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道路交通运输硕士培养计划

道路交通运输硕士培养计划

道路交通运输硕士培养计划
《道路交通运输硕士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系统掌握道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够跟踪本领域的前沿动态;
3. 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并提交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

二、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1. 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 学分要求:总学分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6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

三、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必修课包括论文写作指导等,选修课包括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

四、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科研训练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培养过程与评价
1. 培养过程:学生需按照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撰写。

在学期间,需参加学术活动,积极发表学术论文。

2. 评价方式:通过课程考试、实践环节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培养计划,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可获得硕士学位。

本培养计划根据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导言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有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满足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

本方案旨在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进行规范和指导,确保其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如下:1.具备坚实的交通运输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3.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与管理方案;4.培养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培养内容1.专业课程(1)交通运输工程(2)交通规划与管理(3)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优化(4)交通工程设计与施工(5)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2.实践环节(1)实验室实践:通过在实验室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和总结,培养研究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2)实习实训:通过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实习与实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学科竞赛:积极参与学科竞赛,锻炼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方法1.课堂教学通过专业课程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研训练研究生期间,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3.工程实践通过实习、实训、实际工程项目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培养质量为了提高培养质量,本培养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培养评估机制,定期对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和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和指导;2.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科研项目,增加研究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3.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学科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加强研究生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交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交通工程理论和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能够在交通工程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交通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掌握交通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3. 具备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能够在国际交通工程领域中竞争;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能够承担交通工程领域工程技术管理和科研教学工作。

第二部分:培养内容1.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交通规划、交通统计、交通运输经济学、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与交通等。

3. 选修课程:包括公路工程技术经济、桥梁抗震设计、交通模型与仿真、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信息工程等。

第三部分:培养模式1. 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讲授、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设计、科研项目、实习实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

3. 科研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 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国际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国际视野。

第四部分:培养环境1. 教学设施:提供先进的交通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支持。

2. 师资队伍: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包括具有博士学位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指导。

3. 学科建设: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空间。

第五部分:培养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学位论文答辩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一、引言交通运输领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交通运输领域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2.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交通运输领域专业人才;3. 培养具备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交通运输领域专业人才;4.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交通运输领域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置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1.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管理、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经济学等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设置,主要包括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方向的课程,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四、实践教学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旨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实习实训学生将参与交通运输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实训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自身能力。

2. 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实践项目,如道路交通规划、交通运输方案设计等,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论文撰写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完成一篇硕士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1. 选题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导师指导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领域研究课题。

2. 论文撰写学生需按照学校规定的论文格式和要求撰写论文,包括摘要、引言、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结论等部分。

六、学位授予完成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和论文要求后,学生将被授予交通运输硕士学位。

七、结语交通运输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交通运输人才,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道路与铁道工程、结构工程方向)(领域代码:S430123)培养方案编制说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定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考虑我院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和“道路与铁道工程”等学科方向,各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均应有所不同,为此,我院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拟按照“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和“道路与铁道工程”两个方向进行分领域、分类型培养,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担负本专业领域技术工作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运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独立解决交通运输工程技术实际问题。

3.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备基本的听、读、写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2、道路与铁道工程三、学制、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1.学制、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学习年限2~2.5年的弹性学制,本科非本专业的学生辅修大学本科课程可适当增加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学习分为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课程学习包括必修、选修和专业综合课程,其中第1学期为必修、选修课程学习阶段,专业综合课程在第2、3学期分散安排;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践等,安排在第2~4学期进行。

2.学分要求:实行学分制,毕业获得总学分数不少于2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6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8学分。

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23

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23

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23)一、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能独立胜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技术工作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可胜任本学科领域较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与科技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

4、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机械系统监测诊断、性能优化与运用保障2、摩擦学系统及表面工程3、船舶节能与环保新技术 4. 交通信息与安全5. 交通风险评价与应急决策6. 综合交通规划与管理7.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与环境保护8. 交通感知与控制三、学制、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学制、学习年限: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学分:毕业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7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不低于11学分,专业学位课程不低于6学分(专业学位课可在一级学科内任选),选修课不低于5学分(必须选择一门专业英语、和一门实验课程或研究方法类课程、和一门跨学科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可在全校范围内任选1-2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选题报告及中期考核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22)一、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担负本专业领域技术工作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交通运输工程 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 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培养方案一、课程目标交通运输工程是指以交通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改善运输安全和运输环境为目标的工程学科。

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能力和研究创新精神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既要满足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需要,又要适应国际发展水平以及未来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

因此,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既是以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基础,深入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交叉学科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掌握基础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4.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6.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较强的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计划1. 课程设置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实习。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经济学、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规划与设计、运输工程原理、道路工程原理、交通工程勘测与设计、桥梁工程原理、隧道工程原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原理、交通运输设备与控制、道路施工管理、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程:工程地质学、建筑材料、桥梁结构、隧道工程、城市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安全、交通信息工程、交通工程经济学等;实践环节:交通运输工程实验、交通工程勘测实习、交通规划与设计实习、道路工程设计实习、桥梁工程设计实习、隧道工程设计实习等;毕业实习:交通规划与设计实习、交通运输工程实习、城市交通管理实习等。

2. 教学安排根据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

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 拥有扎实的交通运输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2. 具备解决交通运输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3. 具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能力;4. 具备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内容1. 课程学习(1)必修课程-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管理- 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 交通工程施工与管理- 交通安全与环境保护-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信息技术与智能交通系统(2)选修课程- 高速公路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港口与航道工程- 铁路工程- 空港与航空工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 实践能力培养(1)实习实训所有学生都需要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实训,以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并获得与交通运输实际工作相关的经验。

(2)科研项目学生需要参与一个科研项目,独立完成项目选题和科研论文撰写,以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模式1. 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都在入学时分配到一名导师,导师将对其进行学术指导、课程选择和科研项目推荐。

2. 学术交流学生需要定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并学习其他同行的经验和成果。

3. 实践锻炼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将有机会参与行业实际项目,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培养周期与学位授予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专业培养周期为两年,学位授予形式主要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和学业考核来评定。

五、学术诚信与职业道德要求1. 所有学生需要遵守学术诚信原则,不得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

2. 学生在培养期间需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六、总结工程硕士(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丰富的课程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科研项目的参与,学生将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专业硕士交通运输工程培养方案

专业硕士交通运输工程培养方案

专业硕士交通运输工程培养方案引言:交通运输工程是以交通与运输为核心内容,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构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学科。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运营等方面从事研究、设计、应用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研、设计、应用与管理工作的能力;2.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3.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验能力,能够进行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和优化;4.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的管理与运营;5.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

培养内容:1.学术基础课程(1)交通运输工程概论(2)交通工程测量与设计(3)交通规划与管理(4)交通系统分析与优化(5)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6)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管理(7)交通运输工程实践2.专业方向课程(1)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2)公共交通工程(3)道路与桥梁工程(4)交通工程施工(5)交通模型与仿真(6)智能交通系统(7)现代交通交通技术与设备3.科研训练(1)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2)科研方法与思维培养(3)科研实践与项目管理(4)学术会议与学术讲座4.实践教学(1)学术讲座与企业参访(2)实习与调研(3)工程设计与实验(4)学术专题报告与研讨会5.学位论文与答辩学生在培养期间需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

论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

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采用面授和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导师指导学生拥有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指导学生科研项目的选择、科研方法的运用、论文写作与发表等。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确保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方向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

3.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开展科研工作。

4.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担任领导职位。

5.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素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置1.学科基础课程研究生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交通工程学原理、交通与供应链管理、交通规划与设计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学科知识框架。

2.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与环境、道路工程等。

这些课程旨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他们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专业能力。

3.学术研究课程学术研究课程包括科研方法与思维、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并能够顺利完成科研项目和撰写科技论文。

三、研究生实践1.科研实践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将接受科研指导教师的指导,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展,完成科研任务并形成科研成果。

同时,学生还将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与同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2.工程实践学生还将参与交通工程领域的实际工程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和工程实践,了解实际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锻炼工程实践能力。

四、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学生根据自己在科研实践和工程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成果,选择一个具有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五、评价与考核学生的培养过程将通过课程考试、论文评审、学术报告、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和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代码:0823 一级学科名称:交通运输工程)
(2012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交通运输工程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培养具有交通运输工程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具有在交通工程科研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工程技术单位以及高等院校从事科研、管理、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以及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适应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道路与铁道工程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制3年,脱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半,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4年。

学校实行研究生课程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

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其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

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生个人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课程和学分要求如下:
1.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2.学位课程。

硕士生学位课程不低于18学分。

具体课程学分要求如下:
(1) 公共学位课8学分,由学校统一组织开课。

A.硕士生英语5学分(其中专业英语1学分);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C.理工农医类专业修读《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2) 专业基础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

专业基础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是课程结构的核心。

专业基础学位课包括数学类课程,理工农医类专业至少要修一门数学类课程;专业学位课应是体现学科的主要知识结构的课程。

3.非学位课程。

非学位课程不低于12学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除该专业的必修课和与研究方向有关的选修课外。

允许硕士研究生跨学院或跨专业选修研究生课程(含博士生课程)。

4.补修课程。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补修不少于6学分(3~4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中。

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中期考核。

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六、实践教育
1.学术活动3学分
学术活动包括做学术报告和听学术报告,具体要求根据《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

2.教学实践2学分
教学实践环节具体要求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暂行规定》。

七、中期考核
具体要求详见《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硕士生要用不少于一年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

2.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结合科研任务,选择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课题,一般在第3学期进行开题报告,听取专家意见。

具体要求详见《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

3.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按《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暂行规定》执行。

学科委员会主任(学科带头人)签字:院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签字:年月日年月日
交通学院(盖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