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

合集下载

中考34首诗词赏析知识点

中考34首诗词赏析知识点

中考诗词赏析知识梳理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2、“杨花落尽子规啼”在这首诗中有什么作用?答:点明暮春时令,包含着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渲染了凄凉感伤的气氛,衬托了离别的愁绪;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

3、简析“过五溪”的表达效果。

答:“过五溪”说明被贬之地的荒远、道路的艰难,表现出作者对友人被贬遭遇的深切同情。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答: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怀之情。

二、《望岳》1、杜甫,字子美,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诗风沉郁顿挫,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2、赏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答:设问,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突出泰山雄伟高大的山势和绵延不断的气势。

3、请你发挥想象描绘“齐鲁青未了”的景色。

答:泰山横亘于齐鲁大地,连绵起伏,满山苍松翠柏,绿意葱茏,一望无际。

4、请简要分析“钟”和“割”字好在何处?答:“钟”聚集之意。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大自然把所有神奇秀丽的东西都聚集在这里,突出了泰山神奇秀美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割”分割之意。

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山南山北的晦明变化,表现了泰山的高峻奇险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5、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运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可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雄心和气概。

)6、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具体诗句简要回答。

2018年中考语文(浙江专版)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34古诗词曲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浙江专版)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34古诗词曲鉴赏

考点跟踪突破34古诗词曲鉴赏写景抒情一、(2017·成都)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山林晴夜雨后流急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本诗通过描写雨后湍急的溪流,从侧面写出山雨的猛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除了“床头屋漏无干处”的侧面描写,还通过描摹“雨脚如麻”的景象对雨的猛烈进行正面描写。

二、(2017·宁波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两小题。

浣溪沙[宋]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栏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1.第一句描绘了夏日草木抽芽、新竹成林_等景致,最后一句写出了天气由雨到晴的变化。

2.“新荷跳雨泪珠倾”一句写得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用比拟手法,描绘了雨滴不停地滴落在荷叶上,又迅速被溅起再滚落的生动画面。

(“新”字突出夏日荷叶新长成,嫩绿清新,充满生机的特点。

“跳”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落在荷叶上滚动的雨珠,描摹得生动活泼。

)边塞诗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闻洮西捷报①苏轼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

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

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

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

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

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

⑤此处指边塞。

⑥指宋朝廷。

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

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

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

⑩帝王的容颜。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一、篇目一览课文:《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唐诗三首石壕吏/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卖炭翁/ 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邶风》子衿/《诗经·郑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送友人/ 李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卜算子·咏梅/ 陆游二、理解性默写考点解析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角度:比兴手法、声音描写、地点描写、起兴理解:以雎鸠鸟的鸣叫声起兴,点明地点,引出下文对“窈窕淑女”的描写,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氛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角度:比兴手法、人物描写、爱情主题理解:以“窈窕淑女”引出君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流”这一动作,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对“窈窕淑女”日夜思念、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求而不得的苦闷。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描写了男子因相思而产生的焦躁不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采”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琴瑟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芼”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钟鼓来取悦心爱的女子,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022年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

2022年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

考点跟踪突破34古诗词曲鉴赏(对应学用263页)1.(2022·温州)古诗阅读。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答复。

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

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

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A.“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

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

表现梅花急迫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__B.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迫呼唤诗人。

两个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

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

2.(2022·湖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各题。

虞美人·梳楼[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①处。

楼儿忒②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

②忒(tuī):太。

(1)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柔美的杨柳和红艳的海棠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例如一:“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婀娜柔美。

春雨易伤旅人怀,而杨柳那么更能引发别离之愁。

(春雨连绵、杨柳柔展,此情此景让远离乡关的词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

)__例如二:“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词人心头的乡愁,小楼都装不下了,以至于几次三番飞将出去寻找归乡之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乡愁之浓重、思归之执着与痴迷。

__例如三:“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词人远离家乡,乡愁情切。

连天帝都起怜悯之心,可见相思之苦;而借“花〞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

__例如四:“海棠红近绿阑干〞一句写海棠红艳,春意浓重,以乐景衬哀情,突出离乡之人的孤独和思乡之苦。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曲鉴赏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曲鉴赏梳理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内容: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诗人从怀古之思回 到现实中来。 ◎语言特色:语言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 音乐美。 ◎画面: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 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
【参考译文】 在喧嚣扰攘的尘世中建造房舍,却感觉不到车马往来的喧嚣。 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那是因为我的)内心超凡脱俗,自然觉得住
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中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时分更加美丽,成群的鸟儿结伴飞回巢穴。 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勾联鉴赏:“雁” 《使至塞上》中,诗人以“归雁”自比,流露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 《次北固山下》中的“归雁”和《渔家傲·秋思》中的“雁”均传达出思乡之情。 (3)(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内容:这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 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内容: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 ◎修辞手法: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 无定的内心感受,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写作手法:“征蓬”与“归雁”,“出汉塞”与“入胡天”,一“征”一“归”,一 “出”一“入”,对比强烈,凄凉中蕴含悲壮。
尾联(叙事):战事紧张
个人失意 ↓
慷慨悲壮
主旨:本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出 朝廷而产生的孤寂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 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表现出诗人豁达的情怀。
【内容鉴赏】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内容:首句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第一句写自己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 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表达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第二句表现关塞迢迢, 山高路远,烘托诗人孤寂的心境。

中考标内诗歌(34首)赏析要点

中考标内诗歌(34首)赏析要点

老师提醒您注意:8+14=22分1、一类名句向二类、三类发展。

“雁”“燕”燕脂、错漏添别一字不得分。

2、炼字、诗眼、一字传神句。

“春风又绿江南”。

“足”闹、排、钟、割、掣、空、生、入、深、搔、锁、破、挂、“卷”千骑卷平冈、北风卷地白草折、卷我屋上三重茅……3、哲理句、主旨句、用修辞句。

“横看”“欲穷”“问渠”“山重”“沉舟”“海日”“长风”“不畏”“会当”“人有”“无可”“落红”“春蚕”“春江”……4、引用典故句。

白开水与茶叶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故人;时光的流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江南美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亡国之曲)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信使)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荆轲刺秦王)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燕昭王筑台纳贤)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然勒石)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燕然勒石)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渴望得到朝廷重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亲射虎,看孙郎。

(雄心)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报效祖国)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刘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楚霸王项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西汉傅介子,计斩楼兰王。

)5、异曲同工的句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惜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高望远。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旧事物。

“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写景。

“羌管悠悠霜满地”“胡琴琵琶于羌笛”北方音乐、地域特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烟、日、征夫离思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初三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初三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人将妻子的深情浓缩为三个字“_____”,将自己 的惆怅和无奈也浓缩为三个字“_____”;借描写_ ___之景,寄托自己的愁绪。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注秋池的夜雨。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初三专题复习 --古诗词赏析
中考考点:
1、正确诵读古代诗歌,读出节奏和 停顿。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 析诗歌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能, 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乐趣。
古 代 诗 歌 常 识
古代诗歌分类
古体诗 又称古风,写法自由, 句数、字数没有严格规定,押 韵,不受平仄、对偶限制。有 五言、七言。 近体诗 指律诗和绝句。律诗 八句,押韵,中间两联对偶, 有五律、七律。绝句有五绝、 七绝。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领会语言特色
阅读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回答问 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 生前身后名。可怜白产生!
分析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这种题型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可表
昔盛今衰的感慨: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借古讽今的情怀:杜牧《赤壁》《泊秦淮》 青春易逝的情愫: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34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34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34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中考 34 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1. 望岳 2. 钱塘湖春行 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使至塞上 5. 江城子密州出猎 6. 破阵子 7. 天净沙秋思 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 赤壁 10. 己亥杂诗中考34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1.望岳 2.钱塘湖春行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使至塞上 5.江城子·密州出猎6.破阵子7.天净沙·秋思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赤壁10.己亥杂诗11.行路难12.观沧海13.春望 14.过零丁洋15.饮酒16.次北固山下17.渔家傲18.山坡羊·潼关怀古19.水调歌头2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多么的雄伟,苍莽的青色一望无边。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远望层山叠起,不禁心胸激荡,极目细观啊,那鸟儿已归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都会显得那么渺小。

主题: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文▲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从精到细,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实景,用_细节描写,表达了感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蕴藏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远望,颔联是近望,颈联是细望,尾联是俯视。

▲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整体形象,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_。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九年级下册)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九年级下册)

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拉开的弓”比作“满 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 的英雄形象。“天狼”喻指 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射天狼”表达了词人竭尽 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杀敌 的决心。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文章主旨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词人杀敌 报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他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他 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塞下①秋来/ 风景异, 衡阳雁去②/ 无留意。 四面边声③/ 连角起, 千嶂④里, 长烟落日/ 孤城闭。
【译文】西北边疆秋天 的风光和中原不同,向 衡阳飞去的大雁毫无留 恋之意。军中号角一 吹,四面边塞特有的声 音随之而起,层峦叠嶂 里,长烟直上,夕阳西 下,孤零零的城池紧闭 城门。
中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清 单
● 40 首古诗词曲鉴赏


九年级下册
第 31 首 渔家傲·秋思
第 32 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第 33 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第 34 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第 35 首 十五从军征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清 单
● 40 首古诗词曲鉴赏


九年级下册
内容:下片因景生情,抒发了 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用典:借用“勒石燕然”的典 故,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 种矛盾心理:既渴望杀敌报国 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文章主旨 本词通过对边塞肃杀、荒凉的战地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边关将士的 爱国之情和忧国思乡之情。
写作手法 1. 上片注重写景,下片着重抒情。 2. 运用典故、互文。

古诗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原卷版)

古诗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古诗鉴赏(原卷版)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2)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歌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

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突破训练:古诗词曲鉴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突破训练:古诗词曲鉴赏

古诗词曲鉴赏三轮拓展课外古诗词曲分类阅读训练写景抒情类1.[2020·绍兴改编]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5分)月下演东坡语①(其一)[清]汪琬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②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注释]①东坡语:苏轼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认为自然景物,人人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

②筇(qióng):竹制的手杖。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2)古人常以“秋”入诗,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本诗同样以“秋”入诗却新意频出,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3分)2.[2020·德阳]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5分)终南山[唐]王维太乙①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颔联写近景。

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茫茫“青霭”,“青霭”的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

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

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然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2分)3.[2020·凉山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6分)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颍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

(1)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2分)(2)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例子分析。

中考语文总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曲鉴赏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曲鉴赏梳理

【注释精选】 ①次:停宿。 ②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③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思维导图】
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冬末春初,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看到的壮丽之景, 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内容鉴赏】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内容: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是诗人 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修辞手法:对偶。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 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炼字:“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悬”是端端 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风正”兼指顺风与和风。只有“风正”,帆才有悬空 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江春”一语做铺垫。
◎表现手法:①寄情于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 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②静景与动景相映。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 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③以 乐景衬哀情。“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 的游子相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勾联鉴赏:以乐景写哀情 《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相关鉴赏见P2;《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相 关鉴赏见P31。
【参考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
【参考译文】 旅人前行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
向前。 潮水上涨,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完整版)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完整版)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中考首古诗词分类赏析篇一:爱国忧民(11首)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儒家经典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春望》中考题集锦1、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考点专练:_课外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考点专练:_课外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考点专练:课外古诗词鉴赏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春山望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雄奇瑰丽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

B.首联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

接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

C.颈联这两句写诗人赏玩忘归,唯兴所适,根本不去计算路程的远近。

“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D.尾联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

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

(2)放飞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送兄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1)相传这首诗是唐朝武则天时期一位七岁女孩所作。

请说说她是如何表现“离情别意”的。

(2)小诗人所“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以她的口吻作描述。

(3)假如你就是七岁女孩送别的兄长,请给她留一句话以表惜别。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感遇①(其一)张九龄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⑤。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

②葳蕤:茂盛。

③皎洁:皎明洁净。

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

⑤闻风:借用典故。

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1)下列对本诗内容及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

B.诗篇在表现形式上以比兴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情感,并且卒章显志。

C.诗的前四句写兰与桂,不见一个人影,但第五句用“谁知”一转,引出居于山林中的“林栖者”,“林栖者”指的是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

古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一)古诗文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2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上阕:下阕: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赏析汇总

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赏析汇总

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赏析汇总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⑵《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

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

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⑷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登山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和山岛。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

脚下山岛耸立海心,又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是作衬托用。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点染得生机勃发。

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配,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第三层(9-10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开阔、宏大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跟踪突破34 古诗词曲鉴赏(对应学用263页)1.(2016·温州)古诗阅读。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

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

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

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A.“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

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

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__B.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

两个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

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

2.(2016·湖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梳楼[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①处。

楼儿忒②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

②忒(tuī):太。

(1)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柔美的杨柳和红艳的海棠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示例一:“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婀娜柔美。

春雨易伤旅人怀,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

(春雨连绵、杨柳柔展,此情此景让远离乡关的词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

)__示例二:“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词人心头的乡愁,小楼都装不下了,以至于几次三番飞将出去寻找归乡之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乡愁之浓重、思归之执着与痴迷。

__示例三:“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词人远离家乡,乡愁情切。

连天帝都起怜悯之心,可见相思之苦;而借“花”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

__示例四:“海棠红近绿阑干”一句写海棠红艳,春意浓重,以乐景衬哀情,突出离乡之人的孤独和思乡之苦。

__示例五:“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卷帘之际,迎面而来寒森森的晚风,此句以环境的清冷,映衬思乡之忧伤。

3.(2016·温州模拟)古诗阅读。

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①楼阁帘栊②,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阑干:即栏杆。

②帘栊(lóng):窗户上的帘子。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展现的画面。

树梢之上,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花在微微的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

(2)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本曲作者借所绘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

4.(2016·杭州模拟)古诗阅读。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轻柔的春风,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5.(2016·绍兴模拟)古诗阅读。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表达了作者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

(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表达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6.(2016·舟山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上董颖①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③。

【注释】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

②摩挲:用手抚摸。

③钓舟:指行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羁旅孤客的离情别绪。

或对羁旅漂泊的愁绪。

或离别的依恋之情。

或对结束羁旅漂泊的期盼。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示例:构思一:新颖别致。

古代诗人笔下,“柳”总与“别”相关,此诗却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字面上不诉说怨思离情,读者却能心领神会,可谓不落窠臼,巧妙之至。

构思二:思路严谨。

总体由远望写近观,由所见到所思。

具体看,由江水到天空,由双鸥飞翔到反顾自身处境,进而引发与柳树的对话。

脉络贯通,水到渠成。

__写法一:运用衬托。

以双鸥相伴相随衬托诗人的孤寂;以江天景致的空旷衬托柳树、钓舟的渺小,进而创造出开阔明朗的意境。

写法二:动静结合,如一二句分别写静景动景,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写法三:虚实相生。

如第三四句将“摩挲沙边柳”与想象柳树“成阴系钓舟”相结合,虚实相生,耐人寻味。

7.(2016·济南)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

②流莺:即莺。

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在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淡自在)的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透:穿透,石榴花盛开红红如火,艳艳如燃,照理说应该很刺眼,可一个“透”字,加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

8.(2016·随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溪①[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②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

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

(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示例一: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__示例二: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

9.(2016·长沙)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湖①口送友人李频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

②中流:指江心。

③湘烟:指雾霭。

④楚田:指田野。

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

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

⑦星汉通霄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物象:暮霭、芦苇、田野。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花寄寓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孤雅高洁的志趣。

(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10.(2016·丽水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①轻尘,忙煞看花人。

【注释】①辊(gǔn):像车轮般很快转动。

(1)词中体现“芳春”的景物有江面绿、柳絮。

点拨:此题考查诗歌常见意象。

江面绿:指春天里江水明彻而泛绿色。

飞絮:飞扬的柳絮。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忙煞看花人”所表现的景象。

南国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百花盛开,游人如织,鲜花美丽动人,争相斗艳,使看花人目不暇接。

一个“忙煞”,则百花之美,看花人兴致之高,人之多,场面之大,尽在其中。

点拨:此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根据情境,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春季百花争艳,看花人目不暇接的状态即可。

11.(2016·湖州模拟)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沈佺期①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

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住宿(住);过夜。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围绕“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回答。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围绕“独宿异乡的愁思(惆怅、失意);对故乡的依恋”回答__示例: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失意、惆怅的情绪),流露了对故乡的依恋。

12.(2017·预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

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

__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竹的喜爱,对不为俗屈的节操的礼赞。

13.(2017·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乌江亭①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咏史诗(或:怀古咏史诗)诗。

(2)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

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项羽能“包羞忍耻”,渡过江去重整人马,也有可能卷土重来,甚至打败刘邦(或:楚汉之争是项羽取得胜利)。

1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九日寄子约①[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