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赏析
古诗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翻译赏析
古诗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翻译赏析《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陈与义。
其古诗全文如下: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前言】《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是北宋文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
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注释】①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②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③豪英:出色的人物。
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④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此句即杜甫《旅夜书怀》“月涌大江流”之意,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
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⑤疏影:稀疏的影子。
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
⑥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这两句说,二十多年好像一场春梦,我亲身经历了亡国的变乱,自己虽然还活着,回想起来总是胆战心惊。
⑦新晴:新雨初晴。
晴,这里指晴夜。
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这三句说,百无聊赖地登上小楼,看看雨后初晴的月夜景色。
古往今来多少大事,也不过让打鱼的人编作歌儿在三更半夜里唱唱罢了。
⑧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翻译】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鉴赏古诗的方法】关于古诗鉴赏方法
【鉴赏古诗的方法】关于古诗鉴赏方法古诗鉴赏读懂古诗需要“整合”读懂是古诗鉴赏的前提,可是我们的学生在这一步就犯了难。
究其原因在于不善于多方面整合信息。
为方便分析,下面举一道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陈与义(1)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2)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1)陈与义:南宋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2)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
1、上阕“榴花不似舞裙红”句有何深意?请简要赏析。
(5分)2、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第一题,“榴花不似舞裙红”字面义和比较手法,估计学生都能读懂,但有何深意,恐怕就没有多少学生能揣摩出来。
这说明,诗歌理解不能止于一词一句,还要综合考察,全面把握,也就是说要有整合的本事。
这第一题,需要整合一些什么呢?一是写作背景,要理解“流寓”二字;二是下阕中的“万事一身伤老矣”“酒杯深浅去年同”。
进而明白将“榴花”与“舞裙”,其实是将现在与过去相比较。
由此可拟出如下答案:本句以鲜艳灿烂的石榴花与鲜红的舞裙相比较,引发过去春风得意、声名蕴藉时情景的回忆,突出对旧时生活的怀念。
由此触景生情,暗含今日流落的伤感。
第二题,问的是下阕,其实需要我们整合作者、注解(指注解2)和全词信息。
就上阕来说,有时节(端午)、事情(凭吊屈原)、心情(流落之苦、怀旧之思、报国无志之愁)。
就下阕来说,涉及到各个句子。
通过整合,可以拟出如下答案:(1)伤是怀旧,事业无成的感慨。
“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声长叹,包含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深沉感伤;(2)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感。
“戎葵”有向阳的特性,墙边五月的葵花,迎着东边的太阳开颜,词人虽然流落他乡,但爱国的豪情却始终不改;(3)对屈原的缅怀与景仰,词人深切怀念屈原,仰慕其高风亮节。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酹酒江水,深深地表达出诗人对屈原的凭吊以及内心深处的壮怀。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译文与赏析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译文与赏析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
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
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
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午日:端午,酬:过,派遣。
节序:节令。
“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
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戎葵:即蜀葵,花开五色,似木槿。
此词是陈与义在公元1129 年(建炎三年)所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据《简斋先生年谱》记载:“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阳,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贵仲正寇,入洞庭。
六月,贵仲正降,复从华容还岳阳。
又《宋史。
陈与义传》载:“及金人入汴,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岭桥。
”这首《临江仙》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词一开头,一语惊人。
“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必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
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公元1122 年(宣和四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
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 (《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
但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辞》之后,满帘生风,其慷慨悲壮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
陈与义《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 题。
临江仙陈与义①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爱国词人。
本词是作者在建炎三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而作。
②午日:端午节。
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B.从“高咏”到“歌罢”一曲《楚辞》的时空之中,词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时间的过渡。
“酬”即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
C.“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两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尊还酹江月”在行为举止和表达情感上相同。
D.词人在对“天涯节序匆匆”的惋惜声中,在对“戎葵凝笑墙东”的欣赏中,在对“酒杯深浅去年同”的追忆里,表达了“隐然眉睫间”的豪放的悲壮情调。
16.本词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15. C“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面对湘江诗人祭酒的虔诚,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在情感上更多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
16.①“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发年华老去的慨叹和国家离乱、个人身世的无限怆恨,情感极为深沉。
②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故抒情,表达自己不服老、愿为国效力的情感,以及对奸佞误国的忧虑和痛恨,情感悲愤难抑。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3)原文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3)原文
元好问在《自题乐府引》中说:世所传乐府多矣,如陈去非《怀旧》云:忆昔午桥桥下(应作上)饮又云高咏楚辞酬午日,如此等类,诗家谓之言外句。
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乃能赏之。
以此词而论,吐言天拔,豪情壮志,意在言外,确如遗山所说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
我们从对天涯节序匆匆的惋惜声中,从对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浩叹中,从对酒杯深浅去年同的追忆里,可以领略到词人隐然眉睫间的豪放的悲壮情调。
黄升说《无住词》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中兴以来绝句妙词选》卷一),指的也是这种悲壮激烈的深沉格调。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
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1。
《临江仙》陈与义
《临江仙》陈与义临江仙引言诗歌背景《临江仙》是陈与义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创作于唐代。
陈与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以其精湛的辞章和细腻的感受力而闻名于世。
《临江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对江边仙境的向往和向神仙一样自由的情感表达。
诗歌内容《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美景,展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
诗中,作者用婉约唯美的语言描绘了江水如烟的美景,以及江边的山岭、花草和鸟鸣。
他将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神仙般的自由生活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意境深远广博,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他希望能像江水一样自由自在,像山岭一样高傲不羁,像花草一样绚丽多彩。
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
他希望能摆脱人世间的束缚,追随仙境般的自由与美好。
诗歌意境《临江仙》所表达的意境是优美而深远的。
诗中的江水宛如烟雾,山岭若隐若现,花草绽放着缤纷的色彩。
这种形象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世俗的美感,仿佛置身于一个神仙般的境界。
这种表达方式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如同亲身经历了一场心灵之旅,感受到了超越尘世的自在与美好。
与此,诗中的意象与作者的向往相呼应,展现了作者追求自由和美好的精神追求。
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江水一样流畅自由,像山岭一样高远自信,像花草一样绚丽多彩。
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通过这些意象得到了精准的表达。
《临江仙》是唐代文学家陈与义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以婉约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江边仙境的美景和作者对它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从诗歌的背景、主要内容和诗歌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可以领略到他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这种审美追求和情感表达使得《临江仙》成为了一首优美而深远的诗歌作品。
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临江仙宋陈与义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6]忆昔午桥桥上饮 [7]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6]洛中旧游:洛阳的老朋友。
[7]午桥:地名,在洛阳,是唐、宋时的游赏胜地。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评析:此词笔意超旷,豪宕自然。
当其乾坤板荡,漂泊天南,偶念洛中旧游,却无丝毫衰飒之气,而是直面苦难人生,奏出一曲豪放沉雄的绝唱。
词的上片借忆旧切入,英伟之气,溢于言表。
“长沟”一句,雄浑之境。
“杏花”二句,见出座中豪英的疏狂风雅。
然乐不可极,欢不能久,长沟既流月而去,吹笛终见天明,遂有怅悒之气,流行其中,亦下启抚今之感伤。
旧游已矣,二十余年中,词人迭经迁谪与南渡后的流离,一己之穷通颠沛,只以“如一梦”三字总括,笔力极沉雄,襟抱极高卓。
“闲登”以下,尤深感慨。
面对日蹙的国运,壮志难酬的词人不由想到历史的无情,在三更天的渔歌声中,茫然若失。
作者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这首词也是以诗笔为词,故能成其大者。
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本蜀人,后徙居河南叶县。
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
绍兴中,历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寻参知政事。
以病乞祠,提举洞霄宫。
其诗于有宋一代卓然大家,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
有《无住词》。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译文赏析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译文|赏析《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是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作品,作者端午节怀念屈原,忧叹时局、自伤流落因此创作了这一首词,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宋代: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
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
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
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注释①午日:端午,酬:过,派遣。
②节序:节令。
③“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
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
④戎葵:即蜀葵,花开五色,似木槿。
赏析此词是陈与义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据《简斋先生年谱》记载:“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阳,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贵仲正寇,入洞庭。
六月,贵仲正降,复从华容还岳阳。
”又《宋史。
陈与义传》载:“及金人入汴,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踚岭桥。
”这首《临江仙》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词一开头,一语惊人。
“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必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
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文赏析
陈与义《临江仙》原文与赏析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
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
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
《宋史》有传。
长于诗,创简斋体。
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
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
词作鉴赏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或六年(1136)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
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
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这正是作词的要诀)。
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
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胡仔评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
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
刘熙载说得好,“陈去非……《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府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
“(《艺概》卷四)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凉。
“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
”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名师讲题】陈与义《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临江仙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此词是词人在建炎三年(1129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今昔而作。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篇两句写词人在端午节高咏《楚辞》,既有对屈原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 词人由眼前的榴花联想到昔时鲜红的舞裙,突出了昔日宴饮的热闹与词人的意气风发。
C. 上阕末句“满帘风”衬托出客人不知亡国恨而一味高歌的快意,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愤。
D. “试浇桥下水”与苏轼“一尊还酹江月”句,写了相同的行为,但寄寓的情感却不相同。
16. 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词人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5. C16. ①直抒胸臆,“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写出词人心忧万事却孑然一身、垂垂老矣的境况,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感慨;②借景抒情,“戎葵凝策”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自己落魄处境的自嘲;③用典抒情,“湘中”用屈原典故,词人用酒凭吊屈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名师讲题: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高歌”的是词人自己,不是客人;“无人知此意”是没有人理解自己,而不是“客人不知亡国恨”。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
“万事一身伤老矣”,这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感慨之情。
写出词人心忧万事却孑然一身、垂垂老矣的境况,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感慨;“戎葵凝笑墙东”句,是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表达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也暗含对自己落魄处境的自嘲;“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诚,加上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汨罗江的联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
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端午》古诗赏析(精选8篇)
《端午》古诗赏析〔精选8篇〕《端午》古诗赏析篇1《临江仙》宋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赏析此词是陈与义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词一开头,一语惊人。
“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必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鼓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自己却报国无志,深感流落天涯之苦。
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
“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
“戎葵凝笑墙东”句,是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
“戎葵”与“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
“酒杯深浅”是以这一年之酒与前一年之酒比拟,特写时间的流逝。
酒杯深浅一样,而时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语,感喟深远。
《端午》古诗赏析篇21、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储光羲《大T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2、细缠五色臂丝长。
——舒《小重山·端午》3、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5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6、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7、疏疏数点黄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仍然荆楚。
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9、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最新端午节的古诗句子——五色新丝缠角粽最新端午节的古诗句子——五色新丝缠角粽。
陈与义《临江仙》原文及解析
陈与义《临江仙》原文及解析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陈与义《临江仙》原文及解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睛。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最初多咏水仙。
故名。
后用作一般词牌。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等。
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别体甚多,皆用平韵。
②午桥:在洛阳城南。
据《新唐书·裴度传》载,裴度曾建别墅于午桥,号绿野堂,用作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宴饮吟唱之所。
③新晴:指雨后初晴时的月色。
④渔唱:即渔歌。
赏析这是一首抚今追昔、伤时感世这作。
上片“忆昔”领起,所展现的是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这正是申发题中的“忆洛中旧游”之意。
而画面的中心视点则是约会饮于“午桥”之上的“豪英”。
“坐中尽是豪英”,表明同游者无不英气逼人,豪气干云,为一时豪杰。
不难想象,欢饮之际,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何等兴会淋漓。
“长沟流月”三句刻画这群“豪英”欢会的环境,而着力凸现其静谧与幽美,以烘托与会者的雅趣和逸兴。
“沟”前着一“长”字,使空间得以拓展;“天明”前着一“到”字,又使时间得以延伸,见出作者等人欢饮达旦。
同时,不说月光映水,而说“长沟流月”,造语即更为生动、奇巧,又平添出几分幽约与朦胧;而“去无声”,则隐然若有华年盛事悄然而逝的象征意味。
“杏花”句巧妙在不着浓墨重彩,而致力于对“杏花疏影”的淡勾轻勒,以切合午桥的地域特征和月夜的时域特征。
涉笔至此,桥中豪英,桥下长沟,桥畔杏花,桥上明月,已构成一幅动静制宜、形神兼备的雅人高士夜饮图,而彻夜競吹的笛声则是它的余韵悠远的画外音。
下片折回现实,对靖康之变所造成的旧交零落盛会难再的局面深致慨叹。
融入其中不只是作者个人身世的感伤,更有国土沦丧、时局危殆的忧愤。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陈与义《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
临江仙临江仙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⑴临江仙:词牌名。
唐教坊曲,双调小令,用作词调。
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
最初是咏水仙的,调见《花间集》,以后作一般词牌用。
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⑵高咏:朗声吟咏。
⑶楚词:亦作“楚辞”,本为楚地歌谣。
战国楚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
⑷午日: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
酬:指过、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
⑸节序:节令。
⑹“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更美。
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
榴花,指石榴花。
⑺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花开五色,似木槿,有向阳特性。
⑻凝笑:长时间含笑。
⑼湘中,湘江水中。
这里指屈原殉难处。
【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
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
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
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创作背景】此词是陈与义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所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
宋朝南渡后,高宗听信奸臣,实行屈辱投降的卖国政策,以致国事日衰。
词人在屈原投江的湘水一带漂流,正好赶上了端午节,深刻的家国之恨让他感事生怀,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作品鉴赏】词一开头,吐语挺拔,一语惊人。
“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
他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临江仙·高咏楚辞酬午日原文翻译
翻译: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
是一个匆匆过客。
异乡的石榴花再红,
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
那般艳丽。
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
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墙东的蜀葵,
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
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
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
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赏析:
作者避金兵流寓湖湘端午感怀而作。时节
《临江仙·高咏楚辞酬午日》
陈与义
高咏楚辞酬午日,
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万事一身伤老矣,
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注释:
午日:端午,酬:过,派遣。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高咏《楚词》酬午日,①天涯节序匆匆。
②榴花不似舞裙红。
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④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⑤今夕到湘中。
【注释】①楚词:即《楚辞》,西汉刘向辑。
内收屈原等人的骚赋作品。
午日:即端午节。
据《荆楚岁时记》,俗以五月五日为屈原自沉汨罗江之日。
故作者在此日高唱《楚辞》以怀念屈原。
②“天涯”句: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作者逃至湖南岳州(今岳阳)避战乱。
相对他的故乡河南洛阳而言,岳阳已是“天涯”了。
③“榴花”句:《乐府诗集·黄门歌》:“点黛方初月,缝裙学石榴。
”白居易《赠卢侍御小妓》:“山石榴花染舞裙。
”④戎葵:即蜀葵。
花似木槿。
⑤“试浇”句:《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而祭之。
”【译文】端午节我高声吟诵着《楚辞》,寸心聊表对屈原的纪念,漂泊天涯时光流逝更匆匆。
五月的石榴颜色暗淡了,不如舞女的衣裙鲜红。
无人知晓这其中的滋味,歌罢《楚辞》但觉风满帘栊。
世上万种情事,最悲的莫过于身老力穷。
蜀葵在墙东凝视也笑我老态龙钟。
斟上浊酒一杯深浅与去年相同,把它洒进桥下的湖水祭奠屈子,让它今晚流到泪罗江中。
(汤俊峰译)【集评】金·元好问:“世所传乐府多矣,如……陈去非《怀旧》云:‘忆昔午桥桥下(当作上)饮……。
’又云:‘高咏楚辞酬午日,……。
’如此等类,诗家谓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乃能赏之。
”(《遗山先生文集·自题乐府引》)现代·唐圭璋:“此首感时伤老,吐语峻拔。
一起言时光之速,景物之异,感喟不尽。
‘无人’两句亦高朗,所谓‘此意’,亦羁旅之感也。
下片,大笔包举,劲气直达。
‘万事,两句,沉痛。
‘酒杯’三句,抒怀念之意。
”(《唐宋词简释》)【赏析】高宗建炎三年(1129),陈与义南奔至湖南岳阳避战乱。
陈与义诗词鉴赏5篇
陈与义诗词鉴赏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陈与义诗词鉴赏5篇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
《临江仙》古诗词鉴赏
《临江仙》古诗词鉴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临江仙》古诗词鉴赏《临江仙》古诗词鉴赏(通用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做过古诗词鉴赏吧?不管是对古诗词中的某一个字/词进行分析,还是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及人生观,都属于古诗词鉴赏。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关键词】诗词名句,写景记事,节日,端午节,屈原【名句】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出处】宋•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译注】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
【说明】《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是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作品,为作者流寓邵州(湖南邵阳)时作。
词人端午节怀念屈原,忧叹时局、自伤流落。
词开头两句说端午节匆匆来到,只是身在天涯只有靠朗读《楚辞》以消磨节日。
下阕自伤身世,本想承担北伐中原、匡扶宋室的大事,但无法实现。
这正是最堪伤心处,于是天天借酒浇愁,年复一年。
且将酒浇到江中,与屈原亡灵借酒勾通。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写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起句“高咏楚词酬午日”,一开头便透露出一种惆怅于愤懑。
“高咏楚词”体现了作者对爱国诗人屈原的追悼之情。
陈与义敬重屈原的忠义,然而屈原虽有报国之心,却不被君王所倚重,屡遭贬谪,这种遭际亦是陈与义感同身受的。
因此,作者“高咏楚词”,首先是因为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更加坚定了他的报国意志;其次,作者高昂地吟诵楚辞,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
“天涯节序匆匆”句,写作者漂泊流离之苦,而“节序匆匆”则更加强化了那种壮志未酬的愤懑与悲哀。
“榴花不似舞裙红”句,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然而“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他的心情无人理解,高歌《楚辞》又有什么意义呢?词的下阕,情感更为深沉。
作者本想承担北伐中原、匡扶宋室的大任,却终究无法实现。
他只有借酒浇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最后两句写作者对屈原深深的哀悼,希望杯中酒会流到汨罗江,与屈原的亡灵沟通。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临江仙原文及赏析原文:临江仙陈与义〔宋代〕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
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
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新晴:新雨初晴。
晴,这里指晴夜。
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
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上片忆旧。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
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
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译文与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译文与赏析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
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
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
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注释】午日:端午,酬:过,派遣。
节序:节令。
“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
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
戎葵:即蜀葵,花开五色,似木槿。
【作品赏析】此词是陈与义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据《简斋先生年谱》记载:“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阳,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贵仲正寇,入洞庭。
六月,贵仲正降,复从华容还岳阳。
”又《宋史。
陈与义传》载:“及金人入汴,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踚岭桥。
”这首《临江仙》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词一开头,一语惊人。
“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必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
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
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
但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辞》之后,满帘生风,其慷慨悲壮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赏析临江仙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
唐教坊曲,双调小令,用作词调。
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
最初是咏水仙的,调见《花间集》,以后作一般词牌用。
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高咏:朗声吟咏。
楚词:亦作楚辞,本为楚地歌谣。
战国楚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
午日: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
酬:指过、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
节序:节令。
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更美。
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
榴花,指石榴花。
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花开五色,似木槿,有向阳特性。
凝笑:长时间含笑。
湘中,湘江水中。
这里指屈原殉难处。
【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
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
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
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创作背景】此词是陈与义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所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
宋朝南渡后,高宗听信奸臣,实行屈辱投降的卖国政策,以致国事日衰。
词人在屈原投江的湘水一带漂流,正好赶上了端午节,深刻的家国之恨让他感事生怀,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作品鉴赏】词一开头,吐语挺拔,一语惊人。
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
他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
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
但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没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高歌《楚辞》之后,满帘生风,其慷慨悲壮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的痛苦心情。
从高咏到歌罢一曲《楚辞》的时空之中,词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时间的过渡。
在这值得纪念的节日里,词人心灵上的意识在歌声中起伏流动。
节序匆匆的感触,榴花不似舞裙红的怀旧,无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诸于激昂悲壮的歌声里,而满帘风一笔,更显出情绪的激荡,融情入景,令人体味到一种豪旷的气质和神态。
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
万事一身伤老矣,这一声长叹,包涵了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感慨之情。
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
正如他在诗中所咏的,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伤春》),其对自己岁数的悲叹,与词同调。
戎葵凝笑墙东句,是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
墙边五月的葵花,迎着东方的太阳开颜。
戎葵与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词人用此来映衬自己旷达豪宕的情怀。
戎葵虽为无情之物,但凝笑二字,则赋予葵花以人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的思想感情。
虽然年老流落他乡,但一股豪气却始终不渝。
这凝笑二字,正是词人自己的心灵写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三句写此时此刻的心情。
满腔豪情,倾注于对屈原的怀念之中。
酒杯深浅是以这一年之酒与前一年之酒比较,特写时间的流逝。
酒杯深浅相同,而时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语,感喟深远。
用酒杯托意而意在言外,在时间的流逝中,深化了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慨叹。
突出了的悲愤之情。
情绪的激荡,促使词人对诗人屈原的高风亮节的深情怀念,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面对湘江祭酒的虔诚,加上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汨罗江的联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
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元好问在《自题乐府引》中说:世所传乐府多矣,如……陈去非《怀旧》云:‘忆昔午桥桥下(应作上)饮……’又云‘高咏楚辞酬午日……’如此等类,诗家谓之言外句。
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乃能赏之。
以此词而论,吐言天拔,豪情壮志,意在言外,确如遗山所说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
读者从对天涯节序匆匆的惋惜声中,从对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浩叹中,从对酒杯深浅去年同的追忆里,可以领略到词人隐然眉睫间的豪放的悲壮情调。
黄升说《无住词》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中兴以来绝句妙词选》卷一),指的也是这种悲壮激烈的深沉格调。
【简介】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
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
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存词19首。
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
以《墨梅》(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诗受到徽宗的赏识。
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学杜甫。
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
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于杜甫。
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陈与义不是江西人,作诗重锤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坚的好用典、矜生硬,迥然有别,不应列入江西诗派。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
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
五言律如《雨》诗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
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
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
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观察细密,造语工致。
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陈与义亦擅词作。
〔临江仙〕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名句都为人称诵,胡仔、黄等人对他也有较高的评价。
总的说来,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陈与义集原为其学生周葵编,共10卷,早佚。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胡稚笺注《简斋诗集》30卷(附《无住词》1卷)刊刻问世,《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并附印元刊《陈简斋诗外集》。
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与义集》即以胡本为底本。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
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胱)、韦(应物)、柳(永)之间。
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
他是专学杜甫的,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
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
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
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
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诗人还写了不少怀念故乡洛阳的作品,如《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虞美人》是写虽然到了春天(又东风),洛阳的桃花未必开得和往年一样红妍。
其原因是被战乱践踏得连花儿也一改旧时的俏容,给洛阳蒙上一层耻辱的阴影。
《临江仙》是写在洛阳午桥相约饮酒,在座的都是同学少年,英雄豪杰。
当时陈与义才二十多岁,金榜题名(二十四岁进士及第)。
又二十多年过去了,简直像一场恶梦,虽然还活在世上,确实叫人日日夜夜提心吊胆,担惊害怕。
其原因又是朝纲败坏,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所造成的。
再如《法驾导引》中的归路碧迢迢。
《点绛唇》(紫阳寒食)中的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
《木兰花慢》中的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
等等都是写对故乡的怀念。
归途遥远,又一定是杂草丛生,无路可寻,欲归而不可得。
即是回去,由于长期在外难解乡音,父老子弟们对我会是什么看法呢?年龄不算大(逝世时才四十九岁),依然喜爱北方衣着,无不流露出怀恋故乡之情,任何一个羁旅它乡的人读了都会产生共鸣。
【阅读训练】(1)词的上阕,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2)与苏轼的一樽还酹江月相比,本词中词人试浇桥下水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3)试析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4)试分析本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分)【参考答案】(1)直接抒情:无人知此意,直接表达无人理解的凄凉;天涯二字深表漂泊之苦,节序匆匆,表达了时光流逝,自己却报国无门的无奈。
(2分)间接抒情:借事抒情:适逢端午,诗人高歌楚辞来表达对屈原的凭吊和自己的爱国情怀。
(2分)借景(物)抒情:榴花不似舞裙红,表达如今的失意与痛苦;满帘风显示出无人理解的痛苦悲凉之情。
(2分)(2)不同:表达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与敬仰;表达真挚强烈的爱国情感;身世漂泊的感慨。
(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意思对即可)(3)承上启下。
上片写自己离开了都城,才无所用,报国无门,所以发出了这样愤懑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