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的编制修订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规范技术标准规范的管理,提高技术标准规范的质量水平,保障技术标准规范的实施和应用,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工作。

第三条技术标准规范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符合技术经济情况,科学合理。

第四条技术标准规范应当通过专业组织或者专家论证,经企业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审查并正式发布。

第五条技术标准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建立相关的信息反馈机制。

第六条技术标准规范的修订、废止和停止使用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第二章技术标准规范的管理第七条技术标准规范应当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包括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发布、实施、使用、修订、废止和停止使用等各个环节。

第八条技术标准规范应当按照程序进行编制,包括明确编制的程序、参与编制的人员、编制的内容和要求等。

第九条技术标准规范的发布应当经过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审查并正式发布,发布后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建立技术标准规范的档案管理。

第十条技术标准规范的实施应当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机制,确保技术标准规范得到全面实施。

第十一条技术标准规范的使用应当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技术标准规范的查询、检索和应用等各个环节。

第十二条技术标准规范的修订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修订后应当重新进行审查和发布。

第十三条技术标准规范的废止和停止使用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废止后应当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停止使用后应当进行相应的归档管理。

第三章相关责任第十四条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技术标准规范的管理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十五条各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技术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技术标准规范的质量和实施。

第十六条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发布、实施、使用、修订、废止和停止使用等工作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完成,并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传达。

技术标准文件的编制规程-精品

技术标准文件的编制规程-精品

技术标准文件的编制规程一、目的:明确技术标准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建立技术文件编订、审核和批准的程序。

二、范围:所有技术标准类(包括生产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批生产记录和验证方案)文件。

三、责任者:总工、质管部长、生产部长、QA室、各部门工艺员。

四、内容:1格式文件格式按“标准文件的格式规定"(SMP-D-OOl)。

2编制要求文件的标题要精炼、明确,能确切表达文件的性质;文件内容要与法定标准及产品注册批准文件(批文)一致;不得随意修改、偏移;文件语言准确、术语规范,保证技术标准文件可以被正确理解和使用;文件所包涵的项目及参数要准确可靠,不要有多余的项目及参数;各种工艺、技术、质量参数和技术经济定额的度量衡单位按2005年版二部药典凡例中计量规定执行,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成品、中间体、原料分子量一律以最新国家原子量表计算,取小数点后两位。

3文件编制3.1编制依据:3.L1药品名称药品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英文名。

中文药品名称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推荐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英文名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有机药物化学名称应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应与美国《化学文摘》系统一致。

化学结构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见《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凡例)。

3.1.2质量标准药用原料辅料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如为该版药典未收载的,应符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辅料品种与用量,应当无害, 不影响疗效和降低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对药典规定的检验方法无干扰。

包装材料的印刷文字内容必须与批准的材料一致,规格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成品标准必须与批准的法定标准相一致。

企业内控质量标准原则上要高于法定标准和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在贮存期内始终符合法定质量标准。

3.1.3其它生产工艺规程、批生产记录和验证方案的项目和内容应符合GMP (1998年修订)、GMP附录(1998年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和医药行业的《GMP实施指南》的规定。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前言技术标准作为企业工作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工程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检验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为了保证技术标准的全面有效管理和应用,企业需要制定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以规范技术标准的制定、使用和管理过程。

一、制定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目的1.规范技术标准制定的流程,确保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规范技术标准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产品质量。

3.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管理、应用等全过程。

三、技术标准的制定1.技术标准制定的审批流程技术标准的制定应由技术管理部门发起,经过初步评审,交由企业领导部门审批,再次汇总评审意见,最终由企业领导层审批通过。

2.技术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技术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3.技术标准的制定程序技术标准的制定程序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确定技术标准的编写对象和编写组织。

(2)阅读国家行业标准和其他行业标准。

(3)研究国家对该项技术的法律法规要求。

(4)进行技术研究,编写技术标准。

(5)组织审查、会签、核对等环节。

(6)领导层审批。

四、技术标准的使用1.技术标准的使用流程技术标准的使用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确认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2)了解技术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3)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

(4)技术标准的实施和使用。

2.技术标准的应用要求技术标准的应用要求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确保技术标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技术标准应用要符合工作规程。

(3)技术标准应用要符合工艺要求。

(4)技术标准应用要符合质量要求。

(5)技术标准应用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五、技术标准的管理1.技术标准的管理流程技术标准的管理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技术标准的备案管理。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征求意见
修订草案完成后,应向相关单位和个人征求意见,收集 反馈意见和建议。
审核批准
技术标准管理部门对修订草案进行审核,并报请上级 管理部门批准。
发布实施
经批准后的技术标准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发布实施。
技术标准更新与维护
定期检查评估
技术标准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技术标准进行评估和检查,了解标准的实施情况和社会反馈意 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2023-10-26
目录
• 技术标准管理概述 • 技术标准制定与发布 • 技术标准修订与更新 • 技术标准培训与宣传 • 技术标准监督与评估 • 技术标准国际化与交流
01
技术标准管理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技术标准是对一个或多个技术领域的通用 性、重复性的概念、规则或特性进行统一 规定的一种文件。
06
技术标准国际化与交流
国际技术标准接轨
跟踪国际技术标准发展动态
及时获取国际技术标准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国内技术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
积极参与到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争取话语权和主导权。
接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
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标准,推动国内技术标准升级和优化。
国际技术标准交流与合作
及时更新
根据市场需求、行业发展、政策法规变化等因素,及时对技术标准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 标准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废止与修订
对于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或过期失效的技术标准,应及时予以废止,并按照修订流程进行修 订。
04
技术标准培训与宣传
技术标准培训计划
01
定期培训
02
培训内容
组织定期的技术标准培训活动,针对 不同的技术标准,邀请专家进行讲解 和指导。

生产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生产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生产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依据1. 目的:为了规范生产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 依据: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特别是对涉及产品质量和技术安全的企业更为具体和重要。

三、技术标准的定义和分类1. 技术标准定义:技术标准是指产品设计、生产、检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范和指导性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2. 技术标准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技术标准分为以下几类:(1)产品技术标准:用于产品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工艺技术标准:用于生产工序、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的技术要求。

(3)检测技术标准:用于产品检测和质量评价的技术要求。

(4)管理技术标准: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四、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过程1. 制定过程:(1)明确制定标准的目的和依据;(2)建立标准制定的责任主体,制定制定计划;(3)收集、分析相关技术资料和市场需求,形成初稿;(4)征求专家意见,进行论证和修改,形成正式版;(5)组织内部审查和公示,征求意见;(6)审批发布并组织实施。

2. 修订过程:(1)根据需要,成立标准修订工作组;(2)收集、分析新技术和市场需求,形成修订方案;(3)征求专家意见,进行论证和修改,形成修订稿;(4)组织内部审查和公示,征求意见;(5)审批发布并组织实施。

五、技术标准的执行和管理1. 执行机构:企业技术标准的执行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并设立专门的技术标准管理岗位。

2. 执行程序:(1)技术标准的执行应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变动。

(2)相关岗位人员应接受培训并熟悉技术标准的要求。

(3)技术标准的迭代和更新应及时推进,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宣贯。

(4)对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产品,应及时纠正和处理,并追溯原因,防止再次发生。

技术标准与规范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与规范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与规范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与规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技术标准与规范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健全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管理制度不仅是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技术标准是在技术实践中经过科学论证的规范,它们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减少产品缺陷和故障的可能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通过遵循技术标准,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建立科学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和规范技术标准的制定、审查、实施和监督工作,确保技术标准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只有遵循科学规范的技术标准,才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二、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1. 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是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制定技术标准需要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通过广泛的专家论证和公众征求意见,确保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对于已经制定的技术标准,及时修订和更新也是必要的,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需求。

2. 技术标准的发布和执行技术标准的发布和执行是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

发布技术标准需要进行公开透明、严格审批和备案登记。

企业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必须依据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和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可靠性。

相关监督机构和行业协会应对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技术标准的有效实施。

3. 技术标准的培训和宣传技术标准的培训和宣传是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必要补充。

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对于技术标准的知晓度和理解度,增强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

同时,通过向公众传递技术标准的相关信息,提高消费者的技术素质和消费选择能力。

生产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制度(3篇)

生产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制度(3篇)

生产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制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技术标准体系及技术标准的制订、审批、发布、修订、复审流程、贯彻实施及稽查、标准的管理、图纸技术文件标准化和开发项目标准化____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合资公司各单位。

2定义2.1技术标准对技术领域中需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如技术术语、技术规范、技术要求等。

2.2技术标准体系及机构是指企业技术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和特点分类而成的标准体系,包括企业所贯彻和采用的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本企业制定的产品执行标准(备案标准)及其它一系列企业技术标准(亦称:内控技术标准)标准经修订后,其编号只修改批准年号,其余代号不变。

若在同年内修订标准,则在批准年号后用a、b、c等做标记,以示区别。

标准经修订后,其编号只修改批准年号,其余代号不变。

若在同年内修订标准,则在批准年号后用a、b、c等做标记,以示区别。

4企业技术标准的管理4.1技术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a)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b)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c)保证安全,保护环境,充分考虑市场需求;d)企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专业标准相抵触,企业内的技术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e)为满足特殊需要,可根据用户要求双方签定供货合同和技术协议,作为产品技术标准的补充。

技术标准的管理流程标准化负责协调____标准编制和讨论。

各部门必须重视标准的征求意见过程,相关专家在标准征求意见中应该积极主动反馈意见,以使标准尽可能的完善。

标准化管理部门在下发标准征求意见稿时,视标准的复杂程度,给予3~____天的征求意见期限,并可根据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内容,要求相应专家必须限期书面反馈意见。

逾期没有反馈意见的人员,或者一年累计____次征求意见都是反馈“无意见”的人员,将纳入标准化基础管理稽查进行处罚。

标准化负责____召开技术标准____会议,对标准的格式(企业技术标准的标准格式见附件)、合理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____,并由参与____会议的人员签名确认(签名表为自由格式),决定是否同意标准的内容。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技术标准作为企业进行技术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规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发布和执行工作,提高技术标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并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本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涉及技术标准制定、修订、发布和执行的相关工作。

三、定义和缩写词1. 技术标准:指规定产品设计、生产、检验、监督及管理等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规范或技术要求。

2. 标准化:指将同类对象或同一类问题统一起来,制定统一的标准、规程、规范、导则、方法和程序的活动。

3. 涉及方:指在技术标准制定、修订、发布和执行过程中,与技术标准具有相关利益关系的各方。

4.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规程的缩写。

5. QM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质量管理体系的缩写。

四、技术标准管理原则1. 科学性原则:技术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科学、合理、可验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2. 统一性原则:技术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保持统一性和一致性。

3. 公正性原则:技术标准的制定应公正、公平、透明,不得存在利益驱动或滥用职权的行为。

4. 可操作性原则:技术标准的制定应具备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和支持实际工作的开展。

5. 持续改进原则:技术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应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提升等工作相结合,不断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五、技术标准管理流程1. 技术标准制定1.1 制定需求调研方案:由相关部门根据需求及现有技术水平,制定调研方案。

1.2 进行现状分析:通过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了解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现状及差距。

1.3 制定技术标准草案:根据需求和现状分析结果,制定技术标准的草案。

1.4 预公布和试行:将技术标准草案进行内部预公布和试行,收集反馈意见和改进建议。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一、引言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是企业为规范技术标准管理而制定的一套操作规程。

良好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技术标准的定义、制定与修订、发布与实施以及评审与优化等方面,探讨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细则。

二、技术标准的定义技术标准是规范技术要求、统一工作程序、引导技术创新和确保质量的文件。

技术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级别。

企业标准是指在企业内部制定并适用于本企业的技术标准。

三、技术标准制定与修订1.技术标准制定的流程(1)需求分析:明确制定技术标准的目的和范围,对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

(2)标准制定组织:成立标准制定组织,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

(3)制定标准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技术标准的具体方案和内容。

(4)征求意见:将制定的标准方案向相关技术人员、用户和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并进行充分讨论和修订。

(5)批准发布: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后,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进行正式发布。

2.技术标准修订的要求技术标准在实施一段时间后,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需要进行修订。

技术标准修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与法律法规相符:修订后的技术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修订后的技术标准应该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具备市场竞争力。

(3)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修订后的技术标准要符合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四、技术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技术标准的发布是指将编制完成并批准的技术标准正式公布给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并确保其能够被有效遵守和实施。

技术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内部通知:通过企业内部通知的方式,将技术标准发布给相关人员,并告知其遵守的具体要求。

2.培训教育:通过组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技术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文件管理:在企业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建立专门的技术标准库,并确保标准文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技术标准是指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产品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技术标准的制定、管理、修订和保障,确保技术标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达到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的目的。

二、标准的分类及制定1. 标准的分类技术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等几种类型。

2. 标准的制定技术标准制定应该遵循以下规则:(1) 标准应该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切实反映出实际问题(2) 标准制定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信度, 不能主观臆断(3) 一次性制定出整套标准,确保标准在后续运用中的稳定性三、标准管理1. 标准的编制(1) 立项、组织编制(2) 制定编制计划、制定编制工作指南(3) 组织专家评审论证(4) 内部审核、审批(5) 批准发布2. 标准的修订(1) 收集修订需求、建立修订工作组(2) 研究制定修订计划(3) 经专家评审论证(4) 内部审核(5) 批准发布3. 标准的使用与管理(1) 建立标准动态管理制度(2) 定期进行标准动态管理(3) 建立标准档案管理制度(4) 建立标准信息通报制度(5) 建立标准宣传教育制度四、标准的实施1. 标准的适用范围及条件(1) 标准必须适用于特定的领域或产品(2) 标准的适用条件应该明确2. 标准的执行(1) 建立标准执行制度(2) 确定标准执行部门(3) 定期进行标准执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五、标准的监督和检查1. 形成标准监督检查制度,确立监督检查部门、人员和方法2. 监督检查重点应集中在标准及执行的情况、标准先进性的提高、标准技术内容的更新等方面六、标准的评估和推广1. 建立标准评估机制,收集执行标准情况及意见反馈2. 建立标准推广机制,推广先进的技术标准,促进企业技术发展七、标准的质量保证1. 标准必须具备可靠性、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等方面的品质要求2. 制定标准时应该建立标准质量保证机制,确保标准的质量八、标准的修订和废止根据实际要求,对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和废止,保持技术标准的适应性。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关键信息项:1、技术标准的制定目的2、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3、技术标准的制定流程4、技术标准的审核与发布5、技术标准的修订与更新6、技术标准的培训与推广7、技术标准的执行与监督8、违反技术标准的处理措施1、技术标准的制定目的11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生产效率,确保技术活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111 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技术优势,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21 适用于本企业内部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

211 涵盖企业所涉及的各类技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质量控制等。

3、技术标准的制定流程31 由相关部门提出技术标准制定的需求和初步设想。

311 成立专门的技术标准制定小组,负责收集相关资料、调研市场和行业情况。

312 制定小组起草技术标准草案,并组织内部讨论和征求意见。

313 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314 组织专家评审送审稿,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

4、技术标准的审核与发布41 技术标准送审稿经相关领导审核批准。

411 审核通过的技术标准以正式文件形式发布,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

5、技术标准的修订与更新51 定期对技术标准进行评估,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修订。

511 当出现新的技术、法规要求或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时,及时启动修订程序。

512 修订过程遵循制定流程,确保修订后的技术标准科学合理。

6、技术标准的培训与推广61 组织开展针对技术标准的培训活动,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标准内容。

611 通过内部宣传、培训资料发放等方式,推广技术标准的应用。

7、技术标准的执行与监督71 各部门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工作。

711 设立监督机制,对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712 定期收集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意见,为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8、违反技术标准的处理措施81 对于违反技术标准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绩效扣分等处理。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范本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规范公司的技术标准管理工作,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规定,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技术标准的制定、审批、执行与管理事宜。

第3条责任公司技术标准由生产部工艺技术科根据各级标准负责制定与完善,各部门须严格执行。

第2章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审批第4条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和协议产品标准。

第5条制定技术标准的原则如下。

1.符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同类产品,进行规格优选和合理分档,形成标准条例。

3.尽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

____公司内控标准一定要优于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

5.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物料及企业内部中间产品,必须制定质量检验标准。

第6条企业所采用的内控标准由技术经理带领技术人员负责起草,经分管生产技术的副总审核。

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审核完毕,送交公司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

第7条内控标准的修改由由技术管理人员负责,修改前必须充分调查市场需求,修改后的审批颁布程序同上。

第8条企业内控标准的修改在得到确认的同时,废除以往的旧标准。

第3章技术标准的执行第9条公司技术标准一经颁布,各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任何部门在工作执行过程中,不得擅自修改工艺、降低标准。

否则,所引起的质量事故将按生产质量管理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第10条公司的各类质量验收、检侧活动,都必须按制定的技术标准执行。

符合标准的物资或产品由质检部颁发合格证,不符合标准的物资不准入库、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

第4章技术资料管理第11条技术人员处理完毕的技术资料,应在第二年的第一季度内归档。

第12条归档应达到如下要求。

1.技术文件与资料应纸质优良、文字清楚、格式统一、签字手续完备。

2.准确、齐全、成套,新设计的图样技术文件应符合国标、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否则资料管理员有权拒绝接受。

第13条归档的技术文件与资料,应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

ISO9001-2015技术标准规程管理规范

ISO9001-2015技术标准规程管理规范

技术标准规程管理规范(ISO9001:2015)1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我厂技术标准(规程)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本办法适用本厂及所属部门技术标准(规程)的管理工作。

2 职责2.1 总工程师(生产副厂长)负责技术标准的审核、批准发布。

2.2 副总工程师负责本专业技术标准内容的审定、实施情况的组织检查。

2.3 设备管理部是我厂技术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修)订计划制定、组织制订/修订、内容审核、发布、出版、对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与集团公司等外单位的联系等工作。

2.4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技术标准内容的具体编写、初审、实施等工作。

3 管理内容与要求3.1 内容包括技术规程(含运行、检修、试验)、操作卡、作业指导书、技术图(册)、各种技术措施(预案)、一般性的设备改进和异动后编写的“技术通知(交底)”或临时性的运行、检修规程等。

也包括上级部门或电网公司等相关单位发来下令执行的各种外来技术标准(规程)等。

3.2 原则3.2.1 现场不允许无标准作业。

3.2.2 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属于上级颁发的部分标准,可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直接采用),体现国家的经济技术政策,有利于我厂生产的安全文明和稳定高效。

3.2.3 制(修)订标准应本着“必须”、“适用”、“及时”的原则,力求做到有利于合理地组织安全生产工作,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厂资源,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2.4 我厂技术标准的具体指标不得低于上级规定的有关保值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于上级保值要求的内控标准。

3.2.5 确保企业各标准间、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

3.2.6 根据组织机构的变化,使用要求、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技术规程一般3年必须有计划的全面修订一次,但新设备投入或原有设备在改进后投入运行前,必须在设备投运前对相应的规程进行重新编写/修订,同时,有关内容在网上发布。

技术标准管理条例

技术标准管理条例

技术标准管理条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技术标准的分类,制订及实施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标准化技术标准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过此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标准。

3、技术标准的制订和修订3.1企业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各地方标准经本企业标准化室复核同意后,可直接采用这些标准,如果参照采用,则需要新编制适合本企业情况的企业标准,经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实施;3.2修订:修订的本企业的技术标准不得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抵触,并应尽量向企业标准靠拢;3.3车间,科室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本企业技术标准修改建议,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同意后,编制出修订草案,提交标准化室审核,并按规定受理上报,复审,批准,发布,实施工作;3.4本企业标准的制定方案由各单位质管科提出,由质管部会同标准化室组织进行制定完整技术标准,要充分考虑本企业的专业技术要求,并严格按《企业标准化实施细则》中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原则的规定进行;3.5在制订本企业的技术标准的依据和分类;3.6制订本企业的技术标准的依据和分类;3.6.1在企业技术标准的分类:A技术基础标准B产品标准C收购技术标准D工艺技术标准E半成品标准F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G检验、验收或试验方法技术标准H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I包装、搬运、贮存、标志、技术、标准J安装交付技术标准K服务技术标准L安全技术标准M职业健康技术标准N环境技术标准O信息技术标准3.6.2本企业技术标准的依据:3.6.2技术标准的直接依据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用户的技术要求,在本企业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采作国际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5篇)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5篇)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一、概述技术标准是生产、加工、产品交付、物资验收的重要依据,技术标准文本必须齐全、正确、规范、统一。

二、职责2.1生产部负责各自范围内技术标准的收集和编制。

2.2总经理负责技术标准的批准发布。

三、管理办法3.1生产技术部将本公司所需的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收集齐全。

3.2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产品标准。

3.3企业产品标准应符合标准化法律法规的规定,应严于或达到相应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3.4生产部组织起草企业产品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征求各部门和有关人员意见后,编制标准草案送审稿。

3.5生产技术部组织会审,编制审查纪要。

根据审查意见编制标准草案报批稿,经总经理批准发布,报送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登记。

3.6对于生产过程中必需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生产技术部应制定质量验收标准。

3.7技术标准涵盖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如生产标准、产品分选、包装标准等。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2)是指组织或机构为了规范和统一技术标准的制定、更新、实施、评审和监督等过程而建立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流程,并确保各项技术标准有效实施和得到持续改进。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包括以下要素:1. 制定和更新技术标准的程序和规范:确定技术标准的制定、更新和修改的流程和要求,包括标准主体的职责、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批和发布程序等。

2. 技术标准的编写和审核:确定标准起草的具体要求,包括标准编委会的组成、技术专家的参与、标准的格式和内容等。

并建立标准审核的机制,确保标准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3. 技术标准的实施和推广:确定技术标准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包括标准的培训和宣传、实施的时间节点、实施的责任人和监督机制等。

4. 技术标准的评审和改进:建立技术标准评审的机制,定期对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根据实际应用和反馈情况,对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Q/CY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CY 1 0519—2013电阻检验规范2013- 03 - 05发布2013- 03 - 15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 (1)4 职责 (1)5 标准制定原则 (1)6 标准制修订流程 (2)7 标准编制要求 (3)8 标准模板 (6)9 标准试行及实施 (6)附录 A (规范性附录)企业技术标准模板 (7)前言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是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作为公司内部使用的技术法规性文件。

本标准规定了技术标准的编制和修订的工作流程、管理要求及标准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由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方明。

本标准于2013年03月首次发布。

企业技术标准编制、修订管理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技术标准的编制和修订的工作流程、管理要求及标准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类技术标准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Q/CY 2 9001.3-2010 企业标准化规则第3部分:企业标准分类与编号规定3 术语定义3.1 技术标准对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3.2 企业技术标准在企业内部发布受控的技术标准,包括在市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产品标准、零部件标准、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化通知等。

4 职责4.1 研发中心技术管理部负责组织公司技术标准的编制、修订及培训工作。

4.2 各职能部门负责协助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修订及培训工作。

5 标准制定原则5.1 标准的条款应简化、统一、明确、合理而无异议。

5.2 标准的制、修订要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5.3 企业正式投产的产品,可根据需要制定高于(等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内控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指标不得低于上级标准的指标或者要求。

5.4 凡是没有上级标准的产品,都需制订企业产品标准,经研发总监批准后,报市标准化管理部门备案编号,作为企业产品生产和交货的依据。

5.5 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在缺乏上级标准或上级标准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应制订相关的企业内控标准,作为采购、检验的依据。

5.6 根据上级标准制订的企业标准,当上级标准修订或发布新标准后,原企业标准要在新标准实施后一个月内修订完毕。

5.7 标准编制格式参照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具体见本标准第7章。

6 标准制修订流程6.1 标准制修订流程按下表1执行。

6.2 操作细则6.2.1 标准使用单位及相关单位,发现技术标准缺失或者标准内容不完善,可通过邮件形式将意见反馈到研发中心技术管理部。

6.2.2 技术管理部根据制修订标准涉及的内容,通过标准化任务单或者会议的形式组织相关单位制订/修订标准。

6.2.3 若相关单位需要修改标准,需将标准修改稿发技术管理部,由技术管理部统一在公司范围内征求意见。

6.2.4 技术标准正式稿必须经过PDM系统签审受控,签审流程按表2执行。

表2 签审流程6.2.5 标准版本号由PDM系统自动控制,无须在编号中体现。

版本号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进行递增,如A、B、C……。

7 标准编制要求7.1 标准的结构7.1.1 封面7.1.1.1 封面是必备要素,封面主要包括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内容。

7.1.1.2 标准名称要求清晰、简洁,采用(范围)+主体对象+(特性)的形式,()内为可选,除特殊要求外,企业技术标准的名称无需英文名称。

7.1.1.3 标准编号按企标Q/CY 2 9001.3-2010 规定编制。

7.1.1.4 标准编制人员不填写发布日期,由文员发布时填写,为标准发放当日的日期。

7.1.1.5 无特殊要求,标准编制人员不填写实施日期,与发布日期默认为同一日,由文员发布时填写。

若有特殊要求的,标准编制人根据实际需求填写具体实施日期。

7.1.2 目次目次是必备要素,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

目次可手工编排,也可自动生成,但必须符合格式要求。

7.1.3 前言7.1.3.1 前言是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不应包含公式、图和表。

7.1.3.2 前言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a) 特定部分应包括下列信息:①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

②说明与标准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③说明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

b) 基本部分应包括下列信息:①本标准由****提出。

②本标准由****归口。

③本标准起草单位(需要时,可指明负责起草单位和参加起草单位)。

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标准起草人是指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标准的起草或修订,为标准的科学性、完整性、适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人。

起草人一般按贡献的大小依次列于标准的前言部分。

)⑤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7.1.4 引言引言是可选要素。

如果需要,在引言中给出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以及编制该标准的原因,引言中不应包含要求。

7.1.5 范围范围是必备要素,应该置于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使用如下的表达形式:——“本标准规定了********** ”——“本标准适用于**********”7.1.6 规范性引用文件7.1.6.1 规范性引用文件是可选要素,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其他文件的文件清单。

7.1.6.2 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7.1.6.3 引用文件清单的编制要求a) 所列文件必须在标准条款中被引用。

b) 所引用的标准必须是公司现有的已受控标准。

c) 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中,引用文件应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相关文件、国际标准、国际相关文件的排列顺序编排。

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按标准顺序号排列;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其他国际标准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和(或)阿拉伯数字的顺序排列,再按标准的顺序号排列。

7.1.7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是可选要素,即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

7.1.8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必备要素,而主要内容的确定取决于编制标准的目的。

例如:对于零部件的检验规范,内容主要为零部件的检验的要求及检验的方法。

7.1.9 附录附录为可选要素,主要是给出标准正文的附加或补充条款。

附录编号由“附录”和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如附录A、B、C等。

附录下方应标明附录的性质(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指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

资料性附录指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

7.2 标准各层次的编号规则7.2.1 一项标准中可能具有的层次有:部分、章、条、段、列项。

7.2.2 部分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部分编号。

部分的编号置于标准顺序号之后,并用下脚点与标准顺序号隔开,例如: 20001.1、20001.2。

7.2.3 章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

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编号,编号应从“范围”一章开始,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

7.2.4 条条是章的细分。

使用阿拉伯数字对条编号,第一层次的条(如5.1、5.2等)可分为第二层次的条(如5.1.1、5.2.1等),最多可以分到第五层(如5.1.1.1.1.1)。

一个层次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时才可以设条,例如,第2章中,如果没有2.2,就不应该设2.1。

7.2.5 段段是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用编号。

为了避免引用时产生混乱,不应在章标题或条标题与下一层次条之间设置段(又称“悬置段”)。

7.2.6 列项列项应该由一段后跟冒号的文字引出,列项先使用字母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再使用数字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

示例:图形标志与箭头的位置关系遵守以下规则:a)图形标志与箭头采用横向排列:1)箭头指左向时,图形标志应位于右侧;2)箭头指右向时,图形标志应位于左侧。

b)图形标志与箭头采用纵向排列:1)箭头指下向时,图形标志应位于上方;2)其他情况,图形标志应位于下方。

7.3 标准的字体要求标准中的字体应符合表3要求。

8 标准模板企业技术标准采用统一模板进行编制,具体模板见附录A.9 标准试行及实施9.1 试行的技术标准试运行周期为一年,一年后由标准起草单位负责在一个月内重新修订并正式下发。

9.2 从本标准发布之日起,新出及更改的技术标准严格按该标准规定执行。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企业技术标准模板A.1 企业技术标准模板企业标准模板彩熠.doc精品文档你我共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AAAA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