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常规管理测试题
历史新课标测试题
![历史新课标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2c54dc240c844769eaee5c.png)
历史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填空题(20分)1.历史课程是_____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
3. 历史课程分为六个学习板块。
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_____结合的呈现方式。
“点”是_____;“线”是_____。
4. 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注重课程目标中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
5. _____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它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切实落实标准提出的目标。
6. 对学生的历史学业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
评价须以标准中的“_____”和“_____”为依据,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
7. 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_____、_____、_____。
8.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发展的态势,尤其是通过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_____、_____、_____,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
二、选择题(20分)1.教学设计应以()为出发点。
A.教师确立的教学目标 B.学习者的“学”C.学习者的“发展” D.教学参考书2.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指的是()A.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过程与方法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历史学科陈述性知识中的史实性知识不包括()A.历史人物B.历史事件C.历史现象 D.历史概念4.要求考生归纳和综述历史事件的过程、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主要内容等,且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词语,它属于探究题中的哪种题型()A.论证型问答题B.分析型问答题C.叙述型探究题D.比较型问答题5.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 )的过程。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27f9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8.png)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一、选择题。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
2. 春秋时期的社会制度是()。
A.奴隶制。
B.封建制。
C.亲族制。
D.资本主义制度。
3.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孔子。
B.李白。
C.王安石。
D.苏轼。
4. 我国古代最早的封建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郡县制。
C.郡县制。
D.郡县制。
二、判断题。
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
()。
3.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言行编撰的。
()。
4. 《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
5.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
()。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 什么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3. 请简述一下孔子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重要的制度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四、论述题。
请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演变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评价。
五、综合题。
请根据你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结合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演变的文章,包括社会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革,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影响和评价。
以上就是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认真作答。
高中历史课程新标准测试题目(附答案)
![高中历史课程新标准测试题目(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e71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0.png)
高中历史课程新标准测试题目(附答案)一、选择题1. 新石器时代,下列哪个器物不是我国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A. 陶器B. 石器C. 骨器D. 青铜器答案:D2. 下列哪个事件不是商汤战胜桀的关键?A. 伊尹投毒B. 鸣条之战C. 夏朝民众的反抗D. 商汤的仁政答案:A3. 下列哪个不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A. 设立太学B. 推行郡县制C. 颁布“推恩令”D. 开疆拓土答案:B4. 下列哪个不是唐朝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A. 和亲政策B. 战争不断C. 民族融合D. 民族歧视答案:D5. 下列哪个不是明朝八股取士的主要内容?A. 四书五经B. 诗词歌赋C. 策论D. 算学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中国。
这一过程的意义在于,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影响。
答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包括设立太学、推行郡县制、颁布“推恩令”和开疆拓土等。
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汉朝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
3. 请简述唐朝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答案:唐朝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包括和亲政策、战争不断和民族融合。
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间的和平共处,战争虽然频繁,但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民族融合使唐朝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
4. 请简述明朝八股取士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明朝八股取士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策论和算学。
这种考试制度导致了学术的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论述题1. 请论述商汤战胜桀的原因。
答案:商汤战胜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夏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众对桀的不满情绪高涨;其次,商汤部落实力雄厚,具备了灭夏的条件;再次,商汤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如在鸣条之战中,商汤利用桀的骄傲轻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最后,商汤的仁政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使商汤在灭夏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fca9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0.png)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一、填空题。
1.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2.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5.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6.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7.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
8.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9.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10.历史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设《中外历史纲要》模块。
11.历史必修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
12.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而选择修习的课程,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
13.历史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是在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类课程。
14.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供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个模块可作为选修课程的参考。
15.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课,4学分,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
16.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在修完必修课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升学需求选择修习。
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库(历史)试题
![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库(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d001e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2.png)
新课程标准理论测真题库〔历史〕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2022年新课标与时俱进,对2011年课标进行了修订完善。
新课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素养教育。
〔〕A. 指导思想B.努力方向C.根本任务2、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表达了本次新课标坚持的修订原则。
A.问题导向B.目标导向C.创新导向3、加强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这是新课标在的主要变化。
〔〕A. 课程方案B. 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4、以下不属于历史课程性质的一项为哪一项〔〕。
A、思想性B、逻辑性C、人文性5、初中历史课程通过开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表达了历史新课标的哪个理念A、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方法,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良教学的功能B、精选和优化课程内容,突出思想性和根底性C、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6、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A、核心素养B、课程性质C、课程理念7、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根底及开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使历史成为一门科学。
A、史料实证B、家国情怀C、唯物史观8、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就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
A、时空观念B、历史解释C、唯物史观9、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客观表达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尝试发觉和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这是属于的目标要求。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f6f7c24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6.png)
最新⾼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填空题1、普通⾼中历史课程是提⾼学⽣的历史意识、⽂化素质和⼈⽂素养、促进学⽣的⼀门基本课程,是为学⽣奠定基础的教育。
2、为了培养学⽣健全的⼈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次普通⾼中历史课程的设计遵循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3、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个从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的过程。
4、普通⾼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分解成“知识与能⼒”、“”“”三个⼤的维度。
5、《历史上重⼤改⾰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化遗产荟萃》模块体现出普通⾼中历史课程设置中的性和性。
6、通过历史必修⼀的学习,让学⽣理解从到、从⼈治到法治是⼈类社会⼀个漫长⽽艰难的历史过程,树⽴为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奋⽃的⼈⽣理想。
7、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步提⾼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能⼒;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
8、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法,努⼒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学习,善于从不同⾓度发现、解决问题;养成独⽴思考的习惯;学会同他⼈、尤其是不同见解的⼈和交流。
9、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知道、、讲述、复述”等⾏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10、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其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的范围和程度。
⼆、判断题1、普通⾼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种,其总体功能是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学会学习、学会⽣存、学会做⼈转变。
()2、本次普通⾼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健全的⼈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发展为本。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80885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5.png)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________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特定的________和空间框架下进行思考。
3. 必修课程中的《中外历史纲要》分为上下两册,其内容编排采取________的通史体例。
4. 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________需求,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5. 在历史教学中,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________史料等多种类型。
6.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________分析和客观评判。
7. 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发挥评价的________功能,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8.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________的责任感。
9.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选择要注重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体现________。
10. 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和解决________问题。
二、单选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A. 审美情趣B. 唯物史观C. 史料实证D. 历史解释2. 唯物史观强调()A. 英雄人物创造历史B. 历史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历史发展是无规律的3. 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包括()A. 制作历史大事年表B. 绘制历史地图C.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D. 构建历史时间轴4. 必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A. 为学生提供深入研究历史的机会B.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方法,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基础C. 满足学生对特定历史领域的兴趣D. 为升学考试做针对性准备5. 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主要关注()A. 各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比较B. 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C. 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变化D. 军事战略与国际关系6.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史料的运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是古籍记载的内容都可以作为真实史料B. 应该优先选择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史料C. 要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和考证D. 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能作为史料7. 历史解释的核心在于()A. 背诵历史结论B. 按照教材观点阐述历史C. 依据史料进行理性思考D. 引用名人名言解释历史8. 高中历史课程评价应注重()A. 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B. 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C. 教师的教学风格评价D. 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评价9.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教学活动是()A. 组织学生讨论历史上的经济改革B. 参观本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家乡历史C. 分析古代科技成就对现代的影响D. 比较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阶段10.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遵循()A. 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的顺序B. 以政治史为主,经济史和文化史为辅的顺序C. 根据主题重要性随意编排的顺序D. 综合考虑历史发展脉络、学生认知规律等因素的顺序1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现在()A. 仅有助于提高历史考试成绩B. 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C. 使学生能够背诵更多的历史知识D. 方便学生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12. 以下关于历史教学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B. 网络资源不可靠,不应在教学中使用C. 历史遗迹是重要的实物教学资源D. 教学资源越多越好,不需要筛选13.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可以采用()A. 讲述法,详细讲解历史事件的过程B. 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C. 演示法,展示历史文物的复制品D. 参观法,带领学生去历史事件发生地14.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要求学生()A. 大量收集史料,无需考虑其真实性B. 能够运用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并且理解史料的局限性C. 记住重要史料的内容和出处D. 按照教师的要求整理史料15. 选择性必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是()A. 完全独立,没有任何关联B.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简单重复C.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D. 必修课程是为不选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生准备的16. 在历史教学评价中,形成性评价主要关注()A. 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B.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C. 教师的教学计划是否完成D. 教材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17.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历史解释能力,教师可以()A. 提供固定的历史解释模板让学生背诵B. 鼓励学生查阅多种史料,独立思考并阐述自己的观点C. 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历史问题D. 只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历史解释18. 高中历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有重要作用,以下教学内容体现这一作用的是()A.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B. 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C. 地方历史文化的特色D. 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内经济发展19. 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A. 记忆能力B. 应试能力C. 历史思维能力D. 文字表达能力20. 以下哪种教学方式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A. 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B. 学生分组讨论历史问题,教师引导和总结C. 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D. 教师播放历史纪录片,学生观看三、多项选择题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教学环节实现?()A. 课堂导入B. 课堂讲授C. 课堂讨论D. 课后作业2.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考虑()A. 基础性,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方法B. 时代性,体现历史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现实需求C. 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D. 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3. 对于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资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B. 包括历史纪录片、动画等多种形式C. 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和使用D. 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4.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包括()A. 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教育素材B. 开展与家国情怀相关的主题活动C. 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的国家发展问题D. 对比中外国家观念的差异5. 以下属于历史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 讲授法B. 探究法C. 情境教学法D. 实习法6. 高中历史课程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A. 教师B. 学生自己C. 同学D. 家长7. 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可引导学生()A. 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B. 制作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图C. 比较不同地区同一时期的历史发展D. 背诵历史年代和重要事件发生的地点8. 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特点有()A. 专业性较强,针对特定历史领域B. 内容深度和广度超过必修课程C.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科思维D. 是为了满足少数对历史有特殊兴趣的学生9. 史料实证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A. 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史料的真伪B.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C. 鼓励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史料D. 强调按照教材中的史料进行学习10. 高中历史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体现在()A.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B.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C.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D.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四、判断题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目标,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94c4c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69.png)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
3.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原则是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
4.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
5.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6.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7.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
8.历史课程7-9年级的学习为一个学段9.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学,以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为其重要功能。
10.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11.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12.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13.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
1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
15.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
16.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17.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和趋势,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18.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的史实,了解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初步把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教师新课标考试历史答案
![教师新课标考试历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465ed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5.png)
教师新课标考试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标考试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A. 时空观念B. 史料实证C. 历史解释D. 科学探究答案:D2. 新课标考试中,历史学科的哪个部分强调了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理解?A. 历史知识B. 历史技能C. 历史观念D. 历史方法答案:C3. 根据新课标,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B. 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态度C. 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D.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答案:D4. 新课标考试中,历史学科的哪个部分强调了对历史资料的批判性分析?A. 史料实证B. 历史解释C. 历史理解D. 历史评价答案:A5. 以下哪一项不是新课标中历史学科的课程内容?A. 中国古代史B. 中国近现代史C. 世界古代史D. 计算机科学史答案:D6. 新课标考试中,历史学科的哪个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A. 历史知识B. 历史技能C. 历史解释D. 历史评价答案:C7. 根据新课标,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不提倡以下哪一项?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探究法D. 死记硬背答案:D8. 新课标考试中,历史学科的哪个部分强调了对历史事件的全面评价?A. 历史知识B. 历史技能C. 历史理解D. 历史评价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新课标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A. 教科书B. 网络资源C. 历史遗址D. 体育设施答案:D10. 新课标考试中,历史学科的哪个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A. 历史知识B. 历史技能C. 历史理解D. 历史评价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新课标考试中,历史学科的哪些核心素养是相互关联的?()A. 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B. 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C. 历史解释与历史评价D. 历史理解与历史评价答案:A, B, C12. 根据新课标,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身心健康答案:A, B, C13. 新课标考试中,历史学科的哪些部分强调了对历史资料的运用?()A. 史料实证B. 历史解释C. 历史理解D. 历史评价答案:A, B, D14. 以下哪些是新课标中历史学科的课程内容?()A. 中国古代史B. 中国近现代史C. 世界古代史D. 世界近现代史答案:A, B, C, D15. 新课标考试中,历史学科的哪些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探究法D. 死记硬背答案: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新课标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素养。
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常规管理测试题
![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常规管理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66966058fb770bf78a5569.png)
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常规管理测试题一、填空题(30分)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⑵体现课程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5.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包括制定计划、、课堂要求、、指导实验、辅导、课外活动、。
二、判断题(10分)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知识与能力是指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历史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4、备课的程序为:集体讨论—个人钻研—修改教案。
()5、作业能够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所以作业留得越多越好。
()三、简答题(10分)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四、请以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导入、教学提问、教学讲解、教学板书、教学结课等项教学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在历史(Ⅰ)《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历史(Ⅱ)《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历史(Ⅲ)《理性之光》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篇教学设计。
(50分)?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常规管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1、历史唯物主义2、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3、⑵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⑶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⑸评价与考试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备课、作业批改、校本教研二、判断1、(√)2、(√)3、(×)4、(×)5、(×)三、简答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3)注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5)注重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历史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历史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6958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b.png)
历史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2. 答案:C
3. 答案:B
4. 答案:A
5. 答案:B
二、判断题
1. 答案:错误
2. 答案:正确
3. 答案:正确
4. 答案:错误
5. 答案:错误
三、简答题
1. 答案:新课标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发布的教材标准。
它适应了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
2. 答案:附录是指附在正文之后的、用于补充和明确一些内容的部分。
它可以包括表格、图表、数据等内容,用于进一步解释和丰富正文内容。
3. 答案:历史课程的新课标主要体现了多元化、启发式和实践性的教学理念。
它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 答案:新课标的出现将对历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它促进了历史教育观念的更新,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答案:建议教师在新课标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尽管我作为助手可以帮您提供历史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但是我并不能确认这些答案的准确性,请您自行核对和参考教材。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两套(含答案)
![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两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a965c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1.png)
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两套(含答案)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学校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1、历史课程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和有着重要的意义。
2、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有: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3、就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而言,就是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应获得的学习历史、认识历史不可或缺的要素。
主要包括意识、意识、意识、意识、史德意识、史鉴意识、民族与国际意识等。
4、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
就合作学习的内涵而言,一是合作学习的,二是合作学习的。
5、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探究学习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二是,三是其。
6、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的特性有、、、。
7、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包括、、、、、六部分。
8、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评价、评价和评价三种类型。
9、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
10、历史教材包括、、等。
11、中国近代史始自,止于,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
12、《标准》将历史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方面,简称为历史教学三维目标。
13、历史课程标准包括、、、四部分内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选项中:①历史习作、②历史调查、③纸笔测验、④历史制作、⑤学生观察、⑥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其中属于评价的基本方法的是()。
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2、()是课程的灵魂。
A、课程内容B、课程理念C、课程目标D、课程结构3、下列各原则中不初中历史教学评价原则的是()。
A、全面性原则B、广泛性原则C、综合性D、多样性原则4、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A、能力B、人文C、科学D、人格5、历史()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A、教科书B、教学图册C、教师教学用书D、人物6、下列不是自主学习包括的含义的是()。
A、主动性B、独立性C、自控性D、交往必7、()是历史任务的提出和传播者,是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普通高中历史新教学标准测验题(附解答)
![普通高中历史新教学标准测验题(附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49a202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e.png)
普通高中历史新教学标准测验题(附解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教学标准中,历史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批判性思维B. 政治认同、文化传承、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C. 知识掌握、技能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D. 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历史观念、历史思维解答:A2. 以下哪项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A. 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问题B. 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C. 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分析D. 能够运用历史学科方法,如年代学、比较法等解答:B3. 在历史课程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情境模拟法解答:B4.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最符合“辛亥革命”的定义?A. 1911年爆发的反对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B. 1911年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C. 1911年清朝皇帝宣布退位D.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解答:B5. 关于“五四运动”,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治运动B. 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运动C. 是一次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运动D. 是一次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运动解答: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新教学标准中历史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意义。
解答:新教学标准中历史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批判性思维。
这些素养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实和未来。
2. 请简述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解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等,引导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运用历史学科方法,如年代学、比较法等,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四套)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四套)](https://img.taocdn.com/s3/m/2479bc527fd5360cba1adbfe.png)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一)一、填空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一门基本课程,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2、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遵循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3、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的过程。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三个大的维度。
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体现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的性和性。
6、通过历史必修一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从到、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7、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的人和交流。
9、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知道、、讲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10、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其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二、判断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种,其总体功能是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
()2、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3、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是历来教学大纲所不具有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常规管理测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⑵体现课程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5.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包括制定计划、、课堂要求、、指导实验、辅导、课外活动、。
二、判断题(10分)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2、知识与能力是指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历史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
4、备课的程序为:集体讨论—个人钻研—修改教案。
()
5、作业能够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所以作业留得越多越好。
()
三、简答题(10分)
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
四、请以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导入、教学提问、教学讲解、教学板书、教学结课等项教学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在历史(Ⅰ)《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历史(Ⅱ)《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历史(Ⅲ)《理性之光》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篇教学设计。
(50分)
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常规管理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1、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3、⑵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⑶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⑸评价与考试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备课、作业批改、校本教研
二、判断
1、(√)
2、(√)
3、(×)
4、(×)
5、(×)
三、简答
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3)注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5)注重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