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测量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测量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目录: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公差与配合基础 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专业术语
1. 测量:为确定量值进行的一组操作。 2. 测得值:从测量器具直接得出或经过必要计算得出的量 值。 3. 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约定真值的一致程度 4. 测量的重复性:在符合下列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 连续测量,其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相同测量方法; 同一观测者;同一测量仪器;同一位臵;相同的使用条 件;在短时间间隔内重复。
⑤在线测量和离线测量 在线测量: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对工件的测量,其测量结 果可用来控制工件的加工过程,决定是否要继续加工 或调整机床,可及时防止废品的产生。 离线测量:是指在加工后对工件进行的测量,主要用来 发现并剔除废品。 ⑥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等精度测量:是指决定测量精度的全部因素或条件都不 变的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是指在测量过程中,决定测量精度的全 部因素或条件可能完全改变或部分改变的测量。如上 述的测量中,当改变其中之一或几个甚至全部条件或 因素的测量。
11.人员误差:测量人员主观因素和操作技术所引起的误差。 12.环境误差:可随环境变化的测量误差分量 13.方法误差:测量方法不完善所致误差。 14.调整误差:未能将测量器具或被测对象调整到正确位臵 或状态所致误差。 15.读数误差:由于观测者对测量器具不准确读数所致误差。 16.视差:观测者偏离正确观测方向进行读数或瞄准时所致 误差。 17.估读误差:在分度值范围内估读时所致误差。 18.粗大误差: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 19.测量器具:是可单独地或与其他装臵一起,用以确定几 何量值的器具。
⑥测量基准与定位方式选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测量基准选择 用来测量已加工面尺寸及位臵的基准称测量基准。选择 测量基准应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即设计基准、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定位基准应统一。如不统一,应遵守下列原 则: (1)在工序检验时,测量基准应与定位基准一致。 (2)在终结检验时,测量基准应与装配基准一致。 定位方式选择 根据被测件的结构形式及几何形状选择定位方式,原则 如下: (1)对平面可用平面或三点支承定位。 (2)对球面可用平面或V形块定位。 (3)对外圆柱面可用V形块或顶尖、三爪定心卡盘定位 (4)对内圆柱面可用心轴或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定位。

第2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分解

第2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分解
光热效应
可分为:热释电效应、辐射热计效应及温差电效应
1、 热释电效应
介质温度在光照作用下温度发生变化,介质的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引起表面电荷变化的现象。
物理本质:极化晶体
极化晶体:在外电场和应力为零情况下自身具有自发极化的晶体,原因是内部电偶极矩不为零(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表面感应出束缚电荷。
光对电子的直接作用是物质产生光电效应的起因
光电效应的起因: 在光的作用下,当光敏物质中的电子直接吸收光子的能量足以克服原子核的束缚时,电子就会从基态被激发到高能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在外电场作用下参与导电,因而产生了光电效应。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光子不是直接与电子起作用,而是能量被固体晶格振动吸收,引起固体的温度升高,导致固体电学性质的改变,这种情况就不是光电效应,而是热电效应。
平衡和非平衡载流子
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半导体,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浓度一定。这种处于热平衡状态下的载流子浓度,称为平衡载流子浓度。 半导体的热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对半导体施加外界作用,破坏了热平衡的条件,这就迫使它处于与热平衡状态相偏离的状态,称为非平衡状态。 处于非平衡状态的半导体,其载流子浓度也不再是平衡载流子浓度,比它们多出一部分。比平衡状态多出来的这部分载流子称为非平衡载流子。
半导体的特性
半导体电阻温度系数一般是负的(温度升高,电阻下降),而且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制作热电探测器件。 导电性受极微量杂质的影响而发生十分显著的变化。(纯净Si在室温下电导率为5*10-6/(欧姆•厘米)。掺入硅原子数百万分之一的杂质时,电导率为2 /(欧姆•厘米)) 半导体导电能力及性质受光、电、磁等作用的影响。
光电导效应示意图
L
S
本征半导体样品

地基基础现场检测技术课件

地基基础现场检测技术课件

1.4 地基土的分类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94),将建筑地基分为人工填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岩土和特殊土。 1.4.1人工填土:将填土的成分和形成方式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 1.4.2粘性土:按塑性指数将粘性土分为粘土和粉质粘土。 17<IP 粘土 10<IP ≤17 粉质粘土 1.4.3粉土:粉土性质介于砂土和粘性土之间。IP ≤10且粒径>0.075mm含量小于全重50%的土为粉土。 1.4.4砂土:砂土按粒径大小和占得重量比分为砾沙、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1.4.5碎石土:碎石土按粒径大小、形状和占得重量比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 1.4.6岩石:岩石指颗粒间牢固联接,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按牢固性分为硬质岩和软质岩。按风化程度分为微风化岩石、中风化岩石和强风化岩石。 1.4.7特殊土:土在特殊工程地质环境中生成时,具有特殊的物力学性质。我国不同地区分布有红粘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盐渍土、软土和山区土等特殊地基土。
1.6桩的分类
1.6.1按承载性状分类 1、摩擦型桩 :荷载绝大部分由桩周土的摩擦力承担,而桩端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2、端承摩擦桩 : 荷载主要由桩身摩擦力承担的桩。 3、端承桩 :荷载绝大部分由桩端支承力来承担,而桩侧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 4、摩擦端承桩 :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的桩 。 1.6.2按施工方法分类 预制桩 、钢桩 、木桩 、混凝土预制桩 、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 。 钻孔灌注桩 、挖孔桩、人工挖孔桩、机械挖孔桩 。 1.6.3按桩的设置效应分类 1、非挤土桩:如钻(冲或挖)孔灌注桩及先钻孔后再打入的预制桩,因设置过程中清除孔中土体,桩周土不受排挤作 用,并可能向桩孔内移动,使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桩侧摩阻力有所减小。 2、部分挤土桩:冲击成孔灌注桩、H型钢桩、开口钢管桩和开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在桩的设置过程中对桩周土体稍 有排挤作用,但土的强度荷变形性质变化不大。 3、挤土桩:实心的预制桩、下端封闭的管桩、木桩以及沉管灌注桩等在锤击和振动贯人过程中都要将桩位处的土体 大量排挤开,使土体结构严重扰动破坏,对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质影响较大。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一定要从测量任务的具体情况出发, 经过具体分析后, 再确定选用哪种测量方法。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2. 按测量方式分类
1)
在测量过程中,用仪表指针的位移(即偏差)决定被测量的 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时标准 量具不装在仪表内,而是事先用标准量具对仪表刻度进行校准。 在测量时,输入被测量,按照仪表指针在标尺上的示值, 决 定被测量的数值。它以直接方式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 测量过程比较简单、迅速,但是测量结果的精度较低。这种测 量方法广泛用于工程测量中。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3)
在应用仪表进行测量时,若被测物理量必须经过求解联立 方程组才能得到最后结果,则称这样的测量为联立测量(也称 为组合测量)。在进行联立测量时,一般需要改变测试条件, 才能获得一组联立方程所需要的数据。
联立测量的操作手续很复杂,花费时间很长,是一种特殊 的精密测量方法。它多适用于科学实验或特殊场合。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2.2
1.
1)
在使用仪表进行测量时,对仪表读数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 就能直接表示测量所需要的结果,称为直接测量。例如,用磁 电式电流表测量电路的支路电流,用弹簧管式压力表测量锅炉 压力等就为直接测量。直接测量的优点是测量过程简单而迅速, 缺点是测量精度通常较低。这种测量方法是工程上大量采用的 方法。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3. 网络化检测系统
总线和虚拟仪器的应用,使得组建集中和分布式测控系统 比较方便,可满足局部或分系统的测控要求,但仍然满足不了 远程和范围较大的检测与监控的需要。近十年来,随着网络技 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化检测技术与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现代网 络检测系统应运而生。例如,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网络化检测 系统,由于其组态灵活、综合功能强、运行可靠性高,已逐步 取代相对封闭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集散检测系统。又如,面 向Internet的网络化检测系统,利用Internet丰富的硬件和软 件资源,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高档智能仪器的远程实时 调用及远程监测系统的故障诊断等功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章 传感技术基础 参考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章  传感技术基础 参考答案

第2章传感技术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测量方法属于组合测量的是()。

A. 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路B. 用弹簧管压力表测量压力C.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功率D. 用电阻值与温度关系测量电阻温度系数2、测量者在处理误差时,下列哪一种做法是无法实现的()A.消除随机误差 B.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C.修正系统误差 D.剔除粗大误差3、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如果影响和决定误差大小的全部因素(条件)始终保持不变,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这样的测量称为()A.组合测量 B.静态测量C.等精度测量 D.零位式测量4、用不同精度的仪表或不同的测量方法,或在环境条件不同时,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这样的测量称为()A.动态测量 B.静态测量C.组合测量 D.不等精度测量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测量误差的有:()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引用误差D.基本误差E.附加误差三、填空题1、以确定被测值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称为。

2、明显偏离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

3、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但误差总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类误差称为。

4、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相对误差,②绝对误差,③引用误差)来表示的。

5、测量过程中存在着测量误差,按性质可被分为、和引用误差三类,其中可以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的方法来减小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6、测量误差是。

7、随机误差是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时,其 和 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着的误差。

8、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的称为 。

9、系统误差有 和 系统误差两种。

10、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分别为:S 1=0.2mV/℃、S 2=2.0V/mV 、S 3=5.0mm/V ,则系统总的灵敏度为 。

四、简答题1、什么是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2、什么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五、计算题1、铜电阻的电阻值R 与温度t 之间的关系为)1(0t R R t ⋅+=α,在不同温度下,测得铜电阻的电阻值如下表所示。

药物检测技术 第2章 仪器检测技术

药物检测技术 第2章 仪器检测技术

▲结果判断:测定结果在规定 范围内,判为符合规定; 否则,判为不符合规 定。
第二章 药物检测的仪器分析技术


二、 熔点测定法 1.简述
熔点是指一种物质按规定的方法测定由固相融化成液相时 的温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常数。 2.仪器与用具 1)加热用容器 2)搅拌器 3)温度计 4)毛细管 5) 传温器
第二章 仪器检测技术
一、相对密度测定法
(一)密度与相对密度
1、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 ρ 表 示,单位为g/cm3。
2、相对密度是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 度下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以 d tt 表示,t1物质的温度,t2表示水 的温度。液体在20℃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水在20℃时的质量之 20 比即相对密度,用 d 20 表示。
第二章 药物检测的仪器分析技术
第二章 药物检测的仪器分析技术
1-底座;2-棱晶调节旋钮;3圆盘组(内有刻度板);4-小反 光镜;5-支架;6-读数镜简; 7-目镜;8-观察镜筒;9-分界 线调节螺丝; 10- 消色调节旋 钮;11-色散刻度尺;12-棱镜 锁紧扳手;13一棱镜组;14一 温度计插座; 15- 恒温器接头; 16- 保护罩; 17- 主轴; 18- 反 光镜

第二节 分光光度法
一、概述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三、红外分光光度法
一、概述
分光光度法: 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 一定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度,对物质进行 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 主要包括:

比旋度 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含旋光物质1g的溶 液,在一定的波长和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 为比旋度。 温度为20℃,使用钠光的D线作光源条件下 测定的比旋度记为[α]20D 。

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基础

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基础
3) 极限值
诊断参数测量值超过此值后,表明汽车技术状况严重恶 化,必须进行修理。
2.1.3 诊断周期
诊断周期是汽车诊断的间隔期,以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 表示。诊断周期的确定,应满足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 条件,获得最佳诊断周期。最佳诊断周期,是能保证 车辆的完好率最高而消耗的费用最少的诊断周期。
制定最佳诊断周期应考虑的因素: 1. 汽车技术状况 在汽车新旧程度不一,行驶里程不一,技术状况等级不
3)解释机
解释机可对系统的结论进行解释。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 能随时回答为什么 (why) 系统有这种结论。
4)学习机
学习机可向知识库增加新的知识并删除与新知识,使得 专家系统具有自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 智能。
2.2 汽车检测基础知识
2.2.1检测系统基本组成
汽车检测系统,通常是由传感器、变换及测量装置、记 录与显示装置、数据处理装置等组成(如图2.4所示)。
4. 诊断参数标准的组成
诊断参数标准一般由初始值、许用值和极限值三部分组 成。
1) 初始值
此值相当于无故障新车和大修车诊断参数值的大小,往 往是最佳值,可作为新车和大修车的诊断标准。
2) 许用值
诊断参数测量值若在此值范围内,表明诊断对象技术状 况虽发生变化,但尚属正常,无需修理,按要求维护 即可继续运行,超过此值,应及时进行修理。
1. 故障树分析法 以故障树为工具,分析系统发生故障的各种途径,计算
各个可靠性特征星,对系统的安全性或可靠性进行评 价的方法称为故障树分析法。 树形图称为故障树(如图2.1),用以表示系统或设备的特定 事件与它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部件故障事件之间的逻 辑关系。
故障树分析过程(图2.2), 应用故障树分析故障时,其过程 如下: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14
(五)GLP的标准操作
•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技术规范化 • 准确性、可比性、真实性和可重复性——便于“追
因”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15
(六)监督体系
• QAU: 独立部门,不直接参加实验(研究)
(一)对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了解情况,调 查取证;
• 据有关专家介绍,率先建设国内生物安全级别最高的实验室,将使武汉在烈 性传染病的研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 P4实验室:P4实验室是指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专门用于开展烈性传染病的研 究,是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级别的实验室,目前国内尚无一家。据相关专家介 绍,P4实验室的安全措施比P3实验室更严格,研究人员入内不仅要穿全封闭 的防护服,还要携带氧气瓶。
• GLP:Good Laboratory Pracice
是就实验室实验研究从计划、实验、监督、 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 规性文件,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可影响到 结果和实验结果解释的所有方面。
针对: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兽药
等进行安全性评价实验而制定的规范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5
制定GLP的目的
(二)责令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实验室及 其人员停止违法违规行为;
(三)对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查 处。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16
三、GLP的特点
• 1. GLP能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科学性、可信性 和重复性。
• 2. 是安全检测机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规 性文件。
• 3. 强调软硬件结合; • 4. GLP可操作性强。
• 2004年4月:在实验动物中心P3动物实验室开展“人用抗SARS 病毒灭活疫苗对猕猴的免疫感染增强实验”

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第2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第2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单次测量的随机误差没有规律,也不可预见,不 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消除。但是大量重复测量的结果遵循 某种统计规律,因此可以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处理含 有随机误差的数据。
注意事项:
• 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某一突出因素变化所引起的,随机 误差是测量过程中多种因素微小变化综合引起,两者不存 在绝对的界限。
c、粗大误差(Gross error)
2.1 检测量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一、 前言 二、 测量过程与误差的基本概念 三、 随机误差 四、 系统误差
一、前言
1、研究误差的意义
(1)、 确定测量误差是整个测量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 节。对于不知其测量误差的测量结果,往往是无法应用从而也
是无意义的。 例:机加工中,制造与某个孔相配合的轴。
(2)、误差理论是保证和提高测量准确性必要的理论依据。
例:用台式血压计测量人体血压。
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人员、测量环境、 测量对象等都会产生误差。
二、 测量过程与误差的基本概念
1、测量过程与标准
(1)测量:借助于专门设备,以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为目的所 进行的操作。它是一个比较过程,即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将被 测量与一个作为比较单位的标准量相比较的过程。 测量包括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
试比较两电压测量结果准确度的高低。
解:A、B两电压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rA
A xA
1.0 100.0
1%
通过比较可知A的准确度高于B
rB
B x
0.2 5.0
4%
的准确度。
c、额定相对误差
一种简化和方便实用的主要用于表示电表的误差,广泛用在电工和热工仪表方面,少 数无线电测量仪器也用这种误差表示方法。
定义:又称“疏失误差”或“寄生误差”,明显超出在 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 特征:明显的歪曲测量结果。成因可归纳为测量条 件突变或人为因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x L
*100%
(2-6)
最大引用误差是检测系统的基本误差,是 检测系统的最主要质量指标,能很好地表征 检测系统的测量精确度。
2.1.3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
1 精度等级
取最大引用误差百分数的分子作为检测仪器(系统)
精度等级的标志,也即|△x|,精度等级用符号G表示。 0.1、0.2、0.5、1.0、1.5、2.5、5.0 七个等级,是我 国工业检测仪器(系统)常用精度等级 。 检测仪器(系统)的精度等级按选大不选小的 原则套用标准化精度等级值 。
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
1 恒差系统误差的确定
实验比对 对于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差型系统误差,通常 可以采用通过实验比对的方法发现和确定。实 验比对的方法又可分为标准器件法(简称标准 件法)和标准仪器法(简称标准表法)两种。
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
原理分析与理论计算 对恒差型系统误差,可通过原理分析与理 论计算来加以修正。
2.1.3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
仪表精度等级的数字愈小,仪表的精度愈高。如0.5 级的仪表精度优于1.0级仪表,而劣于0.2级仪表。 值得注意的是:精度等级高低仅说明该检测仪表的 引用误差最大值的大小,它决不意味着该仪表某次实际 测量中出现的具体误差值是多少。
2 容许误差
容许误差是指检测仪器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可能产生 的最大误差范围。 检测仪器的准确度、稳定度等指标都可用容许误差 来表征。
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
阿贝—赫梅特准则
阿贝—赫梅特准则适用于判断、发现和确定周期 性系统误差。准则的使用方法是将同一条件下重复测 量得到的一组测量值X1、X2 、…、Xn按序排列,并 根据(2-8)式求出残差ν1、ν2 、…、νn,然后计算

第2章机械精度检测技术基础

第2章机械精度检测技术基础

角度: 基本单位 弧度(rad ) 常用单位 度(°) 分(′) 秒(″)
§2.2 测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方法
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如: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径的直接测量法; 用量块和机械比较仪测量轴径的比较测量法; 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 其它更多的方法
测量精度
表示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即测量结果与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一般用测量误差的大小来反映测量精度的高低。 偏离远,测量误差大,测量精度低; 反之,其测量精度高
§2.2 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测量与检验 1、测量
定义:将被测量与作为单位或标准的量,在量值上进行比
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过程。 基本的测量公式:
§2.2 测量的基本概念 2、测量要素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 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测量对象
几何量的测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 置误差以及螺纹、齿轮的各个几何参数等。
(2)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是指能将被测几何量的量值转换成可 直接观测的示值 或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计量仪 器按原始信号转换的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种:
机械式量仪 光学式量仪 电动式量仪 气动式量仪
用机械方法实现原 始信号转换的量仪 用光学方法实现原 始信号转换的量仪 将原始信号转换 为电量形式的量仪 用压缩空气实现原 始信号转换的量仪
(二) 测量器具
1、测量器具的种类 几何量的测量器具一般可以分为实物量具、测量 仪器(仪表)、测量装置等。 (1) 实物量具 具有固定形态,用来复现(或提供)一个或 多个量值的测量器具称为实物量具,包括单值量 具和多值量具。 量具一般没有可动的结构,不具有放大功能。 我国习惯上将千分尺、游标卡尺等简单的测量仪器 也称为“通用量具”。 你认为“千分尺”的定义准确吗?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2章基础知识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2章基础知识

(2)一级维护竣工检验项目
1 按照上述检验要求,其检验项目可归纳为以下几部分: 1)各部清洁工作(各滤清器、通风装置等)。 2)各液面高度。 3)连接部位的紧固状况。 4)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 5)轮胎状况。 6)各部密封状况。
2.汽车二级维护竣工检验
(1)汽车二级维护竣工检验的要求及特点
2.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维护检验应贯穿在汽车维护全过程中 汽车维护全过程,即维护前、维护过程及维护竣工后
(出厂前)都必须进行质量控制检验。
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2.1.2 汽车维护检验的原则要求
3.汽车二级维护实行竣工上线检测制度 车辆检测诊断技术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
质量的重要手段。
汽车二级维护竣工检测,主要是对汽车二级维护及其 附加作业质量进行检测评定,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按标 准执行,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维修企业质量检验员签发 出厂合格证的依据之一。
2.二级维护工艺过程 按照车辆技术管理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汽
车维护实行状态检测下的二级维护制度, 即“车辆二级维护前应进行检测诊断和技术评定,根
据结果,确定附加作业或小修项目,结合二级维护一并进 行”,以消除故障和隐患,保持汽车完好技术状态,确保 真正达到汽车维护应有的目的。 汽车二级维护的工艺过程较一级维护工艺过程增加: 1.维护前检测诊断和技术评定、 2.确定附加作业项目的内容。
2.1.2 汽车维护检验的原则要求
1.汽车二级维护前必须进行汽车技术状况的检测评定 这种为掌握汽车技术状况,提供确定附加作业依据的
维护前检测工作,是二级维护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是二 级维护工艺过程的重要工序, 这项工作是否做到,完成的质量如何,事关新的维护 制度能否得以真正落实。

安全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安全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对应用程序的漏洞和 安全隐患进行检测
主机安全检测
对主机系统的安全性进 行评估和检测
安全检测技术概述
主动检测
主动发现安全漏洞
被动检测
被动接收系统信息并分析
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黑客攻击
黑客对系统进行恶意攻 击
数据安全 保护机密数据不被泄露
组织安全 保护组织免受损害
网络安全性 提高网络抵御能力
安全检测的分类
跨平台检测
适应多样化网络环境 的安全检测工具
数据安全重视
隐私保护和数据加密技 术的发展
安全检测技术的未来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检测技术将不断 演进,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提高检测 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网络和数据的安全。同时, 安全编程实践和及时漏洞修复将成为未来安全检测 的重要方向。
安全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系统、网络、应用程 序等各种安全漏洞的主动或被动检测,以发现 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风险。
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防止黑客攻击 有效保护数据安全
保障组织安全 防范风险
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及时修复问题
提高网络安全性 预防数据泄露
安全检测的分类
网络安全检测
对网络中的安全漏洞进 行扫描和检测
应用程序安全检测
检测网络设备上存在的开放端口,防止被攻击者利用
弱密码检测
识别网络中使用弱密码的设备,提升安全性
漏洞扫描报告
生成漏洞扫描结果报告,帮助及时修复
入侵检测系统(IDS)
网络流量监控
实时监测网络流量 检测异常数据包
攻击特征识别
识别已知攻击特征 实时更新攻击库
警报通知
及时发出警报信息 通知网络管理员
事件日志记录
安全检测技术根据检测方式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网络安全检测、主机安全检测、应用程序安全检测 等多种形式。网络安全检测主要是对网络中的漏洞 和攻击进行监测,主机安全检测则是评估主机系统 的安全性,应用程序安全检测则关注应用程序是否 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2-14)
相应的有限离散数字信号序列:{x(k)}(k=1,2,…,N)的平
均功率(均方值)和有效值(均方根值)计算式分别为
平均功率:
xMS

1 N
N
x2 (k )
k 1
(2-15)
有效值:
xRMS
1 N x2(k) N k 1
(2-16)
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Ⅲ.峰值和双峰值
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随机误差的处理方法 (1)若无系统误差存在,当测量次数n无限增大
时,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与真值就无限接近。 (2)极限误差也称最大误差,是对随机误差取值
最大范围的概率统计。工程上常用±3σ估计随机误 差的范围。取±3σ作为极限误差,超过±3σ者作 为疏失误差处理。
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1.2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1.绝对误差
测量值(即示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代 数差值Δx称为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即
2.相对误差
Δ x=x-x0
(2-1)
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与被测参量真
值x0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值(示值)的相对
误差δ,该值无量纲,常用百分数表示,即
当n为偶数时
k
n
M vi vi
当n为奇数时 i1
k 1
取 kn 2
(2-6)
k
n
M vi vi
i 1
k
(2)周期性系统误差的检查
取 k n 1 (2-7) 2
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系统误差的消除
Ⅰ 引入修正值法 Ⅱ 零位式测量法 Ⅲ 替换法(替代法、代替法) Ⅳ 对照法(交换法) Ⅴ 交叉读书法 Ⅵ 半周期法

电气检测技术知识点

电气检测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1、传感器的组成功用是一感二传,即感受被测信息,并传送出去。

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且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它把输入量转换成电参数。

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2、误差的基本概念及表达方式(1)绝对误差:是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通常用实际真值代表真值,并采用高一级标准仪器的示值作为实际真值。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或实际值之比. 相对误差通常用于衡量测量的准确程度,相对误差越小,准确程度越高。

(3)引用误差:是一种实用方便的相对误差,常在多档和连续刻度的仪器仪表中应用。

选用仪表时,一般使其最好能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三分之二的区域。

3、误差的分类与来源(1)系统误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与某一个或几个因素成函数关系的有规律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仪表制造、安装或使用方法不正确,也可能是测量人员一些不良的读数习惯等。

(2)随机误差:服从统计规律的误差称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所以不能用修正或采取某种技术措施的办法来消除。

应该指出,在任何一次测量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都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3)粗大误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明显地歪曲了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简称粗差。

粗差是由于疏忽大意,操作不当,或测量条件的超常变化而引起的。

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称为坏值,所有的坏值都应去除,但不是主观或随便去除,必须科学地舍弃。

正确的实验结果不应该包含有粗大误差。

4、随机误差的特点(1)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误差在多次重复测量中出现的可能性相等;(2)在一定测量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出某一限度;(3)绝对值小的随机误差比绝对值大的随机误差在多次重复测量中出现的机会多;(4)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于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分贝误差 = 2Lg
测量结果 真值 × 100% 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按选大不选小的原则套用标准化 精
1.13 精度等级 G =
∆X MAX L
度等级值。仪表精度等级的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2.1 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是一种传载信息的函数 2.2 信号分析是将一复杂信号分解为若干简单信号分量的叠加, 并以这些分量的组成情况去 考察信号的特性 解决所有复杂问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定义: 是指对信号进行某种变换或运算 2.3 信号处理 目的 消弱信号中的多余成分,滤除夹杂在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或将信号 变换成易于处理的形式 2.4 信号处理包括时域处理和频域处理 2.5 进行信号分析的方法通常分为:时域分析:以时间为横坐标进行处理 频域分析:以频率为横坐标进行处理 2.6 检测信号分类 按信号是否随时间变化:静态信号、动态信号 按信号是否连续变化 连续信号(模拟信号) 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正弦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 复杂周期信号 确定信号 准周期信号 非周期信号 瞬态信号 按信号是否能够用一个确定性函数 随机信号(不确定信号) 从信号的幅值和能量上: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2.7 信号分析常用函数: 函数( 是一个理想函数,是物理不可实现信号) 、sinc 函数复 指数函数、 2.8 周期信号频率特点:离散性、谐波性、收敛性 2.9 概率密度函数:以幅值大小为横坐标,以每个幅值间隔内出现的概率为纵坐标进行统计 分析的方法 2.10 概率分布函数:概率分布函数是信号幅值小于或等于某值 R 的概率 2.11 相关指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统计学中用相关系数来描述变量 x,y 之间的相关性 2.12 时域分析只能反映信号的幅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1 检测系统数学模型 静态数学模型 时域分析用的微分方程 动态数学模型 复频域分析用的传递函数 频域分析用的频率特性 3.2 常用的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有:幅相频率特性(奈氏图) 、对数频率特性(伯德图) 、对 数幅相频率特性(尼柯尔斯图) 3.3 线性系统性质:叠加性、比例特性、微分特性、积分特性、频率保持性 3.4 温度稳定性又称为温度漂移,是指传感器在外界温度下输出量发生的变化。 3.5 抗干扰稳定性:指传感器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3.6 检测上限:检测装置所能检测的最大被检测的数值(Xmax) 检测下限:检测装置所能检测的最小被检测的数值 (Xmin) 检测范围:检测下限到上限之间的范围
3.7 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 精密度 定义:说明测量传感器输出值的分散性 扩展:精密度是随即误差大小的标志,精密度高,意味着随机误差 小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1、精确度 准确度 定义:说明传感器输出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扩展: 准确度是系统误差大小的标志, 准确度高意味着系统误差小。 准确度高不一定精密度高 精确度 定义:是精密度与准确度两者的总和 扩展:精确度高、精密度、准确度高 2.稳定性:检测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不变化的能力 稳定度:测量仪表的稳定度是指在规定工作条件的范围内,在规定时间内仪表性 能保持不变的能力 影响系数:使用仪表由于周围环境,如环境温度、大气压、振动等外部状态变化 引起仪表示值的变化,以及电源电压、波形、频率等工作条件变化引 起仪表示值的变化 3.静态输入、输出特性 灵敏度 表示检测系统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变换的一种反应能力 S= 线性度
第二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1 测量误差:由于各种原因,必然使测量值和真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值 1.2 真值:被测量的真实值 1.3 理论真值:一个严格定义的理论值 1.4 相对真值(实际值)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能够满足规定准确度的情况下,用来代替使 用的值 1.5 标称值:计量或测量器具上标注的量值 1.6 示值(测量值或读数) :检测仪器指示或显示的数值 1.7 测量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 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数时, 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 或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 系统误差表明了一个测量结果偏离真值或实际值的程度。系统误差越小, 测量就越准确 误差值不变的称为定值系统误差 发现:实验对比法、原理分析与理 论计算加以修正、改变外界测量条件 其他的系统误差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残差观察法、 马利科夫准则、 阿贝 -赫梅特准则 消除:引入修正值法、零位式测量法、替换法、对照法、交叉读数法、 半周期法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数时,测量误差的大小与 符号均无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越大,精密度越低;反之,随机误差越小,精密度越高,即表明测 量的重复性越好 特征: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折偿性 粗大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数时,测量结果显著地偏离其实际 值时所对应的误差 判别:莱以特准则、格拉布斯准则、狄克松准则、罗曼诺夫斯基准则 按误差来源分类:仪器误差、理论误差与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 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类:静态误差、动态误差 按使用条件分类: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按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类:定值误差、累积误差 1.8 绝对误差 测量值(示值)х 与被测量的真值х 0 之间的代数差值△х △х 1.9 相对误差 δ 1.10 引用误差 ������ △х =х -х 0 说明系统示值偏离真值的大小 可正可负 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 Δ x 与被测参量真值 x0 的比值
Y ( ) A0e jt0 X ( ) 若要实现检测装置的不失真测试,则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必须满足 G( ) A( )e j ( )
A() A0 常数,
() t0
A(ω )不等于常数所引起的失真称为幅值失真, φ (ω )与 ω 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所引起
输出量增量 输入量增量
系统 S 越高,测量范围越窄系统稳定性越差
是指检测装置输出、输入之间保持常值比例关系的程度, 线性误差
B 100 % A
由大减小的测试 过程中,对应于 同一个输入量往 往有不同的输出量
滞后度(回程误差或变差) 指在输入量由小增大和
R
H 100% A
量程 检测装置允许检测的输入量的上、下限值之差 量程小、灵敏度高、分辨率强,量程大、灵敏度低、分辨率弱 分辨率 分辨力用绝对值表示,用与满量程的百分数表示时称为分辨率 分辨力是指检测装置能检测到的最小的输入增量 鉴别力阈 (也称为灵敏阈或灵敏限) : 把引起检测装置输出值产生一个可察 觉变化的最小被检测变化值,称为
阈值 重复性:指传感器在输入按同一方向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3.8 检测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阶跃响应特性法、频率响应特性 一阶检测装置适用于检测缓变或低频的被检测 3.9 一阶系统频率特性特点 τ越小,频率响应特性越好,适用的频率范围越宽 一阶装置不失真检测条件: τ越小越好 3.10 二阶装置的不失真检测的条件是ξ =0.6~0.8 3.11 如果阻尼比ζ 选在 0.6—0.8 之间,则系统以较短时间(大约(5—7)/ω 0),进入偏离 稳态不到 2%—5%的范围内。这也是很多测试装置的阻尼比取 在这区间内的理由之一 3.12
的失真称为相位失真 4.1 干扰串入系统的渠道主要有三个:空间(电磁感应)、传输通道、配电系统 4.2 可靠性: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内,检测与转换装置保持原有产品技术性能的 能力 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4.3 衡量检测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有 可信任概率 故障率也称失效率,它是 MTBF 的倒数 有效度 A 定义为平均无故障时间与平均无故障时间、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MTTR 和的比值, 4.4 爆炸是由于氧化或其他放热反应引起的温度和压力突然升高的一种化学现象,它具有 极大的破坏力: (1)氧气(空气); 4.5 产生爆炸的条件是 (2)易爆气体; (3)引爆源。 4.6 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4.7 防爆设施:控制易爆气体、控制引爆源、控制爆炸范围 4.8 防腐蚀措施 合理选择材料 加保护层。在仪表零件或部件上加制保护层,是工业中十分普遍的防腐蚀方法 采用隔离液。这是防止腐蚀介质与仪表直接接触的有效方法 膜片隔离 吹气法 4.9 抗干扰技术:消除或削弱各种干扰影响的全部技术措施 4.10 干扰 测量中来自检测系统内部和外部影响测量装置或传输环节正常工作和测试结果 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4.11 干扰类型 1. 电磁干扰 原因 放电干扰、电气设备干扰、固有干扰 屏蔽措施:屏蔽技术、接地技术、浮置、滤波、平衡电路

2.机械干扰 3.热干扰(措施:热屏蔽、恒温法、对称平衡结构、温度补偿) 4.光干扰 5.湿度干扰 6、化学干扰 7、射线辐射干扰

测量值的绝对误差 Δ x 与仪表的满量程 L 之比值
x x0 x 100% 100% 相对误差值越小,其测量精度就越高 x0 x0
x 100 % L

1.11 最大引用误差 ������MAX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当被测量平稳增加或减少时,在仪表全量程 内所测得的各示值的绝对误差值的绝对值与满量程 L 的比值的百分 数 | xmax | 测量仪表最主要的质量指标, 能很好地表征 max 100 % 测量仪表的测量精度。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