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3-ANYAN
氨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氨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了解氨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及其与酸碱的反应。
3.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二、实验原理氨盐是一类含有氨根离子的盐,通常由氨与酸反应生成。
氨盐在水溶液中呈碱性,能与酸、碱发生反应。
本实验主要研究氨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与酸碱的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氨盐: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铵- 稀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 蒸馏水、烧杯、试管、滴管、量筒、试管夹、酒精灯2. 实验仪器:- 烧杯(100ml、250ml)- 试管(10ml、20ml、50ml)- 滴管- 量筒- 试管夹- 酒精灯四、实验步骤1. 氨盐的物理性质(1)称取适量的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铵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观察其颜色、形态。
(2)用滴管分别滴加少量蒸馏水于三个试管中,观察溶解情况。
2. 氨盐的化学性质(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铵,滴加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2)向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3)向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 氨盐与酸碱的反应(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铵,滴加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2)向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3)向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氨盐的物理性质(1)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铵均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加入蒸馏水后,三个试管中的氨盐均溶解。
2. 氨盐的化学性质(1)加入酚酞指示剂后,三个试管中的溶液均呈红色,表明氨盐在水溶液中呈碱性。
(2)加入稀盐酸后,三个试管中的溶液均产生气泡,表明氨盐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三个试管中的溶液均变为无色,表明氨盐与碱反应。
3. 氨盐与酸碱的反应(1)加入酚酞指示剂后,三个试管中的溶液均呈红色,表明氨盐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氨气。
氨铵盐PPT课件 人教版
思 考 :
结论:氨气与挥发性酸(盐酸、硝酸等) 反应才有白烟生成 (此为检验氨气方法之一)
将氨气通入硝酸或硫酸中,写出反应 的方程式:
NH3 + HNO3 = NH4NO3
实质:
NH3 +H+ =NH4+
2NH3 + H2SO4 = (NH4)2SO4 NH3 + HCl = NH4Cl
利用该性质工业上可制氮肥
4. 氨气的用途
性质特点
主要用途
作致冷剂
易液化,液氨
汽化时吸热
易溶于水 跟水反应 碱性(跟酸反应) 制氨水 制铵盐
1. 分子结构 2.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⑴ ⑵
三角锥形
氨与水的反应 氨与酸的反应
4. 氨气的用途
NH3中氮的化合价为-3价
-3
N
N
0
+2
N
NH3具有还原性
1、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 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 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 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a、b可能是: A、a为HCl气体,b为H2O
易液化(放出大量热)
氨气
汽化(吸收大量热)
液氨
喷泉实验
NH3 水往上流 产生喷泉 压强减小
溶液变红 溶液显碱性
氨气极易溶于水
酚酞溶液
探 讨 :
1.若烧瓶内为CO2气体,能否有喷泉现象呢? 2.烧杯中应该选择什么液体呢?
浓的NaOH溶液
总 结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喷泉产生的条件?
烧瓶中气体极易溶于烧杯中液体 或极易与烧杯中液体反应
B、a为CO2气体,b为浓NaOH溶液
氨 铵盐
2)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NH3 HCl NH4Cl
NH3 HNO3 NH4 NO3
2NH3 H2SO4 (NH4 )2 SO4
3) 氨与氧气的反应
4NH3 + 5O2
催化剂
Δ
4NO + 6H2O
这一反应又叫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 是工业制硝酸中的关键一步。
4. 氨的用途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 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 十余量消防车……
请通过图片以及描述文字,解决以下几个 问题: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 不吸入氨气?
液氨和氨水的比较
液氨 纯净物 物质成分 (非电解质) 粒子种类 NH3分子 氨水 混合物 (NH3 H2O为弱电解质) NH3 NH3 H2O H2O NH4+ OHH+
分子内电荷分布均匀、 结构对称的分子
极性分子:
分子内电荷分布不均 匀、结构不对称的分 子
Cl
Cl
Cl
Cl
共用电子对
2个Cl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 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整个分子的 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
N
三角锥型, 不对称,键的极 性不能抵消,是极性分子
H
H是 极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这决定于 分子中各键的空间排列。
制铵盐 制纤维、塑料、染料
制硝酸 制医用稀氨水
氨
制纯碱
制尿素 用作制冷剂
习题
1.氨气是 无 色、有 刺激 性气味的气
体,密度比空气的 小 ,液氨在气化时
吸收 大量的热,利用这一性质,常用 液氨作 制冷剂 。
氨铵盐
思考:
⑴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 的玻璃棒不接触就能反应,并放出白烟? ⑵NH4Cl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⑶写出氨气分别与硫酸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浓氨水遇浓硫酸、浓硝酸也都会产生白烟吗?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四、氨气的用途
1、制氮肥、硝酸、铵盐、纯碱等的重要原料;
2、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等的重要原料; 3、作致冷剂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小结: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去收集弥漫在大气中的氨气? 3、被困在其中的人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吸入氨气保证安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 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 1-2 氨 和 铵 盐
一、氨的结构: 氨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 没有对称中心
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 H2O NH3· H2O NH4++OH-
△ NH3· H2O== NH3↑+H2O
氨水中的微粒:
H2O、NH3、 NH3· H2O 分子:
离子: NH4+、OH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2、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b
请问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除去氨气外你学过的什么气体也能 作喷泉实验?
有的同学认为氨气溶于水是简单的物理 变化,氨气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是因为氨气本身具有碱性所致; 也有同学认为氨气溶于水是氨气和水发 生了化学反应,其产物具有碱性。 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你能否通过实 验去证明你的观点?
氨铵盐课件
注意: 氨水中溶质是NH 而不是NH H 注意 氨水中溶质是NH3 而不是NH3·H2O 。 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且氨水 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氨水和液氨是同样的物质吗?
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是混合物。 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是混合物。 液氨是液态的氨,是纯净物。 液氨是液态的氨,是纯净物。
利用该性质工业上可制氮肥
思 考 :
氨气是否与所有的酸反应都有白烟 生成呢? 生成呢? 结论:氨气与挥发性酸(盐酸、 结论:氨气与挥发性酸(盐酸、 硝酸等) 硝酸等)反应才有白烟生成 (此为检验氨气方法之一) 此为检验氨气方法之一)
3. 氨与氧气的反应 中氮元素为NH3中氮元素为-3价,可被氧化剂氧化
4NH3+5O2==== 4NO+6H2O
催化剂
氨的催化氧化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工业上制 备硝酸的基础。 备硝酸的基础。
NH3的用途
制氮肥 铵盐 制硝酸
氨气用途
有机合成 工业原料 致冷剂
铵盐
概念: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概念: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氨 铵盐
一、氨
1. 氨的结构
化学式: 化学式: 电子式: 电子式:
‥ H :N ‥ H
结构式: 结构式:
NH3
H
—
H—N
—
:
H
H
氨的空间结构如何呢? 氨的空间结构如何呢?
NH3比例模型 三角锥形结构
N H
H
H
N—H键键角为 o18′ 键键角为107 键键角为 为极性分子
氨铵盐
氨 铵盐(一)主要知识点:1、NH 3的分子结构:2、NH 3的物理性质:(1)有刺激性气味(2)易液化(3)极易溶于水3、NH 3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 在氨水中N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 NH 3、NH 3·H 2O 和NH 4+, 其中最多的为NH 3·H 2O, NH 3和NH 4+较少。
(2)与酸反应:NH HCl NH Cl 34+=(白烟)NH 3 + HNO 3 = NH 4NO 3 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 NH 3 + H 2O + CO 2 = NH 4HCO 3(3)与盐溶液反应:()2NH H O Mg Mg OH 2NH 32224·+=↓+++()3NH H O Al Al OH 3NH 32334·+=↓+++(4)还原性:NH 3中N 元素为-3价, 可被氧化剂氧化。
(氨的催化, 工业制HNO 3原理)(5)与CO 2反应2NH 3 + CO 2高温高压CO(NH 2)2 + H 2O4、NH 3的用途(1)致冷剂(2)制化肥: 硫铵、硝铵、尿素等(3)制HNO 35、NH 3的制法 工业: 实验室: NH 4Cl(固) + Ca(OH)2(固)∆CaCl 2 + 2NH 3↑ + 2H 2O由于NH 3极易溶于水, 在制备收集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不与水接触以减少损失和防止倒吸现象。
6、铵盐 (1)易溶于水的、无色离子晶体(2)易分解: NH 4Cl ∆NH 3↑ + HCl ↑ NH 4HCO 3∆NH 3↑ + CO 2↑ + H 2O(3)与碱反应: NH OH 4+-+∆NH 3↑ + H 2O (用于NH 4+的检验) (4)检验方法: 将晶体与浓NaOH 溶液混合共热, 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若试纸变蓝, 则为铵盐。
(二)重难点知识:1、关于氨气:(1)氨的碱性:①NH 3分子直接与H +以配位键形成NH 4+。
氨及氨盐
4、铵盐及其性质
(1)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 的化合物,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A) 受热易分解 ① 稳定、挥发性酸的铵盐
△ —— HCl ↑ +NH3↑ NH4Cl —— NH4Cl加热
② 不稳定性酸的铵盐 NH4HCO3加热
△ —— H2O +CO2 ↑ +NH3↑ NH4HCO3 ——
思考与交流
1、氮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哪些形式存在? 游离态:氮气; 化合态: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是构成 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的成分。
思考与交流
2、有哪些生物能直接吸收含氮的化合物?
豆类植物的根瘤菌能 把氮气变成氮的化合 物。多数植物和动物 能吸收含氮化合物。
思考与交流
3、人体里蛋白质中的氮是从哪儿来的?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 吸入氨气?
1.氨的物理性质
氨在自然界中,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 的产物。
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轻 极易溶于水(1:700) 氨常作致冷剂
为什么氨常用作致冷剂?
氨易液化(沸点-33. 35 ℃)
植物
硝酸盐、铵 盐→ 植物蛋白→动物蛋白
思考与交流
4、自然界中有哪些固氮途径?
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 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
自然固氮:豆科植物固氮 雷雨天产生一氧化氮气体 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
高温高压
N2 +3 H2
催化剂
2NH3
思考与交流
5、简单描述氮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雅礼中学李曙东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NH3 + H2O 或 NH3 + H2O NH3· 2O H NH3· 2O H NH4+ + OH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4+ + OH-
第二节氨铵盐
一、氨
(一)氨的物理性质
1、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比空气的密度 小
3、氨极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4、氨对人的眼、鼻、喉等黏膜有刺激作用,接触时应 小心。如果不慎接触过多的氨,应及时吸入新鲜空气 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5、氨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溶解度1:700)
①写化学方程式时溶 质: NH3 ·H2O ②求氨水的物质的量 浓度时溶质:
NH3
练习:《谋行天下》102页考点2例2、变式迁移2
②喷泉实验 ①为什麽烧瓶内会形成红色喷泉?(喷泉实验的原理) ②喷泉实验需要哪些条件? ③喷泉实验成败的关键? ④假设烧瓶换成只带玻璃管的单孔塞,能否形成喷泉? 该怎么操作?
NH3·H2O
△
NH4++OH-
NH3↑+H2O
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 盛装,一般情况下,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 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
③液氨、一水合氨、氨水的区别
液氨
一水合氨
成分
NH3
NH3 ·H2O
物质类别 纯净物
表示
NH3
纯净物 NH3 ·H2O
氨水
NH3、NH3 ·H2O、H2O、 NH4+、OH混合物
CaCl2+2NH3↑+2H2O
注意:A、铵盐不能用NH4HCO3、NH4NO3、(NH4)2CO3 代替,因为碳酸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会产生CO2,引 入杂质;硝酸铵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反应。
B、Ca(OH)2不能用NaOH或KOH代替,因为 NaOH、KOH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易结块,而且高 温下腐蚀玻璃。
氨气中毒(NH3)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氨气中毒(NH3)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1、危险货物编号:230032、性质:液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熔点 -77.7℃;沸点—33.5℃;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的危险。
3、危害一旦吸入液氨,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重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4、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液用水稀释,加盐酸中和后,排入下水道。
造纸、纺织、肥料工业中的含氨废料回收使用。
5、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6、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7、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氨气和氮氧化物化学方程式
氨气和氮氧化物化学方程式氨气和氮氧化物是两种常见的氮化合物,它们在大气环境中的生成和转化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分别介绍氨气和氮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它们的生成和转化过程。
一、氨气的化学方程式及生成和转化过程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是氮的一种化合物。
氨气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生成:1.1 氮化肥的分解氮化肥在土壤中分解时会释放氨气。
例如,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
当尿素施用到土壤中后,尿素会被土壤中的酶水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CO(NH2)2 + H2O → 2NH3 + CO21.2 生物代谢过程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也会产生氨气。
例如,人和动物的代谢产物尿液中含有尿素,尿素在水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氨气:CO(NH2)2 + H2O → 2NH3 + CO21.3 工业生产氨气也可以通过工业生产的方式获得,例如通过哈伯-Bosch合成反应。
该反应是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反应生成氨气:N2 + 3H2 → 2NH3氨气在大气环境中也会发生一系列的转化过程。
例如,氨气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铵:2NH3 + H2SO4 → (NH4)2SO4氨气还可以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水:4NH3 + 6NO → 5N2 + 6H2O二、氮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及生成和转化过程氮氧化物是指一系列含氮和氧元素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氧化亚氮(N2O)和氮氧化物(NOx)。
它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生成:2.1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是氮氧化物的主要生成途径之一。
在高温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2 + O2 → 2NO一氧化氮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2NO + O2 → 2NO22.2 工业生产氮氧化物还可以通过工业生产的方式获得,例如汽车尾气排放、燃煤和燃油等工业过程会释放大量的氮氧化物。
2.3 生物过程生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也会产生氮氧化物。
“氨”、“铵”、“胺”有什么区别(图)
“氨”、“铵”、“胺”有什么区别(图)
1.读音不同、字形不同
“氨”读音;“铵”读音;“胺”读音。
2.概念不同
氨是氮和氢的一种化合物,分子式为NH3,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电子式为,其中氮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结构式为。
铵是从氨衍生所得的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化学式为NH4+,电子式为,其中氮氢原子间形成了一条配位键,结构式为。
但四个N-H键的键长、键能、键角完全相同,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
胺是氨的氢原子被烃基代替后的有机化合物。
氨分子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别称为第一胺、第二胺和第三胺。
它们的通式为:RNH2——伯胺、R2NH——仲胺、R3N——叔胺。
3.性质不同
氨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氨能够单独存在。
铵相当于正一价金属阳离子,凡是含NH4+的盐叫铵盐。
NH4+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在铵盐或氨水中与阴离子共存。
胺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具有极重要的生理作用。
因此,绝大多数药物都含有胺的官能团——氨基。
蛋白质、核酸、许多激素、抗生素和生物碱,都含有氨基,是胺的复杂衍生物。
氨和氨盐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NH3+HNO3=NH4NO3
浓氨水→
2013-8-9 11
北京四中龙门网络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Etiantian Ne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Ltd
4、氨气的制法: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1、工业制法:N2 + 2、实验室制法:
高温高压 3H2 催化剂
2NH3 (人工固氮)
(1)药品: 铵盐(氯化铵)与消石灰固体混合加热
(2)原理:2NH4Cl +Ca(OH)2
(3)装置:固体
加热
CaCl2+2NH3 +2H2O
气体,与实验室用KClO3和MnO2 固体混合加热制O2装置
2013-8-9
(2) NH3与酸反应 ——生成铵盐
与酸反应的本质:NH3+H+=NH4+
形成配位键(孤对电子)
与挥发性酸(HCl、HBr、HI、HNO3等)
NH3与盐酸的反应:
NH3与硝酸的反应:
挥发性的强酸与氨气在空气中相遇 能产生白烟,可用此法来检验氨
与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
NH3与硫酸的反应:
空间构型_____.
键角______.
思考:
同为AB3型,NH3与BF3空间结构是否相似,如何分析?
F N
107°18‘ H 120°
F B
H
H
F
三角锥形
平面正三角形
2.NH3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密度(标况下): 沸点: 水溶性:
一、氨气
氨铵盐ppt1 人教课标版
②干燥剂 碱石灰(NaOH+CaO),
不可用浓H2SO4、P2O5和CaCl2
③简单方法制氨气:
浓氨水
碱石灰 或△
氨气
练习:
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B )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 ·H2O电离出少量OH-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D、氨本身的碱性弱 2.已知NH3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黑色的CuO 还原为红色的Cu和一种稳定的气体,请写出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原理
①药品 NH4Cl(铵盐) Ca(OH)2 (强碱) ②反应 2NH4Cl + Ca(OH)2 ——△——CaCl2 +2NH3↑+2H2O
(2)反应装置
①发生 ②收集
固+固须加热(同O2) 向下排空气法
氨的实验室制法
(3)注意事项:
①验满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沾浓盐酸的玻璃棒
(4)含水的胶头滴管在实验 中作用?
引发水上喷
想一想: 若实验室只有单孔塞,能否用上述装置进 行喷泉实验?如能,应如何引发喷泉?
讨论:
(1)氨水的成份有哪些? (2)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
氨水的成份:
分子 :NH3·H2O NH3
离子: NH4+
OH-
H2O H+(极少量)
氨水是混合物
液氨 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 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
①实质: 溶液反应得NH3.H2O ,加热得氨气
NH4++OH--= NH3.H2.O
NH3 ·H2O —△— NH3 ↑+ H2O
②鉴别: NH4+ 样品
氨 铵盐PPT课件
三、氮肥
1:尿素 CO(NH2)2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或小 颗粒,溶于水,中性,含氮量45~46%。 2:碳酸氢铵(碳铵)NH4HCO3白色结晶,吸湿 性很强,易潮解,溶于水,弱碱性, 结硬块,含 氮量17%。 3:氯化铵 NH4CL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吸湿性, 溶液于水,酸性,含氮量25%。 4:硝酸铵 NH4NO3 白色结晶,易潮解,结硬块, 溶于水,微酸性,含氮量34%。 5;硫酸铵(NH4)2SO4 硫铵或肥田粉,白色粒状 结晶,吸湿性不大,不易结块,含氮量20%左右。
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野蛮屠杀当地居民,
掠夺土地和财富。殖民、奴役和前所未闻的屠杀、掠夺、迫害带给了拉美、非洲、 印度和东南亚人民无尽的灾难。
内容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共同点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不同 点
开始 时间 目的
手段
1405年
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 珍宝特产的需求。加强与海外 诸国的联系;
10%NaOH
(NH4)2SO4
NH4NO3
根据实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与碱反应: NH4++OH-=NH3·H2O==NH3 +H2O
*注意1:铵盐与碱固体间反应时不能写离 子方程式。
*注意2:铵盐与碱溶液间反应时浓溶液或加 热产生氨气,稀溶液不加热生成NH3 • H2O。
*问题1:氯化铵受热时的现象是升华吗? *问题2:为什么铵肥施用时要埋在土下并
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 的交流。——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 代·明时期》
高一化学氨气及铵盐知识点
高一化学氨气及铵盐知识点
2019年高一化学氨气及铵盐知识点氨与酸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离子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称为铵盐。
为大家整理了氨气及铵盐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氨气及铵盐知识点】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
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 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 ===(△) NH3 ↑+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 NH4Cl (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
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NH3 ↑+HCl ↑ NH4HCO3 NH3 ↑+H2O ↑+CO2 ↑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 Na NO3+H2O+NH3 ↑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
成物是( )。
A.NH4H2P04
B.(NH4)2HPO4
C.(NH4)3PO4
D.(NH4)3PO4和NH4H2PO4
答案:BD
氨气及铵盐知识点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同学们要警觉起来,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氨 铵盐ppt课件
2NH3
二、实验室制法
加热
NH4Cl+Ca(OH)2
CaCl2+2NH3 +H2O
装置类型:固+固 加热 气体
装置
向下排气法
减少氨气的扩散
加热
固体
气体
制取氨气,也可以用
加热
NH3•H2O
NH3 +H2O
收集氨气应使用 向下排空气法 法。
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否
如何检验烧瓶内的氨气已经收集满?
HCl
NH3
沾有浓盐酸的玻棒 沾有浓氨水的玻棒
NH3+HCl=NH4Cl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可利用该反应来鉴别氨气或氯化氢
NH3 +HNO3 =NH4NO3 2NH3 +H2SO4 =(NH4)2SO4
小结:
氨气+酸=铵盐
(3)氨与氧气反应
催化剂
4 NH3+ 5 O2 加热 4 NO+ 6H2O 催化剂可以用铂(Pt) 该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或接触氧 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换能作用:感受器受刺激后,可以将各种刺激形 式转变为相应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感受器电位:由适宜刺激引起感受器细胞膜产生 的去极化电位(视觉例外)。 特点:局部电位; 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的大小成比例; 可以总和,无全或无现象;呈电紧张性扩布。
(三)感受器 的适应 当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传入纤维 的冲动频率减少或主观的感觉减弱或消 失的现象。
境刺激 内感受器:平衡、本体、内脏 2、所接受的刺激的性质分类(五种): 机械、温度、伤害性、电磁、化学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 的适宜刺激
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特定的刺激形式最为敏 感,感觉阈值最低。 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 觉阈(sensory threshol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和铵盐【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氨的结构特点.2.掌握氨的化学性质以及氨的实验室制法.3.了解铵盐的性质.4.掌握铵离子的检验方法.【学习障碍】一、理解障碍1.铵盐的热分解规律是否一致?2.喷泉实验.3.收集NH3试管口棉团的作用.二、解题障碍1.氨和铵盐的有关推断.2.氨和铵盐的有关实验.3.氨和铵盐的有关计算.【学习策略】一、理解策略1.认识NH3(l)可做制冷剂的原因.NH3(l)为什么常被选做制冷剂?可从NH3分子的结构、NH3的沸点及气化热的大小、NH3被液化的难易等方面加以认识.液化是指物质由气体变为液体,物质的沸点越低越易液化,沸点越高越难液化;越难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吸收的热量越多,制冷效果越好,越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吸收的热量越小,制冷效果越差.氨分子中N原子上有一孤对电子,从而使氨分子之间有氢键形成,这样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被加强,沸点相对较高,因而汽化时吸热较多,故而可做制冷剂.2.归纳法认识铵盐的热分解规律(1)易挥性酸(不包括HNO3)的铵盐,受热分解生成合成它的物质:NH3和易挥发性酸(或NH3·H2O和易挥发性气体).如:NH4HCO3∆====NH3↑+H2O+CO2↑(NH4)2CO3∆====2NH3↑+H2O+CO2↑NH4Cl∆====NH3↑+HCl↑生成的混合物,若不加以分离,冷却后又会变为原来的反应物.(2)高沸点酸的铵盐受热分解生成NH3和酸式盐(或酸)如:(NH4)2SO4∆====NH3↑+NH4HSO4(3)强氧化性酸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物复杂,温度不同,产物亦不同.如:NH4NO3C100︒========NH3↑+HNO35NH4NO3C290︒========4N2+9H2O+2HNO32NH4NO3C500︒========2N2↑+O2↑+4H2ONH4NO3是一种无氧炸药,猛烈撞击后会发生爆炸.3.究因法认识喷泉实验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学化学的常考内容,哪些气体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可探究喷泉形成的原因而认识.喷泉形成的原因是烧瓶内外气体形成一定压强差.烧瓶外部的大气压强是不变的,所以只要能使烧瓶内的气体大量地减少(方法主要是:或溶解,或反应),就能形成美丽的喷泉.常见喷泉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类:(1)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等)与水可形成喷泉.(2)酸性气体(HCl、SO2、NO2、CO2、H2S等)与NaOH(aq)也能形成喷泉.4.究因法认识氨水中粒子种类的多少氨水中有哪些粒子,可通过NH3溶于水的系列可逆反应而认识.NH3溶于水的系列可逆反应为:NH 3+H2O NH3·H2O NH +4+OH-由于反应可逆,所以上式中的5种粒子:NH3、H2O、NH3·H2O、NH +4和OH-都存在于氨水中.如果考虑水的电离:H 2O H++OH-(或:2H2O H3O++OH-)氨水中还存在少量H+(或H3O+).5.发散法理解集氨试管中棉花的作用在收集NH3的试管口放置一团松软的干棉花,目的是为了防止试管内的NH3与试管外的空气形成对流,以期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较为纯净的NH3.在收集NH3的试管口放置一团蘸有稀酸(一般为难挥发性的酸,如H2SO4)溶液的松软棉花,目的是为了吸收多余的NH3,防止NH3对空气造成污染.若要收集多试管NH3,收集过程中宜用干棉花,收集到最后一试管时,宜用蘸有稀酸溶液的湿棉花.二、记忆策略1.口诀法记忆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密(度)小味刺激,易溶易液(化)制冷剂. 2.类比法记忆制取NH 3的反应装置将制NH 3与制O 2装置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制气装置(不包括集气装置)完全一致.通常,人们更习惯把这套制气装置叫做制O 2装置.中学阶段所要求掌握的可用制O 2装置制取的气体只有NH 3和O 2.其实,凡是加热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制取气体的实验都可使用制O 2装置.如加热无水CH 3COONa(s)和碱石灰的混合物制取CH 4等也是使用制O 2装置,其反应原理为:CH 3COONa +NaOH ∆−−→−CaOCH 4↑+Na 2CO 3三、解题方法[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酒精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 ②NH 3和PH 3都易溶于水③NaCl 、NaOH 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乙醇④酒精中含少量水,若加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过滤,可得纯净酒精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解析:(排除法) ①不正确.酒精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极性分子),难溶于四氯化碳(非极性分子).备选项中有①者不可选,A 、C 被排除.②正确.PH 3同NH 3,都是三角锥形极性分子,因而都易溶于水.备选项中无②不可选,D 被排除. 答案:B评注:下面给出③、④的解析.③正确.因为NaCl 、NaOH 都是离子化合物,因而既能溶于水(极性分子),又能溶于乙醇(极性分子). ④不正确.因为生成的Ca(OH)2是离子化合物,会溶解于乙醇中,所以得不到纯净的乙醇,得到的是Ca(OH)2的乙醇溶液,蒸馏可除去Ca(OH)2.[例2]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能在氧气中燃烧 B .氨水呈碱性C .氨水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 .在反应NH3+H+=====+4NH 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解析:虽然氨的催化氧化是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但是纯净的NH 3能在O 2中安静地燃烧,产物是N 2和H 2O ,所以A 正确.由于氨水中存在:NH3·H2O-++OH NH 4,因而B 正确.氨气只有与挥发性酸相遇才能生成白烟(氨气与非挥发性酸相遇只能生成块状白色固体,不是小颗粒,不是白烟),C 不正确;NH 3和H +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 不正确.答案:AB[例3]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 3、②NO 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①>②B .①<②C .①=②D .不能确定图1—3解析:(设“1”法)为方便计算,设烧瓶容积为1 L ,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氨水)=11L mol 22.411L mol 22.4L 1L--⋅=⋅NO 2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 3NO 2+H 2O ==== 2HNO 3+NOn(HNO 3)=32n(NO 2)HNO 3溶液的体积为:V [HNO 3(aq)]=32LHNO 3溶液浓度为:c(HNO 3)=11L mol 22.41L 3mol 22.4L 1L 32--⋅=⋅⨯c(氨水)=c(HNO 3) 答案:C[例4]联氨(H 2N —NH 2)也叫肼,是重要的火箭燃料.它跟氨一样显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下列关于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肼是二元碱B .肼具有还原性C .肼的热稳定性比氨强D .肼燃烧产物是N 2和H 2O解析:(类推法)本题要求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不熟悉的物质肼的性质.把肼的结构与氨的结构相比较,就可以推知肼的性质与氨的性质的相似及区别.①氨显碱性的原因在于NH 3分子中的N 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它能结合水中的H +,使水电离出OH -.肼的结构中有2个N 原子,且2个N 原子都有孤对电子,因此它也显碱性,1个肼分子能跟2个水分子中的H +结合,电离出2个OH -,它应是二元碱;②肼分子中N 为-2价,它应该能够失去电子而使其化合价升高,所以肼具有还原性;③肼燃烧后,N 的化合价升高,可以由-2价升高为0价,因此其燃烧产物是氮气和水是合理的;④热稳定性取决于分子内化学键键能的大小,键能越大热稳定性越强:键能的大小与键长有关,键长越短通常键能越大;键长的大小则与成键原子半径有关,成键的两个原子半径之和越大则键长越大.因此N —H 键长小于N —N 键长,N —H 键能大于N —N 键能.氨分子中的键都是N —H 键,肼分子中除N —H 键外有一个N —N 键,因此热稳定性应是氨比肼强.答案:C[例5]常温下A 和B 两种气体组成混合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 的相对分子质量),经分析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 和B 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氢的质量比总大于14/3.由此可确定A 为_________,B 为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7∶1,则在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A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解析:(条件变换法)将氮和氢的质量比总大于314,变为氮和氢的质量比总等于314,寻找符合此要求的化合物,显然NH 3符合要求.这样,只要在NH 3中掺入N 2,氮、氢质量比就会总大于314;只要在NH 3中掺入H 2,氮、氢质量比就会总小于314.设混合物中NH 3、N 2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则1732814=+x y x ,解得14=y x .答案:A :N 2 B :NH 3 纯NH 3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314,在纯NH 3中混入任何比例的N 2,都将使氮和氢的质量比大于3141∶4 20%[例6]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可用来检验酸性气体,如HCl 、SO 2、NO 2、CO 2、H 2S 等.已知将滤纸在紫色石蕊试液中浸泡后取出晾干可制成紫色石蕊试纸,请你指出制取蓝色石蕊试纸的一种方法.解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可向其中加碱(如NaOH),这样,仿照题给方法可制得蓝色石蕊试纸. 答案:将滤纸在加碱(如NaOH)的石蕊试液中浸泡后取出晾干,可制得蓝色石蕊试纸[例7]已知A 、B 、C 、D 均为化合物,B 、C 常温常压下为气体,C 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又知1 mol A 在200℃时分解仅得1 mol B 和一定量的水两种产物,A 中含有NO -3.A 、B 、C 、D 间有如下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 、C 的化学式:A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逆推法)由题意知C 为NH 3,由C 逆推可知A 中含有NH 4+,又因A 中含NO 3—,所以A 为NH 4NO 3.则NH 4NO 3在200℃时的分解反应为:NH 4NO 3∆====N 2O ↑+2H 2O先写出反应物NH 4NO 3和生成物H 2O ,并根据H 原子守恒确定二物质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和2;这样,左边比右边多出2个N 原子和1个O 原子,结合题意(1 mol A 生成1 mol B),并根据质量守恒知B 为N 2O 气体.答案:(1)NH 4NO 3 NH 3(2)NH +4+OH -∆====NH 3↑+H 2O[例8]标准状况下,某氨水的密度为0.960 g ·cm -3,质量分数为10.0%,试求该氨水形成时所需要的水与标准状况下氨的体积比(已知水的密度为1.00 g ·cm -3).解析:(设1法)为方便计算,假设所取水的体积为1.00 L ,则OH NH 23+O H NH 23⋅该溶液的溶质为O H NH 23⋅V(NH 3)=67.3 L答案:1∶67.3 【同步达纲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有①NH 4Cl 受热易升华,遇冷又变为NH 4Cl 固体②NH +4中四个N —H键键长、键角都相等,NH +4呈正四面体状③加热NH 4HCO 3与Ca(OH)2的混合物可制得氨气④常温下铵盐都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铵盐都易溶于水 A .①②④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②③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HCl 和NH 3 B .F 2和H 2 C .NH 3和O 2 D .H 2S 和SO 2 4.下列反应中,氨为氧化剂的是 A .NH 3+H 3PO 4 ==== NH 4H 2PO 4B .4NH 3+5O 2∆====Pt 4NO +6H 2OC .2NH 3+3Cl 2 ==== 6HCl +N 2D .NH 3+NaH ==== NaNH 2+H 2↑5.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反应D.该化合物可以由PH3和HI化合而成6.都能用图1—4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图1—4A.HCl和CO2 B.NH3和CH4C.SO2和CO D.NO2和NO7.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下列各项中的两种浓溶液,将玻璃棒的下端相互靠近,没有白烟生成的是A.浓氨水和浓HNO3B.浓氨水和浓盐酸C.浓氨水和浓H2SO4D.浓氨水和浓H3PO48.已知Cl2和NH3可发生下列反应:8NH3+3Cl2==== 6NH4Cl+N2若有2.0 mol N2生成,则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是A.NH3:16 mol B.NH3:8.0 molC.NH3:4.0 mol D.NH3:3.0 mol9.将20.0 mL NO2和NH3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6NO2+8NH3==== 7N2+12H2O已知发生反应的NO2比NH3少2.0 mL(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2 B.2∶3C.3∶7 D.7∶310.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0%(即质量分数为0.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A .等于12.5%B .大于12.5%C .小于12.5%D .无法确定1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可用于检验碱性气体,中学阶段,主要用于检验NH 3.请你参照例6,指出一种制取红色石蕊试纸的方法(须指明所用药品的具体名称).12.实验室中可用图1—5所示的装置合成NH 3.图1—5试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乙导出的气体是_________,检验产物的简单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13.常温下,A 、B 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已知M r (A)>M r (B),经分析知此混合物中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且不论A 、B 以何种比例混合,碳和氢的质量比总是小于3∶1,则A 是_________,B 是_________.若不论A 、B 以何种比例混合,碳、氢质量总是大于3∶1.A 、B 还唯一吗?若唯一,阐述理由;若不唯一,请举例.14.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且已知强热A 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式量为26.3.(1)推断A 、B 、C 、D 的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氨跟氧化铜反应可制备氮气(2NH 3+3CuO Δ3Cu +3H 2O +N 2),而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即反应生成Mg(OH)2和NH 3.下面是甲、乙两位学生提出的制备氮化镁的两种实验方案示意框图(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除;图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填空和回答问题:(1)甲、乙两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制得氮化镁?(填“能”或“不能”)甲_________乙_________.(2)具体说明不能制得氮化镁的原因(如两个方案都能制得氮化镁,此小题不用回答).16.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1—6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图1—6(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_做干燥剂.(3)用图A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只提供如图B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17.用图1—7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滴入B中.图1—7(1)若A为浓H2SO4,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它在常温下与冷水不反应.C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则:①B为_________(写化学式);②B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后向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B为Na2CO3粉末,C为澄清石灰水,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先变浑浊,又变澄清.则:①酸A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3)若B是生石灰,C为天然水,实验中观察到水倒流到D中.则:①A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生成这种气体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有一瓶白色固体,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放出水蒸气和其他两种气体,试管内除管口有少量水珠外,没有任何残留物.取0.350 g这种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这些气体正好能和30.0 mL 0.100 mol·L-1 H2SO4完全反应;另取0.350 g该固体跟足量盐酸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 g白色沉淀.(1)计算0.350 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的量.(2)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确定白色固体是什么?写出判断的依据.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解析:NH4Cl受热发生分解生成NH3和HCl,NH4Cl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不具升华性质,①不正确.NH +4中N原子以四个共用电子对与四个H原子结合:电子不论来自何方,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四个共用电子对分布在N原子周围,互相排斥,使得四个H原子在三维空间内均匀分布,由于四个H原子的原子半径相等,所以四个氮氢键的键长相等,故NH +4呈正四面体结构,N原子处在四面体的中心,四个H原子分别处在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②正确.NH4HCO3可与Ca(OH)2发生如下反应:NH4HCO3+Ca(OH)2∆=====NH3↑+2H2O+CaCO3可制得NH3,③正确.答案:D2.解析:(类比法)P、N同族,PH3与NH3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S、O同族,H2S与H2O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P4分子是非极性分子.三角锥形也是一种四面体,一般用于指非正四面体.答案:BD3.解析:常温下,只要相互间能够发生不可逆反应,就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答案:C4.解析: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C中O2、Cl2是氧化剂.下面是对D的分析:反应中NH3被还原,是氧化剂.答案:D5.解析:(类推法)将PH4I比作NH4Cl可知答案.答案:BD评注:虽可将PH4I比作NH4Cl,但它们的热分解反应是不相同的.NH4Cl∆=====NH3↑+HCl↑4PH4I∆=====P4+8H2↑+2I2因为PH4I分解生成的PH3和HI都不稳定,在隔绝空气下加热都能发生分解反应;若不隔绝空气,则PH3易燃,反应更复杂.答案:BD6.解析:只要充入的液体能使瓶内气体溶解或与之发生反应,且使瓶内气体处于低压状态,就可形成美丽的喷泉.A中,HCl极易溶于水,CO2能完全溶于NaOH溶液中:2NaOH+CO2====Na2CO3+H2O,或NaOH+CO2====NaHCO3B中,NH3极易溶于水,但CH4不行.C中,SO2能完全溶解在NaOH溶液中:2NaOH+SO2====Na2SO3+H2O,或NaOH+SO2====NaHSO3但CO不行.D中NO2和NO能与NaOH溶液反应:2NaOH +NO 2+NO =2NaNO 2+H 2O答案:AD7.解析:这里,白烟是两种挥发性气体在空气中相遇生成的白色固体.浓H 2SO 4和浓H 3PO 4没有挥发性,它们都不能在空气中与NH 3相遇,因而都不会生成白烟.NH 3能挥发到蘸有浓H 2SO 4(或H 3PO 4)的玻璃棒上,并与它们发生反应,但只在玻璃棒上生成白色固体.答案:CD8.解析:(关系式法)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得如下关系:答案:C9.解析:设参加反应的NO 2的体积为x ,则参加反应的NH 3的体积为(x +2.0 mL).由题意:可列式求得:x =6.0 mL(1)若反应后NO 2有剩余,则:23mL 8.0mL 8.0-mL 0.20)(NH )NO (32==n n(2)若反应后NH 3有剩余,则:)(NH )NO (32n n =736mL -mL 20.0mL 0.6=答案:AC10.解析:(求中偏移法)将两种溶质相同的溶液(或一种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求所得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可用所谓的求中偏移法.所谓“求中”,就是求出两溶液质量分数的中间值,如本题:2%0.250+=12.5%所谓“偏移”是指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并非上面所求的中间值,而是介于中间值和混合前密度大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之间(形象地说,叫做从中间值向混合前密度大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偏移).如本题,水的密度大于25.0%的氨水的密度,故w 混介于0和12.5%之间.答案:C11.解析:将滤纸放在酸性石蕊试液中浸泡,所用酸不可是HCl(aq)(因为HCl 易挥发)、HNO 3(aq)(因为HNO 3易挥发、易分解,还有强氧化性)、H 2SO 4(aq)(因为H 2O 挥发,H 2SO 4变浓,能使滤纸脱水炭化),通常用H 3PO 4(aq).答案:将滤纸放在用磷酸酸化的石蕊试液中浸泡后取出晾干,可得红色石蕊试纸.12.解析:本题将工业合成NH3的反应搬到了实验室中,工业上合成NH3的反应为:这里高压是无法实现的.从反应来看,V(N2)∶V(H2)=1∶3,这个比例可由甲装置适当控制,在甲中N2和H2可以混合均匀;此外,浓H2SO4还有干燥作用.由于反应可逆,所以从乙处导出的是N2、H2和NH3的混合气体.检验NH3的简单方法可以是用玻璃棒蘸浓盐酸,也可以使用红色石蕊试纸.答案:(1)①干燥气体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③观察气泡,调节H2、N2的流速(只要求注写其中两项)(2)NH3及N2和H2的混合气体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导管口,有白烟说明有NH3生成(或将一小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沾在玻璃棒的一端,靠近导管口,试纸变蓝色说明有NH3生成) 13.解析:(条件转换法)变“碳和氢的质量比总是小于3∶1”为“碳和氢的质量比总是等于3∶1”.可知CH4符合题意.欲使“碳和氢的质量比总小于3∶1”,可再混入H2等.答案:CH4 H2 A、B均不唯一,只需满足A或B都不是H2,只要是C、H组成的气体化合物均可.如:CH4,C2H2;C2H2,C2H4等等.14.解析:(逆推法)由遇HCl冒白烟,可知B为NH3.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为CO2,则逆推知C中含有CO-23(或HCO-3),结合C是在 BaCl2条件下生成的白色沉淀知C为BaCO3.结合A热解气体平均式量为26.3,由B、C逆推可知A为NH4HCO3.答案:(1)A:NH4HCO3 B:NH3 C:BaCO3 D:CO2(2)①NH +4+HCO-3+Ba2++2OH-∆=====NH3↑+BaCO3↓+2H2O②BaCO3+2H+====Ba2++CO2↑+H2O15.解析:甲制得的NH3通到浓H2SO4处,会全部被浓H2SO4吸收,使后续反应不能进行,故甲不能制得氮化镁.乙制得NH3后通入CuO中灼烧,由题给信息知可得N2,通过水后除去混在其中的NH3,通过浓H2SO4除去水蒸气,到达高温Mg粉处,便得Mg3N2.答案:(1)不能能(2)甲制得的NH3通到浓H2SO4处,会全部被浓H2SO4吸收,使后续反应不能进行.16.(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2)向下排空气碱石灰(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17.解析:(1)要注意B不可能是Al,因为常温下Al在浓H2SO4中钝化.(2)酸A不一定是强酸,但酸性大于H2CO3.(3)A为浓氨水很合适,但A为铵盐(如NH4Cl)亦可.答案:(1)①Mg②Mg+2H2SO4(浓)====MgSO4+SO2↑+2H2O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2)①酸A的酸性比碳酸强②澄清的溶液又变浑浊(3)①浓氨水(或铵盐)②NH3 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使氨水温度升高,NH3溶解度减小 CaO与水反应,将水消耗;生成Ca(OH)2,电离出OH-,溶液中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逸出(最后一点可不答出)18.解析:(1)从固体与碱液共热时放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NH +4存在;从固体与酸反应所生成的气体能与石灰水作用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固体中有CO-23或HCO-3.n(CO-23或HCO-3)=n(CaCO3)=1-molg100g400.0⋅=0.00400 mol,n(NH +4)=n(NH3)=2n(H2SO4)=0.100 mol·L-1×0.0300 L×2=0.00600 mol.(2)从固体加热分解后,试管内没有任何残留物,以及生成除水蒸气之外只有两种气体,说明该固体中不含任何固体金属离子和其他酸根离子.所以该固体可能是(NH4)2CO3或NH4HCO3.在(NH4)2CO3中,NH +4和CO-2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NH4HCO3中,NH+4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固体中,NH+4和CO-23(或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600 mol∶0.00400 mol=1.5∶1,所以该白色固体是(NH4)2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答案:(1)阴离子:4.00×10-3 mol 阳离子:6.00×10-3 mol(2)该白色固体是(NH4)2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判断依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