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兰科新资料
贵州省兰科植物地理新分布

le trs a on ir u uTO r ic .【 eut r em jr ̄rh] i l hrc r o i mue ,w sf dt ds i t i G ill o ne R slJI a V o ge a t s f( a t u o tb e n J lP v h oi o ac ae o on eea U w :i su / e ̄w r sf o s tpe . n o s db l a vlsaeadl ylw;ihdoewd-g vl hp ef i upi dO tebc ;t eg ft efa a 4. oubw s a hp n i eo t a n ieegoa・ ael wt rlhr i h ak h nt o i a tkw s 2~48e o 出 l s a hp s e l el h sl s l . m;
安徽农业科学 。oma A1 A .e.09 3 ( J40 ,O 2 Ju l I Si20 。79 .00 4O } "
责任编辑
章练红
责任 校对
况玲玲
贵 州 省 兰 科 植 物 地 理 新 分 布
姜 宋 2王莲辉 , 运力 , 仕贤 , 陈景艳 , 在柒 , 罗 杨成华
A s c [ b cv ] h r s w s o t y h w s g0 a d t u o o h ae at i G i o oi e [ e o ] h 曲 i et bml t O j t e 1 e up e a t s d e e e e 0 c si tno r i ca p n u hu r n . M t d 1 l n s — ei p o u t n t d l i b i f c d e l s n z P v c r h v i
中国兰科植物三个新记录种

中国兰科植物三个新记录种金效华,陈心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摘要: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的三个新记录种,裂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picturatum),长柄虾脊兰(Calan-the allizettei)和绿花毛兰(Eria lanigera)。
裂唇卷瓣兰的中萼片全缘前部具一粒状附属物,唇瓣基部两侧具耳。
长柄虾脊兰的中裂片非常小并具三条褶片。
黄花毛兰的花黄绿色,唇瓣不裂。
关键词:裂唇卷瓣兰;长柄虾脊兰;绿花毛兰;兰科;新记录;中国中图分类号:Q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700(2007)02-169-02 Three New Recorded Species of Orchidaceae from ChinaJIN Xiao-Hua**,CHEN Sing-Chi(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93,China)Abstract:Bulbophyllum picturatum,Calanthe allizettei and Eria lanigera,three Chinese new recorded species of Orchi-daceae are reported.B.picturatum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ntire dorsal sepal with a seta and lip with two auricles at base. Calanthe allizettei can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its relatives by its lip with three lamella and small midlobe.Eria lanig-era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ntire lip and yellowish green flowers.Key words:Bulbophyllum picturatum;Calanthe allizettei;Eria lanigera;Orchidaceae;New record;ChinaDuring our fieldwork in southern Yunnan from March to April2006,three new recorded Orchidaceae species from China were discovered and here reported.Bulbophyllum picturatum(Lodd.)Reichenb.f.in Walp.Ann.6:262.1861,Seidenf.in Dansk Bot.Arkiv. Bind.33.Nr.3.1979.———Cirrhopetalum picturatum Lodd. in Bot.Reg.Misc.49.1840.裂唇卷瓣兰(新拟) China.Yunnan(云南):Menglian(孟连),alt.1100 m,epiphytic on trunks in limestone areas forest,2006-03-13, X.H.Jin8087(PE).Epiphytic on trunk.Rhizome creeping,3mm in diam.Ro-ots fro m nodes with pseudobulbs.Pseudobulbs narrow conical,3 -5cm long, 1.5cm in diam.,2-3cm far away each other. Leaf one on each pseudobulbs,linear,25cm long,3cm wide. Umbellate inflorescences arising from base of pseudobulbs,15cm long,infertile sheathed bracts2-3,fertile bracts lanceolate,7 mm long,1.5mm wide,5-10-flowered.Ovary with pedicel1.6 cm long.Flowers yellow,purple dotted.Dorsal sepal concave, entire,tip with a7mm long seta,ovate,6mm long,6mm wide,densely purple teral sepals long lanceolate,3.5 cm long,0.6cm wide,acute,twisted,adnate at upper part about2cm,apart only at base and apex.Petals ovate,densely purple potted,dentate.Lip lingulate,movable,with two round-ed auricles at base,5mm long, 1.5mm wide,fleshy.Column yellow,3mm long,enlarged at base.Anther cap dentate in front,pale purple.Calanthe allizettei Gagnep.in Bull.Mus.Hist.Nat.Par-is,Ser.2,xxii.508.1950.Seidenf.in Opera Bot.141:177. 1992.长柄虾脊兰(新拟)China.Yunnan(云南):Malipo(麻栗坡),alt.1684 m,terrestrial in limestone areas forest,2006-04-10,X.H. Jin8139(PE).Terrestrial.Pseudobulb conical,1cm tall,1cm in diam. Leaves basal,2-4on each pseudobulb,full developed at anthe-sis,45cm long,formed the pseudo-stem about20cm long;peti-ole25cm long;blade lanceolate,20cm long,6cm wide,acu-minate.Inflorescence10cm long,3-10-flowered.Bracts trian-gular,acuminate,2-4mm long,1mm wide.Pedicel with ovary云南植物研究2007,29(2):169~170Acta Botanica Yunnanica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Received date:2006-06-13,Accepted date:2006-09-19作者简介:金效华(1975-)男,博士,主要从事兰科植物的分类研究。
贵州兰科植物新记录(Ⅱ)

贵 州 :兴 义 市 .洋 坪 , 石 山 阔 叶林 下 .海 拔 8 0 l 0 0 ~ 0米 ,1 9 3 2年 4月 2 日。 邓 朝 义 9 8 D5 1 7 1 9 l . 2年 5月 6 日,D 18 ,则 戎 1 9 5 9 5 10 3年 1 月 2 日 ,D 1 9 ,景 家 屯 .] 9 9 0 6 5 7 4 9 3年 1 2
维普资讯
3 4
贵
州
林
业
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
日本 、泰 国、老挝 、越 南 、印度 、不丹 、尼 泊尔 、盂 加拉 国亦 有分 布
羊 耳蒜属 长茎 羊耳 蒜 Ip r . A. Rc . ai I i s ih
Lp r i df0g ( I ) d. iai Tr i r B. I n 1 s—i l l i
月 1 日 ,D5 1 ( 0 1 AII 55 XI N)
分 布 :台 湾 、 广 东 、海 南 、广 西 、 四 J 西 南 部 . 云 南 、西 藏 东 南 部 ( 脱 ) j I 墨 。
尼泊 尔、不丹 、锡金 、印 度 、缅甸 、孟 加拉 国 、越南 、老挝 、柬埔 寨 、泰 国、马来 西业 、 印度 尼西亚 、菲律 宾 、太平 洋岛屿也有 分 布
脱 ) 。
收 璃 日期 :2 0— 0— 2 01 4 3
作 者 茼 舟 :邓 朝 义 ( 9 一 .男 .高 级工 程 师 ,1 8 毕 业 于 贵州 农 学 院林 学 系 .长 期M 事 兰科 苏 铁 科 、 植物 资 1舯 9 3年
掉 植 物 匹 系地 理 , 竹类 自然 保 护 区 的 研究 工 作 贵 州 省 自然科 学 基 盘 资 助 项 目
科 技
贵州兰科植物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贵州兰科植物资源,我们特开展本次调查。
您的参与对于我们收集数据、分析兰科植物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协助我们完成以下问卷。
所有信息仅用于研究目的,我们将严格保密。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性别:(1)男(2)女2. 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6岁以上3. 职业:(1)学生(2)教师(3)医生(4)公务员(5)企业员工(6)其他4. 是否了解贵州兰科植物:(1)非常了解(2)比较了解(3)一般了解(4)不太了解(5)完全不了解二、兰科植物认知1. 您认为兰科植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什么角色?(1)提供氧气(2)维持生物多样性(3)美化环境(4)其他2. 您是否知道兰科植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联?(1)药用价值(2)观赏价值(3)食用价值(4)其他3. 您是否了解兰科植物的保护现状?(1)了解(2)不太了解(3)完全不了解三、兰科植物资源调查1. 您是否在贵州地区发现过兰科植物?(1)是(2)否2. 如果您发现过兰科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1)发现的兰科植物种类:(2)发现地点:(3)发现时间:(4)生长环境:(5)数量:(6)是否有保护措施?3. 您认为贵州兰科植物资源丰富吗?(1)非常丰富(2)比较丰富(3)一般(4)不太丰富(5)非常不丰富四、兰科植物保护意识1. 您认为兰科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如何?(1)非常重要(2)比较重要(3)一般(4)不太重要(5)非常不重要2. 您是否愿意为兰科植物保护做出贡献?(1)愿意(2)不愿意(3)视情况而定3.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兰科植物保护?(1)加强立法保护(2)加大宣传力度(3)加强科学研究(4)加强野外巡护(5)其他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我们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为贵州兰科植物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贵州兰科植物增补

se ) en .
G) rr o oor ̄ h a d 一 z.nB i. o C n a 1 5 ( ) 4 3 f .1 97.  ̄ e apgnr mcaH n . z i eh P t ew l . 6 B : 7 . g .13 h Ma b i T P :C ia u nd n K a g n ) isa Me1 Y E hn .G a g o g( w n t g ,Yu hn. l u .R.E 2 ( o to .WU, 0 e ) .78 h l ) e oi nten . s C ia. i 1u( 州 ) nog( 龙 ) oio( 脚 ) h 20m,ersi ,i o— hn Guz0 贵 l :A l n 安 ,Pj 坡 a .a 10 Ir ta nfr erl
摘 要 对 贵 州 兰科植 物 区系 新 资料 进 行 了 报 道 括 :1 新 种 f 仁 开唇 兰 ) 1 新记 录属 ( 叶 兰 包 个 兴 个 无 属) 1 和 5个新 记录 种 。 关键 词 兰科 ;兴仁 J 唇 兰 :新 种 ;新记 录 :贵 州 ;中 国 干
近年来 , 我们 在承担 和实施香 港 嘉道 理农 场 暨植 物 园资 助的 “ 滇黔 桂石 灰 岩地 区原 生 兰科 植 物 多样 性 和 贸 易 调 查 ” 目中 .对 贵 州 省 西 南 地 区 的 兰 科 植 物 进 行 了野 外 调 查 项 和适量 的采集 , 结合 事 内鉴定 和参考 文献 , 我们 发 现 厂 个新 种和 一些 贵州 兰科植 物 区 一 系 分 布 新 记 录 ,现 报 道 如 下 :
s c e , An e tc l sxigrn n i pe i s o co hi n e e ss u Z. H ie Ts tX
贵州铠兰属(兰科)一新种——梵净山铠兰

贵州铠兰属(兰科)一新种——梵净山铠兰
熊源新;罗应春;上官法智;王辉
【期刊名称】《植物分类学报》
【年(卷),期】2007(045)006
【摘要】描述了在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种--梵净山铠兰Corybas fanjingshanensis Y. X. Xiong, 并绘了线描图.该新种与大理铠兰C. taliensis Tang & Wang相近, 区别点在于: 本新种花单朵顶生, 淡红色, 具深红色条纹, 有较短的苞片与侧萼片, 唇瓣的唇盘上无褶片.报道了该种的采集过程、生境以及该种在梵净山居群的大小和保护状况, 并简单介绍了铠兰属Corybas在世界的分布情况.
【总页数】5页(P808-812)
【作者】熊源新;罗应春;上官法智;王辉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贵
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
【相关文献】
1.中国兰科石豆兰属一新种 [J], 郎楷永;罗敦
2.中国兰科杓兰属一新种及一新变种 [J], 陈心启;刘仲健
3.滇东南兰科无柱兰属一新种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J], 陈文红;税玉民;郎楷永
4.豫西地区兰科(杜鹃兰属、石斛属、绶草属、兰属)野生花卉资源种类记述 [J], 马安民
5.豫西地区兰科(杜鹃兰属、石斛属、绶草属、兰属)野生花卉资源种类记述 [J], 马安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调查

贵州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调查徐文芬;黄敏;何顺志【摘要】为了摸清贵州兰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情况,采取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兰科药用植物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现有兰科药用植物资源156种1变种3变型,其中药用新资源58种,特有药用植物3种.结论:贵州兰科药用植物种类丰富,部分种的分布区域狭窄,应在科学保护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The open field survey, specimens collection, specimens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were conducted to confirm medicinal species and thei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medicinal plants of Orchidaceae in Guizho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56 spcies, 1 variation and 3 variants of the medical plants of Orchidaceae in Guizhou wer found. Among them, 58 species were new medicinal resources and 3 species were endemic medicinal plants of Orchidaceae in Guizhou. Conclusion: The species of the medical plants of Orchidaceae in Guizhou are abundant, but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ome species is in narrow areas.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m should be processed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protecting the medical plants of Orchidaceae.【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8【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兰科;药用新资源;特有药用植物;调查;贵州【作者】徐文芬;黄敏;何顺志【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州省中药生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州省中药生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州省中药生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最高2 900m,南部最低河谷仅137m),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贵州兰科植物新分布记录(Ⅲ)

关键 词 : 贵州 ;兰科 ; 新纪 录 中图分类号 : S 6 8 2 . 3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7 0 5 ( 2 0 1 3 ) 0 4 - 0 0 5 8 - 0 2
该种 由于 药用 价值 而被 采集 , 资 源极 为稀 少 , 处 于
b i a u r i t a( L i n d 1 . ) K u n t z e ) , 条 叶 舌唇 兰 ( P l a t a n t h e r a l e p t o c a u l o n
( H o o k . f) S o o ) , 文 山兜 兰( P a p h i o p e d i l u m w e n s h a n e n s e Z . J . L i u
室) 。
凭证 标 本 : 贵州 : 桐梓 , 柏枝山, 山坡 竹 林 下 , 海 拔 1 5 0 0~ 2 0 0 0 m, 2 0 0 6年 6月 8日, 邓 朝义 , 黄勇 D 5 1 7 0 ( X I N, 贵州 省黔 西南 州林 业科 学研 究所 植 物标 本室 ) 。 分布 : 四川西 南 部 、 云 南 西 北部 、 西藏 东 南 部 及 南
4 舌唇兰属 P l a t a n t h e r a L . C . R i c h .
4 . 1 条 叶 舌唇 兰 P l a t a n t h e r a l e p t o c a u l o n ( H o o k . f . )
3 6 8 . 1 8 8 8 , e t i n J . B o t . ( Mo r o t )8 : 2 6 5 . 1 8 9 4 ; 中 国高 等 植 物 图鉴 5 : 6 0 8 . 图8 0 4 6 . 1 9 7 6 , p r o p a r t e ; 中 国植 物 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89: :;<3+= >?6<+6> :@ /0+A3:0 ,;6 B;6,B6= ,-= +CC0>B;,B6= D <9’53#$93 ,&%/0(&’"#%# *D ’D &36- E 4 D &D &36- +> =6><;+F6= ,> -69 B: ><+6-<6 D GB +> ;6C,B6= B: < = 3>>’"4%2&+3$3( HD H:-)I,J+-:,@;:K 93+<3 +B =+@@6;> F1 3,L+-2 , <1C+-=;+< ?>60=:F0CF 0? B: $" M $N <K C:-2 ,-= , >K::B3 <,CC0> :- B36 K+=.C:F6 :@ B36 B+? D O-:B36; >?6<+6> +> :&+(>0%3 #%35’"#%# P:C@6 6Q H:9-+6, 93+<3 +> ;6?:;B6= @;:K &3+-, @:; B36 @+;>B B+K6 D 4)5 6%*"’ <9’53#$93 ,&%/0(&’"#%# , :&+(>0%3 #%35’"#%# ,-69 >?6<+6>,-69 ;6<:;=,/0+A3:0, &3+-, D
I期
陈谦海等:贵州兰科新资料
A@J
图 ! ",#$ 贵州杜鹃兰 !" 带花植株;#,唇瓣。%,&$ 线叶美冠兰 $,带花植株;%,唇瓣。 (蔡淑琴绘) ’() $ ! $ ",#$ !"#$%&’"% ()*+,-)#.&*& &" ’" $()* + , " $" $()* " !,-./0)12*3 4.5*6;#,.24" %,&$ /)0-1,*% &*%$#.&*& 7/.-) )8 %/0*2)" $,-./0)12*3 4.5*6;%,.24 " %150* 9: , " &" $52 -1/; %" <" =2> ?@A( !,#)5*B <" C" D>5* + E" $()* FAGH( $, %) "
摘要 报道了贵州兰科 R 个种。贵州杜鹃兰 <9’53#$93 ,&%/0(&’"#%# *D ’D &36- E 4D &D &36- 系一新种, 与
杜鹃兰 < = 3>>’"4%2&+3$3(HD H:-)I,J+-: 相近, 区别点在于本新种具长达 $" M $N <K 的圆筒状假鳞茎和在 唇瓣中裂片上有 $ 枚平滑的胼胝体。另一个种为线叶美冠兰 :&+(>0%3 #%35’"#%# P:C@6 6Q H:9-+6, 首次报道 也产于中国。 关键词 贵州杜鹃兰;线叶美冠兰;新种;新纪录;贵州;中国
植物分类学报
(%) :RT% M RTT(R""%) N$
O<B, U31B:B,Q:-:K+<, 4+-+<,
贵州兰科新资料
陈谦海
(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贵阳 !!"""#)
!
陈心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
!""#$#%&’ $% $() %*+(#" ,-%*. %, /0#1(%0,2(#&.
&’() *+,-.’,+
( !"#$%$&$’ () *%(+(,- ,.&%/0(& 1234’5- () 62%’"2’# ,/0+1,-2 !!"""#,&3+-,)
&’() 4+-2.&3+
( 738(93$(9- () 6-#$’53$%2 3"4 :;(+&$%("39- *($3"- ,!"#$%$&$’ () *($3"- ,$0’ <0%"’#’ 1234’5- () 62%’"2’# ,56+7+-2 $"""#%,&3+-,)
在编写 《贵州植物志》 兰科的过程中, 发现一种杜鹃兰属 <9’53#$93 植物和一种美冠兰 属 :&+(>0%3 植物在 《中国植物志》 第十八卷中未见记录。经反复查考, 确定该杜鹃兰系一 新种, 而美冠兰属植物则为中国新记录种。杜鹃兰属仅含 R 种, 即杜鹃兰 < = 3>>’"4%2&+3$3 (HD H:-)I,J+-: 与斑叶杜鹃兰 < = &",&%2&+3$3( S+-6B)S+-6B。前者为东亚广布种, 向南可 达越南与泰国, 向西南分布到印度东北部和尼泊尔; 后者则仅见于中国与日本。但它们的 假鳞茎都是球形或卵球形, 长度在 $ D ! M % <K 之间, 而本种假鳞茎为圆筒形, 长达 $" M $N 这是相当罕见的。此外唇瓣的结构也有明显差别, 无疑是一个新种。该美冠兰则接 <K, 近于泰国的 :&+(>0%3 #%35’"#%# P:C@6 6Q H:9-+6, 仅唇瓣上的毛被较长而密而略有不同。此 国产植物的标本采自贵州南部的惠水, 而该地区也有广布种向南可达越南与泰国北部, 故 在标本不多的情况下, 暂定为该种是比较恰当的。下面分别予以叙述。
R""R."#.R! 收稿, R""%."%.$# 收修改稿。
MJG
植
物
分
类
学
报
G" 卷
! ! 贵州杜鹃兰
新种
图 ":#,$
"#$%&’(#& )*+,-.*$/’+’ %! &! ’()* + , ! ’! ’()*,-. ! */0 ! ,123 ! ":#,$ ,.)42)- */05 ! " #$$%&’()*+#,#%(6! 6/*)7582*/ .9/:2;5,5 <=5 >2??)9@ .-)=>/A=BA2- 4CB2*D >9242- "E F "G 4; B/*32- " ! H F " ! I 4; 2* >25;! ,B/A/ 2*@)9;)>2/ B5A)BB2 .9/.) 4)*@9=; 45BB/ =*/ 459*/-/ 2*-@9=4@/ ! &)9A5 @)99)-@92-,JE F KE 4; 5B@5,9(2L/;5@) 4CB2*>924/,4294 ! H 4; B/*3/,M ! I F G ;; 2* >25;! N-)=>/A=BA=- )B/*35@=- -=A4CB2*>924=-,"E F "G 4; B/*3=-," ! H F " ! I 4; 2* >25;! ,G F ID */>=-,0532*2- 9);5*)*@2A=- 2* ?2A95- B54)95*@2A=- ! 1/B25 @)9;2*5B25 " F M,2* -244/ 4(59@54)5,/AD B/*3/D)BB2.@245 0)B 5*3=-@) )BB2.@24/DB5*4)/B5@5,"O F H" 4; B/*35,H ! I F P 4; B5@5,5.24) B/*3) 54=;2*5@5,A5-2 4=*)5@5,2* .)@2/B/- J F O 4; B/*3/- 5*3=-@5@5 ! ,45.=- ) */>/ .9/.) 5.24); .-)=D >/A=BA2 /92=*>=-,=-<=) 5> IG 4; 5B@=-,3B5A)9,954);/ "O 4; B/*3/, ME F MOD?B/9/;A954@)5) .)9D -2-@)*@)-,B2*)592DB5*4)/B5@5),"E F "I ;; B/*35)," F M ;; B5@5);.)>24)BB=- 4=; /0592/ K F "E ;; B/*3=-;?B/9)- .B)9=;<=) -)4=*>2,.B=- ;2*=-0) .)*>=B2,;/>24) .5@=B2,5*3=-@) 45;.5*=B5@2, ) ;-).5B5 /AB5*4)/B5@5,2*?95 ;)>2=; 5*3=-@5@5, ?=B02(? M ! O F H 4; B/*35,-=.)9*) H F I ;; B5@5, 5.24) 54=@5 0)B 54=;2*5@5;-).5B5 B5@)95B25 .5=B/ /AB2<=5;.)@5B5 /AB5*4)/B5@5 0)B 5*3=-@) B5*4)/B5D @5,2*?95 ;)>2=; 5*3=-@5@5,M ! I F M ! O 4; B/*35,-=.)9*) M F H ! I ;; B5@5,5.24) 54=;2*5@5;B5D A)BB=; .)@5B2- 5)<=2B/*3=;,/A/05@/DB2*)59),-=.)9*) >2B5@5@=; )@ @92B/A=;,B/A2- B5@)95B2A=- -=AD B2*)592A=-,G F I ;; B/*32-," F " ! I ;; B5@2-,B/A/ 2*@)9;)>2/ /A/05@/,;5932*) .B=- ;2*=-0) =*D >=B5@/,J F O ;; B/*3/,H F I ;; B5@/,.9/.) 4)*@9=; 45BB/ =*/ 459*/-/ B)02 /9*5@/;4/B=;*5 M ! I F M ! O 4; B/*35,5.24) .5=B/ >2B5@5@5 ! 1B ! 752 ! (贵州) :’)()*3 (册亨) ,5B@ ! "HME ;,?/9)-@ ;5932*, "-+/& 0 1*+,-.* "POMDEIDH",6! Q ! R2=(刘大济)GJM( (/B/@C.),()9) >)-23*5@)>,&S#,) ! 地生草本, 高 JE F KE 4;; 根状茎长约 H 4;, 直径 M ! I F G ;;。假鳞茎伸长, 近圆柱状, 长 "E F "G 4;, 直径 " ! H F " ! I 4;, 有 G F I 节, 有撕裂成纤维的残存鞘。叶 " F M 枚, 生于假 鳞茎顶端, 纸质, 长圆状椭圆形或狭椭圆状披针形, 长 "O F H" 4;, 宽 H ! I F P 4;, 先端长渐 尖, 基部楔形并收狭成叶柄; 叶柄长 J F O 4;。花葶从假鳞茎近顶端的节上发出, 长达 IG 无毛; 总状花序长 "O 4;, 具 ME F MO 朵花; 花苞片宿存, 线状披针形, 长 "E F "I ;;, 宽 4;, 花梗连子房长 K F "E ;;; 花通常偏向花序一侧, 多少下垂, 不完全开放, 狭钟形, " F M ;;; 黄色 (? ) ; 萼片倒披针形, 中部以下收狭, 长 M ! O F H 4;, 上部宽 H F I ;;, 先端急尖或渐尖; 侧萼片稍斜歪; 花瓣倒披针形或狭披针形, 中部以下收狭, 长 M ! I F M ! O 4;, 上部宽 M F H ! I 先端渐尖; 唇瓣与花瓣等长, 线形, 上部扩大并 H 裂; 侧裂片近线状, 长 G F I ;;, 宽 ;;, 中裂片倒卵形, 边缘多少波状, 长 J F O ;;, 宽 H F I ;;, 靠近中央具 " 枚平滑 " F " ! I ;;; 的胼胝体; 蕊柱长 M ! I F M ! O 4;, 先端略扩大。花期 I 月。 本种近缘于杜鹃兰 ! " #$$%&’()*+#,#(6! 6/*)7582*/, 区别点在于本种假鳞茎近圆柱 状, 长 "E F "G 4;, 直径 " ! H F " ! I 4;; 唇瓣中裂片靠近中央具 " 枚平滑的胼胝体。 2 ! 线叶美冠兰 新拟 图 ":’,6 3*4.5-+& ’+&%$/’+’ T/B?) ): 6/U*2) 2* V)U $=BB ! HOE ! "PMI; S=2BB ! + S53*). ! 2* R)4/;@),1B ! SW* ! X*>/D’(2*W J:GEH ! "PHH;,)2>)*? ! 2* Y.)95 $/@ ! KM:GE,?23 ! MG ! "P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