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课时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无答案)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绪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 (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5)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1)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2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31)第九单元溶液 (35)第十单元酸和碱 (39)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5)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48)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51)常见物质的俗名 (53)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53)常见反应的现象 (57)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60)多功能瓶 (61)除杂 (62)鉴定 (6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初中化学物质变化知识点梳理
初中化学物质变化知识点梳理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物质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涉及到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反应速率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物质变化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1. 物质变化概述物质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组成和性质改变的现象。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两种类型。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新的物质,具有较大的能量变化和明显的物质性质改变;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情况下发生的状态改变,无法形成新的物质。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法,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构成。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在箭头的左侧,生成物在箭头的右侧。
化学方程式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其中,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离子在溶液中的反应,分子方程式表示的是物质在纯净状态下的反应。
3. 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四种类型。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物质的反应,如2Na + Cl2 ->2NaCl;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2H2O -> 2H2 + O2;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元素或者离子取代另外一个元素或离子的反应,如2Al + 3CuCl2 -> 2AlCl3 + 3Cu;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的转移过程,涉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存在,如2Mg + O2 -> 2MgO。
4.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物生成量的变化。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在反应速率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的质量或生成物的体积来确定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的计算可以使用公式:速率= 变化量 / 时间。
5. 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加速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提供新的反应路径,从而加速反应过程。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知识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三、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知识点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定义通式特点基本反应类型A+B→AB二合一或多合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一变二或一变多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A+BC→AC+B单换单、强换弱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注意】①发生复分解反应要满足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②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它是特指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2.其他反应类型定义实例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其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C+O 2CO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其中能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 )CO+CuO Cu+CO 2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2023•自贡)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汇总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汽油挥发、蜡烛受热融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火柴燃烧,铁生锈
2.课本p7三个实验: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的各种现象
有实验加强学生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理解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性:有其他物质的生成,常变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体现在吸热,放热,发光等。
3.物理特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所体现的性质,比如颜色,状态,气体,硬度,沸点等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比如铁生锈,铜受潮变铜绿,碳在空气中燃烧变为二氧化碳并发光发热。
4.任何反应都要注明反应环境,因为外界条件变化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变化。
比如,常温下水为液体,加热一定温度,水会沸腾,直至变为水蒸气。
中考化学复习-8.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集结知识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讲解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举例水结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铁生锈(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区别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了新物质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微粒的运动速度或微粒间的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旧分子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
常伴有的现象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①明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
宏观上:是否生成新物质。
微观上:是否生成新微粒。
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②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
③化学变化还常伴有能量变化。
表现为光能、热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
注意:①物质的性质常伴有:“可以”“能”“有”等词语。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属性,而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
如氧气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性质;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变化。
②物理性质的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的理解:a不需要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等;b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熔点等。
③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例题精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干冰升华D.冰雪融化例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铁锅生锈C.香水挥发D.矿石粉碎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液氮用作冷冻剂C.硫酸用于除铁锈D.NaOH做干燥剂例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的吸水性B.浓硫酸的腐蚀性C.碳酸的不稳定性D.浓盐酸的挥发性例5.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B.可燃性C.熔点D.状态几种化学反应类型知识讲解初中阶段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内容。
一、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2 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
3 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 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初三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初三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初三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鉴于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性,小编为您提供了这篇初三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性质:圆柱形、乳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①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蜡烛点燃后,灯芯处蜡烛熔化,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②观察火焰: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仪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1、试管。
(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c、收集少量气体(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本节包括物理变化的判断、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物理性质的辨析、物质化学性质的辨析几个知识点。
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新物质的生成判断:(1)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2)形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3)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
2.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念的区分,关键抓住性质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出来。
掌握这一知识点的最好的方法是识记物理性质的范畴(见上面),其它的性质就均属于化学性质了,但也要注意综合考虑。
常见考法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且部分试题经常出现在卷首。
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主要特点有:以生活、生产、现代科技、新闻热点为素材、背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性质与用途的联系。
误区提醒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是否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变化与性质的区别在于性质往往要多一些关键词,如“能”、“易”、“会”、“难”、“不易”、“不能”等。
一定要抓住这些概念的内涵答题。
【典型例题】题1、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1)浓盐酸易挥发【】(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汽【】(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1)浓盐酸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浓盐酸易挥发”属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2)酒精受热由液体变成了气体,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里生产铁锈,是铁本身的一种化学性质,这种性质可以通过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一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已经发生了化学变化。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知识点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知识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中考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一、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没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2.物质的性质分类:-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测定,不改变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如颜色、密度、相态等。
-化学性质: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有关,只有进行化学反应才能观察到,如燃烧、腐蚀等。
3.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外观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如与酸、碱反应等。
4.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含有酸性物质(如盐酸、硫酸等)溶解的溶液,可以与碱反应。
-碱性溶液:含有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溶解的溶液,可以中和酸。
-中性溶液:pH值为7的溶液,如纯净水。
二、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有两种基本类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物质的组成不改变,如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物质,如燃烧、腐蚀等。
2.化学变化的特征:-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气体释放:气体的释放是化学变化的一个常见特征。
-颜色变化:物质的颜色发生明显改变。
-沉淀生成:在溶液中生成的新沉淀。
-火焰的产生:在燃烧反应中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火焰。
3.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发生前后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生成物:反应结束后生成的物质。
4.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反应:反应物的摩尔数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变。
-配平方程式: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相等。
5.常见的化学反应:-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梳理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物理变化】(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2)特点: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3)形式:蒸发、凝固、熔化、升华、破裂、扩散、吸附、干燥等【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气味、水溶性、挥发性、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化学变化】(1)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2)特点:生成了其它物质(3)常相伴的现象:变色、变味、变质、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固性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相伴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相伴化学变化二、走进化学实验室1药品取用的差不多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
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
倒完药液后赶忙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取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基本考点
考点1.物质的改变
(1)物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改变,通常是物质的样子、状态发生改变。
(2)化学改变:有其他物质生成的改变,改变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改变、化学改变推断根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改变与化学改变的关系:化学改变过程中肯定伴随物理改变,物理改变过程中不肯定发生化学改变。
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化学改变与能量(实际应用考点)
(1)化学改变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改变,这种能量改变常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
(2)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讨论的基本目的。
考点4.物质的性质和用处的关系(拓展考点)
物质的性质确定其用处,物质的用处表达其性质。
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改变,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创新考点
考点5.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的辨析(探究性考点)
根据新情境题中所给物质的信息,分析、归纳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解答此类题目,培育同学们认识事物和概括学问的能力。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 实例: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 特征: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但没有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 实例:铁生锈、蜡烛燃烧、食物腐烂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水的密度是1g/cm³等。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等。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 蜡烛燃烧时:-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熄灭蜡烛时,有白烟产生,白烟可以被点燃,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方法:-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另外取两个空集气瓶收集两瓶空气。
- 比较项目:- 氧气含量: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得更快,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
- 二氧化碳含量:向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胆矾的研碎等。
- 特征: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等发生改变。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蜡烛燃烧(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例如蜡烛燃烧时,蜡烛先熔化(物理变化),再燃烧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水在100℃沸腾(沸点)。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点燃前。
- 观察蜡烛的颜色(白色)、状态(固态)、形状(圆柱状),闻气味(略有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将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 点燃时。
-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最明亮,温度最高,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 - 2秒后取出,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变黑;蜡烛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有水生成;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归纳1. 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初中化学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2. 物质的变化2.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指物质发生新的物质组成和性质的改变,如燃烧、氧化等。
•物理变化:指物质在不改变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情况下发生形态或状态上的改变,如溶解、融化等。
2.2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式。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的表示方法:反应物在反应物的右边,生成物在生成物的右边,反应条件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上方或下方。
2.3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单代换反应:一种元素或化合物中的原子被另一种元素或化合物中的原子替代。
•双代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 物质的性质3.1 物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三态性质差异•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分子排列紧密、振动幅度小。
•液体:不固定形状,具有一定体积,分子之间有一定空隙和运动自由度。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空间较大,分子运动自由。
3.2 物质的可燃性和不可燃性•可燃性:指物质与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
•不可燃性:指物质不能与氧气发生燃烧。
3.3 物质的导电性•金属导电性:金属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传导电子。
•非金属导电性:非金属物质导电性较差,不能传导电子。
3.4 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指物质在溶剂中能否完全溶解。
•可溶性:物质能够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不溶性:物质不能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4. 小结通过本文的归纳,我们对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知道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了解了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基本类型。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性质(稳定性)。
】物理变化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升华、吸附、干燥等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变质、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伴随化学变化空气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其它与杂质0.03(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原理】4P+5O22P2O5【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空气是混合物,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课时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贵阳五年中考命题规律)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贵阳中考的必考内容,分值为0.5~3分,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查。
结合常见的生活现象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考查物质的变化。
预计2016年贵阳中考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可能性较大。
,贵阳五年中考真题演练)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2015贵阳中考2题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纸张燃烧
C.冰雪融化 D.玻璃破碎
2.[2011贵阳中考36(1)题2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物质,下列实验都与水有关。
图1 水的沸腾
图2 水的电解
图1实验中,水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图2实验中,水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
水的电解实验得到氢气、氧气,证明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物理”或“化学”)。
3.[2014贵阳中考30(1)题1分]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情景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回答有关问题。
水变成水蒸气是发生了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2013贵阳中考35(3)题1分]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化学的重要和化学的美,形成了一些化学观念。
物质是变化的,如汽油挥发是物理变化,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5.[2015贵阳中考30题2分]作为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
农作物的增产依赖化学。
如常用的化肥NH 4Cl 、KCl 、Ca(H 2PO 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
氮肥和磷肥可根据其外观颜色的不同加以区别,这里“外观颜色”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中考考点清单
)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