;在基坑南侧管线位置布设8个地面沉降测点;在隧道与止水幕墙交叉的2个位置各布设6~8个地面沉降测点。
总共布设沉降测点165个。
⑵基坑止水幕墙顶部位移和沉降测量。
在基坑止水幕墙顶部共布设21个位移和沉降测点,间距15~30m。
⑶工程桩顶部水平位移测量。
在隧道两侧的82条工程桩中选择20条桩,在其桩顶布设水平位移测点。
变形监测方法: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建立高程基准点,埋设6个水准测量基准点,线路长25Km。
沉降观测按三等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 1.0mm。
水准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按二等水平位移标准建立基准网,共布设12个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测角中误差 1.8″。
采用精密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施测变形点的位移,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3mm。
变形监测频率:监测时间6个月,分三个阶段:地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
由于监测时间短,基准网不进行复测。
测点在初测后,按其变形速度确定监测频率。
变形速度 w,当 w>10mm/d 每天2次,当5<w≤10mm/d 每天1次,当 1<w≤5mm/d 每 2 天1次,当w< 1mm/d每1~2周1次。
地铁施工后每月测量1~2次,直至变形体稳定。
分析要点变形监测的定义:变形监测是对变形体进行多次观测,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变形分为两类:变形体自身的变形和变形体的刚体位移。
变形体自身的变形包括伸缩、错动、弯曲和扭转四种变形。
变形体的刚体位移包括整体平移、转动、升降、倾斜四种变形。
根据变形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可分为静态和动态变形,静态变形通过周期性的监测得到,动态变形通过连续监测得到。
变形监测的内容:变形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以及倾斜、挠度、弯曲、扭转、震动、裂缝等观测,还包括与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的测定,如应力、应变、温度、气压、水位、渗流、渗压、扬压力等的测定。
变形监测的特点:周期性、高精度、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需结合变形体的结构。
变形监测方法:常规大地测量方法,有精密高程测量、精密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等。
空间测量技术,有GPS测量、InSAR技术。
专门的测量技术和手段,有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准直测量、正倒垂线测量、裂缝测量、应变测量和倾斜测量等。
摄影测量和激光扫描技术等。
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的常用方法:作图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建模分析等。
作图分析是将观测资料绘制成各种曲线,常将观测资料按时间顺序绘制成过程线。
统计分析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各种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特征,分析其周期性、相关性和发展趋势。
对比分析是观测值与设计值或模型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
建模分析是建立数学模型(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混合模型)研究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变形测量工程提交的成果资料: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方案、监测网和监测点布置图、标石和标志规格埋设图、仪器的检校资料、原始观测记录、平差计算和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报成果资料、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变形监测及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
考试样题多项选择题:变形观测周期的确定与下列因素有关:( B、C、D )。
A.观测的精度B.变形的速度C.变形的大小D.观测目的E.观测方法简答题:1.变形监测除布设监测点外,还布设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
布设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目的是什么?布设测量基准点是保证变形监测的起始值稳定,有统一的测量基准。
工作基点相对于监测点有较好的稳定性,方便对监测点进行测量,并减少测量误差。
2. 对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常用的方法有哪儿种?见分析要点: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的常用方法。
3.变形监测项目完成后,提供给甲方的成果应包含哪些内容?见分析要点:变形测量工程提交的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