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
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1.掌握比的概念;2.熟练掌握比的表示方法;3.熟悉生活中常用的比较大小的方法;4.学会通过图表解读比例关系。
二、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2.比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生活中比的大小关系的运用;2.图表解读比例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存在哪些比。
例如,通过展示挂钟的图片,问学生长针和短针的长度比例是多少,这是哪一种比。
2. 概念讲解(15分钟)•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有共同性质的数的比较。
•比的表示方法:冒号表示法和百分号表示法。
例如,m:n和m/n都可以表示比。
•比的大小:可以用除法比大小,也可以通过交叉相乘法比大小。
3. 比的运用(3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了解到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货比三家:超市中不同品牌的相同商品之间,根据价格比较选择更优惠的品牌。
•人口比较: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比较,了解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情况等。
•身高体重比例:根据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判断体重是否偏轻或偏重。
4. 图表解读比例关系(30分钟)通过展示某一个图表,例如用柱状图表示读书时间和娱乐时间的比例,让学生通过对图表的解读,了解比例关系的应用。
5. 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五、作业假如你现在在一条街上,左右两边分别有三家商店,你想买东西,但是左右两边的价格不一定相同。
你会怎样选择?(用比的方式回答)六、教学反思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学生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的演绎,与自身生活联系紧密,进一步理解比的概念和运用,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
教学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更加开心和愉悦的接受了知识。
同时,教学中所加入的游戏环节,降低课程的严肃性,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自然,提高了兴趣的激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学生评估的加强。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在授课《生活中的比》这一课时,我选择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本节课主要围绕比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一、教学内容1. 认识比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应用:介绍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比较物体的大小、速度、长度等。
3. 比的计算: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包括求比值、化简比、求比的前项和后项等。
4. 比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即比值越大,比就越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会正确计算比,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进行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的计算方法,比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比较篮球运动员身高和体重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
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回答问题:“比是什么?”3. 比的应用: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运用比进行解答。
4. 比的计算: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比的计算。
5. 比的大小比较: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计算:求比值、化简比、求比的前项和后项。
3. 比的大小比较:比值越大,比就越大。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小明身高1.5米,小红身高1.2米,求他们的身高比,并化简比。
答案:小明和小红的身高比为15:12,化简后为5:4。
2. 题目: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60公里/小时,另一辆汽车的速度为80公里/小时,求它们的速度比,并化简比。
《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生活中的比》这一教案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主要包括比的含义、比的应用以及生活中的比。
我将会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求出比的比值,并能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含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难点是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准备了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苹果和橙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图片的比较,我会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3. 求比值:我会给学生一些实例,如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让学生求出它的速度比。
4. 练习求比值: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求出比值。
5. 生活中的比: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人的身高比,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求比值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
生活中的比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家人的身高比是1:2:3,请问如果爸爸的身高是175厘米,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答案:妈妈的身高是350厘米。
2. 题目: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它的速度比是多少?答案:速度比是60: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求比值的练习中,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辅导。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比可以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2.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两个数相乘或相除,比值不变;比的倒数;比的大小比较。
3. 比的应用:速度问题、浓度问题、比例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比的应用,尤其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意义、基本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活动设计: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比》2. 内容: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应用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比的意义、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提高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
3. 拓展题:研究比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应用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导入、活动设计和巩固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1 生活中的比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与除法的关系,能够化简比,并能用比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掌握比的化简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用比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比的情况,如衣服的尺寸、食物的比例等。
2. 讲解比的含义:用PPT展示比的定义,解释比的意义,并用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3. 讲解比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如2:3可以表示为2÷3。
4. 讲解比的化简:用PPT展示比的化简方法,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5. 讲解求比值的方法:用PPT展示求比值的方法,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衣服的尺寸、食物的比例等。
六、板书设计比的含义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化简求比值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一桶水有3升,倒出2升,还剩多少升?(2) 一块巧克力有200克,吃掉150克,还剩多少克?(1) 8:12(2) 15:20(1) 4:5(2) 6: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生活中的比,如比例尺、速度与时间的比等,并尝试用比表示出来。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比的含义和比与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
比的化简和求比值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这两个部分涉及到了具体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作业设计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对于比的含义,我会在课堂上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生活中的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2. 比的计算:掌握比的计算方法,包括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中的未知数等。
3. 比的应用:能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比较物体的大小、速度、价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比的应用,尤其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理解比的意义。
3. 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运用。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
2. 关键点:比的定义、比值、化简比、比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比值、化简比、求比中的未知数。
2. 提高题: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检查学生对比的理解和运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学生参与度: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比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例”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地写出比,求比值,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地写出比,求比值,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地写出比,求比值,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教学难点:理解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比的概念;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衣服的尺寸、赛车的速度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实例中存在的比例关系。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总结比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本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比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求比值的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例。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比赛成绩的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引入“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比,如身高、体重、物价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比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求比值的练习,如给定两个数,求它们的比值。
引导学生发现求比值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购物时,如何比较商品的价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比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比赛、评价等。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6.1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1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进行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关系。
2.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大小不变,当且仅当比的两个数成比例。
3. 比的运算:比的倒数、比的大小比较、比的乘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
2. 教学难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的运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知识。
3.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的意义、基本性质、运算。
2. 例题展示:通过典型例题,展示比的应用和解题思路。
3. 知识结构图:以图示的形式展示比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巩固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综合练习: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总结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方法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情况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比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生活中的比》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较大的兴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比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比的性质,如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倒数等;
3.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进行问题解决。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抽象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数学表达,提升数学抽象能力。
2.逻辑推理:在学习比的性质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3.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讲解比的概念和性质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意义,帮助他们理解比的性质。通过对比的计算和实际应用进行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4.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长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并比较两段绳子的长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章节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对比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小数等数学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小数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的含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2.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素材(如图片、实际问题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一家餐厅的炒菜和凉菜的比是3:2,如果一天卖出炒菜12盘,凉菜多少盘?”引导学生思考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比的运用。
5.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有关比的应用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含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教案:生活中的比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生活中的比。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比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比值,同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的含义和比值的意义。
2. 学会计算比值,并能运用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大家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含义和比值的计算,难点是理解比的概念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以及一些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大家展示一些图片,比如水果、食物等,让大家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比较关系。
比如,苹果和香蕉的数量比较,大家可以说出苹果比香蕉多两个。
2. 讲解比的含义:接着,我会向大家解释比的概念。
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数学运算,它由两个数和一个比号组成。
比如,苹果比香蕉多两个,可以写成苹果:香蕉 = 2:1。
3. 计算比值:然后,我会教大家如何计算比值。
比值就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
比如,苹果比香蕉多两个,我们可以计算出比值为2/1=2。
4. 解决实际问题:5.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大家自己动手计算比值,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比的含义:比 = 前项÷ 后项比值的意义:比值 = 前项÷ 后项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苹果:香蕉 = 4:2橘子:葡萄 = 6:3答案:苹果:香蕉 = 4/2 = 2橘子:葡萄 = 6/3 = 2如果有一堆苹果和香蕉,苹果有12个,香蕉有6个,那么苹果和香蕉的比值是多少?答案:苹果:香蕉 = 12:6 = 2/1 = 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果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我请教。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求出比的值,并能够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求出比的值以及如何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比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比的求法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求出比的值。
2.培养学生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求出比的值,并能够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比的求法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操作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的求法和应用。
4.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引入比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引出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比是由两个数通过除法运算得到的。
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比的运算练习,如求出给定两个数的比值。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1生活中的比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1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一、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及大小比较方法。
2.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比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学板书及相关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首先,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比较概念。
例1:小明家有5个苹果,小红家有9个苹果,小红家比小明家多几个苹果?例2:小明家有20个糖果,小红家有15个糖果,小明家比小红家多几个糖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相比较的两个数必须是同一种物品”,并让学生总结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 比的大小比较方法在学习了比的概念后,教师通过举例子进行比较大小的讲解。
例1:小美家有3升水,小丽家有6升水,那么小丽家的水比小美家多几倍?解答:小丽家共有6/3=2倍小美家的水量。
例2:小明跑100米用了10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2秒,那么小明比小红跑得快几倍?解答:小明比小红跑得快1.2倍。
通过以上例子,让学生对比较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把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大小。
3. 日常生活中的比在日常生活中,比的概念非常常见。
例如,我们在购买物品时通常会比较价格,选择更划算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比,并以大家熟悉的优惠活动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例:某商店正在举行五折优惠活动,小明想要买一件原价100元的衣服,请问小明现在需要付多少钱?解答:折扣后的价格是100*0.5=50元,小明需要付50元。
4. 学以致用在五花八门的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迅速用比的概念来解决问题吗?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1. 活动:语文课堂采访小明的语文成绩是78分,小红的语文成绩是91分,小明的语文成绩比小红低几分?2. 问题:更便宜的价钱小明想要买一个球,商店A的价格是100元,商店B的价格是60元,请问商店B的价格比商店A的价格低几分之几?5. 知识总结在学习完成后,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引导学生发现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掌握比的运算方法。
本节内容既是对比的概念和运算的巩固,也是为后续比例和比例尺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2.让学生掌握比的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2.难点:让学生掌握比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例子,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应用。
2.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比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讲解比的概念和应用。
2.准备比的运算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key points。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如烹饪中调配食材的比例,引出比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烹饪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调配食材呢?引导学生发现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运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学会如何进行比的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答。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比》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比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的概念可能有所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深入理解比的实际意义和运用。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需要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比的存在,并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自己对比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比的存在,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求比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生活例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比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美食、衣物、交通工具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中存在比的关系。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找出这些比的关系。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烹饪等,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中的比的关系,并让学生尝试用比的形式来表示这些关系。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比来解决。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生活中的比(教案)
适用对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含义和比值的概念;
2.掌握比的大小和运算;
3.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巩固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
1.比的含义和比值的概念;
2.比的大小和运算;
3.生活中的比的应用。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知
1.通过多张图片展示不同物品的大小,引出“比”的概念;
2.以具体实例讲解比的定义和比值的概念;
3.鼓励学生动手画比的图形,加深理解。
第二步:理解比的大小和运算
1.给出若干比的例子,引导学生计算比的值;
2.在计算中强调同量纲的重要性;
3.通过比的大小进行分类和排序的练习,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第三步:掌握生活中比的应用
1.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比的应用;
2.指导学生分析应用场景,运用比的概念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搜索并分享自己身边的比的例子,加深理解和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比的大小和运算;
2.生活中的比的应用;
3.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教学,期待学生能够:
1.理解比的含义和比值的概念;
2.掌握比的大小和运算;
3.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巩固比的应用。
《生活中的比》教案优秀8篇
《生活中的比》教案优秀8篇《生活中的比》教案篇一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水果价格”三个情境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比,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
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价格”等情境,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有以下几点思考:1.精选典型情境,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情境,每个情境都是同时出现两组、三组或四组相对应的量进行研究,最后对比的结果进行比较。
考虑到过多的情节不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对问题作深入有效的研究和讨论,因此,我选取了“比较速度”“图形放大”两个情境,一个是生活情境,一个是数学情境(在数学中使用比和比例式最多的就是几何);一个是不同类量的比较,另一个是同类量的比较。
每个情境只研究一组相对应的量的变化规律,这样处理更能凸显比的意义和引入比的必要性。
其他素材和任务可以在后面的课时完成。
六年级数学上册 生活中的比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写出比并求比值。
2. 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写出比并求比值。
2. 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写出比并求比值。
2. 将比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展示比的例子和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比的写法和求比值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比,如糖和水的比例,水果和蔬菜的比例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比的含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
2.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比的写法,如3:2,表示3除以2。
3. 教师讲解求比值的方法,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如3:2的比值为1.5。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写出比的写法和求比值的过程。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做蛋糕时,糖和面粉的比例是多少?2. 引导学生运用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比的概念、比的写法和求比值的方法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表现,是否能正确运用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在做蛋糕的课堂活动中,学生需要按照给定的比例(如3:2)称量糖和面粉。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2. 比的计算:比的化简,求比值,比的应用。
3. 比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比的等价性质,比的传递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比的应用。
2. 难点:比的化简,求比值,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比的应用。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生活中的比》2. 板书内容: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比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比的化简,求比值。
2. 提高题:比的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比的性质,比的等价性质,比的传递性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顺利,板书设计是否合理。
3.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生的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学生的作业是否完成。
4. 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公正,对学生的激励是否到位,对学生的指导是否有效。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比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
奥数网: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巩固求比值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
2、沟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综合应用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
3、在实际的生活情境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1/ 5
教学难点:沟通比与分数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再现知识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比?学生举例说明。
(2)猜猜老师的身高与体重,并求出比值。
(3)课件出示:我国小学生体重(kg)与身高(cm)的比值正常值为0.180.25。
请你算一算自己身高与体重的比值,看看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吗?如果不符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比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已学过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复习的愿望,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猜老师、自己的身高与体重的情境,然后利用所得数据写出
---------------------------------------------------------------范文最新推荐------------------------------------------------------ 体重与身高的比并求出比值,并借助课件向学生渗透健康观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归纳整理,实施创造
课件出示:电饭煲煮饭的情境:谁是父母的小帮手?
用电饭煲煮饭,如果水与米的比为3:2,那么1.2千克大米应加多少千克水比较合适?(至少用两种方法解答。
)
1、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由解答。
2、分组交流,总结各自的方法。
3、全班集体订正,沟通比与分数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是借助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解答,沟通分数和比的内在联系,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发散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3/ 5
三、解决问题,整体提高
你会算吗?
(1)小明的爸爸想给快成熟的柑桔打药水,农药说明书是这样写的:此药配制时,请将药与水按1:100的浓度配制。
根据需要,他要配制这种药水4040千克,请你帮忙算一算,需要买药粉多少千克?
(2)为了保持校园整洁,学校政教处决定把840平方米的校园按面积划分给各班,其具体分配如下:三、四、五、六各年级所负责面积比为:1:2:3:4。
你知道各班环境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1、学生独立解答以上各题,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然后小组内交流。
2、全班集体汇报交流,提出不同的解法,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因此我选取了两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让学生解决,使学生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
---------------------------------------------------------------范文最新推荐------------------------------------------------------ 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性。
四、图片欣赏,知识拓展
利用课件播放一组有关黄金分割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黄金分割,体验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感受到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教学反思: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在此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真正把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