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课件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共36页PPT课件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共36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8a54d9844769eae109ed2a.png)
CHENLI
20
六、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源自❖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1、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 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2、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 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 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低效的消毒 剂消毒;便器可使用冲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
采用湿式清洁(一床一巾) 。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
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地面、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遇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所用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擦拭布巾、地巾清洗干净后,在 250mg/L(布巾)、500mg/L(地巾)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
❖ 高水平消毒
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处 理。
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 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 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处理。
等。(应采用灭菌灭菌方法)
❖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 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 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
❖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 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 ;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6c95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f.png)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contents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概述•清洁与消毒基本原则与方法•不同区域清洁与消毒要求•医疗器械及设备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目录01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概述医疗环境表面污染现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医疗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易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化学性污染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清洁剂、药品等,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活动,以及医疗设备的运行等,都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物理性污染,如尘埃、皮屑等。
通过对医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降低医院感染率清洁的医疗环境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医疗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通过对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可以保障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保障医护人员健康清洁与消毒重要性0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要求、手卫生设施、手卫生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0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方法、消毒效果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0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对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要求、空气净化方法、空气净化效果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相关法规和标准02清洁与消毒基本原则与方法清洁原则彻底清洁,不留死角先清洁后消毒注意个人防护清洁方法湿式清洁:使用清水或清洁剂擦拭表面干式清洁使用干布或纸巾擦拭表面清洁设备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和设备,避免交叉污染消毒原则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正确配置和使用消毒剂保证消毒时间和浓度消毒方法擦拭法:使用浸有消毒剂的布巾擦拭表面喷洒法使用喷雾器喷洒消毒剂于表面紫外线消毒法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表面进行消毒01常见误区02清洁和消毒概念混淆03过度使用消毒剂,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忽视个人防护,导致职业暴露和感染风险增加1 2 3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正确配置和使用消毒剂,保证消毒效果01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和消毒剂02定期培训和考核清洁消毒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03不同区域清洁与消毒要求010204手术室清洁与消毒要求手术前后必须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5c7b4f59eef8c75fbfb396.png)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医疗 机构环 境表面 清洁与 消毒管 理规范 (PPT33 页)
术语与定义
❖ 3.6 污点清洁与消毒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 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处理。
❖ 3.7 消毒湿巾disinfection wet wipes ❖ 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
术语与定义
❖ 3.3 清洁工具cleaning products ❖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
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 3.4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 ❖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
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 清洁单元。 ❖ 3.5 高频接触表面high-touch surface ❖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 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 许多研究显示,加强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可以降低通过环境传播的
感染链与传播途径
❖ 1、感染源 环境表面可以作为感染源
❖ 2、感染途径 环境表面被污染接触传播
❖ 3、易感者
处于环境中接触环境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 与消毒管理规范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消毒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 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 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 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医疗机构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ppt课件
![医疗机构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e307eec850ad02de8041e3.png)
感染高发部 门地面和物 体表面的清
洁与消毒
其他部门地 面和物体表 面的清洁与
消毒
感高发部门如手术部、产房、导管室、 洁净病房、器官移植病房、ICU、新生儿 室、血透、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 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 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 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 洁与消毒
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生物检测法:
✓ 每周监测一次 ✓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监测合
格后,方可发放
灭菌质量监测的通用要求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分析原因 进行整改,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 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分析原因进 行整改,直至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检测合格 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 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 方可使用
结语
积极加强与领导、上级部门及院内各部门的沟通, 领导的支持是做好院感管理的基础
加强培训、改变观念,是做好院感工作的主体工程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管,是切实落实消毒管理措
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戊二醛、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 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 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办法。
高水平 消毒
中水平 消毒
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 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 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
医疗机构 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院感科 原爱丽
概述 几个概念
消毒隔离管理技术应用
√ 临床怎么做? √ 院感怎么做?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培训教材(PPT 46张)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培训教材(PPT 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c5930c3852d380eb63946d26.png)
三、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5.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 卫生的清洁方式。 建议推广清洁消毒湿巾在临床应用
三、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5.2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 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作业 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 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LOGO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沛县中医院 院感科
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
肉眼看不见的病菌:这些病菌可由我们的 手、手套、制服、清洁用具从一个病房带 到另一个病房。
控制医院感染重要环节
手卫生 无菌操作 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隔离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传染病、耐药菌、感染病人监测与控制 污物的正确及时处理
一、术语和定义
3.9隔断防护 barrier containment 医疗机构内部改建、修缮、装修等工程实 施过程中,采用塑料、装饰板等建筑材料 作为围挡,以完全封闭施工区域,防止施 工区域内的尘埃、微生物等污染非施工区 域内环境表面的措施。 3 .10人员卫生处理 personnel decontamination 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 着装、随身物品等方面的清洁与消毒过程。
一、术语和定义
3 .5高频接触表面 high-touch surface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 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 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病房: 卫生间:
床头柜 呼叫按钮 门把手 灯开关 静脉输液架 安全扶手 洗手池 马桶坐垫
一、术语和定义
3 .6污点清洁与消毒 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 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3.7消毒湿巾 disinfection wet wipes 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 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 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 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33张)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d74b52d4f46527d3250ce04c.png)
感染链与传播途径
❖ 1、感染源 环境表面可以作为感染源
❖ 2、感染途径 环境表面被污染接触传播
❖ 3、易感者
处于环境中接触环境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 与消毒管理规范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消毒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 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 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 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污染表面与感染传播
❖ 患者入住之前住过VRE or MRSA感染的患者的房间 时,获得相同病原体感染的危险性增加,这提示
❖ 房间的终末消毒是不恰当的 ❖ 患者获取这些病原体的途径
(1) 直接接触病原体污染的表面 (2)来自于医务人员,他们在这个房间内污染了 他们的手
加强清洁与消毒可以降低 病原体的传播吗?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 与消毒管理规范
医疗环境表面污染的来源
❖ 1、病原体感染患者 ❖ 2、病原体定植患者 ❖ 3、血液体液污染 ❖ 4、排泄物污染 ❖ 5、飞沫污染 ❖ 6、其他来源及其他形式
污染表面与感染传播
❖ 污染的环境表面与病原体传播有关 可以作为感染源污染医务人员的手或手套
❖ 污染的医疗器械直接接触患者作为传播的感 染源
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 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 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术语与定义
❖ 3.8 A0值A0 value ❖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
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 (秒)。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 ❖ 3.9 隔断防护barrier containment ❖ 医疗机构内部改建、修缮、装修等工程实施过程中, 采用塑料、装饰板等建筑材料作为围挡,以完全封 闭施工区域,防止施工区域内的尘埃、微生物等污 染非施工区域内环境表面的措施。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0b3535581b6bd97e19ea1b.png)
问题4:门诊诊查床上用品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诊疗床用品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每天更换,污染时 随时更换。
未使用床单覆盖的皮革类诊疗床需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有血 液和体液污染时需及时清洁消毒。可能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或 接触时间较长的诊疗床(如按摩室、理疗室、针灸室等)建 议床单与枕套(巾)每人更换;
紫外线灯的更换不是根据照射累计时间 而定的。
当辐照强度降低到要求值(70uW/㎝²) 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
问题16:普通病房需要紫外线消毒?
不需要。特殊情况,物表清洁后再消毒。 一、加强室内自然通风,试验证明自然通风换气一次
(即相当于房间容积的空气完全更换一次)可清除原菌 数63.2%; 二、保持病房清洁,如加强中央空调管道系统和出风口 管理,单体空调过滤网和盖板清洗,以及所有物体表面 湿式擦拭,移除室内花卉等; 三、控制人员流动,降低空气微生物载量。
普通门诊诊室内的办公桌、椅子、检查床、电脑、 更衣柜等需要每天进行清洁;
当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清洁和消毒;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特殊诊室则按照相关要求
清洁消毒;
.
问题2:门诊抹布是否需要分区使用 ?
对清洁工具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目视化管理。不同 区域的毛巾采用不同的颜色,既可以提醒保洁人员 遵循“一用一更换”,也可以让质量管理人员轻松 判断保洁工作是否规范,还可以免除患者的疑虑。
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时,可于每天工作结束后直接取下丢
弃;采用键盘膜覆盖时,每日工作结束,用含有效氯
5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
.
问题12:单个拖布抹布擦拭面积有多大?
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 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拖布)不同病房及区域之 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77d4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c.png)
表B.1 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
风险等级 低度风险区域 中度风险区域 高度风险区域
工作服
手套
+
±
+
+
+
+
专用鞋/鞋套 ± ±
+/±
口罩
帽子
-
-
+
±
++/+
+
隔离衣/防水围裙 ±Fra bibliotek注1:“++”表示应使用N95口罩,“+”表示应使用,“±”表示可使用或按该区域的个人防护要求使用,“-”表示可以不使用。 注2:处理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医疗废物和消毒液配制时,应佩戴上述所有个人防护物品。
b)基于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建立健 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清洁与消毒质量审 核,并将结果及时报告至院方。
c)应对所有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开展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培训内 容应包括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表A.1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
风险等级
三、清洁与消毒原则
5.6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 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5.7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 符合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 行WS/T 313的要求。 5.8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 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箔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5.9 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5.10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12912PPT课件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1291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f35d77580216fc700afdc5.png)
.
17
5 清洁与消毒原则
❖ 许多研究显示,加强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可以降低通过环境传播的
.
5
感染链与传播途径
❖ 1、感染源 环境表面可以作为感染源
❖ 2、感染途径 环境表面被污染接触传播
❖ 3、易感者
处于环境中接触环境
.
6
.
7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 与消毒管理规范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消毒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 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 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 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
3
污染表面与感染传播
❖ 患者入住之前住过VRE or MRSA感染的患者的房间 时,获得相同病原体感染的危险性增加,这提示
❖ 房间的终末消毒是不恰当的
❖ 患者获取这些病原体的途径
(1) 直接接触病原体污染的表面
(2)来自于医务人员,他们在这个房间内污染了 他们的手
.
4
加强清洁与消毒可以降低 病原体的传播吗?
❖ 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 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 监护病区、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早产儿室等。
.Leabharlann 144 管理要求❖ 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工作的组织管理 体系和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 4.2 医疗机构应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 清洁服务机构的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医疗机构指定 的管理部门负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协 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
8
术语与定义
❖ 3.1 环境表面environmental surface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33页)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40ac93bfb9f3f90f77c61b13.png)
术语与定义
3.3 清洁工具cleaning products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
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3.4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
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 清洁单元。 3.5 高频接触表面high-touch surface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 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污染表面与感染传播
患者入住之前住过VRE or MRSA感染的患者的房间 时,获得相同病原体感染的危险性增加,这提示
房间的终末消毒是不恰当的 患者获取这些病原体的途径
(1) 直接接触病原体污染的表面 (2)来自于医务人员,他们在这个房间内污染了 他们的手
加强清洁与消毒可以降低 病原体的传播吗?
4 管理要求
4.6 承担医疗机构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或部门,应符合以下 要求:
a)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质量管理体系,在环境清洁服务的 合同中充分体现环境清洁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
b)基于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清 洁与消毒质量审核,并将结果及时报告至院方。
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 3.13 中度风险区域medium-risk area 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
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 室、功能检查室等。 3.14 高度风险区域high-risk area 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 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 监护病区、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早产儿室等。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9513c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e.png)
每天对病房、走廊、卫生间等区域进行清洁,每季度对墙面、天花板 等进行彻底清洁。
清洁方法
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消毒液,按照规定的比例稀释后使用。对于高频 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头柜、门把手等,进行定时消毒。
人员管理
清洁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
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测,对清洁与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确保 符合卫生标准。
建立消毒效果的评估机制,对消毒剂的有效性、使用方法等进行评估, 及时调整和改进消毒管理措施。
04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的注 意事项
避免交叉感染
清洁和消毒工作需严格遵循卫生部门制 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医疗环境表
面的微生物数量在安全范围内。
清洁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 清洁和消毒方法,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规范。
医疗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是医疗质量 管理的重要环节,符合国家和地方的 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预防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医疗环境中常见的问题, 规范清洁与消毒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 同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 的交叉感染风险。
医疗环境的重要性
医疗环境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场所,其清洁卫生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和康复进程。
。
清洁和消毒工作应定期进行,并做好记 录,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在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 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清洁和消毒工作应优先选择对人体无害的清洁剂和消 毒剂,避免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清洁和消毒工作完成后,应对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和医务人员造成二次污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3.4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 洁单元,如该 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 护仪、呼吸机、微泵 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3.5高频接触表面 high-touch surface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 床栏、
(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 菌科细菌(CRE)等耐药 菌。
7.2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隔离、飞沫隔离 和空气隔离的具体措 施,具体参照WS/T 311执行。
7.3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 据病原体类型选择 消毒剂,消毒剂的选取和消毒方法 见附录C。
5.5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6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 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 同居住的 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5.7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 境 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 应做好 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行WS/T 313的要求。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5.12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 染时,应 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5.13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日常 消毒。使 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 清洁应以清水为主, 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5.14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 重复浸泡 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 内。
防护用品选择 附录C:环境表面常用消毒 方法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 疗
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 清洁与 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 洁与消毒、 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 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括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 、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 称、配制浓度、作用时 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5.3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 洁剂。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5.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
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参考WS/T 367 执行。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A.1.2.2荧光粉迹法 将荧光粉撒在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高频接触的 环境表面。 在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实施清洁工作 前预先标记,清洁后 借助紫外线灯检查荧光粉 是否被扩散,统计荧光粉扩散 的处数,考核环境清洁工作“清洁单元” 的依从性。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A.1.2.3 ATP法 按照ATP监测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执行。记录 监测表面的相对光单位值(RLU),考核 环 境表面清洁工作质量。
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 、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早产儿医疗室机构等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4管理要求
4.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工作的组织 管理体系和规章 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 责。
4.2医疗机构应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 环境清洁服务机构 的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医疗 机构指定的管理部门负责对环境清洁 服务机构 的监管,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突发应急事 件的消 毒。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7.4对感染朊病毒、气性坏疽、不明原 因病原体的患者 周围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措 施应参照WS/T 367执行。
7.5应开展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估工 作,并关注引发
感染暴发的病原体在环境 表面的污染情况。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8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 8.1医疗机构宜按病区或科室的规模设 立清
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 装、随身物品等方面 的清洁与消毒过程。
3.11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 reprocessing of cleaning-product
对使用过或污染后的复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洗 与消毒的处理过程。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环境感染风险划分的依据 根据是否有患者居住,是否有患者血液、体液 等感染
5.8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 采 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 薄膜、铝 箔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5.9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5.10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5.11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
,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 剂的兼容性, 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
3.7消毒湿巾disinfection wet wipes
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 体,纯化水为生产用 水,适量添加消毒液等 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 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 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3.10人员卫生处理personnel decontamination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 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惠水县人民医院心、神经内科 孔菲 副主任护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中国卫生行业标准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求 5 清洁与消毒原则 6 日常清洁与消毒 7 强化清洁与消毒 8 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 附录A:医疗机构环境清洁 卫生质量审核方法与标准 附录B:环境清洁人员个人
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 床帘、门把 手、计算机等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3.6污点清洁与消毒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 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 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A.1.3微生物法 A.1.3.1环境微生物考核方法参考GB 15982。 A.1.3.2清洁工具复用处理后的微生物考核指 标,
采样方法和评价方法应参考GB 15982的 相关规定。 A.2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 医疗机构环 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见A.1。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3术语与定义 3.1环境表面environmental surface 指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 表面,前者如墙
面、地面、玻璃窗、门、卫 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 吸机、透析 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3.2环境表面清洁 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 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3.3清洁工具 cleaning products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
病案室等。 3.13中度风险区域medium-risk area 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 存在潜在污染可
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 检查室等。 3.14高度风险区域high-risk area 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 离措施的区域,
6.3应遵守清洁与消毒原则。 6.4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 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 除, 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 剂进行 消毒。 6.5常用环境表面消毒方法见附录C。 6.6在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设有醒目的警示 标志。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7强化清洁与消毒 7.1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 a)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 病毒等感染暴发; b)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萄球菌
性物质的存在,对环境感染存在潜在感 染危害程度进行 感染风险区域的划分;
该区域的划分可以在院感人员的指导或协助下 完成; 为医疗机构内部制定不同的清洁与消毒 策略提供依据。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环境感染风险划分的级别 3.12低度风险区域low-risk area 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图 书馆、会议室、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8.3.2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采用机械清 洗、 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的流 程。热力 消毒要求A0值达到600,相当 于80℃作用10min, 90℃作用1min ,或93℃作用30s。
8.4当需要对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质量进 行 考核时,可参照GB 15982执行。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附录A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 审核技术与标 准
A.1.1目测法 采用格式化的现场检查表格,培 训考核人员 ,统一考核评判方法与标准,以目测检查环 境是 否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 、无异味等。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A.1.2化学法
A.1.2.1荧光标记法 将荧光标记在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高频接触的 环境表面。 在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实施清洁工作 前预先标记,清洁后 借助紫外线灯检查荧光标 记是否被有效清除,计算 有效的荧光标记清除率,考核环境清洁工作质量。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
• 4.3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 日常清 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 诊疗设备与仪器 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4.4医疗机构开展内部建筑修缮与装饰时,应 建立有医 院感染控制人员参与的综合小组,对 施工相关区域环境 污染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有 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指导 施工单位做好施工 区域的隔断防护,并监督措施落实的 全过程。