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附解析
2023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含解析
近年来,历史成为高考的热门科目之一,考察内容涵盖了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以及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
以下是2023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的内容和解析:
一、选择题
1. 革命委员会成立的目的是()
A.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B. 发动农动
C. 建立革命武装力量
D. 寻找合适的革命接班人
【解析】革命委员会是提出来的,它是负责发动农动、武装斗争的机构,因此选B。
2. 鸦片战争前夕,以下哪件事最能说明国内民族压迫加剧?
A. 西方列强不断进犯中国
B. 大量优质土地被外商侵占
C. 崇祯帝向明朝旗下的蒙古投降
D. 汉族与满族矛盾日益加剧
【解析】鸦片战争前夕,国内外交际不断,但西方列强的进攻并无很大的加剧,而大量的土地却被外商侵占,说明当时在国内外商势力有增无减,因此选B。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辛亥革命后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10分)
【解析】答案难点在于如何准确陈述辛亥革命的影响。
需要从
以下几方面阐述:1)民主思想的开始出现;2)中国近代史指向世
界历史的改变;3)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颠覆和冲击等方面回答。
2. 请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10分)
【解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这就要
求考生在回答时详细陈述其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有关背景,可
以从被列强欺凌的国仇家恨,八国联军侵略,甲午战争等方面入手;主要内容可以从May Fourth思想等方面回答;意义方面强调了文化的自由和多元性,是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次革命等。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含答案
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毛家坪遗址是自西周晚期延续到战国晚期的秦文化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的苜蓿属植物种子和马的骨骼。
有学者依据《史记》中秦人先祖“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记载,认为上述苜蓿属植物与秦人养马有关。
该学者的研究可以说明()A. 西周晚期出现原始农耕和畜牧B. 探究历史要重视史料间的联系C. 秦人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2.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世家大族依然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以南朝会稽贺氏、北朝范阳卢氏为代表的经学世家。
这一时期经学世家的形成()A. 源于北方士族南迁B. 影响南北方政权频繁更替C. 有利于儒学的复兴D. 导致“三教合归儒”的局面3. 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
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A. 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B. 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C. 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D. 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4. 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
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
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A. 乡约与法律合流B. 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C. 保甲制形同虚设D. 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5. 如图为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变迁图。
据此可知()A. 城市中心区域不断扩大B. 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C. 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D. 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6. 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1858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
1860年以后,内地商人纷纷到上海采购,上海洋布店转向以批发为主,实力大增。
高考江苏卷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XX年高考江苏卷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1.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复第一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复第二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制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说明A.三省六部制根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6.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
江苏省南京市历史高考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历史高考仿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灭掉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B、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三公九卿C、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交流D、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答案:D解析: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这一行为虽然钳制了思想,但并非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相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因此,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其他选项A、B、C均符合历史事实。
2、题干:下列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史记》共有130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答案:C解析:《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并非仅限于汉武帝之前。
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史记》确实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有130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选项A、B、D均符合《史记》的实际情况。
3、题干: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计算机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
计算机并非中国古代的发明,而是在20世纪才发展起来的。
4、题干:以下哪个朝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A、南宋B、北宋C、金朝D、元朝答案:B解析: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局面。
北宋建立后,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最终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对中国的统一。
南宋和元朝是在北宋之后的朝代,而金朝虽然与北宋同时期存在,但并未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5、以下哪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答案:B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
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A. 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 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 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 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3.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4. 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 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 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 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6. 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7.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ˊ……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江苏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江苏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B.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C. 科举制度在明朝时期达到了顶峰D. 科举制度在清朝末期被废除答案:C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3. “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哪个地区提出的?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江苏籍?A. 周恩来B. 朱元璋C. 孙中山D. 张謇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D(印刷术应为活字印刷术)...(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明朝时期,朱元璋定都南京,改南京为________。
答案:应天府7. 清朝末期,________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辛丑条约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答案:华北...(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思想解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0. 论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意义。
答案:“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一种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创新构想。
其基本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允许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享有高度自治权。
这一构想的实践意义在于,它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为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江苏省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项?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
D、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题干: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西安市?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千古一帝”?A、秦始皇B、唐太宗C、汉武帝D、成吉思汗5、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B.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C. 《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D. 《史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截止到司马迁生活的时代6、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8、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明朝灭亡B. 鸦片战争C. 洋务运动D. 辛亥革命9、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科举制的时期?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黄兴13、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代地质学之父”?A. 孙中山B. 蔡元培C. 丁文江D. 李四光15、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A. 洋葱B. 曾国藩C. 洛克D. 洛克菲勒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江苏省历史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通过战争手段统一了六国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的是秦朝的货币和度量衡2、下列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B.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C.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D.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与邻国友好相处,边疆安定3、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题干:下列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我国古代著名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A. 沈括B. 宋应星C. 李时中D. 王祯6、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B. 发动了一场文学革命C.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 旨在反对封建专制7、(1)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手工业的繁荣C. 农业生产的进步D. 交通运输的改善8、(2)以下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B. 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C. 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D. 造纸术的发明提高了人们的书写效率9、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描述错误的是:A. 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赵国大败。
B. 淝水之战:东晋时期,晋军与苻坚率领的前秦军队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晋军以少胜多。
高考江苏卷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江苏卷)原卷+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2019•江苏)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答案】 A【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不准买卖。
裘卫购买贵族矩的土地,说明井田制受到冲击,A选项符合题意。
世袭制度真正解体是在辛亥革命之后,B选项排除。
重农抑商政策是在商鞅变法时期确立的,C选项排除。
材料与礼崩乐坏无关,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井田制的准确把握,井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不准买卖。
裘卫购买贵族矩的土地,说明井田制受到冲击。
2.(2019•江苏)《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 C【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初年,由于刘邦错误的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根据材料“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可知体现的是诸侯威胁中央集权,这主要和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
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属于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
独尊儒术属于思想文化控制,B选项排除,全面推行郡县制在秦朝就已经开始,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汉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准确把握,汉朝初年,由于刘邦错误的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3.(2019•江苏)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江苏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苏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B. 火药是唐朝时期发明的C. 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D. 指南针是战国时期发明的答案:D2. 以下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井田制B. 秦朝实行的是均田制C. 唐代实行的是屯田制D. 明朝实行的是租庸调制答案:A3. 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抗战答案:D4. 以下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B.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C. 中国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D. 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答案:D5.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C. 《红楼梦》是清朝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D. 《水浒传》是元朝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答案:D6.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B. 唐朝实行的是科举制C. 宋朝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D. 明朝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答案:A7.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唐朝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B. 宋朝时期,出现了纸币C. 明朝时期,实行的是海禁政策D. 清朝时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8.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地动仪B. 唐朝时期,僧一行发明了水车C. 宋朝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 明朝时期,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答案:B9.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 唐朝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B. 宋朝时期,词的创作达到了高峰C. 元朝时期,小说创作达到了高峰D. 清朝时期,戏曲创作达到了高峰答案:A10.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B.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C. 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D. 墨家思想强调以礼治国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市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
行中书省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 朱熹B. 李贽C. 陆九渊D. 黄宗羲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 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 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 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 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 魏源B. 李鸿章C. 康有为D.孙中山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 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 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9.徐克《清M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顶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 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 . 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 婚姻仪式简约文明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江苏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惟独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 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2 .《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者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浮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浮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 .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 .全面复兴旧学B .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 .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江苏卷)234带答案解析
2022 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江苏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共20 题;共60 分〕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宝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 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 世袭制度解体C. 抑商政策弱化D. 礼乐制度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消灭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受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 中心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 科举取士表达公正公正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 政府乐观扶持市镇经济进展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兴旺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困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疑心贫困是短视和懒散的结果”。
这种现象消灭的主要缘由是〔〕A.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宝和物质享受B. 商品经济进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峻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唱歌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表达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 排斥西方学C. 学消解旧学D. 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知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图片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二者描绘明显不一致,故A项错误;《史记》是通过文献记载,汉代画像石是通过图像形式表述,描绘形式不一致,故B项错误;《史记》站在官方立场,汉代画像石从民间立场,风格不一致,故C项错误;两则史料都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史实,内容一致,故D项正确。
考点:史学研究?史料解读?比较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和灌溉工具?翻车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变化,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宋代科举制度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故A项错误;明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主张男女平等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信息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明清之际儒学?李贽思想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答案】D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日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人促进手工业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体现中国传统经济解体,并不是店铺增多,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由于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开始使用,并不是抵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明显是破坏传统手工业,故D项错误。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果变动?外国经济侵略?影响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
这表明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报纸影响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 69.49 6.26 24.251900 62.99 11.20 25.811905 55.71 14.04 30.251910 50.89 16.14 32.971914 48.31 20.39 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项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过激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倾销为主,故C项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比较低下,故D 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列强侵华?《马关条约》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答案】C考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物质生活变迁?习俗改变11.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
经济部的设立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时间“1938年”和“经济部”的职权范围“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故A项的表述正确;题目中未涉及国民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故排除B项;C项的表述过于夸大经济部的作用,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经济部设立前后,国民政府行政效率的比较,故排除D项。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政策?抗战需要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争取越南......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可知该国际会议参与国有中国、法国和美国,且与和平解决越南问题有关。
这应为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美、英、法、苏及有关国家外长,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
故A项的表述正确;B项的参与国为亚非国家,故排除;中国并未参加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故排除C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1971年,晚于法国殖民者撤出越南的时间“1956年”,故排除D项。
考点: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日内瓦会议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答案】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50年代探索?“一五”计划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
由此可见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雅典公民利用代表多数人意志的“陶片放逐法”将功臣地米斯托克利放逐的现象反映了直接民主下,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的史实。
故A项的表述正确;B项的表述与“陶片放逐法”针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保障雅典民主政治的史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雅典派系纷争,故排除C项;题目中未涉及雅典城邦内部的混乱,故排除D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特点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
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答案】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启蒙运动?思想主张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方案二(新泽西方案)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答案】C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与发展?美国共和和制?特点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的表述与图表中19世纪的英国农业、林业、渔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的现象不符,故排除;图表中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第二产业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史实,故B项的表述错误;图表中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由于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相当多的劳动力因机器的采用被迫脱离工业生产,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的史实,故C项的表述错误;图表中的19世纪的英国,第一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因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