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操作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谈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谈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谈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显而易见。相较于课堂上传统的黑板讲解和

填空练习,动手实验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漫长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好的动手实验可以揭示数学的美妙,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和应用学习到的知识。

首先,动手操作可以使小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孩子们经常会遇到如原理繁杂,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或公式,而动手实验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这些概念和公式,从而理解

它们的真正含义。比如,当教授相关三角函数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三角函数

的定义和形状,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三角函数的意义和用途。

其次,动手实验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动手操作

加深理解,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动手操作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融

会贯通,通过实际操作,他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灵活应用新知识。

此外,动手操作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当学生看到课堂上有趣的实

验或活动时,他们会更渴望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坐在椅子上听讲。孩子们参与实验的同时,也会在尝试中出现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参与实验的过程可以

让小学生们更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其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也更有助于培养乐观积极的

学习态度。

此外,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孩子们还可以锻炼其团队合作的技能,从而培养团队协作

能力和领导力。孩子们在实验之前必须制定实验计划和分工合作,从而为实验的成功与失

败负责。如果需要,他们还要为一些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甚至需要一些创造性或非传统的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基础。动手操作是一种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推动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关键。通过动手操作,学生

能够实际操作数学知识,增加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同时,动手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

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1. 教学进程中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进程中,动手操作通常是通过一些小组活动或实验课来完成的。例如,在学习

分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糖果、玩具和其他物品来制作分数模型,帮助他们更好

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性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数学

问题,从而巩固他们的合作和沟通技能。

2. 动手操作的课外活动

除了教学进程中的动手操作,动手操作也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的一部分。例如,在“数

学游戏日”等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

生在班级内比赛做难度不同的数学题,并给予奖品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三、如何优化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有时可能会受到时间、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来

优化动手操作。

1. 定制合适的课程

为了确保动手操作能够产生最大的效果,我们需要定制特定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制定课程时,我们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学习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活动。

2. 制定明确的目标

在进行动手操作时,需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标和期望结果。同时,教师需要对活动进

谈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谈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谈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一、动手操作的概念

动手操作是指通过实物、模型或图形等具体的东西进行操作,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动手操作更加直观、生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可以包括使用教具、模型、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自于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采用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字、几何图形等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亲自操作计数棒来理解加法、减法运算,通过拼图来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等,都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3.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动手操作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这对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实验结果表明,动手操作对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教具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的教具来进行教学,例如使用计数棒、算盘、平衡秤等教具来进行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数学运算的意义和规律。

实际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际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际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宁都师范附属小学刘源英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等的研究,实际操作对于儿童的发展和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际操作也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项教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这一点,提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掌握数学最基础的知识,逐步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那么,实际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实际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如在教学《统计》中,教师一开始给每一小组发了小猪、小猴等动物的头像,让他们认识了这几种小动物,然后问学生:“动物们都跑到你们的桌子上去了,你们各个小组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知道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请大家动动手,想想办法?”学生一下子就投入进去了,兴致很高,有的摆,有的数,有的贴……学生动手操作完之后,教师让各小组代表发表自己一组的办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得出统计的方法。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比看教师分、理,听教师讲解获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论智力形成的几个基本阶段时说,“只有物质的(或物质化的)活动形式才是完备的智力活动的源泉。”这就是说,儿童的智力活动是在对物体(或物体的代替物,如模型、标本等)的动作中形成的。其他心理学家如瑞士皮亚杰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高年级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学生对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较难理解,也记不牢。教师们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拼等方法,很快地把它们转换成了学过的图形,这样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理解了公式。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出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现在就教学中的操作活动,谈谈我的认识。

一、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学习时感到枯燥,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动手操作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探究,满足好奇爱动的心里特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给学生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实践操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动手操作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的协调活动,另一方面是手与脑的密切沟通。《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牢牢地扎根在脑海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和区别。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操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操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操作

摘要: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对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操作活动呢?教师需要就操作时机的选择、操作活动时空的把握、操作策略的选择、操作后的交流和内化等方面对操作活动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操作作用策略有效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改革传统的单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是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体验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亲自参与何其重要。兴趣是积极主动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引发学生高度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1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1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动手操作就遵循了这一基本出发点,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在思维开发、动手能力方面都有更大的进步。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激活学生主动思维及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及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一、通过动手操作,获取新知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多项思维的素材和生活原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具体体现。二、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我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一单元列3: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板,看谁拼的多。设计多层次的拼摆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操作中理解、感悟知识。

1、观察想象,初步操作

教师:在动手操作之前,请你先想一想怎么拼,然后再按照你的想法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三角形最多。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1-01-14T14:14:58.29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作者:张冰

[导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张冰

(沈阳市于洪区红旗小学辽宁沈阳 110141)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动手操作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正文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十分重要。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但儿童刚刚由以活动、游戏为主的幼儿园步入以学习为主的学校,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接触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内容,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认识了长方形后,我问学生能否将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最大正方形,所有学生都拿着长方形动起来,他们通过折、剪等一系列动手操作探索出应该如何折就可以成正方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分三步进行:①操作: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将其中一半画上斜线。口述:阴影部分是正方形的 1/2问:阴影部分的1/3相当于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操作后口述折的过程及结果,把1/2张纸平均分成3份,其中1份是原正方形的1/6,②操作: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2/3,涂上颜色,再折出涂色部分的1/5,口述:把2/3张纸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原长方形的2/15,推出4份是原长方形的 8/15,③观察“折”的结果,1/6=1×1/2×3,2/15=2×1/3×5,8/15=2×4/3×15,师生共同归纳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我在教学13-9=?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根据自己的想法摆出不同的方法,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学生通过摆小棒想到了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思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操作、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一些重要的实践和科学探究都要借助于操作。操作,是动手做的过程,即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摆弄学具、动手实践,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知识,建立正确的表象。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儿童的思维源于指尖”。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实践动手类的活动兴致比较高,比较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根据学生这一认知特点,组织一些动手操作,实践类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理解,在动手中掌握,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满足学生爱动、想动的心理需求,既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又增强学习的兴趣。

如教学《认识钟表》,学生观察现实的钟表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钟面,学生一下子兴致高涨,写数字,安装时针和分针,操作完了。我让学生说你在钟面安装什么,为什么?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钟面有12个数字、12格、时针、分针、时针短、分针长。

自始自终学生兴趣很高,比起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效果要好得多,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皮亚杰指出:“要认识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他认为人对客体的认识,是从人对客体的活动开始的,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用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用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用

动手操作能启迪、发展学生的思维。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活动的起源。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众所周知,学生只有通过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得出的结论,印象才是最深刻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的动手操作活动,能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小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轻松的、有意思的、充满创意的。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学生慢慢会感受到原来数学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趣味的。

目前,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上,虽然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但在这些动手操作中,却出现了不少无效的操作现象,导致操作流于形式,动手操作在学生的“热热闹闹”中失去了它的真实性,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下。有些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指导的力度不够,导致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的随意摆放的现象;有些数学教师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显得非常突出,教师缺乏在操作过程中对操作难度、操作时间、操作过程的调控。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要让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动手操作的效用呢?笔者认为: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孩子们在学习数

学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对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动手操作对数学教学

的促进作用、动手操作在具体数学内容中的应用以及教师在动手操作中的引导方法等多个

方面进行阐述。

一、动手操作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动手操作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

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动手操作中,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数学教具、实物等,能够更加直观

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对数学概念和规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学习数形结合的时候,

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几何形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

象能力。在学习数学运算的时候,通过算盘、计算游戏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

理解算术概念和运算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这些都是通过动手操作来促进学生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掌握,但是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将这些

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提

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动手操作的概念及特点

动手操作是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事情的过程,通过观察、感知和实践掌握知识和技

能的过程。动手操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相比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知识,动手操作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2. 动手操作是一种直观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实际观察和感知所学

知识,而不仅仅是通过书本或者幻灯片等传统媒介获取知识。

3. 动手操作是一种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够同时利用视觉、

触觉、听觉等多个感官,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更加深入地记忆

和理解。

1. 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通常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这种情况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而

通过引入动手操作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增加他们对数学的体验和兴趣,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通过亲自体验和操作,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从而感受

到数学的乐趣,带着兴趣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2. 帮助理解抽象概念

数学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中,往往需要涉及一些抽象概念,例如数学中的加减法、几

何图形等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立即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通过

实际操作去理解这些抽象概念,使得原本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具体,从而更容易

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通过动手操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计数、比较大小、组合几何图形等活动,

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各种数学概念,使得抽象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并且更容易被学生

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就能使学生的操作切实有效,学生才会动而不乱,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操作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探究规律、形成技能、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主动探索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前苏联心理学家奥加涅相说:“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因,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乐学、善学,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们自己用长方形的纸折,利用分一分、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发现同样是表示长方形纸的4分之1却有大有小。促进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问题的解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能力,克服难题的喜悦成为学生不断进取、提高学习兴趣的动力。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09-21T01:30:46.43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56卷5月10期作者:钟智娥

[导读]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

钟智娥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星光小学

【摘要】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看似在动手实践,探求未知,但实际上学生是在当“操作工”,为操作而操作。其主要原因就是老师对动手操作活动的教学把握不够,没把学生的动手操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

思维发展激发兴趣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动手操作在教学中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

1.动手操作,促进思维的发展。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活动,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客观事物和现象,感受才会比较深刻。

2.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用看一看、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如果单靠老师讲解平均分的意义,学生会觉得难明而枯燥。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把学具盒里的小圆片拿出来,并分成若干份,但分的时候有个要求,就是每份都分得的圆片要相等。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边分边思考怎样才能分得每份一样多。在动手分的过程中,学生很容快就把抽象的平均分意义和平均分的方法掌握住了。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13T13:52:37.59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7期作者:任广波

[导读] 在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

任广波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下旺小学 271000

【摘要】在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不仅要借助于记忆亦或者是模仿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有效认知和把握。基于此,本文也就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索,希望借此来有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动手操作本就是小学生深入学习数学课程的有效手段,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其教学方式选择会直接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传统灌输理论式讲解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握,可是动手操作则能够让学生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的有效,而且学生学习动机也会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深化学生数学知识与概念理念,深化学生对于数学规律的有效探索,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技能得以提升,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可是,究竟要如何有效应用动手操作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也从其应用作用着手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一、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兴趣是有效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对数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新课改环境下,数学教学也因该要立足于学生兴趣爱好、实际生活来开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参与度,从而优化数学教学。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本就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同时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强化学生数学知识记忆与把握,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

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动手

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理解数学概念,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能力,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和合作学习,帮助

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实践基础。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具

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教师们应该更加重视并运用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

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提升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从而在数

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概念理解、观察力、

逻辑思维能力、兴趣、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实践基础、教学方法、

学习效果。

1. 引言

1.1 探讨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

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动手操作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通过触摸、感受、

动手实践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

识。

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感

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从而更愿意参与到课堂

活动中来。动手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

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师应

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操作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

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

这个道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

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的教

学应该重视操作活动,用操作活动启迪思维,使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小学生学习数学是

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

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

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动手操作的作用谈谈我

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主动探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动手操作最能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

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掌握数学规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前苏

联心理学家奥加涅曾说:“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因,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习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

他们乐学、善学,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如在教学《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时,学生们自己用长方形、圆形和正方形纸通过折一折、

分一分、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兴趣,发现同样大的物体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从而总结出了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理

解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学会了用分数比较大小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问题。问题的解

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能力,克服难题的喜悦成为学生不断进取、提高学习兴趣的动力。

二、提供实物动手操作可以发挥学生的具象思维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

操作,真正地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

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认识长方形,我放手让学生充分利

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想办法知道长方形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

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尽管有的同学操作不够规范,不正确,有的同学表述不够准确,但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长方形对边一样长,这种学生自己动手

操作得出的新知,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动手操作中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编了大量的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设计,提供了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的操作材料,都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接触到的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抽象的,而是美丽、生动、具体的,因此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趣高涨。如认识钟表,在认

识活动前,给学生准备各式各样的钟,有购买来的实物钟,有玩具钟,有老师自制的动物钟、卡通钟,有学生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钟,让学生自由地观察钟面自由地交流。当学生对

钟表产生极大兴趣时,组织学生认识钟表,他们会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操作技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

技能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夯

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创造力的潜能天赋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五、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叶圣陶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教师的教学不仅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义务

教育目前教与学的方式仍然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

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

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

弊端,而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

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应该有所改变,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使民主的、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要

形式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寻求机会,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自

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当学生会用、能用已有的知识,我们的教就能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了。学生是数学学习活

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

应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动

手操作的机会,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小学生乐于动手参加各种活动,因此,教学中要尽量营造丰富多彩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动手操作。

操作活动是手、眼、脑等多种器官的协同活动,是对客观事物形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把

外部活动转化为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在操作过程中,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变得更加

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

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再加上儿童本身

具有好动的特点,所以操作是小学生思维的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抓住

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新知在操作中掌握、技能在操作中熟练、方法在操作中创生,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到思维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