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法制体系完善食品市场安全

合集下载

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及工作方案

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及工作方案

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及工作方案引言: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不合格食品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并完善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将阐述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工作方案。

一、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的必要性1.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合格食品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建立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2.规范市场秩序:不合格食品如果不及时退市,将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不健康竞争,损害正常经营者的利益,利用退市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市场秩序,提升食品市场的整体质量。

3.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及时退市不合格食品可以降低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风险,减少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和损失。

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的工作方案1.健全法律法规:明确不合格食品退市的法律依据,建立相关条款和规章制度,加强对违规企业的惩处措施。

2.建立标准检测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不合格食品检测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及时发现不合格食品并采取相应措施。

4.加强舆情监测:建立不合格食品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公众对不合格食品的关注和反馈,调整退市政策和方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5.明确退市标准和程序:明确不合格食品退市的标准和程序,制定详细的退市操作指南,包括召回、销毁等具体操作方案,确保退市工作的顺利进行。

6.建立信息平台: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食品生产、流通和监管的信息互通,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精确度。

三、推进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的策略1.多元参与:食品安全涉及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应形成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元参与的局面,共同推进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加强培训: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企业从业人员以及消费者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增强整体食品安全防控的能力。

开展食品安全五进工作计划

开展食品安全五进工作计划

开展食品安全五进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加强监管1.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和权限。

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3. 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责任落实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2. 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3. 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企业和责任人的惩处力度,形成震慑效果,提高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程度。

三、加强风险评估1.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流程中潜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2. 加强食品质量监测,建立健全食品质量监测系统,提高食品质量监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3. 加强食品安全危机应对能力,建立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减少损失和影响。

四、加强技术支撑1.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提高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的能力。

2. 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共享。

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国内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五、加强宣传教育1.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关注度。

2. 加强媒体监督,发挥媒体在食品安全宣传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曝光和批评。

3. 强化学校和社区的食品安全教育,培养公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以上五进工作计划的实施,可以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只有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才能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最新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最新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最新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质量,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3.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

二、食品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部门及员工的职责。

2.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3.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改进。

4.配备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食品生产与加工1.食品生产企业和加工者应具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卫生条件和人员。

2.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等相关规定。

3.建立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产品销售、不合格品处理等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4.加强生产过程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四、食品销售与餐饮服务1.食品销售者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并按照许可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2.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3.禁止销售过期、变质、掺假、假冒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4.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五、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1.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六、培训与宣传1.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政策法规、企业自律、监管执法、消费者教育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法治保障1. 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许可、食品追溯、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规定,为食品安全提供法制保障。

2. 提高食品安全标准。

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内外形势相适应,保障消费者健康。

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明确监管职责,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二、企业自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1. 建立食品安全内控制度。

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内控制度,明确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质量、仓储物流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食品安全。

2. 加强企业全员食品安全培训。

提高企业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员工能够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应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加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执法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建设,提高执法效率,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2. 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

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切实维护食品安全秩序。

3. 强化食品安全执法监督。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群众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严肃查处食品安全问题。

四、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素养1.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

2.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意识。

引导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风险,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3.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机制。

2024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范文

2024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范文

2024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范文____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食品安全是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存在一些违法乱纪行为,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特制定本方案,以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提高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2. 原则:(1) 法治原则:依法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管理,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

(2) 预防为主原则:加强风险预警与监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3) 综合治理原则:整合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4) 全面管理原则:从源头到餐桌全过程管理,实施全链条监管。

三、主要任务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 修改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 加强对食品标准制定的研究与监督,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2. 健全监管体制:(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与权力的划分机制,明确责任与权力。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水平与能力。

3. 加强风险评估与监测:(1)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预警与监测。

(2) 增加食品安全监测点位,提高食品安全监测的覆盖范围与频率。

4. 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1) 加强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2) 推广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

5. 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素质:(1) 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与素质。

2024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感得到提升。

今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食品安全事故XXX起,同比下降了XX%。

食品安全事件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得益于政府的强化监管和企业的自律,但仍然离不开继续努力。

二、主要工作成果1.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2024年,我国食品安全法经历了修订和完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并增加了对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2. 强化食品监管力度。

今年,我国建立了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了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对进口食品的监管,提高了食品进口关检查的水平和效率。

3.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的保障不仅依靠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广大消费者的参与。

今年,我国加强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大群众了解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了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食品选择方式,大大减少了与饮食相关的健康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仍需加强。

尽管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监管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一些地方和企业仍然存在监管漏洞,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今年我国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但与国际标准和我国实际情况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下一步,需要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食品安全的法治化水平。

3.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尽管今年我国加强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但在实际效果上仍有一定的欠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节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节选)

12《轻工标准与质量》2019年第3期捍卫生活品质 推动产业升级政 策法 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节选)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未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这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现就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部署,在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产业规划、监督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但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制假售假等问题时有发生,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逐渐显现;食品安全标准与最严谨标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等基础工作薄弱。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安全底线,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

以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为目标,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坚持预防为主。

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风险监(2019年5月9日)测、风险评估和供应链管理,提高风险发现与处置能力。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让人们吃得放心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让人们吃得放心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让人们吃得放心食品安全,如同人民生活的基石,稳固而重要。

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每个家庭的幸福,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让人们吃得放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紧迫课题。

要保障食品安全,首先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如同食品安全的长城,坚固而不可逾越。

我们应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要保障食品安全,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监管体系如同食品安全的守门人,严肃而不可替代。

我们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

同时,创新监管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要保障食品安全,还需要企业的自律和责任。

企业如同食品安全的源头,清澈而不可污染。

企业应该加强自律,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要保障食品安全,还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公众如同食品安全的卫士,警觉而不可麻痹。

公众应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主动学习和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公众还应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举报,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保障食品安全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体系,推动企业自律,提高公众参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让人们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以食品安全为底线,以法治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公众为参与者,共同保障食品安全,让人们吃得放心。

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FOOD INDUSTRY I THEORY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文刘培清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与国计民生尤其是人民福祉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早已经走上了法治的轨道。

例如,早在2003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跨入了政府监管的新阶段,同时也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曾经引发媒体关注及舆论热议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为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也拷问着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起步较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日三餐的巨大需求容易导致问题产生、而对于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来说,实在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为此,建设一个完整而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更是一项宏大的战略任务。

1. 国家《食品安全法》解读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本文简称为《食品安全法》,下同)是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国家法律。

而之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10月3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宣告废止。

由“食品卫生法”到“食品安全法”的推进,显而易见已将食品安全问题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更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

该《食品安全法》,从食品生产和加工,到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经题也会随时产生。

因此,该法第十六条又特别提到,如果一旦“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制定、修订”“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

上述规定十分明确地反映了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负责。

2.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必须知敬畏,懂法律,严格恪守法律的红线。

同时,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监管的失职甚至渎职行为也决不容忽视。

首先,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及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必须严格工作纪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切实可行、权责分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

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

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2023年,食品安全监管依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和不足以及如何改善食品安全监管三个方面来讨论食品安全监管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1.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进入市场会直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比如,过多的添加剂或者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可能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发生过敏、中毒或者致癌等问题。

因此,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有效地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和传播,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2.维护消费者权益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市场经济中,商家可能会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忽视消费者的权益和需求。

食品安全监管通过强化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可以防止不法经营者利用折扣等手段卖垃圾食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推动食品产业发展有了食品安全监管,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会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不仅限于口感,更多提高了对食品的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食品产业也得到了影响,食品企业不得不提高生产设备的控制能力,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加大对源头食材的检测力度,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进而推动食品产业发展。

二、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不足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监管力度不够在一些地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依然存在缺陷。

有的监管人员缺少专业知识,对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了解也不够深入。

同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有利益问题,存在监管人员收受企业好处费,导致监管部门失去了对企业的有效监管,从而生产出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

2.监管措施不全面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措施还不够完善,对于某些食品,尤其是地方风味食品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存在的问题较多。

国家安全十六个方面的问题及对策意见

国家安全十六个方面的问题及对策意见

国家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但是在现代社会,国家安全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各个国家都需要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制定对策和意见。

本文将围绕国家安全的十六个方面问题,提出对策意见。

一、政治安全问题:政治动荡、颠覆活动、政治斗争等给国家政治稳定带来威胁。

对策意见:加强国家治理,建立健全的政治体制和法制,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二、领土安全问题:领土侵犯、领土争端、领土资源遭遇破坏等问题。

对策意见:加强对领土的监控和保护,制定国土资源利用规划,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三、军事安全问题:战争威胁、军事对抗、恐怖袭击等对国家军事安全构成威胁。

对策意见:加强国防建设,提升军事实力,加强国际军事合作。

四、经济安全问题:经济危机、金融风险、资源匮乏等对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威胁。

对策意见: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强资源节约和利用,发展多元化经济。

五、金融安全问题:金融市场波动、金融体系脆弱、金融诈骗等对金融安全带来威胁。

对策意见:健全金融监管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系统稳定性。

六、信息安全问题: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网络犯罪等对信息安全带来威胁。

对策意见:推进网络安全法治建设,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提高信息保密能力。

七、外交安全问题:外交压力、外交冲突、国际社会孤立等对国家外交安全构成威胁。

对策意见:加强外交战略规划,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八、环境安全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自然灾害等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

对策意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九、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质量不达标,食品造假等对食品安全带来威胁。

对策意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十、社会安全问题:犯罪活动频发、社会治安恶化、民生问题突出等对社会安全带来威胁。

对策意见:强化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十一、文化安全问题:文化侵略、文化传播失衡、文化软实力不足等对文化安全构成威胁。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为主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为主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为主摘要: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预防食品安全风险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本文旨在探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中预防为主的原则,分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引言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公共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预防为主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坚决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二、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原则1. 预防为主:食品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

2. 风险评估:食品安全管理应依据科学方法,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3. 全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要实现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全程控制,确保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安全。

4. 社会共治:食品安全管理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三、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1. 加强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2.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职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明确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能。

3.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管水平;配备先进的监管设备,提升监管手段。

4. 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企业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5.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定期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风险。

6. 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维护食品安全秩序。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确保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到消费全过程的安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满意度。

2. 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三、主要任务1.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提高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强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法治意识。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明确各级监管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

(2)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监管队伍培训,提升监管能力。

3.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1)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覆盖面和监测频次。

(2)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有效控制。

4. 落实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措施(1)加强食品源头治理,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严格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5. 提升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能力(1)加大食品安全科研投入,推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

(2)推广食品安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食品产业整体安全水平。

6. 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1)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第三方作用。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诚信建设。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

2.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监测、科研等工作所需经费。

3. 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机制,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4. 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2024年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计划

2024年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计划

2024年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计划一、加强监管措施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流通全程监管制度,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升监管效能。

2. 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监管:提高食品生产者的质量管理能力,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禁使用违规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加大对农药使用和畜禽养殖的监管力度。

3. 加强食品经营环节监管: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许可和备案管理,严格控制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要求,督促一线从业人员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加强对市场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

4. 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加强对食品流通企业的资质审核和监管,加大对食品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禁从事造假和欺诈行为,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5.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整治食品伪劣、假冒伪劣食品、食品添加剂滥用、非法添加物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二、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食品及食品原料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工作,提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技术研究:推进食品检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对新型食品安全风险的研究和监测,提高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的能力。

3. 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监测样品库和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库,提升食品安全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监测能力,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源的监测和预警。

4. 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发布和公众教育: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公众科学选择食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 加强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对接与推动: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推动国内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我国食品出口的竞争力和国际形象。

四个最严食品安全解读

四个最严食品安全解读

四个最严食品安全解读食品安全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政府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四个最严”要求,即最严管控、最严监管、最严法治、最严惩治。

下面我将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最严管控:在食品安全方面,最严管控意味着我国政府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一方面,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企业进行关闭或整改,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另一方面,加强对食品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等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

同时,对于进口食品也要进行严格管控,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最严监管:最严监管意味着我国政府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一方面,通过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企业需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规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自检和自律。

另一方面,政府组织抽检和检测,对市场上销售的食品进行抽检,确保食品质量符合标准。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最严法治:最严法治要求食品安全问题要依法惩处,形成法治化的治理机制。

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法规十分完善,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等。

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于违法生产、销售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将面临严厉的处罚,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此外,政府还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举报,鼓励社会各界共同监督食品安全。

最严惩治:最严惩治要求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形成震慑效应。

政府要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和个人,政府将依法严惩,惩罚力度加大。

此外,政府还要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氛围。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11月28日在京举办。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在论坛上介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7.4%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之高、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法治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监管执法更加严格规范,责任落实更加精准有力,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要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

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管理能力不足,像网络订餐、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生鲜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未知风险也不断增多。

尤其在自媒体时代,食品安全的舆情环境更加复杂,食品安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交织叠加,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和挑战。

”柳军表示,社会各界要凝聚合力、同心共护食品安全,加快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确保产得安全、管得到位。

“我们要不断提高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构建食品安全主动防控体系,更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认为,食品产业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四个面向”的引领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实现食品安全与营养两手抓。

这一主题是食品产业升级发展的方向,也是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内容之一。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司司长马纯良建议,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要着力从5个方面开展。

一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风险排查防控。

进一步抓牢抓细抓实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工作制度,用行为落实各项制度、用责任保证食品安全;二是加强供应链管理,强化源头质量控制。

对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

对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

尊敬的市场监管部门领导: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市场秩序日益复杂,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工作取得更加卓有成效的成果,提高市场监管效能,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供领导参考: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市场主体法律意识1. 完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体系,针对不同市场主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场主体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尊重。

2. 加强媒体宣传,广泛传播典型案例和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市场主体遵纪守法,树立法治意识。

二、健全法规制度,提高市场监管效能1. 制定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明确市场监管职责和权力,强化市场监管的法律依据和执行力度。

2. 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宣传评台,让市场主体清楚知晓相关法规和制度,提高法律约束力和市场监管效能。

三、加强执法监督,保障市场秩序1.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市场监管执法行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公正、透明。

2.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惩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用户权益。

四、加强行业协调,促进市场有序竞争1.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行业监管协调机制,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市场公平竞争。

2. 支持和鼓励市场主体参与行业自律组织,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经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五、加大信息化建设,提升市场监管水平1. 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提高市场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

2. 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系,加强对网络交易和电商评台的监管,规范网络市场秩序。

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市场监管挑战1. 主动融入国际规则体系,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和各国监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市场监管水平。

2. 参与国际监管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推动国际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为我国市场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是我对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工作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食品质量保证的食品安全监管与市场监管

食品质量保证的食品安全监管与市场监管

食品质量保证的食品安全监管与市场监管在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食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食品安全监管成为了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领域。

为了保障食品质量,确保食品消费者的权益,食品安全监管与市场监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立法、执法和监督等手段,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食品安全监管具有以下重要性:1.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合格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疾病传播等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2. 维护食品市场的秩序。

食品安全监管可以防止假冒伪劣食品、不正当竞争等现象的发生,维护市场的公平秩序,保障优质食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 促进良性发展的食品产业。

食品安全监管有助于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经营行为,推动食品产业向健康、安全、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促进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食品安全监管与市场监管的相互关系食品安全监管与市场监管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1. 食品安全监管对市场监管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监管是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管,可以减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市场的稳定与繁荣。

2. 市场监管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市场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只有保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才能够有效地推动食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健康。

三、食品安全监管与市场监管的主要措施为了保障食品质量与市场秩序,食品安全监管与市场监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 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1)加强食品生产监管。

通过建立健全食品生产企业的资质认证制度、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等,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加强食品加工与储存监管。

加强对食品加工与储存环节的监督检查,建立食品加工与储存过程中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2024年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实施方案____年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了本方案,以推动____年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总体目标到____年底,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治体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得到切实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更加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得到普遍提高。

三、主要任务1.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1)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管理法》等,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2)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严格性。

2.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1)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从生产、运输到销售全链条可追溯。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明确职责和权限。

(3)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3. 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水平(1)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食品安全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和效率。

(3)加强对食品安全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4.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1)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2)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加强对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场所的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5.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1)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执法力度,掌握食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024年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总结

2024年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总结

2024年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总结2024年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关键一年,全面贯彻实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是我国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2024年,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加强了各级食品监管部门的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监管能力。

其次,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法规和政策体系,将食品安全纳入法治轨道,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再次,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加强了对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确保了食品安全全程覆盖。

二、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2024年,我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专题讲座、宣传广告、微信公众号等,向公众传播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对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食品安全教育,培养了更多食品安全的合格人才,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建设2024年,我国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及时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对有潜在风险的食品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同时,加强了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设,通过多方信息的汇集和分析,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到食品安全风险,自我防范。

四、加强食品安全执法监督力度2024年,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安全执法监督的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执法监管体系,加强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保证了食品安全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与此同时,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法追究责任,形成了对食品不法行为的震慑力,提高了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五、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2024年,我国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全法制体系完善食品市场安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食品安全是指确保食品消费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不良影响的特定概念。

随着近年来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的事件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04年,全国工商行政机关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近15万件,移送司法机关270多件。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工商部门今年将进一步加大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我国已制定了食品卫生法、粮油卫生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药最高残留限量、产品质量法、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卫生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了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机构和队伍,迈入了食品安全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食品生产关系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

食品安全的法律建设,既是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搞好“放心菜篮子”的需要,也是在国际贸易中实施本国环境战略的需要。

食品安全情况严峻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食品行业的整体卫生条件和管理水平还较低,生产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食品生产还处于家庭作坊式阶段。

食品生产单位多、小、散、乱、差,加工设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低,管理制度和生产标准形同虚设,不按标准生产、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有的企业卫生制度形同虚设,重产量轻卫生,卫生保证能力差,有的企业弄虚作假,产品不经检验合格就出厂;有的企业对卫生监督不配合甚至拒绝卫生监督;有的企业明知故犯,出售过期、变质食品。

有的企业无视法律规定,滥用食品添加剂,用非食品原料甚至有毒有害原料加工食品等情况相当普遍。

在北京召开的食品安全高层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从目前统计的数字看,中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约为二至四万人,但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字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消费者每年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至少在二十至四十万人。

这些还只是显性的中毒者,如果包括潜态的没有即时发作的中毒者,那将是一个更大的数字。

从金华敌敌畏火腿到太仓黑心肉松,到含瘦肉精的猪肉,一则则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不绝于耳。

食品生产加工污染严重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随着食品生产的工业化和新技术、新原料、新产品的采用,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日趋复杂化,高速发展的工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波及到食物并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食品污染事故。

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污染源通常有三类:一是生物污染,它由病虫害、生物霉素等因素导致,如疯牛病、口蹄疫;二是物理污染,如放射性辐射对植物、动物的种植养殖以及对动物饲养原料的污染;三是化学污染,它由化学霉素、重金属、激素、农药残留所致。

另外,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久前便有“苏丹红一号”风波。

严重制约出口贸易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食品的出口贸易。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然敞开了,但门槛却不降反升,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

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已成为发达国家向我们“亮红灯”的主要借口,出口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卫生标准成了我们的致命伤。

我国入世以来,欧美日等在“绿色壁垒”的名义下,对我国一些“菜篮子”产品频频亮出“红牌”。

据有关部门估算,自2002年以来,国外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达百亿美元,相当于我国近年来水产品、畜禽、蔬菜水果的年出口额。

由此可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危及我国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也为国外安全廉价的农产品大举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条件,从根本上加大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压力。

专家认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还会愈演愈烈。

我国只有采取卫生安全的“绿色”生产措施,才能拿到进入到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同时也才能保证国内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缺陷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分门类的法律体系。

在宏观层次上,国家已制定了《食品卫生法》。

这应是对食品卫生安全最全面的法律。

但是现在该法关注对象已经进入流通领域,甚至是走向餐桌的食品,并且存在着处罚力度不够、措词含糊、伸缩性太大的问题,而且连带责任不强。

食品安全法律之间存在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全面、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制约了对不法行为的打击。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以下的缺陷:首先,准入制度不严。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一般企业从事食品生产除了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外,还要获得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发放的《卫生许可证》,部分食品门类的生产还须领取质监部门发放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但在市场流通领域的管理中缺少追溯和招回制度。

制度上也还存在抓大漏小、抓点漏面、抓固定漏流动等现象。

准入制度不严直接导致食品生产中出现的假冒伪劣充斥市场,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食品生产企业有十七万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百人以下的小型企业,这一类企业绝大部分没有产品检验的能力,不经过任何检验就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标准不够严密。

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在立法,目前我国在食品立法上还较落后,标准体系也不尽人意。

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6条和第11条规定对生产者约束力不强,已不能适应当前食品市场的需要。

食品安全标准绝大多数都是2000年以前制订的,其中最早的制订于1981年。

为了适应进出口食品检验,共有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578项。

就是说:各类食品安全标准大都仅仅是行业标准而非国家标准。

而食品管理先进的国家,食品标准都是由国家专门的立法机构制定的,而且一种产品只有一个标准,清晰明确,并且立法、执法分开,不涉及部门利益,有利于标准的贯彻执行。

而我国受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有些食品标准产生形成两套标准。

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法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食用油、肉、蛋、水产品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残留量,共含291个指标。

而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最高残留指标。

这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还相差甚远。

必须尽快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相适应。

第三,执法力度不大。

当前在食品安全卫生的全过程中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有三个:有法不依。

一些企业无视国家法规,唯利是图,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甚至直接生产经营有毒食品(如毒大米、瘦肉精、甲醛发泡海产品、甲醇造酒、化学物兑制酱油、死病畜制肉等等),直接危害人民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监管不严。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农业、卫生、工商等17个部门,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不力,争夺管理权限,多头监管,实际上造成“谁都管不好”的局面,出了问题后,互相推诿或默不作声。

执行食品法规不够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的不法行为;执法不严。

部分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卫生许可证的企业居然可以照样生产,没有产品标准或不执行产品标准的产品可以进入市场。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议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分门类的法律体系。

目前与食品安全、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虽然较多,但多为原则性条款,可操作性差,惩罚力度轻。

因此,有必要根据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协调、修订及全面清理工作,加紧完善与《食品卫生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食品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处罚,建立重防范、重处罚、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法律系统。

以有效打击食品生产中的制假售劣行为,保障人民的生命不受侵害。

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需要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来作为构架,整个食品安全体系应该包括八个方面:标准体系、认证认可体系、监管体系、监测体系、信息交流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再一个就是应急反应体系,这样才是比较完整的。

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框架要制定准入规则。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突出的主要源头是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因此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从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抓起。

质检部门研究建立了一套事先保证与事后监督相结合,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打假治劣和扶优扶强相结合并能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对食品工业必须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生产许可,也就是说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从原材料进厂,组织生产依据的标准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工艺流程、质量管理、管理人员、产品检验包装、储运、标签等等十个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然后是做强制检验制度,尤其要强调对生产企业实行食品保证质量审查制度,食品出厂要强制检查,就是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履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质检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一律不得出厂销售。

最后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也就是说经检验合格出厂销售的食品必须由企业加贴规定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也就是QS标志,没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实行食品出厂标志性管理,如在食品外包装上贴上市场准入标志“QS”。

形成商场无QS不得进货,生产商无QS不使用,消费者无QS不购买的良好局面。

要制定标准规则。

食品行业的标准必须采纳国际标准,对进出口食品必须实行严格的检测检疫措施,在整个与食品安全质量有关的领域调整食品安全标准。

要通过立法形式,尽快制定出我国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安全质量监督标准,加强对畜禽疫病的防检及使用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有害残留及影响的控制,着力解决我国农产品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问题,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要尽快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标准和周边先进国家与地区(如香港)的标准,逐步制定出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和检测方法,并制定出相应的生产操作规程。

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建立符合“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实施协定”(SPS协定)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原则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从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着眼,把标准和规程落实在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大力推行各种目前国际中已经开始使用的食品安全法规、技术规范、指南和准则。

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系统监测与评价资料缺乏的问题,同时也是实现中国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和基础性工作。

使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指标尽快达到国际行业标准。

要尽快完善我国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使之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执行安全信用码制度选定一些食品,推行食品安全信用码制度,使消费者通过包装上附着的安全信用码,了解原料、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信息,让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食品。

强预警、预报及处理应急反应系统体制建设。

建立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加强预警预报及处理应急反应系统体制建设,预测、通报处理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

总之,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必须建立专门的权威性食品监管机构,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机制,通过法制化的手段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