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探究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 答案版
中考化学专题测试 专题05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
分子和原子一、单选题1.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B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球内气体分子受热膨胀变大D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C2.下列各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A、①图中的微粒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错误;B、②图中的微粒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故不是化合物,错误;C、③图中微粒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错误;D、④图中的微粒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正确。
故选D。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A .H2OB .H+ C. H2 D. H【答案】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氢气的化学性质是由氢分子保持,表示氢分子的式子是H2,故选C。
4.从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氧化汞是由汞、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氧化汞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答案】C5.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酚酞溶液遇碱变红,氨水呈碱性,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答案】B【解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氨气分子不断运动。
故选B。
6.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M、N均是混合物 B.变化Ⅰ、Ⅱ、Ⅲ均属于物理变化C.变化Ⅱ、Ⅲ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R、M、N中共有两种分子【答案】C【解析】A.R中含有不同种分子,属于混合物,M、N中均含有同种分子,属于纯净物,错误;B.变化Ⅰ有新分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Ⅱ、Ⅲ无新分子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变化Ⅱ、Ⅲ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正确;D.R中有两种分子,M、N中均有一种分子,错误。
《分子的性质2022年中考专项练习(打印版)
考点6 分子的性质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2019·广西)“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人们远远就能闻到稻花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裂2.(2020·河南期末)长时间切洋葱人会流眼泪,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大小发生改变D.分子在不断运动3.(2020·湖南期末)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4.(2019·河南模拟)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5.(2019·河南模拟)2019年春节期间,小强一家回农村老家过年,发现老家院子里暴露在空气中的水管冻裂了。
这是因为()A.水分子运动速率变B.水分子体积变大C.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D.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6.(2020·江苏期末)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在不断运动B.吹胀气球﹣﹣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微粒运动速率大D.物质热胀冷缩﹣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7.(2020·河北期末)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体温计内汞柱液面上升﹣一汞原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坚硬,石墨质软﹣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构成不同8.(2020·普宁模拟)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B.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原子间隔变大C.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9.(2020·河南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0.(2020·河南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变大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D.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有O2分子11.(2020·广西模拟)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使水结冰﹣分子停止运动B.空气液化后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分子间隔变小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12.(2020·河南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附20套名校中考真题】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5-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含解析)
2019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5 分子和原子的性质1.(2019•河南)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C.分子的间隔变大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鼓起,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运动加快。
故选:C。
2.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 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 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B【解析】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正确;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间隔变大,错误;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由氢分子和氧分子变成了水分子,正确;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
故选B。
3.(2019•广西)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B.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考虑;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间隔变大;C、水变为水蒸气不能证明水的组成;D、只有化学变化才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答】解:A项,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发生物理变化,故A错误;B项,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态水分子的间隔,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故B正确;C项,该实验是液态水和气态水之间的转化,不能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故C错误;D项,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得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的结论,故D错误。
九年级化学专题3.1 分子和原子(七大题型)
专题3.1 分子和原子题型梳理【题型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题型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题型3】探究分子其他性质的实验【题型4】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题型5】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题型6】从微观角度看纯净物和混合物【题型7】微粒图像的分析与应用举一反三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题型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例1】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酒和醋的酿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C.水变成水蒸气——分子体积变大 D.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变式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B.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D.瓜果飘香—分子在不停运动【变式1-2】化学教会我们从微观角度去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春天公园里柳絮纷飞,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B.氮气不如氯气活泼,说明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D.一滴水大约有1.6×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变式1-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题型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例2】如图是“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A中加入5mL浓氨水,B中加入20mL酚酞溶液,罩上大烧杯。
九年级化学(上)《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中考题
九年级化学(上)《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中考题1.(2022河北中考)如图4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种类减少
2.(2021河北中考)按图所示进行实验。
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
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2022广州中考)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分子和原子(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练—分子和原子(含解析)一、选择题1.(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D.酒精挥发——分子本身改变【答案】A【解析】A、分子之间有间隔,热胀是由于在受热的条件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导致体积膨胀,而冷缩是在温度下降的条件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导致体积缩小,故A解释正确;B、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水结成冰后分子还在运动,故B解释错误;C、冰雪融化,固态变成液体,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水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C解释错误;D、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D解释错误;故选A。
2.(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航天点亮梦想”。
航天工业曾用液氢作火箭燃料,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原子大小D.分子间隔【答案】D【解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气液化是氢气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D。
3.(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
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错误的是()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B.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D.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答案】A【解析】A、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质量不变,分子的观点解释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C、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D、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答案:A。
4.(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B.墙内开花墙外香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答案】A【解析】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1 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征,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1.(2022山东临沂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 锶是金属元素
C.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锶的元素符号为Sr
【答案】C
【解析】
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子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即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锶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锶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3 原子的结构
3.(2022广西贺州中考)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则Y元素的质子数是( )
A. a+m-nB. a+m+nC. a-m-nD. a-m+n
【答案】B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a,故质子数为a,X得到n个电子后变为Xn-,Xn-的核外电子数是 ;Y失去m个电子后变为Ym+,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 ,Ym+的核外电子数是 ;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故 ,则 ;故选:B。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3.(2022湖南邵阳中考)“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乐山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简答题专项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请将下列的有关日常自然现象与其蕴含的微观分子的性质连线。
(1)气体易被压缩 a 分子很小(2)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 分子不停的运动(3)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 c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4)固体碘或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d 分子间有间隔解析:(1)气体易被压缩——d(2)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a(3)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b(4)固体碘或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c【解析】试题分析:(1)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态时间隔最大;(2)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3)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4)固体碘或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都是有碘分子构成,分子种类一样化学性质一样。
考点:分子的性质2.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数值为 _____ 。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 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_____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核内有115个质子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内有173个中子(4)图4中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都具有 _____ 结构。
2H S+3O=2SO+2H O C 相对稳定(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2222【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3)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分子和原子专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分子和原子专题1.(2019·娄底)水变成水蒸气,从分子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分子数目增多B.分子变大C.分子间间隙变大D.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2.(2019·长沙)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B.电解水,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3. (2019·郴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C.NaCl 由N aCl 分子构成D.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4.(2019·怀化)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食物腐烂﹣﹣分子停止运动B.闻到花香﹣﹣分子间有间隔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D.水结冰﹣﹣分子变成了原子5.(2019·凉山州)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知()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B.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面造成的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微粒6.(2019·西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基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2019·邵阳)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在邵阳绥宁县境内隆重举行庆祝苗族“四·八”姑娘节活动,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民拿出了香喷喷的黑米饭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分子和原子专题(含答案)
A.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 子 构 成 所 有 的 物 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 分 子 保 持 水 的 化
学 性 质 24.(2019·泰州)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
B.氨气
C.氯化镁
D.硫酸铜 25.(
2019·广安)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 H2O 化 学性
质 不 同 8.(2019·武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9.(2019·吉林)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不可分 10.(2019·铜仁)关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
D. 微 粒 得 到 或 失 去 电 子 变 成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 分子体积变小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食物变质 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16.
C.固体碘( I 2 ) 和碘蒸气( I 2 ) 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18.(2019·成都)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A.品红溶解
B.篮球充气
C.酒精挥发
D.柳絮飞扬
最新中考化学-宏观现象微观解释-复杂解释
(18辽阳)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A.香水要密闭保存--分子不断运动B.水蒸发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C.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分子种类不变5.(2018湖南省,5题,2分)下列现象及变化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很远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温度计汞柱上升——原子的体积变大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D.双氧水制氧气——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很远就能闻到花香,选项正确;B.温度计中汞柱上升,是由于汞受热,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造成的,选项错误;C.水结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在此过程中,分子的间隙变小,分子的运动没有停止,选项错误;D.双氧水制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但是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均没有发生变化。
【知识点】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18济宁)3.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現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18齐齐哈尔)7.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18长春)5.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18东营)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B.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18临沂)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18盐城)5.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解释正解的是A.把液化气压抽进钢瓶 分子体积变小B.公园甲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不断运劝C.电解水得到长气和氧气 水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碳原子结构不同(18河北)1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同的距高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向存在引力(18邵阳)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18滨州)3、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初中化学中考考点习题解析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中考考点习题解析-分子和原子的性质1.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C.分子的间隔变大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解答】解: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鼓起,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运动加快。
故选:C。
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 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 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B【解析】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正确;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间隔变大,错误;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由氢分子和氧分子变成了水分子,正确;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
故选B。
3.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B.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解答】解:A项,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发生物理变化,故A错误;B项,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态水分子的间隔,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故B正确;C项,该实验是液态水和气态水之间的转化,不能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故C错误;D项,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得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B。
4.汨罗长乐甜酒,香醇扑鼻。
我们能闻到甜酒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解答】解:能闻到酒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能闻到酒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能闻到酒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选项错误。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归纳与练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归纳与练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知识01 微粒(分子)性质一、物质由微粒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关系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构成,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例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二、微粒的性质(以分子为例)1. 分子极小,其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受热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 分子间有间隔(1)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和液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较大。
(2)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
(3)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变大。
(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三、分子原子定义1. 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解释:单个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3.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微观示意图:4.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四、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实质以分子为例宏观微观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子不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在改变分子改变,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成新分子五、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都在不停的运动;相同点3.微粒间都有间隔;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同点质的最小粒子相互关系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就由该注意微粒保持化学性质;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例1】(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区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答案】B【详解】A、通过气味区别氮气和氨气,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氮分子和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孔中,由于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氮气是无味的,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气味不同,故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状态改变,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3.1.1分子和原子(原卷版+解析)
3.1.1分子和原子考点精讲【知识点一】微观粒子的共性1.微观粒子非常小2.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3.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注意:【典型例题】1.(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举一反三】1.(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
从分子角度解释合理的是A.氧分子体积变小B.氧分子质量变小C.氧分子间隔变小D.氧分子数目变少2.(2022·辽宁·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中考真题)一定质量的由分子构成的气体液化后,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的数目B.分子的间隔C.分子的体积D.分子的质量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技巧方法】掌握微粒共性:微观粒子质量小、体积小、不断地运动、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这些性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根本方法!【针对训练】1.(云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
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2.(2022年百色市中考)航天员饮用水属于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6小时正常需水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 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C. 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D. 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3.(2022年福建省中考)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
中考化学探究题
• 某兴趣小组在一密闭容器(不保温)中放入一片打磨光亮的铝 片,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中,然后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密闭容 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右图),分析问题: (1)由图知该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请分析压强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 分) 。
……
10
教材中的探究课题
九年级上册 观察与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九年级下册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分子运动现象
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 水的组成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018年中考专题复习 化学实验探究
太和北城中学 王效龙
实验探究专题
一、意义:
1.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 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 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二、侧重点
2018年中考化学仍将以《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能力的8个 要素为着眼点———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
•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也纯氧中才能燃烧。
真的要纯氧吗? 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发现,当氧气浓度达到 33%左右时,铁丝就能燃烧
• 蜡烛熄灭时说明容器中没有氧气了。
真的没有氧气了吗? 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发现,当氧气浓度低于 15~16%时,蜡烛就会熄灭。
• 15.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实验探究题
化学实验探究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是历年安徽中考必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这类试题 化学实验的常见现象中选取素 材,紧密联系化学实验、社会生活及科技动态, 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学习兴趣,以开 放型的命题方式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考专题化学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初中中考专题化学中考复习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分子间距变大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分子的个数变多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分子间存在间隙2. 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化学资源B.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属于化合物C.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到两种单质3. 医学上常用“冷冻法”治疗咽喉炎,其冷冻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A.液态氮B.液态氧C.液态空气D.液态二氧化碳4. 潜水员在水下作业需要呼吸富氧空气。
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 )A.B.C.1L 1L 2L 1:41:21:5D.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氮气约占C.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直接用木炭代替红磷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6. 某同学模拟自来水厂将黄泥水净化,并最终制得蒸馏水。
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B.加活性炭是利用了它具有吸附性的化学性质C.证明液体是硬水可采用加肥皂水的方法D.操作是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7. 下列化学知识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B.用食醋鉴别苏打和小苏打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化学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化学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高温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化学式?微观示意图?A.甲的化学式为B.保持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碳原子和氧原子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D.与硫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与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3.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错误的是( )C CO H 2CO 22:1BaCl 2BaCl 2SO 2−4A. B. C. D.4. 下列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B.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真实质量之比C.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C.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要氧气参加7. 平顶山宝丰县翟集古镇盛产“翟集米醋”,已有多年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回放1.(2013?岳阳)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答案】C;【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在不断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分子性质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闻到某些物质的味道与分子在不断运动有关。
2.(2014?杭州)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分子总数增加【答案】B;【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隙。
【点评】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气态分子的间隙﹥液态分子的间隙﹥固态分子的间隙。
3.(2014?黑龙江)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闻到物质的味道,是因为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造成的;故A答案正确;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分子的体积是固定不变的,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乒乓球内的气体受热之后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间隙增大,乒乓球内的气压随之增大,使压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故B答案错误;【考点】分子的特性。
【点评】熟悉常见的现象与分子的特性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4.(2013?广州)通过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方案实验结论实验?实验?A空气人呼出的气体人呼出的气体全部是2COB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D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A.A B.B C.C D.D【答案】C;【考点】检验二氧化碳、燃烧条件、分子的特性、铁生锈的条件。
【点评】从实验中得出结论,要看实验控制的变量。
5.(2014?青海)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 B C D①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②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常用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①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着②酒精溶液是混合物,说明是由不同种①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①活性炭可以使硬水软化②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体污染是金刚石,用于镶嵌在玻璃刀头上分子构成的③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③用无色酚酞溶液可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A.A B.B C.C D.D 【答案】A;【考点】酸和盐的反应、乳化剂、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分子的特性、纤维的检验方法、酸碱中和反应、水资源的保护、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点评】这种题目考察知识点较多、较细、较广,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积累这些比较零散的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很好的答题。
6.(2013?庆阳)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毒副作用大的有、尼古丁和焦油,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随手丢弃的烟头还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选填字母)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答案】一氧化碳、分子总是不断运动、C、把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考点】分子的特性。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点评】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化学的时候应注意结合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7.(2014?德阳)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NH)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3实验.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若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_________ (选填装置编号).(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图3),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A.水和浓硫酸 B.水和氯化钠固体C.水和硝酸铵固体 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答案】(1)试管;(2)()422322=22Ca OH NH Cl CaCl H O NH +++↑;(3)C ;(4)把红色石蕊试纸放在D 装置m 导管口,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
(5)ABD ;(6)AD 。
因此答案选择AD .【考点】气体的制取、分子的特性。
【点评】制取气体的实验题为常考题型,解题的关键点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以及从气体的性质出发,选择适合的收集装置。
8.(2013?南京)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氯化氢(HCl )气体显酸性吗?【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交流反思】(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色.(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拓展应用】(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2)2NaOH HCl NaCl H O +=+;(3)红;(4)B ;【拓展应用】(1)①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玻璃管内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②34NH HCl NH Cl +=;(2)解:设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x 。
2 73100g x x=3650g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3650g 。
【拓展应用】(1)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玻璃管内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②反应物是氨气和氯化氢,生成物是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34NH HCl NH Cl +=。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 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解:设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x。
2 73100g xx=3650g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3650g。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分子的特性。
【点评】在实验探究题里考察分子的特性,最常见的就是涉及到分子不断运动这一知识点。
二、15年中考考点解读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有关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成为必考的重点知识,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试题的题型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运用分子的特性解析生活中某些现象。
注重从知识立意命题向能力立意命题的转变,尤其注重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使化学教育真正能“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让学生能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化学,从而激发学化学用化学的原动力。
三、2015中考应考策略;分子的特性包括①分子总是不断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③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④以及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这四点。
常见的宏观现象有闻到气味、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它们的体积之和、物质热胀冷缩等。
在解题过程中,着重理解这些宏观现象背后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与分子的那种特性相对应,就可以做到迎刃而解。
四、2015中考应考演练1.(2014?雅安)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质量增大B.个数增多C.间隔增大D.体积增大【答案】C;【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隔。
【点评】考察分子的特性很少出现这种涉及到气压变化的题目,在解题的时候应分析压强变化带来的影响。
2.(2014?重庆)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B.水分子运动速率 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D.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答案】D;【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隔。
【点评】微粒的质量和体积在一定条件下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3.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的现象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答案】D;【解析】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不同的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间隙,使得物质体积之和出现不相等的现象。
【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隙。
【点评】掌握分子特性是解题关键。
4.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序号事实解释A在窗外闻到妈妈煮菜的味道分子在不断运动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2CO 分子 2CO 分子很小C 往瘪了的篮球里打气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答案】D ;【考点】分子的特性。
【点评】掌握微粒的特性,学会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就能解答这种题目。
5.从分子或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 .红墨水迅速溶解在水中 -分子在不断运动B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体积改变C .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答案】A;【考点】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