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福利经济学概述

合集下载

社会福利理论(全套课件458P) ppt课件

社会福利理论(全套课件458P)  ppt课件
社会福利理论
PPT课件
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第二节西方社会福利 思想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社会福利基本 理念与实践模式
PPT课件
2
学习目标
了解社会福利的概念、类型及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掌握福利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对社会福利的理论贡 献; 初步了解当今社会福利的主要理论流派。
PPT课件 18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
职工集体福利 特殊社会福利
社区社会福利服务
PPT课件
19
二、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历史性:发展历史构成思想的基本内容
多元性: 人的基本需要的多元性 思想的多元性: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哲学 意识形态性: 流派性:
PPT课件
20
三、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目的
22
第二节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15世纪-17世纪中:封建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兴 起,宗教神学统治地位受到动摇,人文主义的核心地位开始确 立,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近代史开始。 17世纪中-19世纪中: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前期:西方资本主义面临新选择时期。英国采取国家干 预政策,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PPT课件
6
经济历史文化发展不同,各国界定也不同
英国: Social services
社会福利被确认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目的在于保 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 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免费医疗等公益服务和 家庭生活补贴以提高其福利,社会福利可以包括社 会保险计划、保健、福利事业和各种维护收入的计 划。(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第一章概述1.福利经济学的概念: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科,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分支。

2.关于效用: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可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基数效用是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

4.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的基础;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分出强弱程度,列出顺序,进行比较.序数效用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

5.福利可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一般福利与经济福利。

6.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指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客观上“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的分析。

实证经济分析,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规范分析:是指提出政策建议、涉及“应该如何"等命题的分析,包含价值判断。

规范经济分析,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济学就叫作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7.福利经济学的场所与发展●1920年,《福利经济学》问世;旧福利经济学(基数测量、效用可比)的代表人物庇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帕累托、卡尔多、阿罗等人(序数效用、补偿原则、不可能定理))是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罗尔斯、森、黄有光等进一步发展福利经济学。

8.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收入状况如何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从总体效率或总体福利出发,其目标是提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方案或改革措施。

具体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社会福利度量和影响研究、社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及政策与方案研究.第二章帕累托原理和资源配置效率1.帕累托原理: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指资源分配达到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反过来说,……).帕累托改进的目标是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归纳

福利经济学归纳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第一节1、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

2、效用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效劳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伦理中性、相对性。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社会福利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

社会福利分类: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效率。

罗尔斯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公平。

2、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

一般福利:不能用货币度量的社会福利。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1、旧福利经济学〔理解〕代表人物庇古,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关系可以比拟的前提条件下的,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响,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局部才是经济福利●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根本的福利命题: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旧福利经济学的争议: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拟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2、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根底上,以防止设计福利计量手段和效用的人际比拟关系问题。

其主要要点如下: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拟的。

《社会福利》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至第二章)

《社会福利》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至第二章)

《社会福利》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至第二章)导论:基本概念界定社会福利的含义1、从“福利”词意上看:welfare well+fare=好的生活例:韦伯斯特新世界大学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中对“福利”一词的定义是“一种健康、幸福和舒服的良好状态”2、从“福利”内容上看:(1)福利是物质手段和非物质目的的混合体。

(2)福利是一种幸福和利益的结合体,包括物质和精神内容的“福”和“利”。

(3)具体包括:基本生活保障:衣食住行医。

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价值追求,普惠福利是福利发展的本质要求与具体层面。

生活状况的满足程度:从福利属性理解——客观性、主观性。

3、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1)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是这样讨论社会福利的:“社会福利是一个宽泛的和不准确的词,它最经常地被定义为旨在对被认识到的社会问题做出反应‚或旨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的‘有组织的活动’、‘政府干预’、政策或项目。

……社会福利可能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关于一个公正社会的理念,这个社会为工作和人类的价值提供机会,为其成员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使他们免受匮乏和暴力,促进公正和基于个人价值的评价系统,这一社会在经济上是富于生产性的和稳定的。

这种社会福利的理念基于这样的假设:通过组织和治理,人类社会可以生产和提供这些东西,而因为这一理念是可行的,社会有道德责任实现这样的理念。

”2)同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福利”的定义为:第一,一种国家的项目、待遇和服务制度,它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医疗的需要,这些需要对维持一个社会来说是最基本的。

第二,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Barber,1999:454)。

3)郑功成等学者的观点: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未列出的请大家自己写出答案)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00286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

00286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

第一章导论社会福利概述第一节社会福利的涵义和特征二、考核目标1.识记:(1)社会福利的概念;(2)社会福利的特征概念:狭义-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照顾而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制度。

广义-指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

(面向全体国民的、旨在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社会政策)特征:a保障对象的全民性;b保障内容的福利性;c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d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2.理解: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的总称。

社会福利体系:a职工集体福利;b特殊社会福利;c社区社会福利服务;第二节世界社会福利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启示二、考核目标(一)世界社会福利的简要发展历程--理解:世界社会福利的五个发展阶段a剩余型社会福利:b制度型社会福利;c福利国家;d福利国家危机;e福利多元化和发展型社会福利。

(二)发展社会福利问题的核心问题:在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是相信市场、还是依靠政府一直是关注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共同争议的核心问题。

识记:核心是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新思考政府和公司的社会福利责任,哪些是政府的职能,什么又属于个人及家庭的义务:哪些工作交由市场和第三部门办理更有效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协调合作,既满足人的基本福利需要,又不使政府背上沉重的福利包袱,从而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病重社会价值观的福利发展道路。

(三个途径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专业化的社会福利;职业化的职业福利;社区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三)世界社会福利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理解:三点启示:a社会福利的推进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b社会福利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c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不完全是国家、政府或单位(责任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服务体系多层次)。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经济学概述一、课题实训题1.经济学企图摆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要研究造成农产品的减产的因素,这种减产本身是否具有什么规律,等等。

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我们研究造纸厂造成农产品减产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从造纸厂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认为是一件好事;有人从造纸厂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减产的角度出发,认为是一件坏事。

2.(1)拼车是在交通拥挤、交通费用较高等条件下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

拼车的人出于以下几个目的:车费分摊、避免等车,节省时间。

(2)通过上述分析,拼车可以减少自己外出的费用,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课后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B2.B3.B4.C5.B6.D7.C8.A(二)判断题1.F2.T3.T4.T5.F(三)简答题1.答: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 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答: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在于一个人类面临的矛盾,就是资源的稀缺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一问题的解决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因此稀缺意味着人类必须做出选择,而资源的多种用途又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这个1问题是要考察你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对资源的稀缺性与多种用途又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3.答: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如果仅从概念上区分是比较简单的,他们无非是回答了不同的问题,一个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另一个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在回答这些不同问题时,很显然一个是存在一个价值判断体系的,另一个不存在这种价值判断体系。

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PPT

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PPT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基本概念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 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 以边际效用基数论和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
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
1
旧福利经济学
2
新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1)
经济福利是福利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
效用是消费者在消 费商品或服务时所 感到的满足程度。 有两种衡量方法: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 用。效用与福利在 重要方面是等同的, 但在使用上存在一 定差异。
福利经济学是从生产 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 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 间的分配两方面,研 究社会福利最大化以 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 策问题的一门经济学 分支学科。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
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2)社会福利的 补偿原则论
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 利。
③ 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 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 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如果任一改变使一 些人的福利增加而使另一些人的福利减少, 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 可以认为这种改变增加了社会福利。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历史沿革(2)
新福利经济学的基本价值观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分析工具
重要分析工具
帕累托最优
Pareto Optimality
消费者剩余
Consumer Surplus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分析工具
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
1848-1923
帕累托最优: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和使用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资源的任 何重新分配,在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 坏前提下,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 处境变好。 帕累托改进: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 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 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

第一章 福利与福利经济学

第一章 福利与福利经济学

13
3、当出现非理性偏好时,偏好和福利会有所不同 、当出现非理性偏好时,
• 个人会有非理性偏好。在偏好不受对别人(包括有感 个人会有非理性偏好。在偏好不受对别人 包括有感 知的任何生物)福利的考虑、无知或不完全预见等因 知的任何生物 福利的考虑、 福利的考虑 素影响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福利处于y境况下比 素影响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福利处于 境况下比 处于x境况下要高,但他仍然喜欢x甚于 ,那么我们 处于 境况下要高,但他仍然喜欢 甚于y, 境况下要高 甚于 就将其偏好定义为非理性的。 就将其偏好定义为非理性的。 1)首先, (1)首先,人们有一种牺牲未来甚至完全忽视未来的 倾向。 倾向。 (2)其次,存在着过多的享乐诱惑 特别是未来支付成 )其次,存在着过多的享乐诱惑(特别是未来支付成 本的眼前享乐)和强烈的生物欲望。 本的眼前享乐 和强烈的生物欲望。 和强烈的生物欲望 (3)除了上述两个生物性的原因之外,不完全理性还 )除了上述两个生物性的原因之外, 另有起因,即顽固的坚持一些习惯、风俗、原则等。 另有起因,即顽固的坚持一些习惯、风俗、原则等。
第一章 福利与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福利、福利经济与福利经济学 福利、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福利、 第一节 福利、福利经济与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 二、福利与效用 三、福利经济学与社会生活
2
一、福利
(一)福利的概念及其特点 1.福利的概念 福利的概念 • 综合各家所长,我们认为福利是指社会主体所获 综合各家所长, 得利益的总称,包括经济的、非经济的、有形的、 得利益的总称,包括经济的、非经济的、有形的、 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利益。 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利益。 2.福利的特点 福利的特点 • 福利具有相对性、广泛性、涉及人们的价值判断, 福利具有相对性、广泛性、涉及人们的价值判断, 不易衡量。 不易衡量。

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资料

00286福利经济学复习资料

2013年福利经济学自考复习提要王桂胜《福利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2007)第一章1、效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数效用;是指可以用基数,即实数来度量的效用概念;另一类是序数效用:是指不能用基数度量而只能排序的效用概念。

2、福利(welfare):是指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也指幸福美满的生活。

效用通常是与福利等价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可相互替代。

3、社会福利(socialwelfare):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或集合。

4、福利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经济福利。

5、福利经济学既具有规性(normative),又具有实证性(positive)。

研究容具有双重性特征。

6、主要研究容包括:资源配置效率、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度量及影响、公共选择等。

第二章1、帕累托原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帕累托改进,属于动态社会资源配置判断标准;二是帕累托最优原理,属于静态社会资源配置标准2、帕累托改进(PI)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3、帕累托最优(PO)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4、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生产、交换等领域。

5、纯交换领域下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6、生产领域边际要素技术替代率。

7、帕累托最优的综合条件可以表述如下:MRS AB =MRT AB8、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两种均衡,一种是单个产品或市场的均衡,称为局部均衡;另一种是一般均衡,指所有产品或所有市场同时达到的均衡。

9、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10、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11、帕累托最优是社会福利的标准,反映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

《福利经济学》教学大纲

《福利经济学》教学大纲

《福利经济学》教学大纲(WELFARE ECONOMICS, )前言课程性质:专业(学科)核心课。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福利思想的演变过程,为后续课程作好理论准备。

使用对象: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基本教学要求:本课程以两大问题:“一个社会的资源配制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状态?如何才能达到最优状态?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为核心,以福利思想的演进为主线,系统地阐述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讲授与讨论,使学生了解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掌握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政策效应的分析过程中。

要求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福利经济学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福利经济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待西方经济学的角度,从根本上明白其前因后果。

第一节什么是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的定义1、定义: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的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2、个人福利3、社会福利4、经济福利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方向1、福利经济学试图回答的三个问题⑴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⑵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⑶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2、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⑴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状态?如何才能达到最优状态?⑵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三、福利经济学的三大目标1、最大的选择自由2、最高的经济效率3、公平的收入分配第二节福利经济学与价值判断一、规范经济学二、实证经济学三、福利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基数效用论1、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二、序数效用论1、无差异曲线2、预算线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简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Suppose that your local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decide whether to commit additional funds to more police protection(more patrols) or more tennis courts .in what way is this an efficiency question? In what way might it be an equity question?
XUNYUAN R.
Summarry
1st Edition
公 共 经 济 学
the market failure has four reasons: Externalities, Public good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Monopoly. Goernment as Rule-Maker and referee Three major sections and sixteen chapters /globalpublicgoods/ /het/essays.htm
共 经 济 学 TONG
LING
铜 陵 学 公 院
1st Edition
Public Economics
TONG COLLE GE LING
COLLE GE
Public Economics
公共经济 学(双语)
主讲
财 政 金 融 系
1st Edition
芮训媛
E_mail: RXY@
Some useful webs:
/het/essays.htm /months/pe /
/globalpublicgoods/

福利经济学第一章

福利经济学第一章

效用和福利究竟有没有区别?
– –
庇古把福利等同于效用或效用的子集 黄有光认为福利和效用的偏离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个人的偏好不仅受他本人福利的影响,而且也可能受他对于 别人的福利考虑的影响。 由于无知或不完善的预见,偏好可能不同于福利。 非理性偏好。
效用和福利尽管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偏差,但福利经济学还 是假定在一般情况下,每个人是他自身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并且力图使他的福利最大化。或者说,效用和福利在重要方 面是等同的。
(是增加还是减少社会福利作出判断)
几个相关概念

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 福利: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

1、福利

福利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个人福利

– –
是指—个人获得的满足,它可以看作是“幸福”或 “快乐”的同义语,这种满足既包括个人物质生活需 要的满足,也包括个人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旧福利经济学中:与经济生活有关的、能够直接或间 接以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被称为经济福利。 并认为:效用就意味着满足,一个人的经济福利就是 由效用构成的。
规范法和实证法的举例说明
– –

– –
如果对政府新近公布的一项最低工资法令进行分析,通 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产生哪些效应:这部分内容包括:法令实行将如何 影响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是否会增加失业?哪些人 受损?哪些人受益? 政府效应的大小:这部分内容包括:法令实行后,失业 会上升多少?新增的失业人口如何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分 配?在职工人的工资上升多少? 政府的利弊得失:在职工人的受益与新失业工人的损失 相比,哪个更大?新法令是利大于弊,抑或是得不偿失。 上面三组问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1、福利经济学导论

1、福利经济学导论

2019/12/3
24
1.2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社会成员中个人福利的总和。
由于个人效用有序数效用和基数效用之分,相应地,社会 福利也有向量和标量之分:
社会福利的向量概念
认为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序数效用的向量。社会 福利增进与否,只能比较全体社会成员的变好或不变,而 不能比较一部分成员变好,另一部分成员变坏的情况。
2
2019/12/3
3
让我们在这门课上相识
自我介绍
课程内容:这既是讲述理论也是讲述政策的一 门课;
课程定位:不是玩术语、公式,而是寻找政策 评价的标准、让我们顺势而为!
本人特点:水平不高但态度不错 zh 尽量用简洁语言表达对这门课的希望。
2019/12/3
12
实例:生活中的公平与效率
“蛋糕”:包括物质福利、非物质利益、权
利……
陈竺:公立医院改革难点是公平和效率的统 一.flv
杨禹:海关通关不能为追求效率丧失公平.flv
治堵不限公务车 既失效率也失公平.f4v
解读“十二五”系列评论-“均等化”带来公平 更激发效率.mp4
可以说,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 政治等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和基本的问题,比如:资源 配置选择、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及社会福 利政策等问题。
由此可见,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是 关信人类自身发展和切身利益的实践科学。
2019/12/3
9
学什么:内容简介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导论 第二章、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 第三章、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第四章、反垄断与政府政策 第五章、公平与效率 第六章、失业与就业 第七章、贫困与反贫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经济学家哈维.罗森说:“福利经济学是研究不同 经济状态下的社会合意性的经济理论。” 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认为,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增进 世界的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福利经济学是一门关 于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途径、收入的最佳分配以及最佳 的税收制度的学科”。
哈维.罗森
第一章
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
本章内容:
一、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 二、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四、福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含义:
中国学者黄有光:“福利经济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力 图有系统地阐述一些命题。依据这些命题,我们可以判断 某一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高于还是低于另一经济状况下 的社会福利” 。
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福利经济学是在多种思想学派和学说的基础上逐步 发展形成的。 包括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和约翰· 穆勒、提倡社会 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先驱霍布森、新古典学派的庇占、瑞 士洛桑学派的帕累托以及其他学者的思想和学说等。 功利主义思想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提倡自由放 任的经济原则,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整个 社会要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注:“边际效用价值论”,他们都认为价值是由物品的最终效用决定的,而效用是 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程度,因为物的效用只有进入消费领域后才能评价。
中期(20世纪初)
福利经济学的萌芽是20世纪初瑞士洛桑学派的重要代 表人物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福利经济理论,但 未受重视。 直到1920年,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这本书,标 志着福利经济学的诞生。庇古第一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 理论体系,对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做了系统论述,在 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因此被誉为福利经济 学之父。
黄有光,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 1966年获新加坡南洋大学经济学学 士学位,1971年获悉尼大学经济学 博士学位。1974年至1985年在澳大 利Monash大学任教授,1985年至 今任Monash大学讲座教授。1980 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兴趣与贡献包括中国经济问题,福利 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注:社会经济资源:包括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 源及旅游资源等。
◆福利经济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
福利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是诞生较晚的一 门学科。古典经济学主要关心的是社会经济活动 中的生产、交换以及分配和消费问题,也就是物 质财富的增长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 展,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人口老年化等社会问 题日益凸显,于是就产生了一些思想理论来分析 解决此类问题。 最早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论述,此后又产生了功 利主义思想、改良社会主义思想等等。福利经济 学随之而产生。
萨缪尔森
结 论: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及 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 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 行是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
对效用、福利、社会福利概念理解
1、 效用(utility)是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 或者说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效用这 个概念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效用通常又称为个人偏好。甚至同一件物品,其在 消费过程中,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也是不同的。 效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数效用 (cardinalutility),是指可以用基数,即实数来度量的 效用概念(1、2、3、、、N);另一类是序数效用 (ordinalutility),是指不能用基数度量而只能排序的 效用概念(第一、第二、第三、、、、第N)。
◆西方学派:
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 沁和约翰· 穆勒
福利经济学是在多种思想学派和学说的基础上逐步发 展形成的。包括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和约翰· 穆勒、提 倡社会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先驱霍布森、新古典学派的庇 占、瑞士洛桑学派的帕累托以及其他学者的思想和学说 等。 功利主义思想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提倡自由放 任的经济原则,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整个 社会要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二、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帕累托就提出了相关福利理论; 庇古的理论体系则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福利经济 理论研究是沿着帕累托理论体系发展的,被称为新福 利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福利经济学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和重视。这种强调生活质量和发展权益的理论又称为 后福利主义(post welfarism)发展理论。
二、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1、旧福利经济学形成。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 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效用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 下的形成。 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国民收人的总量 大小,而且受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趋于平均 的国民收入分配方式会引导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是提出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即边际私人 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 这两组指标的合理运用问题,为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提 供了指导原则,这实际上是提出了经济中外部性问题 的解决方式。
福利经济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主讲人:张 干
引言
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它是研究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和国民收入分配 的公平等问题为主题,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宗旨,对 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展开规范分析的经济学 分支。福利经济学(welfareeconomics)是在20世纪 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经济科学,它以研 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为宗旨,研究 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 政治学等学科。 可以说福利经济学是众多学科交叉和多方面学术 观点汇聚的一门社会科学。
社会保障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即市场经济阶 段的产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劳动力商品化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又是劳动力完全商品化的社会前提。现实中由政府 向一无所有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实现的劳动者提供生存的物质 保障。虽然社会保障的直接受益者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保 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但它本质意义是保障社会,保障社会 秩序、保障市场需求的基本稳定。从而保障社会再生产和结 构调整升级的正常进行,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旧体制下的社会保障 和社会福利事业存在的种种弊端不断凸显出来,由此产生的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实践大力推动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理 论基础研究。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内容包括福利经济学基本概念、福利经 济学内容框架体系和研究方法、资源配置 原理、社会福利标准与补偿原理、经济剩 余度量方法与应用、市场失灵理论、公共 物品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社会选择理论以及人类与应用福利经济学 等。 教学内容共九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第一章为福利经济学理论思想和福利制度; 第二部分:第三章至第九章主要简述 帕累 托原理、补偿原理、经济剩余、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收入分配、社会选择等理论, 第三部分:第十章介绍人口发展对社会福 利的影响到及相互关福利函数理论:该理论认为:社 会福利的改善不仅与资源配置效率有关,而且也受到收入分 配的影响。而在任一收人分配状况下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 配置。 奥肯的“漏桶”原理:提出了“漏桶”原理,对平等与效 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罗尔斯平等优先定理:提出了原始状态下的平等优先定理。 伊斯特林相对福利学说:根据相对收人学说和有关福利含 义的讨论提出了相对福利学说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论证了将个人偏好次序整合为社会偏 好次序的不可能性定理。
2、新福利经济学建立
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 分析的基础上,以避免涉及福利计量的手段和效用的 人际比较问题。 帕累托关于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了“帕累托改进” 和“帕累托最优”两个概念,这也是新福利经济学为 社会经济政策的取舍提出的一个判断标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提出了一系列其他福利判 断标准。如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西托夫斯基标准和 李特尔标准等。这些福利判断标准又称为补偿原理。
早期(19世纪70年代)
西方经济学界发生了边际主义革命,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为边际分析方法打下了理论基础。此后,西方经济学的重点转向 利用边际原理分析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即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 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问题,而收入分配的合理化问题则受到冷落。 边际主义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物质财富的 分配差距越来越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边际主义革命:边际 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 应该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和奥 地利学派的门格尔。) 一部分社会改良主义者,为缓和阶级矛盾,促进资本主义制度 良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福利措施来安抚工人阶级,化解矛盾, 这种改良主义思潮,以英国费边社会主义为代表,形成于20世纪 20年代,随后不断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为福利国家 的理论基石。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福利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是诞生较晚的一门学 科。古典经济学主要关心的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 交换以及分配和消费问题,也就是物质财富的增长问 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分配不公问题、 贫富分化问题口益凸显,于是就产生了一些思想理论 来分析解决此类问题。 最早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论述,此后又产生了功利主 义思想、改良社会主义思想等等。
2、福利
福利(welfare),是指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也指 幸福美满的生活。效用通常是与福利等价的,但是在某 些情况下,却不可相互替代。 1)一个人的偏好并不是由他自己的福利决定的,往 往会受到其他人福利状况的影响。如甲和乙是一对邻居, 甲买了一辆轿车,乙本来不想买车,但受甲的影响也买 了车 2)利他主义风范也使得个人偏好背离个人的福利?如 助人为乐者偏好改善他人的福利,而对自己的福利不甚 关心。 3)偏好和福利的背离也可能是由于无知或不完善的 估计导致的。如固守不利的传统习惯和习俗。 4)个人可能有不理智的选择,如抽烟和酗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