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南县青坨营镇初级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4.4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
九年级政治 4.4《实施科教兴国》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1.国家如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议)
(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3)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2.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1)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大赛,勤动脑、勤动手,勇于质疑;(4)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奠定基础。
(1)深圳为什么要建设“智能城市”?
答: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需要。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建设“智能城市”必须坚持什么战略?
答: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3)为实现“智能城市”的目标,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答:见导学案三.2
课后反思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2010年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这表明()B
(2)局部上:少量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已走在世界前列。
4.国与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5.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6.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创新。
二、为什么?
1.科技的重要性:p58-59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2.4.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案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册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本框内容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认识科技和教育的作用,认识我国科技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我国科技和教育取得的成就与不足,理解科技和教育的作用,以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难点: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可以感受到科技与教育进步所带来的变化,但是对科技和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还有待深化。
三、教学方法根据九年级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1)多媒体教学。
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归纳法——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想所感进行讨论、归纳,达成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2)教师准备:搜集材料,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理论观点和事例材料;了解学生当前知识背景,对学生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对待行为的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操作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制作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课件;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
九年级政治全册 4.4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学案
【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知识目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能力目标: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备意义,辨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
目标达成:①认识科技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热情,坚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②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既重点,亦是难点)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是怎样的?2、我们应怎样做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什么问题?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要求是什么?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什么样的社会?【创境激趣】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自学导航】学生阅读教材60-64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促进()和()巨大进步。
2、科学技术的重要性?3、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势、劣势、对策?4、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
5、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何社会进步的基石。
6、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是什么?7、教育对个人、国家的作用?(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8、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什么?为什么?(怎样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1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合作探究】1、材料一:2013年9月2日3时16分,我国在某某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了预定轨道。
材料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加速本国人才的培养和对公民创新教育的研究。
欧盟强调教育培训和人才培训计划,以图抢占科技“制高点”;日本正在实施培养“四合一”人才计划;加拿大、韩国等也不甘落后。
九年级思品 4.4《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案)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四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目标】1、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2、我国的科学技术的现状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习过程一、情境设置、目标内化。
导入:1988年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个论断,继承了马克思,又发展了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概括,是从当代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及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个事实中概括出来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求:自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合作、成果共享(一)、要求:根据问题提示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
问题提示如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3、我国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4、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二)要求:解决各情境的问题情境一:58页情境中两个问题情境二:列举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863计划的研究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链接一:国家自2000年至200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情况2007年闵恩泽(1924—,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1919—,著名植物学家)2006年李振声(1931—,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2005年叶笃正(1916—,世界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1922—,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2003年刘东生(1917—2008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1932—,著名航天技术专家)2002年金怡濂(1929—,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2001年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2000年吴文俊(1919—,世界著名数学家)袁隆平(1930—,杂交水稻之父)相关链接二:国家“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览举行2001年3月,国家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
九年级政治 4.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内容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发展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课标14页四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解读:“了解……差距”可以理解为……全面正确的认识我国的科技教育国情,“理解……素质”可以理解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教育、创新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从而理解国家确立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性,并在行动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依据二、近年来河南省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为了体现课改精神、推动素质教育,近年来有关试题结合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着力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全面认识和分析我国的科技教育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帮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提高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依据三、学情分析面对全球范围内科技的突飞猛进,教育和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一些图片,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科技成就和我国的差距,然后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产生的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改变现状,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青少年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二、学习目标确立1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过程与方法:认识发展教育和科学的战略意义;辩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
三、课堂评价【自主学习】要求:对照教材,自主填空,并在教材中适当标注。
科技的重要性①科学技术②是第一生我国科技现状:优势()产力不足()总之,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结合起来,是实现()的必然要求。
地位: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的竞争。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4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导学案 新人教版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参与国际竞争,当前世界范围的竞争、综合国的竞争,关键是()
A、科学技术的竞争B、自然资源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D、市场的竞争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二则材料说明我国在实施什么战略?
⑵联系材料说说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师生反思、总结:
3、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为什么说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二、探究新知
1、我国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三、归纳整理
整理本节课所学,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
四、达标测评
1、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说:“我们这种企业,如果失去了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这一观点主要说明()
A.人只要科技发展了,社会就能进步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我国的发展以科技发展为中心D.科学文化素质比思想道德素质更重要
4、材料一:中央财政投入百亿元启动西部“两基”攻坚,到xx年我国西部地区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材料二:国务院批转教育部《xx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此先后启动了行动计划所提出的“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和“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等六项工程,并以此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3、当太空蔬菜成为普通百姓的盘中美味时,我国又开始了在生态林领域进行太空育种研究。2004年12月1日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将中国第二十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树种正式交付甘肃省林业厅进行育种试验。此次搭载中国第二十颗返回式卫星邀游太空的种苗,有白皮松、华山松、侧柏、刺槐、沙棘、柠条等6个种类,它们都是首次被送入太空。以上材料还告诉我们( )
九年级政治全册 2.4.4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案 新人教版
1、引导学生高度概括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2、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我国目前的科技现状。
3、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作用,我国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引导学生从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多实践,多动脑,勤动手等角度谈。
1、阅读教材,结合具体事例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归纳我国的科技现状。
3、阅读教材并结合现实生活,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并概括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
4、进一步认识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5、总结面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青少年的做法。
。
问 题:学生往往对我国科技现状片面理解。
对策:教师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优势,又要看到不足,最后从总体上进行归纳。
问题:学生在列举事例或总结做法时,思维较片面。
对策: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及时引导。
板书设计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科技现状——科技创新
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的作用——教育创新
教学反思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知道我国科技的作用和现状。
2、引导学生明确教育的作用、把教育摆 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地位的原因。
3、引领学生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并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做法。
教学重点
科技、教育 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加强科技和教育创新能力的做法
课型
综合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九年级政治 第四课第4节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课第4节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学习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
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科技的原因。
多角度理解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
识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理解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原因。
识记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理解创新的重要性。
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祖国需要的人才,积极投身祖国的科技事业,为推动祖国科技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重难点: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创新的重要性。
基本问题: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
3、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4、为什么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5、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原因。
6、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7、创新的重要性。
知识梳理: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P59引用的马克思、邓小平的话理解本题。
⑴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______和______的巨大进步。
P58N1 (总结历史)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各个领域,成为____中____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____。
P59N1(着眼当今)⑶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______的影响P59N1(展望未来)2、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
⑴成就:在______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________,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________。
P59N2⑵不足:从___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_________相比较仍有较大___,同我国_________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P59N2 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______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课第三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案2新人教版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明确教育的地位;③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2、能力目标:学会辩证地看待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教学难点:实行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情景导学、活动助学、体验感悟、探究创新”。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五、课前准备:教师:收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材料,我国科技创新的实例。
学生:收集中学生自主创新的实例。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一、观后感受大家谈活动过程:首先多媒体出示材料:1、2004年1月31日“机遇”号火星车美国当地时间凌晨从火星“梅黑迪亚尼平面”发回的信号里显示,它已成功驶出着落舱,踏上火星表面,开始为期三个月的火星探测之旅。
2、欧洲宇航局“火星快车”飞船于2003年6月发射,“火星快车”携带“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探测器,这也是英国首次制造的探索其他行星的探测器。
3、中国正加快自己接近这颗红色星球的步伐。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正在制定火星探测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望发射自己的火星探测器。
然后请学生谈感受。
最后教师小结:欧洲、美国、中国都在抓紧对火星的研究,这说明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独占鳌头,就必须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实行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从而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课(三)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活动二:政史一家亲:活动过程:(1)出示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纺织技术的发展的材料:古代社会通用纺纱机一天纺纱三米;现代社会喷气式纺纱机每分钟可以生产150——300米纱。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4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能力目标: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能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现状;培养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方面的成就;理解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理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难点: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自主学习生成问题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巨大压力。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2.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三、科教兴国1.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党和政府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2.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3.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阅读教材第60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是什么力量使通信工具变得迅速便捷?答:科学技术的力量。
(2)你能设想一下未来的交通工具还会有哪些变化吗?答:微型化、遥控化、智能化、直接与人脑联接、隐形化等。
2.阅读教材第61页的相关链接,回顾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何?答: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从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影响来看,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如何?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4课-第4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学案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学习目标引导同学们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所具有的深刻影响,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进步。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要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就要把教育搞上去,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保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科教兴国”突出地讲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内容。
重点和难点: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技和教育创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为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做贡献,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课前预习:1、当今世界,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或我国为什么加快发展科学技术?(1)(2)(3)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的竞争、的竞争。
4、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5、为什么必须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2)(3)(4)6、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7、推进科教兴国为什么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1)(2)(3)学习过程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活动一】☆什么力量是通信工具变得迅速便捷?答:科学技术的力量。
☆你还能设想一下未来的通信工具还会有哪些变化吗?答:能。
微型化、遥控化、智能化。
(1)科技的重要性:①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三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时间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20世纪下半叶代表蒸汽机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影响开创大机器工业时代,全面开创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
人类进入电气化、原子能和航空航天时代,现代化大生产普遍发展。
生产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主义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3、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4、发展教育事业的意义: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5、如何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为什么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
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注重实践,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关心身边的科技事物。
3、新世纪需要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天地。
具备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①有利于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②有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口强国的转变,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①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②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③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的需要。
6、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
7、青少年为什么要创新: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②青少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成才的关键。
③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创新的希望在青少年,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托。
8、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所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
③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9、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青少年如何向科学家学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中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实践。
培养创新意识,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0、国家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奖励,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11、为什么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③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奖励。
12、国家为什么鼓励、倡导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3、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
(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
(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
(5)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14、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具体事例:科技创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芯”的研发;“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李振声攻克了杂交品种后代不育等难题,首创了染色体快速选育的方法;“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等。
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制度创新:“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务院实行大部委制等。
15、请你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几项合理化建议。
重奖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强省政策,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使全省形成重视人才和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氛围;对在职人员进行各种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1、材料一 2008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拍摄的首幅月球表面图像传回,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飞天”,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材料二 2008年1月8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闵恩泽院士和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分别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至此,中国已有12位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中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1)我国接连取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说明了什么?(2)党和政府为什么对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给予重奖?答案:(1)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说明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
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说明我国科技工作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重奖科技人才,有利于营造鼓励人才,有利于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2009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他建立的“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影响十分深远。
(1)徐光宪的创新成果带来的影响,说明了什么?(2)徐光宪的事迹,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3)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4)学校开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节活动,请你提出一项活动建议。
(5)简要分析国家为什么设立科学技术奖。
答案:(1)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2)我们青少年应以获奖科学家为榜样,树立崇高远大理想。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
关心身边的科技事物,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4)开展科技小发明比赛、参观科技馆、科技黑板报评比、爱科学演讲比赛(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3、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有利于保障公民受教育权;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高全民素质;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材料一据报道,某市今年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
“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
部分高中生认为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
材料二 2009年4月23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以读书为主题的多项活动已经在我国各地陆续启动,不少学校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请运用所学知识驳斥“证书无用论”的思想(至少两个方面)(2)为使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请你提出好的建议(三个方面即可)答案(1)①教育对个人来说,知识改变命运;②对国家、民族来讲,教育成就未来;③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2)向学生推荐一批有益身心发展的书籍;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延长开放时间;请当地的学者或作家来学校做报告;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板报等活动等。
5、材料一:当前我国与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比较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