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选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选题1.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2. 沉迷网络的哲学思考3. 论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及其意义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5. 如何理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6. 论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7.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8. 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9. 论经济与道德的协调性问题10. 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马克思论文11. 论新世纪的劳动及劳动价值12.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13. 论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14. 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15. 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2.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3. 试论大学生矛盾纠纷及源头预防4. 关于反腐败措施的若干思考5.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7. 思政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8. 提高思政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9.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0. 利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11. 发扬“仁学”伦理思想与精神和谐构建的基本精神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方法13. 大学生的德与才14. 树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15.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研究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18.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19. 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成本与收益20. 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2. 网络的道德规制3.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4. 关于构建和谐高校的思考5.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7.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8.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1.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与公信度研究1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13. 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谈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校创新人才科学精神的培养15.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应对措施1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新时期网络和谐文化建设
十七大精 神为指 导, 大力加 强网络和谐 文化建设 , 对于和谐 文化 的发展 , 对于 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构建 都具有 十分重 要
的 意义 。 关 键 词 : 七 大 ; 谐 文化 ; 十 和 网络 文 化
中图分类号 :P 0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08 6 520 )4 0 3 3 T 3— 5 A 10 —70 {0 80 —0 1 —0
一
化对文化传播 、 社会发展和人的精神产生 E益广泛 t 而深 远 的影 响 , 强 网络 和 谐 文化 建 设 已经 刻 不 容 加 缓 。作为 一种 亚 文化 , 络 和谐 文 化 既反 映 社会 先 网 进文化 和 主流 文化 的一 般 性 特 征 , 有 鲜 明的 特殊 又 性, 有物 质 的 因素 , 有精 神 的因素 , 也 既是 外显 的 , 也 是 内隐 的 。 1 网络 和谐 文化 以 崇 尚和谐 、 求 和谐 为 价值 . 追
新 时 期 网 络 和 谐 文 化 建 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蒋涛涛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山东 济南 20 1) 504
摘要 : 随着社会信息化 的普及和发展 , 网络 已成为社会 主义 文化建设 中不可或缺 的重要 阵地 。党 的十七大报告 中指
出“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 民团结进步 的重要精 神支撑 。 并强调要“ 强网络文化建 设和管理 , ” 加 营造 良好 网络环境 。 坚持 以 ”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健康发展刍议
的道德 自律和 自我约束能力。 2 抢 占网络文化阵地 , . 2 弘扬大学 主流 文化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离不开网络 , 网络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必须 向 前 推进 。 我们 要 抢 占网络 文化 阵地 , 积极
以利 用 网络 自由 的发 表 白 己的 见 解 , 而培 养 他 们 独 立 思 考 的能 从 力。 1 网 络 文 化 对 高 校学 生 的 消极 影 响 . 2 1 . 网络 文 化 导 致 大 学 生 理 想 信 念 的 丧 失 .1 2 网 络 上 充 满 享 乐 主义 、 金 主 义 、 人 主义 , 容 易 导 致 大 学 拜 个 这
弘 扬 大 学 主流 文化 , 网 络 成 为 和 谐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新 渠 道 , 让 成 为 思 想 文 化 领 域 的 新 阵 地 , 为 大 学 形 象 展 示 的 新 窗 口 , 丰 富 成 用 多 彩 的 网 络 文化 极 大地 丰 富 大学 生 的校 园生 活 和精 神 世 界 :
1 高 校 网 络 文 化 建 设现 状 11 网络 文 化 对 高 校 学 生 的 积 极影 响 .
21 加强 网络道德教育 , . 引导学生 网络 自律
网络 的开 放 性 和 自由性 固然 有 利 于 大 学 生 的个 性 成 长 , 是 但
111 网络文化以全新 的传播手段提 高大学生 的主体能力 .. 网络拓宽 了大学生获取 教育信 息的来源 , 拓展 了获 取教育
No 4
.
T ME I EDUCATI ON
新形势下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明确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高校途径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高等院校必须积极承担起在新时期新阶段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重要责任,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1高校校园文化内涵首先,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教学、办公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与高校相关的校园环境等。
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
二是精神文化,它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同时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
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在各个方面影响学校的建设、教师的素质以及学生的培养。
它所包含的精神和意志,可以将广大师生紧紧凝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成为师生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持。
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吸引师生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实现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对于新时期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于新时期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强领导、开发网络资源、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党支部建设进网络、加强网络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网络党建工作机制等六个方面改进网络党建工作。
[论文关键词]网络党建工作对策网络具有信息丰富、方便快捷、形式生动、超越时空等优势,网络作为增强党自身建设的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的一种新型的党建举措,日益得到高校党组织的青睐,网络党建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网络党建工作不足的主要表现第一,网络党建思想观念滞后。
突出表现为不少高校党组织对信息网络发展与党建的关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习惯于简单“灌输”和组织“命令”,不会、不能、不愿、没有意识借助于现代信息网络开展工作。
第二,网页容量小、水平低以及内容单一。
表现在网站信息量不大,网络信息更新慢,没有及时针对国内外时事的变化进行信息更新和改版。
突出表现为栏目内容老化,几年一个老面孔。
第三,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经费缺乏等原因,网络设备老化,网速慢,无法完全满足广大师生的上网要求。
网上信息多为党建及思想政治知识,缺乏交流互动环节,更谈不上电子党务、网络办公。
第四,网络党建工作队伍不健全。
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掌握较丰富的网络知识和技能。
目前,高校信息网络技术培训还跟不上管理的要求,信息员少,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当多的党建工作者还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检索和运用能力,而精通网络技术的人员,又缺乏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建工作经验,使得网络上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明显滞后。
二、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改进高校网络党建工作1.要强化阵地意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各级党委都要增强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
”高校党政领导和各级党组织必须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党建网络阵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建设富有时代特点和开放特征的党建网络阵地。
极少数大学生思想道德不健康状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极少数大学生思想道德不健康状况分析及改进措施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就部分高校极少数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弱点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高校德育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但是,我们也看到,极少数学生综合素质偏差,思想品德上的缺点明显暴露出来。
本文就部分高校极少数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弱点做以下分析,并找出思想素质差的原因及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措施,并加以论述。
一、极少数学生思想道德不健康现状分析1.在世界观方面,胸无远志,缺乏奋斗目标,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
2.在人生观方面,没有抱负,看不清自己的前途,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有自卑感,常有自暴自弃的现象。
3.在价值观方面,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奉献精神,自私自利,漠视他人。
4.在道德观方面,对如何做人的道理知之甚少,言语粗俗,师长观念淡薄。
对老师的教导,职能部门的管理,持一种厌烦、逆反的心理。
5.在劳动观方面,怕苦、怕累、怕脏、不肯出力,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
6.在学习方面庸懒,畏难、厌学情绪明显。
有的学生经常迟到,上课睡觉,讲脏话;作业不想做就不做。
自甘平庸,不思上进,没有时代紧迫感和危机感。
7.在生活方面,贪图安逸,讲攀比,摆阔气,摒弃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8.在行为规范方面,缺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修养,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
9.在择业观念方面,眼高手低,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
种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缺乏坚定的信念,缺乏责任感,缺乏自制力,幼稚,自私,颓废,等等。
二、学生思想素质差的原因1.社会原因网络时代,使他们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不良社会现象,对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冲击。
面对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产生痛苦、失望、自卑,导致其人性的扭曲,人格堕落。
2.家庭原因一部分家长在孩子有问题时不能正确面对;不是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唠叨、训斥,甚至棍棒教育。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冲国校外教育皿露络一攘一一舞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周丹【摘要l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仅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校园不断向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阐述了校园网络文化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最后提出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校园文化负面效应根据C N N I 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的普及率达到91.5%.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达到3395万人。
由此可以看到,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育人环境建设的成效。
党中央和教育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关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讲话,提出要以创新精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为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本文在阐述了校园网络文化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最后提出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高校的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载体。
由此产生了校园网络文化,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是现代学校区别于传统学校的重要特征。
1.校园网络文化体现学校文化特色一个成功的校园网的建设从其信息发布功能模块的设置、自动化办公系统应用功能的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师生及家校交流平台的建立到这一系列功能的实际应用,都充分展示着充满活力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成果、办学特色以及校风、教风、学风,以此来引领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彰显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风貌。
同时,高校校园网络作为展示学校工作的窗口,也是高校评估的一个观察点。
浅谈加强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摘 要 : 文分析 了 时期 高职 校 园文化建 设存在 的一些 问题 , 本 新 并提 出一 些加 强高职校 园文化建设 的策略 , 为繁 荣新时期 高职院校校 园文
化 建设 提 供 一 些 参考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校 园文 化 建 设 中 图分类 号 : G47 文 献标 识 码 : A 高 职 校 园 文 化 是 一 个 长 期 建 设 和 积 淀 的 过 程 , 职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水 平是 衡 量 高 所 高 职 院 校 综 合 实 力 的 重 要 指 标 _ 】 由 】 。 于 高 职 院 校 办 学 历 史 较 短 , 加 上规 模 不 再 断 扩 大 , 成 高 职 院 校 校 园文 化 建 设 中 , 造 存 在 许 多 不 足 之 处 。 何提 高 高 职 院 校 校 园 如 文 化 建 设 , 为 新 时 期 高 职 院 校 亟 待 解 决 成
于虚拟世界 , 废了专业学习 , 荒 目前 在 网 络 方 面仍 然 存 在 许 多 诟 病 , 例如 : 健 康 信 息 不 太 多 、 色 、 信 、 至 反 动 的 内 容 充 斥 网 黄 迷 甚 络 , 损 学 生 身 心 健 康 。 期 以 往 传 统 的 校 有 长 园文化 内容也受 到网络 文化的 强烈冲击 , 带 来 了 许 多 负面 影 响 。 ( ) 园 文 化 活 动 形 式 单 调 , 乏 合 理 3校 缺 规 划。 从 目 前绝 大 多 数 高 职 院 校 开 展 的 校 园 文 化 形 式 来 看 , 多校 园文 化 都 拘 泥 于 文 很 体 型 和 知 识 型 , 尔 有 一 些 学 术 型 和 社 会 偶 实 践 性 活 动 , 生 课 余 时 间活 动 单 调 , 其 学 尤 高 雅 性 的 活 动 较 少 。 时 在 我 们 的 高 职 校 同 园 中 , 多 院 校 也 存 在 为 了搞 活 动 而 搞 活 许 动 , 在 完 成 任 务 的 校 园文 化 活 动 。 样 的 存 这 局 面 长 期 下 来 会 出 现 学 生 对 校 园 文 化 的 参 与 无 积 极 性 , 老 师 对 组 织 校 园 文 化 无 动 而 力的 恶性循环 。 ( ) 园 文 化 只停 留在 学 生 层 面 , 职 4校 教 员工 互 动 性 小 。 目前 , 多 高 校 认 为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就 很 是 对 于 学 生 的 参 与和 规 范 , 从 校 园 文 化 但 的 本 质 出 发 , 园 文 化 应 该 是 全 校 师 生 员 校 工在教学 、 科研 、 理等 各 个 环 节 中共 同 创 管 造 出来 的 所 有 物 质 成 果 和 精 神 成 果 。 园 校 文 化 本 身 应 该 融 于 师生 员 工 工作 和生 活 的 方方面面 。 此 , 因 高职 院 校应 该加 强这 方 面 的 引 导 , 高 职 院 校 教 职 员 工 积 极 参 与 到 使 校 园文 化 建 设 中去 。
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
深刻认识校 园文化的 内涵
近 些年 来 我 国学 术 界 对 校 园文 化 的研 究 成果 中x 校 园文 化 寸 的 内涵 看 法不 一 , 目前 为 止 还 很 难 达 成 一 致 的结 论 。有 的 观 到 点 认为 , 园 文 化是 在 校 园特 定 的 范 围中 形成 的小气 候 , 一 种 校 是 氛围; 的观点认为 , 有 校园文化是 一所学校在 长期发展 中形成 的 , 全校 师 生认 同的 并 带 有 本 校 特 色 的 价 值 观 念 、 为 方式 、 为 行 学 校风 气 、 园精 神 、 德规 范 、 展 目标 和思 想 意识 的 综 合 ; 校 道 发 有 的 观点 认 为 , 园文 化 是学 校 第 一课 堂 的 补充 和 完善 , 校 甚至 认 为 校园文化等同于第二课 堂等等。以上对校 园文化 的界定 , 总的 来 说可 以归 纳 为 “ 义 的 校 园 文 化 ” “ ‘ 的 校 园 文 化 ” 种 狭 和 厂义 两 解释。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校 园文化 , 虽然可 以使研究更为具体 、 更有 针 对 性 、 容 易 深 人 , 是 很 难 做 到 全 面 、 确 地 认 识 和 把 更 但 准 握校 园 文化 的内 涵 , 而且 容 易造 成 校 园 文 化 就 是 师 生 的 课 外 文 体 活 动 的 片面 理解 , 而 由于 指 导 思想 的误 导 而 造 成 在 工 作 实 从 践 中使校园文化建 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校 园文化研究的历 史发 展趋 势 来 看 , 校 园 文 化 内涵 的界 定 越 来 越 倾 向 于 从 “ 对 狭 义” 广义” 向“ 延伸 。为 减 少 对 校 园 文 化 界 定 的 片 面 性 , 校 园 对 文化 的 界定 必 须把 握 好 三个 原 则 : 一 , 深刻 揭 示校 园文 化 的 第 要 内涵 ; 第二 , 要明确校园文化 的外延 ; 二要对校园文化各方面 第二 , 的属性 给 以准 确 的界 定 。按 照 这 三 个 原 则 , 校 园 文化 的 内涵 对 可作如下规定 : 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 , 以师生文 化活动为主体 , 园精神为底蕴 , 以校 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 长期办 学过程中共 同创造 而形 成 的学 校物 质 文 明和精 神 文 明的 总 和 。 可见 , 园文 化 是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校 园 为 空 间 , 校 园精 ” 校 以 以 神 为 主要 特 征 的群 体 文化 或 青 年文 化 。 . 校 园 文化按 其 质态 , 为物 质 文化 、 为文化 、 度 文 化 和 町分 行 制 精神文化 。其 中, 二 前_ 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显层 面, 精神 文化
创新活动载体,加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知识文库 第16期237创新活动载体,加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吴 红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环境孕育了高校校园文化这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文化对维系校园精神力量和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不断提高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和提升高校人文素质,应当努力创造理想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健全和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制度。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由高校人(师生员工)创造,并存在和发展于大学校园中,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一种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动态文化与静态文化的统一。
它具有引领文化、凝聚向心、陶冶激励、规范约束等功能。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有力保障,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在制度保障上有待加强和提高。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进一步立足高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探索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文化气氛浓厚的育人摇篮。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落实高校德育为先
加 强 网络 文 化 建 设 落 实 高校 德 育为 先
李 晓蕾
( 尔滨工程 大学 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50 1
【 要】“ 摘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是党在新时期对我国教育工作提 出的重要教育理念, 网络的迅猛发展给高
日, 中国网民规 模 达到 3 3 .8亿人 , 普及 率 达到 2 . % 。 55 其 中的一项数据显示 , 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 是学生 , 占 比 3 .% , 专以上学 历 的网 民 占比 2 . %。 17 大 5 1 …互 联 网
作 为一种强大 的信息 传媒 工具 , 为高 校学生 提供 获取 知
统工程 , 有力 地保 障 了我 国高校 办学 方 向和教育 教学质
量 。加强和改进道德 教育工 作 , 注重 人文关 怀和 心理疏
识 和各种信息重要渠 道 的同时 , 也给 高校德 育工作 带来
了机遇和挑 战。中共 中央 、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导, 是学 习宣 传中国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 体系 的内在 要求 , 是实践科学发展观 的具 体体 现 , 是落实 马克 思主义关 于
为先 , 把立德树人作 为教 育的根本任 务。 党 的十七 大 ”
1西方加紧渗透其意识形态 . 国际互联 网在 当今社 会成 了全球 化 的象征 , 它连通
了世界各 国的文化 , 为不 同文 化 的交 流提供 了前 所未有
的便利条件 , 也为强势 文化 的霸权 提供 了膨胀 的极好 但 机会 。坚船利炮并不 可怕 , 最可 怕 的是腐蚀 一个人 的思
人 的全面发展理论 的必然要 求 , 是加强 和改 进学校 德育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新时期网络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基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这种物质基础创造的一切财富和精神的总和,是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通过网络进行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以进行思想传播、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娱乐审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活动。
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部分因素制约其发展,因此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一、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网络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可比拟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网民人数中40%以上为高校学生。
因此,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高校独特的办学理念。
高校校园网站不仅仅是高校开展网络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示高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
通过开展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弘扬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风尚,传递文明和谐的社会正能量,从而使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领悟高校的办学理念,进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此外,高校校园网站已成为高校对外宣传过程中一张内容丰富的“名片”。
通过网络文化建设,高校增进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全方位展示办学的最新成果,传播先进的育人理念,展现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便于进一步弘扬校园文化。
3.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的传播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的时空限制,为师生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合信息,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创造力。
另一方面,广大师生利用网络主动同外界进行多方面的交流,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有效地覆盖传统校园文化与社会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的真空地带,丰富了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资源生产能力。
论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文献信息服务, 又能不断地吸纳新信息 , 形成各类 信息资源数据库 , 为师生提供全面 、 迅速的信息服务。 二、 网络文化 对高 校校 园传统文化 的冲 击 1 .网络文 化影 响着校 园主流文 化 网络信息是公开的和共享的, 世界各地 的人都可
收 稿 日期 :07 9 2 2 0 —o - 5
3 校 园 网络 是师生 获取各 种信息 资源 的窗 口 . 校 园网络 是高校 信 息 资 源 的依 托 , 是 信 息 资源 也 中心 。校 园网作为高 校 的信 息 源 , 可 以为 师 生提 供 既
三 、 强和 改进高校 网络文 化建 设的基本路 径 加 高校 网络文化 是 大学 革命 的新 表征 , 文 化发 展 是 进步 的新形 态 、 趋势 。 我们 不 能 因为 网络 文 化 的种 新 种弊端 就 回避 , 至否定 网络 文化 的积极作 用 , 甚 而应 以 积极 的姿态迎 接新 文化 的挑 战 , 用 多 种措 施 推进 校 采
变着大学生 的学 习方式 、 生活方式 和交 往方式 , 由此形 成 的网络文化影 响 了他们 的思维 方式 、 价值观 念和精神 世 界。因此 ,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 我们应充分认识加强 网络文化管理 的重要性 , 取一系列有效 措施 , 采 促使其健康 发展 , 为构造和谐高校校园服务。 关键词 : 高校 ; 网络文化 ; 网络信息 ; 大学生
座桥梁 , 信息交 流更 加 迅速 和便捷 。高校 师 生通 过 网 络能 了解 学校领 导 的办学 理 念 、 职 能部 门制 定 的政 各 策和规 章 , 可 以发 表 自己 的看 法 和 建议 。学 生 还 可 并 以通 过 网络 自由选 择名 师授 课 和选 修 品牌 课 程 , 网 在 上 进行学术 探讨 和思想 交流 ; 师 可 以通过 网络 进行 教 信息 引导 、 发和答 疑 。 启
构建新时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
构建新时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摘要]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育人性原则和科学管理原则,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校园网打造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和学生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了35.2%和32.3%,而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则达到了49.1%。
上网已成为大学生一种普遍的学习、生活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开拓眼界,了解世界。
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复合性文化,正逐步深入到高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并与校园文化交相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独特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丰富大学生生活,扩大视野的同时,其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冲击和影响。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一)基本原则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网络以正确的舆论和科学的理论原则引导大学生;坚持育人性原则,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持科学管理原则,综合运用技术、法律、校纪校规、行业自律等手段,形成规范有序的网络文化体系。
(二)主要任务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首先是把校园网打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内容丰富的网络教育方式培育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以主旋律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品味的提升。
其次,努力做好网络服务平台,做好教育教学管理,网络资源共享等工作,使校园网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工具。
为什么要建设网络文明
为什么要建设网络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网络文明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
”从衣食住行到社交娱乐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良好的网民素质安全可靠的网络秩序已然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构建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人人都应尽一份力网络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储备与学习提升,善于充分利用资源,发挥网络正向作用。
针对网上不良信息,要自觉抵制,避免浏览色情、暴力网站,遇到不良网站时,应当积极进行举报。
我们始终要牢记,网络决非“法外之地”,网民更不是“法外之人”,有表达就应有责任,有自由就该受约束,有言论更该有边界。
网络文明行为包括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七条底线”。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网络道德观念,提高网络道德修养,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坚决拒绝网络不文明言论,坚决抵制不良网络信息,主动抵制和举报各种网络不文明行为。
要时刻用法律准绳、道德规范衡量自己的网络言行,理性表达、文明互动、诚信自律。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跟风不炒作,不恶意谩骂、诋毁、诽谤他人,不传播未经证实有可能给社会、学校、他人造成负面影响的信息。
不随意打开不明网站,不轻易在网上透露个人隐私和重要身份信息,尽量不使用公共电脑处理重要资料,谨防因信息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投诉或举报,积极维护网络安全。
如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创建。
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作用,加强网民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基层开展网络文明建设活动。
开展军民共建网络文明活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会在校 园 中留下痕 迹 , 高校 学生 的价值 取 向极 易受 到多元 化社会 意识 和文化 的影 响而产 生波 动 、 变化甚 至 人生价值 迷失 。校 园文化的一项 重要任务 就是要培养青 年学生树立 正确 的人生 观 、 价值 观 、 道德观 , 图书馆 正是利 用 自身丰 富 的馆 藏文 献 向读 者宣 传 、 递 科学 文化 知识 , 传 帮助其 树立 正确 的价值 观 , 激励 人顽 强拼搏 。网络环境 下所有 图 书馆 都有可 能成为某 一个图 书馆 获取文献信 息的源泉 。读 者足 不 出户便 可以利用各 种在线资源 完成对各 种文献信息 的咨 询 。通过超级链接 , 任何终 端用户都 能利 用本 单 以外 的虚 位 拟馆藏, 进入真正轻松随意的文献信息借阅查询空间。 图书馆 的信息 服务体 系网络化主要体 现在 以下 三个方 面: 通过 互联 网 变单 体 为组合 , 种多 样 的信 息服 务机 构 多 共 建 网络连 接 , 而 构成 四通 八 达 的信息 服 务 网络 ; 息 从 信 资 源上 网 , 信 息独 享 为信 息共 享 , 信息 服 务机 构致 力 变 各 于开发 各种 各 样 的专业 数据 库 , 并将 其提 供 上 网 。 从而 形 成十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 变手工信息服务为网络信息 服务, 网络环 境下 图书馆 不可 能也没 有必要 追求 那种独 立 完 善 的实物 馆 藏体 系 , 是 以 网络资 源 为依 托 , 泛交 换 而 广 文 献信息 。 由于图 书馆及其 工作所 体现 出来 的校 园文化 , 反 映 了学校 最 重要 的价 值 取 向 , 因此 , 在很 大 程度 上影 响 和 主导着师生 的价值取 向 , 而起 到很好 的导向作用 。 从 二、 图书馆 网络化 起到教青延 伸和促进作 用 课 堂教学是 培养全 面发 展的大学 生的基本途径 ,是实 现 教育 目标 的主渠道 。如果说 课堂教学是 学校教学组 织的 主要形 式 , 么 图书 馆则 是课 堂 教学 的延 伸 和补 充 , 内 那 是 涵 丰富 , 知识 多样 的第二 课堂 。 由于我们 的课程 设置 不可 能 涵盖学 生所必 须具 备的所 有知识 和技 能 , 这就 促使 我们 教 育 目标 的实现 必须依 赖 于第二课 堂 的全 面展 开 , 其是 尤 图书馆加 以补 充。 图书馆拥 有丰 富 的馆 藏 、 现代 化 的信息 设 施 、 别是信 息 网络形 成 的资源共 享能 使教 师和学 生能 特 够 自主学 习 , 拓宽 知识 视野 , 而有 利 于他 们 实现 知识 积 从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代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但也提出了挑战。
高校要成为社会文化传承的引领者、先行者,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结合高校各类活动建设专题网站、及时掌握大学生最新网络思想动态等途径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47-02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攀升至39.9%,其中学生上网人数已连续多年位居职业分类第一,接近上网人数的1/3,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构成了我国网民的主体[1]。
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把握互联网,运用互联网,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弱化其消极作用,做好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学生思维成熟度的个体差异,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一是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确立带来挑战[2]。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定格阶段,特别是90后大学生群体,伴随改革开放后不断涌入的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而成长,他们的价值观体系也呈现多元化特征。
二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挑战[3]。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和人格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网络上各类信息混杂,既有大学生学习所必需的各类教学、科研资源,也散布着各类有害的信息,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高校教育模式的开放性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主体 , 以虚拟 的空 间为主要传播 领域 , 以数字化 为基础技
术手段 , 为人类创造 出一种新 的生存方 式 、 活动方式 和思维
方 式 的一 种 文 化 形 态 . ②
发布 和传递信 息的重要渠道 , 它在人们 的工 作 、 学习和生活
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 用. 根据 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 中心 ( C N N I C)
第2 9卷 第 9期 ( 下)
2 0 1 3 年 9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 新 时期 下大力加 强 高校 网络 文化 建设 具有十分 重要 的意义. 针 对高校 网络文化 的特点 , 高校 网络文化对
大学生工作 、 学 习、 生活产生的影响 以及 高校 网络文化建设过程 出现 的问题提 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 进 而推动高校 网络文化
积 极 健 康 的发 展
关 键 词 :影 响 ; 对策 ; 大学生 ; 高校 网络 文 化 建 设
中图分类号 : G 6 4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6 0 X( 2 0 1 3 ) 0 9 — 0 2 4 9 — 0 3
在互联 网飞速发展 的今 天 , 网络 已成 为人们快速 获取 、
化、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1 . 1 . 2 网络文化. 不 同 的研 究 背 景 、 学科和 角色对 网络文化
1 . 2 . 2 丰富性.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 了大 量的 、 丰富 的形 式多 样 的内容 , 高校 网络文化 的形成 , 使得师生之 间除 了面对面
传统 的教学方式 外 , 大学生还 可 以通过 “ 网络课 程 ” 实现不
V01 . 29No . 9 Se p. 2 01 3
新 时期下 加强高校 网络文化 建设 的重要性
滕 晓春 . 郭 志 宏
( 西 南交通 大 学
摘
现 代 工业技 术培训 中心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要: 高校 网络 文 化 作 为一 种 多元 化 、 开放性的新文化 , 是 高校 校 园文 化 与 网络 文 化 相 结 合 的 产 物 , 也 是 高校 文化 建 设
学生作为 网民中规模最大 的职业群体 ,比例达到 了 2 5 . 1 %,
而当代大学生 已慢慢变成受 网络影响最大 的群体 . 高校 网络 文化作为高校 文化的一部分 , 对大学生 的工作 、 学 习和生活 的影 响 日益凸显. 由此可见 , 新 时期下大力加 强高校 网络文 化建设 ,充分发挥 高校 网络文化在高校 文化建设 中的重要 作用, 对大学生积极健康 向上 的发展至关重要 .
需要学生的学号 、 姓 名等真实信息 , 用 以限制 校外 人员登陆 校园网 , 但 是这些真 实信 息的获取并不 困难 . 无论社会 人员
还会 学生 , 仍然可 以利用 校园网构建虚拟化 的世界. 在 这个 虚拟的世界里 ,个体可以避开现实 ,任凭思想在 网络 中遨 游, 可 以扮演任 何你想要 的角色 , 甚至 成为“ 王者” , 也 可 以 实现平等 的交友 、 恋爱 , 形成 网上虚拟的人际关 系等. 同时 , 也可 以满足部分大学生 内心 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北京发 布的第 3 1 次 《 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 》
中的 数 据 显 示 :截 止 到 2 0 1 2年 1 2月 底 ,我 国拥 有 网 民为
1 . 1 . 3 高校 网络文化. 高校网络文化作 为一种多元化 、 开放 性 的新文化 , 是高校校 园文化 与网络文化相结合 的产物 , 是 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校 园文 化的延伸发展 ,是 以大学师 生为 活动 主体 , 以校 园文化为依托 , 通过 网络进行信息 沟通 的行 为方式及其道德 、 规范 的总和 , 它包括所有与 网络直接 相关 的高校校园文化部分. ③ 因此 , 高校网络文 化作 为高校校 园文 化 的一部分 , 也是高校文化建设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2 高校 网络文化的特点 高校 网络文化作 为高校校 园文化 的一部分 ,对高校文 化建设产生了一定 的影 响. 高校 网络文化 的特点 主要有 以下
校 准文化说” 、 “ 规范说 ” 、 “ 文化氛 围说 ” 、 “ 校园精神说 ” 、 “ 第
二课 堂说 ” . ① 目前 , 在较 为广泛的文化 学研 究方法 中将校 园
文 化 以 文 化 现 象 的存 在 形 式 分 为 了物 质 文 化 、制 度 文 化 和
精神文化 三大类 . 本 文对高校校园文化 的定义为在高校这一 特定 的环境 中, 师生在长期 的教育 实践过程 中创造 出来 的 , 能够反 映师生 的思想 、行 为等具 有高校校 园特 色的物质 文 1 基 本 概 念 解 析
资源创新与共享 的文化. 同样 , 高校网络文化 的发 展和交流 也超越 了时 空的限制. 现 阶段 , 虽 然部分高校在 网络登录时
1 . 1 . 1 高校校 园文 化. 近些 年来 , 学术界对 校 园文化 的定 义 和内涵 , 主要有六种基本 的界定 , 分 别是 : “ 课外 活动说 ” 、 “ 学
含义 的界是不 同的. 本文借 鉴引用《 网络文化 与大学 生思想 政 治教育》著作 ,将 网络文化定义为建立 在互联 网的基 础 上 ,不分 国界 、不分 地区的全球信息资源创新 与共享 的文 化, 它是 以计算 机技术和 网络技术作 为物 质载体 , 以上 网者
几点 : 1 . 2 . 1 虚拟性. 网络文化是不分 国界 、 不 分 地 区 的 全 球 信 息
5 . 6 4亿人 , 网民规模 居世 界首位 . 其中, 2 9岁及 以下 的年轻 群体 占中国网民的 5 6 . 1 %, 这一群体 已成为 中国网民的主力 军. 近几年来 , 学生群体的互联 网普及率一直处于高位状 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