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学军中学历史试卷 精品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杭州学军中学2021年12月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西周建国后,将“殷民六族”分赐给鲁公,使其“帅其宗氏,辑其分族......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
给予康叔(卫国)以“殷民七族”和其它权力,便于其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
对以上记载分析正确的是①分散了商朝遗民的力量②说明天子对鲁卫的垂直管理③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④体现了诸侯权利义务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梁启超提到古代有一种田制“助”,孟子解释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称私田,同养公田”。
结合所学,对该田制阐述错误的是A.实行于商周时期B.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步废除C.土地为国王所有D.按性别和年龄分配土地3.中国自秦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与管理,关于秦代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史实,下列概念与描述正确的是A.“灵渠”--西南地区归入中央管辖B.“亭”-一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C.“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D.“朔方”一-招募内地十万人移居于此4.史载,有朝廷曾发诏令曰:“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
”以“贤良方正”为标准的选官方式A.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之内B.形式多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C.体现民意并且具有开放特征D.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5.《唐六典》记载:工者,“工作贸易者”。
这一叙述是对当时社会某一现象的描述,以下各项最符合的是A.反映了坊市制逐步被打破B.私营手工业作坊的发展C.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D.草市作用已经十分显著6.他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历算,有一定的研究,对明末传入的“西学”也有所评-……他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是以厚重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这里的“他”指的是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康熙帝7.宋词的第四次变革是由南宋的一位词人实现的。
最新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精品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8—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8月23日《解放日报》报道,著名学者余秋雨指出,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是借助科举制度及儒学,社会管理和思想一直处于有序状态。
回答1--4题。
1.孔子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存天理,灭人欲”D.“兼爱”“非攻”2.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一位读书人决定参加科举考试,有人建议:进士科录取率较低,只有背熟四书五经才有希望考取;如果武艺超群,通晓兵书还可以报考武举科。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①说法正确,②说法不正确B.①说法不正确,②说法正确C.①②说法都正确D.①②说法都不正确3.明代后期一位来自苏州的考生,到了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这位考生可能经历下列何事()A.该生参加乡试后,即获准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B.在茶馆里,该生听到北京居民议论着官军与倭寇的战争C.该生在书店里购买刚翻译成中文出版的《海国图志》D.为了准备法律判例的考试,该生努力背诵《大明历》4.我们现在认同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是因为儒家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下列儒家思想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包括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②刚健有为③天人协调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⑤和谐与中庸⑥崇德利用()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⑥从古至今,民族矛盾与冲突一直存在。
只有各民族消除隔阂,加强合作与交流,各民族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协调发展。
回答5-7题5.对秦始皇南攻越族的评价应着重于()A.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B.劳民伤财C.扩大了秦朝的疆域D.开发越族地区,形成多民族国家6.唐代统治者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实行“抚九族以仁”的做法。
这一政策转变说明当时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各民族之间关系一直比较和睦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7.20世纪以后,一小撮狂热的新疆分裂分子与宗教极端分子,编造了一套所谓的“东突”理论。
2022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考12月模拟历史试题(Word版)
2022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考12月模拟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委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鲁国季氏曾放逐鲁昭公,主持鲁国国政,鲁昭公至死也未能回鲁。
晋国的史墨评论说∶"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辅佐)也。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
史墨的评论反映了(A. 天子权威的削弱B.民本意识的增强C.分封制度的瓦解D.百家争略的现实2.中国古代的某位思想家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害民者天夺之".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 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王阳明3.市井间里流行的宋代评书有许多突破男女大防的爱情故事。
同时,大受欢迎的宋代佛教出现了许多吟诗作画的和尚、酗酒斗殴的和尚、五荤和尚、狗肉和尚。
这些现象表明宋代()A. 儒学权的威性被严重削弱B.佛教本土化程度明显加深C.市民阶层政治诉求的兴起D. 商品经济产生了广泛影响4.下图是元代画家吴镇的《芦滩渔父图》,画上所题为∶"红叶村西夕照余,黄芦滩畔月痕初。
轻拨构,且归欤,挂起渔竿不钓鱼。
"落款是"梅老戏墨"。
据此可知,该画(A.宏阔深邃的创作意象B.具有借景抒怀的情趣C.细致逼真的写实风格D.开启了文人画的先河5.明万历年间,江浙地区的王江泾镇有居民7000家,"多织绸,收丝缟之利"。
濮院镇有居民万余家,"民务织丝苎,商旅辐辏"。
这反映了当时()A.工商业市镇兴起B.长途贸易发送C.地域性商帮形成D.抑商政策松弛6.十八世纪中国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十九世纪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东西方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代表作。
他们的创作风格都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7.以下所涉及区域不属于理藩院管辖的是()8.戏曲理论家张庚提出戏曲的"剧诗说",认为"剧诗说"是其戏曲美学思想的核心。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 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一、客观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 .西周B .秦朝C .西汉 D. 宋代2.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 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A.解除地方割据 B. 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 .改革官制3.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前言引论中说:"中唐以来之社会, 常易招致’王室’与’政府’之娇纵与专擅……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 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据此, 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断有①明朝以前的“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明朝废除丞相 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②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历经六百多年后被废除③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 会 ④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4.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北京条约》 大沽保卫战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5.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A. 抵制西方资本主义B.反对封建统治6.在某班的一堂关于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综合探索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你认为正确的有“郡“封建时代”、 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试题数:29,满分:1001.(单选题,2分)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2.(单选题,2分)“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无为而治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D.为政以德3.(单选题,2分)秦朝时,中国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
这种转变()A.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B.使得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D.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之一4.(单选题,2分)《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栗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
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材料所指的农具()A.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B.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C.便于深耕碎土,节省人力畜力D.可以防旱排涝,增加粮食产量5.(单选题,2分)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要经过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过程。
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
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扩大了省长官的权力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6.(单选题,2分)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浙江省学军中学09-1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人民版
某某学军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如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A.文字史实大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B.公元前220年,太仆X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某某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3.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哪个观点比较全面客观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
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
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4.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
“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
“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5. 右图所示石碑是由汉字和叙利亚文共同篆刻而成的。
石碑文字讲述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古波斯传教士阿罗本来华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得到太宗许可的故事,并记载了大量儒释道经典和波斯教典故。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高二阶段性检测(历史)2023.3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这些主张,着重强调的是()A. 以人为本B. 天人合一C. 崇德尚贤D. 天下为公【答案】B【解析】【详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想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敬畏自然的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天地的运行自有规律,人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来改造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巧妙结合的天人合一思想,B项正确;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作宇宙万物之本,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崇德尚贤意思是崇敬有道德的人,崇尚有才能的人,这是墨子的一个重要主张,排除C项;“天下为公”是原始社会的特征,材料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排除D项。
故选B 项。
2. 《明史》中记载: “万历(1573-1620年)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
..谛嘉其远来,给赐优厚。
公卿以下重其人,成与晋接。
”利玛窦来华()A. 可能给万历帝进贡了钟表B. 受到朝野上下群臣百姓的重视C. 掀起了向西方学习潮流D. 翻译了柏拉图的《几何原本》的【答案】A【解析】【详解】1573-1620年的西方尚未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但是当时西方的钟表业有所发展,因此利玛窦有可能给万历皇帝进贡了钟表,A项正确;利玛窦来华并不能波及基层,而且当时中国奉行的天朝观念使得民众的君臣对其并不是很重视,排除B项;当时中国尚未进入近代,并未掀起向西方学习的风潮,排除C 项;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排除D项。
故选A项。
3. 齐世荣等学者认为,考古学上判断古代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城市与城镇的形成、文字的使用和王宫神庙等宏伟建筑的出现。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古埃及时期,法老会宣称自己是拉神(太阳神)之子,其名字也会被写在一个被誉为太阳照耀之地的椭圆形的框子里。
此外,法老还将大量的土地和奴隶捐赠给神庙。
古埃及法老的这些做法()A.旨在维护法老的无上权威B.反映了神权已超越一切世俗权力C.加速了古埃及王朝的崩溃D.表明古埃及政权形式为政教合一2. 《剑桥古代史》主编伯里认为:“西方文明的根源不能到西欧和北欧的凯尔特人和森林中去寻找,而要到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寻根。
”该主张()A.否定了希腊文明作为欧洲文化源头的历史观点B.强调西方文明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产物C.可以在冶铁技术和雕刻艺术方面找到史实依据D.是对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中心论思想的根本突破3. 下图是1世纪意大利庞贝城镶嵌画,反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伊苏斯战役激烈战斗的情景。
结合所学判断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A.马其顿与阿拉伯B.马其顿与波斯C.罗马与日耳曼D.拜占庭与奥斯曼4.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有关该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②各封建主是土地实际占有者③封臣的主要义务是效忠皇帝④中古西欧基本农业经济组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 阿拉伯人征服的绝大多数地区,如两河流域、叙利亚、伊朗和埃及等地,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成果丰硕,在此基础上形成阿拉伯文化。
能够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是()A.埃及人的太阳历B.阿拉伯数字C.中国的造纸术D.文学作品《天方夜谭》6. “……沿亚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达印度,回航以归欧洲。
”下列关于这一航海壮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②开辟了欧亚之间新的海上航路③完成于发现美洲大陆之后④将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带回欧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 在“丝银之路”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世界规模的丝绸市场,成为世界性的丝绸贸易中心。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2
A.妨碍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B.强化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C.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实现了对地方垂直管理
15.西晋咸宁元年诏曰:“出战入耕……自古之常……今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东晋元帝为晋王时规定:“非宿卫要任,皆宜赴农,使军各自佃作,即以为廪。”制定以上措施的主要原因是( )
A.刘宋繁荣的经济为以后南方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B.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地区
C.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统治秩序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D.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南迁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大量开垦
21.1936年,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听闻教育部命令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得有挑拨国内民族感情之处,于民族战争不得言,要证明民族同源。对此他表示不以为然,认为各民族同源无法证明,他还认为大中小学所学之历史只能有详略深浅的差别,不能有真伪之别,因此古代史上之民族战争无避讳之必要。以下观点或做法符合陈寅恪先生观点的是()
A.春秋笔法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B.历史研究“求真”与“致用”不能共存
C.有伤民族团结的历史问题禁止研究
D.因爱国需要而“致失史实之真,则缪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 22题 12分,23题8分,24题20分,25题12分, 共5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卒后,《左传》等典籍记载,弟子将其故宅三间改作庙堂,岁时奉祀,为孔庙之始,属“因宅立庙”的家庙。《史记》记载,双高祖“过鲁,以太牢祀焉”,开创帝到孔庙祭祀先河。汉武帝时,京城太学和地方郡县学开始祭孔,但此时学校中未设孔庙。'东汉桓帝时,在孔庙设管理官吏,孔庙开始向“国庙”演变。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家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
”这一规定A.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缩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C.表明根据地建设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D.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3.1935年,由田汉、夏衍编剧的抗战故事片《风云儿女》上映,它反映了1931-1935年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
这表明A.中国电影以宣扬抗战为己任B.影片再现了全面抗战的场景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抗日救亡成为当时社会主题4.宣传画打有时代烙印。
若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④③①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5.1985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首先提出并实行的“满负荷工作法”,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科学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
(2007、1)学军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
学军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2007、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小项中,只要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做在答题卡上)1.《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曰:“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四十姬姓兄弟在封国内享有的权利是A.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B.对周天子定期朝贡C.向周天子提供军赋 D.向周天子提供力役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3. 唐朝时期,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 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C.扩大民主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丞相的权力被六部分割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5.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个军机大臣和坤,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A.发生在康熙时期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6.下列最能体现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7.“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的檄文,出自A.大陆军民 B.外国侨胞C.台湾军民 D.清朝政府8.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A.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实现全民族抗战B.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斗D.苏联出兵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9.《临时约法》的内容不包括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C.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弹劾权 D.实行总统制,总统有行政、立法、司法权10.有关遵义会议与长征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长征是遵义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B.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C.遵义会议对长征的得失进行了彻底的总结D.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11.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曾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C.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D.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随着新中国建立就开始实行12.毛泽东曾经指出:“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doc
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将答案涂写于答题卡上。
1.曾国藩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清末的军事家、理学家和政治家,但因其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而备受后人诟病,近年来研究曾国藩的人逐渐增多。
如果你收集了如下资料,你认为对研究曾国藩最有价值的资料是()A.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B.“文革”中出版的《曾国藩反动言论》C.关于曾国藩的史学论著D.部分曾国藩日记、奏折、书信的影印件2.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
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①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②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③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④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3.下列各图中,反映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有()①秦铜权图②半两钱③宜侯夨铜簋④虎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下列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最相近的是()A.中央集权制B.郡县制C.中央官制D.皇位世袭制5.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7.《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A.解除地方割据B.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D.改革官制8.明代大学士叶向高曾说过:“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2022浙江五校(学军中学、杭州二中、绍兴一中、效实中学等)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历史试题
2021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历史学科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春秋时期由孔子编订成册。
《诗经》中多次出现“君子”一词,如《诗经·大雅·嘉乐》中歌颂周王:“嘉乐君子,显显令徳。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据此叙述正确的是A.《大雅》是国王和诸侯用于重大典礼的乐歌B.《诗经》中只有贵族阶层才能被称为“君子”C.对周王的歌颂体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D.《嘉乐〉中的“君子”就是孔子想培养的“君子”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楚国都城),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韩国城邑),灭二周,置三川郡。
”以下事件与材料所提及地点无关的是A.“蜀”——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B.“太原”——战国时期己设郡治C.“三川郡”——修直道通往咸阳D.“荥阳”——所属国首先为秦所灭3.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引《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商不出则三宝绝。
”晁错《论贵粟疏》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从中不能看出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C.农民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D.司马迁肯定商业的社会功能4.某同学对世界文化遗产很感兴趣,曾在2019年初中毕业的暑假旅行中前往拉萨参观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并沿途书写了游记,你认为下列描述哪一项符合史实A.“大昭寺门口的唐蕃会盟碑,见证了文成公主入藏的事迹”B.“大昭寺和布达拉宫都呈现出汉藏合璧的风格,布局坐北朝南”C.“布达拉宫位于世界屋脊之上,白宫从东、南、西三面环绕着红宫”D.“布达拉宫中有好多珍贵的佛像、壁画,殊胜三界殿中还悬挂着康熙帝的画像”5.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宋代开始走向辉煌,以下关于两宋词坛6.为维护统治秩序和促进社会稳定,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政权建设。
最新 学军中学历史答案 精品
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年级2018学年第三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3分、第34题16分,共55分)31.(1)品行、才学。
(2分)(2)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或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政府政治腐败(或封建国家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或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
(3分)(3)设科考试(科举制)。
(1分)抑制门阀势力的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分)(4)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易造成士人忽视实用性的学问。
(1分)改革措施: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3分)32.(1)货船云集;(1分)店辅林立。
(1分)(或答“商业非常繁荣亦得2分)(2)掺假造假(弄虚作假)。
(2分)(3)敬业、进取;(2分)守信、讲义。
(2分)(或答“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得2分,“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得2分)(4)违法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害人亦害已;经商必须遵守商业道德,注重商品质量;必须合法经营,才能持续发展(兴旺发达)。
(每点2分,3点中只要答出2 点即得满分4分;如答其它认识,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加分)33.(1)美国没有王侯贵族。
没有世袭制度。
国家大事由公众讨论。
(3分)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以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中央政权机构。
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分)(2)开展洋务运动,迫切需要各种人才,而国内学校无法培养;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支持。
(2分)(3)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国教育和社会的近代化;传播了西方进步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
(3分,4点中只要答出3点即得满分3分)(4)一方面美国政府多次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学习、交流。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杭州学军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2小题,单选题,每题1.5分,共48分,答案请涂在机读卡上)1.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A.公元前三世纪早期B.公元前二世纪早期C.公元前三世纪晚期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2.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秦朝初年改“政月”为“正月”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3.唐朝的羁縻府州到底是什么?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A.羁縻府州是唐朝对民族地方的一种直接统治形式B.安西都护府是设置在西域地区的羁縻府州C.羁縻府州的官职通常以部落首领担任,可以世袭D.羁縻府州须向朝廷上报户口,交纳赋税4.著名历史学者樊树志指出:“康熙皇帝的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其武功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件大事彪炳于史册而毫不逊色。
”下列属于这些“武功”的有①平定三藩之乱②遏制沙俄扩张,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③平定割据台湾的郑氏集团④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
”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B.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C.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D.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6.拿破仑曾说:“如果他(指华盛顿)是在法国,处于内部分裂和敌人入侵的情况下,我不相信他会成为他在美国那样的人,他要是那样,那么他不过是一个蠢人,并且只会使巨大的灾难继续下去而已。
就我而言,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试卷(先秦—秦汉)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试题要求。
夏、商、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也是古代文明的勃兴时期。
回答1—5题。
1.我国奴隶制国家出现的基本特征是A.氏族和部落的首领拥有私有财产B.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对立阶级的形成C.“天下为家”局面的出现D.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禹建立夏朝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B.商朝都城多次迁徒,由最初定都在黄河以南到最终定都黄河以北C.公元前1046年,渭水流域的商朝属国在牧野大败商军D.公元前3世纪,秦国在长平大胜赵国3.中国古代史上,西安所在关中平原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这一地位最早可追溯到A.4000多年前B.3000多年前C.2000多年前D.1000多年前4.周初分封的①齐②宋③鲁④晋等诸侯国,按黄河中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5.公元前841年发生的“国人暴动”导致了A.周王室日渐衰微B.分封制的崩溃C.犬戎攻破了镐京D.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和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回答6—8题。
6.古代军事谋略“三十六计”如今广泛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其中“围魏救赵”一计源于A.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7.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D.争夺土地、人口的兼并战争8.“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诸侯割据,战争更加扩大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逐步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回答9—11题。
9.下列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中,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A.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B.使用金银错技术制造青铜器皿C.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D.各地土特产品成为商品互相交流10.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出现了农用动力的革命,这指的是A.铁农具的使用B.牛耕的运用C.桔槔灌溉农田D.修建水利工程11.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A.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B.货币由混乱走向统一1C.开始建立邮驿传递制度D.商业城市发展为政治中心2006年1月1日起,《农业税条例》被废止,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被取消,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年级2018学年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始终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2018年12月29日,十届人大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8年1月1日起废除农业税。
回答1—3题。
1.从春秋时期鲁国实行按亩纳税,到农业税废止,其间共经历了约A.1400年 B.2400年 C.2500年 D.2600年2.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B.反映了农民阶级实现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反映了农民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3.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中,与农业问题关系密切的是A.节制资本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范围最大、程度最深的思想。
回答4—7题。
4.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亚圣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 B.政在得民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仁者爱人5.两宋时期,新儒学形成。
这里的“新”主要是指A.儒家学说与人文主义相结合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C.确立“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D.提出“天人感应”理论6.下列对明清两代儒家思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儒家的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B.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C.王夫之从理论上否定了理学思想 D.黄宗羲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7.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儒家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B.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图示、图片更能形象的揭示历史。
回答8—9题。
8.唐太宗说:“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
”其中的“四夷”及其方位正确的是9.下列作品最能体现盛唐气度的是A.颜真卿作品 B.王羲之作品 C.柳公权作品 D.怀素作品我国的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回答10-11题。
10.“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产生的最终后果是A.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导致工商业的落后C.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安定D.不利于农业的发展1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后果不包括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我国的制度建设大都具有开创性,并且影响深远。
回答12--14题。
12. 周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则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
根据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应该是A.都是片面的B.都是相对进步的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13.下列关于租庸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唐朝前期开始实施 B.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C.“庸”相当于西汉的更赋 D.以缴纳实物为主14.下列制度和政策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有①郡县制度②行省制度③僧官制度④改土归流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又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回答15—17题。
15.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巩固了国家统一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货币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时秦国使用的货币为半两钱B.唐朝开元年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C.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城市里的邸店D.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明朝17.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银贵钱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由于A.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对英国的大量赔款C.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 D.对外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自古以来,台湾和西藏地区的发展就与中国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
回答18—20题。
18.早在唐朝时期,西藏地区就得到了发展,其表现有①实现了青藏高原的统一②仿唐朝官制,设置各级官府③创制了吐蕃文字④接受中央政权的管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19.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20.清代管理西藏地方事务的有①驻藏大臣②达赖③班禅④理藩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回答21-23题。
A B C D21.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A.佛教传入中国B.法显游历天竺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22.对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人士最远到达地区表述不正确的是A.甘英—波斯湾 B.玄奘—印度半岛C.杜环—非洲 D.郑和—非洲西海岸23.观察下面两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农政全书》书影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A .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经济技术近代化、政治制度近代化和思想文化近代化三个重要阶段。
回答24--27题。
24.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此言论的本质含义是A.反抗侵略B. 政治改良C. 中体西用D.师夷长技25.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作者在此认为变法的根本在于学习A. 西方的教育和政治制度B. 西方的选官制度C.西方的军事技术D. 西方的科学知识26.孙中山1916年在浙江海宁参观钱江潮,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此处的“世界潮流”主要指A.君主立宪B. 君主专制C.世界各民族平等D. 民主共和27.近代中国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回答28—30题。
2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①外商企业的刺激②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封建政府的大力扶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9.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A.都是私人投资举办 B.都采用西方先进技术C.经营管理上封建性极浓 D.都为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举办3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两面性决定的 B.中国封建势力强大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阻碍 D.受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3分、第34题16分,共55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能尽孝道,做事正直),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品性贤良,行为端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垦种田)。
——蔡尚思《中国科举史话》材料二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
……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
……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
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
——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
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学生和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
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
今悉使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科)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
及其任之以官也,则又悉使置之,而责之以天下国家之事。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也,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朝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察举制度在东汉后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3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采用什么方式取士为官?分析其积极作用。
(5分)(4)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认为唐朝选官制度的弊端是什么?他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下是根据古代名画绘制的描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苏州的风俗画:材料二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胡要价格等等,伪字随处可见。
这股歪风,在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最耀眼的苏州、杭州,反而有“大风吹倒梧桐树”之势。
人们形容杭州的不少商品弄虚作假是“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摘自《明清史散论》材料三明清晋商把商与士农工同等看待,同样敬重。
……许多山西商人原本贫寒,他们硬是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
著名的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
……山西杀虎口是晋商赴包头必经之地,但此处盗贼猖獗,有民谣称:“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心还抖。
”尽管如此,晋商却未因此退缩,而是越去越多,形成“走西口”大潮。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清代祁县富商乔致庸把经商之道排列为:第一是守信,第二是讲义,第三才是取利。
明清晋商在500多年的经商实践中,有着许多成功的经营道德和经营风范。
这对现代商业的文化建设乃至实业界的道德建设,无疑有着历史性的启示。
——摘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材料四现在苏州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国戏曲博物馆”,……但整个博物馆的原址却是“三晋会馆”,即(明清时)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
说起来苏州也算富庶繁华的了,没想到山西人轻轻松松来盖了一个会馆就把风光占尽。
——摘自余秋雨《抱愧山西》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明清时期苏州城怎样的景象?(2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时苏、杭一带的商品经济存在什么问题?(2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晋商生意兴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4分)(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以上两种商业经营现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