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分英语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分英语的经验
84分英语的经验
说到英语,我现在终于相信一句话——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我今年英语84分,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以下时我复习英语的若干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先说说我的英语基础吧,我进大学以后每个学期考试最怕的就是英语,所幸没有被关过,但是基本上就是65到70分的水平,我一直不明白有些家伙的高分是怎么考出来的,因为我觉得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我没有提前考四级,因为没有这个资格,就在大二下学期(要求过四级的时间)考的,之后六级考了两次,是在大三的六月份那次过的,而且我对于这两次考试都是认真对待,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准备的,但是最后分数还是在那个框框里转,没什么突破,这实在是令人比较沮丧。
由于上海的学生学英语的意识很强烈,所以英语好的人数不胜数,我有同学居然把背新概念课文当作一种爱好,也有不少人早早就考过六级然后去尝试中高级口译,我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应该说还是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我坚持一个看法,首先要相信英语这东西只要努力钻研一定能学好,再就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制定学习策略,不要好高务远,看到别人啃什么就跟着去了,现在的英语考试种类很多,况且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特点,那么你对自己所要参加的考试侧重考察哪些方面,一般如何着手考察等等就需要有所了解了。
考研比四六级更注重英语知识运用,况且两者之间也不存在绝对递进关系,所以四六级没过也不需要有什么心理包袱。
更深一步说,我觉得大学本科的平时成绩和考研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你平时成绩好说明你对待平时考试的态度比较认真且花了时间准备,并不是说一定比成绩不好的人更懂得学习,回到考研上来,关键还是看自己的态度,全心全意的付出了,其结果自然不同。
我们学校是前三年每年评一次奖学金,我只拿过一次特等,有人三年全部特等,但考研分数我比她高一百多分,我觉得这个结果也很正常,因为对于考研我是倾注了很多心血的,说这个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大家,你做一件事情的结果主要取决于你是否认真去做以及重视的程度,和之前的东西是不存在必然联系的。
英语考纲说上考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05年是把听和说都放到复试里去了,但不排除今年又把听力加回来的可能,所以我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主要就是三个内容:单词、
阅读和听力。
我用的词汇书是星火的,我觉得编得不错,虽然其中某些词汇之间的联系感觉是硬套上去的,稍显牵强,但是其提供的从一个熟词到若干生词的记忆方法是绝对值得推荐的,而且我建议把星火词汇书和考纲结合起来使用,因为考纲是按正序排列单词,星火是按意序排列单词,两者交叉使用可以避免干背造成的尴尬。
我是每天早晚花一个小时来学习词
汇的,因为词汇容易遗忘,看了后边忘了前边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那么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时常巩固,有同学老说“记不住怎么办”或者“记了老忘怎么办”,第一我认为只要用心了不可能记不住,古人四书五经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第二忘了不可怕,忘了不去拾回来才可怕,我也常忘,但是发现有遗忘的或者印象模糊的我就马上翻词汇书查阅,这样子印象更深。
长此以往一般一个月就可以学习完一遍单词,但必须得按计划每天坚持,尤其是刚开始时劲头十足,过个十天八天就开始烦躁了,这时就需要硬着头皮挺过来,到后来你会发现学习词汇成为了一种习惯,整个复习期间,我大概一共往复背了差不多六遍单词书。
学习单词的时间可以放在一些间隙里,不要说没有时间,就看你有没有利用起来了。
值得注意的就是别仅仅局限于单词的根义,尽量积累一词多义,以便拓宽思维。
我练听力的方法是每天早晚听新闻,主要不是为了听懂,因为新闻里会涉及到很多考研范围之外的词汇,我的目的是给自己营造一个语言环境,要知道听的能力就是一种对语言的敏感性,我觉得每天置身于一个这样的环境里,会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此谓泛听,再加上自己做考研方面的精听练习应该足够了。
平心而论,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是最多的,每天词汇和听力的学习任务都是从早晚的间隙时间里挤出来,加起来已经差不多两个小时了,这还
没算上分量最重的阅读练习。
阅读占整张卷子的60%,这也是我研究得最多的部分,首先说说阅读用的材料,我自己是朱泰琪的《复习指导》,里边的阅读文章就是历年真题,只是我当时做的时候不知道,我觉得一上来接触真题是可行的,怎么说呢,真题文章经典,问题的难度也大,虽然做起来有让人寸步难行的感觉,但这个时候刚刚开始复习,谁都不会去计较得分,重要的是在做完一遍以后回过头来进行精读,分析长难句的结构,分析篇章的段落结构,况且老朱的书每篇文章都附了译文的,碰到觉得很好的句子也可以自己动手翻译,然后可自行对照寻找理解不妥之处,应该说第一阶段是最辛苦也最费时的阶段,但绝对是值得坚持下来的。
或许你会感觉怎么做了这么多练习,为什么还是和刚开始一样,总要错那么多个,这很正常,英语学习是量变过程很长的,我也是差不多花了四个月时间的基础练习,加上暑假上辅导班从老师那里学到一些方法,才可以说找到了一些感觉,所以在做阅读的过程中有不顺利的千万不要气馁,记住:贵在坚持。
我推荐一开始接触真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如果上辅导班的话,你会发现老师都是举历年真题里的例子来讲解,分析得最多的也是真题里的文章,如果之前做过一遍自然有印象,结合自己的体会和老师的分析,应该会有更深层次的收获的。
老朱的书读完以后(只做了阅读)我开始看石春桢的《220篇》,其实应该有不少人骂这本书,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书中大部分文章选材和考研的文章不对路,考研基本是选议论文,石的书里记叙文居多且生词奇多无比,但我个人是抱着提高的心态去看这本书的,也就是能记的超纲词尽量记,不能记的也不勉强,文章后的题目一般不管,随便选选,主要还是为了多练习一下分解长难句的能力。
在9月份以后我开始转向应试方面,买了一本郭庆民的《200篇》,我觉得这本书选的文章都不错,模拟的思路比较接近真题,这时我基本不再回过头精读,主要突破点放在了体会出题者的意图上面,阅读问题的类型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什么主旨题、细节题之类,总的来说先做细节题,因为涉及的东西可以在原文里找到,这里提一下,那就是千万别险入“比词”的误区,一定得把选项的意思读懂吃透,再寻找相应的段落,有人可能会说有些选项不能完全看懂,只能找其中的关键词,殊不知这正是出题人的阴险之处,其往往运用同义转换等手段移花接木,这就是我说需要进行大量精读破解长难句的原因,以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主旨题一般是要明白作者的意图,我个人的经验是自己千万别多想,文章中怎么表述的就顺着去理解,因为外国人说法一般比较直,委婉的很少,不需要拐弯抹角费尽心思的去猜测。
最多的就是这两种,当然其它还有词汇题、推断题等等,这些就是靠平时多看多积累来提高了,提问的词汇你如果认识那就再简单不过了,不认识的话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断一般也不难。
还有一定要注意文中句子和选项在表达上是否有细微的差异,往往有些选项粗看上去是对的,和原文相差无几,实则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被动了手脚,仔细体会的话就会发现味道大变,举个例子,05年阅读讲吸烟和温室效应那篇,第一道题问那些支持吸烟的人道理何在,这时注意选项A是说“没有科学证据证明……”,但文章中表达的意思是“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我注意到这个就毫不犹豫选C了,毕竟其它两个比较好排除,答案从第一段的“That the antismoking lobby was out to destroy our way of life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ay out of the way?”可以判断出来,句子前的that实际上是前边insisted的宾语,是吸烟的支持者们提出的说法之一。
总之注意这些差别,别掉进命题人设的坑里,其实我复习到最后都觉得出题人也没太多的花样,变来变去就那几招,只要自己多注意悉
心总结,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想来想去还是把完型填空和七选五放在一起说吧,这两个一个考细部内容,一个考宏观结构,完型基本上分语意搭配、词义搭配和固定(常用)搭配,前两项主要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和对词汇的辨别来选,常用的如递进、转折、让步等逻辑关系,还有就是英语里的固定搭配很多,没办法,这东西就像政治里问你哪本著作提出什么理论一样,只能见一个记一个了。
完型填句主要通过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把握,其实这些都和阅读脱不了干系,记住沿“词——句——段”的顺序来逐个击破,有浅入深的进行复习。
我每天坚持4篇阅读训练,9月份以后又加入了1篇完型和1篇七选五,今年的客观题60分我最后拿了52分,这其实是我预料之中的,因为自己确实花费了很多心思去钻研,意料之外的是后面
的主观题。
我是从11月份以后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训练的,这时候前面的选择题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但没有完全放,把之前一天的任务改为隔天,这样空出一天时间准备主观题。
先说作文吧,我刚接触作文时感觉就是硬生生的什么也写不出来,怎么办?看范文怎么写的,看了后再写,如果再写不出来就背范文或者范文里的句子,背过若干篇以后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个框架了,基本上考研作文就可以往里面套了,这和我说的政治要识记一些概念是一样的,你肚子里总要有些货,你才能编得出来,而且这么多年都考看图作文,这几乎已经成
了一个模式了。
我到最后看到一幅图就是:第一段描述图画,第二段揭示图画背后的社会现象,第三段就以上的内容进行自己的评述,举些例子,我刚练作文时感觉无论什么题材,放在我面前自己就是无话可说,但随着自己见得多了,观察别人怎么写,从那些角度方面来写,渐渐就把这些拿来成为自己的东西了。
最后我还觉得那张卷子上小作文留的空少了,
我还没完全发挥呢。
至于翻译我觉得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一部分,因此也是花的时间最少的一项,基本上就是随意,我看得比较多,自己动手翻得相对少,翻译变态的地方是要涉及固定词组,这时候是不能望文生义的,基本上和完型里的固定搭配一样,只能逐步积累。
不过总结一些翻译的题型,还有一些从句的翻法,还是有用的,最后注意能直译一定要直译,别把自己的
理解加上去,实在不行采取意译。
我看了看一些帖子,还有同学也谈过,关于做题的顺序,我觉得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我是从头顺着做到尾的,所幸今年完型相对较简单,我做起来很顺,以至于没有影响做阅读的情绪,不过有人提出先做阅读我觉得也是非常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