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指导(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评讲(1)(第1至2章)责任教师洪雅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其他颜色是解释和说明。
一、简答题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二)节奏知觉与身体动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
4岁---5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岁---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三)音色、力度、速度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偏慢、中速稍快的音乐。
4岁---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的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岁---6岁的幼儿能够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化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教育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学前教育学以学前教育现象为对象,研究学前教育领域内所特有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该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从初生至六岁儿童的教育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当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等等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的任务1.使学生比较全面、简要地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为从事学前教育打下理论基础;2.从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的作用出发,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掌握学前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原则,并能用它指导幼儿园的实际工作;3.通过对学前教育有关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明确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前教育观,提高学前教育实践的能力;4.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与分析,掌握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操作技能。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
后续课程: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幼儿园课程论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联系运用,提高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读教材,而且有助于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所以,学生必须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本书中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幼儿体育、幼儿智育、幼儿美育、幼儿德育,各种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和家园联系的各种方式、方法,以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组成部分。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1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J1.科学教育2.小实验3.时代性要求4.科学教育环境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一、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要求而设计的。
6.一-------------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一。
8.一--------------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来建构的。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科学小制作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3.偶发性科学活动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 ,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 ---------紧密结合。
3.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 -----------要求。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6.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 --------对物体进行测量。
7.学前儿童____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8.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2)________ ;(3)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9.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 ---------- 。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是:(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2)评价是____ ;(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三、单项选择题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 )。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B.年龄阶段目标C.单元目标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的任务1、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2、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途径和方法,提高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知识的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学科都与之存在关联。
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复杂并涉及广泛领域的课程。
教学中除介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社会还应向学生讲清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它学科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外,的基本概念、.活动领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教师讲述为主,方法、活动设计等以讨论、合作学习及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一、课时、学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内学时为72学时,学分为4学分。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1、文字教材2、录像教材3、IP课件4、网上辅导文本以上几种教学媒体在教学大纲指导下,进行整体设计,使各种辅导媒体与教材做到相辅相成,同时又可使教师、学生根据教和学的条件,对辅助媒体进行选择。
三、教学环节(一)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文字教材是教师教学、辅导和学生自学的主教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二)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关的专业知识,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环境创设和材料选择、活动设计和评价等,从而具有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技能。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研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科学。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虽然是一门教育学科,但它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和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理卫生等自然科学紧密联系。
同时,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必须以其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制订不同的科学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材内容及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还要以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为根据,来分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际问题。
所以,自然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根据,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也有助于这几门学科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还是幼儿园各科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体育》等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科学教育为各科教育提供具体的内容,而各科教育又为科学教育的开展给予了生动形象的手段和形式,共同完成学前教育的总目标。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实践的问题,并且与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实践密切结合。
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案例分析及实践演练等方式。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幼儿游戏与玩具》网络课程考核说明一、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国家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2.启用时间:从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
3. 考核目标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前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主干课,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游戏基本理论与游戏实践两大方面,课程考核的目的是测评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幼儿游戏与玩具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考察学生对幼儿游戏的指导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考核依据本考核说明是《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考核的依据。
本考核说明依据《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编写。
考核的内容范围是《幼儿游戏与玩具》文字教材中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的知识点。
文字教材由姚伟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第1版。
5.考核方式与计分方法本课程考虑网络学习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求,采用100%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
让学习者边学习边进行考核,重在考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情况。
该课程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计分,课程总成绩由各类型的形成性考核作业构成,最后总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1.考核目的本考核的目的是以多样化和形成性的评测手段评价学习态度,检查阶段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课程学习。
2.考核手段全部为形成性考核3.考核形式考核的形式三种类型,一种是章节测试,学完每个章节都有一次章节测试,共6次;第二种形式是材料分析题,通过分析材料,进行不定项选择,一共10个题;第三种是案例分享,案例分享一共2个题目,作为最后的终结性大作业。
4.形成性考核各种形式所占比重与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各种形式均按百分制计分后依比例折算。
章节测试每次占10%,6次,占总成绩的60%;材料分析题,每题占2%,10次,占总成绩的20%;最后的案例分享每题占10%,2次,占总成绩的2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省校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基本说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与理论高度契合,与实践直接相关,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种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深化学生对儿童心理基础理论的理解,同时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特设计此实践教学方案。
本课程课时为72个课时,4学分。
二、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智力和创造性发展、言语的发展、艺术能力的发展、情绪的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特点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内外儿童发展心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较全面地了解儿童发展理论并初步掌握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改变以往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传统习惯和看法,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能根据科学规律对婴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发展。
三、课程的教学媒体说明教学媒体有:1.文字教材:使用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王振宇主编的《学前儿童心理学》(2007年第1版)。
2.录像教材3.IP课件4.网上辅导文本以上几种教学媒体在教学大纲指导下,进行整体设计,使各种辅导媒体与教材做到相辅相成,同时又可使教师,学生根据教和学的条件,对辅助媒体进行选择。
1.文字教材是教师教学、辅导和学生自学的主教材。
2.IP课件是按教学进度精讲课程文字教材中主要章节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
3.录像教材主要内容为案例分析。
4.网上课程辅导文本按教学进度,针对课程文字教材进行重点、难点内容辅导和提供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及答案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
共20分)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应用性与—-------—的复杂学科。
2.从素质内涵角度看:公民是具有公共事物知识、——----和政治参与技能的人。
3.-------有助于整理、归纳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引发思考,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发展语言。
4.—------—有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5.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表现有:行为不足、-----------、不适当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 的判断。
7.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 ;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
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
共30分)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
2.简述观察学习的一般过程。
3.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4.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5.简述幼儿不加节制与选择地看电视对其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论述题(共15分)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关系。
四、分析题(共l0分)案例:小班的小里正在沙箱旁边玩,他专著地用沙子装满自卸卡车,然后倒出沙子,将沙子堆成一座小沙丘。
而小可也在他旁边玩一个玩具推土机。
交然小可开着他的推土机跃过了小里的沙丘,把沙丘轧平成了一条道路。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2.语言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
3. 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单词句(独词句)阶段,然后进入双词句阶段,再进入多词句及至最后进入成人句阶段.5.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6.词义窄化的原因是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和概括水平。
7。
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8。
早期阅读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9.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2。
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3.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4.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
(√)6。
行动研究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特别对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有益的。
(√)7。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8.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9.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10.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教育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学前教育学以学前教育现象为对象,研究学前教育领域内所特有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该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从初生至六岁儿童的教育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当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等等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的任务1.使学生比较全面、简要地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为从事学前教育打下理论基础;2.从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的作用出发,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掌握学前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原则,并能用它指导幼儿园的实际工作;3.通过对学前教育有关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明确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前教育观,提高学前教育实践的能力;4.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与分析,掌握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操作技能。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
后续课程: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幼儿园课程论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联系运用,提高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读教材,而且有助于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所以,学生必须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本书中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幼儿体育、幼儿智育、幼儿美育、幼儿德育,各种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和家园联系的各种方式、方法,以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组成部分。
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学生还应正确联系运用。
如判断题:“两三个月的婴儿能听音乐声和说话声,对有节奏的声音表现愉快情绪是婴儿美感的初步表现”的判断是错误的,该婴儿所表现出的愉快情绪只是婴儿的一种无意识反应,而不是真正的美感。
如果学生仅凭对美感这个概念的简单记忆,而不能理解运用,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了解,掌握基本的活动设计方法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
4.加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通过案例分析达到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法,教师在进行讲授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把教师讲授、自主学习与探究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结合教育理论以及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授,要保证基础理论。
讲授时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系统地提示,并进行归纳总结,并能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自己身边教育工作的问题,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高标准、严要求,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3.鼓励学生自学。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要善于用零散的时间来学习个别知识点、个别概念,用集中的时间系统地、综合地学习大块的教材,消化理解教材,并应已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二、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1.文字教材2.录音教材3.VCD4.CAI课件5.IP/VBI课件以上几种教学媒体在教学大纲指导下,进行整体设计,使各种辅导媒体与教材做到相辅相成,同时又可使教师、学生根据教与学的条件,对相关媒体进行选择。
三、教学环节(一)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1.文字教材是教师教学、辅导学生和学生自学的主教材。
2.录音教材是形象地反映某些教学内容的形式,也是学生复习的重要手段。
3.VCD录象教材是用来展示某些案例或故事分享等材料。
4.课件是按教学进度精讲课程文字教材中主要章节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
(二)考核1.考核方式本门课满分为100分。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进行考试,课程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占30%)和期末考试(占70%)两部份构成,具体办法由专门制定的课程考核说明做出规定。
2.考核要求(1)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讲授时应检查学生自学章节的笔记,提出自学的要求以保证教学质量。
(2)要布置和检查各章节的思考题,作业题完成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
(3)闭卷考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试卷要求有一定的广度。
第三部分大纲文本第一章教育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教育的特定含义,知道教育活动由哪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理解教育活动中各个要素的指向、作用、地位及相关性联系。
树立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教育思想辨证。
2、领会现代教育的指向、结构及功能,形成教育整体功能观。
第一节教育概念的界定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人类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为了社会具有社会性的活动。
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三、广义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即狭义教育)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一、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领导、控制及执教的地位,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有条件的。
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者来说,则处于被领导、被控制的接受教育的地位。
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着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
三、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
学校教育中的教材是教育内容的表现,但不是学校教育的内容的全部。
四、教育的物质资源教育的物质资源有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现代教育必须具有的教育手段。
以上教育的四要素是教育活动必不可少,这些要素在教育过程中又是相互影响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所内含的可能实现的有效作用。
一、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首先是为社会的发展、延续服务,是社会持续与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二、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人的个体发展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第四节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是和现代社会生产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以及教育内容、方法的总体。
一、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一)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二)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三)教育的内涵扩大(四)教育作用愈加重要(五)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一)全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全民教育是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二)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要受到各种教育,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时空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线。
(三)教育民主化接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四)教育现代化(五)教育与社会紧密交叉、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六)教育科学研究就是教育决策的先导。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教学目的和要求1、教学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与其他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它们之间关系在作用的性质、程度和过程等方面是不相同的。
2、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受社会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影响着社会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环境一、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物质环境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健康,也影响人的认识与伦理道德。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展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他们对物质环境的依赖性更大。
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精神环境与学前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儿童的特点表明他们容易接受精神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很多,有家庭中的、社会生活中的,托儿所、幼儿园生活中的……第二节学前教育与经济一、经济是教育的基础(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三)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四)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二、现代社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现代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二)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因素。
(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的变革。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政治一、关于政治的基本概念(一)是理念、意识。
这包括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标准等。
(二)是权力机构。
二、政治对教育的影响(一)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二)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三)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三、政治与学前教育(一)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
(二)不同社会制度下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不同。
第四节学前教育与文化一、关于文化的一般概念广义文化概念—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
狭义文化概念—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
这里指狭义的文化。
教育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因素。
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
三、文化与学前教育(一)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二)学前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的总体,它是社会生态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是指教育事业与社会中的人的总体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一)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影响。
(二)人口对教育结构的影响(三)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的影响二、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1、人口增长快2、人口分布不均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
4、特殊人口群体形成且壮大。
第六节学前教育与人的社会化一、人的个体社会化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社会交互作用过程,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的两大类型。
二、学前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人出生后开始的。
出生到3岁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