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

合集下载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适应的概念及类型
适应的概念
•适应,是指行为主体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对所在社会的客观环境及发展变化进行了解、同化、顺应、充分利用和改造的一种社会活动。

•大学生的适应问题,是指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即大学生在新环境的刺激下,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以最终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

适应的类型
根据适应的效果我们把适应分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
•内部适应和外部适应
•狭义适应和广义适应
行为或态度以适合外部环境的要求;
•积极适应是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可能去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
发展的需要。

•内部适应是指在心理上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状态的适应;
•外部适应是指在行为上能够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适应。

•狭义的适应是指在遭受心理挫折后人们采用自我防卫机制来减轻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

•广义的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有效反应,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内外环境重新恢复平衡的心理过程。

思考题:
谈谈你进入大学后有哪些方面不适应,该如何解决。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谢谢大家!!。

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的概念

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的概念

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的概念
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是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它们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积极归因风格通常将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这种归因风格的人更倾向于关注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认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善结果。

他们通常会选择挑战性的任务,展示出更高的自信和动机水平。

消极归因风格则将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或他人行为等。

这种归因风格的人更容易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忽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他们可能认为成功是由于外部因素,如运气的好转,而失败则是由于不可改变的因素,如任务难度过大或他人行为不公。

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都可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积极归因风格的人通常更积极、自信和有动力,而消极归因风格的人则可能体验到更高的压力和焦虑,更容易出现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了解并培养积极归因的技巧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成功的积极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状态,而是一种连续的谱。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归因风格,而且不同的归因风格也有其适应性和适当的情境。

重要的是理解归因的动态性质,并尝试在适当的时候采用积极的归因风格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消极适应的名词解释

消极适应的名词解释

消极适应的名词解释消极适应是一种心理行为模式,指个体或群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或挑战时,选择采取一种负面、消极的反应。

在消极适应的过程中,个体或群体往往放弃积极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行动,而选择逃避、抱怨、消极思考或安于现状。

消极适应的本质是一种应激反应,个体或群体在遭遇挫折、困难和压力时,感受到沮丧、无助和绝望,从而失去应对挑战的积极性。

消极适应不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进一步恶化问题,阻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一种常见的消极适应方式是逃避。

当个体面临困境时,他们会选择回避问题或责任,避免面对困难的现实。

这种逃避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回避与问题相关的人、场景或任务,以及逃避面对自身的情绪和情感。

另一种常见的消极适应方式是抱怨。

个体或群体通过不断抱怨来表达对问题的不满和对他人的指责,而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抱怨往往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发泄方式,它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加深了个体对困境的消极情绪。

消极思考也是消极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面对问题时,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利的方面、负面的结果和限制因素上,而忽视了积极的可能性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消极思考往往加深了个体的消极情绪,使其更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安于现状是另一种常见的消极适应方式。

当个体遭遇挫折或困境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接受当前的情况,并放弃改变的努力。

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可能性产生怀疑,认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困境,因此放弃追求积极的变化。

消极适应往往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个体或群体倾向于以一种被动、消极的方式应对困境和挑战,缺乏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消极适应模式可能导致压力累积、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并阻碍个体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为了避免消极适应,个体和群体应培养积极应对的能力。

这包括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发展自我调适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另外,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和积极的社交关系也对消极适应的防范有着积极的影响。

动物消极的适应环境

动物消极的适应环境

动物消极的适应环境动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有时会表现出消极的适应方式。

这些消极的适应方式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也可能是由于动物自身的特性和能力限制。

下面将介绍几种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情况。

某些动物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会选择逃避或躲避。

这种适应方式常见于一些胆小、怕生的动物,当它们感到环境不安全或对自己构成威胁时,会选择逃离或躲藏起来。

例如,许多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在遭遇捕食者时会选择迅速逃跑或隐藏在树叶或草丛中,以避免被捕食。

一些动物在面对环境挑战时会选择放弃或抑郁。

这种适应方式常见于一些对环境变化敏感的动物,当它们感到自己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时,会表现出消极的行为,如停止进食、停止繁殖或甚至自杀。

例如,一些固定在特定生境中的动物,当生境发生严重破坏或遭受污染时,会选择停止进食,导致自身衰弱甚至死亡。

一些动物在面对环境压力时会选择攻击或争斗。

这种适应方式常见于一些具有攻击性和领土性的动物,当它们感到自己的领地受到威胁时,会选择主动出击以保护自己的领地和资源。

例如,大型猫科动物如狮子和老虎,在面对其他入侵者时会选择主动攻击,以维护自己的领地和地位。

一些动物在适应环境时会表现出消极的行为,如自虐或自残。

这种适应方式常见于一些受到压力和痛苦困扰的动物,它们通过自虐或自残来释放内心的痛苦和不适。

例如,一些囚禁在狭小空间的动物,由于长期受到限制和压抑,会出现自残行为,如咬伤自己的尾巴或身体。

总结起来,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消极的适应方式。

这些方式可能是逃避、放弃、攻击、自虐等,它们反映了动物在面对环境变化和压力时的不同应对策略。

了解和研究这些消极适应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行为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动物和改善环境。

适应在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适应在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适应在心理学的名词解释适应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人们在面对变化和压力的时候所采取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适应有多种形式和层次,从简单的生理适应到复杂的心理适应。

在此文章中,将对适应的定义、类型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适应可以被理解为个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反应机制,以维持内外平衡。

适应的目的是使个体能够有效地应对环境中的变化和压力,以实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适应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

生理适应指的是个体身体上对环境变化做出的生理调整,例如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

而心理适应则指个体在面对各种情境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适应可以分为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

积极适应是指个体通过改变自身行为和思维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

例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一个积极适应的人可能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消极适应则是个体对环境压力的回避或无效应对,常表现为退缩、逃避或不良行为。

消极适应可能在短期内给个体带来一定的缓解,但却无法持续解决问题,并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适应能力是个体对环境变化和压力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适应能力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环境条件等。

个体的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对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乐观、自信的个体通常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而焦虑、消极情绪较强的个体则可能面临适应不良的问题。

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首先,个体需要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外界的变化和压力。

其次,个体可以通过寻求社会支持和专业帮助来增强适应能力。

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和获得指导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此外,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新的技能也是增强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持续自我提升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情境。

在当今社会,适应能力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非常重要。

社会变革的加速和压力的增加,使适应能力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

心理教育之情绪适应

心理教育之情绪适应

心理教育之情绪适应情绪适应,作为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情绪适应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增强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

本文将从认识情绪、情绪的影响、情绪适应技巧以及实践方法等方面,探讨心理教育中的情绪适应问题。

一、认识情绪情绪是人类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反应。

它可以是积极的,如喜悦、兴奋;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愤怒、焦虑。

情绪的形成与个人的价值观、心理状态以及外界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

情绪是人类正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反应,它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还对人体的生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情绪的影响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二、情绪的影响情绪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不同的情绪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且情绪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积极心态,增加个体的积极行为倾向。

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导致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出现消极的行为表现。

情绪的不良适应往往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最终导致各类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因此,积极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进行主动的情绪调节和适应,对于维护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情绪适应技巧针对情绪适应问题,我们可以学习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以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各种情绪状态。

1. 情绪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情绪反应的原因,可以通过记录日记的方式来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变化,找出情绪波动的规律。

2. 深呼吸:当遇到压力大的情绪时,可以进行深呼吸来放松身心,缓解负面情绪。

3. 寻求支持: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困扰,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能够减轻情绪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4. 情绪导出:通过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运动、阅读等,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中转移出来,提高情绪适应能力。

5. 心理调节:可以学习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如冥想、放松训练等,通过调整内在的情绪状态,提升情绪适应的能力。

心理学中 应激的概念

心理学中 应激的概念

心理学中应激的概念应激是指在面临某种需要适应的环境刺激时,个体所产生的身心反应。

在心理学中,应激是一个广泛研究的领域,涉及到人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压力和压力源的反应。

应激反应可以是身体的,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者是心理的,如焦虑、紧张等。

应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积极应激和消极应激。

积极应激是指个体对于挑战和压力源做出一种积极适应的反应,可以提高个体的能力和适应性。

积极应激的例子包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适当的应对策略来面对压力。

反之,消极应激则意味着个体的应对策略无效或不健康,可能导致负面的身心反应。

消极应激常见于无法适应压力,情绪失控和应对不当的情况。

应激的反应取决于个体对于压力源的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理论认为,个体对于压力的感知和评价会影响其应激反应。

比如,如果个体认为压力源是具有威胁性的,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应激反应。

因此,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变化都可能受到应激的影响。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慢性应激反应。

慢性应激是指个体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压力下,无法有效适应并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慢性应激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心血管疾病和免疫系统失调等问题。

因此,了解和管理应激对于维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应激和应激反应,提出了一些应对和缓解应激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寻求社会支持、心理调节和放松技巧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个体进行有效的应对和管理应激,增强适应能力。

总之,应激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个体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压力源时所展现的身心反应。

了解应激的机制和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管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

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

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有两个乡下人外出谋生,一个准备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

可在火车站等车时,听邻座议论: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呢?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是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因为退票而在退票处相遇,正好相互换了票。

去了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没有饿着。

不仅可以在银行大厅里白喝纯净水,还经常能在大商场里品尝到免费甜点心。

到了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个可以发财的城市。

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能赚钱、开厕所能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能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在花点力气都可赚钱。

他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熟悉,跑到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

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识泥土但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起初每天在城郊间往返6次,净赚了350元钱。

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后来,他又有了一个新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而不管招牌的结果。

他立马抓住这一空挡,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洁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

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做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洁市场。

在北京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啤酒瓶。

就在递瓶时,两个人都愣住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这两个人的命运,说明了一个人生哲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就决定了对待同一问题的抉择方式有差异,这正是积极的适应与消极的适应的不同结果。

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消极的适应有时会导致心理冲突或停滞...精选版

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消极的适应有时会导致心理冲突或停滞...精选版

hkui
6
• 现任班干部的工作失误常常让她满腹牢骚, 逐渐变得冷眼旁观,不再关心集体活动,学 习态度和纪律逐渐散漫起来,内心矛盾失落 总是让她常常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对别人总 是不满,别人都觉得她很难接近,难以找到 知心朋友,孤立无援,郁郁寡欢。
hkui
7
• 案例分析:施某的问题在于选不上班干后,便觉 得自己怀才不遇,于是,由心理失衡逐渐走向消 极逃避,在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她常常敏感 脆弱,自卑自傲,顾影自邻.由于总找不到自我的 感觉,自我的位置,出色的天赋才能得不到展示, 从而郁郁寡欢,甚至愤世嫉俗.这是大学新生普 遍存在的因遭受挫折而丧失自信,进而不能 良好地适应大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
hkui
12
• • • •
心理咨询建议: 1.疏导不良情绪。 2.改变认知。 3.行动改变
hkui
13
• 3· 重新点亮人生的指路灯
• 案例简介蓝某某,大一男生。来自边远山区农村, 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希望他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好好打击那些口出“一代不如一代”的邻里乡亲; 老师则十分偏爱成绩优秀的他,希望他为学校争 光,为老师争光;在父亲和中学老师严厉的管教 下终于踏入大学的门槛。进入大学后,他觉得大 学真的是太好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决定要 在大学里好好享受人生,把过去不能尽兴做的, 尽兴玩的要玩个痛快。
hkui
1
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消极 的适应有时会导致心理冲突或 停滞不前。学会适应是每个人 健康生活、获取发展的前提与 基础。
hkui
2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大学生适应心理特点 大学生适应心理的咨询案件\分析\建议 大学生适应心理的理论指导 学会适应走向成功

一、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任务和内容

一、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任务和内容

一、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任务和内容大学新生要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适应新生活,二是谋求新发展。

要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就必须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学会独立、学会协调、学会平衡;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找到方向,探索方法;在新的人际环境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一)适应生活1、学会生活如何认识和协调大学生活?怎样维护自己平静的心情?你心里有数吗?(1)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的学习、生活开始了,要遭遇哪些问题,应怎样应对?你知道吗?(2)学会管理日常生活独立的标志之一就是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你知道如何管理生活吗?(3)学会维护心理平衡生活并非老是笑脸和阳光,如何对待寻常和失意的日子?2、学会学习进入大学,你有新的学习目标了吗?你会有意识地去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吗?你知道如何在变化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吗?(1)确立学习目标当你学习因失去目标而懈怠时,知道如何为自己找到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吗?(2)应对学习变化学会应变,首先要学会在变化中学,你做得怎么样?(3)探索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知道如何有效学习吗?3、学会交往结交新朋友,发展新友谊,自自然然和异性同学友好相处,是大一学生所渴望的。

不过你懂得交往的艺术和方法吗?(1)结交新朋友新的友谊在建立之前需要花时间去彼此适应,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的呢?(2)掌握交往之道交往艺术影响交往的质量,你懂得交往的艺术吗?(3)学会与异性自然交往与异性同学交往,有人感到害羞,有人害怕,有人……你知道如何和异性交往吗?4、学会做人要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宽容与合作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1)修养品德古语云“人无德不立。

”大学生该如何培养自已的优良的品德呢?(2)学会宽容对于宽容,你知道它的表现,它的价值吗?你知道如何去宽容他人吗?(3)加强合作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社会也离不开相互合作,你能与人很好的合作吗?(二)发展大一学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l)训练自己的思维,使之渐渐成熟;(2)客观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控力;(3)在群体中学会融入社会;(4)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第五章大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第五章大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三、压力引起的反应 生理反应: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以及口干 等。过度压力会导致腹泻,呕吐,头痛等症状。 心理反应: 1.行为反应:包括直接反应和简介反应直接反应为面临紧 张刺激时做出的反应,间接反应为为缓解压力而从事 的行为。长期的压力会导致注意力减退,缺乏耐心, 易烦躁,活动力降低等。 2.情绪方面:忧虑,倦怠,创伤后的心理失调,如自然灾 害,战争,被强暴等。 3.认知方面:压力源的威胁会导致智力功能受到影响,思 维受限,思考灵活性较差。
第三节 压力与心理健康
一、压力
压力在是指刺激、挑战与反应的相互关系, 它是一个过程。
压力源 (刺激)
中介因素
反应症状
二、压力的来源
心理性压力:需要得不到满足
生理性压力:物理、化学等刺激与伤害 社会性压力:重大生活事件、失去社会联 系与支持,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变化等。
文化性压力:地域文化差异、城乡文化差 异、民族文化差异等。

“我有好几次都想大声地告诉她们不要 再说了!”可我不敢,我害怕我说出来后, 她们会不理我,再说了,如果我说出来,她 们不采纳我的意见,我又该怎么办?”“我 也不敢对别人说,害怕他们会笑话我,说自 己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我也不敢对 家人说,怕家里为我担忧,所以我只好把这 一切都压在心里面,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 但是心里又堵得慌。
本章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的:
1、认识适应和发展的意义,两者关系及各 自标准 2、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3、了解压力的来源,学会应对压力
进入大学后,我最满意的是: 进入大学后,我最高兴的是:
进入大学后,我最关心的是: 进入大学后,我最担心的是: 进入大学后,我比较不习惯的是:

谈对大学新生的适应心理问题的认识与体会

谈对大学新生的适应心理问题的认识与体会

谈大学新生的适应心理问题的认识与体会专业:法学1403 学号:3141202335 姓名:李燕萍一、大学是什么、高中生到大学生怎样的角色变换1、浅谈大学:大学是我们离开家,离开父母为了理想再进一个台阶的地方。

之所以称我们为新生,在我看来,不仅仅代表了我们年级上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呈现我们从初来乍到的状态,懵懂的、单纯的、甚至是无知的特点。

一个新的环境,一群新的朋友,没有父母的叮嘱照顾,没有班主任老师跟在身后催促学习。

这无疑是在考验我们的独立能力、抗打击能力,还有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等。

我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是让你发现光芒的机会:你觉得无助就对了。

那样你才能知道谁是你的贵人: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准确的说,大学是一个舞台,一个完全自由的舞台。

你可以选择台前光彩照人或者幕后默默无闻,在这个舞台上,展现怎样的角色、说什么台词,甚至是表演的价值,都由我们自己决定。

人们心中普遍认为,能考上的大学的学生在中学一般是学习上的佼佼者,颇受老师父母关注,然而进入这个舞台,我们可能会发现更多比自己优秀的高材生尤其是在名牌大学,或许是从一个主角变成配角。

这个时候自我评价以及对客观评价都会发生改变。

2,高中生到大学的change首先最突出的应该是环境,虽然高中时期也有大部分人住校,但我想离开家乡尤其是离开呵护备至的父母应该都是头一次。

在这种独立的环境下,没有人帮你洗衣做饭,即使是上厕所要用的手纸都要自己选择购买。

其次就是学习方法,大学是培养主动性学习的地方,而高中总有老师提醒你该交作业了,该背单词了…..并且不仅仅是听课和阅读教科书,单纯的阅读学习已经不满足于大学的丰富要求,你有大量的时间自己支配。

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过度。

面临挑战该怎样一个人面对,以及遇到各种各样心理不适的问题,怎样调节自己是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自我提升环节。

幼儿适应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适应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适应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1.与身心发展水平相吻合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独立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情绪的感受、表达、调节和控制能力不断增强,适应能力也将随之增强。

例如,我们在幼儿园小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人园不久的幼儿,在妈妈离开后,便嚎啕大哭,鼻涕一把、眼泪一把,那”惨叫”声真可谓撕心裂肺,但是到了中班、大班后,就很难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适应能力也有所增强。

2.从生理反应到心理反应幼儿面对压力情境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

年岁小的幼儿,只会发生生理上的不适,如哭泣、呕吐、肚子疼、胃口欠佳等。

稍大些的幼儿就会闹情绪,还会发生各种退化行为,包括吮手指、夜尿、缠着父母等(曾文星,2001)。

再大一些的幼儿,则会出现破坏东西、欺负小朋友、反抗成人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幼儿适应环境的方式:1.积极应对大班的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小朋友拿出铅笔来练习写数字,小花不小心把铅笔盒掉在地上,笔尖摔断了。

她就试着用铅笔刀来削,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成功,便请旁边的桐桐帮忙,桐桐毫不犹豫地接过铅笔和铅笔刀,试了几次,也都削断了,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爸爸也是这样削的,怎么就不断呢?”过了一会儿,桐桐对小花说;“还是找老师帮帮忙吧!”在老师的帮助下,小花终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练习写数字了……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幼儿往往通过协商、合作、建议、寻求帮助等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敢于说“老师,我想上厕所”“我能和你一起玩吗”“帮帮我好吗”之类的话。

这类幼儿一般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在压力的情境下改变环境,消除紧张心理,减少行为问题的产生。

2.消极应对妈妈给天天新买了一个洋娃娃,天天爱不释手,就带着娃娃一起来到幼儿园。

班里的“小霸王”小雨看到后,就冲大家嚷道:“天天生小孩了!天天生小孩了!”还趁天天不注意的时候,在娃娃的脸上涂了一层橡皮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鲁东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鲁东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鲁东大学鲁东大学第一章测试1.健康观念的发展经历了神灵疾病观、自然哲学疾病观和( )三个阶段。

答案:自认科学疾病观2.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系统及其机能处于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

答案:心理疾病3.()是造成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

答案:心理问题4.大一新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

答案:适应问题5.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有:()。

答案:与人和谐相处 ;情绪稳定;能够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良好的社会适应6.心理异常的划分标准包括()。

答案:经验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临床诊断标准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答案: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8.大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促进心理的成长()答案: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参加各项心理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9.有心理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

答案:错10.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是有绝对界限的()。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因为适应一般是指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所以适应只是人类生存的要求和必备能力。

()答案:错2.如果从生命发展全程观来看待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适应的能力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适应能力越强。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其中学会生存就是对社会适应要求的具体化。

答案:对4.根据二维文化适应模型,认可原有文化而拒绝接受现有主流文化的适应策略是()。

答案:分离5.社会适应的核心是感觉适应。

()答案:错6.顺应和控制都属于适应能力的类型,所以于个体的意义是相同的。

()答案:错7.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都是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及职业发展的适应形式。

()答案:错8.进入大学以后,在学习上学会适应的方法有: ( )答案:多与学长老师进行沟通;制定不同期限的目标;学会时间管理9.进入大学以后,为了避免事情做不好后给其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尽量少参加社团活动,把时间放在学习上。

应对方式的名词解释

应对方式的名词解释

应对方式的名词解释应对方式是指面对问题、挑战或困境时,人们采取的具体和系统的行动方式或策略。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困境、解决问题、化解冲突、适应变化以及实现目标。

这些应对方式可以在个人、组织和社会层面起作用,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行为选择和结果。

一种常见的应对方式是积极应对。

积极应对是指将问题或挑战看作是一种机会,坦然面对并寻找解决之道。

积极应对的人倾向于积极思考、有效解决问题,并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保持乐观态度。

他们通常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内在的动机和资源,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积极应对有助于降低应激反应和焦虑水平,增强心理韧性,并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与积极应对相反的是消极应对。

消极应对是指无视问题、回避挑战或采取被动态度的方式。

消极应对的人倾向于避免应对困难,可能会采取逃避、拖延或沉溺于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来缓解压力。

消极应对往往导致问题的恶化,增加负面情绪,并减少个人和集体的适应能力。

因此,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差异对于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另一种常见的应对方式是合作应对。

合作应对是指人们共同努力解决问题,通过协商、合作和团队合作来达成共同目标。

合作应对需要沟通和团队合作的技巧,以及互相尊重和理解的意识。

通过合作应对,人们可以共同分享资源、知识和经验,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创造力。

合作应对有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并为集体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除了积极应对和合作应对外,适应性应对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适应性应对是指根据问题或挑战的性质和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整思维和行为方式,以适应新的情况。

适应性应对强调灵活性、创造性和适应能力,它可以帮助人们适应变化、处理不确定性,并快速调整自己的行动策略。

适应性应对与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密切相关,它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虽然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应对方式,但实际上,每个人在面对问题时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应变效应名词解释

应变效应名词解释

应变效应名词解释应变效应是指一个系统或组织在面对外部压力或变化时所产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这个概念最早源自物理学中的弹性力学,用于描述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形变的程度。

后来,该概念被引申到社会科学领域,用于描述个体、组织或社会在面对压力和变化时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应变效应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类型。

积极的应变效应指的是系统或组织能够适应变化、克服困难,并获得积极的成果和影响的能力。

消极的应变效应则指系统或组织无法适应变化、处理困难,导致负面的结果和影响。

在个人层面上,应变效应通常指一个人在应对不同压力和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应对能力。

一个具有积极应变效应的人通常能够以乐观、灵活的态度对待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响应变化,并逐渐适应和应对压力和负面情境。

相反,一个具有消极应变效应的人往往感到无助、压抑,缺乏自信和动力,对困难和变化感到恐惧,并无法有效处理问题。

在组织层面上,应变效应指的是组织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竞争和压力时所产生的反应和调整能力。

不同的组织拥有不同的应变效应,一些组织能够灵活调整战略、改变业务模式,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持续增长。

而其他组织可能由于刚性结构、缺乏创新能力或领导能力等原因,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导致业绩下滑或甚至倒闭。

应变效应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了解和提高应变效应对个体和组织在不确定、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应变效应,个体和组织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如培养灵活性、创新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强大的社会网络和支持系统,以及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应变效应是指个体、组织或社会在面对压力、挑战和变化时所表现出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一个具有积极应变效应的个体或组织能够灵活应对变化,克服困难,并取得积极的结果和影响。

反之,一个具有消极应变效应的个体或组织则无法适应变化,处理困难,导致负面的结果和影响。

提高应变效应对于个体和组织在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中的应激与适应机制

心理学中的应激与适应机制

心理学中的应激与适应机制心理学研究了人类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的应激与适应机制。

应激与适应机制是人类心理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关系到个体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如何应对和适应的能力。

本文将从应激与适应的定义、应激反应、适应机制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应激与适应的定义应激是指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刺激和压力,包括生活中各种挑战和困难,例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冲突、心理创伤等。

适应是指个体在面对应激时,利用内外资源和策略,保持心理和生理的平衡状态。

应激与适应密切相关,个体的适应能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应激水平的高低。

应激反应当个体面临应激时,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生理反应主要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等,是身体对应激刺激的自然反应。

心理反应包括焦虑、紧张、恐惧等,是个体对应激刺激的主观感受。

适应机制适应机制是指个体在应激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保护和调节行为,以应对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适应机制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防御机制、认知机制和社会支持机制。

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

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回避、压抑等。

例如,当个体遭遇某种创伤或困境时,可能会选择否认或回避现实,以减少对自己的伤害。

认知机制是指个体通过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来适应应激。

该机制强调对应激刺激的重新解读和理解。

例如,当个体面临一项重要考试,感到压力时,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调整思维方式,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社会支持机制是指个体通过获得他人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安慰。

人际互动和社会支持对于应对和适应应激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当个体遭遇困难或压力时,能够得到亲友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心理状态。

应对策略个体在面对应激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应对策略来应对和调节。

应对策略可以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

积极应对是指个体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来面对和解决应激。

适应新环境能力

适应新环境能力

适应新环境能力1. 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适应新环境能力是指一个人在面对新的工作、生活或学习环境时,能够迅速适应并且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对于个人来说,具备良好的适应新环境能力可以让自己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同时也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

对于企业组织来说,员工的适应新环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员工对新工作岗位的适应情况,对组织运转的稳定和高效也有很大影响。

2. 影响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因素2.1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影响一个人适应新环境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的性格、情绪状态、以往经历等都会对其适应新环境能力产生影响。

乐观、积极向上的个体在面对新环境时更容易调整自己的心态,快速适应;而消极、悲观的个体则可能更加困难。

过往的经历也会影响一个人对新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积极经历会增强信心,消极经历则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

2.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适应新环境的重要保障。

当个体面临着新环境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时,得到他人的理解、鼓励和帮助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提升信心。

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促进一个人顺利适应新环境的关键。

2.3 自我认知与管理能力个体对自己特点和优势的了解,以及对于自己情绪状态的管理能力也对适应新环境至关重要。

良好的自我认知可以让个体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而情绪管理则可以让个体更好地处理面临变化时带来的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3. 培养适应新环境能力的方法3.1 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学习是促进一个人适应新环境、成长和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无论是工作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持续学习和不断积累经验都可以让一个人更具备应变能力,更好地处理各种挑战。

3.2 开放心态与勇于尝试开放心态是成功适应新环境的前提。

拥有开放心态就意味着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方法、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等,而不是固守已有观念和经验。

勇于尝试则是在开放心态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去融入新环境、探索未知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
有两个乡下人外出谋生,一个准备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

可在火车站等车时,听邻座议论: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呢?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是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因为退票而在退票处相遇,正好相互换了票。

去了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没有饿着。

不仅可以在银行大厅里白喝纯净水,还经常能在大商场里品尝到免费甜点心。

到了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个可以发财的城市。

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能赚钱、开厕所能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能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在花点力气都可赚钱。

他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熟悉,跑到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

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识泥土但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起初每天在城郊间往返6次,净赚了350元钱。

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后来,他又有了一个新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而不管招牌的结果。

他立马抓住这一空挡,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洁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

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做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洁市场。

在北京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啤酒瓶。

就在递瓶时,两个人都愣住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这两个人的命运,说明了一个人生哲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就决定了对待同一问题的抉择方式有差异,这正是积极的适应与消极的适应的不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