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经典作家的发展观

合集下载

1 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 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 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都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为一谈,认为GDP高速增长了,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了。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既有区别。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和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这两个概念,有的经济学家把它并列起来,有的在指出它们的某些区别时,又府为可以交换使用。

在传统的西方发展经济学中,一般是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

其实,从现有人类社会的实践看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作为范畴的区分是必要的;对于某一个具体国家的特定时期或以增长为主,或以发展为主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企图将二者截然割裂开来,并认为增长只属于发达国家,而发展只属于发展中国家,这种观点并不可取。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和赫里克在谈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就曾经说过:“在通常使用中包含的意思和在行文中明确表明的意思是,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以来的技术和体制安排的变革。

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活动的增产,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

经济发展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投入分布的改变。

”我们一般讲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总量,诸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也可以用人均生产的增加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

虽然在这种增长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经济增长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的变化。

再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再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再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摘要:新时期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和应采取的重大措施,需要在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中以准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为前提。

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转变”的等式说明,深刻理解经济发展方式需以深化领悟经济增长方式为逻辑起点。

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心还在于解决经济增长问题,但它却是基于解决改革实践中的重大新问题,在尊重经济发展研究的逻辑演进基础上,注重从拓展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内涵体系入手,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递进与理论创新的思路,既符合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规范,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06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078―04自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经济界与理论界研究的热潮。

可从执行效果看,在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如增长速度、投资规模、进出口量方面,几乎都是超目标实现,而在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目标,很多却落了空。

新世纪发展的新阶段,基于环境、高能耗、结构性通货膨胀等新问题,粗放型经济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在此背景下,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从而把过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贯提法变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将其写入随后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这个新提法,蕴含着什么样的新思路,激发了经济界和学术界新一轮研究热潮。

在一系列急需研究的新问题中,重中之重是厘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试卷8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试卷8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试卷8(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使( )。

(分数:2.00)A.国家成为市场的主体B.地方成为市场的主体C.部门成为市场的主体D.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解析:解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2.目前,小型企业融资难是民间借贷存在和红火的主要原因,下列政府措施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分数:2.00)A.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市场流动性√B.遏制民间借贷行为C.提高企业上市门槛,规范小企业D.实施从紧的财政体系解析:解析:小型企业融资难是由于市场上货币缺乏流动性,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A项中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市场流通货币量的增加.小企业可以获得更多融资机会。

B、C、D选项中的做法都会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减少小型企业的融资机会。

故本题答案为A。

3.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下列关于消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B.消费决定生产,消费结构推动生产结构的提升√C.消费增加有利于劳动者素质提高D.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解析:解析: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和质量。

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故本题答案为B。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是( )。

(分数:2.00)A.利益机制B.供求机制C.价格机制√D.竞争机制解析:解析: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是最主要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处于核心的地位。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 )为主。

(分数:2.00)A.间接方式√B.直接方式C.统一管理D.风险控制解析:解析:政府放权让利努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政府不得直接深入企业内部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而应以间接方式为主。

从“增长主导型”向“科学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综合分析

从“增长主导型”向“科学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综合分析


理论简 析 : 国“ 长 主 导 型” 济 发 展 方 我 增 经
式概述
( ) 一 经济 发 展方 式 的 内涵 及 影 响 经 济 发展 方 式选择 的主要 因素 经 济发展方 式 是指 在 一定 时 期 , 据 国家 经 济 依 发展 的 战略 目标 和 内外 环境 , 一 定 发展 理 念指 导 在 下, 推动 国民经 济发展所 采用 的方式 、 法 和手段 的 方
21 0 0年 1 2月
管 j 掌干 I 』
J u n l fMa a e n o r a n g me t o
De . 01 e2 0
第2 3卷
第 6期
Vo . . 123 No 6
从 “ 长 主导 型 ’ 增 ’ 科 学协 调 型 " 向“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中。 国民经济运 行过 程是生 产要 素投人 与产 品产 出 的过 程 , 不断满 足人 民物质 文化增 长需 要的过 程 , 是 是 自然资源 开发 、 用 与 生态 环 境 变化 的过 程 。因 利
此, 推动 国民经济 发 展所 采 用 的方 式 方 法涉 及 3个
领域 的方式 方法 问题 。 第一 , 在纯粹 经济领 域 , 民经济 运行 过程是 生 国
基 于科 学发展 观视 角 的综合 分 析
毛林根 ,曹 雷
( 南京政 治 学院 上 海分 院, 上海 2 0 3 ) 0 4 3
摘 要: 我国改革开放 以来形成的“ 增长主导型” 经济发展 方式, 曾发挥 巨大 的历史作用 , 也积累 了发展不平衡 、 虽 但 不协
调、 不可持 续等深层次结构性 问题。在近年其赖 以存在 的内外条 件发 生深刻变化 的情况下 , 必须刻不容缓地 向科 学发展观所

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思考

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思考

【 关键词】 经济增 长方式 ; 经济发展方式 ; 转变 【 中图分类号】 14[ F 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8 9 5 {0 9 0 — 0 5 0 A【 10 - 0 5 20 )10 1 — 3
Th n i g 0 a g n h o e 0 o o i o h i t i k n n Ch n i g t e M d fEc n m c Gr wt n o
1n ● 1 l -
JC 0n0m l J ve oom e C le l nt
LIBi — a 1 S n y n . UN n Ra 2
(in uPr c olN migJ n s 10 4 J gS at S ho, a n i gu20 0 ) a y a
mo e o c n mi r wt n o e o o c d v l p n .T e t n f r t n i d c t s t e i n v t n o d f e o o c g o h i t c n mi e eo me t h r s mai n i ae h n o a i f a o o o C i e e c a a t r t h o y o c n mi e e o me t hn s h rcei i te r n e o o cd v lp n . sc
d v l p n fCh n c n my ti h ne ia l hoc o usan b e d v l p n o c a g h e eo me t o i a s e o o .I s t e i v t b e c i e f r s ti a l e eo me tt h n e t e
胡锦涛总书记 20 年 6 2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 07 月 5日 进修班发表的讲话中首次提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新思 , 想和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它要求我们系统地 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发展经济. 转变原有的单纯的只追求 增长的发展方式。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稳定、 健康、 可持续发 展, 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同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 但两者还 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 期内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其经济 规模在数量上的增加. 表现为生产产品数量的增加、 生产的产 值增加、 劳务总量的增加等等。它的衡量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 值(D )国民生产总值( N ) G P、 G P 和国民收入( I 经济发展不 N) 等。 仅指一般的经济增长. 而且指一国或地区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 现的投入结构、 产品结构、 分配结构、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区域 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升级、 资源配置的优化、 人民生活质量的改 善和福利水平的提升 由此可见.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意 味着国民经济的 科学发展. 但是两者又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

我 长期 发 展 战略 的一 个重 大转 变 , 一历 史 性跨 越 是 建 国 以来 尤 其 是 近 三 十 年 中 国经 济 高速 增 长 累积 的 结 果 。从 这
“ 变经 济增 长 方 式 ” “ 变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变 iA. , 转 到 转 的 - 手 结合 经 济 发 展 的 有 关 理 论 , 以 得 出这 样 的 结 论 : 变 经  ̄ 可 转 济发 展 方 式是 现 阶 段 我 国经 济 发 展 的 必 然 选 择 。
式逐渐成为主导。
1 济 增 长 与 经 济 发 展 概 念 的 区 分 。 经 济 增 长 是 指 一 个 . 经 经 济 中 的 国 民生 产 总 值 和 人 均 收 入 变 量 的 持 续 增 加 过 程 。经
济 发展 是 通 过 提 高 和 扩 大 生 产 力 水 平 , 现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可 实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2期 08
经济研 究导 刊
E CONOMI S ARCH C08 2, 0
总第 2 期 l
S ra . l e il No2
从 “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 “ 变 转 ’ 转 , 到 经 济 发展 方 式 , 变 迁 , 的

个 国 家 或 社 会 经 济 增 长 的 总体 特 征 , 同 的 增 长 方 式 反 映 着 不
命题 , 且强讽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 济发展 目 并
不 同 的增 长 源 泉 以及 由 增 长 源 泉 所 制 约 的增 长 结果 。在 人 类 历史 上 主 要 经 历 了 两 种 完 全 不 同 的增 长方 式 。第 一 种 是 指 生 产 技 术 不 变 , 纯 由生 产 要 素 数 量 增 加 所 引 起 的生 产 总 量 的 单 增 长 , 之 为 外 延 式 增 长 ; 二 种 是 指 由 市 场 分 工 制 度 安 排 称 第 以及 生 产 技 术 改 进 等 情 况 , 致 资 源 使 用 效 率 提 高 而 弓 起 的 导 f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方式 的转换 。产业 结构优 化升级 必然 带来 生产要 素

第 二 、 三产 业 协 同带 动 转 变 ; 续 发 展 主要 面 第 继
向消 费者 的服 务业 , 大短 缺服务 产 品供 给 , 足多 扩 满 样化 的服 务需求 , 促进 经济增 长 由主要 依靠投 资 、 出 口拉 动 向依 靠 消费 、 资 、 口协调拉 动转 变 。 投 出 其次 , 形 成推 动 经 济发 展方 式 转变 的体 制和 要 机制 。转变 经济 发展 方 式 , 高 经济 发 展 的质 量 和 提 效益 , 必须有 推动 经 济 发展 方 式转 变 的体制 机 制 做
深化 价 格 、 收 、 政 、 融等 方 面 的配 套改 革 。价 税 财 金
可持续 。所谓 不稳 定 , 是投资 增长率 过高 , 就 信贷投
放过 多 , 币 流 动 性 过 大 , 贸 和 国 际 收 支顺 差 过 货 外
高 ; 谓不 平衡 , 所 就是城 乡之 间 、 区之 间、 地 经济 与社
和优 化经 济 结 构 , 没 有 要 求 转 变 资 源 利 用 方 式 。 更
对一 个 国家 来说 , 变 经 济增 长方 式并 不 能保 证 实 转
经济 体制方 面取 得 重 大进 展 。转 变 经 济发 展 方 式 , ”
是 在探索 和把握 我 国经 济发展 规律 的基础 上提 出的 重要 战略方 针 , 是从 当前 我 国经 济 社 会发 展 的实 也
维普资讯
展 , 而达 到速度 和结 构质 量效益 相统一 、 济发展 从 经 与人 口资源环境 相协调 以及 经济 全面协 调 可持续发 展, 最终 实现发 展 为 了人 民、 展依 靠 人 民 、 展 成 发 发 果 由人 民共 享 。这 一 切 正 是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内在 要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者:卢名辉张丁榕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01期摘要:我国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发展一经济增长”、“发展一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十结构转变+可持续”的过程。

从“增长”到“发展”是一个认识上的渐进过程,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和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立足优质化、强调内源化、突出人本化、注重协调化、追求持续化。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0)01-0062-04一、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看“增长”与“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发展=经济增长”的“第一代发展观,,形成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经济上都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因此战后各国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经济。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学者将发展理解为物质福利持续而长期的改善,即物品和劳务(产出)流量的增加。

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实际上等同于经济增长,虽然前一词通常主要用于贫穷国家,而后一词用于富裕国家。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是“发展一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第二代发展观,形成时期。

在“第一代发展观”的影响下,各国不惜代价一味追求人均产出增长最终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继续不变,……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这两个方面发生颇为突出的、无法控制的衰退或下降”,这不得不使人们对发展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提出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组织形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成为当时的主流发展观。

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是“发展一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结构转变+可持续”的“第三代发展观”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从经济领域逐渐扩展到资源、环境、人口和社会等多个领域。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设 有 重 要 的意 义 。 ’
[ 关键词 】十 七大报告 ; 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 ; 变经济 发展 方式 ; 转 关系 ; 意义 [ 中图分类号 】F 2 . 103 [ 献标识码 】 文 A [ 章编号】1 0 —5 4 (0 80 文 0 1 1 0 2 0 )3—0 9 —0 07 4
被经 济理 论界视 为 同一概 念 , 但很 少 使 用经济 发 展一 词 。以后 由于 需 要 开始 分开 使 用两 概念 , 济学界 经

些 学者 将经济 增 长定义 为 产 出的 增加 , 认为 这是 发达 国家经 济学 的研 究课题 ; 经 济发展 定 义为结 并 将
构 的改变 , 并认为 这 是发 展 中 国家 经 济学 的研 究 课题 。当 经济 增 长成 为 一个 全 球 性 现 象和 经 济 发展 成
出的 代 价 过 大 。十 七大 报 告 在 全 面把 握 我 国经 济 发 展 规 律 的 基 础 上 , 当前 的 发 展 实 际 出发 , “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从 将 转 改 为 “ 变 经济 发 展 方 式 ” 转 。这 种 改 动 内涵 发 生 重 大 变 化 , 我 们 党 对 经济 发 展 规 律 认 识 的 又 一 次 飞跃 , 对 我 国现 代 化 建 是 这
从 “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 “ 变 经 济 发 展 方式 " 转 到 转
王 迥 澜
( 岛大 学 法 学院社 会 学 系, 东 青 岛 2 6 7 ) 青 山 6 0 1
【 摘
要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的 经 济 建设 取 得 了举 世 公 认 的 成就 ,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比 较 粗 放 , 我 但 实现 经 济 快 速 增 长 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角的分析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角的分析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角的分析冒佩华丁晓钦+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包含两个根本观点:一是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最根本、最革命的因素;二是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重要性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社会发展完全置于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人类发展的状况。

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④“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②其次,未来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最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因。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因,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毕+冒佩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晓钦: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0、477页。

竟是手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是根本目的。

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

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使广大人民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对此,马克思是这么论述的,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论断,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提供,本站还提供以及经济学职称服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jjxlw/同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即把增长改为发展,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现代发展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是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即,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本身之外,还包括结构转型和制度变迁等。

显然,区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有益的,因为这种区分可以使我们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经济增长以外的各种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

按照国内外公认的解释,经济增长指的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强调的是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是对不同时期的产出总量而言,主要指数量增加;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

经济发展不仅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

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一是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谈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谈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三个转变:谈经济发展方式引言经济发展是各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福祉的关键因素。

然而,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

本文将讨论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即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从高污染到绿色发展、以及从单一经济体制到多元化经济体制的转变。

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在过去的发展中,许多国家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单纯依靠资源驱动的发展方式已经行不通。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以创新为驱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经济,以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从高污染到绿色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往往伴随着高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全球环境治理的压力,国家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通过推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从单一经济体制到多元化经济体制在过去的发展中,许多国家过度依赖单一产业或单一经济体制,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或国际市场的变化,就容易受到冲击。

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体制的多元化。

多元化经济体制可以通过发展各种产业,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来增加经济的韧性和适应性,减少经济风险,并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结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任何国家都至关重要。

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从高污染到绿色发展,以及从单一经济体制到多元化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期繁荣的关键所在。

国家应该加大投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鼓励创新和绿色发展,促进经济体制的多元化转变,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只有通过积极的转变,国家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替《王干随笔选》“帮腔”者两位,其中一位是原文化部长,名作家王蒙。

王氏以短短数行,披露往事一桩:父亲辈的王蒙结识儿子辈的王干,仰仗的是爷爷辈的胡乔木。

王蒙叙事,素有讲究。

这段记忆列出风云学界的圣贤任继愈、金克木、季羡林,言之凿凿。

寥寥数十字中,五六个人抱团纠结,互为策应,大有深意存焉。

对小王来说,借老王之嘴,为自家新书鸣锣,绝非谬托知己。

A.王干善于把握机会和人脉,足以成为商人般的杂家B.王干的见识和文品胜过一般作家评论家C.王干的幽默感和学术水平胜过大多数评论家D.王干善于拓展自己的学术范围,超越一般评论家【答案】 B2、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A.竹林七贤:刘伶:魏晋B.八大山人:朱耷:明末淸初C.五柳先生:陶渊明:东汉D.湖海散人:施耐庵:元末明初【答案】 B3、替《王干随笔选》“帮腔”者两位,其中一位是原文化部长,名作家王蒙。

王氏以短短数行,披露往事一桩:父亲辈的王蒙结识儿子辈的王干,仰仗的是爷爷辈的胡乔木。

王蒙叙事,素有讲究。

这段记忆列出风云学界的圣贤任继愈、金克木、季羡林,言之凿凿。

寥寥数十字中,五六个人抱团纠结,互为策应,大有深意存焉。

对小王来说,借老王之嘴,为自家新书鸣锣,绝非谬托知己。

A.十位评论家对你的弘扬,抵不过一位书店老板对你的欣赏B.“任老师,王干的体会是不是有见地”C.学问一点点水落石出,价值一点雾去山明D.对小王来说,借老王之嘴为自家新书鸣锣,绝非谬托知己【答案】 A4、中国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主要采用()直线塔型。

A.酒杯塔B.猫头塔C.酒杯塔和猫头塔两种D.羊角塔【答案】 C5、关于“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大趋势,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平台,强化网络互联互通和先进信息、通信、控制技术应用,全面建设能源网架体系、信息支撑体系、价值创造体系,构建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高效互动、智能开放等特征的智慧能源系统B.坚持硬实力和软实力并重,着力实现综合实力领先、盈利能力领先、服务品质领先、企业治理领先、绿色发展领先、品牌价值领先C.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电网发展道路;明确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D.“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能源互联网”三足鼎立、三位一体,彰显了公司的政治本色、行业特色和发展角色,体现了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构成了指引公司发展方向的航标【答案】 B6、美关乎精神生活和人生意义。

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转型的理论基础(一)

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转型的理论基础(一)

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转型的理论基础(一)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思路。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时代赋予的主题,是人们对经济活动深入认识的产物,其不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也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提供了思路和路径。

关键词:增长方式;发展方式;转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说,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转型不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对经济运行活动的健康开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因为“经济增长就是给居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这种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的进步,以及这种进步所要求的制度上的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

”1]一、以“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符合经济基本规律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强调的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2],是一个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的概念。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是一种手段,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结果,才是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但有了经济的增长却不一定有经济的发展,甚至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可见二者之间并不是作为必然条件而存在的。

既然经济发展会对诸多领域产生影响,那其就具有了不同于经济增长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发展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而不是一味地单纯地增长,因为“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经济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经济增长可以在不产生任何不利条件的情况下实现,那么人人都会完全赞成”2],但事实却是这种主要依靠GDP增长、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方式带来的却是生态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成为了时代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 3 0 2
大 ; 源 和 生 存 空 间 非 常 紧 张 。另 一 方 面 , 水 、 气 、 体 废 物 等 资 废 废 固 主要工业污染 物的排放量继续增加 , 以城 市 为 中 心 的 环 境 污 染 仍
最近 召开的 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 强调转 变经济发 展 方式 , 调整 产业结 构 ; 本文针 对这一 改变从 经济 学的角度提 出 了 自己的见 解。
斯 蒂格 利 茨 认 为 :发 展 代 表 着 社 会 的变 革 , 是 使 各 种 传 统 “ 它
关系 、 传统思维方式 、 教育卫生问题 的处理 以及生产方式等变得更
‘ 代’ 现 的一 种 变 革 , 而 , 化 本 身 不 是 目的 , 是 实 现 其 他 目标 然 变 而
的 和谐 度 , 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展 必 须 能 够 表 达 如 何 衡 量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的 共 经 同富 裕 度 。
2经 济 发 展 方 式 注 重 经 济 社 会 综 合 协 调 发 展 , 现 了科 学 发 、 体
的 手段 。发 展 带 来 的 变 化 能够 使 个 人 和 社 会更 好地 掌 握 自己 的命 运 , 展 能 使个 人拓 宽 视 野 、 少 闭 塞 , 而 使 人 生 更 丰 富 , 展 能 发 减 从 发
展 经 常 被 人 们 作 为 同义 词 来 使 用 , 实 上 , 济 增 长 并 不 等 于 经 事 经
济发展 。 萨 谬 尔 森 在《 济 学 》 1 版 开 头 写 到 : 近 年 来 出 现 了 许 多 经 第 0 “ 政 治 经 济学 的 批 评 者 , 们 非 常 反 对 以实 利 主 义 的 态度 来 把 注 意 他 力 集 中 在 经 济物 品 的数 量 上 。用 一位 年 轻 的激 进 派 引人 注 意 的 话 来 说 :不要 向我 提 国 民生 产 总 值 ( NP 这 ~ 概 念 , 我 而 言 , N ‘ G ) 对 GP 的意 思 是 国 民 总污 染 。为 了矫 正 这 种 偏 差 , 们 提 出 用 经 济 净 福 ’ 人
事 实上 , 克 思 从 唯 物 史 观 的 角 度 已 揭 示 社 会 进 步 的 本 质 。 马 他认 为, 社会 进 步遵 循 着 生 产 力 发 展 规 律 , 人 类 利 益 、 要 的 驱 受 需
目标 , 出 不利 于变 革 的 障 碍 以及 潜 在 的促 进 变 革 的催 化剂 。 找 ” 经济学家 A ・ 森指 出 :发 展 可 以 看作 是扩 展 人 们 享 有 真 实 自 “
减 少疾 病 、 困带 来 的痛 苦 , 而不 仅 延 长 寿 命 , 且 使 生 命 更 加 贫 从 而 充 满活 力 。根 据 这 一发 展 的 定 义 , 展 战 略 应 以 促 进 社 会 变 革 为 发
展 观 的理 念 ; 传 统 的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易 激 发 人 与 自然 、 与 人 之 间 而 人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基 于经 典 作 家的 发 展观
郑 高 强
( 国人 民银 行 乌 鲁木 齐 中心 支行 中
【 摘 要】 七 大 报 告 提 出 : “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动 产 业 结 构 十 要 加 推 优 化 升 级 ” 用“ 变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替 过 去 的 “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 , 转 代 转 。
【 键 词 】 济 增 长 ; 济 发 展 ; 展 现 关 经 经 发
在 继续 。特 别 是 在 过 去 的 几 十 年 间 , 于 一 些 地 方 政 府 片 面 追 求 由
G P数 量 的增 长 , 致 许 多 企 业 只 注 重 经 济 效 益 , 力 推 行 掠 夺 D 导 强
性 消 耗 自然 资 源 的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 而 使 得 我 国 环 境 承 受 压 力 增 从
( ) 变经 济 发展 方 式 与 转 变 经 济增 长 方 式的 具 体 比较 二 转
1经 济 发 展 方 式 注 重 经 济 质 量 意 识 ,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强 调 量 、 而
的扩 展
质 量 意 识 , 指 经 济 发 展 必 须 能 够 表 达 如 何 衡 量 一 个 国 家 或 是 地 区 的安 全 度 , 济 发 展 必 须 能 够 表 达 如 何 衡 量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经
济 发 展不 能再 仅 仅 依 靠 G P数 量 的 增 长 , 应 当 纳 入 到 社 会 这 一 D 而
大 系统 中 去 , 采取 更 有 力 的措 施 提 高 经 济 发 展 的 质 量 和效 益 , 进 促 经济 社 会 又 好 又 快 的 发 展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十七 大提 出“ 变 经 转
大 , 重 阻 碍 经 济 、 会 和 环 境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严 社 传统 的“ 济 增 长 方 式 ” 在 很 大 的 局 限 性 , 待 于 变 革 。经 经 存 急


经 济 增 长 不 等 于 经 济 发展
在 我 国 , 论 媒 体 报 道 还 是 政 府 报 告 里 , 济 增 长 和 经 济 发 无 经
的 矛 盾
“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建 立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基 础 上 而提 出来 转 是 的 , 质 上 就 是 要 走 全 面 协 调 可 持续 发展 的道 路 , 快 经济 结 构 战 本 加 略性 调整 , 极 建设 资 源 节 约 型 、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 合 理 充 分 利 积 环 在 用 自然 资源 、 护 生态 环境 的基 础 上 , 进 经 济 又 好 又快 的发 展 。 保 促
利 ( e Eo o i Wel , 称 N W) 取代 G P ” N t cn m c a h 简 t E 来 N 。
济 发 展方 式 ” 略 , 明 我 国 政府 深刻 认 识 到经 济 发 展 不 是 简 单 的 战 表
数 字 , 是人 与人 , 与 自然 的 和谐 发 展 。 而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