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尊贵的象征 一边是撒旦的化身 中国龙为何被译作Dragon?
中国龙≠Dragon
中国龙≠Dragon录自《远航归来的BLOG》/harvestseason把中国的“龙”等同于Dragon是个大错误,由此把中国龙视为邪恶的象征更是天大的误解。
现在无法考据是那位前辈(极可能是外国人)把“龙”译作Dragon的,更不知道依据是什么。
但后果是,这一错误的翻译抹黑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乃至影响到我们这个东方古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希望媒体宣传中国龙≠Dragon。
我在前文提到,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都是想象中的动物,虽然体形上有点相似,但是在完全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背景下由不同民族独立地创意出来的。
现在再进一步说明一下。
Dragon是西方(欧洲和西亚)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里的怪兽。
英文字典里的解释是:“神话中虚拟的怪物,一般描绘为具有翅膀和爪子的巨大的爬行动物,喷烟火”(Dragon:a mythical monster, usually represented as a large reptile with wings and claws, breathing out fire and smoke. from: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很可能在史前已有流传,所以很难找到具体出处。
有人猜测与慧星有关。
Dragon在西方又叫大蛇、会飞的蛇。
在自然界,蛇形的、会飞的、与火(强烈亮光)有关的、并可能对人类带来灾难的(当然是迷信)就是慧星。
在中国,慧星叫扫帚星,也是不祥之兆。
这一点倒是相通的。
极可能西方Dragon的创意来自慧星。
启示录12章9节明确指出:“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
在基督教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自然把Dragon当作魔鬼和灾难的象征。
中国龙的创意有人认为来自水,古代(今天也一样)人类的生存与水休戚相关。
靠天吃饭的“天”很大程度上指水。
龙是想象中的管水的神物。
“西游记”中的龙王不但管水而且是一切水生生物的王。
“龙”与“dragon”文化对比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田蔷薇“龙”与“dragon”文化对比摘要: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字面概念虽相同,但各自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
关键词:中国“龙”;西方“dragon”;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奉“龙凤麟龟”为四灵。
龙是虚拟的动物,但后来演化成整个中华民族的图腾,至今我们仍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然而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形象与中国“龙”可以说下大相径庭,它主要以毒蛇形象为主,是被妖魔化的怪物,成为“凶残、邪恶”的象征。
1中西方文化中龙的不同解释与起源“龙”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也自称为“龙的传人”,在古代神话传说和志怪作品中有很多关于龙的故事,龙有好坏之分,大小之分,也有父母子女,也有亲戚朋友,显然是人的社会的。
古今传说志怪演绎中,《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二人论英雄中一段涉及龙的描述,是 古代知识分子对龙所寄予的最好的解释。
曹操对刘备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
”而在《现代汉语词典》,龙的定义是这样的:①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②封建时代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dragon, an imaginary monster that was supposed to be a huge winged reptile, often spouting fire. 从这里我们可以不难发现:“dragon”是一种传说中有狮爪、蛇尾、翅膀及带鳞的,能喷火的怪物。
“龙”和“dragon”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龙”和“dragon”的文化差异与翻译作者:徐勇刚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1期内容摘要:龙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它是中华民族情感和精神的核心之所在,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祥瑞和力量的象征,然而在清代英国传教士把“龙”错译为“Dragon”,这一错译也没有被及时地修正,导致这种译法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可,也使得西方人对中华民族“龙”图腾甚至是整个民族产生了一种长期的误解。
要改变这种误解,我们需从根源上分析出“龙”和“Dragon”的本质区别,并用理性而科学的方法进行宣传,这样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龙”的内涵,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消除误解,从而促进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
关键词:龙 Dragon 误解区别内涵龙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着中华民族向上进取,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
每年的农历新年,全世界的很多华人社区都会组织舞龙来庆祝一年的开始,华人也往往以“龙的传人”而自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很多专家建议中国在对外宣传上尽量减少对“龙”的使用以避免在对外交流中引发误解,究其原因是“龙”的英文翻译“dragon”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邪恶。
2008年奥运吉祥物征集的最后一轮审查中原本呼声最高的“甘肃龙”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而最终输给“福娃”。
一.龙和dragon错译的背景和现状据文献资料记载,十九世纪初期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编撰《华英-英华大辞典》(1815-1823)时第一次将“龙”翻译成“dragon”,此后“dragon”一词随着英美两国的影响力四处流传散播。
甚至中国学者自己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编纂出版英汉词典时也未将此错误加以更正。
直到今日,这些错误仍然出现在权威词典中,如:《新世纪汉英大辞典》、《汉英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中“龙”的对应翻译是“dragon”,而《英华大辞典》、《新英汉词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dragon”对应的汉语解释是“龙”。
“龙”和“dragon”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的影 响力 四处 流传散播 。甚至 中
的 区别
世纪 汉英大辞 典》 、 《 汉英 词典》 和 《 新时代汉英 大词典 》 中“ 龙” 的对
应 翻译 是 “ d r a g o n ” , 而《 英 华 大 辞 典》 、 《 新英 汉词 典 》 和《 牛 津 高 阶 英汉 双解词典 》 中“ d r a g o n ” 对 应 的 汉语 解释是 “ 龙” 。这 种 错 译 也 充 斥 于 网络 在 线 翻 译 , d r a g o n ” 给 出 的 翻 译 都 是 “ 龙” , 而对汉语 “ 龙” 的 翻译 中 , 谷 歌 给 出 的是 “ L o n g ” , 百 度 给 出的 是 “ l o o n g ” ,爱 词 霸 和 有 道 给 出 的 是 “ d r a g o n ” , 除此 之外 , 在 线 翻 译 对 包含 “ 龙” 的 相 关 词 汇 的 译 法 上 仍 然 是 沿 用 过 去 的错 误 ,如 龙 舟 的
声最高 的“ 甘 肃龙 ” 也 正 是 由 于 这
一
原 因 而最 终 输 给 “ 福娃” 。 龙 和d r a g o n 错 译 的 背 景 和
一
1 . 外 形 区别 龙 是一种神 异动物 , 据《 山海
.
现 状
经》 记载, 夏后启 、 蓐收、 句芒等都 “ 乘雨龙” 。另 有 书 记 载 “ 颛顼 乘 龙
至 四海 ” 和“ 帝 喾 春夏 乘 龙 ” 。在早 期 , 由 于 古 人 对 大 多 自然 现 象 无
dragon直译
dragon直译"Dragon直译"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它涉及到龙、神话、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
因此,本文将尝试对"Dragon直译"这个话题进行探讨,以期达到一个文化交流与理解的目的。
首先,让我们从"Dragon"这个词本身入手。
"Dragon"在中文中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指的是五爪龙、龙马等神秘而强大的生物。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神兽,代表着权力、威严和吉祥。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则是一种象征着力量的神秘生物,例如在希腊神话中,龙是海神波塞冬的坐骑,同时也是战斗与胜利的象征。
接下来,我们探讨"Dragon直译"的意义。
"Dragon直译"是一种将不同文化中的"Dragon"进行直接翻译的方法,它涉及到对原文、译文、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虑。
这种方法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性。
然而,在实践中,"Dragon直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对于"Dragon"这个词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这也就意味着,在"Dragon直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存在,以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其次,"Dragon直译"的翻译对象不仅包括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还包括神话、传说等。
这些作品中的"Dragon"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尊重原文的文化内涵,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尊重性。
此外,"Dragon直译"还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
·欧美文学·作品评析及其它·王雅萍李滨等浅谈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刘亚东摘要: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的跨越,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对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文学作品中,需要翻译用语言将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来准确而完整地表现出来。
因此需要翻译者们了解两国语言中的差异原因,进而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处理好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区域不同的文化差异,使得原文中的信息很难融入到翻译之中。
由于难以做到等值的翻译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进行不对等的翻译,将语句顺利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文化背景;翻译;差异;不对等;文学作品文化在翻译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的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曾经说过,“要真正成功地做好翻译工作,而掌握两种文化比能够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语句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才更加具有意义。
”由于区域不同的文化差异,使得原文中的信息很难融入到翻译之中。
由于难以做到等值的翻译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进行不对等的翻译,将语句顺利地表达出来。
1.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翻译是一种跨越地域的语言文化活动,能够将原有的语言通过另一种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美国的著名当代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曾经提出了一种读者反应对等原则的观点,并且与翻译学家塔伯(CharlesR Taber)一起写了《翻译理论和方法》的著作中指出,在翻译中,是通过语义到文体在翻译中通过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翻译展现原有的语言的信息。
所谓的对等就是在翻译中的语义对等,其次就是风格对等。
不管是范存忠提出的“准确”,亦或是塔伯、奈达指出的“对等”,都能够折射出来翻译中的理想目标。
对于翻译来说,通过一种语言来翻译出另一种语言是绝对有可能的,但是却又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对等。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壳,人类的思维是能够存在决定的。
黄佶:龙被译为dragon的历史溯源
译龙风云 ——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黄佶)25833-1,“龙”是如何被译为“dragon ”的?至少始于十三世纪长期以来,中国的“龙”在英语里一直被译为dragon 。
那么这是怎么发生的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副研究员李奭学及其学生林虹秀考证了“龙”是如何被译为dragon 的。
下面简略介绍他们的研究结果[1][2] 。
笔者根据其它资料进行了补充。
林虹秀提供的材料表明,在马可波罗(Marco Polo )的东方游记中,作者即已经把元朝宫殿里装饰的龙称为dragon 。
图3-1-1,书页:Le Livre de Marco Polo(忽必烈枢密副使博罗本书),1865年版。
笔者查到的最早资料是书籍Le Livre de Marco Polo [3](马可波罗的书,图3-1-1)。
书名页上对马可波罗的称谓是“Citoyen de Venise, Conseiller Privé et Commissaire Impérial de Khoubilaï-Khaân ”(威尼斯市民、忽必烈可汗的私人顾问和帝国特使),书名页上还有一个中文书名:“忽必烈枢密副使博罗本书”。
书名页上写道:“Rédigé en Français sous sa dictée en 1298 par Rusticien de Pise ”(1298年由他口授,由Rusticien 用法文记录),并注明1865年出版。
书中第268页写有这样的句子:“Encore y a pourtrais: dragons, bestes, oiseaux, chevaliers …”。
书中对pourtrais 一词的注释是“Figurès, peints ”。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还有很多画像:龙、野兽、鸟、武士……”。
在引言(Introduction )部分CXXXIV 页,dragon 一词还用于河流汉语名称音译的注释:Quelques jours après on franchit le fleuve Loung-ko (aux os de dragons)(几天后,你会越过龙骨河)。
中文与英文对译的大败笔:把“龙”(Long)错译为“dragon”
中文与英文对译的大败笔:把“龙”(Long)错译为
“dragon”
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自称“龙的传人”,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龙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主要象征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中,'龙’代表皇权,象征高贵。
民间有龙船、龙灯。
'龙凤呈祥’,龙象征吉祥。
但是“龙”在数百年来被西方国家通译为(英文)“dragon”。
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圣经》中最大的恶魔。
因此,这种“龙”对译“dragon”的错位和缪误,导致在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时,代表中华民族高贵灵魂的“龙”文化形象、概念和意义符号,均严重污名和邪恶化。
西方的宗教文化深入基因,《圣经》的言说更是无比高尚。
因此,要想在“龙”对译“dragon”的同时,褒扬宣明白“龙”文化,难免艰涩,最好也是事倍功半。
在信息和自媒体时代,“龙”对译错误的副作用更加敏感和容易放大。
鉴于中国的“龙”在外国在外国文化中没有对应词汇,中国应该采用音译的方式,就翻译为“long”或“loong”。
龙和dragon的比较
“龙”和“dragon”的比较摘要:本文从“龙”和“dragon”两词着手,主要讲述了五个问题:一、中国的龙;二、西方的dragon;三、两者之间的差异;四、造成差异的原因;五、怎么翻译“龙”关键词:龙dragon 差异loong一、中国的龙在中国,人们对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古代"龙"是有鳞有须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这在中国的很多神话传说中都有介绍。
封建社会"龙"是帝王和高贵的象征.,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
"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地位,它不仅象征皇权,威严与神力,还象征吉祥,财富,前途和权力,象征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中国人对"龙"的偏爱可追溯到原始部落的图腾时代,在整个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龙"已经超越了"图腾"和"法力"的实体词汇意义,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凡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马精神, 这些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我们称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时至今日, 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 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二、西方的dragonDragon,在西方,是邪恶的有翼怪物,是邪恶的象征,还有“凶暴的人,悍妇”等喻意、引申意。
在图画中,dragon 的身躯庞大笨拙,颜色是黑灰色的,长着巨大的翅膀,口中吐火,吞噬人和动物,非常丑陋恐怖,和中国的龙完全两样。
英语中的龙给人的印象是凶猛的怪物,不象汉语文化中龙是祥瑞之物,是高贵的象征。
字典对它的解释是:“dragon;严密警戒的人;可怕或危险的东西;严厉的女监护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dragon不受欢迎,甚至可以说是邪恶的生物。
三、两者的差异我国的《易经》开篇就用到了“龙”来解释乾卦各爻,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至高无上的,而且是“变化无常,隐现不测”的。
龙的正名:文化部应规定为Loong,而译Dragon为灾蚣
龙的正名:文化部应规定为Loong,而译Dragon为灾蚣作者:刘霖映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5期摘要:龙是中华象征物、瑞兽、吉祥物,在世界上是中华文化国力的重要因素。
Dragon 在《圣经》里是撒旦的化身、因而在西方主流文化里是恶魔的代名词。
二者的形体、习性、善恶性根本不同,错误翻译造成严重误解,在西方主流文化层面造成中华形象的恶魔化、污名化,中国文化部出面去维护中华形象的准确表达,才能取得成绩。
关键词:龙;Loong;Dragon;灾蚣;文化部中图分类号:B93;D60;G03;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256-02清代后期的欧洲传教士把中华的“龙”翻译为Dragon,使得Dragon 为“龙”的说法广泛传播,也成为各大词典的常规译法。
另外,清末在美国的华人创立新词,把“龙”翻译为“Loong”(而英语里Long有日常用法),以维护“龙”字本来的正面意蕴。
目前,在中国、在国际上,“龙”为Dragon的译法是一般译法,它使得中华形象在西方恶魔化、污名化。
怎么办?有的学者和《金陵晚报》早就发出了正译倡议,但民间方式纠错之路没有力。
上海某学者提议更改中华的象征物,并被列入上海市社科研究课题,这种提议是幼稚的、行不通的。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中国文化部出面,去改变因袭已久的错误译法,去维护国际上中华传统形象的正面意蕴,这种方法简单而有效。
一、龙是中华象征物,Dragon(误译“龙”)在西方是恶魔的代名词(一)龙是中华象征物、中华第一品牌汉族及彝族、瑶族、朝鲜族等民族传说是所谓“龙的传人”,清朝的国旗就是龙旗,因此,在中华“主族”的角度看,龙是中华象征物、中华第一品牌。
中华文化里龙是吉祥物,“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语乃表达喜庆或美好愿望,舞龙灯、划龙舟的民俗广泛流行,盛行龙的绘画、雕刻、屋顶装饰(双龙戏珠),而且天安门城楼里一直使用金龙彩绘、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等。
龙的正名文化部应规定为Loong而译Dragon为灾蚣
龙的正名文化部应规定为Loong而译Dragon为灾蚣摘要:龙是中华象征物、瑞兽、吉祥物,在世界上是中华文化国力的重要因素。
Dragon在《圣经》里是撒旦的化身、因而在西方主流文化里是恶魔的代名词。
二者的形体、习性、善恶性根本不同,错误翻译造成严重误解,在西方主流文化层面造成中华形象的恶魔化、污名化,中国文化部出面去维护中华形象的准确表达,才能取得成绩。
关键词:龙;Loong;Dragon;灾蚣;文化部清代后期的欧洲传教士把中华的“龙”翻译为Dragon,使得Dragon为“龙”的说法广泛传播,也成为各大词典的常规译法。
另外,清末在美国的华人创立新词,把“龙”翻译为“Loong”(而英语里Long有日常用法),以维护“龙”字本来的正面意蕴。
目前,在中国、在国际上,“龙”为Dragon的译法是一般译法,它使得中华形象在西方恶魔化、污名化。
怎么办?有的学者和《金陵晚报》早就发出了正译倡议,但民间方式纠错之路没有力。
上海某学者提议更改中华的象征物,并被列入上海市社科研究课题,这种提议是幼稚的、行不通的。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中国文化部出面,去改变因袭已久的错误译法,去维护国际上中华传统形象的正面意蕴,这种方法简单而有效。
一、龙是中华象征物,Dragon(误译“龙”)在西方是恶魔的代名词(一)龙是中华象征物、中华第一品牌汉族及彝族、瑶族、朝鲜族等民族传说是所谓“龙的传人”,清朝的国旗就是龙旗,因此,在中华“主族”的角度看,龙是中华象征物、中华第一品牌。
中华文化里龙是吉祥物,“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语乃表达喜庆或美好愿望,舞龙灯、划龙舟的民俗广泛流行,盛行龙的绘画、雕刻、屋顶装饰(双龙戏珠),而且天安门城楼里一直使用金龙彩绘、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等。
当代,龙还是中华象征物,大象是印度象征物,北极熊是俄国象征物,中国—印度之争常被媒体称为龙象之争。
(二)龙在东亚的形象是优秀的东亚崇拜龙的国家,还有蒙古国、南北朝鲜、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不丹等,这些区域历史上很受中华文化之影响。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交际谈“龙”的翻译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交际谈“龙”的翻译作者:唐思齐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1期摘要:长期以来,在中英语的翻译中,人们把中国龙简单地翻译为dragon。
无论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还是从翻译的角度,这都是不恰当的。
龙在中国历来是吉祥,力量和皇权的象征,在中国人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的形象却是伴随着残忍,神秘,攻击性和霸气等消极词汇出现的。
此外,二者在外形上也是大相径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频繁发生,传统的把中国龙等同于西方dragon的翻译方式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让不懂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曲解中国文化。
因此,应该改变传统翻译中国龙的方法,把二者区分开,各自翻译。
关键词:中国龙; dragon;跨文化交际;翻译作者简介:唐思齐,女,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1-0115-01引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
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但是随之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往往很难达到完全对等。
由于翻译是一个双向性的活动,把不对等的意象进行等值化翻译带来的影响也是双向的。
一方面,被译文化会被曲解误会,另一方面,译文接受者会接受错误的概念。
龙历来在中国人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是中国人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然而,在当今的许多翻译作品中,中国的龙却被很多人误译为西方的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凶残、邪恶的怪兽,把二者等同起来势必会影响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
在西方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不断抛出“中国威胁论”的今天,准确地翻译中国龙,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龙的真正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一、龙和dragon的文化差异龙的形象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传说中华夏民族的祖先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揉合各民族的图腾形成了龙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龙的形象具有多种动物的特征:“龙,……角似鹿,头似蛇,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头似牛。
关于dragon的俚语
关于dragon的俚语
“龙”在俚语中常常用来指代一些特定的事物或者具有特定含义的短语。
例如,在英语中,“dragon”可以指代一个非常严厉或者难以对付的人,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严厉的老师或者上司。
另外,一些俚语短语中也会出现“dragon”,比如“chase the dragon”指的是吸食海洛因,而“dragon lady”则是指一个脾气暴躁、难以相处的女人。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着权力、尊贵和好运的吉祥物。
因此,“龙”在一些俚语中也会被用来表示成功、权力或者好运。
比如,“龙的传人”可以指代一个有着很大潜力的年轻人,而“龙的传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有着非凡能力的人。
总的来说,“龙”在俚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也可以用来表示成功、权力等含义。
希望这些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龙”在俚语中的用法。
龙的文化内涵兼及英语的dragon
龙的文化内涵兼及英语的dragon笔者不避繁琐,就所搜集到的较权威的词典里有关“龙”的解释,一一枚举,观其大略,英语的“龙”大概有以下特征。
这是一种传说中或想像中的动物,类似蜥蜴(lizard),体形庞大(large),性情凶猛(fierce),长着双翅(wings),一条长尾(a long tail),爪像鹰爪(claws),通常会飞(able to fly),口中喷火(breathe out fire)。
结合所附插图看:通常是凸眼、双耳、四足、尖牙、长舌、有须,双翼像蝙蝠,全身有鳞片,取坐姿时好像袋鼠,尾置于地。
这是英语里的“龙”的形象,令人感到恐怖,在中世纪,“龙”是罪恶的象征。
这来源于圣经中的故事。
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great dragon,因此,在基督教美术中,“龙”总是代表着邪恶。
一些圣徒如圣麦克尔、圣乔治等都以杀死“龙”为其业绩。
“龙”这种形象很早就被用在战旗上,在诺曼人征服英国以前,“龙”是英国皇家的主要战争徽记。
(见胡文仲主编《英美文化辞典》,203页)由此可见,汉语的“龙”和英语的“dragon”不是完全对应,也不是大同小异,而是大异小同。
龙的情结,华人都有在华人世界里,大多把龙作为一种最为荣耀的动物,华人都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
《太平御览》引《春秋合成图》云:“尧母庆都与赤龙合昏(婚),生伊耆,尧也。
”可见尧是由龙演生的。
尧、舜、禹,都是传说中的上古的贤明君主。
远古神话中,有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
鲧因盗神土为帝所杀,死后“三岁不腐,刻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可见远古时期,华夏的先人就被视为龙的化身。
在华人看来,龙是吉祥的神物,是“四灵”之一,它是尊严的化身。
因此华人大多有龙的情结,在心理取向上,在群体文化特征上,在漫长的文化积淀里,很多都在向龙靠拢。
十二属相里有龙,有大龙、有小龙、有龙年,据说龙年出生的孩子有出息,能沾龙光。
以前,中国人都过二月二,二月二又叫“龙抬头”,实际上是指百虫经过冬眠,开始苏醒了。
英文把中国龙翻译成dragon,就是对中国人的一种恶意的侮辱
英文把中国龙翻译成dragon,就是对中国人的一种恶意的侮辱英文把中国龙翻译成dragon ,就是对中国人的一种恶意的侮辱,可我们自己却欣然接受。
我的想法是应该把中国龙翻译成loong,和西方的dragon 区分开来。
中国龙是什么?是吉祥的象征,是神兽,是高贵圣洁的,是皇帝的专属,在民间也是行云布雨解救万民的神龙,我们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
而西方的dragon 是什么?是邪恶的大蜥蜴,是长了翅膀的恶魔蜥蜴。
在西方神话和宗教里,dragon 都是邪恶的反派,其性格特征是傲慢、胆小、邪恶、倔强、怯懦、好色、贪吃、贪财、弑杀等,凡是你能想到的负面邪恶的东西,都被赋予在dragon 身上。
在西方描述勇士或者勇敢善战的情节时,常常用屠龙来证明。
在西方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游戏中,dragon 都是反派、反派的爪牙或者就是灾难象征,这样一种形象被扣在了中国人身上,而我们自己却还欣然接受!把中国龙翻译成dragon 的原因也非常令人气愤,在清末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后,很多传教士也蜂拥而至试图在中国传播基督教,但因为基督教的教义和我们中国传承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相冲突,这种传教行为受到了官府和民间抵制,传播效果并不好。
于是气急败坏的传教士就故意丑化贬低中国,他们把中国神龙贬低为邪恶蜥蜴,就是在灌输中国人邪恶、丑陋、嗜血、嗜杀等负面形象。
在他们的宣导下,中国人和邪恶的大蜥蜴被划上等号,那么歧视、伤害、杀戮中国人就不会有任何道德上的负罪感。
看看今天的欧美社会,歧视、伤害任何族裔都会有大问题,偏偏歧视伤害中国人没事,这难道和他们心目中把中国人视为天然邪恶的dragon 无关吗?其实,类似的在翻译或命名上,西方的霸权还有很多,比如把不黄的中国人命名为黄种人,也是西方霸权的一种体现,这个问题,慨文后面在专门叙述。
那么,把中国龙翻译成loong是不是应该被提上日程,中国境内所有英文资料,所有和中国人沟通的英文,禁止用dragon 翻译中国龙,这才是正本清源。
“龙”与“dragon”文化对比
“龙”与“dragon”文化对比作者:田蔷薇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8期摘要: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字面概念虽相同,但各自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
关键词:中国“龙”;西方“dragon”;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奉“龙凤麟龟”为四灵。
龙是虚拟的动物,但后来演化成整个中华民族的图腾,至今我们仍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然而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形象与中国“龙”大相径庭,它以毒蛇形象为主,是被妖魔化的怪物,成为“凶残、邪恶”的象征。
一、中西方文化中龙的不同解释与起源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
”《现代汉语词典》对龙有如下定义:①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②封建时代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dragon, an imaginary monster that was supposed to be a huge winged reptile, often spouting fire. 由此定义可见“dragon”是一种传说中有狮爪、蛇尾、翅膀及带鳞的,能喷火的怪物。
从以上中英文释义对“龙”与“dragon”的解释不难看出,两者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经长期演化而最终形成兼有蛇、兽、鱼等多种动物形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
龙开始时地位也并不特别高,《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直至后来与王权挂上了钩才大放异彩,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虚拟动物。
据《史记·请始皇本纪》载:“(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阳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池君’,因而曰‘今年祖龙死。
’”祖龙就是第一位皇帝。
此后在古籍中这类以龙喻君的例子就俯拾皆是了。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误译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 ”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误译闫增丽,范晓琪摘要:龙与dragon 两词一直以来相互对译,通过对二者所代表的形象及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证明这种互译是一种误译。
只有充分认识到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消除由此产生的中西方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障碍,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龙与dragon ;对比;跨文化传播;误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8)06-0132-06DOI :10.13877/22-1284.2018.11.021收稿日期:2018-03-12作者简介:闫增丽,女,吉林梅河口人,通化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副教授。
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汉对比研究;范晓琪,女,吉林辉南人,通化师范学院分院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吉林通化134002)学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特定的种族普遍自觉认同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其内涵包括了这一民族或社会特定的精神、物质、理智和情感的特征的总和。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及反射,其基本构成要素和支柱是词汇。
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和广泛。
汉语中有一类具有独特汉语文化内涵的词汇,例如天干地支、饺子、旗袍等词汇,在英语中体现为文化意义空缺,英语原有词汇中并无对等的翻译形式。
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龙”便属于这类词汇。
然而,在现行的翻译实践中,汉语中的“龙”却一直与英语中的“dragon ”等值互译,这种误译,造成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误解和障碍。
一、龙与dragon 的不同文化内涵(一)不同形象的对比分析中国龙有迹可循于辽宁阜新查海距今约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落遗址,在此处,发现图1汉语中的“龙”图2英语中的“dragon ”了最早的“龙形堆塑”。
在《说文解字》中记载龙为“鳞虫之首,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潜渊”。
聊一聊loong和dragon
聊一聊loong和dragon全国政协委员、民进陕西省委副主委岳崇在全国政协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将“中国龙”和“外国dragon”用两种不同翻译方法。
他在《关于建议纠正“龙”翻译错误的提案》中说:建议纠正龙与dragon 的翻译错误,将龙译为“loong”,将dragon汉译为“拽根”。
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崇高神圣的,是善与美的象征;而dragon在西方文化中是喷火怪兽,是恶与丑的象征。
The Economist封面人们对“龙”的翻译一直争论不休。
2006年《东方时空》栏目曾对此做过专门报道。
新浪网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2的人反对将“龙”译为dragon。
有48%的人赞同使用loong,有46%的人赞同使用long。
Loong表示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例如李小龙可以被写成Lee Siu Loong,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是Lee Hsien Loong。
有人也曾建议把dragon译为獗耿、巨蠹。
张勇先先生在《英语发展史》中说:对于中国特有文化名词的翻译,人们还没有调整好心态,还在音译和意译之间徘徊。
大多数人在翻译中国特有文化名词的时候,总希望请教外国人或查阅英文词典,自动放弃了命名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做法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表面看起来,顺着他人的话是为了方便他人(他人并不领情)。
实际上,这种不够原汁原味的译法降低了本国产品的价值。
所以,没有必要向一个英国人请教,问他“麻花”怎么说。
“饺子”就是jiaozi,“包子”就是baozi。
另外他说韩国的soju在2008年被《韦氏词典》收录了,日本也坚持使用shochu,然而我们在宴席上很少用汉语声调说baijiu。
刚要发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系统提示我标题中loong可能是错字...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过“文化自觉”的理论,他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但同时也不主张‘西化’或‘全面他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r a g o n
能体 现 中 … 龙 q 方龙的本质
。
常以 “ 龙 传 人 ”
的 中
人, 为l f l I J 殳 ¨ 此 抵 触 四 方 “ 拽
恨 ”?
古希I I  ̄ l l 话中的毒龙
与农t ” 义l j l j卜 姓 风
州 雨 顺 的 龙 不 , 西 方 龙 是 海
/版画 , 约1 7 5 0年 , 描绘赫拉克勒斯杀死巨龙拉冬 , 偷 走金苹果
【 E 存 与纳 粹 这 条 龙 斗 。
在 西 方 文 中 , d r a g o n 的 象 基
本 定 洛 为
的盾 牌上 刻有 ‘ 龙的雕 饰。 代
里 『 悍 的怿 兽 。 完 成 于公
元8 世 纪 的 长 篇 英 绯 叙 史 诗 《贝 奥
武甫》 , 有 一 条 行 、 长达 二 _ 年 的
北 欧 队 的 盾 也 绘 仃 龙 纹 陶 案 , 他们 的舟 f { 头刻成 龙彤 。 恶 龙 的 形 象 还
龙, 救 下
作 为 祭 品 的 少女 t Y . J , 钕 最 经 典 ,圣 乔
治 此 被 奉 为 兰 、 葡 萄 牙 和 南 斯
拉 夫 的保护 } 4 J , 十 } J 传他 用这条 龙的 Ⅱ u 存 盾 牌 上 画 了 十 字 ,从 此 ,自 底 红 十
字 旌 成 为 代 表 英 兰 的 旌 帜 。 英 国 的 嘉 德 勋 蕈 上 仃 圣 乔 冶 骑 马和 与 龙 含 战 的 图 案。 笫- 二 次 大 战 中 ,德 国
洋义l j i 下必 i X { f l l S 1 - . f i } 、 喷火食人
,
常 地 , 以 郜 、 希膳 、
7 t I ; I f l J , J I l I I I { 、 小 训 颐 群 岛等 地 Ⅲ , 如 x 、 J 4 Z c t : i I l 二 卉日 、 『
怪 兽 ,恻 垃 接 近 于 l 】 海
己 述的J I 蛇 _ “ 柳” ,
《 战》 《 冰 与火之 歌 》 等 方 文 学: f f i . ‘ , l _ 巾 ,龙 的 彤 象 邪
,
体 型 人 , 背尖刺. 牙
锋不 f J , f 把l f 】 { { 一 曲 ! { f J 火 焰 。1 7 t I f :
斯 过 战 杀 死 , 尼 , 女 神 雅 的衔, j 下 ,拔 下 龙 ,如 伏 大 播 钟
一
组 S O W t h e d r a g o n ’ s t e e t h艮 …… 『
烬故 , 崽f , j J q 卜 互 斗 的 超 端
,r j
然 、与野
埘 抗 ,- f t 荷J l I I T i _ { 】 , 太 阳 神
I 5 【 l f 波 就 川 I 】 箭 射 过 一条 E i
龙 松 ( P y t h o n) i 希 腊 神 的
/《 圣乔治和龙 ) x S a i n t G e o r g e a n d t h e Dr a g o n) . 意大利画家丁托列托( 1 5 1 8 — 1 5 9 4) 绘. 油画 . 身骑白马
_ { 、 『 , 欧 洲 … 能 峨 火 的 短 滑 膛
怆还做7 7 ] :  ̄ I F 1 ) r a g o n , 配 有 此 枪 的 人I I I . 1 D r a g o o n ( 龙骑兵 ) 。 Dr a g o i 1 卅 希 腊 讲
“ d a r k o n ” , 址“ , 开 、 r 的意 思 . D r a g o n 是 人 t dt 嗣 的 对 远 代 人 . 缘
样l J u 敞 开 去 。儿 出 } 怏 变 成 一 群 十 ,他 们 互 杀, 剩 下 t 了底 比 斯
义化巾, D l ’ a g o n 小
佯 瑞 ,闩 诞 之 l 】 起,
息息柑父 。
饯 、 r 波
个土 卜 2
帮 助 德 摩 惭
, 5 史 诗《 伊利、 ¨ 、 》 _ _ } J
城 舵 之 种 就 是 战 之 神 . 英 甬
指挥特 浴伊- f } 希腊【 刊 上i 5 ¨ 』 f J J l l 、 l ]
一
辙, 都 是 脍 炙人 L I 的骈 龙故 下 。 正 义
的一 方终能 战胜 龙 , 俏 肿 者 多 是 圣
徒。 圣 徒 圣 乔 用 长矛 刺
的圣乔治左手拿着白底红十字盾牌 , 右手用长矛刺死毒龙
1 6
/ 墓 穴中的古代壁 画 , 描绘宙斯( 左 ) 与堤丰 ( 右) 恶战的场景
/ 古希腊瓶画《 伊阿宋与龙 约 公元前 4 8 0 年一 前4 7 0年 ) , 右边站立的是雅典娜 , 左边 是伊 阿宋 恶龙口中逃生 , 故 事中恶龙看守着圣林中的金羊毛 , 伊 阿宋的爱人美狄亚背叛了父亲埃厄忒斯 , 请 求 神斯拉美和地狱女神 , 帮助伊阿宋获得了羊毛 , 并跟随他离开故 乡
边是 尊贵 的象征 一边 是撒旦 的化 身 中国龙 为何 被译作 Dr a g on?
文/ 詹茜卉
l 会l
一
,仃 人
… t_ f ] … l 龙 洋 战
.
L o o n g . I j 、 』 将 两 方 的 7 , J “ 性f } { ” .曳 丌 止 E ‘
入 的宜 传画 j 一 经 常出现 这 样的场 景 : 纳 粹 军 人 手 ” 闪 电 、手 悄 弹 、 宅 剑 将
恶 龙 一 一敌 的 队 棚 犹 太 人 等 一 一 斩 杀 。当 然 , 刈 于也没何放过 德国 , 一 幅 著 名 的 波 兰 海 报 就 把 德 画 成 一 条 丑恶 的龙 , 波 兰 则 破 为 圣 徒 圣 乔 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