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A与PHA在猪染色体制备中的比较
NCOA1基因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论文设计

NCOA1基因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相关性分析***(2012届动物科学专业*班)摘要:本实验对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COA1)基因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NCOA1 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在猪育种工作中的作用。
本实验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NCOA1 基因3个位点与豫南黑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NCOA1基因 3个位点分别为G/A、T/C和T/C突变,有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优势基因分别为A、C、E。
3个位点各基因型上大约克夏与豫南黑猪和杜洛克均差异显著,豫南黑猪、杜洛克和大约克夏各个基因型之间在繁殖性状上整体差异显著,其繁殖性状都呈现BB>AB>AA,CC>CD>DD,EE>EF>FF。
结论:NCOA1基因3 个SNP位点有不同程度变异,具有一定的选择潜力. NCOA1对母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显著,有望将其作为猪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开展标记辅助选择,提高产仔数。
关键词: NCOA1基因;多态性;繁殖性状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olymorphism of NCOA1 Gene of Swine and Reproductive Traits* *-*(Class * of Animal Science, Graduated in 2012)Abstract: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use of NCOA1 gene being molecular marker in the breeding of pig ,this experiment studied the polymorphism of nuclear receptor and auxiliary activating protein1 (NCOA1) gene of swi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eproductive traits.This experiment applied PCR-RFLP to analys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3 sitel in NCOA1 gene and reproductive traits of Yunan Black pig 、Duroc 、Large whit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NCOA1 gene 3 sites were G/A, T/C and T/C mutation , 2 allele ,3 genotype and the dominant gene were A、C、E. 3 site genotypes on large white and Yunan black pig and Duroc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Yunan Black pig 、Duroc and Large whit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reproductive traits among each genotype,and the reproductive traits are presented BB>AB>AA,CC>CD>DD,EE>EF>FF. Conclusion: The 3 SNP site in NCOA1 gene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variation and certain Selection potential.Genetic effect of sow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reproductive traits, was expected to be a candidate gene for pig reproductive traits in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improve the litter size.Key words:NCOA1 gene; Polymorphism; Reproductive traits繁殖性能作为评价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繁殖性能的高低可直接关系到育肥猪的数量多少和猪肉供给量的多少。
中药替代PHA体内注射获取大量鱼类肾细胞...

中药替代PHA体内注射获取大量鱼类肾细胞...
容寿柏;陈胜华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
【年(卷),期】1991(000)006
【摘要】报道以党参、当归和黄芪煎汁液替代PHA体内注射,促使鱼类肾淋巴细胞转化、分裂、增殖,以获取大量中期分裂相,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作者对三批30条胡子鲶的实验结果表明:党参、当归和黄芪煎汁液体内注射同样具有刺激肾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
【总页数】2页(P6-7)
【作者】容寿柏;陈胜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403
【相关文献】
1.中药注射液体外肾细胞毒性评价的方法学探讨 [J], 阮浩澜;陈琪;黎旸;孙清萍;陈素珍
2.快速获得大量鱼类肾细胞中期分裂相的PHA体内注射法 [J], 林义浩
3.中药汤剂口服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血清及玻璃体液IL-6、VEGF表达的影响 [J], 曾志成;彭俊;李文杰;李建超;罗莎;周亚莎;彭清华
4.中药合生素替代金霉素对肉鸡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J], 张敏;苗晓微
5.2017版医保目录正式出台大量中药注射剂使用受限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HA对小鼠淋巴细胞的遗传学效应

PHA对小鼠淋巴细胞的遗传学效应赵跃华;卓晓光【期刊名称】《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年(卷),期】1992(000)001【摘要】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具有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动物和人的末梢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还极不稳定。
目前对小型哺乳动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多半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
我们采用小鼠活体注射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同时研究了PHA对活体小鼠淋巴细胞的遗传毒理学效应。
在取材上既取骨髓,也取血淋巴细胞,并将血、骨髓观察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
材料和方法1.材料实验动物选用“上生白”小鼠(由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动物室提供)。
体重20克左右,均为雄性。
试剂为植物血凝素(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和【总页数】3页(P11-13)【作者】赵跃华;卓晓光【作者单位】[1]皖南医学院;[2]皖南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相关文献】1.长期冻存对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肺细胞株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J], 孔亚慧;张锡然;曹祥荣;薛建丽2.脉冲电磁场对家猪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J], 邹方东;徐柳;王子淑;王喜忠3.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苷草酸铵对PHA激活小鼠淋巴细胞的影响 [J], 姜国枢;张彤4.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甘草酸铵对PHA激活小鼠淋巴细胞的影响 [J], 姜国枢;张彤5.接触低浓度甲苯、二甲苯及其混合物对人体血液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J], 王颖;常继增;顾祖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与观察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实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染色体组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标本制备。
2、初步掌握人类染色体G-带的显示方法及人类染色体G-带在染色体识别中的意义。
3、熟悉人类染色体的镜下检查和核型分析方法。
初步掌握人类染色体G带的特征及其识别。
二、实验原理所谓外周血培养即是将外周血接种在适当的培培养物中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素,使纺锤体微管解聚,这样细胞停留在中期,可以获得大量的分裂细胞。
用低渗盐溶液(一般是0.075mol/L的KCl)处理,使其中的红细胞及分裂相细胞膜和一部分细胞质除去,最后以气干法制片,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养基中进行培养。
人类外周血细胞本来是终末分化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但经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或ConA等药物刺激后,转变成可分裂的转化细胞。
染色体显带是将染色体标本经过一定程序处理,并用特定染料染色,使染色体沿其长轴显现明暗或深浅相间的横行带纹――染色体带,这种技术,称为染色体显带技术。
通过显带,人们可以准确地识别每一条染色体及染色体上的各个区段,并可发现染色体上较细微的结构变化。
在所有的显带技术中,G显带(G banding)是最常见的显带技术,它是将染色体标本用碱、胰蛋白酶或其它盐溶液处理后,再用Giemsa染液染色,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深浅相间的带纹,称G带(G band)。
G显带方法简便,带纹清晰,染色体标本可以长期保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染色体病的诊断和研究。
正常人类染色体的数目为46条(23对),1960年的Denver会议和1963年的London会议制定了统一的人类染色体命名体制:按照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和着丝粒指数,将常染色体(22对)按大小用阿拉伯数字标记,顺次排列为1~22号,性染色体用X和Y标记;并按染色体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把人类染色体分为七个组,用大写字母A~G表示。
染色体经显带处理后,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其特定的带纹特征(见下表)。
人染色体观察

人染色体观察一、 实验原理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物的研究对象,分析染色体行为对于认识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畸变等都有得要的意义。
所谓外周血培养即是将外周血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人类外周血细胞本来是终末分化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但经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或ConA等药物刺激后,转变成可分裂的转化细胞。
向培养物中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素,使纺锤体微管解聚,这样细胞停留在中期,可以获得大量的分裂细胞。
用低渗盐溶液(一般是0.075mol/L的KCl)处理,使其中的红细胞及分裂相细胞膜和一部分细胞质除去,最后以气干法制片,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标本。
二、实验用品1、材料:人血2、试剂:RPMI1640(TC199或F10均可)培养液、小牛血清、肝素、PHA、10μg/ml秋水仙素、5%NaHCO3、0.075mol/L KCl、青、链霉素、1NHCl、姬姆萨染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冰醋酸、甲醇。
3、仪器设备:超净工作、显微镜、恒温水浴箱、冰载玻片、酒精灯等。
三、实验步骤1、培养液的配制和分装:在超净工作上,用吸管吸取RPMI1640液40ml、小牛血清10ml,用1ml注射器取肝素0.3ml、PHA0.5~1.0ml、青、链霉素0.3ml (各10000单位/ml)混合均匀后,用NaHCO3或1N HCl调整pH为7.2~7.4,分装于培养瓶中,每瓶ml,用胶布封口。
2、培养:用小瓶接种全血0.3~0.5ml左右,摇匀。
在37℃培养箱中培养68~72小时,培养终止前6~7小时加10μg/ml秋水仙素2-3滴。
3、收集细胞:自培养箱取出培养瓶,用吸管将培养物混匀,并移至10ml 刻度离心管内,以1000rpm离心6-8分钟。
4、低渗处理:吸去上清液,加入预热至37℃的O.4%KCl液7-8ml,用吸管吸打沉淀,使之混匀,放入37℃水浴箱中,静置20-30分钟。
5、预固定: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1ml,吸打均匀,立即以1000rpm离心6-8分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同毒株鉴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动物生产的免疫档案,并对本地各类猪可能感染的疾病进行调查,做好猪的进行免疫接种工作。
3.2 做好药物保健工作,增强猪群抗病能力规模越大的养殖场越怕遇见大型的传染类疾病,即饲养人常提到的猪瘟。
猪瘟一旦发生想要消灭则太难,所以饲养人应防患于未然,首先做好相应的防疫接种工作,其次是要做好药物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猪的抗病能力。
总之,规模猪场保育猪养殖管理过程,要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不断制定完善的养殖模式,以提高管理能力,进一步保证养殖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就当前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不同毒株鉴别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对提升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综合防控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同毒株;鉴别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具有欧洲型和美洲型两个基因型,欧洲型毒株一般不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但易导致混合感染,美洲型毒株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以及感染猪的大批量死亡。
自1995年开始美洲型P R R S V在我国开始流行,流行期间不断发生变异,2006年以J X A1毒株为代表的高致病性美洲型P R R S V 在我国开始流行,高致病性P R R S V的致病性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来了猪群的大批量死亡,虽然短时间内即开发出了相应的商品化疫苗,但一直未能完全控制高致病性P R R S V 的流行,2013年以来,一种致病性介于经典株与高致病性毒株之间的美洲型P R R S V开始流行,由于该毒株与美国N A DC30毒株的同源性很高,因此被称为NADC30-like毒株,2011年我国又发现了欧洲型P R R S V感染的病例。
目前,我国PRRSV的流行毒株仍以美洲型为主,但经典株、高致病性株、NADC30-like毒株并存,同时欧洲型的感染时有发生,使PRRSV的鉴别诊断和防治难度加剧。
本文综述了PRRSV不同毒株鉴别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为提升我国PRRSV的综合防控能力提供参考。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亚单位疫苗制备及免疫原性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亚单位疫苗制备及免疫原性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病毒性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
该病毒属于科罗纳病毒科,能够引起急性和亚急性腹泻,严重时甚至导致猪只的死亡。
由于这种疾病对养殖业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并开发一种有效的疫苗对于疫情的控制至关重要。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的亚单位疫苗制备需要先从COE分离株中获得病毒,然后通过选择性培养和纯化的方法获得高纯度的病毒抗原。
接下来,用一种天然或人工引起的感染动物制备病毒抗体,并通过免疫电镜和免疫组化等方法验证抗体的特异性。
在获得一定数量的高滴度抗体之后,可以通过低pH条件下使病毒失活,同时保持其免疫原性,即得到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亚单位疫苗。
COE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分析是评估疫苗质量和疫苗效力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方法有ELISA、中和试验、小鼠保护试验等。
其中,ELISA可以用来检测疫苗中特异性抗原的含量,通过与COE病毒抗原相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反应来判定疫苗中抗原的浓度。
中和试验可以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在试管或体外条件下,用病毒与免疫血清进行中和作用实验,通过测定病毒活性的减弱程度来评估疫苗的免疫力。
而小鼠保护试验则是通过给小鼠接种疫苗,观察小鼠是否产生了较强的免疫应答,并通过感染活病毒来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
除了使用上述方法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用于疫苗免疫原性的分析。
例如,可以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疫苗中的病毒基因组或特定结构蛋白的表达情况,以验证疫苗病毒感染性的减弱或完全失活。
此外,可以使用Westernblot分析猪血清中对特定病毒抗原的免疫应答,进一步确认疫苗的免疫期望效果。
总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亚单位疫苗制备及免疫原性分析是研究人员用于疫苗研发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疫苗制备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疫苗,并通过免疫原性分析来评估其保护效果。
这将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防控提供有力支持,从而降低疾病对猪养殖业的危害,提高生产效益综上所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和免疫原性分析是研究人员用于疫苗研发的重要工具。
染色体组型分析

• 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 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 体标本制备 • 熟悉人类染色体的镜下检查和组型分 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外周血培养
所谓外周血培养即是将外周血接种在适当的培养物中 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素,使纺锤体微管解聚,这样细胞停留 在中期,可以获得大量的分裂细胞。 用低渗盐溶液(一般是0.075mol/L的KCl)处理,使 其中的红细胞及分裂相细胞膜和一部分细胞质除去,最后 以气干法制片,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装片。 人类外周血细胞本来是终末分化细胞,一般没有 分裂能力,但经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或ConA 等药物刺激后,转变成可分裂的转化细胞。
•
(1)染色体不是很清晰的原因:
• ①渗透,染色效果不好,
•
②张相机的像素不清晰
(2)镜检分析:
• 现象: 染色体视野较少难找
• • (1) 由于不仅是细胞的分裂相少, (2) 而且整体的细胞数就少,
• 原因
• 可能是由于在先倒培养基时没有 先吹打后在倒, • 可能有一部分贴在培养瓶上,导 致细胞损失。
二、组型分析
组别 A B C D E F G 染色体编号 大小 1~3 最大 4、5 大 6~12+X 中 13~15 中 16~18 较小 19、20 小 21、22 +Y, 最小 着丝粒位置 中、亚中 亚中 亚中 近端 中、亚中 中 近端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 • • • • • • • 培养基:RPMI1640,含双抗和小牛血清 肝素 PHA 秋水仙素:50ug/ml 低渗溶液:0.075mol/L氯化钾 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1) Giemsa染液 磷酸缓冲液(pH6.8)
五.实验结果
(1)镜检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10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547;30270948)作者简介:耿克祥(1980-),男,山东单县人,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教师,在读硕士. 通讯作者:孙金海(195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ConA 与PH A 在猪染色体制备中的比较耿克祥1,闫守庆1,李 冰1,孙金海1,2(1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2 莱阳农学院青岛校区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摘要:以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2n=36,XY 或XX,r ob (13;17)]、杂合子猪[2n=37,XY 或XX,r ob (13;17)]、正常猪为实验材料,用刀豆素A (ConA )和植物血球凝集素(P H A)两种不同的刺激源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来制备染色体,并对两种刺激源的最佳使用浓度进行了研究:ConA 的最佳浓度为:0 2mg/ml,PH A 的最佳浓度为:1mg/ml,二者同样在最佳浓度时,ConA 的制片效果显著优于PH A ,t 检验结果为:t 0 05(18)=2 101<t=2 135<t 0 01(18)=2 878.关键词:猪;罗伯逊易位;ConA ;PH A;染色体中图分类号:O 9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492(2006)06-0036-04C omparison of ConA and PHA in Preparing S ample of SwineGENG Ke -x iang 1,YAN Shou -qing 1,LI Bing 1,SU N Jin -hai1,2(1 Colleg e o f A nimal Science and Veter inary M edicine,Jilin U niversit y,Chang chun 130062,Jilin,China;2 Co llege o f Animal Science,L aiyang Ag r icultural Co llege at Q ingdao,Q ing dao 266109,Shandong ,China)Abstract:With the ho mozy gotes of 13/17Ro bertso nian translo catio n swine [2n=36,XY or XX,rob (13;17)],heterozy gotes o f 13/17Robertsonian tr anslo cation sw ine [2n =37,XY or XX,rob (13;17)]and no rmal sw ine as samples,the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 te w as stimulated w ith ConA or PH A and the o ptimal concentration w as studied.T 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 f ConA w as 0.4mg/ml or 1mg/ml fo r PH A,and the effect of ConA stim ulating w 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PH A (t (0.05)18=2 101<t=2 135<t (0 01)18=2 878).Key words:sw ine;Ro bertso nian translocation;ConA;PH A;chromo som e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是人类医学细胞遗传学常用的技术[1~4],在体外人工培养条件下,如在培养基中加入刺激源,则可刺激小淋巴细胞转化并进行分裂.以前人们通常使用的刺激源为植物血球凝集素(PH A ),本实验改用刀豆素A (ConA)和植物血球凝集素(PH A)两种不同的刺激源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来制备染色体,并对两种刺激源的最佳使用浓度进行了研究,为染色体的显微切割与微克隆等后续工作打下基础.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材料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杂合子猪[5~9],正常猪,由山东六和集团种猪场提供.1 2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第22卷第6期2006年12月 (自然科学版)Jo ur nal of H ebei N orth U niv ersity (Nat ur al Science Edition)V ol 22N o 6Dec 20062006年12月 耿克祥等:ConA与PH A在猪染色体制备中的比较 第6期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与染色体的制备参照文献[10~12],稍加修改:本实验改用刀豆素A(Co nA)和植物血球凝集素(PH A).1 2 1 不同浓度的ConA与PH A溶液的配制表1 Co nA溶液的配制组 别浓 度Co nA灭菌生理盐水A10 18mg/ml18mg10mlA20 20mg/ml20mg10mlA30 22mg/ml22mg10ml表2 P H A溶液的配制组 别浓度P H A灭菌生理盐水B10 8mg/ml8mg10mlB21 0mg/ml10mg10mlB31 2mg/ml12mg10ml1 2 2 ConA与PH A的使用与比较 在超净台上向每个小的培养瓶里分装3m l灭菌培养基,然后向每瓶加入0 3ml ConA或PH A,为比较不同浓度的Co nA和PH A对制片效果的影响,Co nA和PH A分别设了三组不同的浓度(表1,表2).每种浓度的刺激源制备的标本片都随机选10个,在低倍镜下,每个标本片随机选10个视野,以每个标本片一个视野中平均看到的分裂相个数多少为标准,来衡量不同浓度的刺激源对制片效果的影响.2 结 果按常规方法,并作适当修改,我们获得了背景干净且分散较好的细胞中期染色体(图1,图2,图3).并得到了ConA和PH A的最佳使用浓度和t检验结果(表3,表4,表5).图1 13/17易位染色体纯合子猪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图2 13/17易位染色体杂合子猪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 图3 正常猪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表3 A 组看到的分裂相数目组别ConA 浓度标本片数(个)分裂相数目(个)平均数(个)A 10 18mg/ml 105,4,4,5,6,4 74,5,4,5,5A 20 20mg/ml 104,5,5,4,5,5 45,6,5,6,6A 30 22mg/ml105,4,4,5,6,4 44,5,5,6,4表4 B 组看到的分裂相数目组别P HA 浓度标本片数(个)分裂相数目(个)平均数(个)B10 8mg/ml 104,4,3,4,5,4 24,3,4,5,4B21 0mg/ml 104,5,5,6,4,4 96,5,5,4,5B31 2mg/ml103,4,4,5,4,4 13,4,5,3,4t 检验得到如下结果:t 0 05(18)=2 101<t (A1,A2)=2 370<t 0 01(18)=2 878.A1,A2两中浓度的制片效果差异显著,A2优于A1.t 0 05(18)=2 101<t (A2,A3)=2 181<t 0 01(18)=2 878.A2,A3两中浓度的制片效果差异显著,A2优于A3.经过以上的分析得出:Co nA 的最适宜浓度为0 20m g/m l,PH A 的最适宜浓度为1 0mg/ml.表5 最佳浓度下两种刺激原看到的分裂相数目组别最佳浓度标本片数(个)分裂相数目(个)平均数(个)A 20 20mg/ml 104,5,5,4,5,5 45,6,5,6,6B21 0mg/ml104,5,5,6,4,4 96,5,5,4,5t 检验得到如下结果:t 0 05(18)=2 101<t=2 135<t 0 01(18)=2 878.A2,B2两中浓度下的ConA 与PH A 差异显著,ConA2006年12月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6期2006年12月 耿克祥等:ConA与PH A在猪染色体制备中的比较 第6期优于PH A.3 讨 论在细胞培养过程中,ConA不但能刺激B淋巴细胞,还能刺激T淋巴细胞,故比人们常用的PH A制备的染色体标本片分裂相要多.若制得的染色体标本用于后续的染色体显微切割与微克隆研究[13~14],最好选择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作为染色体显微切割与分离的对象,因为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在形态上最易于辨别.由猪染色体核型图可见正常家猪的染色体核型为2n=38,分为4组类型,分别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由1~5号染色体组成;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由6,7号染色体组成;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由8-12号和X,Y 染色体组成;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由13-18号染色体组成.但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多了一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少了一对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虽然13/17易位染色体与1号染色体的大小、形态比较相似,但1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小于13/17易位染色体,同时1号染色体的短臂明显大于13/17易位染色体的短臂.这些特征就大大减小了对易位染色体的分离难度.另外,在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由于固定液中的冰醋酸具有脱嘌呤作用而影响以后的PCR扩增,故应尽量缩短冰醋酸的接触时间.所以在固定过程中本实验采用高速短时离心.参考文献:[1] 张鸿卿,连慕兰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6-100[2] 李国珍.染色体及其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4-36[3] 李慕.动物遗传学实验指导[M].长春:军需大学,1992.3-10[4] 夏家辉.医学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工作手册[M].湖南:湖南医学院医学遗传研究室,1982.12-14[5] 孙金海,李来记,陈景云,等.家猪13/17易位的发现及表型效应的研究.Ⅰ家猪染色体13/17易位的发现与鉴定[J].兽医大学学报,1990,10(3):276-278[6] 孙金海,李来记,赵时珍,等.家猪13/17易位的发现及表型效应的研究.Ⅱ家猪13/17易位的表型效应[J].兽医大学学报,1991,11(3):280-284[7] 单继东,张传善,孙金海,等.家猪r ob(13;17)的联会复合体分析[J].遗传学报,1994,21(2):96-103[8] Ro ber tson W R B.T ox onomic relat ionships show n in the chr omo so mes of T et tig idae and A crididae:V-shaped chr o-mosomes and t heir signify cance in A crididae,L ocus-tidae,and Gr yllidae:chro mo somes and v ariat ion[J].J M o r-pho l,1916,27:179-181[9] John B,H ewitt G M.K ary oty pes stability and D NA var iability in the A crididae[J].Chromo so me,1966,20:155-172[10] 萨姆布鲁克J,拉塞尔.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64-1604[11] 奥斯伯F,金斯顿R E,塞德曼J G,等.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5-60[12] 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95-228[13] L ee J Y,L ee C H,et al.M o lecular cyto genetic analysis o f the monoblastic cell line U937ka ryo type clarification by G-banding,who le chromo so me painting,micr o-dissectio n and r everse painting,and co mpar ativ e g enom ic hybr idization [J].Cancer Genet Cy tog enet,2002,137(2):124-32[14] Buit ing K,Neumann M,L udecke H J,et al.M icr odissection of the g r ader-w illi syndr ome chr omo so me region and-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gene sequences[J].Geno-mics,2005,6:521-527[责任编辑:刘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