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东川镇尕牧龙上村金龙沟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
门源县菜用豌豆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
门源县菜用豌豆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摘要阐述了菜用豌豆在门源地区种植存在的问题,如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种植规模小、产量高低差异大等,并阐述应对思路,以为当地菜用豌豆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菜用豌豆;种植;问题;应对思路菜用豌豆是以食用鲜豆荚、鲜豆粒和鲜荚粒为主的豆类特菜,是唯一能充当水果的生食蔬菜,鲜甜可口,质嫩清香。
豆荚和豆粒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鲜豆草是营养丰富的精饲料[1-2]。
门源县以“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累计从兰州皋兰县引进推广种植菜用豌豆(甜脆豆、大荚豆、小荚豆)面积254.8 hm2,涉及东川、泉口、西滩、仙米4个乡镇34个行政村。
种植区域为门源县中东部农业农作物种植区域,海拔高度2 600~2 750 m,降雨量450~500 mm,年日照时数2 450 h左右,耕地平坦,肥力高,水质好。
其水、肥、气、热、光照等条件极利于菜用豌豆的生长和种植。
门源县农牧局、财政局连续3年下达了菜用豌豆栽培引进推广项目任务,积极扶持发展菜用豌豆种植。
据统计,平均产量14 256 kg/hm2,总产3 632.4 t,平均收入33 367.5元/hm2,实现总产值850.22万元,除去种子、农药、地膜等各项费用5 497.5元/hm2,单位面积实现纯收益27 870元/hm2,创总收益710.14万元。
菜用豌豆单位面积纯收益与种植青稞、小油菜相比,分别增收25 470、23 070元/hm2,增幅明显。
据田间实地调查,菜用豌豆除鲜豆荚产品外,单位面积均生产优质鲜豆草5 250 kg/hm2,按0.6元/kg计算,单位面积产值3 150元/hm2(人工费未计算在成本内),3年累计生产优质豆草1 337.7 t,实现总收入80.26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4]。
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今后需要加以解决。
1存在的问题(1)少数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
门源县特色种植业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收稿日期: 2019 - 03 - 07
90
3. 2 鼓励扶持企业、个人发展营销网络、精深加 工和保鲜企业
政府扶持本地农业企业扩大特色农产品范 围和渠道; 引进、新办特色农产品保鲜和精深加 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支持其收储 特色农产品; 鼓励个体营销户销售特色农产品。 形成大型企业与个体营销,保鲜储藏与精深加工 相结全,相 互 补 充 持 续 供 应 市 场 的 营 销 体 系,根 本解决特色农产品买难的问题。 3. 3 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种植户的组 织化程度
门源县 90% 以上的地块都是旱地,基本上属 于“靠天吃饭”。虽然近年来兴修了许多水渠,但 渠中常年无水,水渠形同摆设。作物因浇不上水 而严重影响产量。 2. 2 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门源县气候及地形地貌所限,大部分种 植户种植 分 散 且 规 模 很 小,种 植、生 产、物 资 供 应、销售各自为阵; 种植户之间相互学习、交流、 借鉴和与技术部门之间的互动活动较少,造成成 本高、市场竞争力弱,部分农户只顾眼前利益,产 品未成熟或搀假销售,从而影响声誉、影响市场。
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分析
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分析关于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分析一、牧区经济形势概述二、牧区贫困的主要原因1. 天气变化导致的草原资源减少2. 牧区产业结构狭窄、专业化程度低3. 牧区基础设施落后,发展阻力大4. 牧区人口流失导致劳动力缺乏5. 牧区教育、科技水平不高,知识结构滞后三、牧区扶贫政策建议1. 改善草原资源保护和管理2. 扩大牧区产业规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3. 强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4. 挖掘牧区人力资源潜力5. 促进教育、科技进步,提高知识结构水平四、案例分析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牧民生态旅游扶贫案例2. 甘肃金昌市牧县农产品加工扶贫案例3. 青海省玛沁县特色产业开发扶贫案例4. 青海省德令哈市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案例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文创产业发展扶贫案例一、牧区经济形势概述牧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农牧业区域之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目前,牧区的经济形势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内地地区。
牧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较高,牧民收入水平较低,牧区经济发展滞后,对于全国农村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制约。
二、牧区贫困的主要原因1. 天气变化导致的草原资源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是导致牧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导致草原资源的减少,干旱、风沙等极端天气现象频发,给牧区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
此外,过度放牧、过度开采等人类活动也造成了草原资源缺乏的现象,导致草原退化加剧。
2. 牧区产业结构狭窄、专业化程度低:牧区的产业结构狭窄,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相对不发达,缺乏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畜牧业专业化程度低,农牧户规模普遍小,低效率、低收益、低品质成为牧民面临的难题。
此外,部分牧区还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的问题。
3. 牧区基础设施落后,发展阻力大: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不便,电力、水电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对大力发展门源县养羊产业的思考
对大力发展门源县养羊产业的思考赵登峰养羊业是门源县的一项传统产业,养羊业的发展对本县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县的畜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提供肉、毛、皮、绒等畜产品,增加农牧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大力增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加工发展,门源县养羊产业得到稳定持续发展。
但在养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协调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羊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 存在问题1.1 生产水平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尽管我县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建暖棚圈舍、发展养殖小区,推广综合配套养羊技术,但大部分群众养羊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饲养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发展速度缓慢,养羊效益偏低。
1.2 种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由于市场羔羊肉走俏,大部分羔羊被农户育肥出售,后备母羊选留率低,造成适龄母羊比例失调,而且地方品种占相当大比例,繁殖率低,周转速度较慢,出栏率低,商品率不高。
1.3 饲料开发应用滞后随着我县种植业的发展,产生大力的农作物。
但是由于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农作物秸秆被大量烧毁,不仅白白浪费了自然资源,且污染了环境。
同时由于我县饲草加工机械种类少,质量差,特别是没有专门加工棉秆等农业作物机械,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推广难度大,致使大部分秸秆饲草浪费严重,利用率不高,影响羊产业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1.4 资金投入短缺近几年,尽管我县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用于养殖小区和暖棚建设,但由于投入数额小,群众有钱修圈无力买羊,规模化养殖涵盖面较小,特别是一些优质肉羊品种无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难以实施,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
1.5 无拳头产品,难立市场门源羊肉膻味轻,蛋白质含量高,以其独特的品味享誉省内外,但是精深加工落后,市场交易主要以出售活羊和胴体肉为主,羊肉产品单一低档,产业链不长,打造品牌、对外开拓市场力度不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滞后,市场竞争力弱,有数量优势,无品牌特色,产业优势难以发挥。
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现状难题及对策建议
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现状难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深度贫困县是指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庞大,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都比较低。
中国政府在扶贫工作中一直将深度贫困县作为重点对象,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深度贫困县的脱贫攻坚事关全局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环节。
在当前形势下,深度贫困县脱贫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贫困人口分散、致贫原因复杂、产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滞后、教育卫生水平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脱贫工作的进展。
为了有效应对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现实难题,需要从政策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和健康扶贫等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全面推动深度贫困县的脱贫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上内容为200字】1.2 问题意识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深度贫困县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和支持的群体。
这些地区的贫困状况严重,脱贫任务艰巨。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深度贫困县的脱贫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经济发展受限;二是教育和健康水平低下,人力资本较弱;三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使得深度贫困县的脱贫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尤为紧迫。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深度贫困县面临的问题,将会影响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推迟政府实现全面减贫目标的时间表。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扭转当前困境,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2000字】2. 正文2.1 深度贫困县脱贫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对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多个深度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取得了显著成效。
浅谈门源县西滩乡老龙湾村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门源县西滩乡老龙湾村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 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
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存在的问题(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
其中2010年至2016 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
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
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
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二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
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对策建议(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
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央农村政策的调整和各级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特别是在边远贫困地区,如何组织引导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增强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已成为当地政府体现亲政爱民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应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在此,笔者通过自已多年乡镇工作的实际,深入村组农户,走访干部群众,就韩家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中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现状从调查情况来看,近年来由于各级加大扶贫力度,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以韩家为例,在人口基数下降的情况下,全乡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410户1439人,下降到2005年的137户417人。
五年时间,脱贫率达到71%,年均脱贫率达到14.2%。
但是就目前的贫困户现状来看,其贫困原因复杂,贫困程度更为严重,有的贫困户甚至是一贫如洗,全乡137户贫困户中,有54户为特困户,这些特困户人均年收入410元,仅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42元的25.6%,相差1232元,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期调查,笔者认为农村贫困人口在脱贫致富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思想观念滞后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根源所在。
思想观念滞后是农村贫困人口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贫困人口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多数贫困人口依然被传统小农经济思想束缚,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墨守成规,温饱即安,满足现状。
更有一些特困人口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习以为常,得过且过,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以韩家乡为例,全乡137户贫困户,多数满足于平常吃饱肚子,自己不想事,不干事,整日等待的是救济和帮扶,总体来说,这些贫困人口缺乏商品观念和经济意识,生产生活上往往带有一些朦胧的盲目性,没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紧迫感,缺乏改变生活质量的自信心。
门源县东川镇尕牧龙上村金龙沟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
前 沿 ◎三农 祝野
门源县东川镇尕牧龙上村 金龙沟贫困原 因分析及对策
乔秀红
( 青 海 省 门 源县 农 业技 术 推 广 中心 , 青 海 门源
【 中图分 类号] C9 1 2 . 8 2 【 文献标识 码】 A
8 1 0 3 0 0)
[ 文章 编号】 1 0 0 3 —1 6 5 0( 2 o 1 5 ) 1 o ~ 0 0 1 3 — 0 1
1 金 龙 沟 基本 情 况
金龙沟是尕牧龙上村的一个 自 然村 , 共有3 个 社( 尕牧龙 上 村 五社 、 六社和 七社 ) , 农户 1 1 7 户, 占全村总 户数 的 3 6 %, 人口 4 8 4 人( 其 中: 劳 动力 2 8 5 人, 常年外 出务工 5 2 人) , 占全村总人 口的 3 5 %。现 有贫困户 9 8 户, 贫困人 口 3 6 2人, 其 中低保户 4 8 人, 五保户 9 人, 残疾人 1 O 人。3 0 — 4 O 岁未婚男青年 3 6 人, 占总 人 口的 7 . 4 %, 4 0 — 5 0 岁未婚男青年有 5 人, 占总人 口的 1 %。 近几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2 2 0 0 — 2 4 0 0 元之间徘徊。 1 . 1 地理气候特 征 金龙 沟位 于尕牧龙 上村西部 , 东接却藏 村 , 南 接碱沟村 , 西 靠雪山 , 北接泉 口镇后 沟村 , 地形 大致由南向北倾斜 。最 高海拔 3 1 0 0 米, 最 低海拔 3 0 0 0 米, 属高 原寒温湿 润性气 候 , 日照时 间 长、 太阳辐射 强、 昼夜温差大 , 年均气温 l  ̄ C、 降水量 4 5 0毫米 、 蒸 发量 l O O 毫米 , 最长无 降雨量 时间为 9 0 天左 右 , 最长 连续降 雨 时间为 l 4 天左右 , 具有冬长寒冷 、 夏短凉爽的特 征。 植 物生长期 为 1 0 O —l 5 0天 , 无绝 对无霜期 , 主要 灾害类型有 干旱 、 洪水、 霜 冻, 夏季间或 的冰雹 , 这些灾害对农 业生产影 响较大 。 1 . 2 自然资源情况 金龙 沟是 一个典 型的农业村 , 主导产业 以青稞和 油菜 为主 , 经济收入 以种植 业 、 养殖业 、 务工经济创收三项来 源。现 有耕地 面积 9 2 7 . 6 亩, 均为旱地 , 占全 村耕地 面积的 2 3 . 9 %; 退耕还林 面 积9 9 8亩 , 占全 村退 耕面 积的 6 0 . 5 %; 牲 畜存栏 马 4 0匹 , 牛8 0 头, 羊1 6 4只 , 猪8 O头 。 1 . 3 基础设施状况 金龙沟山高坡陡 , 沟壑纵横 , 交通设施极为落后 , 基本处于半 封闭状态 , 有的地方路况质量差 , 雨天不能正常通行 , 公 路入户率 只达到 7 0 %, 还有 9 l 户不通公路。处于无 房或危房状态的还有 9 7 户; 金龙沟设有卫生室 1 个, 设备特别简陋 , 拥有医生 1 人。 原有小 学 l 所, 因房屋破旧等原因已搬迁至 3 公里以外的村 中心小学 , 学 生上学极其不便 , 由于条件限制 , 没有设村级提不高 , 农业生产效益跟 不上 。特 别是受贫困的影响 , 农 民受教育 的面不广 , 贫困农 民脱 贫的难度 加 大。据调查 ,该村高 中及 高中以上学历的 4 人 ,占总人 1 : 3 的
青海省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走 之路 。针对 青海省 目前 的现 状 ,想要 彻底 落实精 准扶 贫,精 准脱 贫难度 系数很 大。破 解这个 难题 最 重要 的是挖
掘 根 本 ,找 到 贫 困 的根 本 原 因 才 能对 症 下 药 , 才有 把 握 打 胜 这 场 仗 。 本 文 通 过 青 海 省 目前 贫 困 户 的 现 状 , 结 合 实
困。
其他地区略高 。而医疗保障体制 中除 了大病 救助和住院报销之外 ,对于 长期患有慢 洼疾病 ,需要长期靠医药救治的患者而言其保障制度不够到 位 ,因为疾病无法得到救治保障而导致 贫困。
三、案例
牙合村是位于互助县西山乡干旱浅山地 区最北 端的一个村庄 ,于五 群众依赖政府的思想严 重 ,没有 长远 眼光 ,很多贫 困户缺乏主体责 峰镇和塘川镇 的交汇处 。距县城2 3 公里。全 ̄ 1 3 5 o 户人家 ,1 4 0 8 V ] 人,人 任感 ,不积极进取 ,过分依赖 政府。 E 匕 女 口 ,有些贫困农户得到种 、养殖 均耕地3 . 4 亩 ,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 0 0 0 元 ,是省级贫困村 。建立卡贫 困 种子后 ,不积极接受技术指导 ,反而认为是政府给的 ,政府就该从种养 户1 1 4 户4 2 1 人。 由于生产生活环境条件落后 , 加之 缺乏技术指导 ,该村 到收成一条线负责到底 。还有些农户只贪图眼前利益 ,比如将扶贫项 目 农业基础薄弱 、产业结 构单一 , 基 础设施落后 ,基本公共服务和产业发 发放的猪、牛、羊崽卖掉 ,只管眼前温饱 ,不管以后 ,等没有办法的时 展滞后 。村 民经济来 源主要 “ 靠天吃饭”和外出 “ 站大脚” ,农民增收 候 ,再向政府伸出双手要。这种” 输血”式扶贫向” 造血”式扶贫转变很 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贫困的风在无形 中席卷整个村庄。 有必要 。 王家 山村位于湟 中县西部 ,距县城4 0 多公里 ,地处离多 巴镇国寺营 在青海省现有 的贫 困人 口中,老弱病残 占较大 比重 ,其中很大一部 村南部 7 公里外的大 山沟里 ,属 纯浅 山地区 ,地处 偏僻 ,交通 不便。该 分 依靠政 府社保救 助维持基本生 活。这些 贫困人 口由于 自身身体原 因, 村土地 贫瘠 、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发展空 间小 , 有 贫困户1 0 7 户4 4 7 人, 发展 受到一定的限制 ,且其主动发展 意识较薄弱 ,因此 ,其 自身持续提 贫 困发生率达6 5 . 6 ‰ 高 出全县一半 【 上。是全县有名的贫 困村 。孩子们 升生 活质量 的难度仍然比较大 。 上学要翻越大 山走尽 崎岖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 。2 0 1 1 年 的一个晚上 ,~
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市“项目扶贫、整村推进”战略实施几年来,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格局。
扶贫开发工作由“输血式”救助向“造血式”帮扶转化。
贫困群众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致富信心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武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几年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人均收入稳步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2003年以后,西部山区农民实际年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400元至620元之间。
通过帮扶,西部山区贫困村农民年人均收入已达到800元至1200元。
贫困人口由2003年以前的9.6万人减少到2006年底的6.7万人;被重点扶持的160个贫困村已有45个村实现整体脱贫。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近几年来,投资5000多万元,对86个饮水困难村的水利条件进行了改善。
共兴建水池52座,水柜4800多个,新打机井12眼,机井配套30多眼,修建引水渠3.2万多米,新建扬水站1处,增加扩浇地1600多亩,使人均占有粮食有原来的120多公斤,增加到360多公斤;西部山区贫困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得到解决,其中有120多个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投资600多万元对所有贫困村电网进行了改造,户表以上线路全部进行了更新;2006年对管陶乡水磨头村变电站进行了迁建;为管陶乡宋江岩自然村建立了变电站,消灭了贫困村照明空白点。
投资8500多万元对36个村58公里村级道路进行了硬化,对11个村24公里水毁道路进行了大修;对磁山至阳邑段出境路进行了改造扩建;对阳邑至管陶乡柏草坪路进行了重新整修;对25个村35公里街道进行了硬化;为解决群众生产资料进山、农副产品出山和脱贫致富以及旅游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分析
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分析中国牧区贫困的现状及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财力匮乏,基础建设不足,牧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
摆脱牧区贫困具有政治、经济、生态意义.牧区脱贫既有优势,也有难点。
为此,要走扶贫济困之路,走开发式扶贫之路,走科技教育扶贫之路,走稳定发展畜收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路.一、中国牧区经济状况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
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
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
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
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
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
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
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一)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20__年到20__年期间,牧民的纯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不低于83%,最高达到96%,说明这一期间牧民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的家庭经营收入,一般牧民的家庭经营主要是草原畜牧业,而草原畜牧业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牧民增收直观而显著的因素。
浅谈门源农作物免耕技术推广的几点思考
浅谈门源农作物免耕技术推广的几点思考宋生禄【摘要】正2010年以来,门源县积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胆尝试青稞、小油菜免耕技术推广,探索出了破解种植业弱化、减少劳动作业强度、实现种植业增产增效的新模式。
1基本情况门源县辖区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4镇8乡、109个行政村。
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辖区耕地总面积4万公顷,其中县属3万公顷,农作物以油菜、青稞为主,兼有豌豆、小麦、马铃薯、蔬菜等,油菜年产量达6000万千克,是全省最大的商品油料基地和藏区青稞制种基地。
2010年门源县【期刊名称】《青海农技推广》【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技术推广;农作物;免耕播种机;新模式;种植业;基本情况;青稞;到位率;制种基地【作者】宋生禄【作者单位】门源县农机管理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452010年以来,门源县积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胆尝试青稞、小油菜免耕技术推广,探索出了破解种植业弱化、减少劳动作业强度、实现种植业增产增效的新模式。
1 基本情况门源县辖区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4镇8乡、109个行政村。
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辖区耕地总面积4万公顷,其中县属3万公顷,农作物以油菜、青稞为主,兼有豌豆、小麦、马铃薯、蔬菜等,油菜年产量达6000万千克,是全省最大的商品油料基地和藏区青稞制种基地。
2010年门源县确定为省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县,推广种植保护性耕作作物面积137公顷;2011年门源列为国家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县,推广保护性耕作2000公顷。
2 主要做法2.1 健全机制,落实技术推广责任制农业部门把免耕技术作为工作的重点、亮点来抓,积极争取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农作物免耕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站所负责人全面抓的工作新格局。
同时,抽调县、乡农技人员分片包干,包发动,包技术培训,包技术指导,包技术到户到田头。
海北州检察机关“十一五”时期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情况分析
础建设 , 同时涉农涉牧等职务犯罪案件增多 , 严重损 害了农牧民的切身利益 , 损害了国家干部在农牧民心
目中 的形 象 。20 06年至 21 00年海 北州检 察 机关 立案
查处涉农涉牧职务犯罪 1 件 2 人 , 5 2 分别 占立案总数
的 3. 66 %和 4 . 15 %。
与惩治司法腐败相结合 , 注意透过严重违反程序和司 法不公的现象 , 查办滥用职权 、 玩忽职守 、 帮助犯罪分 子逃避处罚等职务犯罪 , 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案件 3 件4 人。其 中 2 3 件 人法院均判处有期徒刑 , 件 1 1
象 :06年 原 刚察 县 农 业 银 行 行 长 宣 某 某 及 业 务 经 20
( 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一) 一是一些党政领导干部 和管理部门的人员缺乏经常性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 教育, 习不够 , 学 法律意识不强 , 从而导致对职务犯罪 危害性认识不够 , 对犯罪后果心存侥幸心理 。如门源 县青石嘴大滩村原支部书记张某某、村主任马某某 、 会计马某某 , 在青石嘴大滩村进行贫 困村整村推进项 目 过程中 , 多次收受好处费。2 1 年刚察县检察院查 00 办的海北州气象局财务人员蔡某某挪用公款案。 在侦 查 和预 防调查 中发现 , 对于相关法律法规 , 犯罪嫌疑 人根本就不了解 , 认为仅仅是违反 了单位 的财务管理
决率 10 0%。 ( ) 二 大力加 强渎职 侵权检 察 工作 。 坚持 纠正违 法
程预防 4 , 回经济损失 10 项 挽 2 余万元 。
二、 案件特 点 ( ) 一 涉农 涉牧职 务犯 罪案件 突 出
近几 年来 ,随 着新农 村新 牧 区建 设 的全 面推 进 , 各 级财政 加大 “ 三农 ” 金 的投入 , 快 了农牧 区 的基 资 加
浅谈门源县奶牛养殖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奶牛养殖业对 于门 源县来说 是近几 年才发 展起来 的一 项 代荷斯坦 和杂 二代荷斯坦 , 良种奶 牛不多 , 奶牛 总体质 量不 使 新兴的产业 。一方面 随着 门源县农业 区产 业结 构调整 的不 断 高。 深入 和当地人 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牛奶 的需求量不断增 22 广 大奶 牛养殖户 在饲养 、 对 . 管理 等各 方面 的技 术欠 缺 。虽 大, 使得门源县奶 牛养殖 量不断增 加 ; 一方面奶 牛养 殖在 门 然农 民的养殖积极性高 , 另 但是各 方面条件 还 比较落后 。门源县 源县也有便利 条件 , : 如 门源 县是 青 海省 的粮 油生 产基 地 , 青 的奶牛养殖都是一家一户的分 散饲养 , 手工操作 、 备简陋 ( 设 缺 稞、 菜籽饼产 量丰 富; 门源县城人 口相对集 中 , 而且乳 制品加工 乏 ) 配制出来的饲 料营养不 平衡 , , 含量单 一 , 饲料 的吸收及 转 厂 的成立使牛奶销量 大增 。因此 , 牛养殖 已成为农 民增收的 化率低 , 奶 饲喂方式 不规范 , 容易发 生各 种消化 性疾 病及 代谢疾 重要来源之一。但是 由于各种原 因, 门源县 的奶牛养殖 业还面 病。 临许多困难 , 这就需要 有关部 门发挥 地方优 势 , 助这项 产业 2 3 对广大奶 牛养殖户在科学 知识 方面 的系列化 服务相对滞 帮 . 走 上健康发展 的道路。为此 笔者就 门源县 养殖 业现状 及今 后 后 。农 民在奶 牛 的养殖 技术 水 平相 对 落后 , 特别 是在 良种选 的发展思路作如下简介。 育、 疫病防治 、 饲料 加工等科 学知识 方 面缺少 相关 的社 会化服 1 门源 县 奶 牛养 殖 业 现 状 务, 奶牛业 的发展 缺少 专业人员 的技术 指导 , 尤其 是乡镇 畜牧 1 1 奶 牛的数量与分布 根据 资料 :0 8年全县 l 乡镇 共 兽 医站人员 作为 生产 第一 线 的指导 者 , 乏这 方 面的 相关 知 . 20 2个 缺 存栏奶牛 1 5 , 中大 部分是 乳用 品种 , 部分 为乳 肉兼 识 , 010头 其 小 只能 给养 殖户 以简单 的技术指 导 , 使养 殖户 的生 产得不 到 用 牛。乳用奶 牛主要 以黑 白花为 主 , 还有 少 量 杂交 品种 及黄 有利 的技术保障 , 这样就严重制约着奶 牛养殖业 的健康稳定发 牛 。饲养方式大部分为舍饲 , 还有少 量放 牧饲养 。全部 为农户 展 。 分散饲养 , 没有规模养殖 厂 , 最大的养殖 户也 只有 十几头奶 牛。 3 发 展 思 路 因此养殖户的规模很小 , 主要 分布在 8个农业乡镇。 - 3 1 政府应增加投入 , . 特别是在 良种引进选 育上下大功 夫 , 要 12 奶牛的产 奶量及 养殖效益 根 据调查 了解 , 县一小 部 积极引导养 殖户 发展科学 养殖 , . 全 大力 推广 良种奶 牛冻 精 , 引进 分成年奶牛 日产奶量 在 2 k 右 , 0 g左 以产奶 2 0 7 d计 算 , 产奶 优 良品种 , 年 从根本上提高奶牛 的生产性能 。引进 与 门源 实际相 54 0k/ ,0 0 s 头 5 %左 右 的奶 牛 日产 奶 量在 lk O g左 右 , 产奶 符合 的饲料生产工艺 , 年 以门源 当地 ( 稞 ) 青 原料 为基础 , 加入 适 27 0k/ , 0 s 头 另一部分奶 牛 日产奶 量 在 5 g以下 , k 年产奶 不 足 当的成分 , 既降低了生产成本 , 又使饲料 营养均衡 全面 , 牛养 奶 1 5 s 头 , 0k/ 这样算来 , 3 全县 日产奶 量约 9 t 0。在本地 区牛奶按 殖户 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7 k , 产成 本为 12 k , 奶可 获利 0 5 .元/ g生 . g牛 . k。这 3 2 建立健全 畜牧 业 的社 会化服 务 体系 , g . 加强 兽医 防疫部 门 样, 每头牛产奶可获利 1 0 , 0元 再加 上 出售 犊牛 的收入 , 9 平均 和相关生产部门的技术力量 , 为养殖户 提供更 多保 质保量 的技 每头奶牛可获利 25 0元左右。 0 术服务 , 为奶牛业 的发展保驾护航 。 2 存在 问题 3 3 根据市场 的需 求 , . 对现有 的乳制 品加 工企业 给予 重点扶 2 1 奶牛养 殖业 快速 发展 与奶 牛 质量 问 题不 相适 应 。近 年 持 、 . 重点监督 , 企业 不但要 在价格 合理 的基 础上 大量收 购养殖 来, 由于市场需求及政府 的支持 , 门源 县的奶 牛饲 养量逐 年 户的鲜奶 , 使 而且还要 保质保 量地生产 出质 优 、 格合理 的乳制 价 呈上升态势 , 但是门源县 奶牛 日产奶 量却徘 徊不前 , 平均每 头 品投放市场 , 使企业 、 养殖 户 、 消费者 都得 到好 处 , 而 形成 一 从 产奶 1k/ 。这 菩 山于奶牛 品种不 纯 , 2gd 大多数 为黄 牛、 一 个 良好 的市场 营销氛 围。 杂
浅谈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一、对贫困概念的定义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中外学者都给贫困下了一个与其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接受的界定。
所以说贫困是一个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地域性内涵的概念。
现在对贫困概念的界定由过去狭义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广义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
早期的贫困定义局限于物质生活,强调物质和收入的绝对数量;而广义的贫困定义则把个人能力和社会公平也纳入其中,更倾向于运用相对指标来度量贫困。
课上也讲到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
为了避免过于主观,以收入作为决定性因素的判断贫困的方法就是绝对贫困,也就是说个人和家庭依靠劳动所得的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相对贫困是以关系的理解和确认为决定因素的判断贫困的方法。
可以理解为不同地区之间或各阶层之间因的收入差别而产生的贫困。
在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了,下面我就列举一些农村贫困的现象或实例并去分析其贫困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二、我国农村现阶段贫困现象列举及表现1.贫困人口规模保持相当大的数量。
我查阅到了一个资料,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年底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显示,我国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1年底的2688万人。
虽然说贫困人口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减少,但是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仍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贫困线边徘徊的人或者家庭,也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 特困人口问题难以解决。
大部分特困人口,居住在耕地匮乏、水源困难的高原山区以及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且其中多为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地区。
这些自然条件及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对特困人口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一个长期和艰难的问题。
3.物质贫困我在课件上看到了两幅非洲贫困儿童的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出儿童骨瘦如柴,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儿童,在物质上贫困,营养跟不上会是常见的现象。
青海省门源县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发展的几点思考
, , l , l ’ ' ' , ' ' ' ' ’ , ● ’ ’ , , l ' , , , , l ● ' , l l , ' ' ● ’ I, ’ , ● ● I, , l
组” “ 或 合作社 + 牧户” 农 的双层经 营模 式 , 由合作社 提供 畜种 改 良、 机械服务、 产品营销 、 劳务输 出等服务。全 县实行合作组 织带动型的有 l 个村 , 1 带动农牧户 24 0余户。 0
3 8
青 海畜牧 兽 医杂 志
21 0 0年第 4 O卷第 4期 ( 总第 2 8期 ) 0
青海 省 门源 县农 牧业 集 约化 经 营发 展 的几 点思 考
何 百花
( 青海省 门源县农牧局 , 门源 ,130 800 )
摘 要: 本文结合门源县农牧业生产发展现状 和实际问题 , 就如何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 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促
近年来 , 门源县结合 当地农牧 业发展特点 , 在开展 调查 研 究的基础上 , 选定 了苏 吉滩 乡苏 吉湾村 、 山乡农 机协会 和皇 北
多种形式的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模式。 1 1 1 股份经 营型。由农 牧 户 自愿 组成生 产经 营联合小 组 , .. 内部建立 了牲 畜折 价入 股 , 草场 、 土地 计价 流转 , 力专 业分 劳 工, 生产指标量化 , 用工按劳取酬 , 利润 以股分 红 , 风险共担 , 利 益共享的股份制 经营模式 。全县 实行联 户股 份经 营型 的有 7 个村 , 涉及农牧户 5 3户 17 6 90人 , 流转草场 56 6 6 h 饲草 6 .7 m 、 种植基地 3 3 3 h 牲畜 24万头 只。 3 .3 m , . 1 12 组织带动型 。引导 试点村 建立 了专业 合作社 , 合作 .. 在 社 的带动下统一进行生产 、 管理和 营销 , 实行“ 合作社 +联 户小
关于如何解决门源县农区养殖业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解决门源县农区养殖业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的调研报告1 门源县开展扶持模式农区养殖业情况截止目前,全县农区养殖户14512户,农区存栏各类牲畜76.66万头只。
依托“金牛贷”“湖羊贷”平台,通过“养殖+金融+就业+扶贫”模式,扶持农区西门塔尔肉牛养殖户2284户,购买肉牛5356头;扶持湖羊养殖户128户,购买湖羊2515只;撬动贴息贷款资金1.253亿元,并开发就业岗位2500个以上,预计全县3年保有增收7500万元。
全县262户贫困户989人入股了门源县19家扶贫合作社,分红资金达72.35万元;34家村集体扶贫资金入股了12家合作社,入股资金130.99万元;争取州级恢复生猪生产补助扶持资金98万元和能繁母猪补贴3.5万元。
2 主要做法通过开展粮改饲和“以种促养,为养而种,草畜联动”的生态循环农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
在农业乡镇重点发展西门塔尔肉牛、荷斯坦奶牛、湖羊等舍饲养殖业;农牧交错地带重点发展牛、羊、猪、禽等舍饲半舍饲养殖业。
依托“金牛贷”、“湖羊贷”金融平台,把西门塔尔肉牛、湖羊等农区舍饲养殖业作为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鼓励培育,加快畜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一是门源县部分村社率先推行了人畜适度分离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区养殖业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矛盾。
比如:北山乡金巴台村、青石嘴镇白土沟村合理规划,积极探索实现了农户生活区和养殖区适度分离,有效化解了人畜混居带来的污染问题。
二是引进经纪人,销售积存羊板粪,变废为宝。
羊板粪作为加工有机肥的重要原料,现有经纪人以每方15~20元不等价格收集,外销到周边县市有机肥厂加工。
比如:皇城乡东滩村牧户雷增红家每年外销羊板粪55方,每方按20元计,收入1100元,粪污问题解决了,收入增加了,一举多得。
三是阴田乡针对农户普遍乱占乱圈公共林地养殖牛羊的突出问题,统一拆除补偿标准,逐村推进,现基本完成全乡各村私搭乱建、乱圈乱占违建拆除工作。
浅谈门源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导组织好全县种畜专业化生产配备 、良种畜引进和布 点推广工作 ,全力组织实施好 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及推
广点 建 设项 目。2 1 年 全 县 优 良畜 比例 达 到 4 % 以 00 5
收 稿 日期 :20 — 8 2 080 —0
“ 订单畜牧业” 。三要突出区域优势和产品特色 ,依托
51
1 调 整产 业结 构 和畜 牧 业 内部结 构 ,着 力转 变 畜调 整 力度 .
上 ,其 中示范 区达到 6 %以上 。 0
1 调整种植业与养殖业结构 , . 2 做到立草为业、种养
互补 、协 同发展
发展 现代 高 效 畜 牧 业 ,要 坚 持适 应 市场 、因地 制宜 、突 出特 色 、发 挥 优 势 的 原 则 。一 要 以青 海 海 北 羔 羊 美 食 节 为 契机 ,全 力 推 进 羔羊 品牌 战略 ,加 快 羔 羊 的专 业 化 生 产 。到 2 1 年 ,皇 城 乡 与 苏吉 滩 00
产业 转移 ,积极 发展个 体经 济 、旅游经 济 、劳务经 济 等非 牧业经 济 。2 1年 示范 区 、发展 区牧 民收入 的人 00 均非牧业 收入 比重 分别达 到 8 %和 6 %。 2 走产 业 化经 营 的发 展 路子 ,着 力提升 畜 牧业 的整
体 水平
高带三高 ,加快畜群周转 ,提高畜群的再生产 能
业 与畜 牧 2 9 第 期 总 6期 0 年 4 第1 0 1
垒 呈
浅谈门源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杨 才 让 吉
( 青海省门源县兽医站 ,青海 门源 80 0 ) 13 0
中 图 分 类 号 :S 1 8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 :17 — 4 3 2 0 )4 0 5 — 3 6 3 8 0 (0 90 — 0 1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章 编号】 1 0 0 3 —1 6 5 0( 2 o 1 5 ) 1 o ~ 0 0 1 3 — 0 1
1 金 龙 沟 基本 情 况
金龙沟是尕牧龙上村的一个 自 然村 , 共有3 个 社( 尕牧龙 上 村 五社 、 六社和 七社 ) , 农户 1 1 7 户, 占全村总 户数 的 3 6 %, 人口 4 8 4 人( 其 中: 劳 动力 2 8 5 人, 常年外 出务工 5 2 人) , 占全村总人 口的 3 5 %。现 有贫困户 9 8 户, 贫困人 口 3 6 2人, 其 中低保户 4 8 人, 五保户 9 人, 残疾人 1 O 人。3 0 — 4 O 岁未婚男青年 3 6 人, 占总 人 口的 7 . 4 %, 4 0 — 5 0 岁未婚男青年有 5 人, 占总人 口的 1 %。 近几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2 2 0 0 — 2 4 0 0 元之间徘徊。 1 . 1 地理气候特 征 金龙 沟位 于尕牧龙 上村西部 , 东接却藏 村 , 南 接碱沟村 , 西 靠雪山 , 北接泉 口镇后 沟村 , 地形 大致由南向北倾斜 。最 高海拔 3 1 0 0 米, 最 低海拔 3 0 0 0 米, 属高 原寒温湿 润性气 候 , 日照时 间 长、 太阳辐射 强、 昼夜温差大 , 年均气温 l  ̄ C、 降水量 4 5 0毫米 、 蒸 发量 l O O 毫米 , 最长无 降雨量 时间为 9 0 天左 右 , 最长 连续降 雨 时间为 l 4 天左右 , 具有冬长寒冷 、 夏短凉爽的特 征。 植 物生长期 为 1 0 O —l 5 0天 , 无绝 对无霜期 , 主要 灾害类型有 干旱 、 洪水、 霜 冻, 夏季间或 的冰雹 , 这些灾害对农 业生产影 响较大 。 1 . 2 自然资源情况 金龙 沟是 一个典 型的农业村 , 主导产业 以青稞和 油菜 为主 , 经济收入 以种植 业 、 养殖业 、 务工经济创收三项来 源。现 有耕地 面积 9 2 7 . 6 亩, 均为旱地 , 占全 村耕地 面积的 2 3 . 9 %; 退耕还林 面 积9 9 8亩 , 占全 村退 耕面 积的 6 0 . 5 %; 牲 畜存栏 马 4 0匹 , 牛8 0 头, 羊1 6 4只 , 猪8 O头 。 1 . 3 基础设施状况 金龙沟山高坡陡 , 沟壑纵横 , 交通设施极为落后 , 基本处于半 封闭状态 , 有的地方路况质量差 , 雨天不能正常通行 , 公 路入户率 只达到 7 0 %, 还有 9 l 户不通公路。处于无 房或危房状态的还有 9 7 户; 金龙沟设有卫生室 1 个, 设备特别简陋 , 拥有医生 1 人。 原有小 学 l 所, 因房屋破旧等原因已搬迁至 3 公里以外的村 中心小学 , 学 生上学极其不便 , 由于条件限制 , 没有设村级幼儿园。
2 0 1 5 年第 l 0 期( 下半月)
前 沿 ◎三农 祝野
门源县东
( 青 海 省 门 源县 农 业技 术 推 广 中心 , 青 海 门源
【 中图分 类号] C9 1 2 . 8 2 【 文献标识 码】 A
8 1 0 3 0 0)
能力差 , 导致农业生产 力水平提不高 , 农业生产效益跟 不上 。特 别是受贫困的影响 , 农 民受教育 的面不广 , 贫困农 民脱 贫的难度 加 大。据调查 ,该村高 中及 高中以上学历的 4 人 ,占总人 1 : 3 的
0 . 8 %, 初 中学历 的 7 6人 , 占总人 口的 O . 8 %, 只 上过 小学 的 3 6 2 人, 占总人 口的 7 4 . 8 %, 文盲 4 2 人, 占总人口的 8 . 7 %。
3 消除贫 困的对策及建议
以国家扶 贫政策 为支撑 , 做好发展规划 , 加 大对上级扶 贫部 门的政 策争取力度 , 通过实施 项 目扶持 , 改善基 础环 境 , 壮大农 村产业 , 提高农民素质 ,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村整体 脱贫 目标。 3 . 1 实施 扶贫易地 搬迁 对 居住环境恶劣 , 房屋破 旧的农户实施扶贫易地 搬迁 , 改善 他 们的生存环境 , 使他们 安居乐 业 , 在脱贫致富 的路上迈 进。据 调查 , 金龙 沟 8 0 %以上农 户都愿 意易地搬迁 , 还有 2 O %一部分是 新 建房 子的农户 ,另一部分是绝对 贫困群体没有能力 自筹资金 用 于建房和发展 生产 , 导 致这部 分群众 “ 望而却步 ” , 不敢搬 迁 , 想搬但又怕搬的思想产生。 3 . 2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金龙沟在今后的发展 中, 要充分尊重 自 然规律 , 要以市场为导 向、 以科技为支撑、 以效益为核心 , 进 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 优化产业 布局。一是通过技术改造和品种改 良, 提高青稞 、 油菜产量 , 改善品 质, 提 高产 出, 增加农户的收入 。二是加大饲草种植面积 , 扶持 9 8 户贫困农户养殖生猪 9 8 0 头, 6 0 个贫困户发展绵羊 1 2 0 0 只 。配套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 提 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通过企业带动产业 发展, 实现公司 + 基地 + 农 户的模式 , 彻 底改变粗放型经营模式 , 达 到高产高效 、 农 民收入持续 陕 速增长的 目 的。 3 . 3 建立健全 的农村社会保 障体 系 是要建立健全面向金龙 沟贫困人 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现有绝对贫困人 口中有相 当一部分是无劳动能力的人口 , 通过扶 贫开发很难脱贫, 只有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二 是要提高和扩大合作 医疗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围, 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 出, 建立医疗救助 制度 , 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 三是建立 义 务教育阶段贫困 学生辍学救助机制 , 切实解决贫 困适龄儿童的辍学问题 , 保障贫困 户子女受教育仅利 , 杜绝少年新文盲的产生。 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 成学业。 四是要继续实施农村 ” 零外出务工家庭 ” 工程和农村特困 人口 危房改造工程 , 解决贫困家庭增收难和住房难的问题。 3 . 4 夯实基础设施 建设 金龙 沟基础设施建 设落后 已成为产业发展和 农民增 收的瓶 颈, 要想解 决这一难题 , 提高基 础设施 建设 的水 平 , 夯实 基础设 施 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加强乡村道路建设 。 解决 公路还未通 的问题 , 确保公路入 户率能达到 9 5 %以上 , 对过去 已成形 的公路 进行维修改造 , 确保 晴雨能够通车 。二是注重幼 儿教 育 , 办 1 所 小学或 l 所 幼儿 走教 点 , 解决 孩子 们上学难 的问题 。 3 . 5 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剖 ¨ 力度 扶贫开发参与的主体是农民, 帮扶的主体也是农民, 农民群众 科技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和扶贫开 发 的兴衰成败 。 因此 , 在扶贫开发中, 要坚持} f 荆 I I 农民 、 提高素质 作为治本之策, 着力增强农 民的致富能力 。一是实施 “ 雨露计划” 、 “ 富民强县专项技术培训” 、 “ 新 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等实 月 j 技术 培 训, 使 该村的每—个 青壮年劳动力掌握 2 - 3门实用技术 , 增加劳 务收 入。 二是通过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 目等要搞好示范带动, 使农民转变观念, 掌握技术 , 增强致富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