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
神木县第七中学2015届化学备课组必修(1)导学案第周课时班级组别姓名课题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编号29合作探究1、表现性质的规律:“高氧、低还、中兼”规律(价态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例如:S元素:化合价-2 0 +4 +6代表物H2S S SO2H2SO4(浓) S元素的性质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氧化性2、性质强弱的规律(强弱律)(1)比较强弱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产物+弱氧化产物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较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减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减弱。
K+Ca2+Na+Mg2+Al3+(H+) Zn2+Fe2+Sn2+Pb2+Cu2+Fe3+Hg2+Ag+对应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增强,即氧化性增强。
3、“强易弱难,先强后弱”规律(优先律)当一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先氧化还原性强的,后氧化还原性弱的;当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先还原氧化性强的,后还原氧化性弱的。
4、“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转化律)含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价态的变化“只靠拢,不交叉”。
编写人王洁审核人学习目标1. 进一步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掌握其内在联系;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重点难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课前预习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知识梳理1.氧化还原反应规律(1)价态规律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如Fe 3+、Cu 2+只有氧化性,S 2-、I -只有还原性,Cl 2、Fe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价态归中规律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
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如在反应KClO 3+6HCl===KCl +3Cl 2↑+3H 2O 中,氧化产物是Cl 2,还原产物是Cl 2,1 mol KClO 3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是5N A .③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1 mol Cl 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 A 。
(2)强弱规律①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遵循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即“由强制弱”。
在反应中,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如根据反应Cl 2+S 2-===S ↓+2Cl -,可以确定氧化性Cl 2>S ,还原性S 2->Cl -。
②先后规律a .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因为还原性Fe 2+>Br -,所以Cl 2先与Fe 2+反应。
b .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 3+>Cu 2+>H +,所以铁粉先与Fe 3+反应。
(3)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一、就近原则eg: KClO3 + 6HCl ===KCl + 3Cl2↑+ 3H2O反应中KClO3中的氯元素为+5价,而HCl中的氯元素为-1加价,产物中KCl中的氯元素为-1价,Cl2中的氯元素为0价,那么究竟是由+5到-1、还是由+5到0呢?在这里就运用了就近原则,因+5离0比+5离-1要近,所以应为+5到0;其中+5价的氯只有一个,而0价的氯有6个,说明6个0价的氯中只有一个是由+5价得电子而转化为0价,其余的5个则必然是由-1价转化而来的。
习题:H2SO4 + H2S ===== S + SO2↑+2H2O应为:+6价的硫→+4价的硫-2价的硫→0价的硫转移电子总数为2个电子二、①、同种元素的不同种价态,最高价的元素只有氧化性,最低价的元素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Eg:Cl 有-1 0 +1 +5 +7 五种价态当处于-1价时则只有还原性当处于+7价是则只有氧化性而处于0 +1 +5 价态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限于元素、而不是物质:eg: HCl中H为+1价,是氢元素的最高价,从而导致HCl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而氯则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又致使HCl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所以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不能单纯的看其中某一种元素。
而在物质中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我们就能说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eg:SO2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4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0、+1 、+5 、+7 均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无-1价,-1价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1、0、+1、+5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无+7价)化合价越高,该价态的元素所具有的氧化性越强;反之价态越低该元素的还原性越强也就是说氯的氧化性:+7>+5>+1>0还原性:-1>0>+1>+5*通常只适用于元素,而不是物质eg:HClO4(高氯酸)中氯元素为+7价高于HClO中氯元素的+1价,但氧化性却是HClO> HClO4三、左大于右(氧化剂、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即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eg:2HBr + H2SO4(浓) Br2 + SO2↑+ 2H2O氧化剂:化合价降低H2SO4(浓)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Br2还原剂:化合价升高HBr 还原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SO2氧化性:H2SO4(浓)> Br2还原性:HBr> SO2习题: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顺序I2 + SO2 +2H2O ==== H2SO4 + 2HI2FeCl2 + Cl2 ====2FeCl32FeCl3 + 2HI =====2FeCl2 + 2HCl + I2A、I->Fe2+>Cl->SO2B、Cl->Fe2+ >SO2>I-C、Fe2+>I- >Cl- >SO2D、SO2>I- >Fe2+ >Cl-四、不同种氧化剂氧化同种还原剂时,价态变化越大,对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大eg: Fe + 2HCl ===FeCl2 + H2 ①2Fe + Cl2 ==== FeCl3②相应的氧化性:因①式中Fe由0价到+2价,而②中是由0到+3变化了三价,所以氧化性:Cl2> HCl还原性比较亦然。
5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3、难易规律: 一种氧化剂同时遇到几种还原剂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发应。 一种还原剂同时遇到几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发应。
如: 向FeBr2 中通入Cl2 ,先与Fe2+ 反应, 再与Br-反应
4、不交叉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 化合价只向中间靠拢,但不交叉。
如: 最低价 最低价 最低价 最低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中间价 最高价 最高价 最高价 最高价
补充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1、守恒规律: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 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2、价规律:
举例:S
、Fe 、Cl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② 当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能具有还原性; ③ 当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失去ne-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上述规律可总结为: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 小于剂。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 弱的物质;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用于 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 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 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例如,FeBr2 溶液中通入 Cl2 时,发生离子反应 的先后顺序为: 2Fe2+ +Cl2===2Fe3+ +2Cl- ,2Br- +Cl2===Br2 +2Cl-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例 1 在含有 Cu(NO3)2、Mg(NO3)2 和 AgNO3 的溶液 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C ) A.Mg B.Cu C.Ag D.H2
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 ,相邻价态 (或无中间价态 )时 不 反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 转移,而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或元素化合价降低总 数 )必然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或元素化合价升高 总数),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配平。 配平的步骤: (1) 标好价:依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 代数
(4)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 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及表明电子转移情 况。 (5)难易规律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 质,得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 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 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电子守恒规律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与降低的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例1:24 mL 0.05 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 0.02 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Cr元素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6B.+3C.+2D.0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判断Cr元素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价态。
n (K2Cr2O7)= 0.02 mol/L×0.02L=4.0×10-4 moln (Na2SO3)= 0.05 mol/L×0.024L=1.2×10-3 mol设K2Cr2O7 2Cr 即Cr CrNa2SO3 Na2SO4 即S SK2Cr2O7在反应中得电子4×10-4×2×(6-x)mol;Na2SO3在反应中失电子1.2×10-3×2mol.由电子守恒规律则有:4×10-4×2×(6-x)=1.2×10-3×2,解得x=3,故选B。
例2: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mL 0.1mol/L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
A . S2- B. S C. SO32- D. SO42-解析: 根据电子守恒规律Na2S2O3 2S Cl2 2Cl0.0025×2×(x-2)= 0.01×2 解得x=6. 故选:D2.价态规律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若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则只具有氧化性(如Fe3+、HNO3等),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则只具有还原性(如S2-、I-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SO2、Fe2+等)。
4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B.+2
C.+3
D.+4
D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设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 为x,则有0.1 mol·L-1×0.03 L×(6-4)=2×10-3 mol×(7-x),解得x=4。]
1.还原剂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在反应 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 氧化,得到氧化产物。氧化剂与之相对应。
失ne-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请指出反应 Fe+CuCl2 = FeCl2+Cu 中有 关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0
Fe
+
+2
CuCl2
=
F+e2Cl2
+
0
Cu
Fe:0→+2,化合价升高,
Fe作为还原剂,被氧化,得氧化产物FeCl2
CuCl2中Cu:+2→0,化合价降低,
SO2+2H2S===3S+2H2O
5.守恒律
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
化合价升高总数 = 化合价降低总数 得电子总数 = 失电子总数
用 0.1 mol·L-1 的 Na2SO3 溶液 30 mL 恰好将 2×10-3 mol 的 XO -4 还原,则
元素 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
A.+1
当一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还原性强的优 先反应;
当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强的优 先反应。
例如:已知还原性Fe2+>Br-。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 Fe2+ 先被氧化,
再通入Cl2
Br-
再被氧化。
4.价态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金属单质只具有复原性,金属阳离子具有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具有氧化性和复原性,其单核阴离子只具有复原性。
①归中原那么:某些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如果是相邻价态的,不能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如果是不相邻价态的,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②中间价态理论:两种含有上下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可能起反响;而且,元素的上下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歧化反响:Cl2 + H2O == HCl + HClO③只相撞,不交叉。
H2S + H2SO4(浓) == S↓+ SO2↑+ 2H2O【例4】K35ClO3晶体和含有H37Cl的浓盐酸反响生成氯气,反响方程式为KCl03+6HCl(浓)KCl++3Cl2↑+3H2O,此反响生成氯气的摩尔质量为〔〕A.74g.mol-1B.73.3g.mol-1C.72g.mol-1D.70.6g.mol-1【例5】G、Q、X、Y、Z均为含氯的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如下转化关系:①G→Q+NaCl,②Q+H2O→X+H2↑,③Y+NaOH→G+Q+H2O,④Z+NaOH→Q+X+H2O。
试判断氯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X>Y>Z>G>Q B.Y>X>Z>G>Q C.G>Y>Q>Z>X D.X>Z>Q>Y>G3.强氧弱还规律氧化复原反响发生的条件是: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复原剂反响生成较弱的复原剂(复原产物)和较弱的氧化剂(氧化产物)。
(即:强强代弱弱)Zn +CuSO4=Cu +ZnSO4较强复原剂较强氧化剂较弱复原剂较弱氧化剂4.反响先后规律: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或复原剂〕,当向溶液中参加另一种复原剂〔或氧化剂〕会把氧化性〔或复原性〕最强的氧化剂〔或复原剂〕先复原〔或氧化〕。
①最强的氧化剂与最强的复原剂最先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一、就近原则eg: KClO3 + 6HCl ===KCl + 3Cl2↑+ 3H2O反应中KClO3中的氯元素为+5价,而HCl中的氯元素为-1加价,产物中KCl中的氯元素为-1价,Cl2中的氯元素为0价,那么究竟是由+5到-1、还是由+5到0呢?在这里就运用了就近原则,因+5离0比+5离-1要近,所以应为+5到0;其中+5价的氯只有一个,而0价的氯有6个,说明6个0价的氯中只有一个是由+5价得电子而转化为0价,其余的5个则必然是由-1价转化而来的。
习题:H2SO4 + H2S ===== S + SO2↑+2H2O应为:+6价的硫→+4价的硫-2价的硫→0价的硫转移电子总数为2个电子二、①、同种元素的不同种价态,最高价的元素只有氧化性,最低价的元素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Eg:Cl 有-1 0 +1 +5 +7 五种价态当处于-1价时则只有还原性当处于+7价是则只有氧化性而处于0 +1 +5 价态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限于元素、而不是物质:eg: HCl中H为+1价,是氢元素的最高价,从而导致HCl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而氯则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又致使HCl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所以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不能单纯的看其中某一种元素。
而在物质中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我们就能说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eg:SO2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4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0、+1 、+5 、+7 均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无-1价,-1价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1、0、+1、+5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无+7价)化合价越高,该价态的元素所具有的氧化性越强;反之价态越低该元素的还原性越强也就是说氯的氧化性:+7>+5>+1>0还原性:-1>0>+1>+5*通常只适用于元素,而不是物质eg:HClO4(高氯酸)中氯元素为+7价高于HClO中氯元素的+1价,但氧化性却是HClO> HClO4三、左大于右(氧化剂、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即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eg:2HBr + H2SO4(浓) Br2 + SO2↑+ 2H2O氧化剂:化合价降低H2SO4(浓)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Br2还原剂:化合价升高HBr 还原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SO2氧化性:H2SO4(浓)> Br2还原性:HBr> SO2习题: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顺序I2 + SO2 +2H2O ==== H2SO4 + 2HI2FeCl2 + Cl2 ====2FeCl32FeCl3 + 2HI =====2FeCl2 + 2HCl + I2A、I->Fe2+>Cl->SO2B、Cl->Fe2+ >SO2>I-C、Fe2+>I- >Cl- >SO2D、SO2>I- >Fe2+ >Cl-四、不同种氧化剂氧化同种还原剂时,价态变化越大,对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大eg: Fe + 2HCl ===FeCl2 + H2 ①2Fe + Cl2 ==== FeCl3②相应的氧化性:因①式中Fe由0价到+2价,而②中是由0到+3变化了三价,所以氧化性:Cl2> HCl还原性比较亦然。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及应用1.并存规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有氧化一定有还原。
2.价态规律(1)高低规律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②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③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通常为一强一弱)例如H2O2Fe2+SO2(2)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①中间价态→高价态+ 低价态Cl2+2NaOH=NaCl+NaClO+H2O②高价态+ 低价态→中间价态2FeCl3+Fe=2FeCl2注:1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为容易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KClO3+6HCl=KCl+3Cl2+3H2O3.强弱规律氧化性: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即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还原性: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即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注:1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得失电子的数目2一般情况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方法(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来判断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依据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K+Ca2+Na+Mg2+Al3+Zn2+Zn2+Sn2+Pb2+ H+Cu2+Fe3+Hg2+Ag+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F2Cl2O2Br2I2SF−Cl−Br−I−S2−(3)根据反应条件或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H2+F2=2HFH2+Cl2=2HClH2+Br2=2HBrH2+I2⇌2HIMnO2+4HCl(浓)=MnCl2+Cl2↑+2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判断2Fe+3Cl2=2FeCl3Fe+S= FeS(5)根据“三度”判断①温度例氧化性:热的浓H2SO4>冷的浓H2SO4②浓度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③酸碱度例KMnO4(aq)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4.先后规律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多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强的先反应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强的先反应例Cl2+FeBr2Cl2+FeI25.守恒规律(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①正向配平法FeCl3 + H2S =FeCl2 + S + HClKIO3 + KI + H2SO4=I2 + K2SO4 + H2OMnO2 + HCl(浓)=MnCl2 + Cl2↑+ H2O KMnO4 + HCl(浓)= KCl+ MnCl2 + Cl2↑+ H2O ②逆向配平法NO2+ H2O =HNO3 + NOCl2 + KOH= KCl + KClO3 + H2OS+ NaOH =Na2S + Na2SO3 + H2OP4+ KOH + H2O=K3PO4+ PH3↑③缺相配平法先以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再观察两侧的电荷或原子在两侧分别补H2O、H+或H2O、OH−MnO4−+ SO2=Mn2+ + SO42−ClO− + Fe(OH)3=Cl− + FeO42−MnO4−+ H2O2=Mn2+ + O2↑注:填空时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为“1”时需填上(2)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步骤:一找物质: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二定得失:找出1mol氧化剂、1mol还原剂得失电子的数目三列等式:N(氧化剂)×1mol氧化剂得电子数= N(还原剂)×1mol还原剂失电子数注: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没有电子的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
高考化学考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知识梳理】1.价态规律(1)升降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值相等。
(2)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注:⑤中不会出现H 2S 转化为SO 2而H 2SO 4转化为S 的情况。
(3)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2.强弱规律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遵循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即“由强制弱”。
3.先后规律(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因为还原性Fe 2+>Br -,所以Fe 2+先与Cl 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 3+>Cu 2+>H +,所以铁粉先与Fe 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H+。
4.电子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典型例题】题组一电子转移数目判断与计算1.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B项,硫元素发生歧化反应,两个S由0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一个S由0价升高为+4价,总升高4价,共失去4个电子,正确;C项,根据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电子数是5;D项,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箭头应该是从O指向Cl,故D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一、反应中氧化物收缩,还原物扩大:
当一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它所能释放出来的氧化物,就会减少,而它可以接受到的还原物就会增加。
例如,当硫化锌和氯气发生反应,硫化锌氧化为硫酸铜,其中硫化锌就会减少,而氯气则会增加。
二、反应总是把氧元素运送到还原物质:
当一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它可以放出氧元素。
然而,这些氧元素的最终目的总是被运送到另一种还原物质,以完成还原反应。
例如,当硫酸铜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时,硫酸铜将氧化为硫化铜,而过氧化钠可以接受这些氧元素,从而发生还原反应。
三、反应通常会产生微量的碱性或酸性物质:
反应的发生是由于物质的微量碱性或酸性物质而影响的。
例如,当一种氧化物和一种还原物发生反应时,反应的本质就是碱性或酸性物质的作用。
四、氧化还原反应是水的重要部分:
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做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帮助鱼从水中获取有氧气,还有些藻类也可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
虽然水中反应的含量不多,但是它们可以维持水体中的氧化还原平衡,使得水能满足生物的需要。
它们也清除了陆地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使陆地生态系统能够得到保护。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实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实例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涉及物质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物质的电荷状态发生改变,通常涉及电子的转移。
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遵循一些基本规律:1. 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涉及至少一个物质的氧化和至少一个物质的还原。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2.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两个基本的粒子:电子(e-)和质子(H+)。
电子转移使得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成为可能。
3. 反应中的氧化剂是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而还原剂则是被氧化的物质。
氧化剂接受物质的电子,而还原剂提供电子。
实例以下是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1. 金属铁在空气中氧化成铁(III)氧化物(Fe2O3)。
反应方程式如下:4Fe + 3O2 -> 2Fe2O3在这个反应中,铁原子(Fe)失去了电子,被氧气(O2)氧化,形成铁(III)离子(Fe3+),同时氧气获得了电子。
2. 氧气(O2)和氢气(H2)反应生成水(H2O)。
反应方程式如下:2H2 + O2 -> 2H2O在这个反应中,氢气失去了电子,被氧气氧化,形成氢离子(H+),同时氧气获得了电子。
3. 铝(Al)和氧气(O2)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
反应方程式如下:4Al + 3O2 -> 2Al2O3在这个反应中,铝原子(Al)失去了电子,被氧气氧化,形成铝(III)离子(Al3+),同时氧气获得了电子。
这些实例展示了不同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被还原,电子的转移使得反应能够发生。
总结起来,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了解反应规律和实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类型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五大规律:
1.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值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4.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5.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也作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与自由基反应。
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物理概念
在无机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即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做氧化反应,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即是说氧化剂在使被氧化物质氧化时,自身也被还原。
而还原剂在使被还原物还原时,自身也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发生电子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1. 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如:Na -e -===Na +,Al -3e -===Al 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 比Al 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 比Al 的还原性强。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 3+、H 2SO 4、KMnO 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 -、S 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 2+、S 、Cl 2等。
2.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价态高低进行判断 ①与同一物质反应,一般越易进行,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
如Na 与冷水剧烈反应,Mg 与热水反应,Al 与水加热反应也不明显,所以还原性:Na>Mg>Al ;非金属单质F 2、Cl 2、Br 2、I 2与H 2反应,F 2与H 2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Cl 2与H 2光照剧烈反应并爆炸,Br 2与H 2加热到500 ℃才能发生反应,I 2与H 2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缓慢发生反应,且为可逆反应,故氧化性:F 2>Cl 2>Br 2>I 2。
②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一般条件越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由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KMnO 4>MnO 2。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不相同,可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进行判断:氧化产物的价态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2Fe +3Cl 2=====点燃2FeCl 3,Fe +S=====△FeS ,则氧化性Cl 2>S 。
例题:题组一 依据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1.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 4++Fe 2+===Fe 3++Ce 3+ Sn 2++2Fe 3+===2Fe 2++Sn 4+由此可以确定Fe 2+、Ce 3+、Sn 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Sn 2+、Fe 2+、Ce 3+B .Sn 2+、Ce 3+、Fe 2+C.Ce3+、Fe2+、Sn2+D.Fe2+、Sn2+、Ce3+2.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
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Tl3++2Ag===Tl++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Tl3+>Fe3+>Ag+B.Fe3+>Ag+>Tl3+C.Tl+>Ag+>Fe2+D.Tl3+>Ag+>Fe2+题组二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3.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C.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4.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2-4+4H+B.I2+SO2+2H2O===H2SO4+2HIC.H2O2+H2SO4===SO2+O2+2H2O答案1、A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
由方程式可知,还原性:Fe2+>Ce3+;Sn2+>Fe2+。
2.D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3.A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判断B中Cl2>I2;C中Co2O3>Cl2;D中Fe3+>I2,这些结论与题给信息一致。
对于A,由于I-的还原性强于Fe2+,所以Cl2应先氧化I-,而不应先氧化Fe2+。
4.C 解析A项,还原性SO2>Fe2+,符合题意;B项,还原性SO2>I-,符合题意;C项,还原性H2O2>SO2,与题意矛盾;D项,还原性H2O2>Fe2+,符合题意。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其它三条规律1.反应先后规律的思维模型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
2.价态归中规律思维模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如反应KClO 3+6HCl(浓)===KCl +3Cl 2↑+3H 2O 中,转移的电子数为5,而非6。
KClO 3+6HCl(浓)===KCl 得6e -+3Cl 失6e -2↑+3H 2O(错误)KClO 3+6HCl(浓)===KCl 得5e -+3Cl 失5e -2↑+3H 2O(错误)3. 歧化反应规律思维模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反应Cu +H 2SO 4=====电解CuSO 4+H 2↑可推出Cu 的还原性比H 2的强B .在反应CaH 2+2H 2O===Ca(OH)2+2H 2↑中,水作氧化剂C .反应3NO 2+H 2O===2HNO 3+NO 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D .因Cl 2的氧化性强于I 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I 2+2NaClO 3===2NaIO 3+Cl 2不能发生4. 已知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易分解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Cu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2Cu +===Cu 2++Cu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uH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 +2HCl===CuCl 2+2H 2↑+CuB .CuH 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 +Cl 2===2Cu +2HClC .CuH 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 +3HNO 3===Cu(NO 3)2+NO ↑+2H 2OD .CuH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Cu +H 2↑3. 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①2NaI +MnO 2+3H 2SO 4===2NaHSO 4+MnSO 4+2H 2O +I 2;②2NaIO 3+5NaHSO 3===2Na 2SO 4+3NaHSO 4+H 2O +I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B .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C .氧化性:MnO 2>SO 2-4>IO -3>I 2 D .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 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4.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 ++10Z -+2XO -4===2X 2++5Z 2+8H 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Z2+2A2+===2A3++2Z-不能进行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氧化C.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XO-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答案1、 B解析A项中电解过程是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根据电解方程式来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错误;B项中发生氢元素的归中反应,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正确;C项中氮元素发生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错误;D项中碘单质将+5价的氯元素还原为氯气,说明碘单质的还原性强于氯气的,遵循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能发生,错误。
2、B解析CuH中铜显+1价,H显-1价,H-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H+可发生归中反应生成H2,又由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2Cu+===Cu2++Cu,可知A项正确;B项忽视了氯气是足量的,铜能继续与氯气反应,B项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和H-分别氧化为Cu2+和H+,C项正确;CuH受热分解时,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项正确。
3、D解析A项,①中硫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②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错误;B项,①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②中碘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错误;C项,由①得氧化性MnO2>I2,由②得IO-3>SO2-4,无法判断MnO2与IO-3,I2与SO2-4的氧化性大小,错误;D 项,由①得,生成1 mol I2转移2 mol e-,由②得,生成1 mol I2转移10 mol e-,所以当生成等量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4、D解析A项,氧化性Z2>A3+,所以反应Z2+2A2+===2A3++2Z-能进行,错误;B项,Z元素在①反应中被氧化,在③反应中被还原,错误;C项,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错误;D项,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