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古代艺术

合集下载

艺术史知识教案设计参考

艺术史知识教案设计参考

艺术史知识教案设计参考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强调艺术史的重要性和趣味性1.2 艺术史的定义解释艺术史的含义和研究范围强调艺术史的时间跨度和地理范围1.3 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介绍艺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强调艺术史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第二章:古代艺术2.1 古代埃及艺术介绍古埃及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古埃及艺术对后世的影响2.2 希腊艺术介绍希腊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希腊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2.3 罗马艺术介绍罗马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罗马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中世纪艺术3.1 基督教艺术介绍基督教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基督教艺术对中世纪艺术的影响3.2 伊斯兰艺术介绍伊斯兰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伊斯兰艺术在中世纪的重要地位3.3 欧洲文艺复兴艺术介绍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文艺复兴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近现代艺术4.1 印象派艺术介绍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印象派艺术对色彩和光影的探索4.2 现代艺术介绍现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的挑战和突破4.3 当代艺术介绍当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第五章:中国艺术5.1 中国古代艺术介绍中国古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5.2 中国近现代艺术介绍中国近现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中国近现代艺术的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5.3 中国当代艺术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强调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趋势第六章:印度艺术6.1 印度古代艺术介绍印度古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印度河流域文明强调印度古代艺术对宗教和哲学的体现6.2 印度中世纪艺术介绍印度中世纪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寺庙建筑和雕塑强调印度中世纪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独特性6.3 印度近现代艺术介绍印度近现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殖民时期和独立后的艺术发展强调印度近现代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融合与创新第七章:非洲艺术7.1 非洲古代艺术介绍非洲古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面具、雕塑和绘画强调非洲古代艺术在部落文化和社会仪式中的作用7.2 非洲近现代艺术介绍非洲近现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殖民时期和独立后的艺术发展强调非洲近现代艺术在全球艺术交流中的影响和地位7.3 非洲当代艺术介绍非洲当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多元化表现形式的艺术家和跨界合作强调非洲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活跃度第八章:美洲艺术8.1 北美洲古代艺术介绍北美洲古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美洲原住民的艺术创作强调北美洲古代艺术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中的表现8.2 北美洲近现代艺术介绍北美洲近现代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和加拿大Group of Seven强调北美洲近现代艺术在现代性和创新性上的贡献8.3 南美洲艺术介绍南美洲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巴西现代主义和墨西哥壁画运动强调南美洲艺术在地域特色和文化交融中的独特风貌第九章:亚洲艺术(除中国、印度外)9.1 东亚艺术介绍东亚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日本浮世绘和韩国传统绘画强调东亚艺术在审美观念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9.2 东南亚艺术介绍东南亚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泰国佛教艺术和印度尼西亚的木刻画强调东南亚艺术在多元文化和自然环境中的独特表达9.3 中东艺术介绍中东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伊斯兰建筑和波斯地毯强调中东艺术在宗教、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丰富内涵第十章:艺术批评与鉴赏10.1 艺术批评的概念与作用介绍艺术批评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和观众理解的艺术作品的双向影响10.2 艺术鉴赏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形式分析、历史背景了解和情感体验强调艺术鉴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结合的重要性10.3 当代艺术市场与鉴赏介绍当代艺术市场的现状和特点强调在当代艺术市场中鉴赏艺术品时需要考虑的市场因素和艺术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设计参考涵盖了艺术史知识,从古代到当代,从西方到东方,涉及了多个艺术流派和地区特点。

中国艺术史读书笔记(原创5篇)

中国艺术史读书笔记(原创5篇)

中国艺术史读书笔记(原创5篇)中国艺术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艺术史读书笔记《中国艺术史》是一本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中国艺术史的书籍,作者是著名艺术史家巫鸿。

这本书从史前时期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国艺术的全貌。

本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探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包括绘画、雕塑、陶瓷、建筑、工艺美术等。

作者通过对这些艺术门类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

在书中,巫鸿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艺术品为例,详细阐述了每个时期艺术风格的变化、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以及艺术品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的叙述清晰而生动,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每个历史阶段的艺术风貌。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书中对中国古代艺术的理解和阐述深感认同。

作者通过对历史背景的剖析,使我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时,书中所涉及的艺术品和历史人物,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习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然而,我也注意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书中对某些艺术门类的介绍可能过于简略,对于一些新兴艺术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此外,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过于强调传统审美观念,对于现代艺术的独特价值有所忽视。

总的来说,《中国艺术史》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艺术的壮丽画卷。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艺术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艺术史读书笔记一、背景概述中国艺术史,是指对中国艺术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和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特色、代表作品、著名艺术家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的研究和阐述。

中国艺术史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深入分析1.古代艺术:从新石器时代到汉朝,是中国艺术的起源阶段。

陶器、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逐渐形成。

其中,汉朝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表现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神话传说。

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教案3.4.5(1-113)

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教案3.4.5(1-113)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当时已将花枝作为朋友 间的馈赠礼品。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昌盛期(A、D581-960)
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昌盛时期,当时可谓君
王提倡、文士雅尚、仕女爱花,处处呈现一派赏花 爱花,争奇斗艳的盛况,并把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订 为“花朝”,视为百花诞生日。
•唐代文人爱花的狂热从白居易的《买花诗》中可见
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第一节 插花艺术的起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插花艺术的兴起源于人类的爱美之心,这从人类始 祖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便可得到认证。据说当亚当和夏娃被蛇所骗偷食禁 果被上帝贬为人间夫妻时,其餐桌上的果盘里就有了番红花作装饰。在以 后的人间生活中,他们对一丝不挂有了羞耻之心,于是摘取树叶遮蔽身体, 并在叶上加花作装饰。人类进入农耕时代,深知树木花草之美,采回戴在 身上,或插入发髻,还将花卉作纹样绘于陶器上,进而将花枝插于器皿美 化居住场所,用花环、花枝赠与心慕之人及供奉神灵。这些原始的用花形 式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逐渐形成插花艺术。 目前关于插花艺术起源的论述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插花艺术的原始形式来 说,另一方面是从插花艺术的发源地来说。
公元前 2500年前,埃及人就用蓝睡莲插入碗、瓶中,装 饰餐桌。 古埃及法老墓中发现有插花图案的壁画。文物的证据是 无可否认的。
此外,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相继创立的几何学,对西欧 的建筑和艺术风格极有影响,而西方传统的古典插花正 是以各种几何图形为主的大堆头形式,具有像金字塔那 样对称、均衡和重量感,可见艺术风格的一致性。
一斑:“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到牡丹时, 相随买花去,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 由于唐代的繁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多以金碧辉
煌为美,以象征大唐民族的富贵典丽。牡丹精神 视为富贵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偏爱,称为牡丹精神。

中国古代艺术(历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艺术(历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艺术(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点与文化内涵。

从壁画、陶瓷到书法、绘画,中国古代艺术蕴含着深厚的审美观念与传统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以不同艺术形式展开讨论,深入探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知识点。

一、壁画:绘境山水,繁衍文明中国古代壁画是一种以绘画的形式出现在墙壁上的艺术形式,常见于古代宫殿、墓葬等建筑中。

它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富有张力的视角,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审美追求。

典型的历史知识点之一是唐代的“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代表,它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瑰丽的色彩,成为了研究唐代社会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宝贵资料。

二、陶瓷:守望千年,传递文明中国古代陶瓷作为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通过不断演化和创新,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

汉代的“汉白玉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历史知识点。

汉白玉器的创作原料取自中国北方的汉白玉,在工艺上展示出古代匠人的高超技术和细腻工艺。

它不仅在宫廷和贵族中受到喜爱,还被广泛用于外交和礼物赠送等场合,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三、书法:千字之中见真情中国古代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它以字为形象,表达了古代人们的情感、思想和哲学思考。

其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书法的重要历史知识点之一。

这篇文章是王羲之的自序,通过生动的笔触和独特的章法,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

这篇作品不仅被后世誉为千古绝世之作,也成为了后世书法家学习的范本。

四、绘画:雅俗共赏,艳而不俗中国古代绘画具有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不仅反映了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承载了丰厚的历史知识。

宋代的“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幅作品以山水为主题,以饱满细腻的笔触和恢弘壮丽的气势,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南方的自然风光。

它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成为了历史上南宋置地图的重要参考。

(完整PPT)中外设计史第二章1中国手工艺时期设计

(完整PPT)中外设计史第二章1中国手工艺时期设计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中国的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内地,初期佛寺布 局与印度相仿,后期佛寺进一步中国化,不仅把 中国的庭院式木架建筑使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 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的窟洞型佛寺。自印度传入 佛教后,开凿石窟的风气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
减柱法只应用于小型建筑, 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 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
2020/2/5
36
2.1.2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特点
一、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二、建筑结构采用“构架制” 三、“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结
构和度量单位 四、单体建筑由三个部分组成:阶基、
屋身、屋顶 五、院落组群 六、对称和自由两种平面布局形式 七、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 1、柱——支撑空间及传递屋顶重量的主要构件。
2、间架 (1)间架是木构架的基本构成单位。 (2)间架的梁架的大小由承受檩子的数目来区分。
3、檐角起翘和出翘 屋顶的平面也不是直线的长方形,而是四角向外伸出的曲线, 叫做“出翘”。
3.创造斗拱结构形 式并作为度量单位
斗拱是立柱与横梁 间的过渡联系部分, 由弯曲的构件“拱” 和短直的构件“斗” 组成。
鹿回头
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
高台基高于低台基; 级数多高于级数少; 汉白玉高于其他台基; 须弥座高于其他台基; 有栏杆栏板高于无栏杆栏板。
须弥座台基与汉白玉台基
5.重视建筑组群整体布局
中国古建筑能以简单的单体组合成为各种各样的建筑群。
完整的院落组织,多样的平面布局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结构
所谓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房 围绕中间庭院形成的北方传统的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艺术彩陶教案

中国古代艺术彩陶教案

中国古代艺术彩陶教案第一章:彩陶艺术概述1.1 彩陶的定义与特点1.2 彩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3 彩陶艺术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与影响第二章:彩陶的制作工艺2.1 彩陶的制作材料与工具2.2 彩陶的制作过程与技术要点2.3 彩陶制作的技巧与创新第三章:彩陶的装饰图案3.1 彩陶装饰图案的分类与特点3.2 常见彩陶装饰图案的寓意与象征3.3 彩陶装饰图案在古代社会的意义与应用第四章:彩陶的考古发现与研究4.1 重要彩陶遗址的发现与考古挖掘4.2 彩陶的断代与年代鉴定4.3 彩陶艺术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五章:彩陶艺术鉴赏与应用5.1 彩陶艺术的价值与鉴赏方法5.2 彩陶收藏与保养的知识5.3 彩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创新第六章:彩陶的分布与地域特色6.1 彩陶的主要分布区域6.2 不同地域彩陶的特色的比较6.3 地域文化对彩陶艺术的影响第七章:彩陶与古代社会生活7.1 彩陶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7.2 彩陶与古代社会的礼仪习俗7.3 彩陶艺术与古代社会生活的关联性第八章:彩陶与古代宗教信仰8.1 彩陶在古代宗教活动中的应用8.2 宗教信仰对彩陶艺术的影响8.3 彩陶艺术中的宗教元素解读第九章:彩陶的艺术流派与代表作品9.1 彩陶艺术的主要流派9.2 代表性彩陶作品的欣赏与分析9.3 彩陶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与成就第十章:彩陶艺术的传承与创新10.1 彩陶艺术的传承方式与途径10.2 现代彩陶艺术的创新与发展10.3 彩陶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彩陶艺术的国际影响与交流11.1 彩陶艺术在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角色11.2 彩陶艺术对其他文化的启示与影响11.3 国际学术界对彩陶艺术的研究与评价第十二章:彩陶艺术与相关学科的联系12.1 彩陶艺术与考古学的关联12.2 彩陶艺术与历史学的交织12.3 彩陶艺术与艺术学的对话第十三章:彩陶艺术的教育与普及13.1 彩陶艺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13.2 彩陶艺术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3.3 彩陶艺术普及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十四章:彩陶艺术的保护与修复14.1 彩陶艺术品保护的重要性14.2 彩陶艺术品修复的原理与技术14.3 彩陶艺术保护与修复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彩陶艺术的未来展望15.1 彩陶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15.2 彩陶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机遇15.3 彩陶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彩陶艺术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与影响;2. 彩陶的制作工艺、装饰图案及地域特色;3. 彩陶在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中的应用及其与古代礼仪习俗的关联;4. 彩陶艺术流派、代表作品及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与成就;5. 彩陶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
五代至北宋是中国山水的成熟阶段,形成风格不同的北派与 南派。 荆浩、关仝 北派山水代表 董源、巨然 南派山水代表
《匡庐图》是荆浩的代表作之 一,描绘的是庐山的自然景色。 此作画境宏阔博大,气势雄伟峭 拔,反映出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 画派的基本艺术特征。 本画集中反映了荆浩的笔法特 点:勾、皴、染三法结合,既突 出了造型结构、形态的立体感和 厚重感,有显示了山水画的特殊 韵致。高远、平远二法结合,交 替使用。
14、《山水清音图》 清代 石涛 上海博物馆藏
拓展练习 1、比较宋代山水画和元代山水画的风格及特色。 2、赏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3、《匡庐图》 五代 荆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仝 山水早年师法荆浩,他所 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 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 。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 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 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 ,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他 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 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 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 意愈长"。
4、《潇湘图》 五代 董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 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
5、宋代山水画的共同特点像当时的花鸟、人物画一样,强 调师法自然,比较写实。(受宫廷画院的影响) 在题材上,多以论道、访友、寻幽、游乐为内容的山居 图、行旅图等方式,在山水中寄托自己的情感,表现对人生 理想与生活品味的追求。 北宋: 李成、范宽,继承五代时期北派荆浩传统,表现北方雄浑壮 阔的自然山水。 米芾父子米点山水,王希孟、赵伯驹青绿山水。 南宋: 多以一脚一隅之山水,小情小景之意境布局。 马远--马一角 夏圭--夏半边
《富春山居图》是黄 公望72岁时为无用师和 尚所绘,用7、8年时间 才完成,此图以浙江富 春江背景,它以长卷的 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 岸初秋的秀丽景色。

设计美学 第二章

设计美学 第二章

几乎在同一时期,有关器物的美学评价,已经伴随着中国哲学思想出 现了。在中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先秦时期,中国哲学和文化思想奠基者 的观点,已经明确地表达了对日用器物的审美观念。
以儒道释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器物的制作和设计强调了功能美 的观点,即器物以实用为美。反对损害器物功用的多余装饰,以素朴 作为美的最高境界,但同样反映了他们在生活中对自然朴素之美的追 求。
最高境界的美,应该是本色的美,是一种纯粹的美,过多的装饰反而 会破坏这种美。
“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把自然朴素看成是一种不可比拟的理 想之美,强调自然高于人工、天然高于工巧。
制作出好的器物,必须具备时令、环境、 材质和技术四个基本条件,其中材料的优 良比制作技术更为重要。
尊重材质、强调朴拙之美的设计思想, 一直贯穿了中国古代的器物制造历史。
这样的设计美学,既体现了当代社会生产的特点,同时也是对人们在获得 物质满足时的精神关照,是美学对时代要求的回应。
1. 匠心独具的功能之美
器物的设计和制造是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器物的设计多与定居的生活相关。 在传统的器物制作和设计中,其本质所遵循的是满足日常生活的实际 需求,适用的原则是最基本原则。
3. 含蓄优雅的造型之美
与西方古代的器物设计比较,中国传统器物在美学品质上的特点是含 蓄优雅。中国的审美文化强调了含蓄、隐忍、不张扬、不夸张的美。 优秀的器物设计强调意蕴,重在神韵,视觉上让人觉得耐人寻味、余 韵悠长。尤其是在宋代,由于是文人执政,当文人雅士的审美成为主 流之后,器物的设计制作许多都是厚朴无文,器物的美主要体现在造 型、质地和色彩上。 这种在器物中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极具中国文化特色,正如宋代著名 的文学家苏东坡所认为的,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也就是说,在平淡中才能看出绚烂的美来。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 艺术设计的历史中国(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 艺术设计的历史中国(2)

清 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 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乾隆珐琅彩黄地开光山水人物图茶壶
乾隆珐琅彩图片
清乾隆, 粉彩开光婴戏图兽耳瓷鼻烟壶 ,通高6.5cm,腹径4.6cm
乾隆粉彩珐琅彩描金螭耳蝶蛹尊
琺瑯彩山水樓閣碗 清 乾隆
雍正 外胭脂红内粉彩提篮花卉大盘
雍正 粉彩花鸟诗句盘
乾隆粉彩开光透雕螭龙纹旋转瓶 · 规 格:通高10.9厘米, 口径12.6厘米,底径9.3厘米 敞口外撇,束颈肩略折,圆腹折颈外 撇圈足。此瓶由颈腹座三节分烧组合 而成,内心连接瓶座套于腹内,可旋 转,又称“转心瓶”。颈座均饰绘黄地 粉彩花卉;腹部绘蓝地粉彩花卉纹, 两面镂空开光,镂雕螭龙纹,龙体施 胭脂红彩,镂空处可见内心粉彩图案。 底有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 章款。
之御窑,就中又以古月轩瓷最为恒赫。盖瓷胎样式、画工、选材、设色、题句、印章、
年款无不具美术之上乘,非有确切考据,正名定分,末免耻生此China支那瓷国中,而 不知何者为我瓷品之瑰宝。”
陶瓷艺术设计
元明清
粉彩
•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景德镇传统的优良 产品,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 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 • 粉彩的艺术效果上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整个装饰构图的表现手法、设
青铜器设计
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 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中
国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 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贵族把青铜器作 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第二章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第二章答案

1.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三种结构形式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中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抬梁式和井干式三种。

穿斗式木构架也称“串逗式”木构架。

其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连起来,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连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其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井干式木构架: 采用木头围成矩形木框,层层叠置,形成木头承重的墙体。

2.古代有哪五种重要的屋顶式样?其等级高低如何?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

庑殿顶: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

歇山顶: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

正脊与两条垂脊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垂直区域,称为“山花”。

攒尖式屋顶:屋顶没有正脊,而只有垂脊。

有三角、四角、六角、八角或圆形。

硬山式屋顶: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两面坡且两山墙与屋面齐。

悬山式屋顶: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

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

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补充:卷棚式屋顶:也称元宝脊,其屋顶“正脊”为弧形。

十字脊式屋顶:由两个歇山顶呈十字相交而成。

盝顶:屋顶上有四条与屋檐平行的屋脊,四条屋脊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顶,其四角各有一条垂脊向下斜伸,形成四块坡檐。

这种顶式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极为少见。

盔顶:屋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凸出的弧形, 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 就像古代军队中战士所戴的头盔堦样. 3.清式彩画包含哪三种形式?其特点是什么?清式建筑彩画·①和玺彩画:在清代建筑彩画等级中最高,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

八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八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八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础知识,如古代文学、艺术、历史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代表性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欣赏。

2. 第二章:中国古代艺术中国画、书法、京剧、民间艺术等代表性艺术形式的学习和欣赏。

3. 第三章:中国古代历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重要事件。

4. 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代表性哲学流派的思想内容和影响。

5. 第五章:中国古代民俗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传统手工艺等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文化遗产和艺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完成作业和练习的质量,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的考试内容,全面考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八年级传统文化》教科书,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

2. 辅助读物:推荐相关的辅助读物,如经典文学作品、艺术史书籍等,供学生自主阅读。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文化网站、在线视频等,提供更多学习素材和信息。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中国古代科技古代四大发明、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和了解。

7. 第七章: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宫殿、寺庙、园林、城池等代表性建筑的特点和建造技艺。

8. 第八章:中国古代宗教道教、佛教、儒家、基督教等代表性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9. 第九章: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近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事件、文学艺术作品、思想观念的变迁。

艺术概论第二章

艺术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艺术设计历史一名词解释: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与灰陶相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陶土一般经过淘洗,成型后的陶胚还常采用磨光工艺,常见器物仍是以生活用器为主。

装饰纹样以几何形为主。

陶与瓷: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土,瓷器是高岭土,即瓷土陶器一般在1200℃以下,瓷器烧造温度在1200℃以上青铜:是自然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不同器物其合金的配比不同,锡铅成分愈大青铜越硬脆。

青铜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叫做青铜时代司母戊鼎:高135cm,长110cm,重达815公斤,铸造时使用七八个坩埚,一二百工人同时操作雕漆:又称“刻漆”是利用漆多次髹涂后,所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漆层进行装饰的一种工艺唐三彩:是一种叫做低温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下彩:即其纹饰绘在经素烧的胚胎上,绘饰后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纹饰在透明釉下,所以称之为釉下彩青花:是釉下彩中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在白瓷胎上用含金属钴的青料绘饰纹样或图画,烧成后纹饰成蓝色。

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朝,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

特点: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2结构科学,榫卯精密,坚实牢固,3精于选材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4雕刻,线脚处理得当,起着点睛作用5金属配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辅助装饰的作用。

巴洛克:原意为畸形的珍珠,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它追求标新立异。

用曲形弯腿取腿,造型夸张,奔放的涡形装饰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深受贵族阶级的欢迎。

洛可可:是“巴洛克”设计风格的延续和变异,其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与华丽的繁饰,自然装饰题材与夸张的色彩组合在一起。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莫里斯的美术装饰商行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家从事设计,组织生产的公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他广泛涉足各设计领域,但其最关心的是染织品的设计,他的这类设计多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题材。

由于莫里斯开创性的工作和努力,其影响越来越大,并积聚了相当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形成了一场有声势的艺术工艺运动。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起源与演变1.1 中华文明的起源讨论华夏民族的形成与演变分析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中的文化象征,如黄帝、尧舜禹等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探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2.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特点与发展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与审美观念2.2 中国古代艺术探讨中国古代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美学特点分析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3.1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研究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的特点与影响分析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对社会秩序与道德观念的影响3.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探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第四章: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制度4.1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中国古代的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与特点探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2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家族制度等社会制度的特点与影响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第五章:中国现代文化与变革5.1 中国现代文学与艺术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如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与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5.2 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分析中国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探讨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未来的启示第六章: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6.1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分析传统节日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6.2 中国传统习俗与礼仪探讨中国传统习俗如婚嫁、丧葬、饮食、服饰等方面的礼仪和规矩分析中国传统习俗和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影响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7.1 中国传统音乐探索中国传统音乐如古琴、筝、笛子、二胡等乐器的特点和音乐形式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7.2 中国传统舞蹈研究中国传统舞蹈如京剧、昆曲、秧歌、剑舞等的起源、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中国传统舞蹈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第八章:中国传统绘画与雕塑8.1 中国传统绘画探讨中国传统绘画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的技法、风格和主题分析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影响8.2 中国传统雕塑研究中国传统雕塑如佛像、道教神像、石刻等的制作工艺、形式和象征意义分析中国传统雕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九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9.1 中国传统建筑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如宫殿、庙宇、园林、民居等的结构、特点和建筑风格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影响9.2 中国传统园林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如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的布局、设计和审美理念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第十章:中国区域文化特色10.1 地域文化差异探讨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差异,如北方文化、南方文化、西域文化等分析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和影响10.2 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等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和文化特色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艺术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艺术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艺术史期末知识整理
一、中国古代艺术史
1. 先秦时期艺术
- 殷商时期的青铜器艺术
- 周朝时期的青铜器艺术
-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楚、燕艺术
2. 秦汉时期艺术
- 前秦时期的艺术
- 汉代的艺术
- 汉武帝时期的宫廷艺术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
- 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 丝织品的制作与艺术
4. 唐宋时期艺术
- 油画的出现与发展
- 瓷器的烧制与艺术
- 诗词与书画艺术的融合
5. 元明清时期艺术
- 元代的绘画艺术
- 明代的文人画与工笔画
- 清代的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
二、中国现代艺术史
1. 新文化运动与美术革命
- 齐白石与中西合璧绘画
- 中国画与西方艺术的融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艺术发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
- 文化大革命对艺术的影响
- 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与国际影响
3. 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艺术家
- 高大山与中国写实主义绘画
- 郭敬明与当代青年文化艺术
- 戴着帽子的拾荒者与社会艺术
以上是对中国艺术史的一个简要概述,希望对你的期末考试有所帮助。

这只是一个基础知识整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扩展每个时期的内容。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

《华夏古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文学流派的特点。

2. 第二章:中国古代艺术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分析中国古代艺术的特点和审美观念。

3. 第三章: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朝代更迭。

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 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儒家、道家、佛家等主要哲学思想的学习。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5. 第五章:中国古代民俗传统节日、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

了解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华夏古韵》教材及相关辅助材料。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图片、视频、论文等资料。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2课时)学习《诗经》中的经典篇目,了解其文学特点和历史价值。

探讨唐诗的繁荣原因及其艺术成就。

2. 第二章:中国古代艺术(2课时)分析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脉络,欣赏历代书法作品。

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3. 第三章:中国古代历史(3课时)学习中国古代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析其历史特点。

探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演变。

4. 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2课时)学习道家的哲学思想,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古代艺术成就

第二章 中国古代艺术成就

第二章中国古代艺术成就第一节书法篇一、中国书法概述书法是中国文字艺术的瑰宝,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

书法艺术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是世界上少见的奇特文化现象之一。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经历了从“实用的书写”到“艺术的书写”漫长的历程。

书法依托于汉字,又在汉字书写的载体上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和民族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不同特色。

世界上有许多文明古国,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等,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但都没能够像中国的汉字书写那样,形成书法而步入艺术的殿堂。

所以说,书法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门独特的艺术。

汉字形体的发展阶段,在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大体是按甲骨文、金文、籀(zhou)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顺序排列的。

其中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统称大篆,大篆和小篆合称为篆书。

西汉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东汉以后,纸的应用逐渐普及,使书写便利起来,为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回顾文字发展历程,可以更好的看清楚书法的发展演变。

文字产生最初只是为了实用的需要,但由于文字的创造是“依自然万物之类而象形”的,文字体现了先民对世间万物的审美观,因此在汉字产生的同时,书法也就萌发了。

历史上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发展、成熟和繁荣三个阶段。

(1)发展阶段(殷商到西汉)。

这时的字体先后有甲古文、金文和篆书。

他们的特征基本相同,结体繁复,字形带有较重的象形意味,线条单纯,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和形式区别。

书法艺术主要表现的是结体造型,普遍表现出一种古朴、稚拙、凝重的美。

(2)成熟期(东汉到南北朝)。

这期间先后出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不同的字体形态。

书法艺术开始注重以自由多样的线条变化和空间构造来表现字形,抒发作者的情感,并由此升华到高度抽象的线的艺术世界。

(3)繁荣期(隋唐至近代)这时的字体发展己经达到顶峰,书法艺术主要朝着书体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力求在原有的字体中融进新的审美意识,通过点画和结体变化,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风格流派,富于建树的书法艺术理论著作相继问世,对中国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

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

龙纹
龙,四灵之长,变幻无穷。据研究,炎、黄 二帝就是上古以龙为总图腾的部族联盟领袖。进 入封建社会以后,龙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 着帝德天威。历代帝王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命。从 皇宫帝苑到服饰器皿,都充斥着龙的装饰。同时, 在民间,龙既是神灵,是祥瑞,又是人们的审美 对象,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西周早期的龙纹沿袭商代晚期的风格,但到了西周中晚期, 龙纹更趋抽象化,只有将早期龙纹同其对比观察,才能从中看 出发展轨迹。这是因为在周人的观念里青铜器纹饰的宗教含义 已不如商代强烈,由“象物”形式转向图案化,气氛活泼轻松, 体现出一种审美情趣,当然,也含有祥瑞意义。
一些典型的龙纹
爬行龙纹(西周早期龙纹簋)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环柱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兽面纹鼎)
牛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古父己卣)
外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戊服卣)
内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斝)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曲折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无虫鼎)
龙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鼎)
长颈鹿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方彝)
虎头型兽面纹(商晚期戢觥)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凤纹
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 征比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 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 凤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祥瑞动物,在“四灵” 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物,麒麟源自兽类,凤凰则 源自鸟类。从古代岩画、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器 物上保存了大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造型。在这些凤 凰身上,有孔雀的影子,有鹰、鸮的特征且与鸡、 雁、鸭也有联系。
第二章 中国古代青铜器
三大艺术要素
形制
纹饰
铭文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 形表现,直接对应青铜器的造型艺 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青铜器物应用面广、流传时间很长、 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天 生的对艺术美的追求,使得中国古 代青铜器的形制丰富多彩。从青铜 器的造型能看出我们祖先卓越的审 美想象能力和巨大的创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音乐名作
• 中华古韵,向有十大名曲一说。这十大古 代名曲分别为:《高山流水》、《广陵散 》、《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 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 春白雪》。
一、高山流水
• 音乐赏析:古琴曲。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 门组成:前半部浑厚而精致的音色描画了高山之雄伟苍劲; 乐曲的后半部风雅地刻划了流水的差别形态,由细流涓涓低 迴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情形。 • 《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得意的作品,旋律婉转流通,气势 派头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松窗录》
江上琴兴 常健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渭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阳关词
渭城朝雨,一霎浥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 柔凝碧,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 柳色新。 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功名 定有分,莫遣容仪瘦损。 休烦恼,劝君更进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 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 无故人。
• 3、隋唐时期的音乐 • (1)音乐类型 • 燕乐 燕乐是隋唐繁盛的主要标志。隋唐燕乐继承 了乐府音乐的成就,是汉族俗乐与境内其他民族 以及外来俗乐相融合而成的宫廷新音乐。 • 唐朝的音乐机构叫教坊和梨园,对教师和学生都 有着严格的考核,这些机构人数众多,规模空前 绝后。
唐玄宗
梨园
唐代华清宫梨园,位于华清池大门内西侧,是唐玄 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 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机构,“梨园弟子” 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
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柔 美清澈,表现力强。
箜 篌
古代管乐器,即觱篥 ,也 称管子,多用于军中和民 间音乐。
筚篥
羯鼓是一种出 自于外夷的乐 器,来源于羯 族。 羯鼓两 面蒙皮,腰部 细,用公羊皮 做鼓皮,因此 叫羯鼓。 羯 鼓
三、近世俗乐阶段(宋元明清)——以戏曲 音乐为代表
宫廷雅乐渐趋衰微,民间音乐进一步繁荣。音乐 艺术的表演中心由宫廷转移到民间。多样化、小 型化。
• ‚帝每见九亲妇女有美色,或留以付清商。‛ 《魏书·齐王芳纪》
吴歌(东晋,南朝)
《子夜冬歌》:渊冰厚三尺,素雪履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华山畿》: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西
曲(南朝宋、齐、梁)
《莫愁乐》: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 挥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先秦礼乐阶段——以编悬钟磬为代表
(二)中古伎乐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
(三)近世俗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
(一)先秦礼乐阶段——以编悬钟磬为代表
特点:歌、舞、乐三位一体,所以称为乐 舞用于宗教活动,还有一些求雨、驱除瘟 疫,以及一些祭祀。 • 活动
1、类型 (1)原始歌谣
望江南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 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 恩爱一时间。
(4)主要乐器 琵琶、箜篌、筚篥、笙、笛、羯鼓等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木制,音箱呈半梨形, 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 尼龙制成。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 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齐都韩娥——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秦青送徒——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郢人三唱——《下里巴人》和者数千
《阳菱采薇》和者数百
《阳春白雪》和者数十
易水悲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3、乐器
骨笛—最早的乐器 贾湖骨笛的发现: 1987年,在河南省安阳县贾 湖村,发现了25支用猛禽翅 骨做成的骨笛。他们距今约 八九千年。笛孔有5-8之别 ,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贾 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 代最早的乐器实物。
二、广陵散
• 音乐赏析:哪怕是在度过漫长的5000年,仍旧 有人会记得,在中原大地上,有一位名为嵇康 的昔人,曾在刑场上弹奏出这震撼民心的俏丽 宝典——广陵散!静听之中,连弹的重复运用 依然能使人感触一丝告急,以致是悲惨。弹奏 者的心田肯定不平静。手指拨琴弦若飞。肃杀 之气在指尖流淌。
• 琴歌(司马相如)
•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 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 胡颉颃兮共翱翔。
• ‚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环顾 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 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 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晋书·嵇康传》)
音乐,逐渐取代前朝
雅乐称为主流。
• 主要包括:鼓吹乐、 相和歌。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 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著名音乐家
李延年,西汉音乐家,生年 不详,能歌善舞,容貌喜人。 李延年武帝时李延年作的 《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 再得。‛
2、三国魏晋南北朝
琴的文化内涵: 《红楼梦》 第八十六回 • 宝玉乐得手舞足蹈的说:“好妹妹,你既明琴理,我们何 不学起来。”黛玉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 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 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 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 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 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 不负了这琴。还有一层,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抚 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 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 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 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 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
(3)和音乐相关的诗歌
李 白 作 《 清 平 调 》 图
清 · 苏 六 朋 作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 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 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太 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 十六部。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 押众乐前,将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 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李 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承旨,犹 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辞曰:“云想衣裳 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 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 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龟年遽以辞进。 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
战国时期青铜古乐器的千古绝响。
(二)中古伎乐阶段(秦汉-隋唐)——以歌舞大曲
为代表
特点: • 出现了雅乐和宴乐之分。雅乐即古乐,主要用于 祭祀活动。宴乐,即饮宴时供娱乐的音乐。
• 歌舞音乐的全盛时期,是集器乐、舞蹈、歌唱为 一体,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
1、秦汉时期: 秦汉相沿,共设乐府
106年。收集改编民间
• (2)音乐形式:
• 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多段的大型歌
舞曲叫做大曲,在唐代燕乐中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 如
《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
霓裳羽衣曲又称霓裳羽衣舞。是一种唐代 的宫廷乐舞。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 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安史之乱后失传。
《秦王破阵乐》是中国唐朝宫廷乐舞。最 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秦王李世民打败了 叛军刘武周,将士所作。最初用于宴享, 后用于祭祀
( 3 )楚声: 楚声是南方楚国的音乐。这种音乐曾给伟大诗
人屈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他的《九歌》
就是由民间祀神歌舞加工创作而成的。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 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 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先秦歌艺
•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 时期。这时,国家分裂,战乱频仍,音乐成为一 个理想的避难所。
(1)清商乐 是这时期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居主 导地位的一种音乐。它是晋室南迁之后, 旧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民歌发展起来的 ‚吴声‛(健康)、‚西曲‛(江陵)相 结合的产物。
• ‚太祖(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 在侧,常以日达夕。‛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注引《曹瞒传》
( 2 )《诗经》

雅 颂 篇。
15国风共160篇。
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共40
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 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 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沚。
神弦歌 白石郎曲 白石郎, 临江居。 前导江伯后从鱼。 积石如玉, 列松如翠。 郎艳独绝, 世无其二”。
(2)琴曲
是这一时期获得重大发展的领域。
琴曲——四雅兴之首
琴艺: 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 蔡邕火中救出烧焦尾琴 嵇康广陵散从此绝矣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 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 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 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 身不复鼓。 —— 《伯牙绝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