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_高一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9月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35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

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

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

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

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

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

这引起他的沉思,他决心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月考素质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乌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态度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责,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北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

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建而同,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培其长也。

鼋悬、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苦、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材料二:(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A卷(过关)(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A卷(过关)(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

第一次月考模拟卷(A卷)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分级模拟测试(统编版必修上册)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①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球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执刷眼光的检验。

②《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客、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特产品当成艺本,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③一盏孤灯一刻刀,一辆样尺一把性,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商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国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④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肯,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选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修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水,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手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三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三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三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

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律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

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试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出题范围:一至四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关于清明节,《历书》如此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由此可见,注意“清”和“明”,始终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

今日的我们,也应当让这个节日气清景明。

让“奇葩祭品”走开,让祭祀情感保持气清景明。

祭祀是一种礼敬、怀念,更是一种情感升华。

站在历史和先人的肩膀上,让自我得到精神净化、才智启迪,以期走得更远,这是清明节的一个内涵。

所以,应当杜绝花哨的“护照”“房产证”“私人飞机”等“奇葩祭品”,这些“祭品”和传统文化、公序良俗、传统美德不合拍,更和崇德向善的主流价值格格不入。

让陈规陋俗走开,让祭祀形式保持气清景明。

源于周代的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时间跨度长,存留下来的惯性做法很多,而有些做法和当下社会已经格格不入,比如动辄大烧纸钱冥物,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奢侈,也会污染环境,甚至酿成悲剧。

所以,我们要让祭祀形式保持气清景明,多提倡文明、健康、干净、祥和的祭祀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种植纪念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等,将感恩的心、思念的情,融入清明祭祀中。

让“代人扫墓”走开,让祭祀仪式保持气清景明。

清明祭祀,就是要祭祖拜宗,追思先人,慎终追远,思亲念故。

所以,这个祭祀必需有肯定的仪式感。

《论语》云“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假如自己不亲自进行祭祀,而找别人替代,这对祖先来说是一种大不敬。

终归,“代人扫墓”的商业化运作再精致、再细致,也终归是一种木偶式的虚假表演,是一种空洞的文化躯壳,它消损了清明节的庄重氛围,违反了气清景明的节日内涵。

文明祭扫,贵在心愿;平安清明,须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名篇名句默写1.按要求填空。

(1)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2)崔颢《黄鹤楼》一诗中,对仗最工整的一联是:“,。

”(3)请根据文意,将《醉翁亭记》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就名‘翼然’。

”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

依我拙裁,欧阳公之‘’,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有一客道:“是极,是极。

竟是‘泻玉’二字妙。

”二、文言小题2.下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中,不是上海的一项是()A.王安忆《长恨歌》 B.金宇澄《繁花》C.格非《江南三部曲》 D.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三、语言文字运用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参加辩论,首先____,其次____,再次_______,此外______。

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连贯②要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找好论据③要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辩题的内涵④要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依据,制定辩论的策略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4.下面文段存在三处逻辑问题,其中判断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

这样会导致病毒快速传播,何况北方使用暖气,室内空气干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必定被病菌入侵。

因此,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能够有效预防流感。

另外,要少熬夜,“夜猫子”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对象之一。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

A.“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过于绝对,其实导致流感的原因很多,不止不经常开窗换气这一种。

B.“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必定被病菌入侵”太过武断,因为不是所有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一定会被病菌入侵。

高一必修一9月份语文月考试题

高一必修一9月份语文月考试题

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质检一语文试题(测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命题人:程红茹第Ⅰ卷阅读题(共62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现代诗人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把握的自觉意识主要来自现代主义观念和作品的影响,但在创作过程中,他们诗歌意象的设计往往与中国传统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由于体格和制式的限制,在表现诗人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时,就不能靠简单的形象比喻来完成,而必须有赖于密切型的意象。

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没有明确过“意象”的概念,但这并非说传统诗人们就没有总结过“意象”现象。

其实,当古老的“比兴”说初露头角时,人们便可以从中得到有关“意象”揭示的信息。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解释“比兴”说时已较为明确地指出了“比兴”的意象内涵:“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到了清代,诗批家们已经明白地发现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化传统。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这样总结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显然,这里的“烟霞”“草树”已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凝聚着诗人所体验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等精神含意的意象了。

虽然作为现代诗歌文化基础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指向的,但任何一个偏激地反传统的诗人也不可能摆脱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的深刻影响,胡适的“放脚体”新诗中就有传统意象的闪现。

传统诗歌的意象几乎就从未间断过在新诗创作中的影响,而在像李金发这样的超越了新旧对垒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主义诗人中,传统意象的出现更是屡见不鲜。

李金发新奇怪异的象征诗最初出现的时候,一度引起舆论大哗。

人们在惊疑于其语言风格的怪诞别扭之外,还极反感于它的凭借古语而又食古不化。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这是他《弃妇》中的开头,确实既泥古而又悖古,面目奇特而可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一调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总计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塑料,人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

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业态发展,中国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提供的数据,2021年中国产生废塑料6200万吨左右,废塑料总体回收率为31%。

那么,我们应如何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塑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能回收利用,将极大减少资源浪费。

然而,由于不同塑料的回收价值、分拣成本差异较大,如何对塑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一直是待解难题。

随着全国禁限塑时间表确定,各地陆续推出多项禁限塑政策。

当传统塑料“下岗”,谁来替代它们?《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推广使用可降解购物袋、可降解包装膜(袋),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加强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等。

“相对于几百年才能消失的‘白色垃圾’,在堆肥条件下,全生物降解制品能在30天内被微生物分解90%以上,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态进入自然界;在非堆肥条件下,垃圾处理厂未处理干净的部分全生物降解制品将在2年内逐步降解干净。

”金发科技股份战略项目总监郭德凡表示,公司生产的生物降解塑料符合国际、国家权威标准。

他表示,在使用全生物降解制品过程中,我们依然要做好垃圾分类、定点弃置、集中处理,不应随意丢弃。

那么,塑料制品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生物降解呢?国际相关标准规定了4项测试:一是生物降解测试,材料能被微生物分解并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是崩解测试,材料能在堆肥过程中崩解,不存在“白色污染”;三是生物相容性测试,堆肥残留物不能对生物生长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四是重金属含量测试,不能含有重金属,对堆肥残留物产生影响。

只有同时通过这4项测试,才能被认可为生物降解塑料。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其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说明:满分120分,时间8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百舸.(ɡě)寥.廓(liáo)峥嵘.(róng )挥斥方遒.(qiú)pǐ)B.咀嚼.(jué)安慰(jí)讷讷..(nà)否.极泰来(C.讪讪..绊绊(kē)..(shàn)脂.膏(zhǐ)摇曳.(zhuaì)磕磕D.脊.梁(jǐ)荫.蔽(yìn)炙热..担心(niǔ ní)2.下列词..(zhì)忸怩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沧茫瓦烁名信片书生意气 B.惆怅芳香万户候味同嚼蜡C.雕琢娇瞋沁园春波涛怒涌 D.荆棘伫立挖墙脚稀里糊涂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他因_________用事,不懂法律,为讲挚友_________带人到派出所“要人”,上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②他现在安排_________接着进行电动汽车项目。

在失去投资人的支持之后,他将_________投资。

A. 意气/义气独立/独力B. 义气/意气独力/独立C. 意气/义气独力/独立D. 义气/意气独立/独力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A.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究竟谁才是中流砥柱....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B.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奢侈自己的大好青春。

C.由于构思精致,章法严密,《致云雀》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乳交融....。

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务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确定。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切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来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

高一月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窠臼蹉跎恣意妄为脍灸人口B. 筚路蓝缕踌躇满志栩栩如生锲而不舍C. 桀骜不驯筚路蓝缕栩栩如生锲而不舍D. 窠臼蹉跎恣意妄为脍炙人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我们综合考虑。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应该继续努力。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C.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D. 《三国演义》是元代罗贯中所著,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小说。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5. 下列关于古诗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是骈文的代表作。

B. 《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C. 《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描绘了醉翁亭的美景。

D.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以上都是。

7. 下列关于成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B.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疑神疑鬼,自寻烦恼。

C.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欺欺人,掩人耳目。

D.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牛弹琴,白费力气。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飞舞了。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高级中学高一上9月月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高级中学高一上9月月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材料一: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

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

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

这种多姿多影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

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驾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

”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特歌缺钙的灵丹妙药。

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面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

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通,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

殊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

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

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

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

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般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

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卷(必修一)考生须知:全卷分试题卷Ⅰ、Ⅱ和答题卷两卷;试题卷共7页;共有七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Ⅰ(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wǎng)炫耀(xuàn) 晨曦( xī)溺爱( nì) 干瘪(biě)B.怪癖( pǐ)抹煞(shā)憎厌(zēng)灰烬(jìn)啮噬(shì)C.磕绊( kē)颤抖(zhàn) 巷道(hàng) 敷演(fū)沉湎(miǎn)D.量具(liáng) 藐视(miǎo)犄角(jī)摭拾(zhí) 瞠目(ch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廓静谧沧凉汗流夹背B.缠绵慰籍僻静贻笑大方C.蒙敝炽热驯服再接再厉D.甄别烙印矫饰怡然自得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B.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负众望;10月17日上午;回到北京航天城;五千多名各界民众;以欢度节日般的热烈场面迎接飞天英雄。

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出身于爱——虽然是自以为是的爱。

4.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

(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鼓励研读不是/而是 B.鼓励阅读不仅/而且C.激励阅读不仅/而且 D.激励研读不是/而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等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涣散涣然冰释B. 恣意恣意妄为C. 瞭望瞭望塔D. 蜚声蜚声中外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C.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写得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B.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双关。

C. 他做事总是敷衍了事,让人不放心。

D. 这个问题的答案,真是不言而喻。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新颖,值得大家学习。

D.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B. 他像一只孤独的狼,在草原上徘徊。

C. 她的笑容如春日的阳光,温暖人心。

D. 他的行为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我的心田。

6-10. [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类似题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

2.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________。

3. “________,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将进酒》中的名句。

4. “_____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

5. “________,天涯若比邻”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6-10. [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类似题目]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1.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2. 文章中提到的“________”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5分)3. 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请列举并简要分析。

(10分)4.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________”,这与前文有何联系?(5分)5.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中国有众多名山胜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明。

“山水”不再仅仅指涉“风景”,而是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山水与天道、仁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中国山水文明包含着中国人对宇宙、生命、历史、道德的深刻认知。

②山水体现着道的特性,由山水可观天道。

水深大无极,润泽万物,入于无间;而高山仰止,为万民所瞻。

中国的山水文明展现了“配对”的思维方式,而非西方式的组合逻辑。

“山水”融合了静止与流动、恒常与变化、透明与晦暗、密实和稀疏、整体与部分、阴阳、虚实、高低等两极的概念。

③山水赋德、山水比德、山水兴德也是中国山水文明的特质。

《诗经》中有大量描述山水的意象来传达道德教诲,通过展示山水的原貌来喻指人的德行。

如《诗经鲁颂泮水》反复提到“思乐泮水,在泮水中采菜,在泮水边上饮酒,表达对德政的歌颂。

④山水可居可游,首先是对心性的陶染,追求精神愉悦和德行完满的乐游。

孔子曾发出“吾与点也的喟叹:在春之三月,与诸子“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论语·先进》)。

孔子高度赞赏这种将日常山水化入精神世界的生活方式,在乐游山水中洞彻天道、开阔心志。

陶渊明同样在山水田园中获得了精神的超越,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⑤山水也具有宜居、宜学的性质。

人在日常劳作之余,还能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置身于山水之间体悟宇宙天道未显明的东西。

王维描绘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等,都展现了诗意栖居的美好意象。

山水亦是人学习的对象,老子曰道法自然,庄子言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⑥山水的滋养更容易使人形成和谐、内敛、温厚的心性,建立起稳定的精神秩序。

山水文明强调天人合一,更侧重从山水自然静观宇宙的自然秩序和人的自然本性,更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力图调和社会与个人。

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选项中黑体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咎言(jiù)城隅(yú)葳蕤(ruí)隰则有泮(bàn)B、联袂(mèi)懵懂(měng)罹难(lí)骁勇善战(xi āo)C、吮吸(shǔn)笑靥(yè)回溯(shuò)淇水汤汤(sh āng)D、骐骥(jì)愆期(qiān)便言(biàn) 否极泰来(fǒu)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徐悲鸿画艺高强,妙手回春,堪称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B.入伏以来,五风十雨,长江流域的水稻长势喜人。

C.开学已经六天了,他仍久假不归,家里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D.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味儿。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的距离,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D.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小题。

齐桓公逐白鹿,至麦丘,见邦人曰:“尔何谓者也?”对曰:“臣麦丘之邦人。

语文高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一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咄咄逼人(duō)谆谆教导(zhūn)B. 叱咤风云(chì)蹉跎岁月(cuō)C. 恣意妄为(zì)徇私舞弊(xùn)D. 踽踽独行(jǔ)怙恶不悛(hù)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决断力。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

C.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可谓一针见血。

D.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顾及他人的意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D.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C.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作以豪放著称。

D.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悲剧。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古代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时间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

2.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描述岳阳楼的景色时写道:“衔远山,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其中“__________,死而后已”一句,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哈师大附中2021级高一上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一)(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百合花》的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茹志娟(一)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但脸还是朝着前面。

没看我一眼。

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噔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

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

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二)“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

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

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

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

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

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

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

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的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_高一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承宗,高阳人。

貌奇伟,须髯戟张。

与人言,声殷墙壁。

始为县学生授经边郡。

往来飞狐、拒马间,直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

喜从材官老兵究问险要厄塞,用是晓畅边事。

熹宗即往,以左庶子充日讲官。

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

天启元年,沈、辽相继失,举朝汹汹。

御史方震孺请罢兵部尚书崔景荣,以承宗代。

廷臣亦皆以承宗知兵,遂推为兵部添设侍郎,主东事。

帝不欲承宗离讲筵,疏再上不许。

未几,大清兵逼广宁,遂拜承宗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越数日,命以阁臣掌部务。

承宗上疏曰:“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

今天下当重将权,授之节钺,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

”因列上抚西部、恤辽民、简京军、增永平大帅、修蓟镇亭障、开京东屯田数策,帝褒纳焉。

时宁远城工竣,关外守具毕备。

承宗图大举,奏言:“前哨已置连山大凌河,速畀臣饷二十四万,则功可立奏。

”帝命所司给之。

兵、工二部相与谋曰:“饷足,渠即妄为,不如许而不与,文移往复稽缓之。

”承宗再疏促,具以情告。

帝为饬诸曹,而师竟不果出。

当是时,忠贤益盗柄。

以承索功高,欲亲附之,令应冲等申意。

承宗不与交一言,忠贤由是大憾。

而其党李蕃、崔呈秀、徐大化连疏诋之,至比之王敦、李怀光。

承宗乃杜门求罢。

十一年,大清兵深入内地。

以十一月九日攻高阳,承宗率家人拒守。

大兵将引去,绕城呐喊者三,守者亦应之三,曰“此城笑也,于法当破”①,围复合。

明日城陷,被执。

望阙叩头,投缳而死,年七十有六。

谥文忠。

后叙宁远功,荫子锦衣世千户。

(选自《明史·孙承宗传》,有删改)①此城笑也,于法当破:这是守城的人在嘲笑,按照法令应当攻破它。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人言,声殷.墙壁殷:震动 B.饷足,渠.即妄为渠:他C.文移往复稽.缓之稽:可笑 D.忠贤由是大憾.憾:仇恨,怨恨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孙承宗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①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②天下当重将权③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④列上抚西部……开京东屯田数策⑤承宗不与交一言⑥承宗乃杜门求罢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承宗貌奇气壮,有别常人。

他胡须张挺,声音洪亮;在边郡讲授经学时,往来很多地方,多次向低级武官和老兵探求打听险要之地,通晓边防事务。

B.孙承宗文武双全,颇受器重。

皇帝每次听孙承宗讲论,都感觉很受启发;沈、辽失守,满朝喧扰不安,众大臣推举他主持东边军务,皇帝因不舍而未准。

C.孙承宗明晓时弊,谋事周全。

针对军队经常不操练,军饷经常不核实的情况,提议授兵权给可倚重的人,给予一定自主权,并献上镇守边境的多条策略。

D.孙承宗忠于朝廷,刚正不阿。

他拒绝了想让他亲附的权奸魏忠贤,进宫请求罢免魏忠贤的职位;清兵攻陷高阳,他不幸被抓,面向朝廷叩头后上吊自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天下当重将权,授之节钺,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2)承宗再疏促,具以情告。

帝为饬诸曹,而师竟不果出。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8.说说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9.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请说说何处用了对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后之视今,,悲夫!(王羲《兰亭集序》)(2)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苏轼《赤壁赋》)(4),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寻梦?撑一只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6),问苍茫大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距离安晓斯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

儿媳生了个大胖孙子,这在农家可是大事。

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

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

儿子张晖真争气。

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

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

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

张叔就说,那我和你妈去看看,替你把把关。

张晖就说爸妈你们别来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一直等啊等,到底没等来。

终于等来消息了。

是儿子准备结婚的消息。

张叔和张婶就告诉儿子准备去一趟。

儿子说,爸妈你们别来了,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好了。

还有,把咱家的旧房子拆了再盖一次,人家是城里的姑娘,回去也得有个干干净净的地方不是?从此,张叔和张婶比以往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张叔还一咬牙,卖了猪粜了粮食,就拆了旧房盖了新房,还更换了所有的家具。

儿子电话来了,说结婚就不回去了,楚雪家把啥东西都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也都买好了,不用咱家花钱。

张叔不听,那咋行,咱必须得拿点钱。

两天后儿子打来电话,楚雪家把在地下停车场买车位的事让给咱了,爸妈你们就寄五万元钱好了。

后来,张叔和张婶才知道,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

儿子终于打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下了。

楚雪家里人说,路太远,爸妈你们就别过来了。

结过婚,我抽时间带楚雪回去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在家里等。

每天,老两口除了干农活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房间,扫啊擦啊,虽然累点,可是心里很高兴。

儿子终于又来电话了。

火车票儿子都给买好了。

张叔和张婶就按儿子说的,怎么到车站去取票,怎么坐车,怎么出站,在哪等,都一一记下了。

坐在火车上,张叔和张婶兴奋得没法说,张婶就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听着火车上来回吆喝的卖饭声,他们只是喝一口从家里带来的凉开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