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连技术基础清华

合集下载

[概论]路由器,第一卷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概论]路由器,第一卷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路由器,第一卷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互联网上文件传输的标准协议是(C FTP)2.FTP和TFTP采用的传输层协议是(B TCP和UDP)3.在尽力而为的IP网络上传输文件,需要文件传输协议具备重传机制。

采用自己设计重传机制的文件传输协议是(B TFTP)4.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时,如果需要提供用户的登录认证,则可以使用如下(A FTP)文件传输协议。

5.FTP所使用的数据连接和控制连接端口分别是(C 20,21)6.DNS系统的目的是实现(B 主机IP地址与域名的映射解析)7.如果没有DNS,通常可以通过以下(B 自定义Hosts文件)方式实现通过主机名对主机进行访问。

8.DNS系统的工作模式是(A客户机/服务器模式)9.DNS域的本质是因特网中一种管理范围的划分。

DNS中最大的域是(C 根域)10.下列(A .)DNS域名表示了根域名。

11.Telent协议服务器所侦听的端口号是(A 23)12.SMTP协议客户端所使用的端口号是(D 一个随机值)13.POP协议的作用是(C 从邮件服务器向本地下载邮件)14.在/Training/H3C_certification/123.html这个URL中,(D 123.html)表明了页面文件名。

15.以下(D 都可以实现文件在网络中的传输)不是Telent、SMTP、HTTP、POP等协议所共有的特点。

16.交换机通过记录端口接收数据帧中的(B 源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来进行MAC地址表学习。

17.交换机从端口接收到一个数据帧后,根据帧中的(A 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示来进行转发。

18.VLAN编号最大是(C 4096)个。

19.Access端口在收到以太网帧后,需要进行(B 添加VLAN标签,剥离VLAN标签)操作;把以太网帧从端口转发出去时,需要进行()操作。

20.两个交换机之间互连,交换机上的PC属于相同的VLAN。

如果要想使PC间能够相互通信,则通常情况下,需要设置交换机连接到PC 的端口是(B Access端口,Trunk端口),设置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是()。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MB010003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学时:48 学分:2.5课程负责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管理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

它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或局域网的组建、企业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职业技能,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知识的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理解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内涵,及时了解网络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为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学院所有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起着引导作用,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

可看出本课程属于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后续课有“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课程,其专业地位十分重要。

(三)前导、后续课程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技术》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该课程以能够搭建和管理一个中小型局域网络为最终目标,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在充分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习局域网的规划、制作网线及测试分析网络连通性的基本技能,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及学生的课堂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部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等多个教学任务,实践部分的教学模式采用“典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小组共同承担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的架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最后通过一个功能全面、综合性强大型企业局域网组建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具备中小型企业局域组建与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制定出中小型局域网组网方案、绘出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并出相应设备采购清单;能够根据给出的设计方案,正确连接一个物理局域网络;能够进行企业局域网IP地址的规划,正确配置网络中所有主机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和各种网络协议,并进行连通性调试;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操作系统分配和管理局域网中的资源;能够对企业局域网进行管理与维护,并能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二)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网络组网方法、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互联网服务的使用和配置等实际操作技能。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目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目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目清华大学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下午14:00-17:00业务课二进行笔试,清华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及专业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083900网络空间安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0812J3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二、考研参考书目清华大学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数据结构》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邓俊辉《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特南鲍姆《计算机组成软件硬件接口》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帕特森《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八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威尔逊盛世清北建议:(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清华大学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2019年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一、整体要求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掌握以MIPS为代表的RISC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能对MIPS汇编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3.理解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化结构,掌握层次化存储系统的设计、分析和性能计算;4.能根据指令语义进行单周期、多周期或流水线MIPS处理器的数据通路及其控制器的分析和简单设计;5.理解并掌握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知识。

清华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周润德 第4章 互连线

清华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周润德 第4章 互连线
=R− Z0 R+ Z0
V = V inc (1 + ρ )
I = I inc (1 − ρ )
2004-9-22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 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 周润德
第 4 章 第 27 页
源电阻 > 特征阻抗 源电阻 < 特征阻抗
无损传输线的瞬态响应
源电阻 = 特征阻抗
2004-9-22
源电阻 < 特征阻抗 有限的上升斜率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 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 周润德
第 4 章 第 23 页
考虑连线RC延时的准则
• 当连线的 RC 延时与驱动门的延时相比较大,即:
(tpRC >> tpgate )时需要考虑连线的 RC 延时。
需要考虑RC延时的连线临界长度为:
Lcrit >> √ tpgate/0.38 rc
• 当连线输入端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时间小于连线的上升或下
一般制造商会提供每层的面电容和周边电容。 实际设计时,可以查表或查图。
考虑性能时,电容的计算:
1。要用制造后的实际尺寸, 2。考虑延迟或动态功耗时, 一般用 最坏情况
(最大宽度W ,最薄介质) 3。考虑竞争情况时用最小宽度W 及最厚介质。
2004-9-22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 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 周润德
1.75
导线层
Poly
Al1
Al2
Al3
Al4
Al5
电容
40
95
85
85
85
115
2004-9-22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 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 周润德
第 4 章 第 11 页
导线电容 (0.25 µm CMOS)

《网络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网络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OSI上三层对应TCP/IP的应用层。
OSI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对应TCP/IP的网络接口层。
OSI主要用于理论研究,TCP/IP是目前Internet实际遵循的。
(二)、TCP/IP中常用的协议:
书page15图1-18
二、传输层: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
1.网络链路层分组可以携带最大数据量称为MTU(最大传输单元);例如以太网分组所携带的数据不能超过576字节.
2.IPv4的设计者决定将数据报的重组工作放到终端系统中而不是网络路由器上.
(二)、ICMP(网际控制消息协议):
1、主要用于:
1).测试目的端的可达性(ping)
2).测试到达目的端的路径(tracert,pathping,traceroute,扩展ping)
4、TCP窗口数的应用。
(五)UDP与TCP比较:
1.UDP建立是面向无连接的,而TCP开始传送数据前需要三次握手。因此UDP不会带入延迟。对于需要可靠的传输则选择TCP,对于要求速度无延迟的传输选择UDP。
2.UDP无连接状态,TCP在系统终端之间需要保持连接,连接状态指缓冲区、拥塞控制参数,以及顺序和确认参数。
(一)、TCP/IP寻址(三级地址的比较):
Mac地址----------网络接口层
Ip地址------------网络层
端口号------------传输层
(二)、源端口与目的端口:
端口号从0……65535
三个范围:
1、熟知端口:0……1023
2、注册端口:1024……49151
3、动态端口:49152……65535
举例:公司各部门。
提问:常用端口号有哪些?page23

教材习题答案-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3版)-严晓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材习题答案-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3版)-严晓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章习题答案1.1试述信息、信号、信源、信道的概念。

答:信息:消息中的有效内容,消息内容的含量用信息量衡量。

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为传送消息而对其变换后传输的某种物理量,如电信号、声信号、光信号等。

信号是消息的载体。

信源:消息的来源,是消息的产生者或接收者,提供消息的可以是人或机器。

信道: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是物理信道,是指信号发送设备与信号接收设备之间传送信号的通道。

1.2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答:要实现信息从一端向另一端的传递,必须包括5个部分: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受信者,参见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图。

图1-1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信息源:即信息的来源,它的作用是将原始信息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即基带信号。

发送设备:对基带信号进行各种变换和处理,比如放大,调制等,使其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

信道: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于传输信号的媒介。

接收设备:对接收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以便恢复出相应的基带信号。

其功能与发送设备相对应。

受信者:信息的接收者,与信源相对应,其作用是将恢复出来的基带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原始信号。

噪声源:噪声源是指系统内各种干扰影响的等效结果。

1.3简述现代通信系统模型功能中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答:从通信网络的系统组成角度,可将其分为4个功能模块。

(1)接入功能模块接入(access)功能模块(有线接入或无线接入)将消息数字化并变换为适于网络传输的信号,即进行信源编码;其发信者和接收者可为人或机器,所接入的消息形式可为语音、图像或数据。

(2)传输功能模块传输(transmission)功能模块(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将接入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变为适于传输的信号形式,并满足信号传输要求的可靠性指标。

(3)控制功能模块控制(control)功能模块由信令网、交换设备和路由器等组成,完成用户的鉴权、计费与保密,并满足用户对通信的质量指标要求。

(4)应用功能模块应用(application)功能模块为网络运营商提供业务经营,包括智能网业务、话音、音视频的各种服务以及娱乐、游戏、短信、移动计算、定位信息和资源共享等。

计算机网络_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_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匡桂平整理)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请在每个术语前的划线上标出正确的定义)。

1.广域网:A2.城域网:D3.局域网: C4.无线传感器网络:B5.计算机网络:G6.网络拓扑:H7.ARPANET :E8.点对点线路:F9.Ad hOC网络:I10.P2P:JA.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C.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的网络。

D.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G.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H.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I.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J.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通过什么设备来实现。

BA.通信子网B.路由器C.城域网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什么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

CA.交换机B.软件C.通信D.自动控制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CA.10MbpsB.100MbpsC.2GbpsD.10Gbps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________有很大的影响。

A.造价B.主从关系C.结构D.控制关系A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什么技术。

BA.InternetB.接入网C.局域网D.分组交换6.当通信子网采用什么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唐灯平第2版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唐灯平第2版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第2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2018-2019年度立项建设课程,并于2023年认定为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本课程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践验证理论,理论促进实践。

主要内部包括:作为网络互连技术基础的网络互联设备、互联介质介绍。

作为网络互连技术基础的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通过交换机路由器技术来讲解整个网络互连过程,其中交换机技术包括交换机广播隔离技术,交换机网络健壮性增强技术等;路由器技术包括路由技术,直连路由与静态路由技术,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另外包括三层交换以及V1AN间通信等;连接互联网技术NAT技术以及访问控制列表AC1技术。

最后通过大型校园网组网技术来整个前面学过的知识。

所有实践项目均以思科网络设备为例,并通过思科虚拟仿真软件PaCketTraCer进行。

本课程适合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高年级专科生或应用型本科生学习,同时适合社会在职人员再培训学习。

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揭示发达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验证实践,实践促进理论(3)每个实践项目都有详细的配置过程以及具有相关命令行的解释(4)以校园网组建这一大型网络互联项目为依托,贯穿整个课程(5)课程提供一定数量的课外实践题目,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满足当前网络工程相关行业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组网,网络互联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掌握交换机特性,以及V1AN技术,不同V1AN间通信,掌握直连路由,静态路由技术,默认路由,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EIGRP,同时掌握访问控制列表,以及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开发、管理和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1、掌握网络互联技术基本概念,网络设备基本特征2、掌握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交换机V1AN技术,STP技术,VTP技术,链路聚合技术,路由器路由协议,AC1以及NAT技术等3、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三、适用专业(领域)及层次:适用于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Networks)一、课程简介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

是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手段,是教育技术领域最基础、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为理论体系,以TCP/IP体系为应用体系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探讨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在内的TCP/IP体系结构各层次的主要功能、原理、协议和设备。

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教育技术系的学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主要的网络协议、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主要的网络服务配置以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他们应用局域网、Internet网络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的应用,解决教学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体系结构;了解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初步掌握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方法;能独立组建较为简单的局域网;掌握常用的网络服务的构建与配置;具备初步的网络管理及维护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引入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拓展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和前沿性;(二)规范课程实验、实训,完善课程实验及实训的考核体系,加大实验成绩在课程评价中比重,突出网络知识的实际应用及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三)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两种主要体系结构OSI和TCP/IP体系结构;(四)掌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等主要层次的功能及协议;(五)掌握常见网络互联设备的功能及特点,初步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六)掌握VLAN、TRUNK的原理与配置,熟悉IP子网规划;(七)掌握DNS、WEB、FTP、DHCP等常见网络服务的原理、配置与应用;(八)了解无线网络、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的相关知识。

网络技术基础教案第六讲OSI参考模型

网络技术基础教案第六讲OSI参考模型

第六讲教案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总时间150分钟)
(图 1)层次模型
(图2)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
层次结构的要点:
1)除了在物理媒体上进行的是实通信之外,其余各对等实体间进行的都是虚通信。

2)对等层的虚通信必须遵循该层的协议。

3)n层的虚通信是通过n/n-1层间接口处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n-1层的通信(通常也是虚通信)来实现的。

层次结构划分的原则:
1)每层的功能应是明确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

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更新时,只要保持上、下层的接口不变,便不会对邻居产生影响。

2)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

3)层数应适中。

若层数太少,则造成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若层数太多,则体系结构过于复杂,使描述和实现各层功能变得困难。

网络的体系结构的特点是:
1)以功能作为划分层次的基础。

2)第n层的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能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3)第n层在向第n+1层提供的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4)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清华万博教研室主讲:孟令宏。

网络技术基础(第一章)

网络技术基础(第一章)
• 徐志伟说,电力网的模式是网格努力的方向。几乎不会有人在打开电灯的时候考虑电是从哪个电站来的。因特网的 情形如何呢?人们获取信息并不直接从因特网本身获取,必须告诉电脑去访问某一个网站,这就好比我们在打开电 灯的开关时必须告诉它我们需要某一电站来的电一样笨拙。网格的目标就是让人们使用网络资源像用电一样简单。
本课程中,将这类网络以下统称“区域网”,而将单个部门或单 个建筑物内的网络称为“局域网”。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2003-2
2.按网络规模分(续) ➢互连网络(Internet)
若干个网络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Internet is a largest internet!
➢远程连接(Remote connections)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2003年2月
引言
一、课程特点(实用性、专业性、知识性均很强) 知识性和实用性最强的技术课程之一。 计算机课程中自学难度最大的之一。 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
网络工程师应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有: ◆网络规划与组网设计
(网络协议/网络类型/网络结构/网络设备选择) ◆网站建立 (服务器安装/网页制作) ◆网络管理与维护(用户和文件系统管理/安全性) ◆网络施工技术(综合布线等) ◆网络数据库开发与维护(Web数据库技术)
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 信息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通常要经过多个中间设备,且 有多条路径。因此其路由算法十分重要。
一般来讲—— 小的、本地性的网络采用广播方式 大的、远程性的网络采用点到点方式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2003-2
2.按网络规模分 P27
➢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完整版)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完整版)

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
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非归零编码、曼 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幅移键控、 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等。
编码与调制的关系
编码和调制是相互关联的过程,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需要通过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而接收端则需要通过解调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分段和重组。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 会话,以及同步活动。
表示层
负责数据的表示、转换 和加密等操作。
应用层
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远程登录等。
TCP/IP协议族及其层次结构
01
02
03
04
网络接口层
对应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 路层,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网络层
实现IP协议,负责路由选择和 分组转发。
防范措施
为了应对网络安全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 限制不必要的网络访问、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备份重要数据等。
安全意识和培训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是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关键,因此需要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用户 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拨号接入
通过拨打电话线的方式, 将计算机连接到广域网 中。这种方式成本较低, 但传输速率较慢且不稳
定。Leabharlann 宽带接入利用宽带技术(如DSL、 Cable Modem等)将 计算机连接到广域网中。 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传 输速率和较好的稳定性, 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接入
方式。

教材-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版)-翟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材-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版)-翟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6.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 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的发展过程。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50年代) 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地理上处于分散位 置的终端直接连接,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这 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构成了 计算机网络的雏形,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 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能力。
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有很多,最重要2个是: (1)速率。计算机网络中的速率是指计算机在数字信 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是bps、Kbps、Mbps、Gbps。 (2)带宽。带宽是指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术ude能力, 是网络能够允许的传送数据的最高速度,即在单位时 间内从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 高数据量,其单位与速率相同。
6.1.3 计算机网络硬件与软件组成
在网络系统中,硬件、通信线路的选择对网络的性能起决 定性的作用,网络软件则是支持网络运行、利用网络资源 的工具。 1.网络硬件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的物质基础,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通过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及其外围 设备在物理上实现连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 发展,网络硬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功能强等特点。 常见的网络硬件有网络终端设备、网络适配器、传输介 质、网络互连设备、共享的外部设备等。
6.1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的产物,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中一个最为活跃 的重要领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
6.1.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连接

第四章 虚拟局域网-路由与交换技术-袁天夫-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虚拟局域网-路由与交换技术-袁天夫-清华大学出版社
2)PRIORITY子字段:用 户 优 先 级,占3位,引 用IEEE 802.1P优 先级,指该帧在通信过程中的优先级水平,取值范围为0〜7。
3)CFI子字段:正规格式指示器,占1位。如果值为1,表示数据包中 的MAC地址是非正规格式(可能是厂商自定义格式,如4段,12位十六进制 格式,或48位二进制格式),为0时表示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为正规格式 (即为6段,12位十六进制格式)。
为克服传统交换机的局限性,需要对局域网之间的互连做适当限制, 虚拟局域网VLAN既可以保持交换机端口的冲突域特性,也能分割、隔 离广播域。
4.1 虚拟局域网技术简介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即是一个冲突域,端口站点独享 带宽,但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处于同一个广播域中,广播 风暴致使局域网中的有限资源被无用的广播信息所占用, 造成带宽资源的浪费和网络拥塞,所以二层交换机无法 隔离广播域。路由器虽然能隔离不同交换机之间的广播 域,但用路由器进行局域网部署时,性价比低,软件转 发效率不高。
4)VID字段: VLAN标 识,占12位,标识帧属于哪个VLAN,取 值 范 围 为0〜4095。
单交换机的VLAN划分阐述VLAN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在没有划分VLAN前,所有的端口都处在同一个广播域中,交换机 内只有一张MAC转发表。采用VLAN技术,划分为分别包含端口1、端口2的 VLAN 3和端口3、端口4的VLAN 4后,一个物理交换机可以看作是内部含有 二个逻辑交换机VLAN 3和VLAN4,默认情况下,VLAN 3和VLAN 4之间相 互隔离,也即分隔为二个广播域。相应地,交换机内部有二张分别与二个逻辑 交换机关联的MAC转发表,或者说分别在VLAN 3 和VLAN 4名下的二张MAC 转发表,且在交换机加电启动时这二张MAC转发表都是空的。

清华大学局域网总体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局域网总体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区局域网总体设计方案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二00七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体设计概述 11.1 前言11.2 紫荆学生公寓区项目概况11.2.1 紫荆学生公寓各类户型网络信息点数1 1.2.2 管理模式21.3 校园网现状21.3.1 全网统一的身份认证31.3.2 办公系统31.3.3 教务系统31.3.4 数字图书馆41.3.5 社区服务41.3.6 人力资源、设备资产管理41.3.7 财务系统41.3.8 网络教学系统41.4 总体建设目标41.5 主要建设内容51.6 总体设计原则6第二章需求分析82.1 概述82.2 网络规模82.2.1 物理范围82.2.2 信息点数82.2.3 入网计算机数82.2.4 同时在线计算机数92.3 应用需求92.4 流量分析102.5 带宽需求102.6 地址需求102.7 安全性需求102.8 稳定性需求112.9 可靠性需求112.10 可扩展性需求112.11 可管理性需求122.12 兼容性需求12第三章网络总体方案133.1 概述133.2 网络结构设计133.2.1 区域划分133.2.2 层次划分133.2.3 层次定义和功能143.2.4 拓扑结构设计153.3 核心层设计163.4 汇聚层设计173.5 接入层设计173.6 网络互联设计193.7 VLAN设计193.7.1 用户VLAN 193.7.2 管理VLAN 203.8 IP地址分配213.8.1 IP地址总体需求考虑213.8.2 网络地址213.8.3 用户地址223.8.4 预留地址223.8.5 IP地址管理办法233.9 路由设计233.9.1 路由协议选择233.9.2 路由协议配置233.9.3 Metric设置253.9.4 IP地址聚合263.10 可靠性设计263.10.1 设备可靠性263.10.2 链路可靠性273.10.3 路由可靠性273.11 基本网络服务283.11.1 紫荆公寓网络域名服务系统设计28 3.11.2 邮件服务Mail Service 303.11.3 增值服务-组播服务303.12 设备选型313.12.1 10G核心路由交换机313.12.2 汇聚三层交换机353.12.3 接入二层交换机38第四章布线系统404.1 概述404.2 设计方案404.2.1 设计依据404.2.2 设计说明414.3 产品选型414.3.1 所选用光缆的特点414.3.2 所选用光缆接续单元的特点44第五章网络机房建设47第六章网络安全486.1 概述486.2 主要安全威胁分析486.3 紫荆公寓园区网安全设计原则516.4 网络安全总体方案设计516.5 身份认证系统526.6 访问控制管理和防火墙系统536.7 分布式入侵检测和流量监测系统546.8 漏洞扫描系统556.9 防病毒系统设计566.10 综合安全监控系统576.11 软件和设备选型576.12 设备和系统报价清单576.13 安全管理制度586.14 用户培训60第七章网络管理617.1 概述617.2 综合运行信息系统627.3 分布式网络监控系统637.3.1 故障监控637.3.2 性能监控677.3.3 拓扑和路由监控707.4 网络运行中心系统737.5 设备选型74第八章用户管理758.1 概述758.2 清华大学“基于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计费系统” 76 8.2.1 功能768.2.2 系统基本架构778.2.3 基于用户计费的工作流程788.3 802.1x 808.3.1 协议的开发背景808.3.2 几个名词的定义808.3.3 工作机制828.3.4 IEEE 802.1x协议的体系结构878.3.5 IEEE 802.1x协议的工作机制888.3.6 协议实现内容928.3.7 基本的认证过程958.3.8 几个注意的问题968.3.9 SNMP支持978.3.10 802.1x 存在的问题998.4 系统设计1008.4.1 设计目标1008.4.2 设计思想1018.4.3 设计方案1028.5 设备选型1048.5.1 接入交换机1048.5.2 认证服务器1048.5.3 数据库1048.5.4 计费服务器1048.5.5 数据采集服务器1048.5.6 WEB服务器1048.5.7 DHCP服务器105第九章设备选型106第十章运行与维护107第十一章工程进度及实施计划108 11.1 工程进度10811.2 各期主要建设内容10811.3 实施办法与安排109第十二章经费预算110第一章总体设计概述1.1 前言清华大学校园网自1985年开始自主研制成功了小型分组交换网DGCNET(Distributed General Computer Network——分布式通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以来,经过近20年的不断努力,历经了自主研究开发(1985~1987)、早期TUNet、NCFC(1991~1996)、“泰山工程”一期(1996~1998)、“泰山工程”二期(1998~2002)、“985”二期(2003)五个发展阶段。

《网络互连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互连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互连技术课程教学大纲(InternetworkingTechno1ogy)学时数:40其中:实验学时:12学分数:2.5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路由技术在网络技术中已逐渐成为关键部分,路由器也随之成为最重要的网络设备。

用户的需求推动着路由技术的发展和路由器的普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在本地网络上共享信息,而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

本课程是网络工程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介绍网络互连原理、路由器系统结构、路由协议配置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充分理解网络互连、路由技术的特点,熟练掌握使用路由协议及配置,为今后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1章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一、本章教学内容:网络互连的原理,路由器组成、体系结构,有关术语、类型、功能和路由器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网络互连的原理、路由器体系结构。

第2章IP编址和路由技术一、本章教学内容:IP编址、网络互连原理、路由技术与协议、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和有第3章路由器的ROS基础一、本章教学内容:路由器的物理构成以及路由器操作系统基本概貌。

重点:ROSo难点:软件系统组成。

第4章路由器基本配置一、本章教学内容:路由器的操作命令(普通用户层、特权用户层、全局配置层)的具体使用。

第5章IP路由基础一、本章教学内容: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重点:动态路由。

难点:路由配置。

第6章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一、本章教学内容:R1P路由协议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原理及其配置等。

重点:R1P路由原理。

难点:R1P包交换过程。

第7掌OSPF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一、本章教学内容:OSPF路由协议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原理及其配置等。

重点:OSPF路由原理。

难点:OSPF包交换过程。

第8章E1GR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一、本章教学内容:E1GRP路由协议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原理及其配置等。

《计算机局域网》课程简介

《计算机局域网》课程简介

计算机局域网
(Computer1oca1AreaNetwork)
总学时数: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上机、实习等):8学时
学分:2
课程主要内容:
《计算机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方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有极广泛的实用性。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物理层、计算机局域网拓扑结构及网络特性、介质访问控制、局域网络协议、网络互连技术、传输层和高层协议、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布式计算环境、网络管理技术等知识。

先修课程: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操作系统》、《微机接口技术》等
适合专业:
网络工程
教材:
郭卫咏,李敏,刘美琪.《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局域网组建简明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教学参考书:
[1]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第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第三章 路由器及其配置-路由与交换技术-袁天夫-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  路由器及其配置-路由与交换技术-袁天夫-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速同步串口 在路由器的广域网连接中,应用最多的端口为“高速同步串口”(SERIAL), 如图所示。这种端口主要应用于连接目前广泛应用的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 (Frame Relay)、串口
异步串口(ASYNC)主要应用于Modem或Modem池的连接,如图所示。 主要用于实现远程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网拨入网络。
2 ) 路由器的组成
• 路由器工作于第三层即网络层(IP层)
• 路由器与网桥或交换机的另一个差别是:路由器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 构和工作状态,因而可使用最有效的路径转发分组。路由器可根据传输 费用、传输时延、网络拥塞或信源和终点间的距离来选择最佳路径。
路由器结构
网络拓扑
根据路由器中使用的交换结构的不同,路由器可以分为共享总线、 共享存储器、开关阵列等类型。
ISDN BRI端口
ISDN即综合业务数字网络,ISDN有两种速率连接端口,一种是ISDN BRI(基 本速率接口);另一种是ISDN PRI(基群速率接口)。
路由器配置接口
• Console端口
Console端口通过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口,采用终端仿真程序 (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进行路由器本地配置。路由器的Console端口 多为RJ-45端口
等都有相应的网络接口。
AUI接口
RJ-45端口
两种RJ-45端口仅就端口本身而言是完全一样的,但端口对应的网络电路 结构不同,所以不能随便连接。
SC接口
SC接口就是常说的光纤端口,用于与光纤的连接。光纤端口通常是不直接用光 纤连接至工作站,而是通过光纤连接到快速以太网或千兆以太网等具有光纤端口的 交换机。这种端口一般在高档路由器才有,并以“100b FX”标注。
静态路由配置案例 某网络拓扑如图所示,其中routerB和routerC的配置分述如下,routerA和 routerD的配置可参考如下routerB和routerC的配置。

第5章密码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基础-黄林国-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5章密码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基础-黄林国-清华大学出版社
密码编码学主要研究对信息进行变换,以保护信息在 传递过程中不被敌方窃取、解读和利用的方法。
密码分析学则与密码编码学相反,它主要研究如何分 析和破译密码。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特别 是因特网的普及,密码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如今,密码技术不仅服务于信息的加密和解 密,还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字签名等 多种安全机制的基础。
如果令26个字母分别对应于整数00~25(用二位数表 示),a=01,b=02,c=03,…,y=25,z=00,则恺撒 加密方法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数学取模为26的同余运 算,即
C = (P + K) mod 26
其中P是对应的明文,C是与明文对应的密文数据,K 是加密用的参数,又称密钥。
如:battle on Sunday对应的明文数据序列为 020120201205 1514 192114040125
数据分组长度为64位(8字节),密文分组长度 也是64位。
密钥长度为64位,其中有效密钥长度为56位, 其余8位作为奇偶校验。
DES的整个体制是公开的,系统的安全性主要 依赖密钥的保密,其算法主要由初始置换IP、 16轮迭代的乘积变换、逆初始置换IP-1以及16 个子密钥产生器构成。56位DES加密算法的框 图如图5-10所示。
例如:明文battle on Sunday, 密文121144443115034330434533141154 (其中0
表示空格) 。
5.2.4 恺撒(Caesar)密码
明文的字母按照字母顺序,往后依次递推相 同的位数,就可以得到加密的密文,而解密 的过程正好和加密的过程相反。
例如:明文battle on Sunday 密文yxqqib lk Prkaxv (将字母依次后移3位,即K=-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2. 桥接器方式
桥接器(Bridge)是工作于OSI/RM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送备,可 以互连网络层及以上层次协议相同的网络。一般用于互连两个运 行同类型网络操作系统的局域网,而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介质 和通信协议可以不同。 实际使用的网桥可分为三种:简易网桥、透明网桥、源路径网桥。

8.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8.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互连”和“互联”两个术语的区别:
互连(Internet-connection)指仅是物理上连接在一起, 实现网络距离上的延伸。例如使用中继器连接扩大网络 距离(连接的是同构网)。 互联(Internet-working)指不仅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 而且在逻辑上也连接在一起。包括协议组的转换、数据 包的封装等。互联的网络可以是同构的,也可以是异构 的。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3. 路由器方式
路由器是工作在OSI/RM网络层的网络互连设备,实现网络层以 及以下各层的协议转换,通常用来互连局域网和广播网或者实现 在同一点两个以上的局域网的互连。 路由器根据网络层地址(如IP地址)进行信息的转发,其功能主要 有两个:路由选择和信息转发,除此之外,还有负载均衡、流量 控制、网络和用户管理等功能,能够隔离广播域,阻止“广播风 暴”传递到整个网络,具有更强的异种局域网互连能力。 由于路由器对于每一个到来的信息包都要进行“拆包组包”过程, 而且一些复杂的处理功能都是采用软件实现的,因此,成为高速 网络应用的瓶颈,近几年出现的第三层交换机,将路由与交换技 术结合在一起,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大大提高了网络性能,第 三层交换机又称为路由交换机。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4. 网关方式
网关(Gateway)是在两种不同协议之间进行转换的设备。有广义 网关和狭义网关之分。广义网关指所有用于网络互连的软、硬件; 狭义网关特指工作于OSI/RM高层协议(网络层以上)的网络互连设 备,负责高层协议的转换,通常用于广域网与广域网互连、网络 与大型主机系统的互连等。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网关。 网关可以转换大多数协议层,覆盖OSI模型的全部七层,比中继 器、网桥和路由器要复杂得多,效率相对也较低,网关一般有一 定的专用性。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3)

IP信息包的结构 IP传送数据的基本单位是IP信息包。IP信息包主要由两部分 所组成,如图所示。 IP报头,记录有关IP地址、路由、信息包识别等信息。 IP Payload,载送上层协议的信息包。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在IP信息包的传递过程中,IP报头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 其中记录了与IP相关的所有信息,以下为IP报头中较为重要 的信息。 IP信息包的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 IP信息包的来源地址(Sourece Address) 上层协议(Protocol) IP信息包标识码(Identification) 分割与重组相关信息。记录所有与分割、重组相关的信 息。 存活时间(TTL)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8.2.2 IP地址
1. IP信息包
(1) IP信息包的传送机制 IP是负责网络之间信息传送的协议,可将IP信息包从来源设 备传送到目的设备。要达到这样的目的,IP必须依赖于两种 机制:IP定址与IP路由。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2)


分割与重组IP信息包 IP信息包必须放到数据链路层进行传送。每一种数据链路层 的技术都会有不同的最大传输单位(MTU),即该种技术所能 传输的最大信息包长度。 IP信息包在传送过程中,可能会经过许多个使用不同技术的 网络。为了解决此问题,路由器必须有IP信息包分割与重组 的机制,将过长的信息包加以分割,以便能在最大传输单位 较小的网络上传输。分割后的IP信息包,会由目的设备重组, 恢复成原来IP信息包。
8.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网络互联类型
(1)局域网之间的互联(LAN-LAN)
同构网的互联 异构网的互联
(2)局域网与城域网的互联(LAN-MAN) (3)局域网利用公用网互联(LAN-WAN-LAN) (5)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WAN-WAN)
8.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网络互联层次
网络互联主要是将不同网段、网络或子网之间通过网络 互联设备连接起来 。 网络之间互联主要有中继器和网桥(用于局域网)。 网际之间互联主要有路由器和网关(用于广域网)。
8.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网络互联类型
OSI/RM共有 7个层次,不同功能层次的网络互联时,所 选择网络互联设备也不同。它们和OSI/RM的对应关系如 图所示。
第八章 网络互连技术基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互连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 网络互连的主要技术和结构、以及网络互连设备的工作 原理和应用。通过本章学习,读者能够了解网络互连的 基本概念,掌握网络互连的相关技术,掌握IP地址的运用, 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八章 网络互连技术基础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2. IP地址表示法
IP地址本质上是一个长度为32Bits的二进制值,为了方便起见, 一般使用下列方式来转换成十进制。 目前互联网上通用的IP版本为第4版,称为IPv4。IPv4的IP地址是 由32Bits组成 IETF开始推出下一版的IP规格——IPv6,IPv6的IP地址是由128位 组成的,由此,可以提供非常充裕的IP地址空间。
8.2 网络互连的技术与结构

8.2.1 网络互连方式
1. 中继器方式
中继器方式是工作于OSI/RM物理层的网络互连设备,可以互连 数据链路层及以上层次协议相同的网络,一般用于拓展局域网的 覆盖范围。 采用中继器的优点是价格低廉、使用简单,不需任何配置即可工 作,效率高。缺点是不能均衡负载及阻止“广播风暴”,无法进 行包过滤,由中继器所连接的以太网段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和广播 域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