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谈333
小学科学说课稿(优秀5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优秀5篇)小学科学说课稿篇一【教材分析】1、单元分析本单元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时间单元。
这一单元主要研究的是人类对于钟表发现的进步历程,让学生们了解从古到今人们经历了从天体计时—工具计时—钟表计时的过程。
而工具计时为本单元的重点,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工具有日晷、沙漏、蜡烛钟、水钟、摆钟等。
通过用各种工具计时,使学生们认识到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
正是因为这点人类在不断追求精确的过程中才让我们的测量工具向前发展。
这样才会有古代的计时工具发展到现在的计时工具,从而有了现在非常准确的机械手表、电子表、石英表、和更为先进的原子钟。
本单元通过制作计时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缩小误差是使科技和工具进步的内在动力。
2、课程分析本单元关于摆的内容有《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调整钟摆》三课。
这三课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
《用摆计时的钟》对《测量摆的快慢》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而《调整钟摆》是针对于前两节课的一个检验应用和拓展。
这三课体现了学生们认知的循环过程。
从定量的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
摆在本单元当中很重要,因为本单元前几课的计时工具用来计量时间误差非常大,为了减小误差,摆的出现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用摆来计量时间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测量摆的快慢》这一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猜想—验证—分析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对猜测与摆的快慢有关的三个因素:摆锤的重量、摆的幅度、摆线的长短进行了验证,通过验证得到摆的快慢只与摆长这一个因素有关,只得到这个结论不是最终的目的。
而从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数据的分析、误差分析等方法。
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学情分析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
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了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有的认为有关系,有的认为没关系。
从这里开始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小学科学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不同用途的纸》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纸》单元的第三课,教学内容包括:“观察各种纸做的物品”、“搜集各种纸样”、“研究不同用途的纸(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承受弯曲的性能)”三部分。
二、对教材的处理原教材的内容太多,所以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只能是蜻蜓点水。
为了能让学生的探究“一英寸宽,一英里深”,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只选择“研究不同用途的纸”这个内容中的“纸的吸水性”这个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探究。
探究的面只有“一英寸宽”,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一英里深”的探究。
“观察各种纸做的物品”和“搜集各种纸样”这两部分内容我会放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完成,而纸的承受拉伸性和承受弯曲性的探究我会放在第二课时。
三、学情分析下面我就从知识储备、技能基础、认知特点这三方面来分析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1、知识储备在本单元的第一课《纸的观察》,学生已经接触过多种纸,他们已经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通过比较不同的纸,学生也认识到不同纸的厚薄不同,也有学生说到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这说明学生在生活中有观察过不同纸吸水性的情况。
2、技能基础通过前面四个单元《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观察比较出事物较明显的不同点。
在设计实验方案方面,学生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已有设计实验的经历,并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但变量控制实验是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学生对实验要控制的条件理解比较困难。
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在《水》单元曾经使用过滴管进行实验,知道滴管的使用方法,但控制水滴数量方面不太熟练。
3、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上解除了自我中心性,他们会对自己的选择作出解释。
四、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处理和三年级学生实际,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如下:科学概念:知道纸的吸水性有强弱,不同吸水性的纸就有不同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研究纸的吸水性强弱的实验设计,初步感受变量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小学科学33我们的水钟说课稿
小学科学33我们的水钟说课稿我们的水钟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个实验项目,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水的流动原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从实验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讲解。
一、实验目标通过本实验,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 了解水的流动原理,认识到水具有重力,会不断流动,并能用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一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并能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重点本实验的教学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水的流动现象,理解水的流动具有连续性和重力性。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法,验证和观察水的流动现象。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本实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和复习关于水的基本知识,例如水是什么、水的形态有哪些等等。
2. 实验准备:老师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透明的容器、水、涂料或食用色素等。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容器倒扣置于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带有喷射孔的水钟装置。
3.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将容器装满水,然后小心地将指尖放在喷射孔上,逐渐增加压力。
当指尖移开时,水会自动喷射出来形成水柱。
4. 观察结果:学生观察水柱的高度、形状等特点,并记录下实验过程和结果。
5.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水能够喷射出来,水的流动原理是什么等等。
6. 总结归纳:学生将实验结果和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形成对水流动原理的简单认识和理解。
7. 拓展延伸: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关于水流动的实验或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水流动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通用11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通用11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3、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教学要点:这一节课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实。
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
学生准备果实,毛巾或餐巾纸。
教师准备小刀,盘子。
教学过程:1、激发活动兴趣先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小组内评比,每个小组推荐2件好作品。
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小科学家成果展示栏”里展示一个星期。
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
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2、果实展示会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
(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学生小组内进行观察。
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
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3、趣味活动——找“星星”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
归纳果实的特征:注意事项:(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及时清理;(3)小刀、盘子、毛巾要及时清洗干净。
4、分类:找果实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科学自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
拓展活动:采集植物的种子。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篇2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三节《大树和小草》。
2、教材分析本节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三节的《大树和小草》,是小学生刚接触《科学》的前端部分。
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初步的了解到了植物的一些初步特征,但还是不透彻。
学习本节内容,可使学生对观察、分类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梳理,为学生学习以后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15篇)
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猜想
我首先以镭射笔的红色光线照射屏幕,然后问学生你认为光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跑到屏幕上的?这种实物作为导入,让学生对光学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也作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测想。然后进入重点环节:验证我将分两步进行
1、提取生活经验进行初步验证2、经过实验再次验证
(2)经过实验再次验证
生活经验只是一个事实,如何引导学生经过科学的方法证明出来?接下来我为学生安排了两个实验活动,实验由简到难,层层推进。实验活动1管子看光实验,实验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充许有有不一样方法,但只要学生有一个共识,仅有管子是直的光才能传播出来,当管子是弯的光就不能传播出来了。这样就能得出我们的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活动二光线打靶,实验发现仅有B孔和中间挡板的小孔及靶心三点在一向线上光线才能打到靶心,这就又一次地验证了光是直线传播的。两个实验由简到难,层层推进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进行了充分证明学生从初步信服发展到充分肯定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充分肯定光是直线传播的结论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环节:运用
(三)运用
科学知识的学习在于运用,科学知识的运用又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到达这一目的先让学生根椐课文了解小孔成像,再让学生根据光是直线传播的特点猜想在白屏上所看到的资料并把它画出来。之后我经过实物演示让他们惊奇的发现,蜡烛倒过来了,并且还有颜色,还能动呢。这时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但可经过课件,直观演示光经过小孔后的传播过程。结果不用讲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教学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本课的教学作出了以下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因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所以在教学光的传播的特点时,由学生自我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本事。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15篇小学科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学生学习了太阳系的奥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下一步学习地球与月球的关系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认识地球的公转,以及公转形成的一年四季变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从四季的变化引入,首先通过教师帮助下的学生阅读分析资料,了解地球自转公转,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地球的公转是引起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
有关地球自转、公转的知识学生或多或少的从课外了解了一些,他们渴望知道更多的有关知识,而太阳及宇宙世界离我们比较远,且不易研究。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导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引导学生模仿课件自己动手做实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类比推理。
四、说教学目标1、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2、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调查研究。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
3、能解释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概念。
能解释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概念。
五、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六、说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情景师:课件展示几张遨游太空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遨游太空,欣赏宇宙的奇观呢?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太空旅行,你们知道我们所乘坐的“宇宙飞船”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艘“飞船”是怎样运行的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产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想法。
小学科学说课稿三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三篇小学科学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根据相关内容的调整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以下目标:过程与方法●知道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能运用各种观察器官进行观察;●利用放大镜、望远镜、听诊器等工具观察,体会到用工具观察更有效;●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辨识和配制饮料。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观察;●知道观察的作用;●知道各种感官收集不同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观察是不断发现和深入思考的源泉,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到工具可以扩展人的感官功能——技术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意识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观察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养成对周围物体进行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装有苹果、梨子、荔枝的黑色塑料袋,望远镜,放大镜,听诊器,显微镜,红糖水,白糖水,配方奶,红糖,白糖,奶粉,小勺,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等。
【教学实录】活动一:认识眼睛的观察作用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想知道是什么吗?生:(露出好奇的目光)想。
师:(播放图片)请静静地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生观察图片)师:谁先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生描述观察到的景物,师引导学生补充)师:(点一位没有发言的同学)他们说到的你都观察到了吗?生:有些没有发现。
师:为什么没有发现呢?生:我观察没他们仔细。
师:老师相信你以后也能和他们一样仔细观察的。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观察了图片上这些景物,其实眼睛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用眼睛有目的的、仔细地看,可以观察到很多事物。
[课中反思1]: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观察特点,选用观察图片来替代教材中观察自己的眼睛的活动,便于学生与同学比较观察同一物体时存在的差异。
在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一环节时,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在不断补充、追问等多边交流中让学生体验到观察时要仔细、交流时要倾听,强化了观察和交流的正确方法。
小学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优秀14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优秀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科学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优秀1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023年小学科学说课稿万能(5篇)
2023年小学科学说课稿万能(5篇)小学科学说课稿篇一教学目的1、认识各种通信懂得人们常用通信电报、电话进行联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的各种通信,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说说图上画的都是什么样式的通信。
1、引导看图。
2、小组互相讨论3、指名说(1)烽火报警(2)驿马送信(2)飞鸽传信(4)电话(5)步话机(6)电报(7)卫星通信(8)电视电报(9)移动通信三、组织学生讨论你们见过这些通信吗?它们有什么好处?四、师介绍各种通信在现代化中的用处。
五、课堂训练1、思考:(1)你知道哪些通信方式?(2)这些通信是怎样通信的?2、学生分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课后收集其它的通信方式。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二一、教材分析《消化器官》是湖北教育出版社小学《自然》五年级下册第23课,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认识消化器官的作用、消化器官卫生保健教育,是继《食物的营养》之后具体认识人体的器官。
消化器官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体知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消化器官,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器官在人体的主要作用,又为今后学习人体的其它器官作了必要的准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消化器官的作用和消化的过程,教学难点是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功能,知道食物的大致消化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材料——试管、淀粉液、小烧杯、碘酒、滴管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⑴演示实验:出示两根装水的试管和一些米饭、白糖,把白糖和米饭分别放入盛水的试管里摇动,让学生观察出现的实验现象。
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11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结构记录一天的食物一天的食物给食物分类回忆并记录自己早中晚餐所吃的食物快速认识众多食物的一种方法二、教材分析教材从记录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开始,并让学生把食物一样一样分解开来。
当几十种食物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怎么去观察研究呢?这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第二个活动,给食物分类。
给食物分类,方法很多。
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是按“味道”分,可以按“是否喜欢”分,可以按“早中晚餐”分,这些方法虽然可以,但都较为主观的,分类的结果因人而异。
教材希望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科学的分类方法:如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分为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和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
教材中的素食和荤食的两幅插图,可以使孩子们直观地了解这两类食物的区别,有助于孩子们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了解荤食和素食的主要种类,使孩子们对食物分类的研究更加深入。
三、设计理念这堂课我主要想以孩子们一天当中吃的食物为载体,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为了认识和解释这些内容,也要像科学家一样,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们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使他们不断深入到科学的探究过程之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重点过程1、课前谈话。
通过课前“猜”这种游戏式谈话拉进师生情感距离,放松心情,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努力的方向。
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请学生欣赏食物图片,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食物直接、形象地目视交流,打下一步探究食物的兴趣基础。
接着让学生谈了谈自己初步观察、收集资料之后的收获,学生对自己的经历都有了做一个小结式的认识,还能交流记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同时促使学生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
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15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15篇)小学科学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2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内容后,所要学习的一节科学探究课。
教材主要安排了两项活动:一、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学生通过对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现象的观察,再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对物质的溶解过程形成清晰的印象;二、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状态的异同,从而建立“溶解”的概念。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的表达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基本认识;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也使学生积累了一些对溶解现象的感性认识。
但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好奇心很强,积极性也很高,但表达交流和自主探究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上述教材、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分离出来。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在上述目标中,我以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为本课教学重点,以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为教学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为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本节课,我将用开放的教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
在教法上,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观察和比较过程中形成对溶解的直观认识,并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五年级科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五年级科学下册“研课标、说教材”文稿南湾子学区中心校王媛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说:一、说课标1、我先来说说课程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说课程总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发展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
总目标包括四个分目标:①科学知识:物质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
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
地球与空间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
②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知道通过科学探究形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深入和发展。
知道科学探究大体包括的要素,认识到探究是循环往复、相互交叉的过程。
能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运用于力所能及的探索活动。
③科学态度: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依据实际证据,勇于发表和说明自己的见解。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讨论。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
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
利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开始考虑有关正确运用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二、说教材1、教材编写意图①继三年级“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四年级“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五年级“概念与探究”之后的培养过程,逐渐扩大,逐渐提高。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稿范文(7篇)
小学科学试验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好的人民老师,必需对课堂讲义进行细心的准备,细心地起草讲义,怎样的讲义好?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试验说课稿范文,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小学科学试验说课稿范文第1篇一、说教材、同学。
在学习本课之前,同学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摇摆,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但他们不知道摇摆这种现象背后所隐匿的科学道理。
讨论“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同学的古怪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
但如何掌控好试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同学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摇摆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摇摆越慢,摆绳越短摇摆越快。
过程与方法:推想摆的摇摆快慢与什么有关。
进行更改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试验讨论。
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依据进行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准明确测量结果的等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认得到在实践中细心察看发觉新的问题是很紧要的。
对新问题有连续讨论的欲望。
三、说教学重难点:进行更改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试验讨论。
进行更改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试验讨论。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在本节课中我贯彻“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重要采纳对比试验法,通过真实牢靠的试验现象,提高同学的爱好和求知欲,使同学较简单分析、总结出科学学问。
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同学的视野,让教学更简单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同学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让同学分组试验,相互合作。
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同学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学问。
小学科学说课稿(优秀8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科学说课稿(优秀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备课与课堂提问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备课与课堂提问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对科学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环节,而好的备课和巧妙的课堂提问则是保证科学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准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将就小学科学课的备课与课堂提问进行一些探讨。
一、备课1. 课前准备在备课前,老师首先要了解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所要传授的知识点和技能。
其次要准备好相关的实验仪器和器材,以及图表、图片等教学资料。
然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相关的科学原理和背景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点整理成清晰的教学大纲和教案。
对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应提前进行思考和准备,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妥善解答。
2. 多媒体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和手段。
在备课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各种图片、视频、声音等素材,为教学增添生动形象的内容。
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案例分析在备课中,老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举例说明科学原理和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通过实际的案例,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知识的应用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备课中,老师可以准备各种有趣的案例,用以辅助教学。
二、课堂提问1. 开放性问题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开放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提问方式。
开放性问题通常没有固定的答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月亮会有不同的形状?”“为什么水会沸腾?”等等。
基础性问题是检查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
基础性问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可以问学生:“什么是化学反应?”“金属具有什么性质?”等等。
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6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精选6篇)小学科学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谁流得更快一些》是教科版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三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液体是会流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本课通过对不同液体的流动快慢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液体会流动,液体自身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流动这个液体基本属性的认识。
学生通过问题、猜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的认识液体的基本性质,以及学习如何进行对比实验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设计流动比赛,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假设(猜想)、制定比赛规则、设想比赛方法,理解公平实验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其次是运用简单方便的材料进行验证比较、实验后对液体流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思考。
最后是液体和的固体的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的基本特征。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及知识储备上已经形成一定基础,对其相关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设计实验方案、控制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因此在本课以及今后的教学中还要重点注意培养。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液体都会流动,流动得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
2.通过小组活动,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3.通过学习体验,让学生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别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1块塑料板、5个滴管、带有刻度的纸杯、面巾纸等。
四、学法、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解决重难点,本课始终以“探究”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整理、得出结论、知识延伸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参与、研究实践活动,确立公平的比赛规则及比赛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说课谈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于课前(或课后)面对参与教学研究的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等阐述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并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与听者一起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说课包括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
课前说课,即教学设计阐述;课后说课,即教学反思。
说课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实效性”的特点。
可操作性:指说课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不牵涉学生,简便易行,能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科学性:指说课不仅要说明怎样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
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备课中的隐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根据表达出来。
这个过程中,容易暴露教师在备课中不易发现的问题,能促使教师认真思考,吃透教材,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教师驾驭教材。
实效性:指说课过程中,参与说课活动的教师都能从中获益,尤其是说课者,能得到最实际最贴切的指导,能帮助说课者更快地成长。
因此,说课成为科学教学研究中颇具实效性、受到科学教师喜爱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
那么,怎样说课呢?一、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1)教材简析。
阐述本课教学内容在单元、教材甚至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以及该内容与其它单元之间的联系、所教内容在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等,明确“教什么”。
例如:《垃圾的回收利用》教材简析:《垃圾的回收利用》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教学单元第四课内容。
本单元的课程编排是建立在前几册已经学习的“材料”“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以及“生物与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入手展开调查研究。
本课《垃圾的回收利用》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垃圾问题入手展开调查、收集、分类等体验活动,以此为突破口来引发学生对整个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让学生认清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后面《考察家乡的环境》和《我们的环保行动》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2)说学情——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生的起始能力、已有知识经验及思维方式。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清楚学生“旧知”与“新知”间的关系,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了解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才能把握新知识学习方法的科学运用,以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例如:《垃圾的回收利用》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他们活泼开朗,喜欢质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师生关系融洽。
但在语言表述方面有点欠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引导,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又如: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
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导入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常常将学情分析放在教材分析中一并阐述。
因为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实际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与难点的确定是密切相关的。
(3)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计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对教学活动起宏观控制作用,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目标的“四性”,即“完整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通过目标的具体内容体现出来。
目标的完整性指的是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可行性指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学情分析);目标的可操作性指目标要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目标的科学性指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
以教科版四下《导体与绝缘体》为例。
知识与概念: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和绝缘体,增加对安全用电常识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质疑,制定并完善一块橡皮的检测方案,并能严格按方案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体会合作的意义。
(4)重点和难点分析:即说明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这些重点、难点是怎么提出来的?解决难点的关键是什么?以四下《导体与绝缘体》为例,在教学目标的框架下,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制定并完善一块橡皮的检测方案,并能严格按方案检测更多的物体。
难点:严格按方案检测物体。
2.说教学方法——介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法指导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说教学方法就是根据课题内容特点、学情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阐述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第一,说教法及其依据。
科学课的教法包括:情景创设、探究、交流讨论、指导等。
一般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
说教法组合的依据,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等方面说明。
第二,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
教学手段是指教具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
教具,即教师使用的材料,如教学媒体;学具,即学生研究用的材料,如操作材料、实验记录材料等。
材料选择上,要注意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科学教学手段的选择要以实效性为目标。
对教学手段的依据,要联系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主要教具的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
例如: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说教学方法: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我除了采用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等(教法)作适当的点拨,还将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渗透到科学教学中去。
以此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动获取食品信息。
第三,说学法指导及其依据。
学法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
科学课的学法包括:探究、观察、小组交流、质疑、记录、查阅资料等。
学法指导就是通过教学及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哪种能力,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学法指导的依据,可以从该课的知识培养目标、学生基础(包括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与年龄特征、教法选择与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说明。
例如: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说学法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
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板块,每个板块有一个主题,学生们依据这个主题,从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入手,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等形式不断深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之中,并在经历一个个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
3.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此过程反映了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能力。
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
第一,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就是对教学流程环节的概括。
说设计思路,有助于听者更清晰地了解和把握说课者关于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
例如《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用学生感兴趣的四组实验活动,紧紧围绕“溶解”的两个本质特征“变成微粒”、“均匀分布”做文章,使学生在一系列的观察比较、描述中逐步形成较完整的“溶解的认识”。
为克服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长、操作繁琐的困难,通过重新解读教材,本课在教学设计时重新组合、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更换了不易操作的实验材料,改进了体积大、耗时的实验装置,改变了部分单调、不符合学生年龄的教学表现形式,力求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第二,教学流程。
说教学流程就是围绕设计思路,说具体的教与学的活动安排及设计依据。
通常按活动进行描述。
首先要注意处理教材,尤其是对活动的选择,要体现“用教材教”,要明确哪些活动是重点活动,哪些活动不是重点;哪些活动应该在课内进行,哪些活动可以放在课外;哪些活动需要了解,哪些活动可以删节。
其次是要注意活动的组织,比如活动线索和顺序的安排、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具学具的准备等。
说教学流程切忌照搬教案详细讲解,而是要让听者清楚“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
第三,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可以简要再现课堂的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构建模型的学习策略。
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板书时机、板书的具体内容等等。
板书设计要注意系统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确、简洁。
4.说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要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等三方面进行。
教师从“个体成功学习的主要特征”“成功科学课堂的主要特征”来进行观察,用“科学性、参与度、交往度、有效度”来进行评价。
例如《磁铁的磁性》说教学评价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
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例如: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这两个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学生猜测并验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二、说课的方法1说教材:说地位和作用、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2说教学程序: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3“说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说教材时,说出本节课内容在本学学科或本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第二个程序即“说教学程序”时,将本节课主要采用何种教法,要指导学生学会何种学习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都结合在教学程序的有关环节中加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