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 考点14 免疫调节 精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考点--免疫调节

高考生物考点--免疫调节

使易感者产生相应的免疫效应细胞或抗体,
从而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保护健康的易感者
②免疫治疗 患病后的治疗(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 ③移植免疫
移植的器官被病人的免疫系统当作抗原, 可引发免疫排斥反应
寻找配型相同的供体器官 对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剂 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抗原为致病微生物 或异体组织
①免疫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体液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材料题分析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广州市番禺区曾经发生一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扑杀销毁鸭达 三万多只。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RNA病毒引起的 传染性疾病。科研人员正在用病原体研制禽流感的疫苗,接种疫苗可 以预防禽流感,这叫人工主动免疫。同时,科研人员也正在研制禽流 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制剂,以备疫情发生时,直接将制剂注入健康机 体,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这叫人工被动免疫。在疫苗研制方面,DNA 疫苗显示出极为光明的前景,它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直 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激 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1)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相比,哪种方式机体的免疫持续时间更长? 请说明理由: 禽流感病毒RNA (2)科研人员研制禽流感DNA疫苗时,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获 逆转录 得外源基因,该过程叫做__________。 (3)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禽流感DNA疫苗接种到体内后,使机体产生 体液免疫反应的全过程。
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介导 B淋巴细胞产生于骨髓中 (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成)
发育于骨髓中
成熟后分布于淋巴结、脾脏、扁桃体 及细胞外液等处
抗原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知识点复习免疫调节练习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知识点复习免疫调节练习

免疫调节一、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功能。

简单的说就是机体通过免疫反应识别“自己",排除“非已”的过程。

二、免疫的类型免疫能够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特点:人人一辈子来就要,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即对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两道防线:人体的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泪液中的溶菌酶,胃中的胃酸)等构成了第一道防线。

体液中的抗菌蛋白、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炎症反应等组成了第二道防线、2、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针对某种病原体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参与的防御作用,构成了人体第三道防线。

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点拨(1)吞噬细胞既能够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截了当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3)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非特异性免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形成时间生来就有的后天逐渐形成的特性非专一性专一性作用弱强三、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主要由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其它器官内的淋巴组织和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等组成。

考虑: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对不?1、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及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或肿瘤细胞等、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同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在机体内的分布:抗原和抗体的区别(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高三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三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免疫调节是指机体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和功能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在高三生物学学习中,了解免疫调节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与高三免疫调节相关的知识点。

一、胸腺和脾脏的作用胸腺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T细胞的生成和分化。

它位于胸廓上前部分,起到产生和分化T细胞的作用。

脾脏则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主要负责清除血液中的老化和异常细胞及病原体,促进免疫应答。

二、细胞介导免疫和体液介导免疫细胞介导免疫是指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它通过T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来清除病原体。

体液介导免疫则是指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清除病原体。

三、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1. 免疫耐受:机体通过免疫调节使得免疫系统不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从而避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2. 免疫刺激:机体通过免疫调节增强免疫应答,提高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力。

3. 免疫抑制:机体通过免疫调节抑制免疫应答,减少免疫介导的损伤,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4. 免疫记忆:机体通过免疫调节使得对已经暴露过的病原体具有更快、更有效的免疫应答。

四、免疫调节的类型1. 体内调节:由机体内部的调节机制来维持免疫功能的平衡,如胸腺和脾脏的作用。

2. 体外调节:通过外界因素来调节免疫功能的平衡,如免疫刺激和免疫抑制的药物治疗。

五、免疫调节的应用免疫调节在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免疫抑制剂,用于增强免疫力的免疫增强剂等。

免疫调节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免疫系统,保护我们的健康。

综上所述,高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包括胸腺和脾脏的作用、细胞介导免疫和体液介导免疫、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免疫调节的类型以及免疫调节的应用。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提高免疫能力,保护我们的健康。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八考点四 免疫调节(共31张PPT)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八考点四 免疫调节(共31张PPT)
2.免疫细胞及三个“唯一” (1)六种免疫细胞。 ①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吞噬抗原;吞噬消化抗体
—抗原结合体。
②B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 胞。
③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 殖分化;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④浆细胞:分泌抗体。 ⑤效应T细胞:识别并与靶细胞结合,使之裂解。 ⑥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细胞。 (2)关注三个“唯一”。 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
抗原乙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 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填“抗体”或 “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 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 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 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已经免疫的机体内有识别抗原的记忆细胞, 当抗原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 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可以迅速与抗原结合,阻止 病毒的繁殖,从而使病情减轻。
2.免疫预防时,注射物为“经处理”的丧失致病 性却具“抗原性”即疫苗,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刺激机体主动产生抗体,尤其是产生记忆细
解析:(1)抗体、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不 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故 要检测小鼠是否发生免疫应答,应该检测抗体水平。
(2)A和D组两次注射的抗原相同,会发生二次免疫, B、C组两次注射的抗原不同,不会发生二次免疫。初次 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再次注射同种抗 原,这些记忆细胞可以快速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 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以分泌更多的抗体,发挥 更强的免疫反应,及时清除抗原。

高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图

高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图

高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图在高三生物课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免疫调节这一重要的知识点。

免疫调节是指机体对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进行应对的过程,包括免疫应答的启动和终止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通过一个知识点图来梳理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的相关概念和机制。

一、免疫调节的分类1. 具体免疫调节:针对特定抗原,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 非具体免疫调节:即炎症反应,对多种抗原均能发生。

二、体液免疫调节体液免疫调节是通过体液中的抗体来实现的,其中包括:1. 体液免疫应答的启动:抗原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产生B细胞的活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2.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抗体通过其抗原结合部位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3.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会被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效应细胞清除。

4.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局: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和清除是形成免疫记忆的关键步骤。

三、细胞免疫调节细胞免疫调节是通过T细胞实现的,其中包括:1. T细胞的活化:抗原与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结合,激活T细胞。

2. T细胞的分化:激活的T细胞分化为不同类型的效应细胞,如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3. 辅助T细胞的作用:辅助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协调和调节抗体的产生和细胞免疫的效应。

4. 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识别和杀伤感染细胞来清除病原体。

四、免疫调节的结束免疫调节的结束是指在病原体被清除后,免疫应答的终止,其中包括:1. 免疫耐受的形成:机体会通过多种机制来防止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形成免疫耐受。

2. 免疫记忆的形成:部分效应细胞会分化为记忆细胞,以便于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抗原时能够迅速启动免疫应答。

3. 炎症反应的解除:炎症反应在病原体被清除后逐渐减弱或消失。

总结通过免疫调节这一知识点图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高三生物中关于免疫调节的各个环节、机制以及重要概念。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免疫调节的两个主要方面,它们协同作用,共同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2020高考生物】免疫调节(考点复习)

【2020高考生物】免疫调节(考点复习)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 为②________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③________防线。
2.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3.抗原和抗体 (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④_______。 (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 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 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抗体主要分布于⑤________,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 泌液(如乳汁)中。
四、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1)免疫预防: 接种疫苗。 (2)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通过输入抗体、胸腺
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 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 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否一致或相近。
“三看法”判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二次免疫应答 (1)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 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这也是免疫预防的理 论基础。 (2)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 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可用下图表示:
3.特异性免疫中各细胞的功能
细胞名称
功能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少量记忆细 胞
T细胞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 细胞和少量记忆细胞
浆细胞
合成并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识别靶细胞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 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3)⑪__________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又 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如呈递抗原)。

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

免疫调节考点一、免疫有关细胞一、考点概述:1.此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2.在高考试题中,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二、具体考点分析: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传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1.如图为某生物体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示意图,对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D.细胞C和细胞E中核酸完全相同解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等;T细胞是在胸腺内产生,而B细胞在胎儿期于肝脏内产生,成年时在骨髓内产生。

细胞C和细胞E中DNA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不一定相同。

答案 D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 B解析T细胞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由于抗原具有特异性,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形成的浆细胞会产生一种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抗体的种类由刺激的抗原决定。

3.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答案 D解析A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由此可知A细胞是吞噬细胞,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属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 考点14 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 考点14 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考点14 免疫调节1、(2011·福建高考·T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命题立意】本题以结核杆菌感染人体细胞为背景考查人体免疫调节中的细胞免疫知识。

【思路点拨】关键点:结核杆菌已经侵入了细胞内部.具体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D。

当病原体侵入细胞后,依靠细胞免疫参与免疫作用,首先T细胞在病原体的刺激下增值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含有该病原体的靶细胞接触,促使靶细胞释放溶酶体酶而促进靶细胞裂解,从而消灭病原体。

【类题拓展】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当病原体入侵时首先依靠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阻止病原体的入侵, 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特异性免疫参与防卫。

(2)特异性免疫中首先依靠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来抵抗病原体,当病原体侵入细胞后,细胞免疫便参与免疫反应,其中的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然后体液免疫产生抗体与暴露的病原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2. (2011·浙江高考·T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 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 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 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免疫学中二次免疫知识及其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疫苗通常是一些灭活的病毒,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多次注射属于二次免疫的知识。

【规范解答】选C。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相应的淋巴细胞而参与免疫作用,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同时也产生了记忆细胞。

当再次或多次注射相同的疫苗的时候,会直接刺激机体的记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而起到较强的免疫效应。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功能,它负责调控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高三生物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免疫调节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点展开讨论,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学习。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在开始具体探讨免疫调节知识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器官和分子组成,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脾脏、淋巴结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以及调控免疫反应等。

二、免疫系统的两种免疫反应一般来说,免疫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反应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它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而体液免疫反应则由B淋巴细胞介导,它能够分泌抗体来中和病原体或者促进病原体的清除。

三、免疫调节的类型和机制免疫调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

免疫激活促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以更好地应对病原体的入侵;免疫抑制则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降低,以避免过度的炎症反应或免疫系统自身对机体组织的攻击。

免疫调节的机制主要包括细胞信号、细胞因子和表观遗传调控等。

细胞信号是指细胞之间通过受体和信号分子进行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够调控和调节细胞功能的分子,包括促炎因子、抗炎因子等。

表观遗传调控则是指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水平,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免疫反应的发生。

四、免疫调节的相关疾病免疫调节的异常会导致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例如,免疫亢进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易感感染的风险,如艾滋病、结核病等。

对于高三生物学习而言,了解这些相关疾病以及其发生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五、免疫调节的应用免疫调节的研究和应用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免疫调节疗法可以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疾病,通过调节炎症反应的平衡缓解疾病症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高考生物考试中,免疫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免疫调节是指机体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的调节,维持免疫平衡,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害。

在免疫调节过程中,机体需要识别自身与非自身分子,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平衡炎症反应和免疫耐受。

本文将介绍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的主要知识点。

一、免疫调节的分类1. 自身免疫调节: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免疫平衡。

自身免疫调节包括中性调节和非中性调节两种形式。

2. 外源性免疫调节:机体通过外源性因素来调节免疫应答。

外源性免疫调节主要包括激活性和抑制性调节。

二、免疫调节的机制1. 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包括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

促炎性细胞因子能够刺激免疫应答,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则能够抑制免疫应答,保持免疫平衡。

2. 免疫细胞调节:免疫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包括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

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实现。

三、中性调节的机制中性调节是指机体通过维持适当的免疫应答水平,避免免疫过度或免疫不足的状态。

中性调节的机制包括:1. 免疫失衡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使免疫应答处于适当的范围内,避免过度或不足。

2. 免疫耐受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耐受,使机体对自身抗原和非自身抗原产生适当的应答。

四、非中性调节的机制非中性调节主要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或非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的调节。

非中性调节的机制包括:1. 免疫耐受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耐受,使机体不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避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2. 免疫应答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应答,使机体对非自身抗原产生适当的应答,避免免疫反应过度或不足。

五、免疫调节与疾病免疫调节在疾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调节不仅能够维持免疫平衡,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害,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来治疗一些免疫相关疾病。

1.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免疫调节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它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分子和信号通路的协同作用。

本文将从免疫调节的概念、类型、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免疫调节的概念免疫调节是指机体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和分子调节机制,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它包括免疫应答的激活和抑制两个方面,以保持机体免疫的正常功能。

二、免疫调节的类型1. 自身免疫调节:机体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机制,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

这一机制涉及到T和B细胞的负向选择、免疫耐受细胞的生成等。

2. 免疫应答调节:机体在应对病原体感染时,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这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抑制性细胞因子和免疫检查点等。

三、免疫调节的机制1. 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信号分子,能够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功能和相互作用。

例如,IL-10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2. 免疫检查点调节: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参与T细胞的激活和抑制过程。

PD-1和CTLA-4是两个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它们通过与配体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避免过度免疫应答。

3. 调节性T细胞调节: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T细胞亚群。

它们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四、免疫调节与相关疾病1. 免疫缺陷病:免疫调节的失调会导致免疫缺陷病的发生。

例如,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会破坏T细胞的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2. 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由于自身免疫调节失衡而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就是免疫调节紊乱的结果。

3. 免疫逃逸:某些病原体能够通过干扰免疫调节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

例如,艾滋病病毒能够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免疫调节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免疫调节

.
46
解析:选 D。培养瓶中加入的细胞分别是被 LCM 病毒感染 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淋巴细胞和被该病毒感染的 51Cr 标记的同 种小鼠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的是上清液中 51Cr 释放量,可判 断 51Cr 是标记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的,所以被 LCM 病毒感染的 51Cr 细胞可看作效应 T 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细胞,该细胞裂解是 效应 T 淋巴细胞作用的结果,所以该实验说明了效应 T 淋巴细 胞的作用,D 项符合题意。
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解析:选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 细胞能够分泌淋巴因子, 促进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 乙注入动物体内,引起免疫应答反应,推知物质乙属于抗原。
.
31
抗原和抗体的易混分析 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 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 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分布: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 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
.
23
(1)通过列表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免疫 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 对象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 游离于体液中的
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 抗原
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
.
24
免疫 主要是 B 细胞
细胞
主要是 T 细胞
作用 方式

【2020高考生物考点】免疫调节

【2020高考生物考点】免疫调节

2.HIV与艾滋病 (1)HIV
项目 遗传物质 遗传信息 传递过程
详解 RNA
特点
因为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艾滋病病毒突变率高,变异类型多,给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
(2)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这种病毒能特异性侵入T细胞,并在T细 胞内繁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最终使患者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例3 (2015福建理综,2,6分)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 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 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Ⅱ.细胞免疫
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重点难点>
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名称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来源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成熟)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成熟) B细胞或记忆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功能 吞噬、处理和传递抗原信息,吞噬抗原—抗体 复合物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例1 (2013山东理综,3,4分)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 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专题14 免疫调节(解析卷)-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4 免疫调节(解析卷)-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4 免疫调节一、单选题1.(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1.B【分析】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详解】①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故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①正确;②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②错误;③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并且分裂分化,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

因此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③错误;④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活化后开始增殖分化,一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④正确;⑤某些致病细菌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感染人体时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⑤正确。

综上所述,①④⑤正确。

故选B。

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

关于“免疫逃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覆盖物”,可“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B.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C.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某种产物,可减弱细胞毒性T细胞的凋亡D.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2.C【分析】癌细胞的特征:①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②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③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免疫调节知识点

专题12 免疫调节1. 抗原呈递细胞(APC)(1)种类: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2)功能: 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2.免疫系统的功能3.体液免疫4.B细胞活化需要的条件:a.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b.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c.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辅助性T细胞不能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而是接受抗原刺激后靠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提供信号。

)5.二次免疫的特点:当再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产生的浆细胞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不仅仅来自于记忆细胞,还来自B淋巴细胞,只是记忆细胞产生得更多、更快。

6.(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抗体,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清除抗原。

(2)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机理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3)已经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人,在遭受新型冠状病毒侵染后,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保护人体。

7.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B细胞T细胞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器官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联系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具体表现:(1)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2)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8.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三个易混点(1)体液免疫中抗原引起免疫的途径:并非所有的抗原都要经过抗原呈递细胞的传递,小部分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免疫调节是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的重要过程,每个高三生物学生都需要掌握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三生物的免疫调节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1. 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免疫调节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各种复杂的调控机制,保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性和平衡状态。

免疫调节可以分为自身免疫调节和细菌感染免疫调节两种。

2. 自身免疫调节自身免疫调节是机体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进行调控,防止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

自身免疫调节的关键是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来实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中央耐受、外周耐受、免疫调节细胞等。

3. 中央耐受中央耐受是指在胸腺和骨髓中,T细胞和B细胞通过负选择和阳选择的机制,在发育过程中识别和消除自身抗原特异性的细胞,以避免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这种机制在免疫系统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4. 外周耐受外周耐受是指在淋巴器官、组织和淋巴血液中,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自身免疫平衡。

这些机制包括免疫调节T细胞、免疫抑制细胞、免疫抑制因子等。

5. 免疫调节细胞免疫调节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它们具有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

常见的免疫调节细胞有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等。

这些细胞通过释放抑制因子、调整免疫细胞的功能来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范围。

6. 细菌感染免疫调节细菌感染免疫调节是机体在感染细菌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免疫调节机制,调节和控制免疫反应,保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常见的免疫调节机制包括炎症调节、免疫抑制因子的释放等。

7. 炎症调节炎症调节是细菌感染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

机体感染细菌后,会产生炎症反应,以应对细菌侵袭。

然而,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对机体产生损害。

因此,机体通过一系列的炎症调节机制,调节炎症反应的强度和范围,保持合适的炎症平衡。

8. 免疫抑制因子的释放细菌感染后,机体会释放一些免疫抑制因子,以抑制和调节免疫反应。

2020届全国新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免疫调节和新冠肺炎

2020届全国新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免疫调节和新冠肺炎
识别、传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 细胞、记忆细胞及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识别抗原,分化 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图解记忆细胞的二次免疫
更快 更多 更强
(1)抗体的浓度: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多。 (2)产生抗体的时间:初次免疫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缓慢,二次
免疫活 性物质
免疫监控
和清除
体细
液胞
免免
疫疫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由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两部分组成,主要组 成部分是淋巴组织。 ①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地方,包括胸 腺和骨髓,在胚胎发育中出现较早。造血干细胞在其中增 殖分化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中枢免疫器官将B细胞 或T细胞送到周围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内 不需抗原刺激即可增殖。 ②周围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地方包括相互连 接成网络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个循环通路,包括脾脏、 分散全身各处的淋巴结、肠壁淋巴小结、呼吸道粘膜的淋 巴组织、阑尾、扁桃体等,在胚胎发育中出现较迟。周围 免疫器官中的淋巴细胞由中枢免疫器官迁移来,需受到抗 原刺激才能增殖,故其增殖是抗原依赖的。免疫反应在此 发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
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产生、分布 化学本质 作用、种类
抗体 + 抗原
抗体与病菌结
合,抑制其繁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殖或对宿主细
胞的黏附
抗体与病毒结 合,使其失去 侵染和破坏宿 主细胞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4】免疫调节1、(2020·福建高考·T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命题立意】本题以结核杆菌感染人体细胞为背景考查人体免疫调节中的细胞免疫知识。

【思路点拨】关键点:结核杆菌已经侵入了细胞内部.具体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D。

当病原体侵入细胞后,依靠细胞免疫参与免疫作用,首先T细胞在病原体的刺激下增值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含有该病原体的靶细胞接触,促使靶细胞释放溶酶体酶而促进靶细胞裂解,从而消灭病原体。

【类题拓展】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当病原体入侵时首先依靠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阻止病原体的入侵, 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特异性免疫参与防卫。

(2)特异性免疫中首先依靠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来抵抗病原体,当病原体侵入细胞后,细胞免疫便参与免疫反应,其中的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然后体液免疫产生抗体与暴露的病原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2. (2020·浙江高考·T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 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 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 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免疫学中二次免疫知识及其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疫苗通常是一些灭活的病毒,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多次注射属于二次免疫的知识。

【规范解答】选C。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相应的淋巴细胞而参与免疫作用,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同时也产生了记忆细胞。

当再次或多次注射相同的疫苗的时候,会直接刺激机体的记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而起到较强的免疫效应。

3.(2020·江苏高考·T5)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命题立意】本题以无胸腺裸鼠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免疫知识的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2)免疫学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规范解答】选A。

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无胸腺裸鼠不能产生T细胞,绝大部分的体液免疫过程中需要T细胞的协助,对无胸腺裸鼠而言,细胞免疫基本丧失,体液免疫部分丧失;无胸腺裸鼠的免疫能力基本丧失,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人类癌细胞对无胸腺裸鼠而言属于抗原,因其免疫能力基本丧失,则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4.(2020·海南高考·T8)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遭到破坏时的调节机制。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区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1)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2)病原体入侵时的调节是免疫调节。

【规范解答】选D。

当血液中O2浓度、血糖浓度、环境中温度的变化发生变化时,需要靠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参与调节以维持O2浓度、血糖浓度和机体温度的动态平衡,该过程与免疫系统无关;当机体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会依靠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消灭该病毒。

5.(2020·安徽高考·T30)(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大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I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

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_______(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________。

(2)图为神经-肌肉链接示意图。

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填①~⑦编号)。

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填①~⑦编号)。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__________,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

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图的能力,涉及到神经调节中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以及体液免疫的基础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时,细胞外的Na+迅速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总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3)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产生。

【规范解答】(1)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时,细胞外的Na+迅速内流,这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

A、B、C三种溶液中,只有海水中存在较多的Na+离子,神经纤维只有在海水中受到刺激时,才可以产生神经冲动。

(2)图示表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这一反射过程不通过大脑控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④⑤⑥;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③②①。

(3)重症肌无力患者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成为了抗原,被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攻击,导致自身免疫病。

【参考答案】(1)A 神经冲动的产生需要钠离子(或海水类似于细胞外液)(2)④⑤⑥③②①(3)抗原浆细胞6、(2020·新课标全国高考·T29)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请回答:(1)上述实验验可以说明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免疫学基础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的与相应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2)免疫系统组成及各组成的具体内容。

【规范解答】(1)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说明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需要的细胞。

(2)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可以给A组大鼠注射相应抗原,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浆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指体液中存在的具有杀菌效应物质,编码抗体的基因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不属于免疫细胞。

【参考答案】(1)淋巴细胞(或B 淋巴细胞) (2)抗原 (3)浆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7、(2020·上海高考·五)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 (至少答出两个)。

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2). 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 。

A.溶酶体B.汗液C.口腔粘膜D.胃酸(3). 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 。

(4). 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 和 ;⑧和⑨分别表示和 。

(5). 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

(6). 接种疫苗属于 免疫方法。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免疫学基础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特点。

(2)免疫系统的组成。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4)免疫学应用知识。

(3).细胞①为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不具有特异性。

(4).②可以分化出⑥⑦,⑥可以产生抗体,由此可以判断②为B 淋巴细胞;③可以分化出【规范解答】(1).免疫器官指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主要包括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2).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指皮肤、黏膜。

汗液、胃酸属于皮肤、黏膜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

④,④可以进一步分化,由此判断④为记忆T细胞,⑨为淋巴因子。

(5).当相应病原体再次进入人体时,人体会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

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

(6).免疫依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两类。

【参考答案】(1).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至少答出2个) (2).A (3).非特异性(4). B淋巴细胞记忆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5).初次免疫后,人体内已存在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

当再次遇到相同的病原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

(6).人工【类题拓展】免疫过程中的免疫细胞分析(1)免疫过程中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B细胞、记忆B细胞、T细胞、记忆T 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

(2)吞噬细胞可以吞噬病原体,但不能特异性识别,属于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

(3)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

(4)效应T细胞一般攻击被抗原侵染的靶细胞。

肿瘤细胞作为抗原,可以直接被效应T细胞攻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