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小说》专题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一单元《小说》(必修5) .doc
2011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案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单元解读】一.高考目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单元复习这个单元学习小说。
所选的小说,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
教学时要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了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概括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生存方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边城》讴歌山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与庸俗、堕落的社会形成对照,表现作者重构理想世界的信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人物林冲的性格: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
如:他被高俅陷害,刺配到沧州,仍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正直、善良、侠义。
如帮助李小二等;刚猛激烈、嫉恶如仇。
如买刀寻敌,山神庙手刃仇敌,都表现出他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细心、缜密。
如林冲看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尤其是熄灭炭火的细节表现得最为充分。
2.情节课文的情节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过程。
路遇李小二,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是情节发展的开始;买刀寻敌为他走向反抗奠定行动基础,矛盾冲突紧张起来;看管草料场,局势又平缓下来;雪夜杀敌,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高中语文小说课文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小说课文,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手法,掌握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塑造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1. 小说基本特征和写作手法。
2. 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2. 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影视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小说吗?小说有哪些特点?二、新课导入1. 介绍小说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分析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三、课文阅读1.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疑问。
四、人物分析1.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和成长历程。
2. 通过具体事例,探讨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五、情节分析1.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如起承转合。
2. 探讨情节发展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六、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说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手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小说有哪些特点?人物塑造有哪些方法?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情节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深化阅读1.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心理和主题思想。
2. 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三、写作指导1. 分析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对比、讽刺、夸张等。
2. 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四、课堂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练习,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教材第一单元小说单元教材分析
四、教学建议与策略
教学建议一:教学《林》这篇课文,主要从人物、情节两方 面入手,但是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 把握主题时,建议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是否通过作品的引 导使自己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2、是否认同作者的思想观 点。3、是否从作品中发现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建议二:中国古代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重故事,重描 写,与西方小说和现代某些中国小说重心理刻画不同。学习课 文时,要注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描写 中,揣摩人物的心理,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鉴赏评价(D级)、和探究(F级)三个能力层级。
2、考点分析 对小说阅读能力的考查,近几年是个热点,宁
夏卷连续了5年。分析近5年试卷,可以看出,通常设2-4题, 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具体考查题型,归纳总结,主要 有7个方面:① 揣摩人物形象②注意环境描写③把握故事情节 ④概括主题内容⑤理解小说标题⑥分析写作技巧⑦品味语言特 色。
3、考向前瞻 由于高考试卷阅读材料受字数的限制,1000字
左右的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另外,篇幅较长的小 说,则可能截取某一个片段,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 查。考查材料的选择范围,通常应是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之 作,特别是近年发表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时文,更是命题人选材 的重点。当然,古代白话小说中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作品,如 古典四大名著等也有可能被选作命题材料。
教学建议三:《边城》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教师应该鼓 励学生阅读全文,培养其文学素养,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另,这 篇课文较长,教师不要过多讲解,鼓励学生多度多品悟。
教学建议四:在突破难点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问题的 关键,避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善于运用发展、辩证 的观点来看待分析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高中语文小说类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高中语文教学对象:高中生教材版本:(根据实际使用教材填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小说,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人物形象,掌握小说的叙事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分析小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 掌握小说的叙事手法。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2. 分析小说中的复杂人物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说文本、教学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小说,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阅读1. 学生阅读小说,做好笔记。
2. 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讨论1. 主题思想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讨论小说所表达的意义。
2. 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3. 叙事手法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讨论小说的艺术特色。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分析1. 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2. 人物关系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复杂人物关系。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小说主题思想的读书笔记。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撰写一篇人物分析文章。
3. 阅读与小说相关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效果。
高中小说教案解析课件
高中小说教案解析课件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元素,包括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动机,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3. 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小说文本的选择选择一部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小说,如《红楼梦》选段、鲁迅的《祝福》等,确保文本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2. 教案设计a.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或播放与小说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背景和情境。
. 文本解读- 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标注不懂的词汇和句子。
- 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讨论高潮和转折点。
- 深入探讨人物性格,分析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 讨论小说的环境描写,如何反映社会背景和作者的观点。
- 引导学生发现并讨论小说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c. 互动讨论- 分组讨论,每组就小说中的某一主题或问题展开讨论。
-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全班分享。
d. 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基于小说内容,完成一项写作任务,如写一篇人物分析、主题论述或续写故事等。
e. 作业布置- 分配相关阅读材料,为下一次课做准备。
- 根据课堂讨论和写作情况,布置个性化的课后阅读或研究作业。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 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如T、视频等,增强教学效果。
- 适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分析能力。
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结语。
高中小说教案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2)掌握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学会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的基本特点;(2)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小说主题和思想内涵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3)把握小说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小说的基本特点;(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如情节、人物、环境等;(2)介绍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等;(3)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学生选择一篇小说,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模拟小说情节,体验人物心理;(3)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4.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课堂参与度;(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写作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2. 教学课件:制作与小说相关的教学课件,如人物形象分析、情节结构图等;3. 小说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小说阅读平台、文学作品赏析等,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小说备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小说的基本特征,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提高阅读和分析小说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小说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小说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的基本特征、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2. 教学难点:对小说的深入理解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小说吗?为什么?2. 回答后,简要介绍小说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3.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新课导入1. 阅读课文,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
2. 讨论小说的基本特征,如:虚构性、情节性、人物性、主题性等。
3. 总结小说的基本特征。
(三)主题思想分析1. 阅读课文,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2. 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如:爱情、友情、亲情、人性、社会现实等。
3. 总结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人物形象分析1. 阅读课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 讨论人物形象,如: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典型人物、扁平人物等。
3. 总结人物形象。
(五)情节结构分析1. 阅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2. 讨论情节结构,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3. 总结情节结构。
(六)鉴赏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对小说进行鉴赏。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3. 教师总结,强调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四、作业布置1. 阅读课外小说,撰写读书笔记。
2. 比较不同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的异同。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小说的热爱。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
高中小说教案解析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小说的基本概念、结构、人物、情节等知识;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总结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小说基本概念、结构、人物、情节等知识的掌握。
2. 小说主题思想的把握。
3. 小说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小说的主题思想的挖掘。
2. 小说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鉴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小说知识,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介绍小说的基本概念、结构、人物、情节等知识。
2.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
3. 讲解小说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三)课堂练习1. 阅读指定的小说片段,分析其主题思想、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看法。
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小说,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指定的小说,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分析其主题思想、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并撰写一篇鉴赏文章。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课堂练习环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
3.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互动等情况,评价其参与度、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鉴赏文章,评价其写作水平、分析能力等。
3. 期末考试:通过小说阅读、写作等题型,全面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小说的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和主要人物,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
2.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2. 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楼梦》原著、相关资料、PPT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小说,了解作者和背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红楼梦》这部小说吗?请简要介绍它的作者和背景。
2. 教师讲解:《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二、阅读与讨论1. 学生阅读小说第一章,了解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a.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b.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物形象有何不同?c. 这个人物关系是如何展开的?三、分析艺术特色1. 教师讲解小说的艺术特色:a. 独特的叙事手法,如倒叙、插叙等。
b. 丰富的象征意义,如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林黛玉的泪等。
c. 鲜活的对话描写,展现了人物性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红楼梦》的哪些内容?2. 教师讲解: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小说的精彩部分,分析其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二、阅读与讨论1. 学生阅读小说第二十回至第二十五回,关注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a.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有何变化?b. 小说中哪些情节具有象征意义?c. 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三、分析象征意义1. 教师讲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a. 通灵宝玉的象征意义。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设计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改新教材中,共设计了两个小说单元。一个是必修三中的第一单元,其中选了《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及《老人与海》,《林黛玉进贾府》《祝福》是教读篇目,《老人与海》是自读篇目。另一个是必修五第一单元,其中选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和《边城》,其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教读篇目,《边城》是自读篇目。
(三)、充分利用分组讨论探讨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分小组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或者学习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探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筛选归纳,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有时甚至可以是以全班为单位,学生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推举一人向全班展示,发表本组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进行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另外,用分组讨论式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讨论重点,不可漫天乱谈,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必修三小说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欣赏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品味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必修五则结合小说三要素探讨作品主题,细化情节的展开和矛盾的解决线索。
(4)、在“研讨与练习”中,必修三强调对人物的整体了解及某一元素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必修五则注重人物的变化及原因追溯,学习写作独立完整的读书报告,并能够将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与自身相互观照,深刻理解文学的社会意义。
(五)、经常运用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使读和写相互促进,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小说阅读的能力和写作水平。读写结合有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小说进行续写,也可以缩写故事情节或者重新构思故事情节,还可以为主人公写小传,作评论,为小说拟标题、写提纲、换文体等。例如《祝福》教学中,我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小说内容编写祥林嫂年表,以此了解小说内容和祥林嫂悲惨遭遇。上完小说后,又让学生以《谁是凶手》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加深了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这些作业利用课堂里很短的时间进行了选择性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教案(优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目标】1.了解施耐庵及《水浒》。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林冲形象。
3.分析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4.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转变,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深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林冲思想性格的把握。
【教学课时】一课时(梳理小说情节)【教学过程】一、启发交流,激发兴趣课前播放《好汉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
我先要考考大家,对《水浒传》的了解怎么样。
《水浒传》中一共写了多少位梁山好汉?他们每人有一个绰号,你知道哪一些?屏幕上显示的人物你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屏幕显示)宋江、吴用、李逵、武松等的头像和绰号让学生猜他们的名字。
最后出现林冲。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
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
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群星璀璨,众英雄中单表一个——豹子头林冲。
请大家打开课文,一起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高尔基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这正可用于本文。
现在谁先来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提示:本文的情节,按照出场顺序,以林冲的活动串起这篇文章。
文章最先安排林冲出场,巧遇小二夫妇;然后是陆虞候出场,林冲买刀寻敌;寻敌未果后,林冲被派守草料场;然后是两方面人物登场,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巧遇小二(沧州遇旧)——买刀寻敌(买刀寻仇)——守草料场(接管草场)——雪地复仇(杀仇上山)(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准确、顺畅、简练)本课情节特点:1.一波三折。
情节要点可概括为:沧州遇旧、酒店密谋、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夜宿山神庙、庙里偷听、雪夜杀敌。
沧州遇旧是情节发展的开始,又为后面的故事做好了铺垫。
买刀寻敌是情节的发展,愤怒的情绪,使矛盾冲突顿时紧张。
高中小说的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文学知识;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感悟人生百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小说的结构特点。
3. 阅读小说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复杂人物关系。
2. 感悟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红楼梦》有哪些了解?2. 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人物等基本信息。
二、小说阅读1. 分组阅读《红楼梦》第一章,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
2. 小组讨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3. 教师点评,总结人物形象。
三、人物关系分析1. 学生根据阅读笔记,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小组讨论:人物之间的关系对小说的主题有何影响?3. 教师点评,总结人物关系。
四、主题思想探讨1. 学生根据阅读笔记,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小组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对现实生活有何启示?3. 教师点评,总结主题思想。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红楼梦》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2. 布置作业:阅读《红楼梦》第二章,思考以下问题: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有哪些?他对封建社会的态度如何?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说的其他内容。
二、小说结构分析1. 学生阅读《红楼梦》第二章,思考小说的结构特点。
2. 小组讨论:小说的结构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有何作用?3. 教师点评,总结小说结构。
三、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红楼梦》人物或主题的短文。
高中小说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创作背景。
(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学会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创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1. 把握小说的艺术特色。
2. 将小说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老舍这位作家有多少了解?请简要介绍一下。
2. 引导学生介绍老舍及其代表作品。
二、阅读与讨论1. 学生自读《骆驼祥子》第一章,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小组讨论:(1)祥子的形象特点有哪些?(2)小说的开篇有何作用?三、分析人物形象1.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
2. 分析祥子的性格形成原因,以及他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阅读《骆驼祥子》第二章,思考以下问题:(1)祥子的梦想是什么?(2)他的梦想为何难以实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生分享阅读《骆驼祥子》第二章的收获。
二、分析情节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祥子梦想破灭的过程。
2. 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探讨其对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鉴赏艺术特色1.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师点评,总结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四、生活启示1.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从《骆驼祥子》中得到的启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骆驼祥子》的读书笔记,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心理活动。
3. 探讨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选取一部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短篇小说,如鲁迅的《祝福》、莫泊桑的《项链》等,围绕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播放与小说主题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引入新课做铺垫。
2. 快速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故事大意,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3. 细读课文: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重点关注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主要人物,探讨其心理活动和性格发展,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情节的推进。
5. 情节梳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明确故事的起承转合,理解情节与人物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6. 主题探究: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意义,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7. 拓展延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件,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心理和情节发展的思考。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评价方式】-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参与程度。
- 读后感质量:通过学生的读后感来评价其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精神。
高中语文小说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小说,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小说所蕴含的道德情感、人文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2.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冲突。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作者及小说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小说的初步印象。
(二)阅读与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说,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b. 小说的情节发展有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c. 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通过小说想要表达什么?3.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展示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选一个角度,以PPT、黑板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理解。
2. 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1. 学生结合所学,谈谈自己对小说中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感悟。
2. 教师推荐与小说相关的电影、电视剧、其他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心得。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与小说相关的其他作品,撰写读书笔记。
2. 选择一个角度,对小说进行个性化解读,形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六、板书设计1. 小说名称2. 作者3. 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4. 情节发展5. 主题思想6. 艺术特色七、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 教师针对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小说教案模板人教版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人物形象分析。
2. 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探讨。
教学难点:1. 人物形象的分析。
2. 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小说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红楼梦》的了解。
二、阅读指导1. 学生自读小说第一回至第十回,了解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总结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有哪些?”、“林黛玉和薛宝钗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四、人物形象分析1. 教师讲解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的特点。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
二、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探讨1. 教师讲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红楼梦》为何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中的诗词有何作用?”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四、阅读拓展1. 教师推荐《红楼梦》的相关阅读资料,如:《红楼梦》研究论文、评论等。
2. 学生阅读拓展资料,进一步了解《红楼梦》。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高中小说教案解析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结构、人物、情节、主题等基本要素;掌握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小说基本概念、结构、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的理解。
2. 小说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3. 分析小说情节、人物、主题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主题的深刻内涵。
2. 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小说的定义、起源和分类。
(2)展示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分析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主题等。
(2)讲解小说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
(4)探讨小说主题的深刻内涵。
3. 案例分析(1)选取一篇小说作品,让学生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
4. 课堂练习(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小说阅读练习。
(2)撰写一篇关于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读后感。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总结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说基本概念、结构、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3. 学生撰写读后感的质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4. 学生在课后阅读小说的积极性和阅读成果。
六、教学反思1.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小说教案模板高中生版
课程名称:小说阅读与写作年级:高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小说的基本结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教学重点:1. 小说基本结构的认识与理解。
2. 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小说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2.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安排合理的情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说文本、多媒体课件、写作指导资料。
2. 学生准备:小说文本、笔记本、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小说作品,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小说的基本结构,了解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方法。
二、新课导入1. 介绍小说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方法: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等。
3. 讲解小说的情节安排技巧:悬念设置、伏笔埋设、高潮处理等。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部经典小说,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
2. 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个简短的开头段落。
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小说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小说基本结构的掌握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学习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方法,尝试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二、新课导入1. 讲解人物塑造的方法,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等。
2. 分析情节安排的技巧,如:悬念设置、伏笔埋设、高潮处理等。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部经典小说,引导学生分析其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
2. 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小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小说的叙事手法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和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2. 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平凡的世界》小说文本、相关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小说,了解作者路遥及小说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路遥及其代表作品。
2. 提问:《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有何特别之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情节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说的主要情节,如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等人物的故事。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小说的情节连贯性和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2. 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孙少安的坚韧、孙少平的乐观等。
-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及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3. 叙事手法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如倒叙、插叙等。
-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叙事手法对小说主题表达的作用。
-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叙事手法对小说艺术效果的影响。
4. 主题思想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如人生的价值、奋斗的意义等。
-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分享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小说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课后作业1. 阅读小说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作者路遥及其创作背景。
2. 撰写一篇关于《平凡的世界》的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五《小说》专题教案【学习目标】1、学生理解有关生字词的注音及含义;2、会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3、掌握小说人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即通过分析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4、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即烘托人物形象或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其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把其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例如:酒馔(zhuàn,酒食)。
赍发(ji,一声,资助)恶(wu,四声,触怒)了高太尉恁地(nen,四声,那么,这么)不省得(xing,三声,不明白)仓廒(ao,二声,仓库)沽酒(gu,一声,买酒)庇佑(bi,四声,保护)央浼(mei,三声,恳求,托请)肐察(ge,一声,拟声词)掇开(duo,一声,拿,搬)搠倒(shuo,四声,刺,扎)二、用简练的语言复述故事梗概。
(提示:故事梗概应该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本节主要叙述了林冲因为触怒了高俅而被刺配到沧州看管草料场,高俅派陆虞侯和福安串通了差拨防火烧掉了草料场来谋害林冲,不料被在山神庙中避雪的林冲撞破,大怒之下的林冲杀了三人,雪夜离开了沧州。
三、试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分值设定:10分。
已经有固定格式,请记住这些固定的用语,以便使答案更规范。
)1.从语言描写看,①当店小二让林冲住在店里时林冲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了你夫妻两个。
”这表现了他懦弱、忍气吞声、同时而又善良、仁慈的性格特征;(1分)②当林冲听店小二说陆虞侯、福安来沧州时林冲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这表现了他嫉恶如仇、大义炳然的性格特征;(1分)③当林冲听说自己被派去照看草料场时林冲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这表现了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征;(1分)④当看到草料场的茅草屋摇摇欲坠时林冲说:“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这表现了林冲随遇而安的性格特⑤当林看到草料场被烧、听到陆虞侯等人说话时林冲说:“泼贼哪里去!”“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这表现了林冲为了正义而奋起反抗的性格。
2.从动作描写上看,①当林冲听说陆虞侯来到沧州时林冲“大怒”、“买把解腕单刀”、“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天明“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表现了他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1分)②当林冲在草料场感觉到冷去酒店沽酒时时林冲“将火炭盖灭了”、“拿了钥匙”、“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了锁”、“带了钥匙”,这表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特征;(1分)(同样的地方还有“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林冲就伏在门边听”;“轻轻把石头掇开”。
)③当林冲撞见烧了草料场谋害自己陆虞侯等人时林冲“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门,大喝一声”,“当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抢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这表现了他武艺高强、奋勇反抗的性格特征;(1分)3.从心理描写上看,①当看到草料场的草房被大学压倒时林冲想:“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我且去那里(山神庙)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这表现了他聪明、谨慎的性格特征。
(1分)②当得知自己因为躲在山神庙而侥幸活命时林冲想:“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
”这表现了他心细,谨慎的性格特征;(1分)总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林冲的复杂性格:一方面他嫉恶如仇,大义炳然,武艺高强,细心谨慎,另一方面他懦弱退缩,随遇而安,不敢反抗,忍气吞声,忍无可忍的时候才轰然爆发手刃仇敌。
(2分)四、环境描写是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之一,它可以是特定的景或物,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时代。
环境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是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或者推动情节发展。
请找出课文中的环境描写,试分析其作用。
(分值设定:8分)参考答案一:①本节题目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其间有“风雪”一词,而且行文中多处提到风雪,例如林冲接管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酒店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林冲从酒店回到草料场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2②小说中的风雪暗示了情节的发展,雪从小到大,暗示了情节从松到紧、从发展到高潮的过程;(2分)③风雪也烘托了小说的环境,让林冲生活的环境好似风雪一样冰冷肆虐,促进了后者性格的逆转;(2分)④总之,风雪的环境描写和小说人物、情节融为一体,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氛围、暗示了情节发展和主人公性格的转化,可谓神来之笔。
(2分)参考答案二:①作者在本节小说行文中多次提到“火”,例如林冲到达草料场时看到老军在“向火”,之后林冲“生些焰火”“向了一会儿火”,出去沽酒时“将火盖灭了”,回来时发现“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在山神庙吃肉喝酒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只见材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2分)②描写的“火”由小火到熄火再到大火,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即情节逐渐向高潮推进;(2分)③同时,火的不同描写也暗示了林冲自己由小小的反抗被刺配沧州、到沧州后随遇而安磨灭反抗性情、被逼无奈后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
(2分)④总之,小说中火的描写和小说融为一体,不但推动了情节发展,而且暗示了主人公性格的转变。
(2分)其二:《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及背景】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
著有《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
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在这种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契诃夫的《套中人》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一、通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小说描写了几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本小说围绕套中人别里科夫打算结婚这件事情叙述了以下两件事:第一,漫画事件。
别理科夫这个人要结婚在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人们就画了一张漫画来取笑他,对于这件事别理科夫很是生气。
第二,骑自行车事件。
别里科夫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子和她的弟弟科瓦连科一起骑自行车感觉到天下大乱,于是就和科瓦连科争论;别里科夫苦口婆心,科瓦连科却是冷嘲热讽;别里科夫气急离开却不小心从楼梯摔下,正好被未婚妻撞见;在后者的嘲笑声中他一病不起,最后一命呜呼。
二、别里科夫是小说的主人公,请按照在上节课学到的分析人物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上分析其性格特征。
(分值设定:6分)从外貌描写来看,别里科夫“穿上雨鞋,带着雨伞”,“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脸好像也蒙着套子”,“他戴着黑眼睛,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别里科夫用各种手段把自己包起来,这表现出他极端保守、不敢接触外物、胆小的性格;从语言描写来看,别理科夫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处什么乱子。
”从此可以看出他胆小怕事、固步自封而不敢有任何创新的迂腐性格;从动作上看,别里科夫听到新鲜事物时候总是“摇摇头,低声说”,在自己的卧室里也老是叹息、躺在辈子底下、战战兢兢,看到未婚妻和她的弟弟骑自行车的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小心翼翼、惶恐不安的动作可以看出他胆小怕事、极端保守的性格;总之,别理科夫是一个胆小怕事、固步自封、仇视创新、极度保守的人物。
三、小说的题目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这个套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分值设定:6分)在生活上别里科夫有伞套、表套、刀套、厚重的衣服等套子,在思想上他有法令、常规、规矩等套子;别理科夫之所以在生活和思想上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是因为他害怕一些非常规的事情会“闹出什么乱子”,而且常常抱着“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的心态;别里科夫的套子实际上就是沙皇三世时代俄国“禁止言论自由”、“反对一切革新”的白色恐怖统治。
四、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
结婚是不是表现了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某种希望?如果他结婚了,他能否走出自己的套是的。
别理科夫虽然受制于统治者法律法规的限制,但他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希望像平常人一样结婚,希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我觉得他不会走出自己的套子。
因为结婚是符合常规的,只要沙皇的统治不结束,别里科夫凭着他自己顽固而又强悍的性格结婚后的他依然可以过着以前循规蹈矩的生活而不必去做任何改变。
其三:《边城》节选【作者及背景】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
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其大致内容如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
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
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
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
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
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
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nuo,二声)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
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一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
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是两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