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参资料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备课资料 人教版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备课资料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科学小品文艺性的特点。
2.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结构,培养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强化对事物的科学性认识。
学习提示在阅读中,注意学会捕捉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培养对说明文语言的敏感。
[教材优化全析]一、内容详解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作者广征博引,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文字生动活泼,很能引起读者的兴味。
文章从作者幼年时读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所产生的疑虑,自然引出要说明的对象。
在指出白居易的比喻有“不足之处〞后,就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对荔枝加以说明。
首先介绍荔枝质地粗糙的外壳,深红或紫的颜色。
对果实说明时,先介绍壳,再介绍膜,再介绍肉〔假种皮〕,最后介绍最里面的核〔种子〕,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把果实结构的各个部分作了有形有色的介绍。
介绍中,作者连续引用白居易、徐渤和杜牧的诗句,描写了吃荔枝时扔在地上的壳和膜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的景状,嘲讽了唐明皇为宠幸杨贵妃而派人从南方专程运送荔枝至长安的荒唐行径。
这些内容的穿插,增添了作品的文学韵味。
本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段〕,分三个层次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
第1层〔第1段〕,以小学学习《荔枝图序》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
幼年时童稚的心里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与老师讲的《荔枝图序》中描述的荔枝不同,向老师提问,老师也无法说明白。
这个开头既亲切活泼,又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
原原本本地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诗句,为后文提到的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据。
第2层〔第2~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外壳、颜色、果形、大小〕。
作者对白居易“壳如红缯〞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在说明“成熟的荔枝〞的颜色后,作者感觉不饱满,又用“绛囊〞“红星〞“珊瑚珠〞打比方,形象鲜明、逼真;荔枝的果形有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由蒂部到顶端及两侧,介绍得井然有序;说到荔枝的大小,作者用列数据的方法介绍荔枝的大小和重量,真实可信。
南州六月荔枝丹(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南州六月荔枝丹(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1南州六月荔枝丹(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在中国的南方,六月荔枝丹气味四溢,标志着开始红红绿绿的夏季水果的丰收季节。
这个时候的荔枝色彩鲜艳、味道极为香甜,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特别的食材。
荔枝因其营养价值和味道特点而深受喜爱,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水果。
因此,教师在进行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食品科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应该掌握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原产地、品种、生长环境以及果实的特点和保健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应该能够描述、分析和比较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不同品种和产地的特点。
3.态度目标: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习惯和保健意识。
二、教学重点1.荔枝种类和特点的鉴别。
2.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
3.如何挑选和存储南州六月荔枝丹。
4.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生长和收获。
2.荔枝的种类和特点的鉴别。
3.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制作过程与技巧的讲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形状、色彩、味道和营养成分。
2.让学生尝试荔枝,并让他们描述自己的联想和体验。
3.展示荔枝的图片、视频和资料,引出荔枝的产地、品种、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步:教学内容1.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产地,品种和生长环境。
2.荔枝的种类和特点的鉴别。
3.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
4.如何挑选和存储南州六月荔枝丹。
5.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过程。
第三步: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呈现式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实物来打牢学生的荔枝知识。
3.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探索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知识和制作方法。
第四步:教具和材料1.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制作的材料和器具。
高三语文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9篇
高三语文教案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9篇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 1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第一教时,下面我从七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人教版中职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一册第三单元首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使学生体会到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有可能将事物说明白。
那么《南州六月荔枝丹》作为说明文单元的起始课,它除了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外,还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因此它是一篇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言而喻,它对后面的说明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2、教学重点: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本文自身的特点,我将第一教时的教学重点定为以下两点:①通过认真阅读,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②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和结构。
本文属科学小品,文章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讲析时不要面面俱到,要以学生的实际和大纲要求出发,有取有舍,突出重点。
3、教学难点: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水平,确立本教时的难点是: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和结构。
(也是教学重点②)本文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荔枝的特征作具体的说明,内容较多,通过理清顺序和结构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明确本文的学习思路。
4、教学目标:根据单元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和本文的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A了解文中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B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法。
C掌握课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2)能力目标①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②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说明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了解作者仔细地科学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感情。
二、说学情我认为制约职专一年级学生学习本文的两点不利因素是:①客观因素:学生普遍反映不喜欢上说明文课,认为说明文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文体。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5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作者分享了5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公开课《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掌握课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二、以引用为重点,学习用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三、从课文引用的材料中,在思想认识上受到一定的启发教育。
教学设想本课文用两教时,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
一教时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掌握说明的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第二教时着重研究说明方法,特别要弄懂引用在说明中的作用,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指导自读。
(一)明确教学要求(见前面的教学目的)(二)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1)结合注释阅读全文,标出读不准音的、不懂意思的、难写的字词,查词典解决,做到能读;会写、懂意思;(2)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细读课文,弄清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特色,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3)参考“思考和练习一”,写出课文的结构提纲;(4)划出课文中引用的部分,思考它们的表达作用;(5)提出疑问。
二、研读课文。
(一)解题。
文章是介绍荔枝这种水果的,题目为什么不用《荔枝》而借用一句诗——《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7个字,包含了荔枝生长的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
以这句诗作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并且有文学气息,同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当然比以《荔枝》作标题要好。
(二)研究课文内容。
1.背诵(或抄录)《荔枝图序》全文: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简介、特点和流行区域,并能够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本地特色产品的认同感和骄傲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简介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图片、文字简介和问题。
2. 南州六月荔枝丹样品。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想一下最近吃到的好吃的水果。
2. 师生讨论各种水果的特点和产地。
Step 2:呈现(10分钟)1. 老师介绍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基本信息,使用PPT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简介。
2. 学生观看图片和听取介绍时,记录下他们对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印象,并准备提问问题。
Step 3:合作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特点。
2. 老师提供一些问题,学生讨论时尽量使用句子来回答问题。
a.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味道如何?b.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外观有何特点?c. 它的产地在哪里?d. 它流行的季节是什么时候?e. 它有何营养价值?3.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发现和回答问题的结果。
Step 4: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问题和回答,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2. 老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多描述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特点和产地。
Step 5:结束(5分钟)1. 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品尝南州六月荔枝丹样品,感受其味道和口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探讨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本地特色产品的认同感和骄傲感。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评价,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表达的兴趣。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9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9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 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作者;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重点和层次。
教学过程一、导入荔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史传杨贵妃最爱吃鲜荔。
诗人杜牧就曾作诗记之,“长安回望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jì)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是他作的《过华清宫绝句》(3首)中的第一首。
华清宫故址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上,唐玄宗李隆基和妃子杨玉环常来游乐。
史载杨妃爱吃鲜荔枝,李隆基每年都令从南方飞马运送到长安,劳民伤财。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在长安回头望见骊山一片锦绣,想到骊山华清宫的盛时,在清晨千门陆续打开了。
第三四句写杨贵妃在骊山上见一骑飞来,知道荔枝送到,满心欢喜,而无人知道如此奔忙的驿马原来是送荔枝来的(还以为有什么军国大事呢)。
其中有吊古和讽刺的意味。
一骑红尘,形容运送荔枝快马如飞,尘土飞扬。
骑,指驿使和他骑的马。
二、关于荔枝的简介:荔枝属无患子科。
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
唐朝朱应《扶南记》对荔枝一名解释为:“以其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劙(lí)其枝,故以为名。
”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一果上市,百果让路”的珍果,已早被历代墨客所称颂。
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
我国民间常把荔枝作为滋补品,中医用荔枝治病历史悠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荔枝核含淀粉57%,是酿酒的原料。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荔枝的生态结构和生长习性。
2、学习本文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2、难点理解引用古代诗文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众多的水果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果中之王”,它就是荔枝。
荔枝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荔枝的文章——《南州六月荔枝丹》。
(二)作者简介贾祖璋(1901 年-1988 年),浙江海宁人,著名科普作家。
他的作品以生动的文笔、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态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解题“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个标题出自明朝陈辉的《荔枝》诗,原句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六月”,指明荔枝的成熟期在农历六月;“荔枝丹”,指荔枝成熟时的颜色,鲜艳如丹。
这个标题既点出了荔枝的产地、成熟期和颜色,又充满了诗意,引人入胜。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荔枝?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课文从荔枝的生态结构(外壳、颜色、形状、大小、膜、果肉、果核)、荔枝的花、荔枝的产地和栽培史、荔枝的习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五)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说明顺序(1)提问: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本文综合运用了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在介绍荔枝的生态结构时,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在介绍荔枝的产地和栽培史时,按照时间顺序。
这样的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读者理解。
2、说明方法(1)提问: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打比方:“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精选5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1教学日期:知识与技能: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过程与方法:明确学习要求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把握说明顺序,鉴赏表达技巧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教学方法:提问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展示“荔枝”的特写镜头,请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眼中的荔枝。
二、解题: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而用文中之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
三、初读课文,概括要点1、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粗读课文后,选取荔枝的某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
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图谱-移植-发展生产2、划分层次,理清思路一、引出说明对象外形:外壳-颜色-形状-大小荔枝果果实:壳膜-瓤肉-特性-果核二、荔枝的生态荔枝花二、荔枝的生产:产地-树谱-移植-产销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根据层次,试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荔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荔枝的特点。
(2)简要介绍荔枝的产地和生长环境。
2.自学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第一段,了解荔枝的生长环境。
(2)分析课文第二段,了解荔枝的特点和寓意。
(3)分析课文第三段,体会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4.写作方法学习(1)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拟人等。
(2)举例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课堂讨论(1)讨论荔枝在文中所代表的寓意。
(2)讨论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以荔枝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让学生理解了荔枝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学习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荔枝有了更深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1.在分析课文时,对一些细节的解读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全面。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收获。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荔枝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并能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一关系。
(2)分析作者情感时,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出具体语句,体会作者对荔枝的喜爱是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
对话示例:教师:“请大家找到课文中描述荔枝生长环境的段落,看看作者是如何将地理环境与荔枝生长联系起来的?”学生甲:“作者提到了荔枝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以南州这种地方特别适合荔枝生长。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参资料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参资料浙江省宁波中学李克刚老师整理贾祖璋是我国现代科学小品创作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之一。
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撰写科普文章,作品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优美的文学性和较高的文化价值。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篇。
文章结构严密,主体部分由主到次,从外到内,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因而文章的层次十分清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这是个引人入胜的开头,由存疑导入对荔枝的说明,显得亲切自然。
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比喻句,使人们既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又急于解开作者提出的疑团。
第二部分(第2一14段):介绍关于荔枝的科学知识。
这是文章的主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9段):依顺序介绍了荔枝壳的表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荔枝壳内的薄膜,荔枝肉的色、味及荔枝的加工、贮藏,荔枝的种子。
首先说明了它的外壳,既照应了上文“壳如红缯”句,又纠正了白居易说法的不足之处;然后介绍荔枝的颜色、成熟期、产地,正好照应了“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个题目;接着,又从总体到局部介绍了荔枝的果实形态;最后介绍荔枝的大小重量。
第二层(第10—11段):由果想到花,有花才有果,这是附带介绍的。
从花期、花形、花色、花序、花蜜等方面加以说明。
第三层(第12—14段):介绍荔枝的产地、品种、特性及生产方面的情况。
先写荔枝的产地和栽培史;然后介绍我国的荔枝谱:从荔枝谱的类别、名目、内容到荔枝品种,一一分别说明;最后介绍荔枝的移植情况,并引古代诗文事迹说明荔枝北移的困难,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第三部分(第15段):用苏轼的诗来总括荔枝果实味美、喜人的特点,说明应因地制宜,努力发展荔枝生产,从而加深了文章的立意。
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首先是结构简明严密,条理清楚。
文章所介绍的荔枝方面的知识非常丰富,如不做出严密的安排,结构必定松散。
而言之有序,有条有理,必定是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及其内在规律的熟察深知,以及对文章层次的精心安排而获得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了解荔枝的构造、生长等学问。
2、领悟引用古诗文典故的作用。
3、学习本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4、尝试用文艺性笔调写一篇说明文。
二、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因此本文的重难点应放在对荔枝学问的了解上和一些生动手法的运用上,而对说明方法和说明挨次,初中有所提及,故可略及。
2、用文艺性笔调写作,是对所学学问的稳固与延长,对作文要求不应过高,能会一些方法与技巧就行。
3、在教学方法上,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为主,教师适当引导为辅。
4、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三、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教师提问:你吃过荔枝吗?你对它了解吗?学生可能答:吃过。
荔枝表皮粗糙,红色,肉甜。
教师明确:学习本文,了解荔枝。
二、教师明确文体学问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
2: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学问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学问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3:特点:学问性、趣味性、通俗性。
三、投影打出简介,学生阅读了解。
贾祖璋:我国有名的科普作家。
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
早在三十年月,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了《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学问、历史学问和文学学问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四、要求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扫瞄课文,完毕后,以小组形式争辩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标题给我们供给了荔枝的几点信息?这一标题有何创意?2、认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里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甘酸浆液如醴酪”的话对吗?学生自主争辩探究后可得:1、⑴标题给我们供给了三点信息: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方。
实用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三篇
实用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三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1一、预习目标初步把握__内容,了解作者,识记文中字词和诗句二、预习内容1、关于作者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1901~1988,浙江海宁人。
早在30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出版《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2、识记字词和诗句红缯紫绡醴酪龟裂蒂部渣滓贮藏兼程祠堂萌蘖幅员广阔咏荔枝膜徐勃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白玉薄笼妖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
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惠州绝句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简要概括__各段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巩固掌握文中字词和诗句2、学习说明事物的顺序和方法3、体会__语言的特点学习重难点:说明顺序和方法,品味语言特点二、学习过程(一)文本探究1、给__划分层次结构,并指出__的说明顺序2、__出色地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3、准确简洁是说明性文字最基本的特点,请在__中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文字。
4、读下面一段文字,与课文语言风格有何不同荔枝,无患子科。
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
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
……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
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
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摘自《辞海》5、课文主要采用那些方法来增添文学情趣的?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诵读诵读,并举例分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6.《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参(含“练习与思考”)
六南州六月荔枝丹课文分析《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我国著名老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
文章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严谨。
它不仅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手法,尤其是引用手法的突出运用,使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充盈着文学艺术之美,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得到了感情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第10自然段),分三个层次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
这一部分采用了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
第一层(第1自然段),以小学学习《荔枝图序》时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
这样开头既亲切活泼,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诗句,既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了初步印象,又为后文阐释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据,还为下文分项介绍荔枝提供了总纲。
第二层(第2-第5自然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外壳、颜色、果形、大小)。
第2自然段作者先承接上文,对白居易“壳如红缯”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然后用果树学的术语加以科学说明。
第3自然段说明“成熟的荔枝”的颜色。
为了使读者对荔枝的颜色有更深切的认识,作者引用了“绛囊”、“红星”、“珊期珠”这些比喻,引用了古人描写荔枝的诗句,不仅把荔枝的颜色写得鲜明、生动,而且初步揭示了对荔枝颜色的疑问。
第4自然段说明荔枝的果形,先总体介绍各种形状,然后由蒂部到顶端及两侧具体介绍,井然有序。
第5自然段介绍荔枝的大小,作者用了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真实可信。
第三层(第6-第10自然段),主要写荔枝的果实(膜、肉、核、花)。
第6自然段作者先对白居易“膜如紫绡"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白居易“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应该是“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第7自然段又对白居易“瓤肉莹白如冰雪”的说法再次提出异议,认为“瓤肉”实际不是肉,而是“膜”发育而成的“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层膜”,同时,还附带介绍了干荔枝的颜色,这样就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了文章开头的疑问:第9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对荔枝核(种子)的形状、色泽、种类作了具体说明;第10自然段介绍荔枝的花,荔枝的花从内容上说不属荔枝的果实,但花与果实分不开,有花才有果,所以在此一起介绍。
《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优秀6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优秀6篇】《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篇一一、单元小结指出“本单元学习重点是阅谈、写作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文章”单元提示把这具体化为“学习本单元要结合课文了解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一般要求;通过阅读,能够把握课文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能够按照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一般要求写说明文。
”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就是要抓住事物所独具的能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来说明事物。
事物都有各自的特征,这就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
事物的特征,可以表现在事物的外部,如荔枝鲜果的外形特点;可以表现在事物的内部,如荔枝果实的内部构造特点;也可以反映在事物的性能(或生活习性)上,如荔枝果实容易变质、“不耐贮藏”,荔枝“性喜温暖”、移植受限;还可以体现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之中,如荔枝的生长成熟与“南州”(空间)、“六月”(时间)这些适合其生活习性的自然条件的关系。
一个事物的特性,往往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说明。
这种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的本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一步步地落实。
学习本课主要要突出“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要善于从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具体加以说明”这一点。
《南州六月荔枝丹》就从内部构造、外形特点、果肉味道、栽培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说明了荔枝的特征,客观如实、恰如其分。
二、本单元另一学习重点是“掌握概括、提要两种阅读方法”“能够概括(所读)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和提要是两种十分重要的加深理解、增强概括分析能力的读书方法。
阅读文章要能够抓住文章主旨,领会精神实质,并能指出重点、剖析难点,概括提炼出内容要点,摘引出关键语句。
概括,通常是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所读文章的内容要点;提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所读文章的内容要点,也可以摘引文章的重点语句或精彩片段。
在某种意义上提要可以说是用作者的原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一般来说,概括内容要点的基本步骤为:首先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全貌;其次逐段精读,找出每段要点;再次通观全文,从全文着眼,分主次定重点,把握中心,合理取舍;最后根据用途和要求,按文章原意,有条理地写出内容要点。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秀9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3.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引用的诗歌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1.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课前背诵: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导语设计:由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域差异,使得气候、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
南方有一种水果——荔枝,这种被称作“果中珍品”的水果北方是没有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二、作者及文体:作者简介: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
《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文体介绍: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
它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一、背景介绍南州地区以其优质的水果而闻名于世。
其中,六月荔枝是南州夏季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
荔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种珍贵的水果,被誉为“果中之王”。
为了提高大众对六月荔枝的认知和了解,南州市教育局制定了一份专门针对六月荔枝的教案——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二、教案目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六月荔枝的特点、栽培、营养价值和文化意义,并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的兴趣和责任心。
三、教学内容安排3.1 六月荔枝的特点介绍•学生了解六月荔枝的外观特点、种植环境和生长周期。
•学生了解六月荔枝的主要产地、品种和采摘时间。
3.2 六月荔枝的栽培技术•学生了解六月荔枝的生长要求,包括土壤、水分和光照等方面。
•学生学习六月荔枝的繁殖和种植技术。
3.3 六月荔枝的营养价值•学生了解六月荔枝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等。
•学生了解六月荔枝的健康功效和食用禁忌。
3.4 南州六月荔枝文化节•学生了解南州六月荔枝文化节的由来和历史。
•学生了解南州六月荔枝文化节的庆祝活动和特色饮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展示: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六月荔枝的特点和种植过程。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六月荔枝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六月荔枝的栽培过程。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六月荔枝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4.互动游戏:设置六月荔枝知识问答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5.实验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六月荔枝的营养成分测试和健康功效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五、教学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学习效果,教师将使用以下评估方法:1.学生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六月荔枝的研究报告,包括六月荔枝的特点、栽培技术、营养价值和文化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2.学生演讲:要求学生进行六月荔枝相关主题的演讲,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表达能力。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苏教版必修5)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5(苏教版必修5)《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2、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过程与方法:1、明确学习要求2、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3、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2、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2、把握说明顺序,鉴赏表达技巧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设计思想:1、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2、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学前指导:说明文的学习要点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科学性(正确、准确)说明语言文学性(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展示"荔枝"的特写镜头,请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眼中的荔枝。
二、题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而用文中之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
三、初读课文,概括要点1、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粗读课文后,选取荔枝的某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
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图谱-移植-发展生产2、划分层次,理清思路一、引出说明对象外形:外壳-颜色-形状-大小荔枝果果实:壳膜-瓤肉-特性-果核二、荔枝的生态荔枝花三、荔枝的生产:产地-树谱-移植-产销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根据层次,试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通用13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通用13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 了解引用这一说明方法作用。
2. 掌握本文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3. 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4. 品读鉴赏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二、教学重点:1. 引用等说明方法。
2. 本文的结构方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合作探究法2. 点拨法3. 竞赛激励法五、教学用具:1. 多媒体2. 实物投影仪六、教学步骤:课前准备一张白纸一、导入[多媒体显示荔枝特写镜头]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这种鲜艳诱人的水果,它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它叫——(学生齐答:荔枝)。
请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虚拟情境,向从未见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或向从未品尝过荔枝的人推荐荔枝。
(请同学发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科技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
二、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贾祖璋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家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这个地方就是——海宁。
他1901年出生于我们海宁的黄湾(在座的有没有来自黄湾的同学,你尤其应该为家乡出了这样的名人感到自豪,当然,我们每个海宁人都应该为贾先生感到自豪)。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他就编著了60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著作。
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有《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我们这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生物学碎锦》一书。
这些作品大多将绚烂多彩的生物作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字词正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给下面这些加下划线的字词注音,考察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参资料
浙江省宁波中学李克刚老师整理
贾祖璋是我国现代科学小品创作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之一。
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撰写科普文章,作品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优美的文学性和较高的文化价值。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篇。
文章结构严密,主体部分由主到次,从外到内,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因而文章的层次十分清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这是个引人入胜的开头,由存疑导入对荔枝的说明,显得亲切自然。
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比喻句,使人们既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又急于解开作者提出的疑团。
第二部分(第2一14段):介绍关于荔枝的科学知识。
这是文章的主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9段):依顺序介绍了荔枝壳的表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荔枝壳内的薄膜,荔枝肉的色、味及荔枝的加工、贮藏,荔枝的种子。
首先说明了它的外壳,既照应了上文“壳如红缯”句,又纠正了白居易说法的不足之处;然后介绍荔枝的颜色、成熟期、产地,正好照应了“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个题目;接着,又从总体到局部介绍了荔枝的果实形态;最后介绍荔枝的大小重量。
第二层(第10—11段):由果想到花,有花才有果,这是附带介绍的。
从花期、花形、花色、花序、花蜜等方面加以说明。
第三层(第12—14段):介绍荔枝的产地、品种、特性及生产方面的情况。
先写荔枝的产地和栽培史;然后介绍我国的荔枝谱:从荔枝谱的类别、名目、内容到荔枝品种,一一分别说明;最后介绍荔枝的移植情况,并引古代诗文事迹说明荔枝北移的困难,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第三部分(第15段):用苏轼的诗来总括荔枝果实味美、喜人的特点,说明应因地制宜,努力发展荔枝生产,从而加深了文章的立意。
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首先是结构简明严密,条理清楚。
文章所介绍的荔枝方面的知识非常丰富,如不做出严密的安排,结构必定松散。
而言之有序,有条有理,必定是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及其内在规律的熟察深知,以及对文章层次的精心安排而获得的。
本文作者在充分掌握荔枝的外形特征及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将多种写作顺序汇于一体。
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设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由于作者是把荔枝作为一种水果来介绍的,所以,从文章主体部分看,又是按果实——花——产地及栽培史——古代讲荔枝的书一一习性及生长北限这样一种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而在说明荔枝的果实时,作者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的顺序,即壳——膜——肉(假种皮)——核(种子)。
细而言之,作者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是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进行的。
这样写,既突现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说清了有关的其他知识。
其次是资料丰富多彩。
引用说明也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本文征引资料共二十余条,指名的作者近二十人,年代则从唐、宋、明、清,直至当代,所引文字的作者包括文学家、科学家以及帝王等,这对于一篇仅两干多字的文章来说,确实是相当丰富的了。
但作者并不是大段大段地抄录资料,而是较多地采用摘句行文或意引的方法,有时还把同一段资料(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掐为两截用在两处。
这样,资料虽多,行文却不累赘。
作者恰当地引用有关资料,既加强了文章的科学性,又丰富了内容,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再次是语言精密准确。
说明文的特征就在于它的科学性,而要表现其科学性,就要有精确的、条分缕析的语言。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语言明显地具有这种特色。
例如第4自然段写荔枝的外形,第一句写“通常”可见的形状,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接着三句具体写上下两侧的形态特征,从上至下然后到两侧,顺序井然;最后一句是写不常见的形状,以应第一句“通常”二字,确实是细密得很。
在写荔枝外形和品种的时候,或限定范围,或修饰程度,或说明条件,或比喻形状,真是细针密线,具有高度的精确性。
其余写壳、膜、肉、核、花的各段也都如此。
另外,本文还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除了上面提到的最突出的引用说明外,还有举例说明(如:来自现实的“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来自调查的“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所得,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来自古籍的“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数字说明(如“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
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
又有四季荔枝,则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比喻说明(如把荔枝的形状说成“心脏形”,说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使说明更加具体形象,而且使文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