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二单元定稿
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标准文档ppt
把答案划出来
Mrs Smith
When do you come to school?
I come at 7:50 late迟的
I come at 6:30 early早的
chant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by bike,by bike, I come by bike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by bus,by bus,I come by bus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by car,by car, I come by car.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on foot,on foot,I come on foot.
1 How does Amy come to school? by bike,by bike, I come by bike
的同学答复 I come_________.答 9月1日到9月5日〔5天〕 by car
3 How does Mrs Smith come to school?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传球游戏 9月9日到9月11日〔3天〕 by bike
9月12日到9月13日〔2天〕 by bus by + 交通工具
开始传球,其他同学们一起喊How I ______ come by bike
I ______ come by car I come to school_____
do you come to school?三遍,传到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原地》《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史时,不禁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长征行军图片。
播放诗歌朗诵录音)2.了解诗体:像《长征》这样的诗叫做——七律。
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 4 、6、 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3.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谁来说说。
(生交流)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会用?(难)(板书:难)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
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深情):七律·长征(缓慢):七律·长征新课教学()分钟二、朗读感知,了解诗歌内容1.指名读古诗三遍,纠正字音。
正音: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2个生字,看看读得是不是正确。
2.谁来给他一些建议。
请你举个例子读给他听听,好吗?你能再综合同学们的建议,更好地把这首诗再读一遍吗?3.齐读: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出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歌大意1.默读,静思大意。
联系书上的注释、插图以及查阅过的各种资料,再次默读《长征》,想一想,这首诗大概什么意思。
思考完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读懂的,提出疑惑的并尝试从有目的地自读三遍,再指名读、指导再读、齐读,让全体学生都能把诗读通读顺;从诗题的味道,再到学生读诗的味道,教师范读的味道,学生再齐读的味道,让全体学生都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读诗的机会。
《6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7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8 灯光》教学设计郝副营长。
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新教材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一、单元教学的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三、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单元课时:4课时(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教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口答。
①4是5的百分之几?②5是4的百分之几?2.基础训练。
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一个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2)实际产量是计划的百分之几?(3)某实验田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是每公顷5.6吨,采用杂交技术后,水稻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7吨,杂交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普通水稻的百分之几?普通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杂交水稻的百分之几?3.引入新课。
投影演示:将基础训练第(3)题的两个问题改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减少百分之几?同学们是否会做?引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二、多元互动,学习新知。
1.问题: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1)让学生读题后(2)指导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板书:增产的数量÷普通水稻的产量(7-5.6)÷5.6=1.4÷5.6=0.25=25%或7÷5.6=1.25=125% 125%-100%2.问题②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提问:谁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l”的量相比?怎样计算?板书:少的数量÷普通水稻3.提问:这道例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师生共同讨论。
六上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公开课定稿)
六上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描写。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描写。
难点:学习点面描写的写作方法时,既能关注整个场景,又能按一定的顺序细致描写个别的人物。
教育准备课件教学用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一、课前活动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流行歌曲,请大家放松地听,认真地听。
”2.播放《青春修炼手册》。
“这首歌有谁听过?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歌词发言。
3.预设评价:青春就是(无忧无虑、自由、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有希望、有信心……),这样丰富多彩的!”二、“集结成册”导入主题1.引入诗文。
“青春美好!生活多彩!有诗为证——”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突出主题。
“你觉得你的生活中多彩的是什么?”预设:各种各样的活动。
“大家喜欢用什么方式留下这多彩的时光?”预设1:照片、视频——预设2:文字——“文字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还有吗?”总结:照片可以留下当时的画面,视频可以还原当时的画面和声音,其实文字能记录下的更多。
“所以很多名人喜欢用文字记录他们眼中多彩的生活,咱们一起来看看——”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含口语交际和习作电子教案(表格式)
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电子教案语文年级六年级备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5.《七律•长征》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读通全诗。
2、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3、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抓住“对比”这一语言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资源,实现对这种语言形式及其丰富表现力的深刻认识。
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诗词的特点,领略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课前我们在家里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自己了解了哪些长征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讲述你收集到的长征时期的故事。
(教师补充介绍长征资料,还可以让学生借助P58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对长征有进一步的了解: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是: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夹金山→穿过草地→陕甘会师)二、情境导入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毛泽东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长征》。
(教师板书课题)三、课文新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请同学们先来自己读读这首诗,要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朗读特点。
(一)学习本课重点生字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二)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六上第二单元教案教师用3份
探究二: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对亲生母亲怀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1.自主学习,划出句子,并写上批注。
2.小组讨论并汇报。
3.老师相机引导。
出示第一句:“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问题设计:母亲去世,作者为什么会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再读读这一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联系上文:“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只活了四十多岁。
”体会作者心中的伤心难过。
(3)联系下文:“我真想随母亲与地下……数十年如一日。
”问题设计:你知道作者有什么愿望吗?(4)补充资料: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
(5)指导朗读:而今母亲去世了,即使他大学毕业,即使他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吗?此时此刻,你觉得充溢在作者心中的还仅仅是难过、伤心吗?是什么?(遗憾、悔恨、自责)带着这样的体会,谁来给大家读读。
出示第二句:“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
(2)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3)补充资料,谈感受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4)朗读指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苦与遗憾的事吗?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母亲的爱慕,带着失去母亲的痛苦,也带着永远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再读读这部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1、出示要求:
(1)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想想其意。(3)自己质疑。
2、检查: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齐读课题。
交流有关资料。
学生读文。
汇报交流。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生回答
齐读课题。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
读生字词。
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方面
学生方面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流泪的样子。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三、作业:
描红、临写生字,并抄写词语。
书写生字。
学生质疑。
学生讨论、交流分段结果。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画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2、交流。
练习朗读,读出灾难的可怕以及它突然降临时人们的惊慌与恐惧。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6、船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编写人
总课时数
2
第2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方面
学生方面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初步认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知识的基础。
由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相对抽象。
因此,要引导学生借助有趣的活动和直观图示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符合制定要求的方案。
2.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培养思考的有序性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课时安排:2
备课人:王培培
1
南宅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课案
周次:
4
5
南宅小学()年级备课案
周次:
6
7。
宜兴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定稿)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
具体内容有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例1);用乘法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例3);分数乘分数(例4、例5);分数连乘(例6);倒数的认识;“整理与练习”。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乘法式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分数乘法,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
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以计算为主,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
教学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分数连乘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划分:9课时。
1、分数乘整数………………………………………………… 1课时2、一个数乘分数……………………………………………… 2课时3、分数连乘………………………………………………… 3课时4、倒数的认识………………………………………………… 1课时5、整理和练习………………………………………………… 2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各单元(表格式定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各单元(式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内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应用等多个方面。
本册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全册书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册书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重点突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实物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用图示、列表、流程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
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1.【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我们是公民”,共2课内容,由“公民身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逻辑主线。
以公民这一基本法律身份作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治意识,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学会运用法律为生活保驾护航。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共两课: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3课的第一个话题是“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引出国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第二个话题是“认识居民身份证”,引导学生关注身份证所记载的信息,介绍身份证的用处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第三个话题是“我是中国公民”,介绍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第4课第一个话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不能滥用权利;第二个话题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宪法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各项基本义务;第三个话题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引导学生知晓人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以及我国在人权保障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和人权理念。
两课共同完成公民意识的构建,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爱国守法热情。
本单元知识结构图: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于公民的内涵和来源认识不够,因此,在教学时要从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基本内涵这些基本的知识开始,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与国籍双向连接关系,拥有一国国籍的人即为该国的公民,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是法治专册,学生刚刚接触,对法治内容、法律条文,仅有少许了解,一些专有名词,如“公民”“人权”“基本权利义务”等概念模糊,对其内涵缺乏认识。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经过经历塔的不变性的探求过程,认识框架铁塔和其他物体安定不倒的前提要素是上小下大、共 32 课时
第14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将引导先生认识框架铁塔不变不倒的外形结构特点。物体都有不变性成绩,研讨这个成绩,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的认识,也能够认识一切物体的不变性成绩。本课以铁塔为甚么不变不倒为起点和归宿,两头用塑料瓶做实验和制造“高塔”来探求物体不变性成绩。探求学习的过程为“揣测——探求和制造——将探求结果与假设比拟较”。本课有三个活动。
2.利用这些材料你们能做一个又高又稳的塔吗?
3.利用前面所研讨的成果:使“塔”最稳的方法——上轻下重、上小下大。小组合作制造一个既高又稳的“塔”。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本人的制造方法。
交流成果,比一比哪一小组的“塔”最高?哪一组的“塔”最稳?(要公平合理地比较哪组的“塔”最稳,该怎样办?讨论采用合理的办法,建议采用调理木板做成的斜面倾角的大小来评价“塔”的不变性。)
过程方法:引导先生经历一个“揣测——实验、制造和探求——将探求结果与假设比拟较”的科学探求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求活动中培养合作认识,体验把探求结果与猜测比拟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框架铁塔和其他物体安定不倒的前提要素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教学难点
经历一个“揣测——实验、制造和探求——将探求结果与假设比拟较”的科学探求过程。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高耸入云且安定不倒的塔进行研讨。(板书课题:塔的研讨)
(二)猜测高塔不倒的缘由
部编版(统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精制课件
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目录: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统编版(人教版)教材特点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它一般用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
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纲要、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辅助教材等。
导语交流平台实践活动阅 读 方 法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等,教给方法,并不断训练,获得阅读技能。
浏览泛读,“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还可以练习速读。
注重默读、浏览、朗读、读整本的书等阅读方法的渗透、指导和掌握;注重阅读速度的培养。
阅 读 速 度小学低年段“写话”,高年段“习作”,初中“写作”或者“作文”。
名称上的区别,表示了教学的梯度。
因此,小学的习作要求不要太高。
简化梯度,降低难度。
新编教材在写作方法和技巧训练的设计编排上照顾到了教学顺序,让老师们能够落实,克服了随意性;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每次写作课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教学实施中的建议第一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第二更加强调识字写字教学;第三更加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第四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毛泽东,字润之,1893 年12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红军长征路线图瑞金---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在吴起镇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瑞金遵义金沙江大渡河大雪山水草地吴起镇会宁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赤水七律知识知多少?这是一首七言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定稿)
实验小学活页教案(课题首页)实验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1)投影出示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说出八个方向。
(3)看一看: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4)投影出示要解答的问题。
①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25°的方向上,距离是400米。
①书店在小明家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是200米。
①邮局在小明家西偏南35°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
①游泳馆在小明家西偏北4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
(5)想一想。
解答这些问题,需要用什么工具?(量角器、直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6)尝试独立完成。
(7)交流解题中遇到的问题。
互相解疑。
怎样算出小明家到各建筑物的距离?引导观察,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400米)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从小明家到学校这段距离被平均分成了4份,400÷2=200(米),那么每一小段的距离是200米,由此可以推导出小明家到各建筑物的距离](8)再次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
(9)集体交流反馈。
三、课堂作业教材第23、第24页练习五的第1~5题。
四、思维训练动手连一连。
南偏西40°超市5千米北偏东30°医院3千米东偏南45°学校4千米北偏西25°公园2千米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知识理解得很好,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随时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融为一体,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场地仅限于室内,有局限性,部分习题仍需教师点拨,又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居住地区的方向感很好辨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如果有条件,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体会一下会更好。
3.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习作2定稿.ppt
题目自拟:
如:《爸爸、妈妈,我爱您》 《我爱您,妈妈!》
爸爸、妈妈,我爱您(例 文) 爱——在爸爸妈妈的 身上表现得是那么真切, 这无微不至的爱又是多么 温暖!多么甜蜜!
今天,庄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对爸 爸或者妈妈说一声“我爱你”。 回到家,写完作业后。我就一直在房间里沉思:到 底是说还是不说呢?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往事又浮 现在眼前: 那天下午下着暴风雨。放学了,因为我没带雨伞, 妈妈卧病在家,不可能来接我,我只好在学校门口避雨, 等雨小一点再回家。可等了十多分钟,雨不仅没小反而 越来越大了。正当我准备回家时,突然看见了一个人向 我走来。渐渐人影离我越来越近,啊!那不是妈妈吗? 只见妈妈来到我身旁,抚摸着我的头“月月,没事吧, 有没有冻着?”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眶,妈妈生病了还冒 着风雨替我送伞,自己的病毫不关心却对我嘘寒问暖, 我一下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妈妈,我的好妈妈!
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 慢慢往下滑去!接着便箭一般地 向山下坠去!一声“轰隆”巨响 响彻了山谷。当救护人员打开缆 车门的时候,他们惊讶了,在血 肉模糊的车厢里,唯一的生还者, 竟然就是当时最小的游客子灏。
原来,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 那间,子灏的父母不约而同 地使劲将自己年幼的儿子高 高举起。最后,孩子只是嘴 唇受了点轻伤。而孩子的父 母,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这到底是什么?”她端详 了半天,仍然疑惑地问我。 “看上面么。”我装作不满 的样子。她这时才注意到那 个字:“这是狗?我看是乌 龟啊!”
我止住笑声,挺纳闷, 好端端的一只小泥狗怎么 会是乌龟呢?再仔细瞧一 瞧——咦?那小泥狗的背 被我压得平平的,倒真有 几分像驮石碑的大乌龟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胜区吉劳庆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检测
听力部分(30分)
一、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内容。
()1. A.stop B.wait C.slow down
()2. A.hospital B.museum C.helmet
()3. A.must ually C. sometimes
()4. A.by ship B.by plane C.by ferry
()5. A.turn right B.turn left C.go straight
二、听录音,判断句子与所听到内容是(T)否(F)相符
()1. I often go to school by subway.
()2. Don’t go at the red light.
()3. Sometimes I come by bus.
()4. That’s good exercise.
()5.They will go by bike.
三、听录音,用数字给下列图片排序。
(
)
笔试部分(70分)
四、选出不同类的单词。
(5分)
()16.A. plane B. train C. way
()17.A. turn B. stop C. museum ()18.A. traffic B. left C. right
()19.A. museum B. wait C. park
()20.A. sir B. Mrs C. GPS
五、单项选择。
(10分)
()21. _ to the park and play with us.
A. Come
B. Coming
C. Comes
()22. How__________ Wu Yifan’s father go to work?
A. do
B. does
C. did
()23. do you go hiking ? On foot.
A. What
B. How
C. Where
()) 24. Everybody must when the light turns red.
A. go
B. wait
C. stop
())25. Let go to the zoo.
A .we B. is C. us
()2)6. In Guangzhou, the drivers must drive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A. left
B. right
C. one
()) 27.The traffic lights the same in every country.
A. is
B. /
C. are
()28. Stop at the ______.
A. yellow light
B. green light
C. red light
()29.How can I get to Zhongshan Park?
A. You can go by bus.
B. I can go by bus.
C. We can go by bus. ()30.You can go there . It's not far from here.
A. on foot
B. by ship
C. by plane
六读一读,选出与所给单词划线部分发音相同的选项。
(5分)
()31.A. race B. make C. fan
()32.A. bread B. eat C. meat
()33.A. rice B. kite C. big
()34.A. both B. show C. strong
()35.A. snow B.slow C. yellow
七、情景配对。
(10分)
(())1.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2. How can she get to the hospital?
(()3. Where does the girl want to go?
(()4.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5. Can you help me?
八、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0分)
1. What are you _______(go)to do this weekend?
2. I want to ________ (buy)a science book.
3. Amy ________(like)watching TV.
4. John wants to ____ ((be )a driver.
5.My father is ________(write)a book on the computer.
九、选出句子中错误的一项,并把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10分)
1. Usually I come by foot.
A B C ()______________
2. How do you get the USA from China?
A B C ()______________
3. Slow up and stop.
A B C ()______________
4. I mus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lights.
A B C ()______________
5. There are many pictures for lights.
A B C ()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15分)
A
Hi, I’m Mike, I’m a hard-working student. Usually, I go to school on foot. Because my home is near the school. Tom is my good friend. We often go to school together. My father is a doctor, he often goes to work by car. My mother is a teacher, she often goes to work by bus, but sometimes by bike.
On the weekend, I often go to the park with my parents. In the afternoon, I often go to the library by bike. I like reading. After dinner, I like watching TV with my family. ( 阅读短文,判断正“T”误“F”(5分)
())1. Mike’s father is a driver.
( ())2. Tom often goes to school on foot.
( ())3. On the weekend, Mike often goes to the park with his father and mother. ( ()4. Mike’s mother never(从不)goes to work by bike.
( ()5. After dinner, Mike likes reading.
B
Traffic lights are the same in every country. There are three lights-red, yellow and green. Red means(意味着)”Stop”. Yellow means“Wait”,and green means”Go”. In China and the USA,people dri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 But in the UK,Japan and Australia, people driv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
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10分)
()1. The traffic lights are the same in every .
A.city
B.town
C.country
()2. Yellow light means””.
A. Wait
B.Stop
C.Go
()3.In ,drivers driv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
A.the USA
B. the UK
C. China
()4.In Dongsheng, drivers drive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A. left
B. right
C. \1
()5.There are three lights- .
A. red, black and green
B. red, yellow and blue
C. red, yellow and 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