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3、冲击地压的基础知识
▪ 一般冲击地压—对生产的破坏后果轻微,不
需要进行修复。
▪ 破坏性冲击地压—对生产造成一定的破坏, 需进行修复工作。
▪ 冲击地压事故—由于冲击地压及其伴随现象 (冒顶、瓦斯突出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事 故,或由于井巷或采场被破坏造成中断工作8 小时以上的冲击地压。
3、冲击地压的基础知识
地表沉陷区
地表斑裂线
巨 厚 砾 岩
4、华丰矿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华丰煤矿4层煤冲击地压发生外因
1、采深大,应力高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必要条件 华丰煤矿最大开采深度为1230m,4层煤工作面开采深度已达1050m,自重应
力已超过4层煤的抗压强度;同时华丰煤矿深部水平构造应力也较高,经原岩 地应力测量,最大水平应力为33~42Mpa。较高的原岩应力易使煤体产生应力 集中而破坏,从而导致4层煤冲击地压的发生。 华丰矿冲击地压为重力型冲击地压,相对于煤柱、构造型冲击地压较难防治。 2、煤柱集中应力的影响
为满足煤层防火的要求,相邻采区之间和上下阶段之间留有采区和阶段隔 离煤柱,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4层煤柱应力集中峰值范围为7—12m, 当煤柱尺寸大于12m后,在煤柱内部将产生叠加应力从而为煤柱冲击提供了基 础应力条件。 华丰矿目前的阶段煤柱一般小于5m,不会产生应力集中。根据专家意见,以 后我们的四层上分层掘进也可以实施无。
2、华丰矿冲击地压防治历程
▪ 第一阶段
▪ 时间:1992年—1995年( 初步认识阶段)

开展的主要技术工作:
1、制定规程、技术措施,规范防冲管理;
2、对4层煤进行了冲击倾向性鉴定;
3、进行了-750水平以上的地应力测量;
4、开展了矿井地质动力区划研究;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井下煤巷掘进工作面受埋深、地质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物理性质影响,处于较高的静载应力水平,随着掘进、顶板运动等多因素叠加影响,易发生冲击地压显现现象,造成巷道底鼓、炸帮、顶板下沉、锚杆、锚索拉断等情况,严重时可造成设备损坏,威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节冲击地压事故的隐患分析一、埋深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当前工作面顺槽掘进期间,煤层虽然具有矿压显现,但由于煤体应力不大,未能达到临界破坏条件,因而不会出现动力灾害事故。

随着掘进深度的加大,煤岩体中聚积的弹性能也因此增加,矿压显现程度将不断升高。

整体来看,xx井田范围内煤层埋深呈西部大,东部小的趋势。

井田大部分区域埋深均远超xx矿区冲击地压临界深度。

尤其xx背斜轴部西侧及井田东南部区域,煤层埋深接近1000m。

xx煤矿受大埋深影响,冲击地压危险性会明显增强。

二、煤层厚度变化造成应力集中程度高井田范围内2煤、5煤及8煤层厚度变化较小,规律稳定,但也出现了煤层局部缺失,出现无煤区,无煤区边缘区域属于煤层厚度变化带,势必存在应力局部集中,冲击地压危险性会明显增强。

其次,在煤层等厚线图中,曲线密集位置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也容易形成高应力集中区。

在采掘过程中应加强高应力集中区域的地质预测预报,以提高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

三、煤层顶板坚硬层岩层对冲击地压的影响在xx背斜轴部副井及井田西南部,2煤层顶板近距离出现厚度超过36m的半坚硬型岩层,尽管该类砂岩强度不高,但由于厚度较大,容易积聚较大能量而引起冲击地压的发生。

井田内其他大部分区域,在煤层上方50m范围,出现多层较薄的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强度不高,未出现厚硬顶板。

总体来讲,再出现较厚半坚硬型顶板区域,顶板因素会造成冲击地压危险性明显增强。

四、地质构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根据xx井田煤炭勘探报告,井田主要受xx背斜和里河向斜控制,两条构造走向大致相同,两翼倾角较小。

其余6个褶曲均为长度1km左右的宽缓构造。

煤矿开采中的冲击地压与支护措施

煤矿开采中的冲击地压与支护措施

加强支护施工管理
总结词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确 保支护施工质量和安全。
详细描述
支护施工是矿井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加 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通过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培训和 安全教育、实施质量责任制等方式,确保支 护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 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
分布状态。
地质构造影响
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对岩体的 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容易形成 应力集中区域,增加发生冲击地
压的风险。
煤岩体性质
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构特 征和含水率等也是影响冲击地压
发生的重要因素。
2023
PART 02
冲击地压的危害
REPORTING
对人员安全的危害
人员伤亡
冲击地压可能导致顶板垮落、煤 块飞溅,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直 接伤害。
,成功避免了人员时释放高压气体、增加支护强度等
措施。
经验总结
03
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团队协作是成功应对冲击地压的关键。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某矿支护失效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某矿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支护结构突然失效,造成巷道变形和坍 塌。
原因分析
支护设计不合理,材料强度不足,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
教训总结
应加强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某矿成功应对冲击地压的案例
案例概述
01
某矿在开采过程中遭遇冲击地压,但通过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心理压力
频繁或严重的冲击地压可能给矿 工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工作积极 性和效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细则:
1. 采煤工作面布置方案: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避免面压过大,同时考虑控制界限、支护设备的布置等因素。

2. 支护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支护设备,保证支护的牢固和稳定,同时安装合理的支护密度和支护方式。

3. 煤柱保护措施:对于不能充分支护的煤柱,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如人工钢架、预裂裂隙等。

4. 预测和监测:采取科学的预测和监测手段,对煤层顶板、煤柱等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冲击地压的影响。

5. 配套施工措施:根据煤矿实际情况,采取配套措施,如注浆加固、土方支护等,保障工作面安全稳定。

6. 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对煤矿员工进行冲击地压的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7. 加强技术研究和交流:加强对冲击地压形成机理、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专业机构和其他矿山进行技术交流,共同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以上细则是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基本措施,煤矿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调整。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冲击地压预防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预防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预防措施背景煤矿冲击地压是矿井地质灾害中比较突出的一种类型,特别是在深部煤矿和高应力地区,容易引起严重的事故。

冲击地压是指煤层顶板或底板的临界破坏和破裂,并随着矿压的进一步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形,从而影响到地下的生产设备和矿工的安全。

影响因素1.煤层结构和地质条件。

2.采煤工艺和技术。

3.采掘区域的厚度和跨度。

4.采掘速度和工作面宽度。

5.采煤工作面的围岩控制能力。

6.煤层中的天然裂隙和岩层断裂。

7.矿井地面水位变化。

预防措施1. 加强钻孔抽放钻孔抽放是煤矿冲击地压预防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钻杆和钻头对顶部煤层进行钻孔处理,将煤层中的瓦斯、煤屑、粉尘等有害物质抽出,减少对煤层围岩的影响,降低冲击地压的危险。

2. 合理支护方式煤矿采煤时需要进行围岩支护,以避免煤层冲击地压。

支护方式有很多种,如钢架支护、液压支架、锚杆支护等。

在选择支护方式时,需要考虑采煤巷道宽度、煤层倾角和支护设备的可靠性等因素。

3. 采煤工艺优化合理的采煤工艺对于减少冲击地压有重要的意义。

在采煤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煤层结构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采煤工艺,降低采动煤层的应力集中和破坏,从而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4. 监测技术的应用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煤矿冲击地压进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采煤工作区域的变化情况,为采取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的监测技术有地面实时监测、矿压仪监测、岩石应力监测等。

结论通过加强钻孔抽放、使用合理的支护设备、采用适当的采煤工艺和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

这不仅可以保障矿工的安全,同时也对保障矿山的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本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本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本冲击地压是指由于地下工程施工导致地下土体失稳而产生的一种压力现象。

为了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以供参考。

一、定向钻爆法定向钻爆法是一种常用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

此技术主要依靠钻孔预裂隧洞内岩石,从而减小地下岩体的应力集中。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钻爆技术,将岩体预先破碎,形成较好的破裂面,从而降低岩体的内摩擦角,减小岩体的内聚力。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压力造成的冲击地压。

二、缓冲灌浆技术缓冲灌浆技术是一种通过注浆来填充地下空洞,从而缓解冲击地压的预防技术。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空洞往往会造成地下岩体的松散和失稳。

通过注浆技术,可以将灌浆材料注入到地下空洞中,填充空洞,增加地下岩体的稳定性。

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地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三、支护结构技术支护结构技术是一种通过设置支护结构来增强地下岩体的稳定性,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技术。

支护结构可以分为刚性支护和柔性支护两种类型。

刚性支护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筑坚固的支护结构,从而增加地下岩体的抗压能力。

柔性支护主要是通过设置锚杆、锚网等柔性材料,增加地下岩体的抗拉能力,从而减小冲击地压的发生。

四、排水降水技术排水降水技术是一种通过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小地下水对地下岩体的压力,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突然上升会导致地下岩体的失稳,引发冲击地压。

通过排水降水技术,可以将地下水位降低到较低的水平,减小地下水对地下岩体的压力,从而减小冲击地压的风险。

五、加固处理技术加固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善地下岩体的力学性质,增强其稳定性,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预应力锚杆、高压注浆、地下岩体的回填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小地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增加其抗冲击地压的能力。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预防技术在地下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定向钻爆法、缓冲灌浆技术、支护结构技术、排水降水技术和加固处理技术等都是常见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

煤矿冲击地压预防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预防措施
4 、科学安排开采顺序,应避免人为形成孤岛、半孤岛高应力集中区。 5 、优化巷道布置: 1) 、巷道应避免布置在支撑压力峰值位置或构造应力影响带内。 2) 、采场巷道应布置在无冲击或弱冲击的煤层中或岩层中。 3) 、采场之间应尽量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或沿空送巷。确实不具备无煤柱开采条件 的,应采取窄煤柱布置,与采空区留 3—7m 煤柱,尽量不布置在煤体边缘 10—40m 的范 围内。
8 、抢救出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至安全地点,进行输氧或由医生进行急救 包扎,尽快送医院治疗。
9 、对长期困在井下的人员,不要用灯光照射眼睛,搬运出出口时应用毛巾盖住其眼睛。
8 、加强生产期间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两巷和掘进工作面后方巷道的维修、管理和监督 检查。凡上、下出口断面不足 7m2 或两巷实际净断面不足 7m2 的工作面,必须立即停产 整改。
六、预测责进行。 2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必须采用电磁辐射法、微震系统和在线应力监测系统同时进行。 目 前以电磁辐射法和微震系统为主,以矿压观测法为辅,同时要采用钻粉率指标法(钻屑法) 进行全过程验证。
4) 、采场开采范围内不得布置与采煤工作面平行或几乎平行的同层位上(下)山。如必须布 置时。夹角应不小于 15 度。
5) 、尽量增加采面走向长度和倾斜宽度,减少分区煤柱和阶段煤柱。
6) 、在构造应力影响范围内,回采工作面不应垂直构造方向布置,应尽量与断层面、向背 斜轴等构造平行或减少夹角。巷道方向最好与构造应力作用方向一致,使巷道周边应力分 布较均匀。
6 、凡经评价为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及岩层,必须由采掘区队负责超前采取防范措施。要按 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进行落实和实 施。凡没按规定执行的采掘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作业。

最新防治-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最新防治-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防治-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主要原则是及时查明冲击危险煤层,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它包括区域性防范措施和局部性解危措施。

前者旨在消除产生冲击地压的条件,具有时空上的长期性和区域性。

后者旨在对已形成冲击危险的区段进行解危处理和安全防护,属于暂时的局部性措施。

优先考虑使用区域性防范措施,但局部性解危措施也必不可少。

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如图5-1所示。

图5-1 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一、冲击地压防范措施由于冲击地压问题的复杂性和我国煤矿生产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增加了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防范冲击地压危害,应当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优先采取防范措施。

在大范围内降低应力集中程度,控制弹性能积蓄和释放的外部条件,以及从改变煤岩体本身结构和力学性质入手,消除和减缓其积聚和突然释放弹性能的内部条件。

二、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对防治冲击地压至关重要。

它包括在勘探和矿井设计阶段,就力图尽早查明冲击危险煤层和区段,可以在设计中就考虑和规定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并在开拓和准备阶段中实现合理的开拓开采方式和顺序,以便完全消除冲击地压危险,或把它减小到最小程度。

经验表明,多数矿井的冲击地压是由于开采技术不合理造成的。

不正确的开拓开采方式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

所以煤炭部颁布的《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的总则中明确规定:冲击地压矿井有关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必须包括防治冲击地压措施;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新水平,必须以冲击倾向鉴定等资料为基础,编制包括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专门设计;已开采的煤层一经确定为冲击地压煤层,对正在开采的水平,必须在三个月内补充编制专门设计;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采取防治冲击地压的生产技术措施和专门措施,在采掘工作前必须编制包括防治冲击地压内容的掘进和回采作业规程和专项防治措施的实施规程。

冲击地压矿井的开采设计原则,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专门设计内容和规范,掘进和回采工作的专项措施等,必须遵照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文规定。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三篇)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三篇)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1.冲击矿压现象及特点冲击地压(岩爆)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一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可分为3类:重力型冲击地压、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中间型或重力一构造型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的特点:(1)一般没有明显的预兆,难于事先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冲击强度;(2)发生过程短暂,伴随巨大声响和强烈震动;(3)破坏性很大,有时出现人员伤亡。

2.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目前,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钻屑法。

钻屑法是通过在煤体中打小直径(42^50~)钻孔,根据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规律以及钻孔过程中的动力现象鉴别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目前在我国应用较普遍。

钻屑法是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用的冲击危险程度监测和解危措施效果检验的主要方法。

(2)声发射和微震监测方法。

声发射监测的过程主要是对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统计,冲击危险的判别依据是能率、事件频度及其变化规律,单个声发射事件的幅度、延续时间、频率等参数作为判别冲击危险的参考指标。

(3)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在进行采掘工作前,首先分析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地质和开采技术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个因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程度及其冲击危险指数,然后综合评定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的一种区域预测方法。

3.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防范措施;另一类是解危措施。

(1)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预留开采保护层;尽量少留煤柱和避免孤岛开采;尽量将主要巷道和硐室布置在底板岩层中;回采巷道采用大断面掘进;尽可能避免巷道多处交叉;加强顶板控制;确定合理的开采程序;煤层预注水,以降低煤体的弹性和强度;等等。

(2)解危措施。

冲击地压解危措施包括卸载钻孔、卸载爆破、诱发爆破和煤层高压注水等。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二)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土层松散或受到震动等因素,导致地下土体失稳、塌陷或产生巨大的压力,对地下工程的施工和运行带来巨大的困扰和危害。

煤矿井下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煤矿井下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一、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从采区设计、巷道布置、生产接续上合理安排,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

2.采掘工作面采取迎头、帮部、爆破卸压等综合治理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一般情况:(1)对于弱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3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 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迎头布置1个大直径钻孔,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2)对于中等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2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迎头布置2个大直径钻孔,孔间距2.4m,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3)对于强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1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 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当卸压孔距离迎头超规定距离时必须停止迎头掘进,待卸压完成后方可掘进施工,迎头布置3个大直径钻孔,孔间距2.4m,呈三花孔布置,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4)掘进工作面留底煤超过1m,底煤厚度超过1.0m,必须采取断底卸压。

钻孔间排距均为1.4m,深度见岩为止。

(5)特殊情况根据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和防冲设计报告巷道卸压有大直径钻孔和爆破卸压两种手段,在现场施工时优先选用大直径钻孔卸压,若大直径钻孔卸压无法起到相应的卸压效果时,则选用爆破卸压。

3.充分利用微震、地音监测系统监测记录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冲击地压释放的能量和顶板活动规律等,综合分析各项指标,预测预报冲击地压发生的趋势及应力释放情况,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报冲击地压危险,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4.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应及时评价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进行效果检验,确认微震、地音、应力在线监测预警等监测指标低于临界值后,方可生产。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煤矿冲击地压是指由于煤层开采导致的地表或地下产生的地质力影响,对矿井工作面、巷道等产生压力,并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冲击地压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如果不加以防治,将会对矿井安全和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就是我为您总结的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细则:一、冲击地压的原因和特征1.1 冲击地压原因煤矿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是煤层开采引起的地应力重分布和应力强度增加。

此外,煤层瓦斯压力的变化以及煤和岩石层的岩性、水文地质条件也会影响冲击地压的发生。

1.2 冲击地压特征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时空关联性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等特征。

冲击地压通常在煤层开采到一定阶段突然发生,并且会对周围的矿工作面和巷道产生影响。

此外,冲击地压的发生与开采区域的地质条件、采煤工艺、工作面长度和顶板支护等因素有关。

二、防治冲击地压的基本原则2.1 安全第一原则防治冲击地压的基本原则是以安全为前提,确保矿井和矿工的生命安全。

2.2 预防为主原则防治冲击地压要以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减轻冲击地压带来的影响。

2.3 综合治理原则防治冲击地压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地质、矿山、机械、电气等知识,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

三、防治冲击地压的技术措施3.1 顶板支护措施合理选择适当的顶板支护方式,如钢拱架支护、锚杆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等,加强顶板稳定性,减轻冲击地压带来的压力。

3.2 巷道支护措施加强巷道的支护,采用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3 采动边界控制措施合理设置采动边界,适当减小采高,减少采动对周围岩层的影响,减轻冲击地压的发生。

3.4 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保持矿井内的通风畅通,降低瓦斯压力和温度,减轻冲击地压的发生。

3.5 定期监测和预警采用监测设备对矿井的地质力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确保冲击地压的安全防治。

3.6 培训和教育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降低冲击地压带来的伤亡事故发生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本(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本(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本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其给矿井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制定了以下细则。

一、建立健全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组织机构为了确保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煤矿应建立健全冲击地压防治组织机构。

该机构应包括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技术指导组和工作组。

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应由矿长或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牵头负责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技术指导组应由矿井设计专家、地质专家、安全专家等组成,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对矿井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预警和处理地压危险。

工作组由矿井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矿工代表等组成,负责实施冲击地压防治方案,加强矿井巡检和监测,提醒矿工注意地压危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矿井冲击地压监测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预警地压危险,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冲击地压监测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地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监测终端和数据分析软件。

地压传感器应布设在矿井不同位置,能够准确测量地压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数据采集器负责收集地压传感器的数据,并将其传输至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负责接收和存储地压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

数据分析软件负责对地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加强矿井巡检和预防措施执行为了避免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矿井管理人员应加强矿井巡检工作,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

首先,要加强巡检力度,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巡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和处理。

其次,要落实瓦斯抽采和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通风系统畅通,并及时清理瓦斯积聚物。

然后,要加强巷道支护工作,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支护设施。

再次,要加强矿井涌水防治工作,确保矿井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要加强对煤层顶板和底板的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四、加强矿工安全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矿工对冲击地压的认识和防范能力,煤矿应加强矿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一)对上下平巷采取超前卸压处理措施工作面生产后,对上下平巷超前200m实施煤层钻孔卸压工作,始终将打钻卸压范围控制在工作面超前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1、在上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10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在上巷下帮煤壁距顶板1米左右处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向下扎角不小于13°打入,眼深15米;在下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

打眼前先加固好附近支架,打眼人员相互配合一致,匀速推进,及时排出煤(岩)粉。

2、炮眼打好后,要逐眼装药、连线、放炮,每眼装药量为40节;第一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4米处,第二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7米处,眼内各个药卷必须接压,眼内炮泥封孔长度不少于4米,为了确保炮眼内药包的完全引爆,炮眼采用连续偶合方式装药,采用双雷管引爆,2个雷管采用并联连接,每个眼单独正向起爆。

3、放炮使用MFB-100型起爆器,一次起爆个数为1个。

爆破时警戒线距离至少200m,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min。

如果煤层钻孔顺利钻进12米则表明卸压效果达到要求,否则应继续爆破卸压。

(二)解危措施当电磁辐射仪监测到冲击危险后,应立即对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实施爆破卸压。

钻孔布置方式: ⑴钻孔布置在上平巷下帮时,钻孔俯角沿煤层倾斜向下布置,孔口距顶板1.0m。

⑵钻孔布置在上或下平巷上帮时,钻孔仰角沿煤层倾斜向上布置,孔口距顶板1.5m;卸压孔深10米,间距5米。

炸药用矿用乳化炸药,每孔装药量为4Kg,用2发毫秒延期电雷管,正向装药起爆,每孔用三只水炮泥,其余用黄泥封实,单孔内并联连炮,孔与孔之间串联连炮。

每次引爆3-5个卸压孔,以提高卸压效果。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一、前言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矿井运营和矿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煤矿冲击地压,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指导煤矿管理人员和矿工全面了解冲击地压的特点、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煤矿的安全运营水平。

二、冲击地压的特点1. 定义:煤矿工作面推进引起煤层或附近岩层破裂变形,产生的超前破碎带、推进压实带及支承封闭带导致矿井压力骤增,引起的一种地质灾害称为冲击地压。

2. 特点:a)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瞬间发生压力增大,矿井的稳定性瞬间发生变化。

b) 冲击地压范围广,不仅限于工作面附近,还可能影响到矿井的整体稳定。

c) 冲击地压扩展速度快,对矿工安全威胁大。

三、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1. 监测法:a) 设置压力监测点,监测矿井中的应力、位移等参数,通过参数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风险。

b) 利用地下水位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风险。

2. 数值模拟法:a)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采矿工艺参数,建立煤层的数值模型,模拟煤层的变形和破裂过程,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可能性。

b) 利用FLAC、UDEC等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和范围。

3. 经验判断法:a) 根据矿井历史上的冲击地压记录,总结经验规律,判断当前矿井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可能性。

b) 预测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没有监测设备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矿井。

四、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a) 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b) 定期组织冲击地压防治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冲击地压防治意识和技能。

c) 加强对采矿工艺参数的控制和监督,确保安全生产。

2. 工作面支护措施:a) 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

b) 加强锚杆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锚杆的支护效果。

c) 设置合理的支护带,避免冲击地压的扩展。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文(三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文(三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文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和矿工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各类煤矿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第三条冲击地压防治应遵循“预测、预防、控制和处置”的原则。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应综合运用技术、管理和法律手段,全面提高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水平。

第五条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应根据煤层地质条件、采矿方法和工作面参数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第六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应落实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矿工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第七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不断推进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第二章预测与评价第八条冲击地压的预测应结合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历史资料和工作面的采矿参数等数据进行。

第九条冲击地压的评价应综合考虑煤层的岩性、厚度、倾角、构造及应力等因素,并按照规范化的方法进行。

第十条冲击地压的预测和评价结果应及时上报煤矿管理部门,并作为决策制定的依据。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第十一条冲击地压的预防应首先从采矿方法和工作面参数等方面入手,合理布置采矿工作面,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第十二条冲击地压的预防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

第十三条冲击地压的预防和控制应推广应用安全矿柱、支护和固定装置等技术措施,防止采动区域发生大面积塌陷。

第十四条冲击地压的预防和控制应加强巷道支护和负荷控制,确保通风和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五条冲击地压事故发生时,煤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十六条冲击地压事故的救援工作应按照优先救援人员和控制事故扩大的原则进行。

第十七条冲击地压事故的处置工作应迅速进行,调查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五章监督与管理第十八条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冲击地压防治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某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某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某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首先,煤矿可以通过合理的采煤方式来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

采用合理的逐级开采法,合理利用支护和预留留巷的方式来减轻地压的压力,从而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其次,煤矿可以采用地压监测技术来提前预警冲击地压的危险。

通过安装地压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煤层的变化,一旦发现地压异常,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此外,煤矿还可以加强支护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提高矿井的稳定性。

加强巷道支护,合理使用锚杆、梁柱支护等技术手段,加强矿井的支护工程,减少地压对矿井的影响,从而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最后,煤矿还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来提高整体矿井的安全性。

只有让每一名矿工都意识到地压对矿井的危害,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进行操作,才能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总之,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中的一大安全隐患,为了保障矿井的安全和稳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治理。

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才能真正杜绝冲击地压对矿井的影响,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续)除了上述提到的技术手段外,煤矿还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来防治冲击地压。

例如,通过地震监测技术,可以提前预警地质构造变动和地震活动,为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更准确的预警。

另外,利用数值模拟和仿真技术,可以对煤层和矿井的变形进行精确预测,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冲击地压防治方案。

此外,矿井内部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也对冲击地压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通风系统,合理设计通风巷道,调节矿井内部的气流分布,有助于减缓地压的传播速度,降低地压对矿井的影响。

同时,通风系统能够排除瓦斯和粉尘,减少地压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矿井的整体安全性。

除了技术手段外,还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和人员培训。

针对地压风险的存在,煤矿应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确保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需要加强员工对地压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避险意识的培训,使员工能够在危急情况下迅速反应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降低地压事故的损害程度。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文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文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文冲击地压是指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表和地下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形成的地压力,其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稳定性,需要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预防方法。

一、地质勘察和分析地质勘察和分析是预防冲击地压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构造和地层情况,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预防地压的发生。

在地质勘察中,可以通过地质雷达、超声波探测等技术手段获取地下的信息,并结合地质考古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构造和地质特征。

通过对地下构造的了解,可以预测出可能存在的地压危险区域,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案在地下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和制定施工方案,并参考地质勘察结果,对可能出现地压的区域进行特别关注。

需要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分期施工,避免集中施工导致地压增大。

对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例如使用钻孔灌注桩、趾板加强等,增加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三、合理排水措施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压力的大小,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在施工前期,可以采取挖深的方法,将地下水排掉,降低地下水的压力。

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及时排水,避免大量的积水产生,加大地压力。

此外,还需要对周围地区的水源进行调查,确保地下水位稳定。

四、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压力变化的情况,可以安装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下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包括变形传感器、应力传感器、渗流传感器等,通过对各个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地压力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五、科学管理和培训科学的管理和培训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

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地质知识和施工技能。

煤矿采煤生产过程中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煤矿采煤生产过程中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煤矿采煤生产过程中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煤炭行业也迎来了全面的发展,需求量持续增加。

就国内的资源储备情况而言,整体储量较为丰富,造价相对较低,不过煤炭的开采难度较大。

本文首先对煤矿冲击地压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详细阐述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策略。

关键词:煤矿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1.煤矿冲击地压原因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开采时因为大量岩体或者煤的积聚,在短时间内快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给煤炭开采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对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对煤矿冲击地压的产生原因展开深入的剖析相当有必要。

具体来说,煤矿冲击地压原因主要有:1.1地质因素有的煤岩层之前已经出现过冲击地压,这些煤岩层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为硬顶-薄软层-煤层,另一种为硬顶-硬煤-硬底,正是这些结构,可能会引发冲击地压。

如果褶曲或者断层出现较大的改变,在煤矿开采时往往会产生冲击危险,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会引发相当严重的后果。

众所周知,煤炭来自地质运动,煤炭的形成与地质条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为很难管控地质活动,因此一旦产生冲击地压往往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有些地区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附近可能会存在较强的应力场,在平时运动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构造力,很可能引发冲击地压安全生产事故;也有的地区应力比较高,在煤矿开采时往往会受到不同方向的高应力的过度挤压,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会出现冲击地压。

总而言之,冲击地压产生的地质因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因素为周边存在能量的积聚,第二种因素为有相应的能量释放空间,第三种因素为煤层拥有冲击的倾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结合实际情况,从以上几点着手。

1.2技术因素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多种不同的技术,由于矿井的作业环境相当复杂,如果选择的技术与实际的开采情况不符,那么在开采的过程中很可能导致积聚的应力快速增加,仅通过人为手段很难对积聚的应力进行探测和有效解决,一旦积聚到某个程度就会产生冲击地压事故,直接威胁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姓名:xxx单位:xxxxxxx煤矿联系电话:xxxxxxxx
摘要:冲击地压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压力显现现象,也是煤矿井下复杂动力现象之一,它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是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严重的灾害之一。

结合实际介绍了金川矿业公司塔什店煤矿8-2+3+4煤层三采区8302工作面地质开采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冲击地压形成的内外因和内在斑裂产生的机理。

建立健全了灾害预测防治体系,提出了开采解放层、煤层注水、卸压爆破、钻孔卸压等治理防护措施。

关键词:冲击地压防治灾害治理钻屑法钻孔卸压措施
1.概述
1.1发生破坏情况
冲击地压是采场周围煤岩体,在其力学平衡状态破坏时,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间释放而产生一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冲击地压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压力显现。

其显现强度特征一般为弱冲击、强冲击、弹射、矿震、岩爆、煤炮、冲击波、弹性振动等,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其发生突然剧烈,冲击波力量巨大,瞬间摧毁巷道、采煤工作面和设备,伤击人员。

xx矿业公司是一个具有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多种自然灾害的矿井,开采历史长,生产条件较为复杂。

在开采8-2+3+4煤层三采区8302工作面时,遇到了严重的冲击地压。

这是我公司经历冲击地压影响较大的第一个工作面,严重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该工作面皮带顺槽巷平均顶底板移进0.85m,两帮移进0.75m,影响巷道200余米。

断面收缩率60%以上,巷道平均底鼓0.85m,损坏工字钢棚32架。

严重影响转载机和破碎机的行进,造成工作面生产。

因此,加强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当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1.2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
冲击地压形成和发生的条件是很复杂的,作为一种矿山岩体破坏现象,有其特殊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首先是煤岩体中应力超过其极限强度,以煤岩破坏为
先导;其次是煤层和围岩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吸收能量积聚应变能;另一个是“诱发”因素导致其突变破坏,瞬间释放应变能。

冲击地压发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①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
冲击地压的发生与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有直接关系。

研究表明,8-2+3+4煤层三采区冲击地压的特殊显现性,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冲击地压基本无显现,在老顶大面积来压时,煤层中的原岩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导致皮带顺槽巷发生强烈的冲击地压的原因之一。

②回采工作面附近存在较大的能量集中
冲击地压发生在回采工作面前方15~50m处,属于回采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区,煤层积聚巨大弹性应变能,当其超过煤层的迹象强度时,便产生冲击地压。

当走向支承压力与倾向支承压力叠加时,产生的冲击地压更为强烈和频繁。

8-2+3+4煤层三采区8302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开采深度及强度大,区域内构造应力大,煤岩体能量集中,这是该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内因。

③采掘顺序及开采方法
8302工作面为三采区首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独立孤岛式的压力集中区域,在开采初期过程中没有形成支撑压力的叠加,但是在后期随着回采距离的不断推进,距离停采线越来越近并且与下个8304工作面上顺槽相交后形成了一个支撑压力的叠加,造成支撑压力叠加区域所有巷道不同程度出现底板鼓起,两帮明显出现移近,同时伴随着煤炮掉渣等现象。

另外,通过留煤柱留设的大小和在高应力集中区煤柱内,冲击地压较为强烈。

8302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实例表明,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和地质构造条件是冲击发生的内因,采掘方法、回采顺序是促成冲击地压发生的外因。

8302工作面在开采时,工作面临近两侧均为实体,该工作面如一个抽屉式开采。

后期已回采至临近工作面留设的保安煤柱和与8304工作面上顺槽相交后,导致工作面及8304轨道顺槽的应力较为集中,更说明应力叠加超过极限是造成冲击地压的直接原因。

④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影响
回采工作面推采过大后,工作面煤体集中应力得不到及时释放,容易造成
应力集中,因此工作面推采速度也是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之一。

2.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2.1预测
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非常重要,并且冲击地压是能够预测的。

其预测方法如下所述:
①经验类比法
经验类比法是预测采区或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和区域的常用方法。

工作面开采,利用经验类比法对工作面进行冲击危险倾向程度划分,采空区边缘、断层附近、煤柱区等均为冲击危险程度相对较高的部位,应优先进行防冲治理。

②钻屑法
钻屑法(煤粉钻孔法),是通过在煤体中钻一小直径钻孔,根据钻孔时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规律和有关动力现象,达到一系列探测目的施工方法。

它具有简单易行、直观、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一种公认的预测冲击地压的主要方法。

本工作面通过大量的钻屑检测结果,把煤层冲击地压划分为三级:
Ⅰ级—无冲击地压直接危险Ⅱ级—有中等冲击地压危险Ⅲ级—有严重冲击地压危险
冲击地压检测指标
③工作面矿压监测法
每班对上、下平巷超前支柱初撑力进行监测,找出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及应力集中系数,确定超前支护距离及方式。

根据阻力大小预报工作面顶板来压及应力集中区域。

根据工作面“支架压力表”的矿压观测,及时观测工作面顶板压力变化情况。

提前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做相应的判断。

3.综合防治
实践表明,仅凭一种措施预防冲击地压是不可能的,只有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才能有效的减少和消除冲击地压对工作面的威胁。

3.1合理选择开采方法
尽量不要在相邻采空区侧布置工作面,采用抽屉式开采及相邻两侧的煤柱,防治应力叠加。

造成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区内的压力增大,正确选择采煤方法和顺序。

3.2钻孔卸压
钻孔卸压法是利用钻孔降底积聚在煤层中的弹性能,是释放弹性能的一种方法。

一般采用直径大约100mm的钻孔,现已在8302工作面进行实施后效果比较明显。

由于打钻孔卸压后,钻孔周围的煤体受力状态发生了变化,约束条件减弱,使煤体卸载,支撑压力分布发生了变化,峰值向煤体深部转移。

当支撑压力不超过煤层孔壁稳定范围时,孔壁不破坏,钻孔不变形,排出煤粉量为正常值,煤层没有卸压。

当支撑压力超过煤层孔壁稳定范围时,钻孔被破坏。

支撑压力愈高,钻孔破坏范围愈大,因此,煤层积聚的应力愈高,利用直径钻孔卸压愈有效。

3.3煤层注水
对煤体进行压力注水,使煤体湿润,改变其物理力学性质。

减少弹性、增大塑性,阻碍煤层弹性能的积聚,以此来降低或缓减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同时,注水还可以起到降尘的作用。

由于8302工作面积极的采用煤体注水,最大注水深度60米。

采用注水泵,水压达到15MPa,注水流量为2m3/h,注水后含水率增加了40%,降低了煤体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

3.4加强支护
在8302皮带顺槽巷内,保证足够的支护强度,提高抗冲击变形能力。

如采用单体支柱加强支护,支护长度由原来的20m,增大到40m。

单体支柱的排距、柱距缩短;加强支架间的整体结构,提高稳定性;加强巷道清理,保证巷道断面等,以减少冲击地压危险和损失。

3.5加强管理
从组织上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在冲击地压方面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工作面的规章制度,加强技术管理。

做好危险煤层危险程度的预测预报等工作。

4.结论
矿井冲击地压直接威胁井下安全生产,为了严防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结合8-2+3+4煤层三采区8302工作面的生产实践,探讨了冲击地压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提出了符合生产实际的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如:经验类比法、钻屑法、工作面矿压监测法等。

指出了冲击地压的危害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钱鸣高,刘听成,矿山压力及控制 [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郭惟嘉,沈光寒,闰强刚华丰煤矿采动覆岩移动变形与治理的研究
[3]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4]谢明荣,林东才,矿压测控技术[B]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5]宋振骐,使用矿山压力控制[Z]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xxxx男,xxxx年x月出生,汉族,xxxx人,2009年毕业于新疆工程学院,2013年(函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

现在xxxxxxx煤矿生产技术科工作,助理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