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文通假字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第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七上:1.项为之通“僵”,僵硬2.诲女知之乎通“汝”人称代词,你5.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3.是通“智”聪明6.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疑问,“吗”4.不亦通“悦”, 愉快 7.四僵劲不能动通“肢”

5.一切通“无”8.同舍生皆绮秀通“披”,穿

6.通“才”

7.尊君在通“否”七下:1.日通“攀”,牵引2.对镜通“贴” 3.出门看火伴通“伙”4.治经为博士通“耶”,语气词5.满通“座”6.(止增笑耳)通“只”八上:1.便通“邀”,邀请2.通“屈”,弯曲3.左手倚一通“横”4.舟首尾长约八分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5王毅叔远通“父”,男子美称,用于附字后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7.选贤通“举”

8.矜寡孤独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9.荡胸生通“层”10.通“缺” 11.余通“桡”,撑船八下: 1.蝉则千通“啭”,鸟叫声2.窥古谷忘通“返” 3.通“饲”,喂4.才美不外通“现”显露,显现

9.百废兴通“具”,全,皆10.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11.玉盘珍通“馐”,美味的食物,通“值”九上: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谪”2.为天下通“倡”,首发 3.固怪之矣通“已”4.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4.固不意通“措” 5.仓鹰击于殿上通“苍”6.欲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7.更著风和雨通”着”, 遭受九下:1.子墨子九之通“拒”2.子墨子之守通“御”,抵挡3.亲戚之通“叛”4.益其所不能通“增” 5.于虑通“横”梗塞,不顺6.法家士通“弼”,辅佐 7.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8.不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9.所识穷乏者我通“德”,恩惠,感激通“欤”,语气助词10.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11.小惠未通“遍”遍及,普遍12.始一焉通“返”,返回13.汝之不通“慧”,聪明 14.河曲智叟以应通“无”,没有15.一朔东通“措”,放置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初中1-6册文言文重点通假字汇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七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七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七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七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同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通攀《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通才《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帖(tiē)通贴《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通智《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坐(zuò)通座《口技》

15、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1

1共通供,供给

2阙通缺,侵损

3说通悦,心服

4知通智,聪明

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之通假字

通假字精选: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文言文通假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大家看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文言文通假字后,相信都已经做好笔记了吧。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语文基础知识等着大家呢。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之选好材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

选好材

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例句及出处读音本字及释义

七年级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不(fǒu)同“否”

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说(yuè)同“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有(yòu)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舍(shì)同“释”,解除、消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邪(yé)语气词,后写作“耶”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帖(tiē)同“贴”

但手熟尔.(《卖油翁》)尔(ěr)同“耳”,相当于“罢了”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杓(sháo)同“勺”

八年级略无阙.处(《三峡》)阙(quē)同“缺”,空隙、缺口

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zhuàn)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fǎn)同“返”,返回

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女(rǔ)同“汝”,你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zēnɡ)同“增”

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hén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bì)同“弼”,辅佐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fǎn)同“返”,往返

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huì)同“慧”,聪明

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被(pī)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式(shì)同“轼”,车前横木。用作动词,指扶轼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yāo)同“邀”,邀请

《兑.命》曰(《虽有嘉肴》)兑(yuè)同“说”

七下语文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七下语文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伤仲永》

一、通假字

“扳”同“攀”:牵,引。

“材”通“才”:才能。

二、古今异义

①.是:古义:与“自”组合意为“自从”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三、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奇)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宾客)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利)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伤)

四、一词多义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并自为其名:指诗,代词。(承前代词)

其诗以养父母:指仲永,代词。(承前代词)

父利其然也:指写诗表演给众人此事,代词。(承前代词)

《短文两篇》

一、古今异义:

1、夸父与日“逐走”:古:赛跑今:走路

2、“河”、渭不足:古:黄河今:河流

3、地“维”绝:古:绳子今:维有

二、词类活用:

1、“北”饮大泽:名词活用动词,到北方。

2、“道”渴而死:名词活用.状语吧在途中

《口技》

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

二、古今异义词

1、两股战战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2、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3、稍稍正坐。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古义:当中夹杂今义:当中

三、词类活用

1、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按册分)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按册分)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按年级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七年级下册语文通假字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通假字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通假字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通假字归纳如下:

《孙权劝学》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卿今当涂掌事。”

《木兰诗》

帖:通“贴”,贴,粘贴。“对镜帖花黄”

火:同“伙”,伙伴。“出门看火伴”

《卖油翁》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但手熟尔”

杓:同“勺”,勺子。“徐以杓酌油沥之”

《河中石兽》

颠:通“癫”,疯狂。“不亦颠乎”

初中古文语法总结

初中古文语法总结

初中古文语法总结

一、通假字

1.《三峡》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声音曲折)

2.《与朱元思书》

①“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②“窥欲忘反”(“反”同“返”、返回)

③“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4.《富贵不能淫》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③“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6.《愚公移山》

①“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③“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⑤“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⑥“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7.《周亚夫军细柳》

①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

②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扶轼。)

二、词类活用

1.《三峡》

①“虽乘奔御风”(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快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⑤“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⑥“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原文及译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原文及译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初中古文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文通假字总结

一、通假字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尽管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音通假”。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列子•黄帝》:“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童”是“同”的假借字。《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谓”是“畏”的假借字。

通假字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

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九年级语文中考古文通假字全在这里,必收藏

九年级语文中考古文通假字全在这里,必收藏

古文:

1.適:通“谪”,强迫,调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2.唱:通“倡”,首发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3.以: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被:通“披”,穿(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5.错:通“措”,采取(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

6.仓:通“苍”,青色 (仓鹰击于殿上《唐睢不辱使命》)

7.信: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8.已:通“以”,表示时间(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9.简:通“拣”,挑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10.阙:通“缺”,过失,缺点(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11.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

古文:

12.说:通“悦”,高兴(公输盘不说《公输》)

13.距:通“拒”,抵挡(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14.圉(yù):通“御”,防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15.诎:通“屈”,屈服(公输盘诎《公输》)

16.畔:通“叛”,背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7.曾: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拂: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辟:通“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21.辩:通“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22.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23.与:通“欤”,“吗”,语气助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4.乡:通“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1

1、说yuè通“悦”,高兴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宣王说之《滥竽充数》

(3)公输盘不说《公输》

(4)秦王不说《唐睢不辱使命》

2、女rǔ通“汝”,你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3、知zhǐ通“智”,明智;智慧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4、厌yàn通“餍”,满足

学而不厌《论语·述而》

5、还xuán通“旋”,回转、掉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6、汤tàng通“烫”,用热水焐

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7、齐jǐ通“剂”,药剂

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8、止zhǐ通“只”,只有

(1)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狼》

(2)技止此耳《黔之驴》

(3)止午、未、申三时《西湖游记二》

9、亡wú通“无”,没有

(1)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

(2)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最喜小儿亡赖《清平乐·村居》

10、屏bǐng通“摒”,放弃;扔掉

屏弃而不用《为学》

11、帖tiē通“贴”,粘

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12、火huǒ通“伙”,同伴

出门看火伴《木兰诗》

13、尔ěr通“耳”,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14、争zěn通“怎”,怎么样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通假字整理

七年级语文通假字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

2十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说”通“悦”,高兴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知”通“智”,聪明的

4诲汝知之乎! 《论语》“女”通“汝”你

5: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山市》“乌”通“无”,没有

6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7两则: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世说新语》“不”通“否”,表疑问

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扳”通“攀”。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帖”通“贴”

10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

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2《口技》: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座位

13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八年级语文通假字

1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2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3 詘右臂支船《核舟记》詘通屈,弯曲。

4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5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与通举选拔

6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矝”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7荡胸生曾云。《望岳》曾通层

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中断

9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观潮》“文”通“纹”,画上纹彩

10余挐一小舟《湖心亭看雪》挐通桡撑船

1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通“返

12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以下是一些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1. 案:同“按”,察看,审查。

2. 罢:同“疲”,疲劳,疲乏。

3. 颁:同“斑”,花白。

4. 板:同“版”,木板,竹板。

5. 便:同“扁”,轻车。

6. 裁:同“才”,刚刚。

7. 曾:同“增”,增加。

8. 唱:同“倡”,倡导,发起。

9. 冥:同“溟”,海。

10. 帖:同“贴”,粘贴。

11. 火:同“伙”,伙伴,同伴。

12. 父:同“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13. 干:同“甘”,甘心,愿意。

14. 函胡:同“含糊”,模糊不清的样子。

15. 华:同“花”,花朵。

16. 画:同“划”,划船。

17. 惠:同“慧”,聪明。

18. 要:同“邀”,邀请。

19. 与:同“屿”,小岛。

20. 亡:同“无”,没有。

21. 唯:同“惟”,只有。

22. 孰:同“熟”,熟悉。

23. 属:同“嘱”,嘱咐。

24. 造:同“燥”,干燥。

25. 知:同“智”,智慧,聪明。

26. 诎:同“屈”,弯曲。

27. 取:同“娶”,娶妻。

28. 舍:同“舍”,放下,丢下。

29. 少:同“稍”,稍微。

30. 田:同“畋”,打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通假字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尽管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音通假”。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列子•黄帝》:“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童”是“同”的假借字。《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谓”是“畏”的假借字。

通假字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

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愉快《论语》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论语〉》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

常加“有”字《论语〉》

10、《兑命》曰“兑”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11、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帖”(tiē) 通“贴”《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口技》

15、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要”(yāo) 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 同“又”《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诎”(qū) 通“屈”《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 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 同“横”《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 通“拣”《核舟记》

22、选贤与能“与”(jǔ) 通“举”,选举《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曾”(céng) 通“层”《望岳》

25、略无阙处“阙”(quē) 通“缺”,豁口《三峡》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 通“啭”《与朱元思书》

27、窥谷忘反“反”(fǎn) 通“返”《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 通“饲”《马说》

29、才美不外见“见”(xiàn) 通“现”《马说》

30、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 通“才”《马说》

31、其真无马邪“邪”(yé) 通“耶”《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 通“披”《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具”(jù) 通“俱”《岳阳楼记》

3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 通“嘱”《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 同“馐”《行路难》

37、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í) 同“值”《行路难》

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é) 通“谪”《陈涉世家》

39、为天下唱“唱”(chàng) 通“倡”《陈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以”(yǐ) 通“已”《陈涉世家》

41、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 通“披”《陈涉世家》

42、故不错意也“错”(cuò) 通“措”《唐睢不辱使命》

43、仓鹰击于地上“仓”(chāng) 通“苍”《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ìn) 通“伸”《隆中对》

45、自董卓已来“已”(yǐ) 通“以”《隆中对》

46、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ǎn) 通“拣”《出师表》

47、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 通“缺”《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说”(yuè) 通“悦”《公输》

49、子墨子九距之“距”(jù) 通“拒”《公输》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ù) 通“御”《公输》

51、公输盘诎“诎”(qū) 通“屈”《公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